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塘沽滨海新区规划图

合集下载

天津滨海新区滨城规划导则详版图集

天津滨海新区滨城规划导则详版图集

天津市生态保护安全格局“滨城”产业发展格局滨城“T”字形产业带“滨城”港产城融合发展布局“滨城”15分钟生活圈划定示意图发展组团高教设施医疗设施图 例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公园特色组团规划指引示意图城镇开发边界滨城核心区中心区中心区区位示意图工业文化爱国文化滨城芯滨河岸生态绿色的文化水岸健康宜居的生活水岸智慧现代的活力水岸情趣盎然的内港水岸滨海湾东疆港:规整现代临海湾:浪漫自由生态堤:清新舒展整体空间形态:沿海滨带状延伸,重点塑造旅游生活岸线,形成充满活力的滨海展示面。

整体空间形态:形成通达海岸、系统互联的开放空间骨架,促进建筑布局成组成团,塑造高低错落有致、连续的空间形态。

整体空间形态:城市界面沿海岸线带状展开,海滨大道、中央大道两侧形成舒缓连续的空间界面。

特色滨海片区分类划定滨城核心区建筑色彩布局滨河、滨海空间色彩公园绿地空间色彩住宅建筑色彩引导产业建筑色彩引导公共建筑色彩引导建筑形态引导公共空间引导天津市轨道交通规划图例市域线现状城区线规划城区线慢行交通规划开发强度规划指引1强度Ⅰ区中央商务区核心区高强度开发2强度Ⅱ区城市组团中心及TOD开发区域中高强度开发3强度Ⅲ区城市一般地区中强度开发4强度IV区滨绿、城市边缘地区中低强度开发规划管控分区指引1重点管控区结合城市设计方案或相关专题研究论证2一般管控区以总量管控、密度分层为导向,分析调校管控指标3特殊管控区一地一议“一图一表一公示”精准管控容积率附件3“滨城”规划导则图集滨河岸规划管控指引标志性区段建筑高度管控一般性区段建筑高度管控。

天津滨海新区未来六年将建3条轨道交通线分析

天津滨海新区未来六年将建3条轨道交通线分析

天津滨海新区未来六年将建3条轨道交通线发布日期:2014-05-26 14:09:36 浏览次数:337 【我要打印】天津滨海新区计划在2015年至2020年建设B1、Z4、Z2三条轨道交通线路,今年年底前将启动试验段建设程序,明年全线正式开工。

轨道交通示意图根据本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全市远景控制规模为1380公里,由4条市域线和24条城区线组成。

其中,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中心放射式结构,由8条城区线(含津滨轻轨)组成。

滨海新区近期将开工建设的三条轨道交通线路为B1、Z4和Z2线,都将采取地下和高架线路相结合的方式。

滨海建投集团轨道交通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B1和Z4线为南北走向线路,Z2线东段为东西走向。

其中,B1线将与津滨轻轨、Z2线分别在塘沽站、滨海高铁站实现换乘,Z4线与津滨轻轨、Z2线则分别在泰达站、北塘站进行换乘。

此外,Z2线与地铁2号线延长线在机场站衔接;B1和Z4线将汇入于家堡交通枢纽,与京津城际延长线进行有效衔接。

B1线起自黄港欣嘉园,终至临港工业区,连接滨海高铁站、海洋高新区、塘沽老城区、上海道商圈、于家堡、中部新城。

线路全长约38公里,其中从欣嘉园到中部新城区间为地下线路约28公里。

全线共设站2 4座,其中地下站18座,高架站6座。

全线设车辆段、停车场各1座,控制中心1座。

Z4线中段起自汉沽,终至中部新城,连接起汉沽新城、中新生态城、北塘、开发区、于家堡和中部新城,线路全长约44公里,其中滨海新区核心区段为地下线约11.6公里,高架段约31.4公里。

全线共设车站18座,其中地下车站8座,高架车站10座,设中部新城停车场和汉沽车辆段各1座。

Z4线将塘、汉、大区域连接起来,真正意义上拉近了滨海新区各分区的时空距离。

Z2线东段滨海新区内线路起自机场,终至北塘,沿线经过机场、空港经济区、航空物流加工区、滨海高新区、开发区西区、滨海高铁站、北塘,线路全长37公里。

在空港和滨海西站区域为地下敷设,地下线约1 2.5公里,其余为高架线路。

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活圈规划设计导则(公众解读版)

