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总论(12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会计学原理PrinciplesofAccountingppt课件

会计学原理PrinciplesofAccountingppt课件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既有外部的使用者,又有内部的使用者。
24
1.3.2会计目标
(一) 企业信息的外部使用者 (1)投资者——最主要的使用人。企业盈利能力如何?是否值得投资。 (2)债权人。是否要贷款给这家公司?利息收取多少?该公司能否根据合
约还本付息?是否需要提供担保? (3)税务部门。公司依法应缴多少税?是否依法纳税?来年的纳税前景如
赖程度如何?能否根据合约按时支付货款? (7)客户。公司能否继续生存?产品定价是否合理?产品更新换代的打算
如何? (8)中介机构
25
1.3.2会计目标
(二)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 指企业内部各阶层的管理人员,包括公司董事会成员,公司经理、 公司计划、财务、供应、市场等方面的管理人员以及车间部门的负 责人等。 公司职工也属于内部使用者,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公司是否有 能力按劳付酬?公司的财务状况与获利能力是否足以保障就业?公 司是否在劳动保护方面花了必要或足够的钱?公司是否有能力不断 提高职工福利待遇?
27
1.4.2会计核算前提(会计假设)
是对会计领域中某些无法加以论证的事物,根据客观、正常的 情况作出的判断,是全部会计工作的基础,是组织会计核算工作的 前提。 一、会计主体
1.可反映代理理论中的受托责任 2.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对象,空间范围 3.凡是实行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 4.与法人的区别
二、持续经营 1.时间无限性 2.可合理确定六要素的内容
某一历史阶段的会计发展状况、水平与进步,从始到终受到 这一历史阶段会计环境的推动和制约。
6
1.1.1会计环境变化对会计的影响
会计环境的构成要素
经济因素
政治法律因素 科学技术因素 文化教育因素
7
1.1.1会计环境变化对会计的影响

国际经济法全套PPT课件

国际经济法全套PPT课件

5.国际惯例的选择 (1)确定某一做法是否属于国际惯例 区分公法上的惯例与商法上的惯例; 区分国内法中类似的规定与国际惯例 区分一般的标准合同和国际惯例 (2)确定某一惯例是否为我国所反对 (3)确定某一惯例是否会损害本身合法权益
三、国内立法 (一)国内立法的形式 1.国内经济立法 规范政府与私人之间的经济管理关系的法 律。用以确定政府与经济交往当事人间的权 利义务关系。 表现形式: 专门的涉外立法(如外商投资法); 非专门立法(如证券管理法) 2.国内民商立法 调整私人之间民商事关系的法律
(7)国际商务惯例取得新发展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托收统一规则》;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等
第三节 国际经济法的体系
一、国际经济法的体系构成 国际贸易法律(货物买卖、技术贸易、服务贸易) 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法律(国际投资、金融、税收) 解决贸易争端的法律 二、国际经济法的特征 体系庞用国际经济法规范调整国际经济关系 的方法与步骤 1. 利用共同规则 2. 利用局部适用的共同规则 3. 利用国际私法中的冲突规范 4. 利用国内涉外经济法的规定 5. 利用契约自由原则
第四节 国际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一、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的关系
(一)相同点——调整对象有重叠和交叉 (二)不同点 1. 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完全相同 2. 法律关系的客体不完全相同 国际经济法——财产、经济行为 国际公法:财产、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等 3. 法律关系的内容不完全相同 国际公法——平等性、约定性 国际经济法——平等性与不平等性并存 4. 法律渊源不完全相同
1.公平互利说 论据:普惠制(非歧视性;非互惠性)的 出现使公平原则取代了平等原则 2.平等互利说 论据:普惠制尚未形成稳定的制度

第一章:总论-会计学基础PPT课件

第一章:总论-会计学基础PPT课件

思考:会计与经济环境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答:共生与互动;经济环境决定了会计的发展;会 计反作用于经济环境。
2020/3/27
15
思考题
有条件的同 学请查资料 寻求答案
中国历史上较为著名的徽商和晋商,前者大约兴盛于明
末、清初,而后者在17-18世纪达到巅峰。特别是晋商,
大多经营的是与导致意大利复式簿记产生极为相似的金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会计,以公 认会计原则的出现为标志。
10
古代会计(中国)
会计,以参互 考日成,以月 要考月成,以 岁会考岁成

