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核力量运用政策的制订

合集下载

惊奇!美国曾制订多份“三战”计划?

惊奇!美国曾制订多份“三战”计划?

侃侃看历史专注历史故事/huangdi/qinguo.html惊奇!美国曾制订多份“三战”计划?不久前,美国战略家在五角大楼推演第三次世界大战,假想美国同中国开战。

纵观历史,这并非美国军方首次推演第三次世界大战,美国曾制订过多份“三战”计划,其中有的发生在二战尚未结束之时。

1945年7月中旬-8月初,美国、英国和苏联在德国波茨坦召开首脑会议,商讨战后秩序。

美苏两国在多个问题上意见不一。

波茨坦会议结束后,杜鲁门秘密命令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制订一份同苏联开战的军事计划。

在常规战很难战胜苏联的情况下,美国制订了一份名叫“整体计划”的核作战方案。

当时,世界上只有美国拥有核武器。

“整体计划”设想用20-30颗原子弹对苏联发起核攻击,首轮打击就毁灭包括莫斯科、列宁格勒等20座苏联城市。

但是,一直到1946年,这个计划都难以实施,因为当时美国库存中只有9颗原子弹,而且仅27架B-29轰炸机有能力投掷原子弹。

1949年苏联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整体计划”被美国军方废弃。

随后,美军制订名叫“扣球行动”的“三战”计划,设想1957年爆发三战,届时美国空军将对苏联100座城镇的200个目标使用300颗核弹和2.9万颗高爆弹,在一次打击中就毁灭苏联85%的工业潜力。

1950年春季,美军制订“蜂群演练”计划,以中苏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假想敌,假设美国东海岸遭敌军入侵,美军通过敌后空降作战收复失地。

按该计划,反攻作战中,美军要在敌军战线后方建立空降场,一次动用600架运输机和战斗机,将第82空降师和第11空降师成建制空投。

1950年6月底朝鲜战争爆发,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这使美国的一些战略家预感三战即将爆发,他们认为朝鲜战争最终将升级为中国、苏联同美国的世界大战。

考虑到可能在三战中同中苏两个大国同时作战,美国国防部决定实施“先欧后亚”战略,首先要在欧洲击败苏联,然后再来对付中国。

为了在战时遏制苏联攻势并确保西欧安全,1951年4月2日,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成立,艾森豪威尔担任首任司令。

美国核安全法规介绍

美国核安全法规介绍

美国核安全法规介绍美国核安全法规介绍⼀、美国核电法规体系的五个层次:⼆、美国核电法规和标准简介2.1 原⼦能法(第⼀层次)原⼦能法,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于1954年批准并公布,共有303条,分成20章。

原⼦能法是美国对原⼦能的和平利⽤和军事⽤途管理的根本依据。

2.2 联邦法规(第⼆层次)联邦法规,美国联邦法规由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发布;第10部分是“能源”,它规定了和平利⽤原⼦能通⽤的和特殊的原则和准则,它在美国具有法律效⼒。

第10部分“能源”与核电⼚设计有关的部分主要有:10CFR20 放射性防护10CFR70 特殊核材料10CFR50 ⽣产和应⽤设施的执照发放10CFR71 放射性材料的运输和包装10CFR55 运⾏者执照10CFR100 反应堆选址准则10CFR50“⽣产和应⽤设施的执照发放”的附录(15个)10CFR50附录A 《核电⼚的⼀般设计准则》10CFR50附录B 《核电⼚和燃料后处理⼚质量保证准则》10CFR50附录C 《核设施建造许可证申请者为财务审定所需的财务数据和相关资料导则》10CFR50附录E 《⽣产和应⽤设施的应急计划和准备》10CFR50附录F 《燃料后处理⼚和有关废物管理的⼚址选择政策》10CFR50附录G 《断裂韧性要求》10CFR50附录H 《反应堆容器材料监督⼤纲要求》10CFR50附录I 《轻⽔冷却动⼒堆排出流中放射性物质满⾜“合理可⾏尽量低”原则的设计⽬标和限制条件的数值导则》10CFR50附录J 《⽔冷动⼒堆的⼀次安全壳的泄漏试验》10CFR50附录K 《⽔冷堆堆芯应急冷却系统的评价模型》10CFR50附录M 《核电⼚设计标准化:核动⼒堆的制造;获取制造许可证的核动⼒堆的建造和运⾏》10CFR50附录N 《核电⼚设计标准化:许可证在多个⼚址建造和运⾏重复设计的核动⼒堆》10CFR50附录O 《核电⼚设计标准化:对进⾏标准化设计的⼈员审查》10CFR50附录Q 《关于⼚址合适性问题预申请的早期审查》10CFR50附录R 《1979年1⽉1⽇前运⾏的核动⼒装置的防⽕⼤纲》2.3 美国核管理委员会的管理导则(第三层次)美国核管理委员会的管理导则,美国核管理委员会制定了⼀整套的管理导则(RG)它提供了符合法规要求的指导和可⾏的解决办法。

