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赤水旅游资源评价实施报告

贵州赤水旅游资源评价实施报告
贵州赤水旅游资源评价实施报告

. . . .

贵州赤水旅游资源评价报告

1. 绪言

1.1 调查区介绍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距贵阳市400余公里,处于赤水河中下游,与四川南部三县接壤,江连巴蜀,素有"黔北门户"之称。赤水风景区规划面积为328平方公里,分为十丈洞、四洞沟、天台山、丙安(月台)、七里坝(月亮户)、九曲湖、七大景区和18个独立景点。这里地貌奇特,山峰挺秀,森林葱郁,沟壑纵横,百川竞流,物种繁多,天朗气清,是全国唯一以行政区命名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境内有“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燕子岩国家级原始森林公园”、“竹海国家级森林公园”,丰富的旅游资源均以原始古朴,自然天成著称,被中外专家誉为“千瀑之市、竹子之乡、丹霞之冠、长征遗址、桫椤王国”五大特色。

1.2 目的

通过对贵州赤水地区的旅游资源的调查和分析,在其现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做出客观全面的总体评价,并进行进一步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1.3 要求

在掌握大量贵州赤水地区旅游资源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旅游资源评价分析法,结合全体调查人员的思路和知识,尽可能全面而客观的做出西双版纳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和规划。

调查人员:2015级旅游管理普高一班——程婉银、谢嘉、冉新雨、彭靖宇、鲍塑石

1.4 工作期限及工作量

工作期限:截至到2018年1月7日在掌握大量贵州赤水地区旅游资源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旅游资源评价分析法,结合全体调查人员的思路和知识,尽可能全面而客观的做出贵州赤水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和规划。

调查人员:2015级旅游管理普高1班——程婉银、谢嘉、冉新雨、彭靖宇、鲍塑石。

工作量:包括贵州赤水地区与旅游资源相关的资料收集(文字、图片、影音、表格等)、数据处理、分析总结、报告文本材料的制作、幻灯片的制作等。

1.5 成果

对贵州赤水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类,并作出了综合性评价。我们主要对赤水大瀑布、燕子岩和丙安古镇三个景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它们进行了旅游价值、环境和开发条件的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从而了解了这三个景区的基本情况。为贵州赤水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和资料。

2.赤水旅游资源状况

2.1 基本概况

2.1.1 地理位置、面积、人口构成

赤水市位于位于东经105°36′35″、北纬28°17′02″,地处贵州省西北部,

赤水河中下游,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是黔北通往川渝的重要门户,因神秘美丽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852平方公里,辖9镇5乡3个街道办事处,100个行政村,22个社区,境内有1300多平方千米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壮观典型的丹霞地貌。总人口近31万人,居住着汉、苗、土家、仡佬、布依等26个民族。

2.1.2 历史沿革

赤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曾长期隶属巴蜀,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始建仁怀治所(今复兴镇),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建置历史,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迁至留元坝(今赤水市中),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随遵义府划归贵州,民国3年(公元1914年)改设赤水县,1929年,贵州省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中共赤合特支”在此诞生,1949年12月赤水解放,199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是贵州省省委、省政府划定的“革命老区”。赤水历来是川盐入黔之古道、川黔边贸枢纽、经济文化重镇,也是贵州通往四川、重庆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明珠”之称。

2.2 自然环境及其要素特征

赤水现有森林面积214万亩,赤水市森林覆盖率76.29%,风景区内高达95%以上。赤水城区绿化覆盖率为38%,人均绿化面积达27.6 平方米,人均占有林竹资源达7.40亩,是贵州省10个重点林业县(市)之一,赤水市空气每立方厘米含负氧离子近2.4万个,常年大气污染指数控制在33-80之间,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100%,水、气、声环境质量均优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指标。

2.2.1 季节气候

赤水市地处东经105°36′至106°14′,北纬28°15′至45′,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暖春早,夏季炎热多伏旱,全年日照少,初夏晚秋多阴雨,立体气候和地区差异显著的气候特点。年均气温18℃(最高气温41℃,最低气温-2℃),年均降雨量1195.7毫米,年均相对湿度83%,日照时数1193小时。全市森林覆盖率达80.17%,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6%,景区负氧离子含量达36000个/cm3。

2.2.2 风景名胜及分布

赤水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是天然的绿色氧吧,是红色革命圣地,是全国唯一以行政区划名称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景区规划面积630平方公里,境内风光以原始古朴、自然天成而著称,被中外专家称誉为“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长征遗址”,是观光旅游、富氧运动、休闲度假的理想胜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1)赤水大瀑布景区:位于距市区38公里的两河口乡境内风溪河上游。由赤水大瀑布及其周围的中洞瀑布、蟠龙瀑布群、两河口瀑布、鸡飞崖瀑布等构成,是一个天然的瀑布公园。景区内最著名的赤水大瀑布高76米、宽80米,被专家学者誉为“神州又一瀑布奇观”、“长江水系第一大瀑布”、“中国丹霞第一瀑”,是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景区之一。

(2)四洞沟景区:位于距市区15公里的大同镇境内,景区内曲径通幽,翠竹拥溪,在一段大约4公里的山溪河谷地段上,分布着四级形态各异的瀑布,被国务院旅游资源考察团专家赞誉为“万竹之园、小家碧玉、没有败笔的景区”。

(3)月亮湖景区:位于距市区94公里的长期镇境内,景区面积23平方公里,平均

海拔900米以上,由月亮湖、大闪坪、水茶溪三个核心景点湖泊群组成,以湖光山色为主体景观,兼有摩崖石刻、瀑布、原始森林、丹霞地貌、红军长征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是休闲避暑、观光猎奇的理想去处。

(4)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距市区25公里的两河口乡境内风溪河下游,总面积100多平方公里,由燕子岩、皇水沟、石闪坪、恒山林海等四大景点组成,是观赏自然生态风光的理想胜地。

(5)竹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距市区40公里的葫市镇境内。景区以“竹海”风光为主,有楠竹1 7余万亩,竹类40余种,遍布群山峻岭。登上公园“观海楼”,一览莽莽绿野,山风吹过,竹涛阵阵,碧波涟漪,“天锣”、“地鼓”、“圣女瀑”、“八仙树”、“夫妻树”等奇特的自然景观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6)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距市区40公里的葫市镇境内,是我国唯一以桫椤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桫椤多达4万余株,种群分布集中,连片生长良好,被科学家们称为“地球上桫椤的避难所”,是科学考察、教学研究和旅游观光的重要基地。

