一年级语文 苏东坡改对联课件

合集下载

奇妙的对联(上课用ppt精品PPT课件

奇妙的对联(上课用ppt精品PPT课件

主谓 宾 主谓宾
三、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而且相对的 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和 风吹 柳 绿
形容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细 雨润 花 红
形容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词性相当
种类相当
拳打南山猛虎 天风海新日
脚踢北海蛟龙


方 位





孙行者
名动虚
祖冲之 (胡适之)
蹄不羁,三餐饱食,二话不说,一心捞钱。”横 批:“苦煞万民。”那贪官本想用对联粉饰自己, 却被百姓用妙联反击、嘲弄,这些嵌进数字的对 联为后人留下一副副妙联。
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对联
俗称对子,雅称楹联。 只存在于汉民族文化圈 。 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
历史。 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保留着律诗的某些
× 国
事 天
五. 意境相合。上下联意境要完美和
谐。如:
雨 声 读
下 一代园丁乐 千年学子悲。

事 事
九州桃李荣
声 声






改春联
有个暴发户略通文墨,极爱以文人自 居。其母生日恰逢大年初一,故年年大开 筵席,喜贴春联。这一年,账房先生写好 一副常见通用的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暴发户想,既是过年, 又是给娘祝寿。应该改动一下才贴切,于 是让账房先生改上联为:“天增岁月娘增 寿。”上联既然改了,下联也应改得对仗 工整才是。他又想起小时候塾师指教的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便吩 咐将下联改为:“春满乾坤爹满门。”账 房先生曰:“东家,怎么这么改?”暴发 户正色道:“爹对娘不是很对仗吗?!”

对联常识与尝试 PPT课件

对联常识与尝试 PPT课件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4、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关乎命运。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26、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27、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28、有时候,生活不免走向低谷,才能迎接你的下一个高点。

29、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54、最伟大的思想和行动往往需要最微不足道的开始。

5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6、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起于今日。

5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58、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59、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从今天开始,每天微笑吧。

60、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天下皆难事。
请依次排队,生人一般,熟人一般。(肉铺)
来开往继




催课 发改 无风
留 传 多
文 明 史







1、再长的路一步一步得走也能走到终点,再近的距离不迈开第一步永远也不会到达。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3、现在决定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5、龙吟八洲行壮志,凤舞九天挥鸿图。

30、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3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2、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33、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苏东坡改对联》

《苏东坡改对联》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表达了人生无常、命运多变的
感慨。
03
《水浒传》中的对联
在《水浒传》中,宋江在浔阳楼题写的对联“身世飘零凭到处,此身何
日定归家”,表达了他飘零江湖、孤苦无依的悲凉心境。
当代文化中对联的传承与发展
对联的普及与传承
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化,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逐渐受到了更多人的 关注和喜爱。各种形式的对联比赛和展览也不断涌现,推动了对联文化的传承 和发展。
术价值的文学形式。
03 苏东坡改对联的 故事
苏东坡遇到的难题
• 苏东坡年轻时才疏学浅,自命不凡,常自恃聪明,写了一副对 联,将自己大大吹嘘了一番。对联是:“识遍天下字,读尽人 间书。”有一天,一个老人拿着一本书来找苏东坡,请他念一 念那本书的书名,结果苏东坡有好多字都不认识。苏东坡羞愧 得无地自容,顿时醒悟自己学识的浅薄。于是,他重写了一副 对联挂起来:“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从此, 他开始认真读书。
《苏东坡改对联》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苏东坡简介 • 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 苏东坡改对联的故事 • 从中学习的启示 • 其他相关故事和作品
01 苏东坡简介
苏东坡的生平
苏东坡,原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是中国北宋的一位著名文学家、政 治家、书法家、画家,被尊为“唐宋八
大家”之一。
他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祖籍 栾城。他的父亲苏洵是北宋的文学家,
05 其他相关故事和 作品
其他文学作品中关于对联的故事
01
《红楼梦》中的对联
在《红楼梦》中,有许多对联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思想。其
中有一副对联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副对联表达Leabharlann 了洞察世事和通达人情的智慧。

