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广播电视新闻学(李岩_等编)-目录式-笔记

合集下载

21世纪高等院校新闻学与传播学经典教材 新编新闻摄影教程

21世纪高等院校新闻学与传播学经典教材 新编新闻摄影教程

21世纪高等院校新闻学与传播学经典教材新编新闻摄影教程
在21世纪,高等院校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经典教材之一是《新
编新闻摄影教程》。

该教材由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域的专家编写,致力于培养学生在新媒体时代所需的新闻摄影技能和专业素养。

《新编新闻摄影教程》以系统、全面的方式介绍了新闻摄影的基本理论、技巧和实践。

教材的内容包括新闻摄影的概述、摄影器材的选择与使用、摄影构图与视角、光线与色彩、摄影取景与拍摄技巧、图片处理与修饰等。

在教学方法上,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除了理论知识的讲授外,教材还提供了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此外,教材还包含了大量的图片示例,以视觉方式呈现新闻摄影的精彩瞬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编新闻摄影教程》适用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也可作为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参考书。

该教材的编写者力求将新闻摄影的实践经验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以期培养学生全面的新闻摄影专业素养,提高他们在媒体行业中的竞争力。

广播电视新闻学3

广播电视新闻学3

广 播 电 视 新 闻 学
香农提出的信息传播系统模式 信 源
广 播 电 视 新 闻 学
信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编 码
信号
译 信 信 信号+ 道 信号+噪音 码 信息 宿
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与以上基本模型相仿。 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与以上基本模型相仿。 由于具体的传播方式特殊, 由于具体的传播方式特殊,如使用的信息符 载体、编译码方法、 号、载体、编译码方法、信道以及发收技术 设备的不同, 设备的不同,就决定了电子新闻媒介区别于 印刷新闻媒介而具有自己的特点。同时, 印刷新闻媒介而具有自己的特点。同时,也 决定了新闻媒介内部的语言广播和电视广播 各有特点。 各有特点。
广 播 电 视 新 闻 学
♦ 新闻价值
– 1923年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把新闻价 年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 年邵飘萍 值具体化为四个标准: 值具体化为四个标准: – 1928年王文彬《采访讲话》提出文字稍作修 年王文彬《 年王文彬 采访讲话》 改的新闻价值标准: 改的新闻价值标准:
适 合 本 报 特 殊 旨 趣 么 ? 足 引 起 多 数 人 的 兴 味 么 ? 确 与 社 会 人 类 有 利 害 关 系 么 ? 果 为 最 新 颖 适 切 的 消 息 么 ? 兴 味 之 集 中 与 变 迁 。 距 离 远 近 之 关 系 时 机 之 适 当 与 否 爱 读 者 之 人 数
广 播 电 视 新 闻 学
♦ 特殊规律 电视新闻传播中还有其特殊规律
– 近距离亲切律 来源于电视传播在家庭氛 围中的面对面传播与近距离观赏的特点与 优势。 优势。 – 分立对位律 则提示电视新闻的两大表现 要素画面与声音之间的关系, 要素画面与声音之间的关系,既分立又对 相辅相成,相互结合。 位,相辅相成,相互结合。 – “原生态”信息传播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 原生态” 减少了编码、译码的过程。 减少了编码、译码的过程。

新闻学硕士

新闻学硕士

北京大学新闻史论(614)+新闻实务(847)<跨考胜经>全套考研资料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答案1-1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1-2003年新闻学基础知识,2002年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2001-2006年新闻学,暂无答案。

(本项不单卖,购买全套赠送此项)注:该专业近几年学校官方不出售历年试题,最新真题更新请大家关注跨考考研论坛,真题会随时在网站更新,大家下载即可使用。

第二部分专业课笔记、讲义等内部资料2-1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笔记。

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27页¥402-2《外国新闻史》笔记。

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50页¥502-3《新闻事业简史》笔记。

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28页¥402-4中国新闻史辅导笔记。

手写版,共56页¥60注:报名辅导班请登录跨考网进行详细咨询。

全套资料包含以上所有资料,套餐优惠价:¥168指定参考书目此科目没有提供参考书目适用学院/专业——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05030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史论(612)<跨考胜经>全套考研资料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答案1-12000年-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由于出题老师固定,历年真题参考价值很大。

该专业近几年学校官方不出售历年试题,最新真题更新请大家关注跨考论坛,只要收集到我们即会在网站更新,大家可下载使用。

第二部分专业课笔记、讲义等内部资料2-1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本科生笔记。

出题老师授课,非常全面和清晰。

手写版,共29页¥402-2新闻传播考点精要汇集。

内部参考资料,介绍了传播理论考点、外新史考点等众多考试点。

打印版,共39页¥402-3外国新闻史复习要点。

陈立丹版《世界新闻传播史》复习要点,条理性好,重点突出。

打印版,共17页¥302-4新闻史硕士课程大纲。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史研究生资料,硕士课程同样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的重点,内容详实,包括中国史和外国史两部分,主题分明。

打印版,共58页¥352-5新闻学重点笔记。

李岩《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电视新闻实务)【圣才出品】

李岩《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电视新闻实务)【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电视新闻实务13.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电视新闻采访采访,是指记者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发现新闻,并为解释、阐明这些新闻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

它是一切新闻报道的基础、依据与起点。

1.电视新闻采访的形式电视新闻采访活动囊括诸新闻媒介采访使用的全部手段:笔记、录音、摄影。

在具体的采访过程中,常用的形式有:(1)按照采访线索,进行现场采录信息线索的来源有两种形式:①记者主动获取式记者出于职业使命感,按照记者采访的工作路线,依靠党委、依靠群众、深入实际,从有关会议,从有关文件、材料和从基层的调查研究中,主动获取报道线索(或“由头”)。

②记者被动获知式电视传播的辐射面大,社会各界都想通过它向公众传播信息,送上门的有新闻价值和无新闻价值的“线索”使记者陷入被动获知状态。

a.好处:为记者提供了选择、发掘新闻的机会。

b.弊端:严重束缚了记者的手脚,影响了采访内容的开拓,一些不受观众欢迎的专业性“会议新闻”,在地方电视台长盛不衰。

(2)抓住机遇性线索,现场突击采访机遇性线索是指以突发状态出现的事件性新闻,这类新闻大多是在记者猝不及备的情况下出现的,其来势猛,结束也快,要求记者以纯熟的技巧和敏锐的洞察力尽量抢拍现场画面,而后进行新闻背景、事态起因、后果等方面的追踪采访(或文字、或录音、或摄像),以保证新闻内容的准确与充实和积极的社会效果。

2.电视新闻采访顺利进行的要点(1)巧取画面角度,保证信息容量以“看”为主的电视新闻,画面形象无疑是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

记者在拍摄中应尽量突出画面信息的三个特色:①明确的信息作为“语言”的画面,其明确的信息特色是有明确的“语言”目的,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说”什么。

②饱满的信息画面语言的多义性,是求得画面信息饱满的优势。

另外,画面的次要信息往往表现为主体信息的环境、仪表、动作、情绪、服饰、活动过程等内容,起到烘托、说明、解释主体信息的作用。

③生动的信息生动的信息是指充满活力、感人至深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往往是最能反映事情本质之所在的。

