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百科全书》有感

读《百科全书》有感

读《百科全书》有感

第二小学三(2)班梁嘉磊我喜欢读一些介绍自然和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知识的书。正好妈妈给我买了一套书,我非常高兴的读起来。在读书中,我觉得自己真是大开眼界,学到了很多知识。

那些我佩服的科学家们,别看他们知识渊博,其实他们也是通过读书积累而成的。你一定会问:“是什么书?”这就是《百科全书》。“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就是自学百科全书,长大后才能做到平均每15天就发明一样东西。还有很多名人在小时候就读过百科全书,正是它的丰富内容,开阔了人的视野,启迪人的智慧。《百科全书》中介绍了历史、植物、动物、宇宙、军事……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知识,正是我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好朋友。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和“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以及我国许多关于书的名言警句都是介绍了读书的重要性,在这里我想说:“要想成为一位人才首先要读书。”

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吧!

儿童百科全书

孩子脖子总是响,与抽动障碍有关 孩子眨眼同时嘴歪,吃了药嘴不歪了,但是变为眨眼同时申脖子,脖子还总是响很大声,脖子响与抽动症有关吗? 脖子响一般与抽动障碍有关。怎么才能控制病情呢?以下是针对您的问题给予解答: 抽动症,以不自主的、无目的性、重复、快速地挤眉弄眼、努嘴、吸鼻、伸舌,甚至扭脖子、鼓肚子、耸肩、甩胳膊、蹦跳,或伴有嗓子发声、骂人为主要的临床表现,上述症状在一个患儿身上只会出现一两项,症状时轻时重。 在疾病的初期,有些症状还可暂时控制。对于缺乏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家长、老师甚至一些医生来说,如果把儿童的此类表现当成“坏毛病”或“沙眼”、“结膜炎”、“咽炎”来治,既耽误孩子的治疗,还会给儿童的心身带来一些伤害。另外这种疾病往往与多动症、强迫症、情绪障碍等伴发,因而此类患儿的管理、教育尤其困难,很多家长苦不堪言。因此要坚持长期、系统的药物和心理治疗,不能随意停药。目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副作用少,疗效肯定。 饮食新鲜清淡,不要吃填加剂多的食物。尽量不要感冒,劳累,也尽量少看电视,不玩游戏等。 还有父母对孩子的温暖如春的关怀非常重要,不批评、不打骂、不指责孩子,尤其是父母相亲相爱对孩子内心安全感尤其重要。

什么情况下应该给孩子吃抗菌素? 孩子生病了,医生给孩子开了抗菌素,可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吃了抗菌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就不给孩子吃。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却是不正确的。 细菌感染孩子后,如果您不让孩子吃抗菌素,孩子就要单枪匹马地与细菌作战。孩子的“兵工厂”主要是扁桃体、腺样体和肠道淋巴系统,为了提高战斗力,这些工厂就要扩编,也就是代偿性增大。医生在检查的时候就会发现孩子的扁桃体肿大,孩子肚子疼(肠系膜淋巴结炎)。如果这些器官经常代偿性增大,就会形成慢性扁桃体炎和腺样体增生,孩子睡觉会打呼噜,从而影响孩子的健康。如果家长及时给孩子吃抗菌素,孩子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那么,什么情况下应该给孩子吃抗菌素?什么情况下不应该给孩子吃抗菌素?什么情况下给孩子吃抗菌素会导致细菌耐药呢? 抗菌素是某些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能杀灭或抑制细菌。很多媒体经常说医生滥用抗菌素,这导致很多病人连合理的抗菌素都不敢使用了。 现在大医院的儿科都比较正规,一般的感冒发烧也需要检查血常规,如果检查结果证明孩子是细菌感染,这时候使用抗菌素就是正确的,不使用才是错误的。滥用抗菌素主要指不做检查或者凭经验使用。 儿科主要使用青霉素类或者头孢类抗菌素,这些抗菌素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一代头孢主要的副作用是肾毒性,三代头孢的副作用已经很小了。相对于疾病对人体的损伤,抗菌素的副作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有些人认为头孢类消炎药物会杀死白细胞,这完全是误解。因为使用头孢类抗菌素后,绝大多数的细菌被杀灭了,因此,血液里的白细胞自然会降低到正常水平。如果这个时候合并病毒感染(在细菌感染的时候,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会降低,病毒会趁机作乱),往往会导致白细胞降低到正常值以下。这是病毒的作用,而不是抗菌素的副作用。

给小学生讲的百科知识

给小学生讲的百科知识 对于孩子来说,看了解与学习这个世界的有许多方法,其中百科知识就是一种。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给小学生讲的百科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您。 百科知识(第一弹) ▼ 1. 四大名旦:、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2.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代表作《汉宫秋》;白朴代表作《墙头马上》《梧桐雨》;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 3.古代著名圣人: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武圣( ) 、词圣(苏轼)、医圣(张仲景)、史圣(司马迁) 。 4.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酉鸡、戌犬、亥猪。 5.在中国首先用麻醉药的中医是谁? 6.世界上最早的识字课本是我国的哪一部著作? 7.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哪部书? 8.澜沧江流出我国国境后被称作什么河? 9.成语典故“讳疾忌医”中的君王是指哪一位? 10.被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的人是谁? 1~10 答案 ▼ 1、梅兰芳; 2、马致远 ; 3、关羽; 4、申猴; 5、华佗; 6、《千字文》; 7、《天工开物》; 8、湄公河; 9、蔡桓公;10、唐太宗。 百科知识(第二弹) ▼ 11.中国“八大菜系”分别为:鲁菜、川菜、苏菜、粤菜、浙菜、闽菜、湘菜、等地方菜。 12.名菜“宫保鸡丁”中的“宫保”本意指的是什么? 13.小说《茶花女》是法国哪个作家的作品? 14.巴尔扎克的作品集《人间喜剧》包括多少部他创作的小说?