秦 唐宋 标志
《周礼·天官》一书中出现了“会计”一词。 《孟子正义》一书中提到“零星算之为计, 总合算之为会” 司会——专门保管、记录王室财产的人
统一度量衡,使货币成为会计核算的主要计 量工具
特定的地理位置 工商业发达,航海业发达 十字军东征——商业战争 与商业活动相伴而生的是金融业发展
2020/3/27
14
现代会计:公认会计原则 会计师遭 遇了空前 的信任危 机! 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直接导致“公认会计
原则”的出现。(会计师的推波助澜)
粉饰报表 股价上升 泡沫出现 股市崩溃
一、会计与生产活动的关系
二、会计的产生
三、会计的发展





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近代会计

2020/3/27
6
一、会计与生产活动的关系
生产活动
劳动 耗费
劳动 成果
人类生 存与发 展的基

对劳动耗费和 成果的计量、 计算和记录
会计萌芽活动
2020/3/27

2024版中级经济法第一章《总论》PPT课件

2024版中级经济法第一章《总论》PPT课件

经济民主作为经济法的基本原 则,贯穿于经济法体系中的各 个组成部分
2024/1/30
经济民主原则,要求20%的人 掌握大量财富,而80%的人也 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政府的角色是协调者,制定交 易规则,并且监督执行,在保 障自由交易的前提下,实现财 富转移
14
经济公平原则
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市 场经济的基石
2024/1/30
经济公平原则可以从社会整体利益的角 度,通过调整经济关系、平衡经济利益
而实现市场经济的公平价值
在微观层面,经济公平指任何一个法律 关系的主体,在以一定的物质利益为目 标的活动中,都能够在同等的法律条件 下,实现建立在价值规律基础之上的利
益平衡
15
可持续发展原则
•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经济法应当保障和实现社会整体的可持 续发展,注重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与个体经济利益的平衡协调,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9
经济法的发展趋势
经济法体系不断完善
经济法国际化趋势加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法体系将不断完 善,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需要。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 益紧密,经济法国际化趋势将不断加强。
经济法更加注重社会公共利益保护
经济法与科技发展的紧密结合
在未来的发展中,经济法将更加注重社会公 共利益的保护,加强对市场秩序的监管和维 护。
28
07
总结与展望
2024/1/30
29
对本章内容的总结
01
介绍了经济法的概念、 调整对象、基本原则等 基础知识。
2024/1/30
02
阐述了经济法律关系的 构成、运行和保护等核 心内容。
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尽可能减少传动的中间环节,以降低能耗和生
产成本;3)适当地采用防护及润滑,以延长机器的
第一篇 总 论
§2-4 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失效 零部件不能满足工作要求称为失效。

整体断裂:拉,压,弯,扭



过过大大的的残残余余变应形力:加工(夹持)


零件表面的破坏:磨损,热处理

(电化学或化学侵蚀)
第一篇 总 论
§1 机械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机械工业的生产水平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水平 的主要标志之一。
不论是集中进行大量生产还是迅速完成多品种、 小批量生产,都只有使用机器才便于实现产品的标 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第一篇 总 论
§2 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
1、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 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就是机械零件。 2、机器零件的分类 (一)机器零件概括的分为两大类: • 1)通用零件:各种机器中经常能用到的零件。如螺钉、
反 馈