战后初期美国国家核管制政策分析——兼论杜鲁门时期美英核合作关系的中止

战后初期美国国家核管制政策分析——兼论杜鲁门时期美英核合作关系的中止
收 稿 日期 :2 0 09一l 一 O l 3
子 能委员 会 ( E ) 承 担发 展 原 子 能 的全 部 责任 、 AC
总统掌控最终决定权等 。
原子 能工程 自身的特点 , 决定 了其必须 由政府加
作者简介 :王娟娟 ,南开 大学历 史学院美国历 史与文化 中心博 士生。 ① 国内学者专 门性 学术 文章主要有 : 耿志. 战期 间和战后初期 美英核合作 [ ] 首都 师范大学学报 ,07 2 ; 学功 二 J. 20 ( )赵
量 。当我这 么说 的时候 ,我是 表达 了 美国人 民的信念 的, 我们可 以利用我 们 已获得 的知识 ,不是 为了 ( 行)毁灭 进 性战争 ,而是为 了人 类未来的福祉 。 为 了达到这 个 目标 ,我们必须从 国内和 国际两个战线
努力。
莫斯素有 “ 诺贝尔奖 获得者集 中营” 之称 ,动用 了 大量人力和物力 ,花费高达 2 . 16亿美元 。
为 ,杜鲁门的核政 策并没 有脱离 罗斯福 的原 子能 国
际关系的框架 …;舍 温则认 为 ,罗 斯福 没有 明确 的 国际核管制设想 ,而是更倾 向于采取 美英联 合垄 断
原子弹 ,排斥苏联 的政 策 ;在 《 战政治 家面对 冷
出决定 ( 时 战争 刚 结 束不 久—— 引者 注 ) 此 ,无 论


原子 弹,对 迅速结 束太 平 洋战争 发挥 了重 要作 用 ,但其产 生 的毁 灭性力 量
直是 国际学者 关注 的热点 问题之 一。伯恩斯 坦认
让整个世 界感到 震撼 、忧 虑 和恐惧 。战后 ,如何 掌
控原子能 成 为美 国必 须谨 慎 处 理 的一个 重 大课 题 : 杜鲁 门政府最终 选择 国 内国际两条 战线均 实行原 子 能管制 的政策 。据杜鲁 门回忆 :“ 事实上 ,我早 已做

艾森豪威尔政府与多边核力量计划的起源

艾森豪威尔政府与多边核力量计划的起源
2010 年第 3 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 总第 194 期)
世界历史研究
艾森豪威尔政府与 多边核力量计划的起源
姚 百 慧

要:
1959 —1960 年 , 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北约多边力量计划 , 旨在 建 立 一 支 美
( pp. 431 ~ 453 ) 。 但这一法案 未 能 限 制 欧 洲 国 家 发
展核武器 。 英国在 1952 年和 1957 年相继爆炸了 原子弹和 氢 弹 。 1954 年 底 法 国 也 开 始 秘 密 研 制 3 名美国科学家发 核武器与核潜 艇 。 1958 年 夏, 除 美 英 苏 外, 还 有 不 少 于 12 个 表的一 份 报 告 称,
在 北 约“剑 与 盾 ” 战 略 中, 前者 许多欧洲人 看 来, 已经失去作 用 。 为 了 消 除 欧 洲 盟 国 的 怀 疑, 美国 不得不通过向北约驻地各外交机构广发电报来解 : “在 北 约 释立场, 要它们代 表 国 家 向 驻 在 国 保 证 任何国家遭 受 武 装 攻 击 时, 美 国 将 帮 助 它 们。这 ” [ 4] ( p. 466 ) 是美国所 有 机 构 、 所 有 党 派 的 决 心。 但这一保证并未让欧洲人释然 。 再次, 美 国 对 盟 国 的 核 保 密 政 策 难 以 为 继。 战后, 鉴于原子弹的巨大威力, 美国对盟国采取保 密政策, 不 援 助 盟 国 发 展 核 武 器 。 1946 年 8 月, 美国通过了原子 能 发 展 与 管 制 法, 明确禁止把用 于工业目的的原子情 报 传 递 给 任 何 其 他 国 家[5 ]