2012年中文类书目

2012年中文类书目

书 号书 名著译者作者所在学校定价出版时间配套资源978-7-04-028909-1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版) 彩色插图张岂之西北大学清华大学34.802010“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19966-6中国思想文化史张岂之西北大学清华大学42.502006“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32327-6中国思想史二十二讲梁涛中国人民大学20.00(估)2012研究生史学教材系列978-7-04-006021-8中国文化史概要(增订版)谭家健中国社会科学院33.501997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978-7-04-028908-4中国文化史概要(增订二版)谭家健中国社会科学院45.802010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978-7-04-020631-9中国文化史 (彩色增订本)冯天瑜杨 华任 放武汉大学42.802007“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辅教光盘(CD-ROM)978-7-04-015299-9中国文化史冯天瑜杨 华任 放武汉大学23.702005“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学课件978-7-04-035288-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二版)田广林辽宁师范大学19.802011978-7-04-015300-2华夏人文概览章必功深圳大学39.602006“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14986-9西方文化概论赵 林武汉大学25.502004高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教学课件978-7-04-019965-9西方文化概论(修订版)赵 林武汉大学38.002008“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学课件978-7-04-013857-320世纪欧美发达国家文化冯黎明武汉大学25.402004高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978-7-04-019185-1审美文化导论余虹中国人民大学58.002006978-7-04-027670-1中外文化精神十讲李家宝长江大学27.002009电子课件一、大学本科公共课系列教材目录1.素质教育\通识教育978-7-04-026656-6大众文化导论(第二版)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16.302009高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配套光盘978-7-04-024397-0大众文化理论与批评周志强南开大学26.002009教学课件978-7-04-008813-7人类文明的历程何顺果北京大学20.302000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978-7-04-023324-7大学中国史王家范张耕华陈江华东师范大学39.502011“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31212-6大学世界史王斯德华东师范大学39.802011“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18482-6中国文学概论彩图本(平装)袁行霈北京大学38.002006 978-7-04-019036-2中国文学概论彩图本(精装)袁行霈北京大学68.002006978-7-04-015287-6中国现代诗歌欣赏李 怡北京师范大学22.002004高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978-7-04-015351-4文艺鉴赏概论(第二版)魏 饴刘海涛湖南文理学院-湛江师范学院35.002004“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32811-0《论语》导读张涅浙江科技学院35.002011978-7-04-013207-6《老子》《论语》今读陈 怡程 钢17.902004978-7-04-034023-5《老子》解读李俊岭48(估)2012978-7-04-024398-7西方文学名著导引蒋承勇浙江工商大学26.002008教学课件978-7-04-019968-0大学美学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32.002007高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978-7-04-027503-2外国文学名著导读刘洪涛北京师范大学26.002009高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电子课件978-7-04-014990-6美学与艺术欣赏肖 鹰清华大学20.502004高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教学课件978-7-04-019828-7美育教程张 法中国人民大学29.802006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20559-6当代电影艺术导论(图文版)尹 鸿清华大学40.002007“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23978-2艺术欣赏教程(修订版)宋 民辽宁师范大学28.002008高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978-7-04-025395-5蓝珊瑚人文通识读本﹡中国绘画汝 信中国社会科学院48.002009978-7-04-025396-2蓝珊瑚人文通识读本﹡中国书法汝 信中国社会科学院48.002009978-7-04-025397-9蓝珊瑚人文通识读本﹡西方绘画汝 信中国社会科学院48.002009978-7-04-026305-3蓝珊瑚人文通识读本﹡中国雕塑汝 信中国社会科学院48.002009978-7-04-029452-1蓝珊瑚人文通识读本﹡西方建筑汝 信中国社会科学院48.002010978-7-04-027421-9蓝珊瑚人文通识读本﹡中国建筑汝 信中国社会科学院48.002010978-7-04-025659-8大学美育• 文学卷兰 翠烟台大学22.002008高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978-7-04-007135-1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刘啸霆北京师范大学25.002000北京市精品教材978-704-028974-9逻辑学杨树森安徽师范大学22.502010赠教师授课电子教案978-704-031280-5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李朝东西北师范大学27.002010978-7-04-0281712技术哲学导论乔瑞金牟焕森管晓刚山西大学20.202009“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33740-2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编写组45.00201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978-7-04-0236422西方哲学史讲演录赵 林武汉大学16.802009 978-7-04-0281101简明中国哲学郭齐勇武汉大学12.802009 978-7-04-031775-6逻辑原理与实务何向东西南大学32.002011978-7-04-034571-1中华传统礼仪概要(彩色图文版)彭 林清华大学36.002000国家级精品课978-7-04-034571-1当代公关礼仪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25.002012978-7-04-030021-5现代礼仪李荣建武汉大学15.802011978-7-04-020915-0公共关系学(修订版)张克非兰州大学27.002007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赠教师授课电子教案978-7-04-027364-0现代公共关系学陈先红华中科技大学32.802009赠教师授课电子教案978-7-04-017584-4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实务纪华强上海外国语大学36.102006“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18334-4社会心理学周晓虹南京大学26.202008978-7-04-029604-4民俗学概论(第二版)钟敬文北京师范大学32.602010978-7-04-011424-9人文科学导论尤西林陕西师范大学13.102002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978-7-04-023259-2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何梓华人民大学25.002008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十一五”国家规划978-7-04-018803-5新闻学导论(修订版)李良荣复旦大学28.002006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978-7-04-013477-3新闻学概论本书编写组27.202009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教学课件智能备课系统978-7-04-028721-9现代广告学教程张金海武汉大学25.102010高等学校广告专业系列教材教学课件智能备课系统978-7-04-29622-8广告学概论(修订版)陈培爱厦门大学29.802010“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赠教师授课电子课件978-7-04-028532-1广播电视新闻学(第二版)李岩黄匡宇浙江大学32.002010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978-7-04-020632-6传播学(修订版)邵培仁浙江大学32.802007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978-7-04-032587-4广播电视新闻学导论周勇中国人民大学18.902011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系列教材978-7-04-031631-5数字媒体传播概论彭 兰中国人民大学33.502011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978-7-04-034282-6大众媒介概论邵培仁浙江大学30.00(估)2012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教师课件978-7-04-011176-7中外宗教概论卿希泰四川大学12.402002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978-7-04-012627-3世纪机遇——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演讲录(第一辑)路甬祥郑必坚中国科学院58.002004高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978-7-04-017224-9和平崛起——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演讲录(第一辑)路甬祥郑必坚中国科学院29.802005高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978-7-04-019964-2科学发展——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演讲录(第三辑)路甬祥郑必坚中国科学院39.602006高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配现场视频光盘978-7-04-024399-4创新与传承——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演讲录(第四辑)路甬祥郑必坚中国科学院30.402008高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978-7-04-026883-6面向未来—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演讲录(第五辑)路甬祥郑必坚中国科学院39.002009高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配现场视频光盘978-7-04-017918-7演讲学教程(第二版)邵守义北华大学16.002006978-7-04-031757-2口才学教程(第二版)欧阳友权中南大学22.802011978-7-04-025754-0信息检索通用教程潘燕桃中山大学21.202009“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31029-0信息检索王兰成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38.002011“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15344-0目录学教程彭斐章武汉大学22.002004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国家精品课程教材978-7-04-031625-420世纪80年代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姬振旗河北省教育厅14.602011978-7-04-026235-3职业汉语能力训练教程吴红莲延边大学28.002009978-7-04-034085-3汉语通论聂仁发宁波大学35.002011教师课件978-7-04-033484-5文学通论南志刚宁波大学25.002010教师课件978-7-04-019486-4文学鉴赏孙昕光山东师范大学25.002006978-7-04-033755-6文学鉴赏张桂舟常州大学30.002011978-7-04-019487-2西方文学精粹张 弘华东师范大学21.002006978-7-04-031616-2现代中国文学教程谭伟军龙长吟怀化学院41.502011978-7-04-032540-9中国现代文学教程张鸿声秦方奇中国传媒大学30.002011978-7-04-032333-7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编袁桂娥秦方奇中国传媒大学38.402011978-7-04-019488-0中国现代文学名家文学武上海交通大学18.002006978-7-04-031772-5中国文化导论(第二版)陈荣杰任家瑜华东理工大学22.002011978-7-04-021767-4中华经典诵读选本屈哨兵广州大学12.002010978-7-04-028946-6现代大学生人文素质与修养吴金钟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39.802010978-7-04-033080-9职业素养与人生规划程思进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2.002011978-7-04-028234-4中西文化概论张志烈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5.002009978-7-04-028784-4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王文礼陕西理工大学25.002010978-7-04-028229-0大学生科技通识读本文兴吾何翼扬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5.002009视频光盘978-7-04-016295-4大学摄影徐忠民浙江大学25.002005978-7-04-016302-0大学音乐赵淑云浙江大学29.802005教学光盘978-7-04-033754-9音乐探索韦玲玲常州大学20.002011 978-7-04-016288-1大学书法陈振濂浙江大学24.002005大学生学习生活成功指南李丹青中国计量学院20.00(估)2012978-7-04-021720-9现代公关礼仪(第三版)熊卫平浙江大学28.002007“十一五”规划教材教学光盘978-7-04-027357-1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第二版)朱同丹江南大学25.002009教学资料978-7-04-014853-4交际公关语言艺术马志强浙江传媒学院17.502004978-7-04-031747-3公共关系学(第二版)熊卫平浙江大学28.002011教学资料978-7-04-014850-1公关理论精要张 雷浙江工业大学19.502004978-7-04-021621-9创业通论卢福财江西财经大学25.002007978-7-04-023213-4法学通论邓 辉江西财经大学33.002007978-7-04-027973-3大学生安全教育读本冯拾松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002009教学课件978-7-04-028253-5高等教育心理学张积家华南师范大学50.002009978-7-04-028251-1高等教育概论卢晓中华南师范大学30.002009978-7-04-017124-2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赫云鹏湛江师范学院28.002009教学课件978-7-04-028973-2普通心理学赵崇莲广东商学院33.002010教学课件978-7-04-030965-2大学生入学导读冯拾松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7.002010教学课件978-7-04-033756-3大学生入学教育读本梁华贺州学院24.8020112.