15.伏特制成历史上的第一个化学电池是在哪一年? 16.经常引起煤矿爆炸事故的瓦斯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17.2020年奥运会在哪个城市举行? 18.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9.“既来之,则安之”这一成语出自哪部著作? 20.“楷模”一词的本意是什么? 11~20 答案 ▼ 11、徽菜;12、官职;13、小仲马;14、90多部;15、1800年;16、甲烷;17、东 京;18、《南京条约》;19、《论语》;20、树名。 百科知识(第三弹) ▼ 21.在太阳系9大行星中,最大的行星是哪一颗? 22.什么岛被称为“泉水之岛”? 23.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出自哪位作曲家? 2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两大画派:佛罗伦萨派和威尼斯派。佛罗伦萨派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统称为“三杰”,他们是? 25.1917年首先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反对文言,提倡白话,从 而揭开了五四文学革命序幕的现代学者及作家是谁? 26.1921年郭沫若与郁达夫、成仿吾等人组织的文学团体是什么? 27.大猩猩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 28.大猩猩属于濒危动物,请问,目前地球上的野生大猩猩数目大约在多少只以下? 29. 的代表作《再别康桥》创作于1928年。 30.丁玲荣获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二等奖的作品是哪部小说? 21~30 答案 ▼ 21、木星;22、牙买加岛;23、约翰.施特劳斯;24、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菲 尔;25、胡适;26、创造社;27、赤道非洲;28、1万只以下;29、徐志摩;30、《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百科知识(第四弹)

《论犯罪与刑罚》读书笔记

贝卡利亚留下的宝藏 ——《论犯罪与刑罚》读书笔记 1404000126 刘美青法1401 切萨雷·贝卡利亚,1738年3月15日生于米兰。在写出《论犯 罪与刑罚》这本书时,贝卡利亚还只是一名26岁的意大利青年,当这本书中一系列振聋发聩的批判和一系列鼓舞人心的刑法原则被广泛传播时,整个欧洲都为之惊叹。 不以任何实在法为基础是贝卡利亚刑法学说的特点,它不是根据任何现存的刑法体系和原则去探求它的精神并解释其条文的,他的学说跳出了当时存在的刑法所限定的框架,用一种全新的角度去认识犯罪与刑罚。 他在第47章中总结出了一个公理——“为了不使刑罚成为某人或某些人对其他公民施加的暴行,从本质上来说,刑罚应该是公开的、及时的、必需的,在既定条件下尽量轻微的、同犯罪相对称的并由法律规定的”,我们从最后的总结出发,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文章的发展脉络。 刑罚起源于需要有些易感触的力量来阻止个人专横的心灵把社会的法律重新沦入古时的混乱之中。1而惩罚权则起源于人们为了保护自己而交出的最少一部分自由,这也决定了一切除了保护人们自由 1参见《论犯罪与刑罚》【意】切萨雷·贝卡利亚著,黄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P173 “需要有些易感触的力量来阻止个人专横的心灵把社会的法律重新沦入古时的混乱之中。这种易感触的力量,就是对触犯法律者所规定的刑罚。”

的惩罚都是擅权而非公正。这使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有法律才能为犯罪规定刑罚,需要一个能做出终极判决的司法官员对具体事实做出单纯的肯定或否定,且严酷的刑罚违背了公正和社会契约的本质所以不应使用酷刑。 他认为刑事法官根本没有解释刑法的权力,因为他们不是立法者。2贝卡利亚并不认同“法律的精神需要探询”这一观点,他认为一旦采纳了这一公理将使法律的堤坝让位给汹涌的岐见。因为一旦法律被任意解释,稳定性将荡然无存,法律的威严扫地,与立法的初衷背道而驰。但他并不是片面地反对解释法律,法律的含混性使得法律难以被大多数人理解,这样会使人民处于对少数法律解释者的依赖地位而无法掌握自己的自由,这就是贝卡利亚认为法律应该是公开的原因。 衡量犯罪的唯一和真正的标尺是对国家造成的损害,所以贝卡利亚将犯罪分为叛逆罪、侵犯私人安全的犯罪和扰乱公共秩序和公民安宁的犯罪。虽然一切犯罪包括对私人的犯罪都是在侵犯社会,但是由于侵犯私人的犯罪并非试图直接地毁灭社会,所以他将它们做了区分。贝卡利亚通过日常生活、几何学等更易理解的对象说明他的逻辑推理思路,进而得出结论:刑罚的目的既不是要摧残折磨一个感知着,也不是要消除业已犯下的罪行,它的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所以刑罚应该和实施刑罚的方式建立对应关系,从而更加有效和持久地达到刑罚的目的。 有的国家将秘密控告合法化,并将其视为必不可少的东西,贝卡 2参见《论犯罪与刑罚》P226“第四个结论是:刑事法官根本没有解释刑事法律的权力,因为他们不是立法者。”

