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磁材料磁滞回线的研究
铁磁材料磁滞回线的研究

到充分放松, 最终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 由于具有以上特点必须说明的是在测定 B m )和 - B r (≈ - B m )两种不同
奋性的一种方法。研究表明, 这种方法 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时,首先必须对 的剩磁,矩磁材料常用作记忆元件,
在实际的训练和比赛中具有明显消除心 铁磁材料预先进行退磁,以保证外加 如电子计算机中存储器的芯片。
作者简介
“ 胖 ”、 窄 “ 瘦 ” 之 分 。 通 常 根 据 磁滞回线的不同将磁铁材料分为软磁材 料、硬磁材料和矩磁材料等。
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窄而长,剩 余磁感应强度 Br 和矫顽磁力 Hc 都很 小,其基本特征是磁导率高,易于磁 化及退磁。软铁、硅钢及波莫合金属 于这一类,它们常用来制造变压器及 电机的转子。当铁磁质反复被磁化 时,介质要发热。实验表明,反复 磁化所发生的热与磁滞回线包围的面积 成正比,变压器选用软磁材料就是考 虑了这一点。
在实验室观察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 是在示波器上进行的。先要将原线圈 的磁场 H 和付线圈磁感应强度 B 转化 为对应的电压信号,在示波器的 X 偏 转板输入正比于样品的励磁磁场 H 的 电压,同时在 Y 偏转板输入正比于样 品中磁感应强度 B 的电压,结果在屏 上就得到样品的 B  ̄ H 回线, 如图 2 所 示。那么磁场 H 和磁感应强度 B 是如 何转化为对应的电压信号呢?
这样,在磁化电流变化的一周期
100 倍以上(例如,当 C 取为 10微法时, 内,电子束的径迹描出一条完整的磁
R 2 应取 3 0 K 欧以上)。这样,U 2 与 I2R2 相比可忽略(由此带来的误差小于 1%),于是(4)式简化为
滞回线,以后每个过程重复此过程。 可逐渐调节输入交流电压,使磁滞回 线由小到大扩展方法,把逐次在坐标
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实验报告

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实验报告磁滞回线是描述铁磁材料磁化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反映了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磁化状态的变化规律。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铁磁材料在不同外加磁场下的磁感应强度,绘制出相应的磁滞回线曲线,从而研究铁磁材料的磁化特性。
实验仪器与材料:1. 信号发生器。
2. 交流电桥。
3. 励磁线圈。
4. 磁滞回线测试线圈。
5. 铁磁材料样品。
6. 示波器。
7. 直流电源。
8. 万用表。
实验步骤:1. 将交流电桥接通,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和幅度,使得电桥平衡。
2. 通过励磁线圈对铁磁材料进行励磁,同时接通示波器,观察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3. 逐渐增大励磁电流,记录不同外加磁场下的磁感应强度值。
4.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曲线。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我们成功绘制出了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曲线。
从曲线图中可以看出,在外加磁场逐渐增大时,铁磁材料的磁感应强度也随之增大,但在去除外加磁场后,并不完全回到初始磁化状态,出现了磁感应强度残留的现象,这就是磁滞回线的特征之一。
通过对磁滞回线曲线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是一个闭合的环形曲线,表征了铁磁材料在周期性外加磁场作用下的磁化-去磁化过程。
磁滞回线的面积大小反映了铁磁材料的磁滞损耗,面积越大表示磁滞损耗越大,材料的磁化特性越差。
结论:本实验通过测量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成功揭示了铁磁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磁化特性。
磁滞回线曲线的绘制和分析为我们深入了解铁磁材料的磁化特性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对于材料的磁性能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本实验取得了预期的实验结果,成功实现了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铁磁材料的磁化特性奠定了基础。
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实验报告