大学语文书 号书 名著译者作者所在学校定价出版时间重点项目配套资源978-7-04-26497-5大学语文(全彩插图版)(配盘 学习卡)(第二版)陈 洪南开大学36.802009“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导学光盘、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资源库978-7-04-26653-5大学语文教师手册(第二版)(配盘学习卡)陈 洪南开大学21.002009“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辅教光盘、教师教学资源库978-7-04-26654-2《<大学语文>拓展读本》(第二版)陈 洪南开大学25.002009“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20081-2大学语文新编魏 饴湖南文理学院29.802006“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导学光盘、网络课程978-7-04-020276-2《大学语文新编》教师手册夏子科许连军湖南文理学院长江大学22.002007“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辅教光盘978-7-04-020937-2大学语文吴宝玲李斌成李 雪西北大学西北农业大学陕西28.802007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资源978-7-04-028717-2大学语文(中华文化版)蒋述卓暨南大学26.802010978-7-04-032589-8文化素养高级教程孟兆怀四川文理学院26.702011978-7-04-030371-1新编大学语文景遐东湖北师范学院28.002011978-7-04-030451-0大学语文王宪政河北工程大学20.802010978-7-04-034025-9大学语文石兴泽聊城大学29.002012978-7-04-019829-4语文素养高级读本李瑞山南开大学38.502006“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32994-0大学语文石耿立董亚明荷泽学院枣庄学院32.002011978-7-04-029617-4大学国文(第二版)彭光芒华中农业大学28.902010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08525-9大学语文赵和兴咸阳学院19.402000“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15293-7大学国文教程王庆芳江胜清孝感学院19.002004978-7-04-019179-0新编中华传统文学精要王小舒山东大学32.002006“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网络课程978-7-04-029702-7大学语文曹顺庆四川大学24.602010北京市精品教材建设项目教学课件978-7-04-030279-0大学语文周建忠王尧南通大学29.002010978-7-04-024782-4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魏 饴湖南文理学院31.902007978-7-04-027397-7普通话口语教程姚喜双国家普通话测试中心29.802009978-7-04-032987-7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论姚喜双国家普通话测试中心36.002011978-7-04-034298-7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教程王桂波吉林师范大学30(估)2012978-7-04-016288-9普通话强化训练教程盖林海石家庄学院12.802005978-7-04-033307-7大学生口语交际教程王建华浙江科技学院24.502011978-7-04-033306-0大学语文(第四版)徐中玉华东师范大学35.002011“十一五”规划教材教学光盘978-7-04-022758-1大学语文教学参考书周 茜同济大学24.502007978-7-04-025696-3大学语文(艺术类)黄意明上海戏剧学院30.002009978-7-04-017292-5大学语文吴枝培南京大学28.502005978-7-04-016128-1大学语文教程肖绪才黄石理工学院29.802004978-7-04-025559-1新编大学语文读本金禹彤延边大学28.002008978-7-04-025560-7新编大学汉语文徐永计延边大学28.002008978-7-04-032385-6高等语文(第二版)江少川华中师范大学32.002011978-7-04-029412-5大学语文简明教程黄忠顺东莞理工学院25.0020103. 写作书 号书 名著译者作者所在学校定价出版时间重点项目配套资源978-7-04-028928-2应用写作(第三版)裴显生南京大学28.002010“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形态大学写作课程系列教材写作於可训武汉大学29(估)2012光盘978-7-04-032799-1应用写作敬 蓉云南大学21.802011978-7-04-028927-5基础写作教程(第二版)尉天娇河海大学29.802010“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形态大学写作课程系列教材978-7-04-015973-8文学写作教程(配盘、学习卡)刘海涛湛江师范学院23.302005新形态大学写作课程系列教材导学光盘、学习卡978-7-04-028910-7影视写作教程(第二版)沈国芳颜纯钧南京师范大学26.002010“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形态大学写作课程系列教材978-7-04-016115-1公文写作教程 (配盘、学习卡)岳海翔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26.302005新形态大学写作课程系列教材导学光盘、学习卡978-7-04-016112-0财经­写作教程(配盘、学习卡)霍唤民中央财经大学25.402005新形态大学写作课程系列教材导学光盘、学习卡978-7-04-019352-7法律文书写作教程(配盘、学习卡)杜福磊河南政法管理学院29.802006新形态大学写作课程系列教材导学光盘、学习卡978-7-04-016114-4科技写作教程(配盘、学习卡)萧庆元中国矿业大学24.202005新形态大学写作课程系列教材导学光盘、学习卡978-7-04-016117-5新闻写作教程(配盘、学习卡)方延明南京大学27.802005新形态大学写作课程系列教材导学光盘、学习卡978-7-04-016113-7军事写作教程 (配盘、学习卡)王 东王景堂23.302005新形态大学写作课程系列教材导学光盘、学习卡978-7-04-024277-5现代写作教程(第二版)董小玉西南大学24.802008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18790-8现代实用写作训练教程董小玉西南大学28.002006“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28931-4普通写作学教程(第四版)路德庆河南大学22.501994978-7-04-005311-1普通写作例文选路德庆河南大学16.501995978-7-04-010632-9实用写作余国瑞华中农业大学34.102002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978-7-04-006340-0经济写作余国瑞华中农业大学11.201998978-7-04-007217-4科技写作饶异伦王青云18.701999978-7-04-004212-2大学实用写作(修订版)欧阳周14.201993 978-7-04-024643-8应用写作教程赵 华26.002008978-7-04-028746-2文书学倪丽娟黑龙江大学29.802010“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13436-0广告文案写作(配学习卡)胡晓芸浙江大学16.002003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978-7-04-026306-0新闻采访与写作(修订版)丁柏铨南京大学35.002010“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19286-5新闻报道教程——新闻采写的方法和技术高 钢中国人民大学38.002010978-7-04-033491-3应用文写作(第四版)徐中玉华东师范大学35.002011教学光盘978-7-04-027393-9简明应用文写作张耀辉上海交通大学24.002009教学光盘978-7-04-029370-8简明财经写作张耀辉戴永明上海交通大学24.002011教学光盘978-7-04-028086-9当代写作教程邬乾湖南昌大学33.502009978-7-04-020917-4应用文写作高旭国浙江林业学院28.002007978-7-04-017125-9新写作刘海涛湛江师范学院15.002010978-7-04-033437-1应用文写作曾 辉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33.002011978-7-04-029286-2应用写作简明教程姚玉红长春税务学院20.002010978-07-04-030651-4应用写作(医学类院校适用)包红梅内蒙古医学院20.0020104.习字与书法书 号书 名著译者作者所在学校定价出版时间重点项目配套资源978-7-04-021701-8规范汉字书写方法与训练曹长远22.702006学习光盘(VCD)+网站978-7-04-031553-0师范硬笔书法教程(第二版)曹长远19.602011教学光盘5.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书 号书 名著译者作者所在学校定价出版时间重点项目配套资源978-7-04-017130-3走向成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苟朝莉重庆工商大学28.002009978-7-04-031628-5职业生涯规划姬振旗19.802011 978-7-04-031629-2求职择业指志(本科版)姬振旗21.502011 978-7-04-031760-2求职择业指志(专科版)姬振旗20.502011978-7-04-017494-4职业生涯规划与择业曹广辉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18.002005978-7-04-026744-0大学生全程化职业指导教程曾雅丽华南农业大学29.002009978-7-04-023741-2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导论朱爱胜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5.002008978-7-04-015427-7就业、择业、创业刘晓明浙江师范大学18.502004978-7-04-032398-6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陈 曦谢 辉北京科技大学26.602011978-7-04-032828-8大学生就业实用教程文厚润张斌西南大学25.502011978-7-04-030548-7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冯拾松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2.502010978-7-04-033305-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导航章周道三明学院21.502011 978-7-04-022546-0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乔万敏鲁东大学18.002011978-7-04-032525-6大学生就业创业基础教程林琨智吉林化工学院24.6020115.文化产业书 号书 名著译者作者所在学校定价出版时间重点项目配套资源978-7-04-019694-4文化产业学胡惠林上海交通大学26.002006“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20441-4文化产业与政策导论张玉国18.002006978-7-04-020440-7文化生产及产品分析何 群中央财经大学25.002006978-7-04-020439-1国际文化贸易概论李怀亮中国传媒大学24.002006978-7-04-018480-8全球化与民俗保护董­晓萍北京师范大学48.002007978-7-04-026238-4文化创意产业概论金元浦中国人民大学24.8020106.秘书学系列书 号书 名著译者作者所在学校定价出版时间重点项目配套资源978-7-04-032597-3秘书学概论杨 锋广州大学26.002011教学课件978-7-04-021432-7中国秘书史张玉国18.002006978-7-04-032437-2秘书实务杨树森安徽师范大学28.002011教学课件978-7-04-032599-7秘书文档管理丁晓昌江苏省教育厅24.802011教学课件978-7-04-032600-0秘书公益与礼仪高志云云南大学24.802011教学课件978-7-04-032598-0秘书写作柳 宏杨州大学24.702011教学课件978-7-04-032601-7秘书工作案例谢世洋赣南师范学院29.802011教学课件二、中文专业本科专业课系列教材目录1. 