1959核计划

1959核计划

1959核计划作者:暂无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7年第4期寒桀据《纽约时报》报道称,近日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首次披露了一份文件。

在这份被命名为《1959年原子弹需求研究》的清单中,详细列明了一旦与苏东集团交战,美国携带核武器的轰炸机可能的攻击目标和类别。

整个清单庞大而详细,令人不寒而栗,世界在万劫不复的边缘徘徊……冷战的产物1953年1月艾森豪威尔执政后,美国系统性的核战略开始逐步形成。

大规模报复战略是美国第一个系统的核战略,确立了核武器在美国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中的核心地位。

10月,艾森豪威尔批准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62号文件,确定此后无论何时,只要需要就使用核武器,以核武器和战略空军为中心来制订全盘战略计划。

1954年1月,国务卿杜勒斯在对外关系委员会发表讲话,首次公开提出了这一战略。

他宣称,威慑侵略的办法就是“自由世界”愿意并且能够在它所选择的地点,以其所选择的方式有力地做出反应,这个基本的决定就是主要依靠一种巨大的报复能力,“能够即刻以我们所选择的方式迅速进行报复”。

杜勒斯所言“巨大的报复能力”即是核武器,这表明大规模报复战略其实就是以美国强大的核武库为后盾,对苏联等国家进行威慑。

根据这一战略,一旦发生战争,美国将使用核武器,而且在打击目标方面没有限制,这就要求美国必须在战略武器和战术武器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否则不足以对其他国家构成威慑。

这一战略的出台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第一,朝鲜战争的经验。

美国决策者通过朝鲜战争深深地认识到,在亚洲同共产主义国家打一场地面战争对美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付出的代价太高。

第二,平衡预算的需要。

艾森豪威尔上台后,大力压缩政府财政赤字,削减常规军备,而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核武器的研制和生产方面,既可以加强美国的安全,同时也减少军备的支出。

第三,美国的核垄断地位虽然已经被打破,但苏联的核力量还不足以对美国本土构成直接的威胁,使得美国仍可以发挥自己的核优势,对苏联进行威慑。

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战略原则

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战略原则
——改变冷战时期的遏制战略;先发制人地 打击阴谋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恐怖分 子和国家
——是新保守主义与军事至上原则的集中 表现;以军事力量获取绝对安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 对美国战略原则的评价
1 核武器的作用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2 战略原则处理的是如何将实力转化为现实 的对外影响力的问题
3 随国际格局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b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
——和平时期参与 威慑和防止冲突 战斗并 获得胜利
——目标:促进稳定;阻止侵略
c同意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3 小布什与先发制人战略 a美国军事实力遥遥领先 b继续大力推进导弹防御体系
c先发制人战略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具体提 出2002年9月20日
——强调威胁来源和方式发生变化
d对大规模报复战略的质疑
——有效性: 苏联核力量快速增长 理论与实践
——西欧国家的怀疑:美国是否愿意为了 欧洲打一场核战争 英法发展独立的核报复 力量
3 核僵持与威慑战略 a核僵持局面的出现 ——苏联核力量快速增长 ——第二次打击能力
b肯尼迪时期的威慑战略:确保摧毁 ——苏联核力量同美国仍有差距
改变行为方式 ——NSC68是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
2 核优势与大规模报复战略
a苏联打破美国核垄断地位1949
b美国仍然保持压倒性核优势:核弹头 数量 运载工具
c大规模报复战略 ——艾森豪威尔新面貌New Look的核心 ——基于苏联无法对美国的核打击进行报 复的设想
——摧毁有价值目标民众 军事/工业中心 ——为西欧国家提供核保护伞
——威慑意义大于实际使用
2 核武器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作用
a战略防御:对美国本土的防御
b保卫全球利益:暗含在美国利益存在的 地区威胁使用和实际使用核武器的意愿