(7)佛光岩景区:位于距市区44公里的元厚镇境内,距“四渡赤水”元厚红军渡口8公里,分别由小金驿、小金驿沟、五柱峰、世外桃源、太阳谷等五大景点构成。景区内谷深坡陡,溪河纵横,切割深度在500米至1300米之间,山峰多在1200米以上,断岩嶂谷,高差悬殊,因此被誉为赤水“丹霞地貌发育最好、出露最齐、特色最典型”的景区,是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景区之一。

(8)杨家岩景区:位于距市区16公里的大同镇境内,处于大同古镇、四洞沟景区、宝源梯田风光的中间地带。景区内植被原始古朴,生长珍稀植物数十种,原始生态瀑布群相映成趣。主景区“丹霞壁画长廊”长1000余米,高40余米,深15余米,我

国首席丹霞专家黄进称之为“天然石刻,奇妙无穷、举世罕见”,具有极高的科考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9)丙安古镇:位于距市区24公里的丙安乡境内,已有40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一渡战役中红一军团指挥部所在地,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建有目前全国唯一的红一军团纪念馆。

(10)大同古镇:位于距市区6公里的大同镇内,原名“大洞场”,因附近多激流飞瀑且古汉语称激流为“洞”而得名,古老静谧的大同河穿镇而过,古镇房屋依山傍水呈串架结构沿河修建,建筑用材及格式古朴,古建筑有建于清代的天后宫、禹王宫、万寿宫、王爷庙等,有“清朝议大夫陈贡珊碑”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的名胜古迹。

2.2.3 动植物资源

赤水资源富集,境内初步查明物种有2500种,现存有红豆杉、银杏、桫椤等珍稀植物和达氏鲟、中华鲟等珍稀鱼类,已划定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赤水是中国“十大竹乡”,全市现有竹林面积130万亩,其中楠竹51万亩、杂竹79万亩,年产商品楠竹600万根、竹材65万吨、鲜竹笋4万吨,建有目前全球工艺技术最先进的年产30万吨生活原纸和纸制品项目。赤水市境内有高等植物2116种,其中维管植物1964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0种,特有植物27种,代表植物包括小黄花茶、赤水蕈树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侏罗纪残遗种——“桫椤”在赤水生长十分密集,仅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就达4.7万株,是全世界分布最集中的区域。赤水物产以南亚热带的荔枝、龙眼、香蕉、柚子等水果为主要品种,中草药种类达300多个。

赤水市有野生动物1668种,其中脊椎动物404种,昆虫1264种,云豹、长尾雉、苏门羚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9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25种。

2.2.4 特产

地方特色资源金钗石斛、竹乡乌骨鸡、赤水晒醋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特色农产品主要有干鲜竹笋、晒醋、虫茶、龙眼、竹乡腊制品等。

2.3 人文旅游资源

2.3.1 赤水文物名胜较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

国家级:元厚红军四渡赤水渡口、复兴江西会馆;

省级:赤水古城垣、赤水万寿宫、复兴马鞍山崖墓群、官渡崖墓、官渡崖刻、官渡道场上宋墓群、元厚陛诏天恩桥修河碑记、葫市摩崖造像、旺隆石鹅嘴摩崖造像、两河两会水石窟造像;

地(市)级:文昌宫、整理赤水河航道碑记、大同陈贡珊碑;

县级:盘龙和大群的红军标语、红军渡口纪念碑、复兴摩崖碑刻、宝源永盛山寺、葫市谢氏宗祠、太极楼、黔中生佛碑等20处.此外,有天台山古城墙等。“仁怀厅十景”今在的有“石龙东渡”、“泮水西流”、“桥锁溪泉”、“马渡鱼梁”、“天生双桥”、“瀑飞仙洞”。

2.3.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重点保护省级名录项目

独竹漂技艺、晒醋制作技艺、赤水河船工号子、游氏武术和纳入遵义市级名录项目14个,主要加强了传承人、文化形态、生存空间的保护。

2.3.3 历史文化名镇、名街、名村保护方面

国家级有:丙安古镇;

省级:丙安古镇、大同古镇;

赤水市有保护利用价值的有:复兴古镇、旺隆古镇、官渡古镇、两河口乡马鹿村民居建筑群、石沓沓古街区、古城垣古街区。

2.4 区域交通

2.4.1 水路:

赤水河

水运旅客周转量20万人公里,水运货运周转量154660万吨公里。

2.4.2 陆路:

2010年,赤水市公路里程约为1330.99千米,公路网密度约为1.14千米/平方千米,仅次于遵义市的红花岗区;2012年境内公路里程增长到2587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44千米/平方千米,其中等级公路418公里;拥有营运客车330辆7569座;拥有营运货车687辆2163吨。全年公路旅客周转量40574万人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11459万吨公里。

2.5 经济建设

赤水市委、市政府紧密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围绕“三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坚守生态、发展和民生三条底线,走“四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的生态经济强市新路,大力实施“三市”(工业强市、生态立市、旅游