中国文学史及作品选书 号书 名著译者作者所在学校定价出版时间重点项目配套资源978-7-04-016479-4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一卷)袁行霈北京大学26.902005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国家图书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全国普978-7-04-016480-0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二卷)袁行霈北京大学42.002005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国家图书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全国普978-7-04-016481-7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三卷)袁行霈北京大学35.202005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国家图书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全国普978-7-04-016482-4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四卷)袁行霈北京大学46.902005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国家图书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全国普978-7-04-023574-6历代名篇赏析集成(先秦两汉卷)袁行霈北京大学35.002009978-7-04-023575-3历代名篇赏析集成(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两卷本)袁行霈北京大学83.002009978-7-04-023576-0历代名篇赏析集成(宋金元卷)(两卷本)袁行霈北京大学66.002009978-7-04-023577-7历代名篇赏析集成(明清卷)(两卷本)袁行霈北京大学75.002009978-7-04-021210-5中国古代文学教程(一卷本)郁贤皓北京大学43.102007978-7-04-013742-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一卷)罗宗强陈 洪南开大学31.802004“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978-7-04-013743-9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二卷)罗宗强陈 洪南开大学44.902004“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978-7-04-013744-6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三卷)罗宗强陈 洪南开大学29.802004“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978-7-04-013745-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四卷)罗宗强陈 洪南开大学45.502004“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978-7-04-028899-5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繁体字版)(第1卷 先秦部分)郁贤皓南京师范大学26.502010“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978-7-04-028904-6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繁体字版)(第2卷 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郁贤皓南京师范大学29.802010“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978-7-04-028902-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繁体字版)(第3卷 隋唐五代部分)郁贤皓南京师范大学36.502010“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978-7-04-028901-5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繁体字版)(第4卷 宋金部分)郁贤皓南京师范大学32.002010“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978-7-04-028900-8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繁体字版)(第5卷 元明部分)郁贤皓南京师范大学25.902010“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978-7-04-028903-9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繁体字版)(第6卷 清、近代部分)郁贤皓南京师范大学25.202010“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978-7-04-012280-0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体字版)(第1卷 先秦部分)郁贤皓南京师范大学24.802003“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978-7-04-012281-7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体字版)(第2卷 秦汉魏晋南北朝)郁贤皓南京师范大学29.802003“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978-7-04-012282-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体字版)(第3卷 隋唐五代部分郁贤皓南京师范大学36.502003“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978-7-04-012283-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体字版)(第4卷 宋金部分)郁贤皓南京师范大学32.002003“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978-7-04-012284-8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体字版)(第5卷 元明部分)郁贤皓陈书录南京师范大学29.802003“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978-7-04-012285-5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体字版)(第6卷 清、近代部分)郁贤皓江庆柏南京师范大学25.302003“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978-7-04-014997-5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编(上)郁贤皓南京师范大学36.502004978-7-04-014998-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编(下)郁贤皓南京师范大学32.302004978-7-04-019831-7中国小说通史(四卷本)李剑国陈 洪南开大学140.002007978-7-04-022060-5诗骚分类选讲刘毓庆方 铭山西大学北京语言大学29.902007“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21896-1先秦两汉散文分类选讲李炳海中国人民大学25.802007“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21573-1唐宋诗分类选讲尚永亮武汉大学29.002007“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21574-8唐宋词分类选讲王兆鹏武汉大学28.302007“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22062-9元明清戏剧分类选讲欧阳光中山大学25.902007“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22061-2明清小说分类选讲谭 帆华东师范大学23.802007“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15292-0中国古代散文史刘 衍30.802004“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22895-3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陈向春东北师范大学19.102008978-7-04-017702-2中国上古祭祀文化(第二版)傅亚庶东北师范大学37.002005教育部研究生教学用书978-7-04-029602-0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导论李浩西北大学21.002011 2. 中国现代文学史及作品选书 号书 名著译者作者所在学校定价出版时间重点项目配套资源978-7-04-028907-7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册)严家炎北京大学29.902010“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28905-3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册)严家炎北京大学34.502010“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28706-0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下册)严家炎北京大学29.902010“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3卷)严家炎北京大学110(估)2012978-7-04-033993-2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朱栋霖苏州大学27.802012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978-7-04-033992-5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下册)朱栋霖苏州大学38.002012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978-7-04-033991-8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917—2000)(一)朱栋霖张福贵苏州大学26.702012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978-7-04-033990-1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917—2000)(二)朱栋霖龙泉明苏州大学37.902012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978-7-04-033989-5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917—2000)(三)朱栋霖吴秀明苏州大学36.502012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978-7-04-033988-8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917—2000)(四)朱栋霖汪文顶苏州大学35.002012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978-7-04-007233-4中国现代文学史(修订版)(上册)郭志刚孙中田北京师范大学25.201999“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978-7-04-007234-1中国现代文学史(修订版)(下册)郭志刚孙中田北京师范大学20.101999“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版)上册郭志刚孙中田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东26.002012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版)下册郭志刚孙中田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东21.002012978-7-04-011425-6中国当代文学史王庆生华中师范大学58.102003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978-7-04-026312-1中国当代文学60年张志忠首都师范大学36.602009北京市精品教材978-7-04-031617-9当代台港文学概论古远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8.502011978-7-04-032768-7中国现代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学三十讲汤哲声苏州大学41.902011978-7-04-019833-1民间文学教程段宝林北京大学36.202006“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78-7-04-029604-4民俗学概论(第二版)钟敬文北京师范大学32.602010978-7-04-030058-1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钟敬文北京师范大学29.802010978-7-04-030059-8民间文学作品选(第二版)钟敬文北京师范大学29.802010978-7-04-029629-7鲁迅研究李 怡北京师范大学19.802010978-7-04-022063-6儿童文学概论朱自强青岛海洋大学48.0020093. 外国文学史及作品选书 号书 名著译者作者所在学校定价出版时间重点项目配套资源978-7-04-021464-2外国文学教程蒋承勇浙江工商大学38.602007978-7-04-018263-7外国文学史(上)(修订版)郑克鲁上海师范大学39.502006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学课件978-7-04-018264-4外国文学史(下)(修订版)郑克鲁上海师范大学33.802006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学课件978-7-04-017104-4外国文学作品选(上)郑克鲁上海师范大学48.602005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978-7-04-017129-7外国文学作品选(下)郑克鲁上海师范大学45.202005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外国文学史(西方卷)王立新南开大学34(估)2012外国文学史(东方卷)王立新黎跃进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29(估)2012978-7-04-003439-4世界文学名著选读(一)陶德臻北京师范大学42.802001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2023年当代广播电视概论考试笔记