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活圈规划设计导则(公众解读版)

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活圈规划设计导则TIANJIN BINHAI NEW AREA LIVING CIRCLE PLANNING AND DESIGN GUIDELINES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2023年12月总则愿景--------------------------------------教育篇----------------------------------------医疗篇----------------------------------------文体篇----------------------------------------为老篇----------------------------------------商业篇----------------------------------------就业/产业服务篇------------------------------生态休闲篇------------------------------------出行篇----------------------------------------应急篇----------------------------------------治理篇----------------------------------------目录1591317212428323638总则愿景什么是生活圈?生活圈能满足什么需求?总体愿景1什么是生活圈?15分钟生活圈是天津滨海新区打造高质量的社区生活、产业生态、乡村生活的基本空间单元,即在15分钟步行可达的范围内,配备满足城乡居民(企业)全生命周期生活、工作所需的各类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融合教育、医疗、为老、文体、商业、安居、休闲、就业、出行、治理、应急、市政等12类设施体系,构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生命共同体,引领面向未来、健康低碳的美好生活方式,提升城乡居民和企业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天津滨海新区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

天津滨海新区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

Abstract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Binhai New Aera in Tianjin,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is also in a heavy construction. Binhai New Aear is widely distributed with soft soil, how to build subgrade on the soft soil, and ensure its safety stability, efficiency and rationality, become the key problems in road construction. Aiming at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has carried out the following works.First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chanism, classified the common method to soft soil subgrade treatment, evaluated the applicabilit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in Binhai New Aear. Compared various treatment methods, reinforced cushion method stands out as priority soil subgrade treatment in Tianjin Binhai New Aera for absolute advantages like saving investment,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rich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short time limit of construction.Generally, the stability problem of municipal road is not prominent; the key is to control the subsidence. Depends on 3 engineering examples of soft soil subgrade treatment in Tianjin Binhai New Aera, analyze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oft soil subgrade treatment,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reinforced cushion method respectively in the borrow pit section, fill out section, salt fields and shrimp ponds,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treatment in Binhai New Aear; Put forward different treatment schemes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by the comparison of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selected the optimal treatment; analyzed and predicted foundation subsidence, determined the content and method of subsidence observation, and analyzed the observation results.Results in this paper with respect to the manner of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treatment have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Key Words: Tianjin Binhai New Aear; Municipal road; Soft soil; Subgrade treatment; Reinforced cushion method目录目录 (1)第一章绪论 (1)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2软土地基概述 (2)1.2.1软土的概念及鉴别 (2)1.2.2软土的工程性质 (3)1.3国内外关于道路软土地基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4)1.3.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5)1.3.2加筋垫层法的研究现状 (6)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6)第二章软土地基常用处理方法以及沉降和稳定计算 (8)2.1常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在天津滨海新区的适用性评价 (8)2.1.1垫层与浅层置换法 (8)2.1.2加筋法 (8)2.1.3排水固结法 (9)2.1.4密实法 (9)2.1.5加固土桩法 (10)2.2 加筋垫层法的加固机理及设计 (10)2.2.1换土垫层法 (11)2.2.2挤淤置换法 (13)2.2.3加筋法 (14)2.3软土地基勘察要点 (16)2.4软土地基导致的道路工程病害及控制 (16)2.4.1沉降问题 (17)2.4.2稳定问题 (17)2.4.3道路工程病害控制 (18)2.5软土地基的沉降与稳定计算 (19)2.5.1地基的沉降计算 (19)2.5.2地基的稳定计算 (22)2.6 本章小结 (22)第三章天津滨海新区及周边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 (23)3.1天津滨海新区自然地理情况 (23)3.1.1水文概况 (23)3.1.2工程地质 (23)3.2天津滨海新区软土地基处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27)3.2.1工程地质情况 (27)3.2.2工作区深度 (27)3.2.3区域水文条件及路基干湿状态 (28)3.2.4经济投资 (29)3.2.5施工条件 (29)3.3软土地基设计注意事项 (29)3.4海河教育园二期纬一路软土地基处理 (30)3.4.1工程概况与地质情况 (30)3.4.2地基沉降分析 (33)3.4.3 地基处理方案的确定 (35)3.4.4沉降与稳定观测 (37)3.4.5沉降观测结果分析 (40)3.5 生态城动漫园区吹填区域的软土地基处理 (41)3.5.1工程概况和地质情况 (42)3.5.2地基处理方案 (43)3.5.3方案比选 (45)3.5.4施工存在问题及处理措施 (45)3.6疏港联络线工程的地基处理 (46)3.6.1工程与地质概况 (46)3.6.2地基处理方式 (48)3.6.3路基材料要求与施工工艺 (49)3.7本章小结 (50)第四章结论及展望 (51)4.1结论 (51)4.2展望 (52)参考文献 (53)致谢 (55)第一章绪论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2006年7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下发了《关于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06]62号)。