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实验报告铁磁材料是一类在外加磁场下具有明显磁性的材料,其磁性能对于电磁设备和磁性传感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进行测量和分析,探究其在外磁场作用下磁化特性的变化规律。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铁磁材料在外磁场作用下的磁化特性,绘制磁滞回线图,并分析其磁滞损耗和矫顽力等参数,从而深入了解铁磁材料的磁性能。
2. 实验原理。
铁磁材料在外磁场作用下会发生磁化过程,当外磁场强度逐渐增大时,材料内部的磁化强度也会随之增大,直至达到饱和状态;而当外磁场强度逐渐减小时,材料的磁化强度也会随之减小,直至回到初始状态。
这一过程形成的磁化特性曲线即为磁滞回线。
3. 实验步骤。
(1)准备铁磁材料样品和磁化装置;(2)将样品置于磁化装置中,并接通电源,施加不同大小的外磁场;(3)通过磁感应计或霍尔元件等磁场测量设备,测量不同外磁场下的磁感应强度,并记录数据;(4)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图。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处理,我们得到了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图。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在外磁场逐渐增大时,磁感应强度也随之增大,直至达到饱和状态;而在外磁场逐渐减小时,磁感应强度也随之减小,直至回到初始状态。
这一过程呈现出明显的磁滞特性,磁滞损耗和矫顽力等参数也可以通过磁滞回线图进行计算和分析。
5.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铁磁材料的磁滞特性,掌握了磁滞回线图的绘制和分析方法,对铁磁材料的磁性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和应用铁磁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6. 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对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进行测量和分析,深入了解了其在外磁场作用下的磁化特性。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实验和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实验十二 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

实验十二 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一、实验目的1.认识铁磁质的磁化规律,比较两种典型的铁磁质的动态磁特性。
2.测定样品的基本磁化曲线,作μr -H 曲线。
3.测定样品的H D 、B r 、B m 和[H ·B]max 等参数。
4.测绘样品的磁滞回线,估算其磁滞损耗。
二、实验原理1.铁磁物质及其磁滞曲线根据介质在磁场中的表现,一般将磁介质分为顺磁质、抗磁质和铁磁质。
设想在真空中(没有磁介质时)有一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是B0,其大小是B 0,将磁介质放入这个磁场中,若磁介质中的磁感应强度比B 0小一点,那末这个介质是抗磁质;若磁介质中的磁感应强度比B 0大一点,那末这个介质是抗磁质;若磁介质中的磁感应强度比B 0大得多,甚至数百数万倍的增长,那末这个介质是铁磁质。
实验表现是铁磁质移近磁极时被吸住,顺磁质稍微有被磁极吸引,而抗磁质反而被磁极稍微推开。
下表是一些材料的相对磁导率,根据相对磁导率很容易区分顺磁质、抗磁质和铁磁质。
铁磁质材料包含铁、钴、镍、某些稀有金属及其众多合金以及它们的许多氧化物的混合物(铁氧体)等。
铁磁质是一种性能特异、用途广泛的材料,我们一般情况提到磁介质均指铁磁质。
其特征是在外磁场作用下能被强烈磁化,磁导率μ很高;另一特征是磁滞,即磁化场消失后,介质仍保留磁性,即有剩磁。
图1为铁磁质的磁感应强度B 与磁化场强度H 之间的关系曲线。
图1 铁磁质的B -H 关系曲线 图2 铁磁质的μ-H 关系曲SS线图1中的原点O表示磁化之前铁磁质处于磁中性状态,即B=H=0,当磁场H从零开始增加时,磁感应强度B随之缓慢上升,如线段Oa所示,继之B 随H迅速增长,如ab所示,其后B的增长又趋缓慢,并当H增至H S时,B到达饱和值B S,OabS称为起始磁化曲线。
(注意:这里说的饱和值B S,并不是说B的最大值。
其实在达到B S后磁感应强度B仍然在随磁化场强度H变化,这时的B-H关系几乎是线性的。
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实验原理

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实验原理一、引言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实验是材料科学中的重要实验之一,它可以通过测量铁磁材料在外加磁场下的磁化强度和磁场强度之间的关系来了解铁磁材料的磁性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实验原理。
