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旅游资源是指各种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社会景观,是旅游业的基础和核心。
评价旅游资源的好坏与否,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那么,我们应该按照怎样的标准来评价旅游资源呢?首先,我们可以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出发来评价旅游资源。
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貌景观等因素。
地理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旅游者的出行便利程度。
气候条件则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季节性和舒适度,地貌景观则是旅游资源的核心吸引力之一。
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是否适宜旅游,是评价旅游资源的重要标准之一。
其次,人文环境也是评价旅游资源的重要标准之一。
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人文景观等因素。
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地区往往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古建筑、历史遗迹等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民俗风情则是地方特色的代表,能够展现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人文景观则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如古镇、古村落等都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资源。
再者,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也是评价旅游资源的重要标准。
旅游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便利程度、住宿餐饮条件、旅游设施等因素。
交通便利程度决定了游客的出行便利程度,住宿餐饮条件则直接关系到游客的居住和生活质量,旅游设施则是提高游客体验的重要因素。
服务水平则包括旅游接待、导游服务、旅游安全等方面,这些都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最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也是评价旅游资源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是否能够持续发展,关系到地区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保护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民俗风情等都是保障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总的来说,评价旅游资源的标准是多方面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可持续性发展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只有综合考量这些因素,才能够准确评价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劣,并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

一、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1.游览价值(1)资源价值“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独特性):旅游资源质量高,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2)集群状况:该旅游线路景点类型多样,共同组成景观群,集群状况好。
(3)地域组合状况:周围无雷同的景点,地域组合好。
2.交通的通达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开发价值大。
3.市场距离(1)客源地游客的来源地,越是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动机越强。
客源地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相对较高,他们既有外出旅游的动机,也有外出旅游的条件。
(2)旅游地与客源地的距离旅游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市场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大,开发的价值越大。
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的旅游资源。
4.基础设施区内食、宿、行、娱、游、购等配套服务设施较完善,接待的能力强,开发条件好。
5.旅游地的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区内用地广、布局合理和环境承载力强。
二、旅游与区域发展1.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1)拉动经济发展①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②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④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①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②提供大量就业机会;③促进文化交流(3)影响区域环境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也有消极作用,如果旅游与环境的关系处理不好,环境也会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三、旅游环境问题(1)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建设有保护自然与人文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作用。
①促进了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②为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
③采取行政法规和规划措施使保护环境成为可能。
旅游资源的评价

(2)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 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 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 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3.基础设施——决定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和服务 水平,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公共设施:主要包括水、电、交通、邮政、通信