天津市塘沽区分区规划

天津市塘沽区分区规划

天津市塘沽区分区规划(11-06分区-港区、保税区)规划说明说明:塘沽区分区规划是天津市分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分区规划中塘沽区共划分为七个综合分区,天津港、保税区为第六综合分区。

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天津港和保税区目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区域,因此规划按两个基本独立的分区进行调整和布局,同时兼顾整个地区在系统方面的联系性,在注重其独立性的同时注重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强调个体特征的同时顾全总体平衡。

鉴于第六综合分区的专业性较强,规划基本保留原有的港区及保税区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并按本次全市分区规划统一的技术要求和标准进行规范化整理,以利于全市分区规划的综合工作。

第一部分:港区一、现状(一)人口现状1、居住人口全区均为港口产业相关用地,不含居住区,因此无常住人口。

2、就业人口(人口统计不含保税区)全区总就业人口2.5万人,其中港务局及所属企事业单位职工人数20874人,驻港单位职工人数约4000人。

(二)土地利用现状全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2.71平方公里,用地类别包括港口生产用地、港口辅建用地、港口市政用地、港口仓储用地、港口交通用地、港口绿化用地、港口预留用地及其它用地等。

按照国标中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建设用地结构标准,结合港口自身特点,现状用地结构中其它用地比例偏高,交通和绿化用地缺口较大,仅占现状总用地的3.5%和0.4%,与标准之间差距很大,应在规划中予以重点加强。

港区现状土地利用统计表1、港口生产用地生产用地是指码头前沿向后500米范围内的装卸、中转生产用地,区内码头都是在解放后发展建设的,以高桩梁板式结构为主,多为杂货泊位,集装箱公司和东方海陆公司现有的专业化集装箱泊位设施先进,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目前,全区生产用地主要集中在北疆港区,南疆港区的石油化工码头已投入使用,焦炭非矿泊位已竣工投产,煤炭泊位尚在建设中,预计在2000年前后将陆续投产。

2、港口辅建用地辅建区位于港区后方堆场及前方生产用地之间,为管理、业务、维修等用地。

天津滨海新区响螺湾CBD建设规划详解

天津滨海新区响螺湾CBD建设规划详解

天津滨海新区响螺湾CBD建设规划详解远眺响螺湾38座摩天大楼鳞次栉比(管理员注:实际情况是,38个项目,55座高楼,有的项目不只一座高楼.妓者自己没搞清楚),,双向8车道的大道宽阔顺畅,亲水平台、带状绿地、内湖、彩带岛使人们驻足徜徉,立体式的设计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响螺湾——这个滨海新区中心商业商务区的起步区为人们勾画出一幅和谐、时尚、现代的美景,为新世纪的写字楼集群基地注入了新的概念。

基础设施是区域发展的基础,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无疑会为区域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响螺湾地区规划面积1.26平方公里,一期工程道路设计总长度8.5公里,道路面积28.5平方米,共计12条。

