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

合集下载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是一场在1917年俄罗斯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

这场革命对于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彻底改变了俄罗斯的政治格局,也对全球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事件经过以及所带来的影响三个方面来讨论俄国十月革命。

一、历史背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之前,俄罗斯正处于沙皇专制统治下的社会动荡时期。

19世纪末,俄国逐渐成为工业化国家,工人阶级和农民开始觉醒,并对沙皇政权的专制统治感到不满。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在军事、经济和政治等方面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加剧了人民不满的情绪。

这些持续积累的不满与愤慨最终导致了革命的爆发。

二、事件经过俄国十月革命最重要的事件发生在1917年10月25日,也被称为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

当天,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工人、士兵和海军水手组成的红色卫队占领了彼得格勒市政府大楼和其他重要政府机构。

在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的领导下,俄国全境逐渐落入革命者掌控之中。

这场武装起义使得布尔什维克党掌握了政权,苏维埃政府成立,标志着十月革命的胜利。

三、影响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俄罗斯本土,而是波及到了全世界。

在俄国本土,革命结束了沙皇制度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得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所有,实现了工人和农民的权益保护。

然而,革命后的俄罗斯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经济崩溃、政治动荡和内外敌对势力的威胁。

在国际上,俄国十月革命鼓舞了世界各地广大工人阶级和被压迫群体,成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里程碑。

这场革命对于近代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革命运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同时,俄国十月革命也引发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冲突与对抗,给世界局势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总结起来,俄国十月革命是一场在俄罗斯爆发的重大政治事件,它的发生背景、事件经过以及所产生的影响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这场革命不仅彻底改变了俄罗斯的政治格局,也对全球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

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

前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共和国成立不久,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地主资本家的武装叛乱,保卫了苏维埃政权。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后扩至15个加盟共和国)一起加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彼得格勒的工人因为长期的战争、饥饿而走上街头,派去镇压的军队当场哗变。

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沙皇尼古拉二世失去了对军队和国家的控制。

沙皇被迫退位。

在彼得格勒成立了一个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是俄国1917年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

这次革命导致了1918年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的成立。

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名词解释

十月革命名词解释

十月革命名词解释十月革命,也称俄国十月革命或苏维埃革命,是指1917年10月(按照当时的俄国革命历法,即9月25日)在俄国首都莫斯科革命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也是第一次社会革命。

主要是俄国工人、农民、兵役人员和其他普通平民的政治觉醒和社会主义思想火花,通过游行、罢工、暴动和抗争,终于结束了沙皇制度的残酷统治,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

十月革命的起源,可以从俄国社会结构和历史文化的发展中追溯。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俄国的社会变革和工业革命令人叹为观止,也为俄国社会分层而带来了无穷可能。

伴随着传统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崩溃,工农阶级、小资产家庭和其他阶层开始探索新的社会机制。

他们致力于引进更具民主性质的政治更替和社会变革,让广大劳动力得以更为公平的分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推动十月革命发动的主要力量有左翼苏维埃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俄国共产党以及其他劳动运动组织,这些组织在整个革命运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十月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在另一场著名的十一月革命(也称苏维埃十一月革命)中,右翼范畴被推翻,为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苏维埃共和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当今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苏维埃革命的激进性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提醒了我们要保持对公正和正义的追求,警醒我们要不断推进社会制度的变革,为达到社会公正与正义而努力。

总之,十月革命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它改变了俄国的社会结构,也深深影响了世界。

十月革命不仅几乎改变了俄罗斯的历史,也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政治理念和社会改革,为今天的全球社会发展创造了更多可能。