2.客源市场条件 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 的前提。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有客源地、游 客人数、游客量的季节变化、停留时间、客源地 与旅游地的距离,以及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 文化水平等。其中,客源地、客源地与旅游地的 距离是两个最基本的指标。 (1)客源地:客源地是指游客的来源地,是经济发 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客源地主要是经济发达地 区,如国际上的西欧、北美、日本。
四、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1.区位条件 (1)地理位置:特殊的地理位置可增加旅游资源的 ____吸__引__力__。 (2)交通条件:决定着旅游资源所在地的 “__可__进_入__性___”和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规模、 档次和___难__易__程__度___。
2.客源市场条件 (1)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所针对的_旅__游__者__类型。 (2)正确估计旅游资源与客源地的__距__离___,旅游 资源最具有吸引力的__特__色__,旅游资源所在地的 __接_待__能__力___与交通运输能力。 3.其他开发条件:包括__投__资___条件、施工条件、 现有的开发条件和旅游____服__务__设__施条件等。
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
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主要包括对旅游资源所在的 环境容量状况、环境质量状况、社会经济环境等 三方面进行评价。
指标
具体内容
环境容 量状况
旅游资源所在地规模大、景象艺术特征显 著、内容丰富、游程较长、布局合理、质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是对某个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和评价的
过程。
旅游资源评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景观等。
地
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吸引力。
2. 文化遗产:包括历史建筑、古迹、艺术品、传统习俗等。
文化遗产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能够吸引游客来到该地
区体验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3. 旅游设施:包括交通设施、住宿设施、娱乐设施等。
旅
游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旅游体验。
4. 旅游服务:包括导游服务、旅游咨询、旅游活动组织等。
优质的旅游服务能够提高游客的满意度,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5. 管理措施:包括旅游资源保护、管理和规划等。
有效的管理措施能够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在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个方面的因素,通过对旅游资源的质量、数量、可持续性等进行评价,以确定该地区的旅游资源的价值和竞争力。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评价

第三节 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含义
❖ 在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的基本上,对旅游资源的 类型、规模、质量、等级、开发前景、开发条件等 进行科学分析和进行可行性研究,为旅游资源的开 发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又称为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是指在一定 地域内旅游资源集中的程度。这种资源密 度是衡量一个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规模、丰 富程度和可行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对 旅游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基本科学依据。
❖2.旅游资源的容量
❖又称旅游资源的承载力,或称旅游饱和度 ,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 旅游活动的容纳能力。
(三)旅游资源国家分类标准评价法
评价组织者
专家
❖ 案例分析4-2
Thank You
❖一般以容人量(人\平方米)和容时量(小 时\景点)来度量。
❖3.旅游资源的特质
❖又称旅游资源的个性,是指旅游资源的特 色。特色是衡量一个地区对旅客吸引力大 小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区域旅游开发的生 命线,也是区域资源效应的内力。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绝”构成 了一个地区独创性的吸引源。
❖4.旅游资源的功能和价值
4.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必须有坚实的
经济基础做后盾。
5.建设施工条件 ❖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具有一定的设施场地
。
6.旅游开发序位 ❖在对旅游资源系列要素和开发利用条件的
评价完成后,最后应做一个总的开发序位 排列,决定旅游资源开发的先后顺序。
第五章旅游资源评价

T12
0.178(
武陵源和衡山旅游资源评价实例
——采用楚义芳建立的观赏型旅游地评价模型 见下页
表5—5 武陵源和衡山旅游开发评价
评价因子
因子权重
因子评分(满分取10 )
武陵源
衡山
旅游资源(F1) :
地形与地质(T1)
2.267
水体(T2)
0.495
气候(T3) 动物(T4) 植物(T5)
0.546 质量 0.385 (S1) 0.631
评三 价三
▪ 4、三三六评价法
法六
三
三
六
大
大
大
价
效
条
值
益
件
历 艺 科经 价史 价术 价学 济 值文 值观 值考 效
化 赏 察益
社 会 效 益
环 境 效 益
交 通 条 件
地 理 位 置 和
组景 合物 条地 件域
容景 量区 条旅 件游
施 工 条 件
投
客
资 条源
条 件市
件
场
▪ 5、双向标准评价模型
资源本身
1.262(1.798)
0.681(4.598) 0.159(1.037) 0.164(1.105) 0.229(1.549) 0.248(1.675)
1.273(8.514) 0.222(1.486)
表5-4 山岳型旅游资源第二三层评价因子的权重
评价因子
代码
质
量
5.762(8.202)
地形与地质
文物古迹 T6 0.665(1.154) 0.838(1.455) 0.871(1.512) 1.844(3.201) 5.041(8.750)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旅游资源评价方法一般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一、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以客观的、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对旅游资源的重要性、质量和数量等特性,进行客观定性描述、评价和分析,以实现旅游资源利用管理的可行性。
它通常采用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量表分析法、学者评分法和其他定性分析方法,进行旅游资源的定性分析和评价。
(1)实地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是定性评价旅游资源最常用评价方法之一,是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结合现场观察、采访等方法,把握形态特征、资源结构等指标,考察其可科学遵守旅游发展规律,进行有效保护和发展,以满足业主使用需求。