二、实验原理1. 磁滞回线概念当一个铁磁体置于外加恒定电流或恒定电压下时,其内部会产生一个恒定的磁场。
如果在这个恒定的电流或电压基础上再施加一个变化的电流或电压,那么这个变化就会引起铁磁体内部产生一个变化的磁场。
当施加到一定程度时,这个变化就会导致铁磁体发生饱和现象,即无论施加多大的电流或电压,其内部产生的磁场都不再增大。
当减小施加电流或电压时,铁磁体内部产生的磁场也会随之减小。
如果将此过程中所得到的铝片上记录下来,则得到的图像就被称为磁滞回线。
2. 磁滞回线实验装置磁滞回线实验需要使用到磁滞回线测试仪,它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铁磁材料磁性质的设备。
其主要由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磁场计和铝片等组成。
其中,电源用于提供恒定的电流或电压,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用于测量施加在铁磁体上的电流和电压,磁场计则用于测量施加在铁磁体上的磁场强度。
铝片则用于记录施加在铁磁体上的磁场强度和其内部产生的磁化强度之间的关系。
3. 实验步骤(1)将待测试的铁磁材料放置在测试仪中,并通过夹具固定住。
(2)通过测试仪中的控制面板设置所需的实验参数,如施加恒定电流或恒定电压等。
(3)开始实验后,通过测试仪中的控制面板逐渐改变施加在铜片上的电流或电压,并记录下每个时刻所得到的铝片图像。
(4)实验结束后,将所得到的铝片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磁滞回线图像。
三、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实验前,需要对测试仪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施加在铁磁体上的电流或电压不要超过其承受范围,否则会导致测试仪器损坏。
3. 在记录铝片图像时,需要确保铝片与测试仪中的磁场计之间没有任何干扰,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四、总结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实验是一种简单而重要的材料科学实验。
实验6-22铁磁材料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的测量

实验6-22 铁磁材料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的测量在交通、通讯、航天、自动化仪表等领域中,大量应用各种特性的铁磁材料。
常用的铁磁材料多数是铁和其它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以及某些包含铁的氧化物(铁氧体)。
铁磁材料的主要特性是磁导率μ非常高,在同样的磁场强度下铁磁材料中磁感应强度要比真空或弱磁材料中的大几百至上万倍。
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表征了磁性材料的基本磁化规律,反映了磁性材料的基本磁参数,对铁磁材料的应用和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利用交变励磁电流产生磁化场对不同性能的铁磁材料进行磁化,通过单片机采集实验数据,测绘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研究铁磁材料的磁化性质。
实验目的1、了解用示波器显示和观察动态磁滞回线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测绘铁磁材料动态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的原理和方法,加深对铁磁材料磁化规律的理解。
3、学会根据磁滞回线确定矫顽力Hc 、剩余磁感应强度Br 、饱和磁感应强度Bm 、磁滞损耗][BH 等磁化参数。
4、学习测量磁性材料磁导率μ的一种方法,并测绘铁磁材料的μ—H 曲线,了解铁磁材料的主要特性。
实验仪器TH —MHC 型磁滞回线实验仪,智能磁滞回线测试仪,双踪示波器等。
实验原理1、铁磁材料的磁化特性及磁导率 1)初始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研究铁磁材料的磁化规律,一般是通过测量磁化场的磁场强度H 与磁感应强度B 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的。
铁磁材料的磁化过程非常复杂,B 与H 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当铁磁材料从未磁化状态(H=0且B=0)开始磁化时,B 随H 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加。
当H 增大到一定值Hm 后,B 增加十分缓慢或基本不再增加,这时磁化达到饱和状态,称为磁饱和。
达到磁饱和时的Hm 和Bm 分别称为饱和磁场强度和饱和磁感应强度(对应图1中Q 点)。
B ~H 曲线OabQ 称为初始磁化曲线。
当使H 从Q 点减小时,B 也随之减小,但不沿原曲线返回,而是沿另一曲线QRD 下降。
当H 逐步较小至0时,B 不为0,而是Br ,说明铁磁材料中仍然保留一定的磁性,这种现象称为磁滞效应;Br 称为剩余磁感应强度,简称剩磁。
