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课件 精品 精品

合集下载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课件(共31张ppt).ppt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课件(共31张ppt).ppt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要求,阐释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必要性, 更加认同党和国家现阶段采取的一系列分配政策和措施。 科学精神:探究我国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提高科学认识问题的水平和科学解 决问题的能力。 法治意识:探究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渠道,理解并支持国家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 法收入的决心和措施。 公共参与:明白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不只是国家和政府的事,人人都有责任,中学生 应该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做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积极践行而不是坐等结果。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探究与分享
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优化收入分配的有关 政策不断出台,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2018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 法〉的决定》。此次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将工资、薪金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由 原来的每月3 500元调整为每月5 000元,并新设立了专项附加扣除,开启了从分类 税制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
探究与分享
小吕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月有工资,年终还有奖金。小吕 的妈妈是一家股份制企业的管理人员,除工资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 红。家庭投资理财由妈妈负责,银行存款和国债都有收益。小吕的叔叔是 农民,转让了自家承包地的经营权,一心一意经营“农家乐”,收入增加 了很多。小吕是一家公司的员工,业余时间喜欢搞小发明,通过转让自己 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课堂小结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2.按劳分配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居民收入的来源 5.劳动的重要性、要求 1.完善收入分配的原因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ppt课件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ppt课件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坚持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我国的社会保障 综合探究 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
所有制 交换制度
做大蛋糕 分好蛋糕
预习提纲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原因 (1)共享发展: (2)效率与公平: 2、措施 (1)根本措施: (2)制度保障: (3)两个同步: (4)初次分配: (5)再分配: (6)第三次分配: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决定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1)李佳琦事件和社会各界人群自曝出的工作情况及收入,反映了当前我国 收入分配存在着哪些具体问题?有何影响? (2)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探究分享三·跟着李佳琦看收入
问题: ①居民收入差距大, 低收入人群比重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低 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③劳动性收入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较低 ④财富积累、调节机制还不够完善
基本制度
环境

经济体制

背景




如何发展
如何分配
第一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综合探究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分配尺度

必修2第四课4-1我国的收入分配-备战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精讲课件

必修2第四课4-1我国的收入分配-备战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精讲课件

(1)农民自己经营所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 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也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
(2)农民的种粮补贴收入 属于转移性收入 (3)农民到流转后获得经营权的公司去打工所得收入 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
(4)农民流转土地所得收入:
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收入,也属于财产性收 入,同时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5)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包括:
要素: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 意义:一切要素活力迸发,优化资源配置
收入途径: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完善个人 收入分配
原因: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 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措施:根本措施、制度基础、理顺关系、两个同步、初次分配、 再分配、第三次分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消除贫困
3、利于调节收入差距,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 这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 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考点(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二)怎样完善收入分配(措施-重点)
1、根本措施: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增加社会财富和居民收 入奠定物质基础----“做大蛋糕”
为什么不选择平均分配或者按需分配呢?
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公有制经济范围内)
(3)具体形式
(1)性质:
(2)基本内容和要求: ①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 必须参加劳动;
按劳 分配
①在公有制企业、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 业中以及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的 职工工资、奖金、津贴。
②集体经济中农民自己经营所承包土地获 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贡献参与分配的方式
有利于 让一切要素的活力 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 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促进经济发展

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问题课件

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问题课件
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问题课件
目录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优化措施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未来发展趋势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政策建议
01
CHAPTER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
收入分配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生产成果,按照一定的规则,由社会不同部分、居民个人和组织之间进行的分配。
代际财富转移与家庭结构变化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贸易
01
全球化将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部分出口产业的利润水平。
技术溢出效应与产业结构升级
02
全球化将加速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工资水平。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人才流动
03
全球化将促进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人才流动不平衡,进而影响收入分配格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一些具有垄断地位的行业,如石油、电信、金融等,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收入往往较高。然而,在某些竞争激烈、利润较低的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则相对较低。此外,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如偷税漏税、压低工资等,这也会导致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降低。
总结词
加强基础教育公平性,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
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实用性。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5
CHAPTER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政策建议
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确保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
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失业保险金和低保金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推进扶贫攻坚工作,落实精准扶贫政策,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二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二

技术
管理
数据
正确认识各种分配方式
类别
对应形式
适用范围
按劳分配 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
公有制
经济
按 劳动 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