十月革命简介

十月革命简介

十月革命简介十月革命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十月的革命,这场革命是1917年11月7日发生在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因这场革命发生的时候是俄历的10月25日,因此历史上一般将其称作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从此开始了人类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时间是1917年俄历十月二十五日,在这一天列宁亲自在斯莫尔尼宫领导了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7日凌晨开始起义部队先后占领了邮政总局、波罗的海火车站和尼古拉耶夫斯基火车站,之后关闭了政府大楼的照明,切断了临时政府和司令部的大局部,之后起义部队占领了皇宫大桥等重要的战略位置,临时政府克伦斯基仓皇逃走,7日上午10时,革命军事委员会散发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宣布政权已转归苏维埃。

但临时政府2000多名军官和士官生仍然在冬宫内不肯投降,11月7日下午5~6时,起义部队包围了冬宫,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最后通牒,命令临时政府的人员缴械投降,但是遭到拒绝。

晚上九点四十五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开炮发出了向冬宫发动总攻的信号。

起义部队迅猛的冲向冬宫,双方展开了剧烈的战斗,到11月8日凌晨,临时政府的所有成员(除克伦斯基逃跑外)全部被擒。

起义部队获得了决定性胜利,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

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十月革命主要是发生在1917年11月7日,也就是俄历10月25日,因此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爆发原因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11月7日,俄历的10月25日,因此被称为十月革命,这次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为主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革命,革命之后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政权,十月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十月革命的爆发有着深刻的背景,下面就介绍一下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之客观原因:首先在经济上俄国的社会经济要远远的落后于欧美等资本主义大国,这是由于俄国的生产力的开展受到了政治制度的制约,生产力的开展要求有新的适应生产力开展的生产关系的出现,这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性原因。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



国有一千多万人被拉去当兵,伤亡数百万人。 前线很多士兵没有鞋子,甚至几个人共用一枝枪。 国内大片耕地荒芜,工厂倒闭,物价飞涨,食物 极度短缺,首都彼得格勒有一天甚至连一个面包 都买不到。 (三)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濒于崩溃。
(四)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包括民 族矛盾,阶级矛盾等。俄国民众简单地为了“面 包”而战。



十月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 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 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方式 改造俄国的道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 巨大的影响。 毛泽东在1949年写了一段这样的论述:“十月 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 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 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 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 论。”


客观: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 发展迅速,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 段。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一位 俄国画家在1920年画的《布尔什维克》 主观: 俄国无产阶级的力量随着资本主义 的发展不断壮大。有成熟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制定正确的革命策略。俄国无产阶级还有革命的 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贫困农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 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 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 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极大的震撼了资本 主义世界。 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 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 灭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社会,第一次尝试建设公 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


1923年,该舰改为练习舰。在苏联卫国战争中, 当法西斯德国进攻列宁格勒时,舰上的9门主炮被拆 卸下来,部署在城市外围,组成“波罗的海舰队独 立特种炮兵连”,扼守防地。第10门主炮及指挥员 和炮兵班留在舰上迎战。后在危急关头,“阿芙乐 尔号”巡洋舰自沉于港湾中,战争后期它被打捞上 来,并于1944年修复。从1948年11月起,它作为十 月革命的纪念物和中央军事博物馆分馆,永久地停 泊在列宁格勒市内的涅瓦河畔,供人们参观、瞻仰。 该舰于1927年获红旗勋章,1968年获十月革命 勋章。