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 1、动物遇袭时的不同反应: ①海参:抛弃内脏。②壁虎:断尾逃脱敌人。③乌贼:从体内喷出墨汁遮挡敌人视线。 ④蜜蜂:遇袭会反抗用生命捍卫自己的家园。⑤黄鼠狼:放屁使敌人受不了而离开。 ⑥海蜇:用刺蜇人。 2、动物的叫声: 龙(吟)马(嘶)羊(咩)虎(啸)乌鸦(噪)猿(啼)犬(吠)狼(嚎)鹤(唳)鸽(咕)牛(哞)鸭(呷)猫(喵 ) 鸡(鸣 ) 鼠( 吱) 青蛙 (呱 ) 狮(吼)熊(咆)鸦(鸹)蜜蜂( 嗡) 3、奇妙的舌头: 猫舌头上有肉刺,经常用舌头梳理身上的毛。狗舌头天热时伸出来帮助散发体内的热量。长颈鹿脖子长,舌头也长达60厘米,能把树上的嫩枝嫩叶卷住,吃树叶轻松方便。笨笨的企鹅舌头上长着尖尖的牙齿, 能逮住滑溜溜的鱼虾。变色龙的舌头比自己的身体还长,平时藏在嘴里,见到飞虫,能突然弹出粘住虫子.啄木鸟的舌头是细长的,舌尖长着倒刺,能把害虫从树洞里钩出来吃掉。蛇在地上移动时,总是仰 起头,分叉的舌头从嘴里向外不停地伸缩,探察周围的情况。因为蛇的舌头能接受空气中的化学分子,并能正确地判断出近旁是什么物体。青蛙的舌头很奇特,舌根长在下颌的前方,舌尖则伸入到口腔内。当捕捉小虫时,舌头会立即倒弹出来粘住小虫,然后翻回口腔,把小虫吞食掉。蜗牛舌头上生着无数细小 的牙齿(多的达1万余只),只要把舌头在嫩叶上一刮,就把嫩叶刮进嘴里,这样常常把农作物的幼苗给害死了。蜜蜂的舌头生在口器管状的吻中间,采花粉时,细长的舌头伸进花筒,一伸一缩,花粉通过吻部进入蜜蜂体内。 4、世界之最: 最大的海:珊瑚海 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 盐度最高的海:红海,也是最年轻的海岛屿最多的海:爱琴海 最著名的涌潮:钱塘江潮 面积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船只通过最多的海峡:英吉利海峡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埃特纳火山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公里).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 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60万平方公里) 陆地面积最大的洲----亚洲 海岸线最长的洲------亚洲

百科全书读书心得

百科全书读书心得 百科全书读书心得篇1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今,书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不,前几天学校就发了一本《中国儿童百科全书》,让我们回家读一读。 此书共有5章,分别是中华民族、日常生活、建筑、交通和家电。介绍了我国的少数民族,让我认识了他们的风俗习惯、饮食和服饰;货币,让我知道了人类社会最初使用的是贝币、刀币,到后来的金和银,直到发明了我们今天使用的纸币还有外国使用的欧元和美元等;还让我知道了许多节日的来源,比如,元旦:每年的一月一日为元旦,也称新年。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是日的意思。元旦就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采用公元纪年的各国人民,都在这一天开展庆祝活动,现在,元旦已成为世界性的节日。我国的传统建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造出我国宏伟的都城、宫殿、亭台楼阁、庙宇等。工艺看起来非常精湛! 但我还是比较喜欢中国的茶文化,因为我爸爸比较喜欢喝茶。我们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制茶、饮茶最早的国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闻于鲁庄公。这说明,早在神农时期,茶的价值就已经被发现了。爸爸平常喜欢喝花茶,让我知道了花茶是将茶坯与茉莉花、玉兰、玫瑰等香花在一起熏制而成的,带有所用香花的香味。怪不得爸爸喝时,有一股谈谈的香味,这也就是他爱喝的原因吧!我还知道了喝完的残茶的妙用:残茶可以消除异味,擦洗玻璃、门窗、家具等。如果把残茶装入枕套当枕芯,对高??者、失眠者有辅助

疗效。 通过这本书让我对我国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日常生活遇到了困难该怎么解决等。这本书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 百科全书读书心得篇2 看了《儿童百科全书》这本书后,我学到了许多许多的知识。 其中有一篇讲到,如果在沙漠里行走时突然没有水了怎么办?下面就是我要讲的内容:首先要在沙漠中努力寻找仙人掌,找到仙人掌后,用刀子在仙人掌的顶部切一个洞,挤出仙人掌的汁液就能解渴了。仙人掌耐炎热,干旱,生命力顽强,它救了许多在沙漠中迷路人的生命。 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好吃的巧克力是用什么做的吗?是可可豆,可可豆树盛产于气候潮湿的热带国家。人们从树上采取果实后,经过加工制做成各种美味的巧克力。你知道吗?美丽的海底花园是谁建造成的?是一群群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珊瑚虫在海底构成了巧夺天工的水下花园。它们是一种非常小的一种软体动物,许许多多的珊瑚虫一起建造成美丽的海底墙,就是珊瑚礁。 这本书还介绍了很多其它知识,如果你们感兴趣的话,也来看看这本书吧! 百科全书读书心得篇3 读了《少儿百科全书》,我觉的这真是一本好书。 这本书有很多关于动物,军事,科技,植物,地球,宇宙,历史等,内容非常的广泛,而且还有相应的图片,充分的调动了我的读书乐趣和积极性。我非常喜欢看这本书,里面有很多我都不知道的事情,真是让我大开眼见。 我喜欢读书,始于幼年。当时,幼儿园老师不仅教我们识字,还鼓励我们读一些简单易懂的童话作品。我与书似乎有缘,一读便着了迷,识字又特别快,从此便