生 要素

产 资本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使得、债卷的利息、私营
要 素
要素 技术
企技业术这主 入的股种税、后专分利利润使配用和方技术式转有让收什入 么优点?
相爱一家人
镜头二
我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每月有工
爸爸
资,年终还有奖金。
哥是个农民,转让了自家承包地的经营权取 哥 所得。一心一意经营“农家乐”,收入增加
了很多。
奶 我退休在家,每月都有养老金, 你们不用担心我
思考: ①樱桃一家人获取收 入的途径有哪些? ②当前个人获取收入 的途径为什么会多种 多样?
02、我国的居民收入的途径
我国居民获取收入的途径
(1)劳动性收入: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津贴和资金 (2)财产性收入: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利息、租金 (3)经营性收入: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如开小店、摆小摊 (4)转移性收入: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 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与补助、政策性补贴等
哇哦这么厉害,小毛孩拿的工资还比一些同事高,为什么呢? 我负责的工作保质保量超额完成任务,单位另外奖励给了我一千元。
思考:樱桃是按照什么方式取得收入的? 为什么同在一家国企,樱桃拿的工资会比一些同事还多? 请你结合内容对话谈谈这种收入方式有什么优点?
0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课件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课件
以下属于初次分配: ① 人们的劳动收入(如工资、奖金、津贴); ② 财产性收入(如存款利息、房屋租金、股票分红); ③ 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如个人经营收入)。
(6)在再分配方面(主体:政府)
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
1.浙江共同富 裕示范区建设 提供了哪些可 借鉴的做法? 2.总结完善个 人收入分配, 实现共同富裕 的措施。
材料分析
做法: ➢ 部署三个“一号工程”,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扩中:①农民工在多方面
享受与普通市民同等待遇、 权利和机会;②完善技术 工人按技术要素分配的分 配方式;③以立法的方式 强化技高者多得的导向; ➢ 提低:①建设“共富工 坊”,吸纳农民就业增收; ②推出共富工坊保,解除 其后顾之忧; ➢ 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 次分配齐发力。
(5)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①必要性:由一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A.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不能按需分配
B.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谋实生行手按段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C.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不能平均分配
干与上不工干人一喊个人样 下地人等人
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活人看人
对点练习
按劳分配
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做大蛋糕很重要,分好蛋糕更考验中国的智慧。为了让一
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
全感,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配
的是 ①个体商户李华经营小卖部获得的盈利收入
D
②民营企业员工小谢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

最新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问题ppt课件

最新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问题ppt课件

城镇居民收入趋向多元化
经营性收财入产性收入 6% 1%
转移性收入 30%
工资收入 63%
工资收入 转移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6、党的十六大
第二点突破,就是第一次提出了扩大中等收入的比重。
(1)铁饼型 (2)金字塔型 (3)橄榄型
高收入群体
中等收入群体
低收入群体
(1)铁饼型 特征:所有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很小。 好处: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平等程度高,大家在收入水平上没有什么可
a收入差距根本不严重b收入差距不太严重c收入差距比较严重d收入差距很严重不太严重119比较严重1624根本不严重100很严重8157202126一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二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三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四如何认识当前我国的收入差距202127一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1整体差距扩大收入分配的结果不公这里选择三个有代表性的资料
1806年,法国著名的经
济学家萨伊提出了三位一体 的分配公式,所谓三位一体 指的是劳动获得工资,资本 获得利息,土地获得地租, 也就是劳动、资本、土地共 同分享收入。
三 位
劳动获得工资
三 者
一 体


资本获得利息






土地获得地租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 。劳动创 造价值,只有人的活劳动创造价值, 资本、土地等非劳动生产要素不创造 价值。 •我认为仍然要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 论。但是,要把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 分配区别开来,创造价值的仍然是劳 动,但是其它的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 值的创造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 作用,所以要参与分配。 • 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人多,劳动力多。 实际很难做到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 与分配。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件(最新版)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件(最新版)