俄国十月革命PPT

俄国十月革命PPT
评价:(1)能够集中全国旳财力、物力、 人力来确保战争旳胜利。
(2)但只能是战时政策,违反了 经济发展旳规律,不利于调 动工人、农民旳生产主动 性,不能用于恢复经济。
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干涉下,在 那么困难旳条件下,苏维埃政权为 何能取得胜利?
1、事业旳正义性,得到人民旳支持。 2、红军旳英勇作战。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旳实施。 4、以列宁为首旳布尔什维克党旳正确领导。 5、各国无产阶级旳增援,红军中就有中国支队 。
俄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旳事件有:1861年改革、俄国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旳主观原因:布尔什维 旳正确领导。
克党 历史上俄、英都发生过标志新旳历史时期到来旳革命;两者主
要旳不同在于: 建立旳社
二月革命 时间:
性质:
成果:1)
2)
。 。
年 月,长久流亡国外旳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 回
5、十月革命旳历史意义
(1)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第一次取得胜利 旳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种社会主义国家 由此诞生。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旳统治,推动了国 际社会主义运动旳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 地人民旳解放斗争。
二 月 革 命
资产阶级 继续战争 临时政府 工兵代表
苏维埃 《四月提要》
七十 月月 事革 件命
3、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旳诞生
主席:列宁 性质:世界上第一种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 采用措施:①②③④⑤
4、苏维埃政府旳巩固
措 军事——挫败协约国武装干涉及内战 施 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维埃政权采用旳措施:
1)建立新型旳无产阶级政权 2)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最能体现无产阶级政权性质旳措施,体现了社会主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为俄国波罗旳海舰队旳巡洋舰,于1923年 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21时45分,投入革命阵营旳该舰官兵按 照列宁旳起义计划,用炮声发出攻打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旳信号, 为十月革命旳胜利立下功勋。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

是俄国1917年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特点:1.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小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2.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

3.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4.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联、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段。

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的对比:十月革命的意义:1.对俄国历史的影响: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为俄国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2.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的背景和过程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1. 客观条件:①俄国已经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但落后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

②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在俄国表现得特别突出,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 主观条件:①无产阶级受双重压迫,革命性较强;②有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③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二、十月革命的过程:⑴爆发:1917年3月,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⑵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⑶结果: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1.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出现2.《四月提纲》发表——指明俄国革命的方向3.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政权完全落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革命和平发展已经不可能。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是在1917年10月由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一场重大政治变革。

这场革命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背景、经过和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俄国十月革命。

一、背景1. 俄国沙皇制度的弊端俄国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沙皇制度已经日益落后,严重侵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

沙皇专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加剧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不满情绪。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俄国带来了沉重的冲击,不仅造成了巨大人员和物质损失,还进一步暴露了沙皇制度的腐败和无能。

战争对俄国社会经济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生活的恶化,激起了广泛的不满情绪。

二、经过1. 二月革命二月革命是俄国革命的先导阶段,发生在1917年,并推翻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统治。

这场革命由工人和士兵发动,抗议食品短缺、军事失败和沙皇政权的腐败。

经过广泛的示威抗议和武装起义,最终沙皇政权倒台,成立了临时政府。

2. 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10月25日至11月7日,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一场全国范围内的革命。

通过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工人和士兵委员会的组织和行动,他们占据了重要的政府机构、电报局和铁路交通等关键地点。

最终,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革命成功,推翻了临时政府,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三、影响1. 俄国内部变革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实行社会主义革命。

他们通过土地改革、国有化、工人控制工厂等一系列政策,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压迫,推动了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然而,也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2. 国际影响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场革命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的来临。

它对其他国家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的鼓舞和影响。

许多国家的无产阶级群众纷纷起来,争取社会主义革命,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3.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也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二月革命,掌握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历史
意义等基本史实。

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一战“中俄国的战况来导入,围绕”十月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又发生了什么等问题进行思考。

开展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
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及对俄国和世界的影响,
了解列宁在十月革命过程的突出贡献,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主题是“俄国十月革命“。

教材通过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两个子母体
现本主体。

二月革命一目介绍了两个政权并存的情况,十月革命一目介绍了彼
得格勒武装起义的主要过程及其胜利后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

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
国际社会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本课是九年级
下册的第一课,是整册教材的开篇之课,地位十分重要。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为九年级学生,学习历史已经有两年半了,初步掌握了一
些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学生对于彼得格勒起义不是十分了解。

因此通过教师
讲解的方式和利用生动形象的媒体教材来感知历史的方法,学生基本能够掌握
十月革命具体史实。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比较,学生基本
能够掌握俄国政权的过渡。