大英百科全书中文线上资料库

?西非有許多國家曾是法國的殖民地,請問以下那個國家官方語言「不是」法語? □圔內加爾□喀麥隆□尼日■茅利塔尼亞 【說明】 目前西非地區國家的官方語言計有以下幾種: 1.法語:圔內加爾、幾內亞、象牙海岸、多哥、貝寧、馬利、尼日、查 德、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布吉納法索 2.英語:甘比亞、獅子山、賴比瑞亞、迦納、奈及利亞、喀麥隆 3.阿拉伯語:茅利塔尼亞、查德 4.葡萄牙語:佛得角、幾內亞-比索 5.西班牙語:赤道幾內亞 ?目前常用的圓周率「3.1415926< π<3.1415927」,最早由誰算出? □阿基米德□歐幾里得■祖沖之□卡西 【說明】 祖沖之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數學家、天文學家。他算出圓周率值在 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準確度達小數點後6位)﹐並提出圓周約率22 ∕7(≒3.14)、密率355∕113(≒3.1415929)﹐密率值比歐洲早1,000多年。直到15世紀阿拉伯數學家卡西(al-Kashi)才算得小數點後16位的圓周率; 密率355∕113也在千餘年後才被德國的奧托(1573)再次算得。 ?請問以下何者不是「蒙古人種」的體質特徵? □體毛和鬍鬚少■柔軟的直髮或濃髮□膚色從象牙色至棕色都有□高顴骨 【說明】 典型的蒙古人種的特徵是︰皮膚色素沉著輕微乃至中等(象牙色至棕色);上眼瞼有內褶;頭髮黑色﹐直而硬;面龐較胖﹐高顴骨;鬍鬚和體毛稀疏; ABO血型的B型血型出現率高﹐其他血型(例如Duffy血型﹐Diego血型)的陽性血型出現率不穩定或偏高。 ?請問西方最古老的大學是哪一所? ■波隆那大學□巴黎大學□牛津大學□海德堡大學 【說明】 最早可以稱為大學的西方學堂是9世紀義大利薩萊諾(Salerno)的一所有名的醫科學校﹐它吸引了歐洲各地的學生。但它畢竟只是一所醫科學校而已。 第一所真正的大學是11世紀末在波隆那創立的。它成了講授宗教法規和民

《论犯罪与刑罚》读书笔记

《论犯罪与刑罚》读书笔记 《论犯罪与刑罚》一书,长期以来被人们尊奉为刑法领域里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对罪行原则进行系统阐述的著作。在学习刑法之时,我便深受此书的启发;如今从刑事诉讼法的角度再次品读,更是另有一番收获。 本书包含的刑事诉讼法思想主要体现在第六至十三章以及第二十二章的内 容中。其所包含的无罪推定、逮捕羁押法定、陪审制度、审判公开、证人作证、公开控告、反对刑讯逼供等刑事诉讼思想,对当时以至后世刑事诉讼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将挑选自己最有感触的几个要点来进行重点阐述,并且结合我国当前刑事诉讼制度建设进行一些思考。 一.犯罪嫌疑与证据 作者将证据分为完全证据和不完全证据,并分别说明了不同证据的证明能力。对于完全证据,作者这样阐述:“那些排除了无罪可能性的证据,我称之为完全的。这种证据,只要有一个,就足以定罪”。①此处完全证据类似于现在证据分类中的直接证据,是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其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方法简单,无需经过复杂的推理过程。 对于不完全证据,作者认为:“不能排除无罪可能性的证据,则是不完全证据。这种证据要变成完全的,需要有足够的数量”。②即不完全的证据不仅在质上要求“确实”,而且在量上要求“充分”。确实而充分的证据一旦对犯罪事实的证明达到“排除了无罪可能性”的程度,则犯罪事实就是确实的。不完全证据类似于现在的间接证据,即不能单独直接证明,需要和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如果仅有一些不完全证据时,怎么确定犯罪嫌疑人的可靠性呢?贝卡里亚给出了用不完全证据衡量犯罪嫌疑可靠性的公式,概括而言,如果多个不完全证据只能相互印证,那么该事件的或然性就减小,由此形成的证据链条便不足以证明犯罪嫌疑。因为此时所有证据有依赖于一个关键证据的价值,这一证据如果出现缺陷,会导致所有证据出现缺陷;相反的,如果多个不完全证据相互独立,那么这种证据越多,该事件的或然性就越大,因此可以排除对该事件的合理怀疑。因为此时一个证据的错误并不会影响其他证据,还是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犯罪嫌疑人有罪的。 同时,贝卡里亚对其所使用的“或然性”“确实性”做出了一定解释,认为“伦理的确实性,严格说,只不过是一种被称为确实性的或然性”,判断某一事件具有确定性,所依据的是朴实的良知和普遍的伦理认识。虽然刑事诉讼是一种回溯性的、重构已然事件的过程和步骤,需要通过寻找证据去发现是谁实施了该已然事件,但是人为的对过去的重建本身就具有或然性。 对于案件事实的“或然性”还是“确实性”,学界也有着争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95条第(一)款规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可见,立法规定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对于此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 ① 【意】贝卡里亚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第24页 ②

中医大百科全书》

、通便、止咳、平喘、抗炎、抗过敏、强心、减肥、美容等功效。 苦荞麦--七大营养素完全集于一身,不是药,不是保健品,是能当饭吃的食品,却有着卓越的营养保健价值和非凡的食疗功效。它不属禾本科,而属蓼科,与人们所熟悉的“何首乌、大黄”等是亲兄弟,是国际粮农组织公认的优秀粮药兼用粮种,是我国药食同源文化的典型体现。苦荞被誉为“五谷之王”,三降食品(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出产于高寒山区,中国西南及山西晋北一带,主要产于大同,朔州两市,其中以大同左云县生产的最为有名,其中左云苦荞被国家质检总局,实施“左云苦荞”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天然,纯净无染,且因产地不同而营养价值不同。苦荞拥有独特、全面、丰富的营养成份,而且药用特性好,有人体所必须的多种营养成份,所以被世界营养学家誉为人类的“天然黄金搭档”!苦荞能抗菌消炎,有“消炎粮食”的美称。苦荞有通便排毒的功效,民间又称其为“净肠草”。苦荞茶适用人群: 1.肥胖者 2.经常在外用餐的人士 3.经常坐或者驾驶汽车的人士 4.经常精神紧张的脑力劳动者 5.饮酒过量人士

6.习惯性便秘者 7.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疾病的人士 8.患有糖尿病的人士 9.妊娠期的女士 ⊙老年人 生物类黄酮能保护血管,促进微循环,抗血栓,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每100克苦荞中含有43微克硒---抗癌之王,硒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重要的抗衰老元素。 ⊙年轻人 自由基导致DNA、脂质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性损伤,从而引起细胞的破坏老化和功能障碍,是人类衰老的最主要原因。苦荞富含生物类黄酮、硒、维生素C、维生素E四类抗氧化元素,能有效的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国家谷物研究所研究表明,荞麦特别是苦荞麦,其营养价值居所有粮食作物之首,并且含有其他粮食作物所缺乏的特种微量元素及药用成分(生物类黄酮、硒、铬、锰),对现代“文明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及几乎所有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均有预防和治疗功能。 ⊙儿童 苦荞的营养成分配比被国际营养学会称为“天然黄金搭档”,有“五谷之王”的美称。长期食用可增强免疫力,提高智力,促进生长发育。