财产性收入 劳动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分议题一:从村民“笑容”中寻我国个人分配制度是什么?
3.收入途径
①劳动性收入::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津贴和资金。 ②财产性收入: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利息、租金。 ③经营性收入:通过生产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如开小店、摆小摊。 ④转移性收入::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 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政府补贴、社会救济金
分议题一:从村民“笑容”中寻我国个人分配制度是什么
从按劳分配的角度谈谈村民为何笑的如此甜美?
(4)意义:
(1)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 系在一起。 (2)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 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3)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 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p45)
分议题三:从市民的“德容”中学如何发扬劳动精神
课后作业
劳动委员和班主任沟通,在要求每位同学在 学校完成一项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
04 课堂总结
人收入分配 我国的个
课堂总结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我国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 3、按生产要素分配 4、我国居民收入的途径 5、关于劳动
名词点击
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种 ●如何征收? 居民个人每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 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重要性? 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p48)
分议题二:从居民的“愁容”中探如何完善个人分配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不平衡发展模式的效应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 选择了不平衡发展 模式(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就必然带来收入差 距的扩大。
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 1999 年东部地区 人 均可 支 配收 入 为 7522. 84 元, 西 部 为5284. 23 元, 两者相差 2238. 61 元, 东部为西部的1. 42 倍。 2009 年, 东 西部这 两个 数据 分别 为20953. 21 元和 14213. 47 元, 相差 6739. 74 元, 东部为西 部的 1. 47 倍。
▪ 2009年浙江、贵州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24611元、12862.5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 别为10007元、3000余元;
行业间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上升
2008年20个行业门类收入差距 平均接近5倍,有的行业职工实际收 入是其他行业的10倍。数据显示, 2008年中央企业人均福利费支出为 3387元,其中最高的为4.46万元,最 低的为149元,相差近300倍。
比如,在北京同样是在开电梯的工作,北京 户口的下岗女工就比外来打工妹的工资高。
分配不公现象之五:
一些不合理收入没有得到有效规范
如少数人通过非法收入;一些行业乱收 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涨价;一些行业 人员收受红包、回扣、出场费等。这些被 称之为“灰色收入”、“隐性收入”的部 分,往往难以统计,也难以纳入收入调节 范围。
据上市公司年报分析,208家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 差距,从2006年的6.72倍扩大到2008年的17.95 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配不公现象之二: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年份 居民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比重
1995年
67.3%,
2005年
我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
2010年两会召开前夕,新华网开展了“你最关心的 话题”网络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分配不公问题 在18个选题中位居第一。
主要内容
▪ 一、当前我国分配收入主要问题 ▪ 二、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 三、收入差距扩大对我国经济影响 ▪ 四、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分配不公现象之六:
违反分配政策的现象大量存在
一些地方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不及时,与 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不相符。一些企业不执 行国家最低工资标准,不按规定给工人缴纳 各种社会保险,随意压低、克扣工人工资, 特别是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久治不绝。
分配不公现象之七:
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加大
▪ 1、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 2、城乡收人差距持续拉大 ▪ 3、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 4、行业间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上升
收入分配基本框架
收入分配主体:城乡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 收入分配内容: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劳动和非劳动) 收入分配制度:包括工资分配、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
制度 收入分配结构:劳动报酬+财产收入+其他收入 收入分配水平:包括收入总量、平均收入水平以及收入
总量和平均收入的增长幅度 收入分配关系:包括城乡分配关系、地区分配关系等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主要问题
(一)收入分配的基本概述 1、收入分配基本框架 2、社会分配机制的三个层次 3、测定国民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重要指标
(二)我国分配收入不公主要现象 1、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 2、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3、垄断行业收入畸高 4、同工不同酬现象十分严重 5、一些不合理收入没有得到有效规范 6、违反分配政策的现象大量存在 7、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加大
垄断行业收入畸高
一些行业凭借国家赋 予的垄断地位轻而易 举获取高额利润,并 将其转化为员工的收 入和福利。而这些过 高收入与员工的劳动 贡献和企业的真实业 绩并不相符。
分配不公现象之四:
同工不同酬现象十分严重
在各类经济组织中只要是农民工、临时工、 非正式工,工资都明显低于正式工。电信行业劳 务派遣工只有同岗位的正式职工的三分之一,有 的甚至只有十分之一。
54.1%, 12年间下降了16.7%
2007年
50.6%,
而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却呈快速上升趋势。
▪ 从国际上看,居民收入所占比重一般在70%左右,劳动报酬所占比重一般在 60%左右
▪ 美国2005年
北京2007年
▪ 企业14%
企业42%
▪ 政府13%
政府15%
▪ 居民73%
居民43%

分配不公现象之三:
据2010 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 收 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高达 11 倍,2011 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 资研究所发布的最新数据, 这一差距 已扩大到 15 倍。
二、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 1、不平衡发展模式的效应 ▪ 2、体制改革不到位 ▪ 3、相关政策不完善 ▪ 4、分配制度改革滞后 ▪ 5、政府对分配的调节和监管不够有效 ▪ 6、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的原因
测定国民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重要指标
▪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 1、洛伦茨曲线 ▪ 2、基尼系数
分配不公现象之一:
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
据统计,从1997—2007年的10年间,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 53.4%下降到39.74%。尽管这里面有统计口径变化的影响,但总体而言,我 国劳动报酬占比是呈逐年下降趋势。有学者认为,当前初次分配中“强资本、 弱劳动”趋势不断强化,劳动在各种生产要素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2002年至2009年,我国GDP年均增速超过10%,职工工资扣 除物价因素后的年均增长只有8.18%。“蛋糕”做大了,分给职工的分 量反而减少了。在发达国家,工资一般会占企业运营成本50%左右,而在中国则 不到10%。
社会分配机制的三个层次
▪ 初次分配是按照各生产要素对国民收入贡献的大小进行的分配,主要 由市场机制形成。
▪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把国民收入中的一部分拿出来通过 税收和社会保险系统进行重新分配,主要由政府调控机制起作用。
▪ 第三次分配是指动员社会力量,建立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 志愿者行动等多种形式的制度和机制,是社会互助对于政府调控的补 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