教学重点
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突破方法:利用多媒体和教师以故事的方式来突破这一教学重点内容,同
时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教学难点
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理解
突破方法:对于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理解采用分析法
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通过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创设历史情境,重温事件经过
感受历史;
2、材料教学法:教学中针对每一目的相关问题适当地选取材料,引导学
生阅读和分析材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对比分析法:对于本课中一些难于理解的内容,可以在学习讨论的基
础上采用教师对比分析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4、影像辅助法:可以向学生展示十月革命的图片,增强直观教学的效果,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内容;
5、问题教学法:提出与本课相关的问题,环环相扣,调动思维,温故知
新,探究新知。

课型:新授课
教师教学材料准备
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相关影像材料与图片
学生课前准备
通过搜说引擎搜集关于十月革命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介绍列宁回顾一战时沙俄国内状况
导语:介绍列宁生平,指出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也成为二十世纪推动世界历史进程的人物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列宁和他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

设计思路:列宁给当时的俄国人民指明了方向我们要重点介绍一下列宁,由于本课是这学期的第一课,有必要对上一册的知识回顾一下是学生能温故知新。

课件出示课题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
一、新时代的曙光
多媒体展示俄国在一战中的图片和材料
指导学生看材料和图片指出二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设计问题1:
二月革命的时间、结果和性质
(预期效果:学生根据教材得出:时间、1917年3月;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人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设计问题·2:
为什么俄国二月革命后,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设计问题3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预期效果:第一次大战的影响;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的对内外政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俄国工人阶级力量比较集中。


设计问题4
结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形势图,想一想假如你是列宁为取得这次起义的胜利你将首先占领那些据点?
(预期效果:主要桥梁、火车站、邮电局、国家银行和政府机关)
(设计思路: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辅助学生学习的资料,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辅助作用)
设计问题5: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时间、领导者、指挥部、结果、主要特征、性质及建立的政府是什么?
(预期效果:1917年7月;列宁;斯莫尔尼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社会主义革命;任命委员会)
过渡: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我们熟知一个新的政权的建立最需要的就是进行巩固,下面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苏维埃政府进行巩固政权措施。

设计问题6
苏维埃政府进行巩固政权措施
(预期效果:政治: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经济:将银行、铁路和大工
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外交:同德奥谈判议和,苏俄退出战争。

1918年苏俄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过渡:就在苏维埃政府积极巩固政权的同时,国内外反动势力并没有善罢甘休,国内的沙俄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残余势力联合起来组成“白军”在国外武装
势力的支持下对苏维埃政权进行联合绞杀,企图把她扼杀在摇篮里。

这就引发
了三年国内战争。


设计问题7
苏维埃政府应对国内战争危机的措施
(预期效果:军事上:加强红军建设;经济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设计问题1: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预期效果: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地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作用——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课堂总结:“一战”给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民群众生活在饥饿苦难之中。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俄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苏维埃。

但是掌权的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内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由于形势的变化列宁等人发动了武
装起义并取得了胜利。

在十月革命胜利后采取了一些列措施巩固新生政权,但
国内外的敌人并不甘心失败对新生政权进行反扑。

由此发生了三年国内战争。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布置作业:
为什么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教学反思:
本课重点抓住十月革命的准备、历史意义,通过讲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史实,使学生人事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得正确领导,是十月革命胜利的更本保证。

通过学习苏维埃政权建立和巩固的实实,使学生认识:革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是广大人民艰苦斗争,流血牺牲才得以实现的。

使学生真正懂得十月革命是从根本上消灭剥削的制度,消灭剥削阶级,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人类解放事业指出了光明的道路。

板书设计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3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十月革命
1、时间:1917、11
2、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3、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里社会主义国家
4、特征:在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5、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6、建立政府:人民委员会
三、巩固政权措施
1、政治上:
2、经济上:
3、外交上:
四、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地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作用——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