2023年当代广播电视概论考试笔记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考试笔记)名词解释一、“大新闻”架构所谓“大新闻”架构,即以新闻为骨架,涉及整点、半点新闻、深度报导和新闻评论专栏、大板块中的新闻话题、交通信息、经济信息,以及有关新闻和社会事务的谈话节目及其它服务性新闻,互相补充,共同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的广播电视节目结构形式。

“大新闻”架构的传播优势在于:第一,它可以满足整点半点新闻量多面广而深度不够的弱点;第二、可以满足各群体受众的不同新闻需求;第三、可以进一步形成和发展新闻在广播电视节目链中的骨架作用。

二、收视率、绝对收视(收听)率和相对收视(收听率)率收视(收听)率,是指在某个时段收看(收听)某个节目的目的受众人数占总目的人数的比重,用比例表达。

它是国际通用的量化方法,用于衡量节目播出效果。

收视(收听)率又可以分为绝对收视(收听)率和相对收视(收听)率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绝对收视(收听)率=(节目收听(收视)人数/该节目覆盖地区的受众人口总数)X100% ;相对收视(收听)率=(节目收视(收听)人数/节目覆盖地区内该时段接受广播(电视)的人数)X100%。

三、珠江模式1986年,广东创办了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迈出了创建经济台、系列台的第一步。

珠江台以“板块节目”为特点,采用主持人直播和“热线电话”的方式,密切了与听众的联系,实现了听众的直接参与,展示了“大众型、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的崭新面目,赢得了听众。

珠江经济台的开播是我国广播在“节目主持人”“大板块节目”等改革探索的基础上对一个台的体制、系列台的建设、广播的发展总体方向上的全新探索。

它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被成为“珠江模式”。

四、信息污染在电子网络环境下信息激增,同时出现了信息污染,它涉及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信息过剩,大量无用信息进入传播市场,扰乱了正常的信息传播秩序,受众无所适从;另一种是大量有损社会风气、毒害人们心灵、破坏国家安全、妨害民族团结的信息进入市场,给社会导致危害和混乱。

广播电视新闻学考试资料整理

广播电视新闻学考试资料整理

广播电视新闻学一:1、新闻报道的普遍规律:新闻报道必须完全真实、迅速地反映最新事态与事实变动。

2、新闻报道的特殊规律:新闻报道既要讲新闻价值,又要讲宣传价值,即“双重价值律”。

3、时效性四个层次:事实发生的时间与新闻见报(BC、TV)之间的差距称为时距,时距越小,新闻价值越大。

如果把时距设为T,新闻事实传播时刻为T1,新闻事实发生时刻为T2,那么T=T1-T2(1)第一层次:当T1=T2时,T为零,即新闻事实的发生与传播时间同步,这是时效的最高境界,当前广播电视媒体大量采用的现场直播方式是其集中表现。

电视媒体甚至有能力直播一场战争。

(2)第二层次:T1〉T2,但是某媒体报道该新闻事实的时刻早于其他媒体,此为独家新闻,时效性仅次于现场直播。

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这种时效性的争夺已达到争分夺秒的程度。

(3)第三层次:T1〉T2,并且本媒体报道该新闻事实的时刻与其它媒体相同,时效性进一步降低。

在当前的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现场直播已不再是一家媒体的专利,往往一个新闻事件有多家媒体现场直播,时效性因其它媒体的抵消作用而打了折扣。

(4)第四层次:T1〉T2,且本媒体报道该新闻事实的时刻晚于其它媒体,时效性最低。

4、马斯洛五个需求层次:自我实现需求、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安全需求、生理需求。

5、不同层次的需求而引发的收视动机有:a、求实动机:以追求节目的使用价值为主要目的的收视动机。

在收看节目时,受众特别重视节目的效用、质量,重视节目是否能给自己带来愉悦感或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提供帮助等。

b 、求名动机:以显示自己所处的特殊地位,独特阶层等独有特征为主要目的的收视动机。

收看节目时,特别是在各种现代社会交往中,更重视某一节目的威望和象征意义。

c 、求美动机:以追求节目包装的欣赏价值为主要目的的收视动机。

收看节目时,不但要求节目有较高质量的内容,而且要有艺术性和美感。

d 、求新动机:以追求节目的新颖、时髦为主要目的的心理动机。

李岩《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电视新闻的语言符号系统)【圣才出品】

李岩《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电视新闻的语言符号系统)【圣才出品】

第十章电视新闻的语言符号系统10.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电视新闻语言符号的系统构成1.E·卡西尔等学者的符号学成果奠定的理论、应用基础(1)卡西尔强调,人作为符号的动物,其文化的全部发展依靠的唯有符号,符号条件的唯一性无可争辩。