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实验报告

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方法测量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了解铁磁材料的磁滞特性。
二、实验原理。
磁滞回线是指在磁场的作用下,材料磁化强度随着磁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且在去除磁场后,材料的磁化强度不完全回到零点,形成一个闭合的回线。
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特性是其重要的磁性能指标之一。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
1. 电磁铁。
2. 电源。
3. 示波器。
4. 铁磁材料样品。
四、实验步骤。
1. 将铁磁材料样品放置在电磁铁中间位置。
2. 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使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场。
3. 用示波器测量铁磁材料的磁感应强度随磁场变化的曲线。
4. 逐渐减小电磁铁的电流,观察示波器上的磁滞回线变化。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我们绘制了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曲线图。
从曲线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铁磁材料的磁化特性。
在磁场强度增加时,磁感应强度随之增加,但当磁场强度减小时,磁感应强度并不完全回到零点,而是形成一个闭合的回线。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特性。
磁滞回线是铁磁材料在磁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对于材料的磁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测量和分析磁滞回线,可以更好地了解铁磁材料的磁化特性,为材料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七、实验注意事项。
1. 在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和磁场对身体造成的影响。
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方法,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参考文献。
1. 《材料物理学实验指导》。
2. 《磁性材料与器件》。
以上为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实验报告。
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

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铁磁材料的磁化过程及磁化规律。
2、掌握用示波器法观察磁滞回线。
3、测定样品的基本磁化曲线。
4、测绘样品的磁滞回线。
【实验仪器】磁滞回线试验仪、示波器【实验原理】铁磁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能被强烈磁化,故磁导率µ很高。
磁场强度 -- H磁感应强度 -- B磁导率 -- µ= B/H铁、钴、镍及其众多合金以及含铁的氧化物(铁氧体)均属铁磁物质下图为铁磁物质磁感应强度 B与磁场强度H之间的关系曲线。
原点0:磁中性状态,即B=H=0,当H增至Hs时,B到达饱和值,0abs称为起始磁化曲线。
当磁场从Hs逐渐减小至零,磁感应强度B并不沿起始磁化曲线恢复到“0”点,而是沿另一条新曲线SR下降比较线段OS和SR可知,H减小B相应也减小,但B的变化滞后于H的变化,这现象称为磁滞。
磁滞——铁磁物质的另一特征,即磁化场作用停止后,铁磁质仍保留磁化状态。
磁滞的明显特征是当H=0时,B 不为零,而保留剩磁Br 。
当磁场反向从0逐渐变至 -HD 时,磁感应强度B 消失,说明要消除剩磁,必须施加反向磁场,HD 称为矫顽力,它的大小反映铁磁材料保持剩磁状态的能力。
线段RD 称为退磁曲线。
当磁场按HS →0→-HD →-HS →0→HD ′→HS 次序变化,相应的磁感应强度B 则沿闭合曲线SRDS ′R ′D ′S 变化,这条闭合曲线称为磁滞回线。
当初始态为H=B=0的铁磁材料,在交变磁场强度由弱到强依次进行磁化,可以得到面积由小到大向外扩张的一簇磁滞回线,如图所示。
这些磁滞回线顶点的连线即为铁磁材料的基本磁化曲线安培环路定理1H NH U LR =⋅22B C R B UnS=。
四、实验步骤1、电路连接:选样品1按实验仪上所给的电路图连接线路,并令R1=2.5Ω, “U 选择”置于0位。
UH 和UB 分别接示波器的“X 输入”和“Y 输入”,插孔为公共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作行为而产生的。因而, 在这种情况 下, 教练员不妨让运动员停止训练或采
兰大红(1 9 7 9 - ),汉族,湖南浏阳人, 度 B r 可保持较长时间。铬、钴、镍