(2)专家访谈法专家访谈法主要是通过访谈技术,从现有旅游资源的形态特征、形状、分布与衍生特征及勘测改造调整后的特征和功能,以及拟定的旅游资源管理规划,依据专家意见评价旅游资源状况,以此看出旅游资源发展的前景及其对其的影响。
(3)量表分析法量表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定性评价方法。
采用该分析法时,对被测资源采用从0到10分以上或1到4分以上的量表,按照专家访谈、调查研究结果进行评分,利用一定的期望点得分评价方法来确定各项分析指标的得分。
(4)学者评分法学者评分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的学术研究,建立评价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标系统,并根据各项指标进行评分。
以此决定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为旅游管理增添参考价值。
实景评价法是一种定量评价旅游资源的重要方法,它采用客观的现场调查,特别是采用影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信息处理技术,把旅游资源可视化后,根据不同的定量指标,进行旅游资源定量化和实地化评价和管理,发掘旅游资源的实际效果,准确判断旅游景区的ポジション、形状和状态等,以便为利用管理设计提供参考。
(2)优势比较法优势比较法是宏观定量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方法。
通过识别和对比不同旅游资源的定量指标,如景观质量、美学价值、资源负荷等,以确定最适宜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规划措施。
SWOT分析是一种定量评价方法,它将旅游资源管理和利用过程中环境内外的资源优势与不足因素和机会与威胁,分别纳入内部环境的“SIL”(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和外部环境的“THR”(threat)四大衡量指标。
旅游资源评价4篇_范文全面版

《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评价(一):xx旅游资源评价一).旅游资源丰富,种类众多,品位上乘拥有一个国家5A景区,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园风景区,4A景区、夫子庙、总统府、雨花台、阅江楼、朝天宫、玄武湖等二)、旅接游资源区位良好,交通便捷南京位于长三角地带,水路,陆路,航空等交通方式便捷,市内公交地铁乘坐方便,各旅游景点均能快速到达;在对外及市内旅游交通方面,新开通了几条国际航线及旅游包机专线,宁扬、宁通铁路也建成通车,新建了宁杭、宁通、宁宿徐等高速公路,市内玄武湖隧道、号地铁线、南京火车站、等交通设施。
三)市场潜力巨大南京所在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除此之外,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超多国际游客将涌入我国,作为重要的区域旅游城市,南京也将能吸引到一部分国际旅游者前来,南京的国际旅游收入届时也将会有大幅增加。
(四)发展基础雄厚南京作为老牌的旅游城市,其旅游产业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下,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发展的基础已经比较雄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渐趋优化,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已经比较完备,相关的旅游业从业人员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业务素质上在必须程度上已经能够应对将来旅游业发展要求的挑战,旅游业在第三产业内的支柱地位基本确立,这些都为南京将来进一步发展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缺点、1、文化资源减少,商业化气息浓厚。
比如夫子庙,丧失发展底蕴2、旅游竞争力有待提高与长三角和国内重点旅游城市相比,南京的旅游竞争力不足,,境外旅游者人数和外汇收入有明显不足,国际旅游市场所占份额偏少,3、旅游产品欠缺深度,新兴旅游产品发展不足南京市的旅游产品仍旧以传统的观光型为主,对优质的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不够,造成一部分旅游资源的闲置,未能充分挖掘其中的潜力,同时,如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商务节庆等新兴旅游产品虽有发展,但仍显不足,参与型产品稀缺,特色专项型产品种类不多,旅游供给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及其评价概念
旅游资源:能够吸引顾客产生旅游动机,具有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被利用来开展各种旅游活动,并能产生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
旅游资源评价:基于开发旅游的目的,依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和统一的评价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本身进行的评价,从而确定开发的机会与约束。
二、旅游资源评价目的
(1)、确定该旅游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价值和地位
(2)、为新旅游区的开发计划提供依据
(3)、为已开发和部分开发的老旅游区提供改造、扩大的依据
(4)、为国家和地区进行分级规划和管理提供资料和判断的标准
(5)、有助于明确旅游地的性质,拟定未来旅游资源结构和开发
三、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是一项极其复杂而重要的工作,由于评价的目的、资源的赋存条件、开发导向等不同,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大体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类,在具体应用时则根据情况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理想。
1、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法使用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者的印象所做的主观评价,多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评价的结果主要与评价者的经验与水平有关,因此也叫做经验评价法。
该方法简单易行,对数据资料和精确度要求不高,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结论的非精确性和推理过程的相对不确定性。
定性评价法主要有“三三六”评价法和“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1)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方法
“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
“三大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
(2)“六”字“七”标准
六字:指美、古、名、特、奇、用。
美是指旅游资源给人的美感;古为有悠久的历史;名是具有名声或与名人有关的事物;特指特有的、别处没有的或少见的稀缺资源;奇表示给人新奇之感;用是有应用价值。