目前,已经有7条道路竣工,几乎全部位于近期开工建设地块周围,达到了项目开工建设对道路通行条件的要求。

响螺湾主干道之一的迎宾大道双向6车道全部具备通车条件。

目前,像迎宾大道这样的竣工道路已达4条。

二期工程计划建设道路10条,主要集中于大沽船厂区域,目前3条道路也已经开工建设。

响螺湾商务区还将拥有庞大而先进的地下交通网络。

根据初步规划,为了解决跨河交通问题,连接响螺湾和塘沽中心城区的地下机动车道将从上海道开设入口,穿过海河,直达商务区。

作为现代化的商务区,具有超前意识的响螺湾已经规划出了大量的地下停车库,这些地下停车库将通过地下机动车道实现连通。

一提起写字楼聚集地人们脑海中往往会呈现出由钢筋水泥铸造的钢铁般的城市景观。

在商业商务区,在大型企业的总部基地,在外省市办事处集中的基地,总是寸土寸金,总是摩天大厦簇拥,道路喧嚣拥挤,很难与花园式的美景联系到一起。

而花园式、立体式的响螺湾则重新诠释了商业商务区的崭新概念。

这里不仅仅有摩天大楼,还有令人神往的美丽景观和神秘的地下布局。

高楼大厦是商业商务区的“保留节目”,响螺湾自然也不会少。

28层,32层,46层,71层……响螺湾总规划的高层建筑达到了38座。

其中制高点直逼360米,将近3个泰达中心酒店那么高,与深圳市第一高层建筑地王大厦比肩。

防潮工程规划

防潮工程规划

天津市滨海新区防潮规划(2010-2020年)天津市水利勘测设计院二o一二年八月天津市滨海新区防潮规划(2010-2020年)工程设计资质等级:甲级证书编号:A112002904天津市水利勘测设计院二o一二年八月目录1总则 (1)1.1规划目的 (1)1.2规划范围及规划期限 (1)1.3规划目标 (1)2防潮标准 (2)2.1规划防潮标准 (2)2.2抗震设防标准 (2)3防潮工程规划 (2)3.1规划总体布局 (2)3.2北部自然岸线段 (3)3.3北疆电厂 (3)3.4滨海信息产业创新园 (3)3.5中心渔港 (4)3.6天津滨海旅游区 (4)3.7天津港 (4)3.8临港经济区 (4)3.9南港工业区 (5)3.10南部自然岸线段 (5)3.11永定新河河口及海河河口 (5)3.12其他现状河口及功能区预留口 (6)3.13海堤堤型 (6)1总则1.1规划目的滨海新区位于渤海湾西岸,海岸线东起津冀交界涧河口,南至沧浪渠入海口。

由于沿海地势平坦,历史上曾多次受到风暴潮的侵袭。

按照《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滨海新区将实施“一核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的发展策略,新区内多个功能区的建设均涉及围海造陆工程,防潮前沿逐渐向外海推移,原海堤和围海造陆现状岸线防潮标准较低,不能满足防潮要求。

滨海新区防潮规划作为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滨海新区的建设和防潮管理提供基础支撑,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创造良好的投资招商条件,推动滨海新区又好又快发展。

1.2规划范围及规划期限规划范围东起津冀交界涧河口南堤,南至津冀交界沧浪渠入海口北堤,两端与河北省海堤连接。

现状水平年:2010年;规划期限: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

1.3规划目标根据原海堤及各功能区专项规划,合理布置海堤,确定各段防潮标准,提出防潮措施。

规划到2015年底,建成永定新河口~海河口、临港经济区津晋高速以北及南港工业区达到200年一遇防潮标准,其它建成区达到50年一遇防潮标准。

天津滨海新区概况

天津滨海新区概况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的东部临海地区,由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保税区、原塘沽、汉沽、大港三个管委会和东丽、津南区的一部分组成。

简介我国只有三个“副省级新区”,即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

天津滨海新区是全国惟一聚集了天津高新区、港口、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区港联动运作区和大型工业基地的地区,具有体制创新优势。

自1984年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快速增长,外资大量进入,成为中国北方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滨海新区正在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后,带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第三极。

天津滨海新区是东北亚地区通往欧亚大陆桥距离最近的起点,是从太平洋彼岸到欧亚内陆的主要陆路通道,也是华北、西北以至于中亚地区最重要、最便捷的海上通道。

无疑,天津滨海新区具有启东开西、承外接内,辐射华北、西北、东北亚、中亚的强大战略功能。

核心提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撤销,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3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天津滨海新区行政体制改革启动。

按照改革方案,新区将建立统一的行政架构,构建精简高效的管理机构。

这场改革由何而起,又将带来哪些变化呢?2009年11月9日上午,天津市委、市政府召开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动员大会。