大英百科全书电影史部分

大英百科全书电影史部分 电影的史前史几乎和它的历史一样长。第一批电影机械的演变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在它们发明后的最初年代里,对于这些机器的使用的发现也是经过漫长的实验才来到的。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电影机器的可能性,接着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爆炸性的创作活动。早期的电影制作者所面临的实质性问题就是要把电影从时间和空间的统治中解放出来。这时电影艺术家发现他的影片可以在时间上向前或向后跳跃。它不仅可以反映时间实际的消逝,而且还可以反映主观的时间。可以随心所欲地跳到世界的任何地方(包括进入他的人物的思想之中),既可以模拟一种经验的表面,也可以模拟对它的感觉,可以使用一个事件的节奏来进行描绘,也可以所事件戏剧化,这样,视觉电影美学的实质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同步声的出现第二次以时间和空间的统治威胁着电影--因为话语可以限制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一个场面持续的时间,甚至具体到象早期的假设一样,也就是说,电影摄影机就象一个坐在剧院中的观众。正如他们十五年前所做的那样,三十年代初的电影艺术家学会了掌握这个新的机器,然后学会上它来为他们服务,而不是与他们为难。电影艺术家把对话和画面结合起来,就象它的默片时代的先辈们那样把构图和剪辑、时间和空间、织体和结构结合成一个整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几年,大部分电影艺术家已经为对话找到了有效的和有感染力的视觉伴奏。对声音的依靠使得电影世界不如默片时代那样灵活,而是更接近于自然世界中的时间和空间。正如话语本身一样,电影世界较无声电影晚期更有逻

辑,更直接,更为平铺直叙。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电影艺术家努力在破坏这种逻辑。宽银幕的出现和几乎全部使用彩色片的事实,不连贯的剪辑的重新出现以及主观性的摄影,还有除了对话以外对音乐声音、无声的依靠,这一切创造了象默片时代最丰收的年代里一样灵活的电影。一九六零年以后拍摄的影片的视觉技巧在许多方面更接近于无声电影的方法,而不象中间的三十年中的那些技法。这些事实可能部分地解释了为什么最近无声电影又再次复苏,它们重新在剧院和电视中获得生命。 观众的要求以及生意人对这些要求的理解,对电影发展史的决定性影响并不亚于这门艺术的美学原则的发现。例如,虽然电影制片人和电影评论家相信(或者希望),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可以共存,然而追求新奇的观众却拒绝买票去看无声影片。商业性不可避免地决定了电影艺术的方向;一旦总的方向确定以后,电影艺术家才着手发现和发展一切艺术可能性。因此在电影史中,商业的现实、美学原则、工艺学的创新以及观众的趣味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本文是追溯电影的历史发展。 1、起源:一八一五年至一八九五 爱迪生及其实验室 卢米埃尔兄弟 2、电影小片子合“一本的电影”:一八九六至一九零七 欧洲法国 英国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介

一、中国大百科全书简介 1、国之瑰宝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我国现代最大的图书出版工程,是面向21世纪,代表国家科学文化水平的新一代百科全书,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增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全世界系统介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中国科学文化基础建设发展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也非常关心和支持。他们甚至亲自撰稿和审阅有关条目。全书中“毛泽东”的条目就是经过邓小平亲自编撰修改的。 2、大家云集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者选择始终本着“让合适的人撰写其最所长的条目”的原则。30年来,撰写条目的作者累计30000余人,其中,既有学界泰斗、国学大师,又有一流专家、资深学者。中国科学院第四届400位学部委员中,有336位参加了编纂工作;目前的两院院士、社会科学各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专家及各学科带头人多数都参与其中。 大家云集

1988年3月22日,邓小平题写的我社社名 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编撰出版人员

2003年3月16日,温家宝总理就《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工作做重要批示 3、社会各界的赞誉 “《中国大百科全书》,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树起一座新的丰碑。” “中国文化、中国力量” ——《人民日报》 “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繁荣发达的新标志” “集纳百科吐故纳新” ——《光明日报》 4、媒体评说 ●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正式出版 ●新浪:《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时代到来 ●光明日报:《中国大百科全书》实现数字化 ●和讯读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正式出版 ●搜狐:收录近16万条目,2亿文字量《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正式出版

读《论犯罪与刑罚》有感

读《论犯罪与刑罚》有感 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前,整个欧洲笼罩在死寂的黑暗之中,恣意、狂暴和残酷的刑罚使人们饱受野蛮、残忍的封建专制折磨之苦,随着启蒙思想不断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包括统治集团中的一些有志之士对旧的刑事制度产生了厌恶、怀疑和不满,刑法改革的思想条件和社会条件日益成熟。 1764年,26岁的意大利青年切萨雷·贝卡里亚发表了《论犯罪与刑罚》,立刻引起了轰动。他在《论犯罪与刑罚》中以巨无畏的勇气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当时的旧刑事制度,深刻地揭露了旧的刑事制度的蒙昧主义本质,将启蒙运动所创导的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引入刑事政策领域,使人类对犯罪与刑罚的认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论犯罪与刑罚》共四十二节,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刑法思想,包括刑罚权的根据,犯罪的概念、分类,刑罚的目的、种类,适用刑罚的原则,刑罚的确定性、必定性、及时性,预防犯罪以及刑事诉讼中的反对通供、诱供等。这里,仅按通常的刑法总论的纲目体系中的一些主要思想作一阐述。 一、贝卡利亚的犯罪观: 1、犯罪是特定环境下趋利避害的必然结果。 关于犯罪的原因,在《论犯罪与刑罚》中,贝卡利亚未作专门的论述,而是分散于各节的论述中。综合这些论述,贝卡利亚是从机械唯物论的立场出发,竭力说明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和条件与犯罪之间的必然性联系,认为犯罪是在特定环境下趋利避害的必然结果。