《苏东坡改对联》 精选优质课件

《苏东坡改对联》 精选优质课件

书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体现,透过对他们的学习,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在《鲁滨逊漂流记》里,我懂得了遇事要坚强; 没有过多久他也学着染头发,他说人年纪大了总会有白发的,他不希我看到的只是他的白发。 读书的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对人性的认识,锻炼心胸,逐步训练感受幸福的潜力,培养自信心,构成实践潜力。 读书的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对人性的认识,锻炼心胸,逐步训练感受幸福的潜力,培养自信心,构成实践潜力。 虽然语言很朴素,但却饱含哲理,让我很受教育。 只有认真的学习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才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看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 我扑到父亲怀里,“爸爸,你不要死,你死了我怎么办呀?”
读书的一大乐趣莫过于当你当你正为一个问题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或对某一个问题似有所闻的时候,打开书一看,
你就会发现早已有人对这个问题做了充分的论述,正好骚到了你的痒处。
改后对联: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不被垃圾熏倒,使我们再次占领高地!
记得那时一次暑假,让我与书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 笑猫再三劝告,可猴子不听劝言,闹出接二连三的笑话。
虽然我们都明白要多读书,读好书。可 仍然有 一些人 没有养 成良好 的读书 习惯, 究其原 因,那 是因为 他们没 有对读 书产生 兴趣, 兴趣才 是最好 的老师 ! 读书不仅仅能够让孩子获取广泛的知识 ,陶冶 情操, 还能使 孩子得 到放松 休闲, 缓解焦 虑,调 节情绪 ,与孩 子一齐 读书, 既能留 出一些 时间与 孩子共 处,又 能要求 自己也 养成读 书的习 惯,一 举两得 。 经常读书的人会思考,明白怎样才能想 出办法 。他们 智商比 较高, 能够把 无序而 纷乱的 世界理 出头绪 ,抓住 根本和 要害, 从而提 出解决 问题的 方法。 经常读 书的人 不会乱 说话, 言必有 据,每 一个结 论会透 过合理 的推导 得出, 而不会 人云亦 云、信 口雌黄 。 读书的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对人性 的认识 ,锻炼 心胸, 逐步训 练感受 幸福的 潜力, 培养自 信心, 构成实 践潜力 。有道 是腹有 诗书气 自华, 因此, 养成阅 读习惯 将受用 终生。 阅读习 惯是在 心灵深 处装了 一部发 动机, 一个人 养成了 读书的 习惯, 一辈子 不寂寞 。养不 成读书 的习惯 ,一辈 子不知 所措。

《奇妙的对联》课件

《奇妙的对联》课件
❖ 2.反对:上下两联,一正一反,对比尖锐分明,意 思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 例:天开新岁月 人改旧乾坤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 3.串对:又名流水对。上下联意思顺连,在语法上
形成一个复句,构成顺承、因果、条件、转折、选 择等复合关系。(一句话分成两句说) ❖ 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因果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条件
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写在后面。
1 东风吹出千山绿 春雨洒来万水新。 A 2 死者长已矣 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 死犹不死
生而为何乎 生而却为奴隶为牛马 生亦徒生 D 3 远求海外珍藏本 快读人间未见书 C 4 海枯石烂同心永结 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B
A、春联 B、婚联 C、行业联 D、挽联
观对联,知行业:

shēn yào dǒu
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
雨后或雪后转晴
shù
日月星辰、北斗星
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
冷渔翁。
守边军队
模块二
——欣赏对联


好番
顾志
为晤


频见
梁对


烦出
父古


天师
吟今


下表




辨音联:秦皇岛市姜女庙对联
浮 云
小故事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
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轼忽然用手往左
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
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即将自己手中题有
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
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轼上联的

《奇妙对联》课件PPT

《奇妙对联》课件PPT

长: (zhǎng)增多 (cháng)同“常”
狗啃河上骨 水流东坡尸
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举国若狂,且狂且狂且且狂。
音:同音 异音 谐音
谐音
对联的制作方法: 1、修辞: 反复 叠字 顶真 回文
2、 字 :拆字 合字 加字 减字 音 :同音 异音 谐音
沙场秋点兵
—— 趣题练习
大家能把我们学过的一些律诗中的 对偶句挑出来,让它们成为对联吗?
岳阳楼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醉翁亭
走进高考 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全 国卷,吉林、四川、黑龙江、上海等地区) 第一题
春晖盈大地
科学能致富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蒲松龄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加字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露秋霜百年愁 。 减字
流水夕阳千古, 春露秋霜百年。
字:拆字 合字 加字 减字
橘子洲,洲停舟,舟去洲不去;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嫂扫乱柴呼叔束 姨移破桶叫姑箍
橘子洲,洲停舟,舟去洲不去;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嫂扫乱柴呼叔束 姨移破桶叫姑箍
同音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掀起你的盖头来
——对联常识
远在周代,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 垒”的画像,画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 以驱鬼压邪。这是对联的萌芽。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五代时,桃 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后 蜀后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 号长春”的对子,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 春联。