大会宣布: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3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

原来新区里有7个公安分局、5个工商局、6个国税局和5个地税局、6个法院机构、5个检察院机构滨海新区的管理体制随经济发展而设置:1994年,天津市决定10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成立了新区领导小组,翌年,成立了新区领导小组办公室;2000年设立了滨海新区工委和管委会,并赋予组织编制规划、确定产业布局等职责;2002年,天津市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新区条例。

原来的天津滨海新区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3个行政区和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海高新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南港工业区、东疆保税港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天津港区、滨海旅游区8个功能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近年功能区拓展为9个,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塘沽滨海新区规划方案
滨海新区总体空间布局为“T”型结构: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沿海岸线和海滨大道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

在“轴”、“带”的交汇处,建设国际港口大都市标志区和生态宜居的海滨新城,构成滨海新区的核心区。

同时,要加快建设和形成七个产业功能区,即高新技术产业区、现代冶金产业区、空港物流加工区、海洋产业及循环经济示范区、海港物流区、化学工业区和休闲旅游区。

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建成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的海滨新城。

经过15年左右的努力,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建设成为服务辐射能力强、运转效率高的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成为特色鲜明、风景宜人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成为具有综合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服务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成为以人为本、要素集聚、生态良好的最适宜创业和人居的现代化海滨新城。

到2020年,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0亿元,年均递增13.5%,工业总产值达到24000亿元以上,口岸进出口总值达到5000亿美元以上。

按照空间布局,滨海新区将规划建设7大功能区。

其中重点发展包括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的103平方公里的先进制造业产业区;生物、纳米新材料研发和制造的25平方公里的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区;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细化工的80平方公里的滨海化工区;50平方公里的中心商务商业区;天津港、保税区和散货物流区的100平方公里的海港物流区;集航空运输、空港物流、民航科技为一体的102平方公里的临空产业区;7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4公里的海滨休闲旅游区。

天津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具有发展航空运输的优越条件。

随着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天津机场的航空货运枢纽中心的地理优势和市场优势日益显著。

在扩建后的天津机场周边,将规划建设航空城,发展空港运输、航空科技、物流加工、商贸会展等产业,形成临空产业区。

天津滨海新区规划中还将建设生态廊道。

其中包括保护和建设新区南北部共500平方公里的两大生态环境区,构建五条生态廊道,建成若干生态组团,形成有机连接、各具特色的新区生态构架,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未来天津塘沽区将在中心城区50平方公里范围内,重点开发建设金融保险,会展旅游、休闲娱乐等具有滨海新区服务功能的商务商业区。

塘沽区将按照建设中心商务商业区的设计,在塘沽中心城区50平方公里范围内,将重点开发建设响螺湾、于家堡、天碱解放路、新港船厂、蓝鲸岛、东西沽等地区大力发展金融保险、商务商贸、中介咨询、会展旅游、休闲娱乐、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形成滨海新区服务于环渤海的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国际性文化娱乐中心和高品质的生态居住中心。

规划中的天津滨海新区海港物流区重点包括天津港、保税区和散货物流区,区域范围
达100平方公里。

根据汉沽区确定的目标,汉沽区要建成为环渤海乃至东北亚地区休闲旅游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天津市的海滨休闲旅游区。

该休闲旅游区的规划面积为15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和海域面积各为75平方公里,投资金额为166亿元人民币。

将以航母游乐港为龙头,带动沿海旅游观光带和沿蓟运河旅游观光带的发展。

建设以航母游乐港、世界级主题公园、海上游乐园、高尔夫球场为支撑的旅游核心区,以营城湖、四万亩葡萄观光园为支撑的生态湿地观光区和综合服务区。

该旅游度假区将于08年开建,预计将在2008年初具规模。

另外,预计08年14公里双向8车道的海滨大道将开工建设,将为沿海旅游观光带向游人开放打下基础。

规划中的天津滨海新区化工区产业包括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细化工,区域范围达80平方公里。

天津滨海新区未来的交通系统规划由公路、铁路、航运等立体交通网络组成,将建设成为拥有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工业基地,建成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框架,形成现代交通网络体系,从而进一步发挥连接国内外、联系南北方、沟通中西部的枢纽功能,使滨海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往来不断增加,并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