贵州赤水旅游游记

贵州赤水旅游游记 贵州赤水的风光,这里不再多介绍,相信想去赤水旅游的驴友都知道和了解赤水的美,特别是丰富多彩的瀑布。本文只将自己游赤水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汇总一下,供大家参考。 我们一行3人(一个小孩)是从成都去赤水的,在赤水整整玩了3天。赤水真的很美,值得一游。 出游前,就要对所要去的地方的风景点、交通、住宿等的情况比大部分参团旅游的人还要了解。现在的网络信息十分丰富,还及时,花点时间,游览旅游网站,或将自己想了解的用百度搜寻,记下,对旅游出行大大有益。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你了解了风景点的特性,再观赏它,欣赏它,那才是真正的旅游。考虑到有小孩,我们计划的时间是3天左右的时间。 贵州赤水,虽属贵州,但在贵州的最北面,贵阳到赤水约450公里,只有一半是高速公路,路程约需7-8小时。而从成都进出,到赤水不到400公里,全部是高速公路,路程只需4-5小时。 第一天:晴天。出发,游宝源梯田,望云峰。 早上8点左右从成都出发,下午1点到达赤水旅游汽车站。联系了包车师傅,然后就在车站旁边一家家常馆吃午饭,稀饭、泡菜(2元一份)加小炒共计20元。赤水的包车,目前是300元左右一天的行情。我们联系的包车,是在网上预定住宿时联系的,当时约定,具体价格根据实际行程当面商定。吃完饭,包车司机已如约而来,我将我们3天半行程计划给他,叫他开价,略看后,他开了1100元,经合理砍价,最终双方确定为1000元。 1点半出发去宝源梯田,宝源梯田位于赤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宝源梯田距赤水城区约30公里。1小时到达宝源镇,又花了近半个小时到达梯田最佳观景点。梯田风光在贵州到处都有,然而集高品位且大规模壮观的却实为罕见。宝源梯田就是这样一片高质量的梯田景观,很有气势,整个梯田长4至5 公里,高(或宽)0.8至1公里,每一块梯田平均面积为3至4分,梯田总面积为1500亩左右。极目远眺,无边无际的梯田重重叠叠,造型美观。宝源梯田最早开垦于东汉时期,形成于明末,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梯田始终保持了原始风貌,厚积了历史文化的内涵。 这里山清水秀,常有雾和云海生成,并有数百只白鹭在此栖息,它们和当地的山民和睦相处,悠闲自在。每年阳历的三月底,灌水后的梯田,在阳光映照下,非常壮观,是很好的创作题材。每到农历五月,青绿的稻田,如碧玉般美丽,是观赏梯田最好的时节。梯田四周是成片的竹林,相映成辉,让人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每呼吸一次都是在与自然亲密接触。到农历七月份,水稻成熟,金黄的稻穗铺满整个梯田,稻香扑面而来,农人开始忙着收割。这时节可以来看看丰收的宝源梯田。 宝源梯田宝源梯田

中国旅游资源评价

中国旅游资源评价 一中国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1 旅游资源为中国十大资源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全国委员会出版的《中国资源》一书指出,中国有十大资源即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物种资源、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报告认为,中国旅游资源在全球具有明显优势,有巨大吸引力。中国国土广袤,山川锦绣,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中和辽阔的国土上,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潜力。 2 中国旅游资源四大特征 ①多样性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资源种类繁多,类型多样,具备各种功能。中国拥有类型多样、富有美感性的、不同尺度的风景地貌景观,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从海平面以下155米处的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底,到海拨8848.1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绝对高差达9003米。中国不仅有纬向地带性的多样气候带变化,还有鲜明的立体气候效应,尤其在横断山脉地区,即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中国不论南北东西都有繁花似锦的美景,不仅有类型多样的海滨、山地、高原、高纬度地区的避暑胜地,而且还有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以及避寒休闲度假胜地海南岛。多样的风景地貌和多功能的气候资源,为生物界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栖息环境,使自然景观更加多姿多彩。 不论是从旅游资源供给的角度还是从旅游消费的角度看,中国拥有

世界旅游活动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可以开发成为适合现代旅游趋势的各种旅游产品。很少有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具有如此多样和复杂的旅游资源系统,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国土辽阔,地质复杂,气候多样,另一方面也与中国历史悠久、文明发达有关。资源种类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是中国旅游资源的一大重要特征。 ②丰厚性中国旅游资源不仅种类多样,而且每种资源的积淀丰厚,拥有各种规模、年代、形态、规制、品类的资源特征。不论是古代建筑、古城遗址、帝都王陵、禅林道观、园林艺术、民俗风情,还是自然山水风景、海湖河流、山川原野,都多姿多彩,不可胜数,其资源之丰厚足以位于世界各国前列。以花岗岩山景为例,既有节理发育又经风雨剥蚀塑造的,以奇峰怪石、辟天摩地而著称的黄山;也有因断层发育使巨大花岗岩体突兀凌空,以险称绝的华山;还有因花岗岩主峰特性而导致球状分化,由其形成的造型奇异的各种小尺度的风景地貌散见各地。 ③古老性中国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流传至今的宝贵遗产构成了极为珍贵的旅游资源,其中许多资源以历史久远、文化古老、底蕴深厚而著称。古老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既有各兄弟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又吸取了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数不胜数,遍及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云南开远小龙潭的古猿化石分属于森林古猿和腊玛古猿;云南禄丰石灰坝发现的古猿化石,据测定距今有800万年历史。在众多的古人类遗存中,以元谋