贝卡利亚将犯罪的根源归结为社会制度所造成的人们的政治、经济等地位的不平等,这在他当时所处的年代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其仅以一种被动的反映论来解释犯罪的原因,认为犯罪是行为人在这种特定政治、经济等环境下出于趋利避害目的的必然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学说的不足。客观环境作用与人的犯罪选择,不是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趋利也只是促使人步人犯罪的因素之一。人之所以犯罪有一个长期、渐进而又复杂的演变过程,不是简单地以特定情境下趋利避害所能概括的。 2、犯罪是对社会契约的违反。 贝卡利亚提出人类社会调整原则的三个源泉是神明启迪、自然法、社会的拟定契约。神明启迪是指神学教义;自然法实质上是指道德;社会的拟定契约是指人定的世俗法。宗教和道德的任务是根据行为内在的善或恶来确定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而人定法的任务则是确定政治上的正义与非正义的关系,即“行为对社会的利弊关系”,“它的力量足以在不肩负上天特别使命的情况下,正当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贝卡利亚运用“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的理论说明犯罪的本质属性的问题,他认为犯罪是社会契约即法律的产物,它属于人定法 的管辖范围,在自然状态下是无所谓合法与非法之分的,唯有在社会 状态下,随着国家和公共权利的出现,才产生了判断合法与非法的法 律标准。罪刑只是国家的法律所要惩罚的不服从而已。这一结论被意大利的思想家菲兰杰里概括为一句话,即“犯罪只不过是对契约的违

中国历史百科全书 精华本 全6卷

中国历史百科全书精华本全6卷定价:1590元优惠价:795元 册数:6册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盛世修典真补空白 求真务实拨乱反正 拾遗补缺纠偏概全 传承文明复兴中华

《中 国历史百科全书》(精华本)全六卷,全真琉金图文版,辞条18000个,插图5000幅,是在国学泰斗任继愈先生主持下,由众多专家学者共同编撰完成的,可谓中国史学界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知识含量由此可见一斑。本书十二卷本面世以来,深得各界史学爱好者的喜爱。各类图书馆(室)更是争相收藏。此次出版六卷精华本,更适宜家庭教育,家庭收藏及交往馈赠之用。 ★全书八大贡献★ ◆填补我国历史研究上的一大空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树严谨的学术风气与精湛的文学艺术为一体的文史魅力。 ◆传承恢弘灿烂的古国文明,为万世昌盛提供丰富的营养精华。 ◆继写民族历史,延续炎黄子孙的精神血脉。 繁荣中国的出版事业,打造国人自己的历史百科全书。 ◆溶鸿篇巨帙、宏大规模于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精装读本第一次使一套史学著作满足了多个层次的读者需求。 ◆站在历史的高度,全面剖析了“士”“儒”的政治基因,为现代政治

家与知识分子的合作找到了共识。 ◆让每一个家庭都有了同读一本中国历史百科全书的机会。 目录: ★读史三味★ ◆读文: 历史是前人用血与泪、笑与痛一笔一划书写的,安里行间浸透着历史的沉重,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读图: 从茹毛饮血的原始部落到秦皇汉武的横扫六合,从唐宗宋祖的文治武功到康乾盛世的繁华世界,一幅幅历史的宏大画卷无不充满了无穷的意味。 ◆读典: 大禹治水,孔孟圣贤,五霸七雄,秦汉一统,三国鼎立,唐诗宋词,百日维新……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发人深省的历史事件,在享受阅读趣味的同时体会历史真味

第一届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知识竞赛题目

第一届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知识竞赛题目 1、如果有人发生煤气中毒,首先应该做什么? A、把中毒者抬到室外通风处 B、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C、对失去知觉严重患者做人工呼吸 D、拨打120电话呼救 2、我国规定凡年满18岁至22岁的男性公民都有服现役的义务。义务兵服现役期限为几年? A、一周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3、在海上,起保证航空母舰编队和舰船安全作用的是? A、护卫舰 B、巡洋舰 C、驱逐舰 D、潜艇 4、下面属于径赛的是? A、掷铁饼 B、推铅球 C、竞走 D、跳远 5、有“冰上芭蕾”美称的冰雪运动是? A、花样滑冰 B、速度滑冰 C、冰球运动 D、高山滑雪 6、下列武术流派中,哪个不属于南拳? A、洪家拳 B、鹤拳 C、孔门拳 D、少林拳 7、克隆羊多利是世界上第一只由成年动物体细胞培育出的动物。请问它长得最像? A、提供体细胞的羊妈妈 B、提供卵细胞的羊妈妈 C、代孕羊妈妈 D、谁也不像 8、近视眼应该用哪种镜片矫正视力?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滤镜 9、下列哪项属于可再生能源?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 10、下列血液中的成分数量最多的是? A、血小板 B、白细胞 C、红细胞 D、葡萄糖 11、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不包括下列哪项? A、主控站 B、地球站 C、卫星监控系统 D、通信卫星

12、下列哪项不属于电脑的输出设备? A、打印机 B、扫描仪 C、显示器 D、音箱 13、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的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4、海拔在3000 ~ 4000米的山上可能会生长着什么植物? A、芭蕉 B、杨树 C、云杉 D、地衣 15、贯穿欧亚的丝绸之路起点为? A、长安 B、敦煌 C、玉门关 D、吐鲁番 16、奉葡萄牙国王之命,成功开辟欧洲通往印度航路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 B、麦哲伦 C、达?伽马 D、迪亚士 17、最早的两栖类动物是? A、三叶虫 B、鳄鱼 C、鱼石螈 D、恐龙 18、唐太宗时期,完善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全面发展,欣欣向荣。史称?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19、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A、毕昇 B、蔡伦 C、王祯 D、宋应星 20、欧洲文艺复兴发源于哪里? A、法国 B、德国 C、意大利 D、英国 2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A、蒸汽机的发明 B、计算机的发明 C、电力的应用 D、通讯设备的应用 22、世界上最长的河是? A、亚马孙河 B、多瑙河 C、伏尔加河 D、尼罗河 23、下列哪项珍品不是法国卢浮宫的镇馆之宝? A、《蒙娜丽莎》 B、《米洛维纳斯》 C、《思想者》 D、《胜利女神像》 24、持“碰鼻礼”的民族是?