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小球教学与训练。
等元素的合金属于硬磁材料。它常用
技术成就。对于由于达不到理想要求 此同时逐渐减小磁化电流,以至于 的重要特性,也是设计电磁机构和仪
的运动员所产生的心理疲劳, 教练员可 零。那么该材料磁化过程是一连串逐 表的重要依据之一。
鼓励运动员增强信心,还可以分解动作, 渐缩小而最终趋向原点的环形曲线,
详细分析动作等对运动员进行科学、 合理的指导来达到消除心理疲劳的效 果。
铁磁材料磁滞回线的研究
冯本珍 安徽工业大学数理学院 243002
摘要 工程技术中的许多仪器设备,大的如发电机 和变压器,小的如电表铁心和录音机磁头 等,都要用到铁磁材料。铁磁材料的磁化曲 线和磁滞回线的特性是该材料的应用和研制 的最重要的性能。本文首先讨论了磁滞回线 的形成及特征,说明了铁磁材料的磁滞效 应,最后讨论了磁滞回线的应用。 关键词 铁磁材料;磁滞;磁滞回线
理疲劳的效果。当然, 催眠术也是能消 磁场 H = 0 时,B = 0 。退磁方法,从
软磁材料和硬磁材料的根本区别在
除疲劳的好方法。
理论上分析,要消除剩磁 B r ,只要通 矫顽磁力 Hc 的差别。对于高磁导率的
3.物理恢复法
一反向电流,使外加磁场正好等于铁 软磁材料,Hc 很小,只有 1 ̄10A/m
取其他训练方式为枯燥的训练增加新色
于制造永久磁铁。
彩。
矩磁材料的磁滞回线接近矩形,
2.心理恢复训练 心理恢复训练, 是通过语言暗示诱
上接第 308 页
其特点是剩余磁感应强度 Br 接近饱和 时的 B m ,矫顽磁力小。若使矩磁材
导其肌肉和神经放松, 同时还可配合播
料在不同方向的磁场下磁化,当磁化
放轻松悠扬的音乐,调节呼吸,使肌肉得 具有的不可逆性及具有剩磁的特点, 电流为零时,它仍能保持 + B r (≈
动员的心理疲劳。MC2 Study Tm 是 因此无法确定退磁电流。从磁滞回线 以上;矩磁材料的矫顽磁力 Hc 一般在
根据人的大脑活动规律和特点研制的高 得 到 启 示 , 如 果 是 铁 磁 材 料 到 磁 饱 1 0 2 A / m (1 奥)以下。可见,铁
科技产品, 是在脑神经领域取得的一项 和,然后不断改变磁化电流方向,与 磁材料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是该材料
这样,在磁化电流变化的一周期
100 倍以上(例如,当 C 取为 10微法时, 内,电子束的径迹描出一条完整的磁
R 2 应取 3 0 K 欧以上)。这样,U 2 与 I2R2 相比可忽略(由此带来的误差小于 1%),于是(4)式简化为
滞回线,以后每个过程重复此过程。 可逐渐调节输入交流电压,使磁滞回 线由小到大扩展方法,把逐次在坐标
如图 4 所示,当 H 减小到零时,B 也 同时降到零,达到完全退磁。其次, 磁化电流在实验过程中只允许单调增 加,不可时增时减。当铁磁材料从未 被磁化开始,在最初几个反复磁化的 循环内,每一个循环 H 和 B 不一定沿 相同的路径进行(曲线并非闭合曲 线 )。 只 有 经 过 十 几 次 反 复 磁 化 ( 称 为 “ 磁 锻 炼 ”) 以 后 , 才 能 获 得 一 个差不多稳定的磁滞回线。它代表该 材料的磁滞性质。所以样品只有在 “磁锻炼”后,才能进行测绘。 四、磁滞回线的应用
变的磁感应强度 B,结果在副线圈 n 内
产生感应电动势,其大小为:
(3 )
图 1 磁环电路
-307-
图 2 磁滞回线
基础及前沿研究 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第22期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ov.2006
式中 n 为副线圈匝数,S 为待测铁 2 对时间的积分,这也是“积分电路” 磁质圆环的截面积。忽略自感电动势 名称的由来。)将( 3 ) 式代入上式得到
后,对于副线圈回路有 (4 )
(7 )
为了如实地绘出磁滞回线,要求:
(7)式表明,接在示波器轴输入端的
(1) 积分电路的时间常数R2C应比 (其中 f 为交流电频率)大 100 倍以上,即
要求 R2 比 1/(2 π fC)(电容 C 的阻抗)大
电容 C 上电压 U 2 值正比于 B
(B
2 )。
性物质同弱磁性顺磁物质和抗磁性物质 相比高磁导率是铁磁材料的一个重要特 征。 二、磁滞回线的测绘
铁磁材料(如铁﹑镍、钴和其他 铁磁合金)具有独特的磁化性质, 为了 描述铁磁材料的磁化规律,研究其内 部 B 与 H 的关系,将铁磁材料制成圆 环,再紧密绕上原线圈(励磁线圈) N 和付线圈(测量线圈)n ,如图 1 所示。给绕在待测磁环上的励磁线圈 N 通一交变电流,产生一交变磁场 H ,使铁磁物质(磁环)往复磁化。
实验研究证明, 运用 M C 2 s t u d y 磁 材 料 的 矫 顽 磁 力 就 可 以 了 , 实 际 (1 0 - 2  ̄ 1 0 -1 奥);对于高矫顽磁力硬
Tm对运动员进行训练,能有效地减轻运 上,矫顽磁力的大小通常并不知道, 磁材料,H c 在 1 0 5 A / m (1 0 0 0 奥)
在实验室观察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 是在示波器上进行的。先要将原线圈 的磁场 H 和付线圈磁感应强度 B 转化 为对应的电压信号,在示波器的 X 偏 转板输入正比于样品的励磁磁场 H 的 电压,同时在 Y 偏转板输入正比于样 品中磁感应强度 B 的电压,结果在屏 上就得到样品的 B  ̄ H 回线, 如图 2 所 示。那么磁场 H 和磁感应强度 B 是如 何转化为对应的电压信号呢?