论云南旅游资源和特点

论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 2007-02-05 14:14 论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 发布时间: 2003-9-2 作者: 成功承办了'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云南省旅游业发展迅速,1999年,全省接待旅游者总人数近38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首次突破200亿,达到204亿,比1998年增长49%。为了使云南旅游业顺利步入21世纪,实现把云南建成旅游强省的目标,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了云南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定对策和建议。 一、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 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云南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云南增添了无限魅力。 从云南旅游资源的分布、构成、景观质量及特征、开发程度、社会情况等来看,可将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概括为以下8个方面: 1、多样性 云南山川秀美,其旅游资源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有寒温热带的立体气候;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纪念物;还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矿床及动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绝壁、急流险滩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险;众多的高原湖泊为水上运动提供了优美的场所;还有数量和品种多样的矿泉供人闲逸疗养。在海拔76.4~6740米的地带上,巨大的垂直变异的地质构造,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云南几乎囊括了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中国大地上所有气候类型和风景景观:既有热带雨林景致,又有雪域和草原风光,还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冰川,而雄奇壮伟的石林和"三江并流"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另外,特殊的区位,更使云南成为中国大陆联结东南亚,南亚的桥梁,成为中原文化、藏文化、东南亚文化、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形成云南旅游资源组合的多样性。 2、奇特性 通过云南省众多的景观与国内外相似或同类景观比较,得出这样的结果:云南省许多地区地学景观都具有奇特性,有的景观堪称世界自然奇观,构成旅游资源优势。例如,"三江并流"景观雄奇壮美;虎跳峡以其雄壮奇险著称于世,是世界最深的峡谷之一;而昆明石林更以其特殊的高石芽喀斯特地貌景观而举世闻名;发育着现代冰川类型的玉龙雪山是世界上纬度最低的冰川,山上终年积雪,山下四季如春,从山脚河谷地带到峰顶具备了亚热带、温带、寒带的完整的垂直带自然景观;素有"东方大峡谷"之称的怒江大峡谷长310公里,平均深度2000米,比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及其评价概念 旅游资源:能够吸引顾客产生旅游动机,具有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被利用来开展各种旅游活动,并能产生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 旅游资源评价:基于开发旅游的目的,依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和统一的评价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本身进行的评价,从而确定开发的机会与约束。 二、旅游资源评价目的 (1)、确定该旅游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价值和地位 (2)、为新旅游区的开发计划提供依据 (3)、为已开发和部分开发的老旅游区提供改造、扩大的依据 (4)、为国家和地区进行分级规划和管理提供资料和判断的标准 (5)、有助于明确旅游地的性质,拟定未来旅游资源结构和开发 三、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是一项极其复杂而重要的工作,由于评价的目的、资源的赋存条件、开发导向等不同,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大体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类,在具体应用时则根据情况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理想。 1、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法使用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者的印象所做的主观评价,多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评价的结果主要与评价者的经验与水平有关,因此也叫做经验评价法。 该方法简单易行,对数据资料和精确度要求不高,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结论的非精确性和推理过程的相对不确定性。 定性评价法主要有“三三六”评价法和“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1)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方法 “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 “三大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 (2)“六”字“七”标准 六字:指美、古、名、特、奇、用。美是指旅游资源给人的美感;古为有悠久的历史;名是具有名声或与名人有关的事物;特指特有的、别处没有的或少见的稀缺资源;奇表示给人新奇之感;用是有应用价值。 七项标准:指对旅游资源所处环境,采用季节性、环境污染状况、与其他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性、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客源市场等七个方面进行评价。 2 定量评价法 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以全面系统的方法,将有关旅游资源的各评价因子予以量化,使其结果具有可比性。 较之定性评价,结果更直观准确。但是定量评价难以动态的反映旅游资源的变化,对一些无法量化的因素难以表达,且评价过程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选用某个评价途径的某个指标进行评价的方法即为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这种方法一般多见于对自然旅游资源的评价,特别是对于开展专项旅游活动的评价,如登山、滑雪等尤为适用。 比较有影响的旅游要素的单途径单因子有日本洛克计划研究所的地形适宜性评价;乔

赤水市基本情况

一、市情概况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因神秘美丽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因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名扬中外。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852平方公里,辖9镇5乡3个街道办事处,100个行政村,22个社区,总人口近31万人,居住着汉、苗、土家、仡佬、布依等26个民族。 赤水是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园林绿化模范县(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市)、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市)、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全国文明单位(风景名胜区)等,并被评为国际休闲旅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景区、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创作基地、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基地等。2015年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市、贵州省森林城市。 图为赤水全景 二、历史沿革 赤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曾长期隶属巴蜀,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始建仁怀治所(今复兴镇),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建置历史,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迁至留元坝(今赤水市中),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随遵义府划归贵州,民国3年(公元1914年)改设赤水县,1929年,贵州省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中共赤合特支”在此诞生,1949年12月赤水解放,199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是贵州省省委、省政府划定的“革命老区”。赤水历来是川盐入黔之古道、川黔边贸枢纽、经济文化重镇,也是贵州通往四川、重庆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明珠”之称。 三、交通区位 赤水市东南与贵州习水县接壤,西北分别与四川省古蔺、叙永、合江三县交界。赤水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是黔川渝毗邻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贵州实施“北上”战略的一个重要窗口。陆路方面,高速公路贯穿黔川渝,距遵义225公里、贵阳377公里、重庆172公里、成都293公里、泸州40公里。遵义-赤水-泸州-成都的城际快铁将于2016年启动建设,预计2018年建成通车。航空方面,周边分布有成都、重庆、贵阳三大国际机场和泸州、遵义等支线机场。航运方面,“黄金水道”赤水河绕城而过,在下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1、丰富多样,种类齐全 2、绚丽多彩,独具特色 3、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紧密结合 4、各大地区的旅游资源形成了区域型的典型主题 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和社会文化的作用: 经济: 1、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2、拓宽货币回笼渠道,促进经济健康运行 3、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 4、带动相关经济部门或行业的发展 5、增加政府税收 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别 社会文化: 1、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 2、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世界和平 3、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4、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5、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 对目的地的消极影响:经济上,有可能引起物价特别是地价的上涨 环境上,可能造成人口拥拥挤、交通堵塞,加大当地空气、噪声、水 质污染,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 社会文化上:干扰当地人的生活,对当地人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留下 潜移默化的影响 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 1、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或供应者 2、旅游产品的使用者或消费者 3、狂热交换的旅游产品 4、价格 入境旅游市场特点:我国国际空日元市场的市场格局转为亚洲国家为主。 停留时间较长,人均天消费量较高 入境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旅游外汇增速快于入境旅游人次增速 国内旅游市场特点:1、规模大,发展潜力足 2、短程旅游比重大 3、旅游活动形式以散客为主 4、旅游消费水平低 国内旅游发展趋势:旅游消费水平还会继续提高,旅游的地域分布将向中西部扩展

出境旅游的特点:1、出境旅游规模持续增长 2、因私出境旅游者比例不断增大 3、亚太地区一直是我国居民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 4、出境旅游消费增长速度快,人均消费支出额大 出境旅游的发展趋势:出境旅游市场将会持续成长,出境旅游人次将会继续增加,而且出境旅游的人员范围和旅游目的地也将会继续扩大