解读美国核战略及韩半岛量身定制延伸遏制战略

解读美国核战略及韩半岛量身定制延伸遏制战略

解读美国核战略及韩半岛量身定制延伸遏制战略2013年10月,韩美两国国防部长在第45次韩美安保协议会上(SCM)上,就“量身定制型延伸遏制战略”达成一致。

“量身定制型延伸遏制战略”是韩美同盟共同应对朝鲜的核武器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遏制战争与核挑衅的核心战略。

可以说,“量身定制型延伸遏制战略”将在促使朝鲜的核武器变成无用之物、引导朝鲜走向非核化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为了正确理解美国的“韩半岛延伸遏制政策”,有必要基于美国的核战略和世界军事秩序,对国际核秩序的结构特性进行深入分析。

美国的延伸遏制政策是美国核战略的下位概念,与此同时,美国的核战略又是国际核秩序最重要的一部分。

正因为如此,研究世界核秩序中的结构性问题对于美国核战略的影响,识别影响美国“延伸遏制政策”的因素,并基于此提出未来“量身定制型遏制战略”的发展方向是极其重要的。

2013年10月2日,韩美两国国防部长在发表第45次韩美安保协议会(SCM)共同声明时,公开宣布双方就“量身定制型延伸遏制战略”达到协议。

“量身定制型延伸遏制战略”是韩美同盟共同应对朝鲜的核武器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遏制战争与核挑衅的核心战略。

可以说,“量身定制型延伸遏制战略”将在促使朝鲜的核武器变成无用之物、引导朝鲜走向非核化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威慑(deterrence)是指通过使对方预料到自己的行动结果会远远大于实际的付出,从而放弃具体的行动。

延伸威慑(extended deterrence)是指基于威慑力,向其同盟国提供保护。

换句话来讲,就是将威慑力延伸至同盟国,从而遏制敌人向同盟国发起攻击。

一直以来,延伸威慑概念被解释为“核保护伞(nuclear umbrella)”。

但是,事实上,“延伸威慑”不仅仅指向同盟国提供核保护,而且还包括动用从核武器、常规战力到政治、外交手段等一切力量来提供“遏制力”。

显然,“延伸威慑”与“核保护伞”间有明显的不同。

一、核武器、美国的核战略与世界核秩序核武器因极强的破坏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各个国家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

美国核力量与核军控裁军政策走向的初步分析

美国核力量与核军控裁军政策走向的初步分析

美国核力量与核军控裁军政策走向的初步分析作者:常青来源:《当代世界》2008年第07期美国是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也是迄今核武器发展最为完善和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

美国的核武器技术和由此形成的核力量对国际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也对其核力量结构和核政策做出了调整,从中可以初步预见美国未来核军控裁军的政策走向。

美国现役核力量的状况美国自1945年7月首次试验原子弹成功以后,先后设计出91种不同类型的核弹,包括34种核炸弹、10种核炮弹、4种反潜核武器、5种核地雷、51种导弹核弹头。

核武器库存量在1966年达到历史最高峰(31323枚,其中战略核武器9014枚,战术核武器22309枚)。

此后美国核武器库存量处于波动状态,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冷战结束时,美国核武库总量约为21000个弹头,此后美国加快了核武库的削减步伐。

到2003年,美国宣布完成了先前的削减计划,专家评估核武库总量大约是10500个弹头。

2004年,小布什总统宣布到2012年将美国的核武库削减“几乎一半”。

2007年12月18日,美国宣布2004年的削减计划已提前5年完成。

据此,美国原子科学家公报的专家认为截至2008年1月,美国核库存大约拥有5400个核弹头,包括约4075个现役的或实战部署的核弹头,其中3575个战略弹头和500个非战略弹头;另外还有约1260枚弹头保存在非现役的或快速反应的库存中。

洲际弹道导弹(ICBM)。

美国从2007年7月12日开始对民兵Ⅲ导弹力量进行削减,蒙大拿州马尔姆斯特罗姆空军基地第341空间大队的第564导弹中队的50枚洲际弹道导弹(以及5个发射控制中心)首批退出现役。