由于有磁滞现象,能够由若干个 B 值于同一个 H 值对应,即 B 是 H 的 多值函数,它不仅与 H 有关,而且与 这铁磁质磁化程度有关。例如:与 H = 0 相应的 B 由三个值:
(1 ) B=0 的 O 点,这与原来没 有磁化相对应;
(2 ) B = B r ,这是在铁磁质已磁 化之后发生的;
到充分放松, 最终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 由于具有以上特点必须说明的是在测定 B m )和 - B r (≈ - B m )两种不同
奋性的一种方法。研究表明, 这种方法 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时,首先必须对 的剩磁,矩磁材料常用作记忆元件,
在实际的训练和比赛中具有明显消除心 铁磁材料预先进行退磁,以保证外加 如电子计算机中存储器的芯片。
对于已经产生心理疲劳的运动员, 建议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消除:
1.中断训练或换内容 从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来看, 在很 多情况下, 心理疲劳是由于重复单调的
参考文献 [ 1 ] 张力为等. 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 展[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0 0 0 . 350-358. [ 2 ] 马翠娥等. 论现代运动医学与心理 学的综合[ J]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0,34(2):10-13. [ 3 ] 谭亦斌. 运动训练中的心理疲劳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专 辑):90-92. [4]丁雪琴等“. MC 2 StudyT M”对减轻优秀运动员心理疲劳和增 强表象演练能力的研究[ J] . 中国体育 科技,2000,36(1):36-39.
当原线圈 N 中通过磁化电流 I1 时, 此电流在圆环内产生磁场。根据安培 环路定律 HL=NI1 磁场强度的大小为
(1 )
其中 L 为圆环的平均周长(磁环 中轴线周长)。如果将电阻 R 1 上的电 压降 U1=I1R1(注意:I 1 和 U 1 是交变 的 ), 取 出 来 加 在 示 波 器 X 偏 转 板 上,则电子束在水平方向的偏移跟磁 化电流 I 1 成正比,即:
(2 )
它表明,在交变磁场下,在任一
瞬间 t ,如果将电压 U 1 接到示波器 X 轴输入端,则电子束在水平方向偏转
正比于励磁场强度 H 。(
)
为了获得跟样品中磁感应强度瞬时
值 B 成正比的电压 U2,采用电阻 R2 和 电容 C 组成的积分电路,并将电容 C
两端的电压 U 2 接到示波器 Y 轴输入 端。因交变的磁场 H 在样品中产生交
另外,减少训练量,改变环境,积极的 表象训练和积极评价, 制定比赛和训练 的短期目标, 帮助运动员建立良好的社 会支持以及培养运动员的业余爱好和社 交活动能力等也是减少乒乓球运动员运 动性心理疲劳的有效途径。诚然, 教练 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有选择地 采用这些方法, 也可以将这些方法综合 使用。
(6 )
磁材料的磁导率 u=B/H 不是常数,与 外磁场 H 有关,当 H 增大到某一值
(这表示输出电压是感应电动势ε 时,B 并不沿原来的磁化曲线减小,而 是沿图中 ab 曲线下降,具有一定的滞 后 性 ( 磁 滞 效 应 ), 最 为 突 出 表 现 为 H 降到零(图中的 b 点)时,B ≠ 0,B 的值仍接近饱和值,与 b 点对应 的 B 值,称为剩余磁感应强度 Br (剩 磁)。当加反向磁化场 H 时,B 随之 减小,当反向磁化场达到某一值(如 图中 c 电)时,B = 0 ,与 o c 相当的 磁场强度 Hc 称为矫顽磁力。当反向场 继续增加时,铁磁质中产生反向磁感 应强度,并很快达到饱和。逐渐减小 反向磁化场,减到零,再加正向磁化 场时,则磁感应强度沿 defa 变化,形 成一闭合曲线 abcdefa,这闭合曲线称 为磁滞回线。它的存在是磁滞现象最 重要的表现,磁滞现象是铁磁材料的 又一个重要特征。
作者简介
“ 胖 ”、 窄 “ 瘦 ” 之 分 。 通 常 根 据 磁滞回线的不同将磁铁材料分为软磁材 料、硬磁材料和矩磁材料等。
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窄而长,剩 余磁感应强度 Br 和矫顽磁力 Hc 都很 小,其基本特征是磁导率高,易于磁 化及退磁。软铁、硅钢及波莫合金属 于这一类,它们常用来制造变压器及 电机的转子。当铁磁质反复被磁化 时,介质要发热。实验表明,反复 磁化所发生的热与磁滞回线包围的面积 成正比,变压器选用软磁材料就是考 虑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