[国内旅游景点大全]国内旅游攻略

[ 国内旅游景点大全] 国内旅游攻略 国内旅游景点攻略 一.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 1. 南迦巴瓦:云中的天堂(西藏) (每年的2-4 月和10-11 月,选择登山的最好时机)2. 贡嘎:风停止了脚步(四川) (10 月下旬后下雪,可观看雪景3月解冻) 3. 珠穆朗玛:心灵的守望(西藏) (登山季节4 月下旬—6 月上旬,9 月中旬-10 上旬)4. 梅里:雪神的仪仗队(云南) (观赏雪山季节1-5 月) 5. 黄山:上帝的盆景(安徽) (3.16---11.16 旺季,11.16 —3.15 淡季) 6. 稻城三神山:香格里拉的地标(四川) (最佳季节:4-6 月、9-11 月、7-8 月为雨季) 7. 乔戈里:遥远的秘境(新疆) (登山季节:7-9 月) 8. 冈仁波齐:众神的居所(西藏) (最佳季节5月-7 月上旬,8 月中旬到10月) 9. 泰山:华夏的图腾(山东) (最佳季节:四季皆宜)

10. 娥眉山:从盆地升向天庭(四川) (春秋两季为峨眉山最佳旅游季节) 二.中国最美的五大湖 1. 青海湖:陆心之海(青海) (最佳季节:四季皆宜) 2. 喀纳斯湖:上帝的调色板(新疆) (最佳季节:7-9 月中旬) 3. 纳木错湖:与神耳语的地方(西藏) (最佳季节:7-9 月) 4. 天池:盛怒之后的平静(吉林) (最佳季节:7-9 月,其他季节极有可能处于茫茫白雪中)5. 西湖(杭州) (最佳季节:西湖一年四季风景各异,魅力独具) 三.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 1. 丹霞山:中国的红石公园(广东) (最佳季节:四季皆宜) 2. 武夷山:碧水丹山甲东南(福建) (最佳季节:夏季虽然气温偏高,却是万物生长最为茂盛 )3. 大金湖:水上丹霞奇观(福建) (最佳季节:气温适中,四季皆可旅游) 4. 鹰潭龙虎山:炼丹之处红崖显(江西) (最佳季节:四季都适合旅游) 5. 资江- 八角寨—良山丹霞地貌:青峰赤壁丹霞魂(广西湖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国家旅游局最新制定)(2003) 一、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二、引言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2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3.3旅游资源单体 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3.4旅游资源调查 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赤水、尧坝镇、大同古镇、丙安古镇游记攻略

赤水、尧坝镇、大同古镇、丙安古镇游记攻略 裸奔的跳蚤楼主2016-04-19 14:21 如果对红 军长征往事有所了解的朋友,对赤水这个地名肯定不会陌生。当年红军先后四渡赤水,摆脱了国军的围堵,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尽管我知道这个故事,但我依然对赤水没有任何感念,赤水在哪里?赤水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对我来说一片空白。但也因此对本次行程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从海口到赤水的最近机场就是泸州了。出了机场门就看见一辆车冲了过来,看开车的架势就知道十有八九是林子的车。因为只有经常玩户外的人,开车才会这样猛。果然,车停了,林子从车上露出了脑袋招呼我们上车。林子,是一个看上去大大咧咧的北京人。但接触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在他其实是一个挺心细的人。车轰鸣的就窜出去了,都没来得及看一眼泸州。从泸州到赤水可以走成沪高速路,大约也就30分钟的车程。但我们先要去合江县接上另一位 从重庆过来的朋友,因此没有走高速路。合江县属于泸州,位于川渝黔结合部,也是长江进入四川的第一个县。由于我们来的时间错过了饭点,林子带着歉意请我们吃了街头的面馆。其实,我最喜欢吃这样的小馆子。手机随拍了几张,算是纪念。 帖子加脸、开设专栏、免费旅游、认证加V、参加活动、旅

游达人、申请出书 点击进入申请★旅游达人 https://www.360docs.net/doc/5410084199.html,/travellers/index 点击进入【天涯客旅行君在线办公专帖】福利申请戳这里(2016版) https://www.360docs.net/doc/5410084199.html,/m/post-travel-747865-1.shtml 欢迎加入旅游版的各种兴趣QQ群!活动福利不断哦! 天涯旅游达人群:236501036 丨天涯边走边吃群:552393133 天涯手绘圈:554991810 丨天涯地主团:46226805 打赏小小赏金只为给深夜码字的楼主买杯咖啡!脱水模式只看楼主广告爆:打工妹买《双色球》中500万内幕揭秘!裸奔的阿甘2016-04-19 15:53 1楼肥肠面? 评论只看TA 裸奔的跳蚤楼主2016-04-19 16:02 2楼@裸奔的阿甘2016-04-19 15:53:59 肥肠面? ----------------------------- 是的。淘气的兄弟伙2016-04-20 13:25 那边直接叫大肠面。评论只看楼主彩色冰块广告正版巧虎免费体验 查看详情>> 裸奔的跳蚤楼主2016-04-19 16:04 3楼不是在给某水果手机做广告。但随着手机镜头功

贵州100条精品旅游线路

贵州省文化旅游100条精品线路 100条线路分为10大主题,涵盖了红色游、科普游、养生游、减压游、美食游、文化游、风物游、田园游、城市游、乡愁游。 一、英雄足迹游 (一)爽游贵阳重温红色文化之旅 达德学校旧址——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乌江峡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息烽温泉 (二)醉美遵义,红色经典之旅 遵义播州区(苟坝会议会址)——遵义(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景区——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赤水河谷旅游公路(仁怀至习水段)——黄陡坡战斗遗址——习水(土城古镇、四渡赤水纪念馆、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土城渡口、青杠坡红军战斗遗址等)——赤水(世界丹霞自然遗产地)(三)“遵”寻初心,“我的青春正当红”研游之旅 遵义会议会址——观看《伟大转折》——绥阳十二背后景区(软探险)——赤水河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茅台段)——土城古镇(四渡赤水纪念馆)——赤水丹霞旅游区 (四)红色圣地,“韧性”骑行之旅 遵义(遵义会议会址)——播州区(平正乡团结村大发渠)——赤水河谷旅游公路——习水土城(女红军纪念馆) (五)六盘水,“三线”“三变”红色之旅