《苏东坡改对联》课件1-优质公开课-语文A版一下精品

《苏东坡改对联》课件1-优质公开课-语文A版一下精品
苏东坡到 底明白了什 么?
从苏东坡改对联这件事,我 们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聪明 知错能改 说到做到
拓展延伸
1、你喜欢苏东坡吗?你认 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2、你还知道关于苏东坡的 哪些事情?
第1段:苏东坡从小就很聪明,读 了很多书,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第2段:苏东坡写了一副对联贴在 门上。 第3段:一位老人给苏东坡一本书, 苏东坡看后,把对联改了。 第4段:从此以后,苏东坡勤奋好 学,成了有名的文学家。
阅读思考
1、苏东坡是谁? 2、苏东坡为什么要改对联?
3、苏东坡是怎么改对联的?
认识苏东坡
探究苏东坡改对联的原因
阅读3-4自然段,思考:
1、苏东坡为什么要改对联? 2、从苏东坡改对联这件事,我 们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对联贴出去没几天,来了 一位老人。老人拿出一本书, 要苏东坡看看苏东坡接过书翻 了翻,吃了一惊。
苏东坡为 什么会“吃 了一惊”?
书里面的好多字,自己从来 没有读过,还有很多字,自己也 不认识。他面红耳赤,连忙说: “谢谢老人家,我明白了。”他 揭下门上的对联,把它改为: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学无止境,做学 问要有谦虚的态度。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人。他为人耿直正义,又 放旷乐观,极具个性。他是北宋文 坛领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著作有 《苏东坡集》、《东坡乐府》等。
探究苏东坡写对联的原因
学习1-2自然段,思考:

苏东坡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第一 副对联的?
宋朝文学家苏东坡从小就很 聪明,他读了许多书,觉得自己 很了不起。 有一天,苏东坡高高兴兴地 写了一幅对联,贴在门上: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激趣导入

苏东坡改对联课件语文A版

苏东坡改对联课件语文A版
揭示苏东坡改对联的独特风格和表现手法。
苏东坡改对联的艺术价值
讨论苏东坡改对联对文学艺术的影响和贡献。
五、苏东坡对联的例子
天安门上太阳升
详细介绍苏东坡创作的这 一脍炙人口的对联。
望岳三峰登
探讨苏东坡这一对联背后 的意境和哲理。
小桥流水人家
解读苏东坡这一对联所蕴 含的情感和景物描写。来自六、苏东坡改对联的实践
苏东坡的官职生涯
介绍苏东坡在政治和官职 上的辉煌成就。
苏东坡的文学成就
探讨苏东坡作为文学家和 文化人的贡献。
三、对联的定义和分类
对联的定义
详细解释对联的概念和作用。
对联的分类
介绍对联的不同形式和类型。
四、苏东坡改对联的艺术价值
苏东坡改对联的背景
探讨苏东坡改对联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苏东坡改对联的特点
苏东坡改对联课件语文A 版
苏东坡改对联课件的内容包括苏东坡的生平简介、对联的定义和分类、苏东 坡改对联的艺术价值,以及苏东坡对联的例子和实践。
一、引言
课程背景:介绍苏东坡改对联课件的目的和意义。 学习目标:明确学生在学习苏东坡改对联课件时的目标和期望。
二、苏东坡生平简介
苏东坡的早年经历
探索苏东坡年少时的成长 背景与经历。
制作苏东坡风格的对联
指导学生用苏东坡改对联的风格创作对联。
欣赏苏东坡改对联的作品
介绍一些经典和优秀的苏东坡改对联作品。
七、结语
总结
回顾课件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
展望未来
展望苏东坡改对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 里的“发愤”和“立志” 的。
知识链接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 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6岁。 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眉州 (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苏洵 的大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 表。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 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 世,世称“三苏”。
认一认
读 尽 认



想一想
你们还记得我们过春节的 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干什么 吗?


课文讲了苏东坡的一 件什么事?
读一读
原对联: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改后对联: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讨 论
苏东坡为什么在自己的门上贴 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的对 联。 后来,苏东坡为什么把对联改 成了“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 间书”
语文A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苏东坡改对联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了”、“好”。 会写“读”、“尽”、“认”、“识”、 “连”、“忙”等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对联。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苏东坡改对联的经过, 理解“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的含义,从中受到启发,知道学无止境, 人要谦虚学习,发愤图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