七项标准:指对旅游资源所处环境,采用季节性、环境污染状况、与其他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性、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客源市场等七个方面进行评价。
2 定量评价法
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以全面系统的方法,将有关旅游资源的各评价因子予以量化,使其结果具有可比性。
较之定性评价,结果更直观准确。
但是定量评价难以动态的反映旅游资源的变化,对一些无法量化的因素难以表达,且评价过程较为复杂。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选用某个评价途径的某个指标进行评价的方法即为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这种方法一般多见于对自然旅游资源的评价,特别是对于开展专项旅游活动的评价,如登山、滑雪等尤为适用。
比较有影响的旅游要素的单途径单因子有日本洛克计划研究所的地形适宜性评价;乔
戈拉斯的海滩和海水浴场的评价;美国土地管理局的滑雪旅游资源评价;我国的气候的适宜性评价。
(2)单途径多因子评价法:
选用一个评价途径的多个指标进行评价的方法即为单途径多因子评价法。
此法比较简单,在旅游资源类型单一的情况下有较好的评价效果。
(3)多途径综合评价法:
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评价途径的指标进行评价的方法即为多途径综合评价法。
此法能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评价,比单因子评价法更能接近实际情况或者说能降低犯错误的概率,因此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多因子评价法。
(4)因子综合评价法:
该方法首先是给出各个因子的具体指标值,再按照各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赋予不同的权重,求出总的综合指数值,最后按评价标准划分不同的评价等级。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ωj-参数的权重;Lpij-某类因子(指标)具体值,根据计算结果,参照相应的评价标准,即可得到评价结果。
(5)因子加权加和法:
因子加权加和法具有补偿性,个别指标下降会因其他指标上升而使总和不变,故该法仅适用于同类型指标评价。
因为如果是进行综合评价或考虑最小限制因子的作用,所有指标中任何一项较低,总评价结果都不可能高,故可采用边乘法来计算。
(6)模糊评价法:
该方法是基于模糊数学的理论,给每一个评价因素赋予评语,将该因素与系统的关系用0~1之间连续值中的某一数值来表示。
其具体工作程序是:建立评价因素集—确定模糊关系—分组综合评价—总体综合评价。
罗成德运用模糊评价法以地表岩石、构造、侵蚀速度、地貌组合、旅游环境、知名度、愉悦感或奇异感七项因子对旅游地貌资源进行打分,对峨眉山、张家界等10个景区(点)进行评价。
首先,建立聚类因子模糊评分标准,根据旅游地貌资源方程,对7个自变量因子赋分;然后对于蛾眉山、张家界等10个景区(点)按7个指标分等定分;接着建立模糊相似矩阵,计算模糊等价关系矩阵;最后,进行模糊聚类,对模糊等价关系矩阵取不同置信水平入进行聚类,根据入不同的取值范围,即可将旅游景区(点)的旅游地貌资源综合评价为若干等级。
一等:括峨眉山、张家界、路南石林、凌云山4个景区;二等包括西昌土林、青城山2个景区;三等包括弥勒白龙洞、沙湾石林、白云峡3个景区;四等包括风洲岛1个景区。
(7)层次分析评价法:按照各类因素之间的隶属关系把它们分为从高到低的若干层次,建立不同层次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跟据对同一因素相对重要性的相互比较结果,决定层次各因素重要性的先后次序,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
基本步骤为: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划分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等)—>构造判别矩阵(可由客观数据、专家意见或分析者的综合获得)—>排序及检验(求上述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
(8)主成分分析评价法:是将多维信息压缩到少量维数上,构成线性组合,并尽可能反映
最大信息量,从而以尽可能少的新组合因子(主成分)反映参评因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主导作用,从而判定出可观事物的整体特征
四、旅游资源评价的程序
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确定后,首先确定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其次获得各评价因子的评估值
1、确定个评价因子的权重
(1)确定评价因子
评价因子的选择与确定是科学评价的关键,因此在选择评价因子时要本着代表性和重要性的原则,选择对旅游资源开发价值有重要影响的因子;层次性和系统性的原则,明确评价因子的层次关系,并形成一个具有层次网络结构的评价因子体系;唯一性和区分性的原则,评价因子相互之间应该是并列平行关系,因子不能重叠与兼容,要有唯一性和可区分性。
(2)建立评价因子权重系统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关键和重点就是给定评价因子予以恰当的权重值,个评价因子权重的获得,常常采用特尔菲法:可请地理、建筑、经济、旅游管理等有关行业专家20-30,直接咨询其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然后采用所有专家的平均意见为平均因子权重值;此法亦可分为几轮进行,最终得出评价因子结果。
也可不要求专家评价出评价因子的权重值,而要求就相对重要性进行比较,给出定性的结论,然后将其量化,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后获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
2、旅游资源因子评价
(1)评价因子指标分级:根据评价因子的含义及重要性程度,进行模糊等级划分,没一个等级都应有具体描述
(2)评价因子量化打分:评价因子的评分值一般以取10分,也可连续的实数0-10来表示因子分值的变化范围,也可将其划分为不同档次,给予不同分值
(3)计算评价值:对每一因子评价后,进行综合评价值的计算,综合评价值一般取100分。
(4)评价等级划分:根据旅游资源评价总分,一般可将旅游资源划分为特品级、优良级和普通级。
四旅游资源评价的成果
(1)旅游资源评价报告
旅游资源评价的报告因旅游资源的类型、评价的目的、评价的方法等的不同而各异,一般情况下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旅游资源评价概况:包括旅游资源评价的性质、对象及其意义:评价的任务、内容与基本原则;评价工作的技术路线、方法与程序等。
②旅游资源生成环境分析评价:包括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简介、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行政区划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③旅游资源开发分析评价:包括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开发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④旅游资源分类型评价:按一定的分类体系,分别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详细评价。
⑤旅游资源地域分布评价:包括总体分布特征,分类型的分布特征。
⑥旅游资源等级评价:
⑦旅游资源类型组合评价:
⑧旅游资源特色评价:
⑨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评价:
⑩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2)旅游资源评价图件
主要有旅游资源各类评价图和总评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