六盘水市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米萝三变农业基地——月照养生谷——海坪千户彝寨——娘娘山风景区——岩博酒业——妥乐古银杏风景区——盘县红二、六军团会议会址陈列馆——六盘水三线广场——哒啦仙谷 (六)风情黔东南,红色传承之旅 锦屏隆里古城——龙大道故居——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历史陈列馆——黎平会议会址纪念馆——毛主席旧址——红军街(翘街)——八舟河红军桥——肇兴侗寨——“中国唯一的枪手部落”岜沙苗寨——加榜梯田 (七)不忘初心,转折体验之旅 瓮安猴场会议会址——福泉古城文化旅游景区—贵定金海雪山景区——龙里双龙镇·巫山峡谷景区——惠水好花红村——长顺广顺州府 (八)黔南州,“忆峥嵘”红色之旅 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三都水族博物馆——荔波邓恩铭故居——独山抗日深河桥遗址——平塘掌布景区——罗甸红水河景区 (九)黔东门户,丹砂之恋红色之旅 铜仁碧江中南门古城——周逸群烈士故居——万山朱砂古镇——印江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馆——思南旷烈士继勋故居——思南九天温泉——德江枫香溪会议会址——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石阡县红二、六军团革命遗址(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会议旧址及陈列馆、甘溪红军战斗遗址、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遗址) (十)重走长征路,深度体验游

中国旅游资源鉴赏

中国旅游资源鉴赏论文------中国古典园林鉴赏及苏州园林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序号: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中国古典园林不仅给游人带来美的享受,同时也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中国古典园林从选址、布局和造景上都有着独特的讲究。就是因为这样我国古典园林既具有艺术观赏价值,又具有多方面的旅游功能。 我国古典园林是一种“创作自然、借景寓情”的艺术。它们绝不是机械地模仿自然,被动地顺应自然,而是记录了自然的美好的“形”,表现出自然的气势的“神”,寄寓着园主的“情”,浑然一体,宛如天 对于大自然的爱好,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的共同之点。所不同的,在于人类能够改造自然,创作自然,欣赏并享受自然的美。这也是我国古代造园艺术所经历的漫长不息的道路。 “创作自然,借景寓情”也概括了创作这种园林形式时所遵循的章法。笔者曾经将它归纳为“五要”和“五避”。即:在地域有限的空间里,要能再现自然山水之美,寓意曲折含蓄,引人探求和回味;避免全盘托出,一览无余。人工斧凿的山石水池,要做到“宛自天开”“巧夺天工”;避免牵强附会,矫揉造作。 各类建筑物的设置,要同周围景色环境有机地结合;避免夸奇斗胜,或画蛇添足。画面的安排,要有构图层次,突出重点;避免独花无叶,或喧宾夺主。景色的组织,要有统一的连续性;避免杂乱无章,断径绝路。这个“五要”“五避”,即是创作园林必须遵循的章法,也是我们平时欣赏、评价园林时参照的依据。 苏州园林属于我国南方园林的代表和典范,它的选址和总特点都体现出中国园林的特点,特别是在布景和结构上体现出中国园林所独有的特点,自然和谐的处理好主景的布局与借景的关系,让面积不是很大的园林体现出扩大高远之景,同时以山水或楼廊相隔,相互造景体现出无限的园林景观和园林的深邃。 苏州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尔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苏州园林战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拙政园享有“江南名园精华”的盛誉。宋、元、明、清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 苏州园林注意从园内各个角度观察都应能尽可能多地观赏园内景物,不留有死角,即使在屋内、院内通过窗户和漏窗等赏景,四面都可观景,使游览者不论在园内任何位置,都可以看到完美的景色。 苏州园林讲究各种景物的布局,善于叠山理水,注意景物高与低,近与远的变化与层次。苏州园林设计如同美术作品一样,如同中国国画疏密有致,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布局不要太小巧玲珑,留白。 苏州园林巧于布局,善于借景和对景等造园艺术,借景是因为本园受环境或资金所限,借用其它处的景物,使借用的景物与本园景物浑然一体。 在苏州园林中不同风格的景区有不同的特点,中间有分割和过渡,这个分割用一堵墙、一个院落或是假山,用一堵墙分开太楞,假山是最好的过渡空间,在苏州园林中假山也是起这个作用的。几乎没有一个园林没有假山。 在苏州园林中院落分割空间也是很多见的,比方在一个较大的空间,根据其大小在其中建一个方形或不规则的院子,最小的只有三五平米,在四面墙上都开

宁波旅游攻略

1:宁波北仑凤凰山主题乐园 南站789到主题乐园下车。 北仑城区北仑影剧院搭乘716路公交车,到主题乐园站下车。 704,706,68路沿途增设主题乐园站。 自驾车同三高速北仑出口,右转泰山路后直行,到长江路左转。 开放时间:9:00—17:00 票价:120(全园一票通玩)。 2.慈溪达蓬山80天环游世界主题乐园(门市价100元) 宁波出发坐车:【汽车北站】—(中巴车/11元)—【三北镇(达蓬山)】—(三轮或公交)—【乐园门口】 优惠 1----10人85元每人 10----30人80元每人 30人以上75元每人; 宁波慈溪达蓬山主题乐园套票110元(门市价130元); 3宁波博物馆(免费) 开放时间暂定为每日9:00-17:00,其中每周一(国家法定节假日外)全天闭馆整休. 市区公交633.363、623、526、635、636、650、205路到鄞州区政府(四明路口)下车即可。 4:招宝山 公交南站541,宁波第三医院341路。 自驾车从市区出发转入镇海区按公路指示牌走县道即到景区。 票价30元 5:东钱湖旅游风景区 市区汽车东站901路公交。 全天开放(景区内景点另外收费)。 湖心景区 门票价格:30元/人; 交通:901路(湖心景区方向)直达终点站下 福泉山景区 门票价格:25元/人;来回车票价格:15元/人。 岳鄂王庙 门票价格:10元/位,可乘901路(湖心景区方向)、906路至岳王庙站点下即可 沙孟海书学院(周尧昆虫博物馆)