论犯罪与刑罚读书报告材料文档

《论犯罪与刑罚》 贝卡里亚是刑事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在其《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他所提出的罪刑法定、罪刑相称、刑罚人道主义原则成为近代刑法的基本原则;他所主张的客观主义的犯罪论、双重预防的刑罚目的观和实现刑罚有效的刑罚及时性、公开性、确定性原则以及他所倡导的死刑废除论对后世刑法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贝卡里亚的犯罪观 (一) 经济上的不平等是犯罪的原因。贝卡里亚认为犯罪的根源是社会制度所造成的人们在政治、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行为人出于趋利避害的目的必然犯罪。从贝卡里亚对盗贼和杀人犯及其行为的推论的描述中可得到充分说明。“我应该遵守的算是些什么法律呀!它在我和富人之间设置了一条鸿沟,富人对我一毛不拔,反倒找借口让我尝受他所没有尝过的痛苦。这是谁定的法律?是富人和权势者。他们对于穷的阴陋的茅舍从来不屑一顾,他们眼看着儿童们在饥饿中哭嚎,妇女们在伤心落泪,却连一块发了霉的面包也不肯拿出来。我们要斩断这些给多数人造成灾难并为少数懒惰的暴君服务的绳索!我们要向不平等的根源开战!……” (二) 犯罪是对社会契约的违反。贝卡里亚接受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认为“犯罪”是社会契约即法律的产物,罪是国家的法律所要惩罚的

不服从。贝卡里亚指出:“人们牺牲一部分自由是为了平安无忧的享受剩下的那一份自由,为了切身利益而牺牲的这一份份自由总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国家的君权,君主就是这份份自由的合法保存者和管理者,但是,实行这种保管还不够,还必须保护它不受每个私人的侵犯,这些个人不但试图从中夺回自己的那份自由,还极力想霸占别人的那份自由,需要有些易感触的力量来阻止个人专横的心灵,把社会的法律重新沦入古时的混乱之中。这种易感触力量就是对触犯法律者规定的刑罚。”又指出:“法律只是社会契约的复仇者,而不是行为内在恶意的复仇者。” (三) 衡量犯罪的标准是它对社会的客观危害性。贝卡里亚指出:“我们已经看到,什么是衡量犯罪的真正标尺,即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同时,主张量刑也应根据犯罪行为的客观危害程度来决定。刑罚的轻重应以行为对社会危害的大小标准来确定。首先,贝卡里亚批判了以犯罪时所怀意图作为衡量犯罪标准的观点,他说:“这种标尺所依据的只是对客观现象的以使印象和头脑中的事先意念,而这些东西随着思想、欲望和环境的迅速发展,在大家和每个人身上都各不相同。”其次,贝卡里亚批判用被害人的身份来衡量犯罪严重性的观点。最后,贝卡里亚认为罪孽的轻重程度也不是衡量犯罪的标准。 二、贝卡里亚的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刑罚人道主义主张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语言”条目

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语言”条目(课外参考) yuyan/language 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语言的特点: 动物如蜜蜂、金丝雀、黑猩猩等都各有其信号系统,但是比之人类语言有如下的不同:动物的鸣叫或体势,是一个不可分离的连续体。人类语言不管是哪一种和哪个民族的,都可以分离出音位和词。动物的呼叫声限于几个或几十个,它的信号系统是封闭性的。人的语言系统是开放性的,并且可以按一定规则把音位和词组合起来,生成无限的句子。 动物的信号主要以直接刺激为条件,人类的语言不同。人们能对即将来临的刺激作出反应,如“快躲开!”,也可以远在刺激发生之前作出反应, 如“后果危险!”,也可以在碰到刺激时作出消极反应,如“不理这些!”。动物的信号系统基于本能,人的语言基于理智。 动物所得的经验,不能传给后代。人类因为有语言,可以把信息传到远方,也可以传给下一代。知识的积累,文化的形成,是有了语言才可能的。 由此可见,人的语言有 4个特点:①可分离性,②可组织性,③理智性,④可继承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可分离性和理智性。没有可分离体,就没有可能按规则组成大大小小的语言单位。没有人的理智,就不可能既有应用规则,又有选择符号的自由,使语言成为一个开放性的、能表示各种思想感情的符号系统。 在语言这个符号系统中,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受规则制约,这可以用两条轴线来说明:横线代表组合关系,竖线代表聚合关系。 横线的组合关系“这小姑娘有她的办法”这个句子运用了三条组合规则:①“这小姑娘”与“她的”在数的范畴上互相照应 (不能改说“她们的”)。②“有”是及物动词,后面要有宾语(“她的办法”不能省去)。③“有办法”只能是人,不能是物,“这小姑娘”作为主语,在语义上符合这个要求(不能说“这抽象性有她的办法”)。 横线组合体现了语言的规则性。 竖线的聚合关系例如下面这三个句子: 甲乙丙 这小姑娘有她的办法。 张永华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我家那孩子想出了一个主意。 “这小姑娘”可以被“张永华”、“我家那孩子”代替;“有”可以被“提出了”、“想出了”代替;“她的办法”可以被“自已的方案”、“一个主意”代替。这里甲、乙、丙三组中的那几个单位,彼此间有聚合关系。选择哪一个,主要由语义决定,不由语法决定,因此与组 合关系不同。竖线聚合体现了语言成分的可替代性和可选择性。 语言的功能 语言的功能可以从三方面考察。 人与人的关系语言是社会的粘合剂。见面时有说有笑,谈谈天气,拉拉家常,是社会对它的成员的要求。语言又是传输信息的工具。民主、法制、教育的实施有赖于语言作为中介,科学的传布有赖于通过语言获得信息并进行处理。 人与世界的关系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语言中的实词(表示方位、时间、数量、性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读了《论犯罪与刑罚》,我对法律有了更深的了解。它勇敢地揭露了旧的刑事制度的蒙昧主义本质,依据人性论和功利主义的哲学观点分析了犯罪与刑罚的基本特征。并且从《论犯罪与刑罚》中我们可以看到以贝卡里亚为代表的刑事古典学派的影子。这一派概括起来有3个基本点:(1)罪刑法定主义。这条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自由”思想,基本内容是:法无明文规定的不为罪,也不处罚;法律条文的解释应当严格,不能适用类推和扩张解释;禁止法律溯及既往;刑法对罪和刑要有明确规定,不能规定不定期刑。(2)罪刑相适应。这条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平等”思想,基本内容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身份等级差别,犯同样罪受同样处刑;刑罚的轻重与犯罪的轻重相适应。(3)刑罚人道主义。这条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博爱”思想,基本内容是:废除或限制死刑;废除残废刑;建立以自由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适用轻刑;改良监狱。 书中提出了刑法三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刑罚人道化原则;并且呼吁废除刑讯和死刑,实行无罪推定;此外,贝卡里亚在书中否认了法官拥有解释法律的权利。时至今日,书中的许多论点仍有现实意义。接下来,我将对书中的一些部分诉说我的观点和看法。 (一)罪刑法定 1.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本书明确提出了“罪刑法定”原则,第三篇写道:“只有法律才能为犯罪规定刑罚,只有代表根据社会契约而联合起来的整个社会的立法者才拥有