(2)施拉姆则强调符号是“揭示”、“还原”人类活动“意思”的传播中介,从人类传播层面为卡西尔的符号思想做了应用性的阐释。

(3)近代权威的符号分类来源于索绪尔,他实际上是把符号分为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文字、聋哑人的字母、象征仪式、礼节形式、军用信号、习惯等等。

2.电视新闻语言系统结构模型的建立黄匡宇在1990年出版的《电视新闻学》创建了一个学理思路清晰、解构引导性强的“电视新闻符号双主体结构模型”,将可视性的语言子系统和可听性的语言子系统解构、组合为一对平行结构的声画系统。

“电视新闻符号双主体结构模型”问世近二十年间,经多次修订完善,最终形成的“电视新闻语言系统结构模型”更具广泛的应用性(见图10-1)。

图10-1 电视新闻语言系统结构模型二、电视新闻的语言符号系统1.声音语言符号的类别及作用声音语言符号是指电视新闻中能准确传达新闻内容的声音语言,它包括播音语言和现场语言两类内容。

(1)播音语言这是指电视新闻的专职播音人员用以传播新闻内容的声音语言。

它是构成电视新闻的主体要素之一。

①播音语言功能地位辨析a.在研究播音语言时,要时时用“新闻时间”的标尺来度量从业者的“新闻质量”。

b.“播音语言在电视新闻中占主体地位,完整传播新闻内容”。

②播音语言的作用发挥语言的传播作用,首先要考虑语言环境对于语言的限制和要求,视不同情况分别对待。

a.在单条电视新闻里,由于时间与画面所限,播音语言承担着陈述全部新闻内容的任务,充分发挥准确传播各个新闻要素的作用。

b.在连续系列报道或专题新闻中,播音语言仍然起着传播大部分内容的主要角色的作用,进而视画面情况,或阐述新闻诸要索,或传播新闻的背景材料,或揭示新闻的主题思想,或评论新闻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播电视新闻学上篇:广播电视新闻概述一、广播电视新闻(一)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与内涵1.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发现或变动的有价值的事实的报道2.内涵:1)传播媒介:利用广播电视作为新闻的创博媒介2)传播时效:利用广播电视即时传播新闻3)事实本源:以事实作为广播电视新闻的本源4)传播意义:广播电视新闻具有一般的传播功能(二)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与共性1.特性:1)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1>传播的快捷性2>内容的简洁性3>传递通道的单一性4>传播过程的排他性5>传播范围的渗透性2)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1>现场的证实价值2>画面情节的片段性3>现场的制约性:时间、人事、环境4>传播的及时性5>节目播出的同步性6>内容的易受性2.共性:(1)传播对象的广泛性(2)传波顺序的制约性(3)传播信息的多元性(4)传播过程的参与性(三)广播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1.传播新闻,播报政令2.沟通监督,引导舆论3.交流信息,服务社会4.传授知识,丰富社会二、广播电视新闻史略(一)科学技术与广播电视1.广播电视产生与发展1920年11月2日,美国KDKA电台是公认的世界第一座广播电台。

1923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成立。

1926年,日本放送协会(NHK)成立。

1927年,荷兰成为世界上最早开办对外广播的国家。

1936年11月2 日,英国开办世界第一座正规电视台。

1939年11月26日,德国进行世界第一次电视实况转播。

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

1958年4月30 日,我国开始电视广播。

1973年5月1日我国开始彩色电视广播。

2.广播电视的类型与制式(1)广播电视的类型1)国营制度型2)商业制度型3)公共型(2)广播电视的制式:NTSC(美国)PAL(欧洲)SECAM(法国)3.广播电视技术的更新(1)电缆电视(2)卫星传播(3)高清晰度技术(4)数字技术(5)网络技术(6)三维技术(7)无线付费电视技术(8)多频道多方位传送服务系统(二)世界广播电视新闻事业1.美国广播电视新闻简略全国广播公司(N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广播公司(ABC);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美国之音(VOA)2.英国广播电视新闻简略英国广播公司(BBC);独立广播局(IBA)3.日本广播电视新闻简略日本放送协会(NHK);东京广播公司(TBS);日本电视网(NTV);4.前苏联与俄罗斯广播电视新闻简略(三)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事业1.广播新闻事业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开播,中国第一座官方广播电台。

1927年,新新公司广播电台是我国第一座国人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

1940年12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2.电视新闻事业1982年6月1日,我国首次开办独立的少数民族语频道。

3.港澳台地区广播电视新闻事业三、广播电视管理与节目规范(一)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创办与管理(二)广播电视节目管理1.内容:不得播放(1)危害国家统一,主权、领土完整或损害国家利益(2)危害民族团结或损害民族尊严(3)危害社会公德(4)宣传淫秽、色情、迷信、暴力(5)歧视妇女、侮辱妇女或损害妇女形象(6)诽谤、侮辱他人(7)法律、行政法规所禁止的其他内容(8)国家禁止播放的其他内容2.播放:先申后播、重播重审的审查制度3.制作:4.其他:(三)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1)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3)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4)维护新闻的真实性1)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真实准确2)坚持客观公正原则3)叙述的客观与公正(5)发扬团结协作精神2.道德实践中的问题(1)摄像的偏见(2)组接的不公正(3)曲解(4)品味低下,情趣灰色(5)对弱势群体的轻视(6)滥用隐性采访3.道德的他律与自律(1)制定和不断完善广播电视法(2)建立有效的媒介批评机制(3)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进行道德教育四、广播电视观(听)众调查(一)理念1.意义:(1)获取收听(视)率,分析收听(视)情况(2)关注舆论焦点(3)提高业务水平(4)加强与观(听)众的联系(5)提高调查结果的应用率2.基本构成:地域、特征、兴趣、需要、收听(视)状态(二)主要形式1.样本选择:2.主要形式:(1)分析观(听)众来信(2)日记调查法(3)个人访问法(4)电话调查法(5)召开座谈会(6)问卷调查法(7)装置计量法(三)研究方法1.定性分析法2.定量分析法3.内容分析法4.主要术语潜在观(听)众、开机率、观(听)众份额比率、节目收听(视)率、集中度指数(四)观念的变化1.应该关注“谁”在看(听)而不是多少人在看(听)2.应该了解观(听)众“为什么”在看(听)而不是观(听)众“是否”在看(听)3.从“泛”观(听)众群转为“窄”观(听)众群4.关注未来的收听(视)率而不是过去的收听(视)率五、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一)数字时代的机遇和挑战1.网络媒体的兴起2.利用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1)利用数字技术建立高效率的节目制作系统(2)改变原来的管理体制,以适应数字技术发展的需要(3)扩大商业化利润的比重,确保财政优化结构。