试制、试验、鉴定、生产

技术文件的编制 第一篇
总论
计划阶段
• 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提出所要设计的新机器 后,对机器的需求情况做调查研究和分析,完成 设计任务书。
第一篇 总 论
方案设计阶段
• 本阶段对设计的成败起关键的作用。 • 1、机器的功能分析 • 2、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 3、综合几种可能的方案 • 4、评价 • 5、决策—选定方案
• 提高设计和制造经济性指标
1)采用先进的现代化设计方法;2)最大限度的采用
2、“三化”;3)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和 新
经 工艺;4)合理组织设计和制造过程;5)力求改善零 济 件的结构工艺性,使其用料少、易加工、易装配。 性 • 提高使用经济性指标 要 1)合理地提高机器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以提高 求 机器的生产率和产品的质量;2)选用高效率的传动
第一篇 总 论
技术设计阶段
完成总装配图及部件装配草图。 1)机器的运动学设计 2)机器的动力学计算 3)零件的工作能力设计 4)部件装配草图及总装配草图的设计 5)主要零件的校核
第一篇 总 论
技术文件的编制
设计计算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 标准件明细表
第一篇 总 论
§2-3 对机器的主要要求
1、使用功能的要求 2、经济性要求 “三化”--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 3、劳动保护要求 4、可靠性要求 5、其它专业要求
1、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是在简要介绍关于整台机器设计的基本知识 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一般参数(尺寸,精度,温度,压 力等)的通用零件,包括它们的基本设计理论和方法,以 及有关技术资料的应用等。具体内容包括: 1)联接零件:螺纹、键、花键、过盈 2)机械传动件:带、链、齿轮、蜗轮 3)轴系零部件:轴、轴承、联轴器 4)其它零部件:弹簧、机座、减速箱

效 形
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打滑,共振,胶合

第一篇 总 论
§2-5 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1、避免在预期寿命期内失效 1)强度:断裂和残余变形属于强度不足 2)刚度:弹性变形。零件的刚度分为整体变形刚度 和表面接触刚度两种 3)寿命:零件正常工作延续的时间。
2、结构工艺性的要求:毛坯制造、机械加工过程、装 配工艺、生产批量
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国家当前的有关技术 经济政策;
具有使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及查阅资料的 能力;
掌握典型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 训练;
了解机械设计的新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第一篇 总 论
第二章 机械设计总论
§2-1 机器的基本组成 §2-2 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 §2-3 对机器的主要要求 §2-4 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2-5 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2-6 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 §2-7 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 §2-8 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 §2-9 机械零件的材料及其选用 §2-10 机械零件设计中的标准化 §2-11 机械现代化设计方法
3、经济性要求:生产成本、使用成本 4、质量小的要求 5、可靠性要求第 一 篇 总 论
§2-6 机械零件的计算准则
设计准则 计算公式 失效形式典型零部件
强度准则
lim
s
第一篇 总 论
教材:
讲义--《机械设计》 濮良贵 主编 高教出版社 手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吴宗泽、罗圣国主编 高教出版社 实验指导书--《机械设计实验》自编
参考书:
《机械设计》--许镇宇等主编 高教出版社 《机械设计》--吴宗泽 主编 高教出版社
第一篇 总 论
学期成绩评定内容:
• A: 课后 作业 • B: 期末考试成绩 • C: 实验报告
第一篇 总 论
2、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以一般通用零件的设计为核心的设 计性课程,论述它们的基本设计理论与方法,培养学 生具有设计一般机械能力的技术基础课程。
综合运用已学知识:制图 力学 金属学(材料及 工艺)公差配合等
了解、应用机械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
第一篇 总 论
3、课程的任务
培养学生掌握通用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 设计的一般规律;
第一篇 总 论
§2-1 机器的基本组成
辅助系统,例如:润滑、显示、照明等
原动部分 传动部分 执行部分
动力源
控制系统
把原动机的运 动形式、运动 和动力参数转 换为执行部分 所需的形式
第一篇 总 论
用来完 成机器 预定功 能的组 成部分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
计划阶段
方案设计阶段


技术设计阶段
齿轮等。是本课程研究的重点内容。 • 2)专用零件:在特定类型的机器中才能用到的零件。如
曲轴、叶片等。 (二)部件:
一组协同工作的零件所组成的独立制造或独立装配的组 合叫做部件。如减速器、离合器等。
第一篇 总 论
§3 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
1、课程的内容 2、课程的性质 3、课程的任务
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篇 总 论
本课程内容
• 第一篇 总论 • 第二篇 联接 • 第三篇 机械传动 • 第四篇 轴系零、部件 • 第五篇 其它零部件
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篇 总 论
( 1-4章)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机械设计总论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 第四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绪 论
§1机器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2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 §3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