这一权威”“超越法律限度的刑罚就不再是一种正义的刑罚”。此外,在逮捕一篇中作者提到:只有法律才能确定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应受刑罚。因而,法律应指出:应根据哪些嫌疑. 而羁押罪犯,强制他接受审查和刑罚。并且证明嫌疑的证据也应该由法律来确定,而不是由法官来确定。因此每个公民都应当有权做一切不违背法律的事情,除了其行为本身可能造成的后果外,不用担心会遇到其他麻烦。 2. 对法律的解释 要使抽象的法律规范正确地适用于具体的法律事实需要对法律进行解释,法官在此过程中担任着判决的角色,那么其是否有权对法律进行解释呢?贝卡里亚对此的回答是:刑事法官根本没有解释刑事法律的权利,因为他们不是立法者;法官对任何案件都应进行三段论式的逻辑推理,大前提是一般法律,小前提是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结论是自由或者刑罚。由此可见,法官唯一的使命就是判定公民的行为是否符合成文法律而无权进行法律 解释。否则,法律的精神可能会取决于一个法官的逻辑推理是否良好,对法律的领会如何;取决于他感情的冲动;取决于被告人的软弱程度;取决于法官与被害者间的关系;取决于一切足以使事物的面目在人们波动的心中改变的、细微的因素。倘若如此,人们得到的将不是持久稳定的而是飘忽不定的法律解释。 3.刑罚的公开性、明确性 明确性原则要求立法者必须具体地并且明确地规定刑罚法规,以便预先告知人们成为可罚对象的行为,使国民能够预测自己的行动,并限制法官适

大英百科全书线上繁体中文版

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繁體中文版 開始 歡迎來到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繁體中文版﹐這裡可讓您查到百科全書裡的資訊。 檢索 檢索可以讓您更快地找到百科全書裡的條目。 在每個頁面上都會有一個檢索框,請將檢索詞輸入檢索框。 點按「Go」以確認檢索。 檢索結果將顯示在新的頁面上。 如果您檢索的是百科全書﹐檢索結果將包括檢索到的條目名稱、條目開頭的部分內容﹐以及與該條目相關的其他內容﹐如旗幟、圖像和地圖等。如果發現了您想要看的條目﹐點按該條目名稱﹐條目內容就會顯示。 如果您還需要更多的幫助,可繼續查看檢索方法提示(Search Tips)中的有關說明。

檢索方法提示 這裡有一些辦法可用來改善或修正您的檢索結果。 模糊檢索 如果您想檢索一個條目﹐但對詞語的拼法無把握﹐可以使用模糊檢索選項。選擇此一選項後﹐您會看到同詢問詞對應的一些檢索結果﹐以及同詢問詞具有相似拼法的其他字詞。 同音字檢索 如果您想檢索一個條目但不知道其中某個字的準確寫法﹐那就使用同音字檢索選項。當您選擇這個選項後﹐將會看到對應於您的詢問詞的一些結果﹐以及有相同發音的字詞。例如﹐檢索「安德生」的結果裡也許會出現「安得生」。 分類檢索 如果您想檢索與某個主題有關的一些條目﹐可使用分類檢索選項。當您從下拉式功能表中選擇了一個類別後﹐將會看到與所選的主題有關﹐與您的詢問詞對應的一些結果。例如﹐在「音樂」類別上檢索「亞洲」﹐結果顯示的只是與亞洲有關的音樂條目。在「哺乳動物」類別上檢索「象」﹐結果顯示的是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而若在「遊戲」類別來檢索「象」﹐則得出中國象棋的結果。 用英文檢索 條目名稱用中、英兩種文字顯示。如果您檢索某個特定條目名稱﹐可以用它的中文或英文名稱來檢索。例如﹐檢索「Internet」將會顯示出「網際網路」的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