(二)新的媒介机制和传播理念1,公众与媒介的交互影响2,新的媒介机制:制播分离,多媒体联动3,传播理念的变化个性化满足,延伸性传播,整合式传播,“信息沟”的扩大中篇:广播新闻六、广播新闻的符号系统(一)声音符号的特征1.物理性:波长、频率、振幅2.生理性:3.心理性(二)广播语言符号的分类与作用1.语言的一般特点2.广播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区别:(1)说话者与情感功能(2)听话者与意动功能(3)语境与指称功能(4)接触与交际功能(5)代码与语言功能(6)信文与审美功能(三)广播非语言符号的分类与区别1.非语言符号的特点(1)解释的多样化与理解的局限性(2)情感的无意识宣泄(3)范围窄小(4)对语言符号的修正2.广播非语言符号的分类与功能(1)证据功能(2)补充功能(3)强调功能(4)替代功能七、广播新闻节目(一)广播新闻节目的类型1.新闻性节目的类型消息报道、专题报道、板块式报道2.新闻性节目的名称消息、现场报道、专稿、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广播评论(二)广播新闻节目的一般形式1.录播与直播(1)特点:1)以文字稿为主2)一种高级的对话语言3)播报语言要求准确、优美、顺耳(2)基本要求:1)熟悉稿件2)掌握稿件结构3)对书面语言所致要有具体感受4)速度与节奏5)音量控制6)强调关键部分7)使用话筒的技巧2.现场报道(1)特点:1)面对现场进行播报2)语言的时态是现在时3)内容是现场新闻(2)基本要求:1)强调报道的成功率2)播出和编辑一体化(三)主持节目播出1.节目的特点固定性、形象性、个性化、谈话形式2.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作用播出者与组织者兼于一身,负责节目实施的整个过程,控制播出节奏3.主持节目播出的基本要求(1)用谈话的方式主持(2)语言要有个性(3)语言优美精确(4)节奏流畅(5)不断引发他人的谈话兴趣八、广播新闻实务(一)广播新闻写作1.句子的口语化及文本的结构(1)简化报道1)主语和谓语尽可能连在一起2)避免倒装句和倒装句结构3)避免使用被动句式4)用短句少用长句(2)选择适合于听的词汇1)多用双音节词2)用口头语言写广播稿3)注意同音不同意的字4)用简称要谨慎5)普通话广播要少用方言土语6)慎用代词(3)文本的顺叔结构1)叙述事件的顺序与事件发生的顺序大体一致2)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清晰简洁2.导语的处理(1)基本形式:综述式、平行式(2)写作要求:1)只突出一个事实要素2)用简短的陈述句3)不宜使用倒装句4)导语一开头不宜使用名字、数字3.名字、引言、出处的使用(1)名字的使用规则1)普通人名推迟播出2)突出名人名字3)突出与本地有关的人名4)陌生名字反复播出(2)引言和出处的说明1)引言以短为好2)用说明出处的方法分段使用引言3)不断提供新情况4.必要的重复(1)加深听众的记忆(2)强调主要内容,分清楚内容的主次(3)减少代词的使用,适合听觉习惯(4)重复重点节目,方便听众收听5.改写成最新的消息(1)在导语中强调最新的进展情况(2)换一个新的角度(3)以新的发展为由头(4)从各种意见入手6.生动与情趣(1)细节的描写(2)要有生动的形象(3)恰当的比喻(二)电话录音采访1.采访前的准备(1)尽可能了解采访对象的情况(2)记住你的问题(3)材料尽量充足(4)利用电话拓展采访空间2.提问的艺术(1)主动介绍自己(2)不要隐瞒录音(3)打消对方的顾虑(4)继续追问(5)提活问题(6)注意倾听(7)不要插入你的口头语(8)不要制造紧张(9)打开录音机(10)记住谢谢二字3.剪辑合成(三)广播节目编辑与制作1.广播编辑工作(1)文字稿的编辑1)调查研究,组织报道2)选择稿件1>注意政治原则,坚持社会标准2>注意稿件的重要程度3>注意新鲜性、显著性、广泛性、时效性和可听性3)改编稿件1>改写注意:A.为什么播报这条消息B.内容能否再简洁C.听众能否一听就明白方式:改结构、改体裁、改语言和表达方式2>压缩3>填补4>综合4)自编稿件5)编排节目6)保证安全播音7)电话畅通8)矫正稿件(2)音响的编辑1)音响的类型:实况音响、口头报道、诱发音响2)音响的插入3)剪辑与音响的混合1>剪辑A.在自然停顿处进行剪辑B.在升调时不剪辑C.在换气时剪辑D.剪辑不应太短2>音响混合3>音响片段的开始语与结束语(3)消息的串联1)串联的作用1>衬垫作用2>强调对比3>产生整体效应2)串联的主要方式1>播时报地的串联2>用串联词3>用停顿4>用音乐(4)板块类节目的编辑组合1)含义2)特点播出时间长;杂志式的栏目设计;主持人主持播出;节目形式多样化;直接播出3)原则1>板块节目的栏目设计要与整体节目意图相一致,又要避免雷同2>各个栏目之间要衔接流畅、转换自然3>栏目以及栏目的具体内容安排次序力求层次分明便于收听4>,串联自然,整体感要强4)时间优化2.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的制作特点:(1)连续报道的特点1)报道的时间基本与事件的时间同步2)报道的结构与事件的结构保持一致3)报道的节奏与事件的节奏合拍4)报道形式多样有深度(2)系列报道的特点1)突出报道的系统性,时效性较弱,时空跨度大2)采用包裹式和画卷式结构3)报道的节奏与结构相辅相成3.现场新闻报道的制作(1)结构:1)对象选择2)结构安排(2)语言:1)符合时空要求2)要有场面感、色彩感和节奏感3)用音响说话(3)记者的作用4.广播特写的制作(1)地位(2)来源(3)创作:捕捉特征,叙述现场,写出个性5.谈话-电话直播节目的制作(1)特点1)节目播出者个性化2)互动的谈话态势3)直接播出4)计划性和灵活性兼而有之(2)优势1)把信息传播建立在情感联络的基础上2)使广播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3)形成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知心不知面4)利用主持人的人格魅力扩大节目的影响力和知名度5)使广播获得了更加广阔的空间(3)内容1)涉及个人的经历经验,交流个人的感受2)政治与社会的话题3)涉及个人的苦闷、悲痛等4)心灵接触5)对社会问题的批评和反应6)谈论知识科技与人的生活的关系(4)语境1)语境特点1>以大众传播为基础的听-说关系2>这种听-说关系在空间上是隔离的3>非固定化的听-说结构2)语言特征1>语流的向控制与说话的开放2>高级的独白语言的个人风格与语言的功能风格相结合(5)节目主持人、导播、听众1)节目主持人的工作1>开播前策划节目的主题2>开播前做好各种案头工作3>批评要准确,说事要慎重4>处理好与受邀嘉宾的关系5>语言规范优美2)导播的工作1>接待2>审稿3>引导听众进入直播状态3)主持人与听众6.广播评论节目制作(1)性质(2)特点1)短小精粹,一事一议2)说理深入浅出,适合于听3)播出方式多样,不拘一格(3)样式本台评论、本台评论员文章、记者述评、短评、编后语、广播谈话(4)要求(四)广播新闻节目的策划1.广播听众收听的特点(1)听众每天的收听走势有可预知性(2)收听情况与季节变化、环境改变有联系(3)方言性的节目与定向的听众(4)听众挑选节目的方式1)习惯性挑选2)随意性挑选3)有目的挑选2.策划节目的依据(1)了解潜在的听众(2)知己知彼(3)了解市场(4)资金投入3.文案设计下篇:电视新闻九、电视新闻的符号系统(一)电视新闻语言符号的构成1.