空军计划到2008年中期,将洲际弹道导弹力量从500枚削减至450枚。

为了弥补削减造成的能力降低,空军用新弹头对一些弹道导弹进行了升级。

从2006年10月起,在怀俄明州沃伦空军基地,威力更大的W87弹头(从MX和平卫士洲际弹道导弹上退役下来的)开始代替W62弹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rinceton U niv ersity Press, 1984) , P1 2171 º 王仲春、夏立平: 5美国核力 量与核战 略6, 国 防大学出 版社, 1995 年
版, 第 2 页。
» B ruce G1 B lair et al1 , / T arget ing and Co nt ro lling the Bom b0, A t omic
¿ 在本文中主要研究美国运用自身的 核力量而进 行的核战 争计划, 而 对英国的核力量不做涉及。
À ( 美) 国家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 5一场虚拟的核大战 ) )) 变革美国的
核大战计划6, ( 核战略与空间 战略研究 中心译, 腾建 群等校 ) , 世 界知识 出版 社, 2003 年版, 第 26- 27 页。
5统一联合作战计划6是为与苏联进行战略核战 争而准备的计划。该计划对种种可信的核力量使用 环境进行预测, 并依据诸多因素, 提出一系列慎重设 计的反应方案。5统一联合作战计划6通常需要明确 三个问题: 一是要打击哪些目标, 打击这些目标的先 后顺序是什么; 二是针对某一目标选择什么核武器; 三是采用什么打击方案。» 在5统一联合作战计划6 中美国分配的用于对付这些目标的武器配置主要包 括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等进 攻性战略核武器。¼ 总体上来看, 冷战时期美国的 核战争计划中所包含的打击方案主要分为: 主要打 击方案( Major At tack Opt ions, M AOs) 、选择性打 击方案 ( Select ive At t ack Opt ions, SAOs) 、有限核 方案( L imit ed Nuclear Options , L NOs) 以及地区核 方案( Reg ional Nuclear Opt ions, RNOs) 等。½
¼ ( 美) 国家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 5一场虚拟的核大战 ) )) 变革美国的
核大战计划6, 第 25 页。 ½ 详可参 见 H ans M1 Krist ensen et al1 , Chinese N ucl ear Fo rces and
U1 S1 Nuclear War P l anning, Federat io n o f American Scient ist s/ Nat ural
年第 5 期, 第 172 页。
¾ P eter P ringle and William Arkin, SIOP: T he Secret US P l an f o r
N ucl ear War , ( New Yo rk: W1 W1 No rt on & Co mpany , Inc1 , 1983) , p1 111
二、美国核力量运用政策的制订
美国核力量运用政策与计划的制订是一个清晰 且非常严密的过程, 主要涉及政府和军方。前者负 责政策指导, 后者负责提出制订核计划的方针, 并制 订出贯彻政府当局指示的核运用计划。在这一过程 中, 每前进一步, 计划的具体程度也提高一步。如下 图所示。¾
美国核力量运用政策的制订程序图
5统一联合作战计划6是在一旦美国遭到核打击 或者是针对美国的核打击即将来临的情况下才能实 施的。它的真正实施并非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样, 只 需总统一人就能命令对任何一个国家实施战略核打 击。实际上, 只有总统与国防部长一起下达命令时, 才能实施5统一联合作战计划6, 而且总统和国防部 长事先必须与参联会主席进行沟通, 确保美国已经 为核打击做好了准备。º
3, 2006)1
º S ing le
I ntegrated
Op erational
Pl an,
ht tp: / /
w w w1 psychcent ral1 com / psypsy ch/ Siop1
» 柴芳蓉分卷主编: 5国防科技名词大典 # 核能6 ( 栾恩杰总主编) , 航空 工业出版社 # 兵器工业出版社 # 原子能出版社, 2002 年版, 第 230 页。
¼ S ing le
I n teg r ated
Op erational
P la n ,
ht tp: / /
w w w1 psychcent ral1 com / psypsy ch/ Siop1 ( last visit ed Feb1 6, 2006)1 ½ 张扬: 5SIOP 与美国对 中国 的全面 核打击 计划6, 5历 史研 究6, 2006
美国制订/ 5统一联合作战计划6 的主要目的是 威慑苏联对美国及其盟友的核打击, 并威慑苏联常 规力量对西欧的侵略, 而一旦核战争爆发, 就要赢得 战争0。» 5统一联合作战计划6 是美国在与苏联爆 发战略核战争时如何运用战略核武器的计划。¼ 它 将美国陆海空军、各联合和特种司令部的核力量置 于统一计划部署之下, 目的是一旦危机发生, 计划会