陶公岛风景区 门票价格:10元/位,乘901路(湖心景区方向)至国七寺下即可。 票价8元 6:五龙潭风景区 位于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 交通:汽车南站有到五龙潭的中巴。 票价:龙潭飞瀑40元,青云梯30元,联票60元。 开放时间:夏季7:30--16:30 冬季:8:00—16:00 7:溪口雪窦山 交通:汽车南站中巴车5分一班。 自驾车从市区出发上高速公路--宁波奉化,按公路指示牌走县道即到溪口。 票价:统票门票价格130元/人。(包括蒋氏故居景区,蒋母陵园景区,雪山景区和徐凫岩景区)。 景区票价格:1:蒋氏故居门票价格:70元 2:蒋母陵园门票价格:30元 3:雪山景区门票价格:55元 4:徐凫岩景区门票价格:15元 开放时间:8:00—17:00 8:奉化滕头村 交通:南站乘到奉化的中巴车途径滕头村时下车。 自驾车:宁波出发转入奉化,按公路指示牌走县道即可至滕头村。 票价:40元。 9:它山堰 交通:汽车南站乘坐中巴到鄞江镇。 10:宁海前童古镇 交通:宁波汽车南站直达宁海,到宁海西站转乘到前童即可。 票价:40元。 11:天河生态风景区 交通:宁波汽车南站直达宁海客运中心(23元),到宁海西站转乘至白溪(8元)。 票价:大松溪峡谷65元(包括门票与船票),双峰森林公园60元(包括门票与船票)。 开放时间:8:00—17:00 12:宁海南溪温泉 交通:宁波汽车南站乘往宁海的长途班车,在梅林下车后转往南溪林场的中巴车前往。 票价:120元(含温泉浴池)

浙江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浙江省旅游资调查报告 一、旅游环境 (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在东经 118°00′~123°00′、北纬 27°12′~ 31°31′之间,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浙江东西与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 450 公里左右。浙江全省陆域面积 10.18 万平方公里,为全国面积的 1.06%,是全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下辖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11个城市,其中杭州、宁波(计划单列市)为副省级城市;下分90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4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34个县、1个自治县。

(二)地形地貌 浙江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省内有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京杭运河(浙江段)等八条水系;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宁波东钱湖四大名湖及人工湖泊千岛湖;有四大平原杭嘉湖平原(杭州、嘉兴、湖州),宁绍平原(宁波、绍兴)、金丽衢平原(金华、丽水、衢州),温台平原(温州、台州)。浙江省地形呈以下三个特征: 1.西南高、东北低。浙江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山地高峻,谷地幽深,主要山峰海拔均在 1500 米上。龙泉县境内的黄茅尖,海拔 1929 米,是浙江省第一高峰;庆元县的百山祖,海拔 1856 米,为浙江第二高峰。中部多为海拔 100~500 米的丘陵盆地,错落于低山之间,地形显得低矮而破碎。东北部为堆积平原,海拔都在 10 米以下,地势低平,水网密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山地多、平原少。浙江省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次之。山地丘陵约占全省面积的十分之七强,而平原连同水面(不包括海域)的面积约为十分之三弱。山地地形复杂多变,小气候条件十分多样,生物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丰富。 3.海岸曲折、岛屿众多。浙江省海域广阔,海岸曲折,海岸线长约 2200 多公里。沿海岛屿星罗棋布, 2100 共多个,约占全国岛屿总数的三分之一,是我国岛屿最多的省份,面积在 500 平方米以上岛屿达3061个。岛屿岸线长约4000多公里。浙江省陆域山地和丘陵占 70.4%,平原和盆地占 22.4%,河流和湖泊占 5.2%海涂2%,土地类型多样。

贵州赤水气候

赤水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北部遵义市,赤水河中下游,与四川省南部接壤,历为川黔边贸纽带、经济文化重镇,是黔北通往巴蜀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边城”之称。赤水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全市森林覆盖率76.2%,居贵州省第一位。 赤水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唯一以行政区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有“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的美誉。赤水因美丽而神秘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更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以及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而扬名中外。 赤水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8.1℃,年均降雨量1292.3毫米,年日照时数1297.7小时,年均相对湿度82%,无霜期340~350天,并随海拔高度上升而递减,800米以下地区无霜期300天左右,800米以上地区无霜期210~300天。 赤水7月平均气温最高达28℃左右,1月平均气温最低仅7.9℃左右,气温年较差为20.1~20.5℃,极端最低气温为-4℃,极端最高气温39℃。由于地形遮蔽大,林木茂盛,40℃以上的伤害性高温罕见。年降水量在800~1700毫米之间,降水量主要集中分布在4~10月,约占全年的80%以上。夏季(6~8月)降水量最多,达383~681毫米,占全年雨量的40.12%~44.7%。冬季(12~2月)降水量最少,仅58.3~166毫米,占年雨量的6.5%~10.5%。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北风。极端风速可达27米/秒,风力10级。平均风速1.6米/秒。8级以上的大风常发生在3~9月,7、8月最多。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文人们赞颂它品德高尚,高风亮节,即是它的写照。在这里观竹、品竹、食竹,一切以行为为主体的竹文化,让你进入返璞归真、风骨清高之境界。 在赤水不仅可以欣赏到壮观的瀑布,还可以欣赏翠竹、绿树、繁花、桫椤和缓缓流淌的小溪以及千姿百态的丹霞奇石。 赤水市拥有中国侏罗纪公园、竹海国家森林公园、四洞沟、燕子岩、十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特色资源的分布情况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特色资源的分布 情况 https://www.360docs.net/doc/5410084199.html,/z/q109855565.htm 来源:问问网日期:2010年09月19日 标签 编者按:中国国土广袤,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中和辽阔的国土上,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在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全国委员会出版的《中国资源》一书中认为,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物种资源、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这中国有十大资源中,中国旅游资源在全球具有明显优势,有巨大吸引力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有四: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一—多样性。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资源种类繁多,类型多样,具备各种功能。中国拥有类型多样、富有美感性的、不同尺度的风景地貌景观,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从海平面以下155米处的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底,到海拨8848.1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绝对高差达9003米。中国不仅有纬向地带性的多样气候带变化,还有鲜明的立体气候效应,尤其在横断山脉地区,即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中国不论南北东西都有繁花似锦的美景,不仅有类型多样的海滨、山地、高原、高纬度地区的避暑胜地,而且还有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以及避寒休闲度假胜地海南岛。多样的风景地貌和多功能的气候资源,为生物界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栖息环境,使自然景观更加多姿多彩。不论是从旅游资源供给的角度还是从旅游消费的角度看,中国拥有世界旅游活动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可以开发成为适合现代旅游趋势的各种旅游产品。很少有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具有如此多样和复杂的旅游资源系统,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国土辽阔,地质复杂,气候多样,另一方面也与中国历史悠久、文明发达有关。资源种类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是中国旅游资源的一大重要特征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二—丰厚性。中国旅游资源不仅种类多样,而且每种资源的积淀丰厚,拥有各种规模、年代、形态、规制、品类的资源特征。不论是古代建筑、古城遗址、帝都王陵、禅林道观、园林艺术、民俗风情,还是自然山水风景、海湖河流、山川原野,都多姿多彩,不可胜数,其资源之丰厚足以位于世界各国前列。以花岗岩山景为例,既有节理发育又经风雨剥蚀塑造的,以奇峰怪石、辟天摩地而著称的黄山;也有因断层发育使巨大花岗岩体突兀凌空,以险称绝的华山;还有因花岗岩主峰特性而导致球状分化,由其形成的造型奇异的各种小尺度的风景地貌散见各地。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三—古老性。中国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流传至今的宝贵遗产构成了极为珍贵的旅游资源,其中许多资源以历史久远、文化古老、底蕴深厚而著称。古老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既有各兄弟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又吸取了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数不胜数,遍及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云南开远小龙潭的古猿化石分属于森林古猿和腊玛古猿;云南禄丰石灰坝发现的古猿化石,据测定距今有800万年历史。在众多的古人类遗存中,以元谋人历史最早(距今170万年),周口店龙骨山的古人类遗物最丰富,龙潭洞猿人化石的一具头盖骨最完整。中国旅游资源的古老性还表现在,远在数千年之前,中国的先人就开发和发明了一系列的工艺艺术、宏大建筑,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章。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安阳殷墟、咸阳秦城、京杭运河、万里长城、秦兵马俑坑等,无不以古称胜。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之四—奇特性。中国拥有数不尽的特有旅游资源。在自然奇观方面,有一年一度的大理蝴蝶泉的蝴蝶盛会,洱源的万鸟朝山的鸟吊山奇景,能发出不同音符鸣叫的峨眉弹琴蛙,每届中秋的钱塘大潮,西藏高原上的周期性的水热爆炸泉,吉林松花江边的雾淞等。人文方面的奇景更是丰富多彩,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和铜车马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已建成的兵马俑博物馆每年吸引上百万游人。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完整女尸和大量帛书,江陵凤凰山汉墓保存完好的男尸,满城陵山汉墓的金缕玉衣,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和众多古迹,徐州的汉墓,这些墓葬地和出土文物珍品成了吸引旅游者回溯历史的最佳场所。