抽象音响语言的分类与作用(1)播音语言及其作用1)叙述事实2)展示资料3)表达理念(2)现场语言及其作用1)增强真实性和信任度2)提高权威性和客观性3)加强参与感和融合感4)突出节奏感和层次感2.文字语言的类别与作用(1)屏幕文字及其作用1)提炼主题,强化记忆2)插入信息,丰富内容3)美化版面,引申含义(2)画面文字及其作用(二)电视新闻非语言符号的构成1.造型语言的分类与作用(1)分类:形体、表情、服饰、色彩、空间、图表、特技(2)作用:表情达意、感染升华、证实确定2.具象音响语言的分类与做用(1)现场音响的分类与作用1)分类自然、动物、机具、人声、音乐、噪音2)作用1>突破限制,扩容信息2>渲染气氛,创造真实3>连接画面,协调情感(2)音乐的作用(三)电视新闻符号的双主体构成1.生理感知通道与声画符号传播(1)声画关系认识(2)声画关系双主体论1>画面的主体地位A.确定画面的主体角色B.巩固画面的主体地位2>声音的主体地位A.主体地位的奠定B.主体地位的巩固2.声画符号的结构功能(1)声画符号结构形式1)声画合一画内声画合一、画外声画合一2)声画对立声画分立、声画对立(2)声画符号结构原则1)声画结构的基本原则1>指代对象保持一致2>声画主体灵活组合3>信息传播相互补充2)声画传播的不同效应共振效应、互消效应十、电视新闻节目(一)电视新闻节目的优化1.结构在电视新闻系统建构中的地位2.电视新闻节目的系统化3.节目系统运作的规则化(二)电视新闻节目的类型1.消息(1)定义(2)传播特性播报面广、内容精炼、传播快捷(3)传播优化保持内容新鲜、注重提炼主题2.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1)连续报道1)定义:对同一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个阶段内的有关情况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持续性报道2)传播特性1>整体连贯,报倒及时,时效性高2>制造悬念,产生吸引,传播力强3>紧凑衔接,夹叙夹议,震撼力大4>互为因果,多重角度,突出本质3)传播优化1>注重题材选择2>注意衔接,把握节奏,强调层次(2)系列报道1)定义:对某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所进行的多次报道2)传播特性1>题材富有影响2>内容有机组合3)传播优化1>进行有序控制,区别于连续报道2>强调纵横交汇,增加立体透视3.新闻评论(1)定义:电视传播媒介对最近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重要社会问题发表意见进行分析和述评的电视报道形式(2)传播特性1)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的统一2)形成媒介传播和受众认同的双向交流(3)传播优化1)既重视屏幕的具象符号又利用屏幕的抽象符号2)增加评论的力度3)突出评论的个性色彩4.新闻专题(1)定义(2)传播特性:时宜性、深刻性(3)传播优化1)追求形式的灵活多变2)防止进入纪实的误区3)挖掘表象下的深刻内涵十一、电视新闻实务(一)电视新闻采访1.特点:现场性、同步性、制约性、过程与结果的统一2.分类:(1)按活动方式:守候式、追踪式(2)按结合方式:一体式、分体式(3)按采访类型:问卷式、座谈式、体验式、明察式、暗访式3.基本步骤:(1)访前选题确立选题渠道、把握选题原则(2)访前准备日常性准备、临时性准备(3)采访实施1)观察2)访问1>访问的基本方式:正问、反问、侧问2>访问的技巧:设计问题、选择环境、寻找桥梁(4)访后整理(二)电视新闻写作1.电视新闻写作优化(1)要区别于文字报道和解说词(2)注重调节与画面之间的距离2.电视会议新闻(1)传播价值与地位(2)写作优化1)择优而写2)写出新意3)软化新闻4)充实新闻3.电视社会新闻(1)定义及意义(2)写作优化1)摆脱猎奇的陷阱2)加强写作前的调查研究3)注重语言的表达技巧4)详略得当,角度适宜5)增加理性色彩4.电视经济新闻(1)定义及内涵(2)写作优化:1)积极的推动观念革新2)注重表达政策颁布后的反馈3)加强信息服务的随机性5.电视体育新闻(1)定义及意义(2)写作优化1)突破狭窄的竞技范围2)报道形式灵活多变3)分析科学专业4)注重深化典型人物5)运用细节渲染主题6)平衡报道体育类别(三)电视新闻摄录1.电视新闻摄录的特性:纪要性、运动性、衔接性2.电视新闻摄录:真实、快捷、准确3.电视新闻画面结构(1)电视新闻画面构成基础1)线条2)光线:强度、方向、性质3)色彩:基调与主题、对比与和谐、渐变与分布、与光的配合4)影调(2)电视新闻画面构成实体主体、陪体、前景、背景、后景(3)电视新闻画面构成的特殊因素(4)电视新闻画面构图的局限与特点1)画面内容稍纵即逝2)画面构图连续衔接3)画幅比例固定局限4)画面成像一次定型(四)电视新闻的后期制作1.单个新闻的编辑(1)编辑职责:确立新闻基调、完善前期工作、组织后期提纲(2)画面编辑1)蒙太奇概述1>原理2>基本结构手段3>具体技法技巧2)蒙太奇类型1>叙事蒙太奇2>表现蒙太奇3)蒙太奇功能1>引起注意,产生联想2>选择概括,突出主题3>展示独特的画面时空概念4>形成节奏,创造和谐5>统一符号,完整形象6>创造意境,营造氛围4)蒙太奇操作1>掌握总体概念,超越现有素材2>控制节奏层次,依据内容组接(3)声音合成1)配音原则1>做好时间上的控制2>用平和语气叙述内容3>要保留思考的空白2)同期声合成原则1>现场音需要指向性2>完善有缺憾的同期声3)声音合成要点1>配音、同期声、播音要互补2>编辑后对声道的检测(4)声画组合控制1)量化控制1>单位时间内镜头的容纳量:一般镜头:8个/分,细节镜头3个/分2>现场采访的成功率3>字形字色停留时间长短,屏幕文字动画特技补充画面信息的次数2)模式控制1>海外电视新闻的基本组合模式声音:导言+旁白+访问+过桥+访问+现场结语——————————画面:主播+画面+人物+记者+人物+记者声音:导言+旁白+访问+旁白———————画面:主播+画面+人物+画面2>海外电视新闻的变形组合模式现场引语、记者说引语、冷开头(音效开头)主播旁白、主播旁白加访问3>海外电视新闻“现场立即报道”基本模式声音:导言+现场报道+主播与记者对话—————————画面:主播+记者/画面+主播/记者声音:导言+主播访问—————————画面:主播+主播/记者(新闻人物)2.多个新闻的编辑(1)新闻编排的原则1)树立整体传播意识2)注重新闻编排平衡3)注重真实编排理念(2)编排组合的形式1)同题组合:横向、复合、反差2)非同题组合:纵深、因果、矛盾3)报道与编配资料组合(3)编排的优化1)精选头条新闻2)保持新闻动态3)突出标题提要4)强调地域特征5)深化节目层次3.综合新闻的编辑(1)电视新闻的播出形式1)电视新闻的播出形式的发展概述2)播音员直播形式的特点1>增强播出时效2>强化新闻业务3>提高工作效率4>提高播出质量(2)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1)要求:重大的题材、技术的保障2)特性:现场性、参与性、同步性(3)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1)新闻播音角色1>新闻播音角色意义2>新闻传播与主观干预3>个性色彩与新闻传播2)我国电视新闻播音优化1>正确认识主播职责权限2>防止明星化的盲目崇拜3>实行位置互动,注重播采结合4>运用播讲技巧,接近观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