P ra ct ice0, B ul leti n of t he A tom ic Scient ist s, Vol1 43, No1 2 ( March 1987) ,
p1 11
17
美国核力量运用政策的制订
策令( Presidential Decision Directive, PDD) 和国家安全 总 统 指 令 ( National Securit y Presidential Direct ive, NSPD) 等。诸如尼克松政府时期颁布的5第 242 号 国家安全决策备忘录6( NSDM ) 242) 、卡特政府时 期发布的5第 59 号总统指令6( PD ) 59) 、里根政府 时期颁布的5第 13 号国家安全决策指令6( NSDD ) 13) 以及克林顿政府时期颁布的5 第 60 号总统决策 令6( PDD ) 60) 等。这些文件阐述了最为广泛的国 家目标、制约因素和应用参数及对核力量运用具有 支配作用的其他因素。
5 国际资料信息6 2007 年第 11 期
根据上图, 可以看出, 美国核力量运用政策的制 订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总统制订核力量运用指导方针, 罗森 博格( David Alan Rosenberg) 将之称为/ 高级政策0 阶段。新政府伊始, 一般都要对上一届政府的核力 量运用政策进行考察, 并评判是否需做重大调整, 后 由总统依据美国核战略目标制订一个包括概念、目 标和方针在内的指导思想, 由国防部长办公室 ( OSD) 、参联会和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意见并进行协 调之后, 由总统签署国 家安全决策备 忘录( National Securit y Decision Memorandum, NSDM ) 、总 统 指 令 ( President ial Direct ive, PD) 、国 家 安 全 决 策 指 令 ( National Security Decision Directive, NSDD) 、总统决
Reso urces Def ense Council, No vember 2006, p1 1431 htt p: / / do cs1 nrdc1 org /
nuclear/ nuc_ 06113001a1 pdf1 ( la st v isited Dec1 19, 2006)1
¾ Dav id Alan Rosenberg , / U S Nuclear St rategy : T heory VS1
¹ H ans M1 K ristensen, U1 S1 Changes N am e of N uclear War P lan,
ht tp: / / w w w1 nukestrat1 com/ us/ strat com/ sio pnam e ht m1 ( last v isited Dec1
A udi t: T he C ost s and Consequences of US N uclear Weap o ns Since 1940, ed by
St ephen I1 Schw artz ( W ashing ton: the Broo kings Inst itution, 1998) , p1 1991
一、美国核力量运用政策的界定
所谓美国核力量运用政策是指依据总统的有关 指令、备忘录和国防部长的/ 核武器运用原则0而制 定的、美国在核战争中如何实际运用它的进攻性战 略核力量的政策。¹ 美国制订核力量运用政策的目 的有两个: 从大层面看, 达成军事战略目标, 为国家 安全战略服务; 从小层面讲, 即在平时要慑止苏联对 美国、西欧的核打击以及常规打击的企图, 在战时要 遏制战争升级、限制对美国及其盟友的损伤, 并赢得 核战争。它 主 要包 括 打击 目 标 政策 与 核 战争 计 划。º 最能体现美国核力量运用政策的是美国在冷 战时期针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而制订的战略 核战 争 计 划 ) ) ) 5 统 一 联 合 作 战 计 划 6 ( Single Integr at ed Operational P lan, SIOP) 。
划( OPL AN 8044 Rev ision FY) 。使用新名称的第 一个计划是 03 财年修订版 8044 作战计划( 于 2003 年 3 月 1 日 生效) 。一般 简 称为 / 8044 作 战 计划 ( OP LAN 8044) 0。这一修改反映了美国战略司令 部正在把美国的核战争计划从一个单一而庞大的联 合计划改变为适合在更大范围中运用的计划。¹
* 作者单位: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军队建设教 研室( 讲师、法学博 士) ; 石
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国防动员教研室( 讲师、军事学博士) 。
¹ Desm ond B all, / US Strateg ic F orces, H o w Wo uld T hey be U sed?0
S trat egy and N ulcear Deterrence , ed1 by Stev en E1 Miller, ( Princet o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