红色旅游之赤水游有感

红色旅游之赤水游有感 江津德感中心医院内一科程小静 我一直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有着特别的崇敬之心情,2011年5月份我院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组织全院党员干部探访当年“四渡赤水出奇兵”的赤水市,我终于有了一个去赤水的机会,这使我感到非常高兴。 从江津出发先经过渝合高速江津段(另外一段正在修建),再过四川合江县,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途经重庆、四川、贵州三个省(市)。终于在上午11时左右到达贵州省赤水市。赤水市区对面,经过一个小桥就是四川合江的九枝市,也算是鸡鸣两省的交界地,所以,两省的风土人情在此交汇。“赤水”名字的来由据说是元末明初,当地百姓在改造房屋时发现大量赤水墙,从此“赤水”就成了这里的地理名称。现在的赤水除了仍然是“市依山建,水绕市转”之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赤水市(县级市由遵义市管辖)地处贵州遵义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与四川南部接壤,是黔北通往川渝的重要门户,素有“黔北明珠”的美誉。全市幅员面积1801平方公里,辖9镇5乡3个街道办事处,100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人,共有汉、苗、土家、仡佬、布依等23个民族。 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在中国革命史上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这里是红军长征途中毛主席运动战、游击战、以少胜多的战略战术发挥的淋漓尽致的“神来之笔”---四渡赤水在此展开。。 早上7:00我们一行16人坐中国青年旅行社的中巴车从江津德感中心医院出发,三个多小时后,高速路换成了二级路,最后一段路,汽车沿着崎岖险峻的山路前行,当走到离赤水还有大约五公里的一个叫青杠坡的地方远远就看见一座纪念碑直耸蓝天,车上的人告诉我,那就是赤水战役纪念碑,是为1935年1月在此战斗中牺牲的红军战士而立的。据说那次战斗是共和国将帅们空前绝后的一次集中大搏杀,展现了中国革命史上罕见的场景,参加过这次战役的红军中有后来的三任国家主席、五任国防部长、七大元帅、将近200名将军,他们全部集中在一个大约2平方公里、狭长的山谷中激烈鏖战。 1935年1月份刚开完遵义会议取得军事领导权的毛泽东急于想打一场胜仗来鼓舞士气,由于寻敌心切,加上情报不准确,低估了敌人的实力,在青杠坡及周围几个地方和川军、黔军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激战,其中青杠坡银盘岭的战斗犹为惨烈,敌我双方反复争夺,几易其手,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朱德总司令亲率部队指挥战斗,连作为预备队的干部团也由时年31岁的陈庚将军带领下参加了战斗。这次战斗有1000多位红军战士牺牲(也有的资料上说2000多人),后来我专门去青杠坡凭吊时访问了一位80多岁的老农,赤水战役时他有10岁左右,清楚地记得那次战斗的惨烈程度,震耳欲聋的枪炮声连续响了一整天。他指着青杠坡下面的水田说,红军战士和敌军在这里展开过肉搏,敌我双方都打红了眼,刺刀拼弯了就抱着敌人在田里撕打,喊杀声震天,战斗的惨烈震天地,泣鬼神。战斗结束后红军组织部分老百姓掩埋烈士遗体时,抱着敌人尸体的红军烈士由于搏斗时抱的太紧,居然无法把他的手从敌人身上分开。老农又指着青杠坡下面的一条小溪说,战斗过后的半个月都不敢饮用那里的水,因为溪水全被鲜血染红。听完老人的简单叙说,我被红军战士的英勇所震撼。老人还告诉我,这座纪念碑是80年代建的,参加过赤水战役并在这场撕杀中负伤的张震将军给纪念碑题了词,碑上写着“青杠坡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几个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象征着红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