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入分配2016最新课件

合集下载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课件(共31张ppt).ppt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课件(共31张ppt).ppt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要求,阐释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必要性, 更加认同党和国家现阶段采取的一系列分配政策和措施。 科学精神:探究我国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提高科学认识问题的水平和科学解 决问题的能力。 法治意识:探究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渠道,理解并支持国家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 法收入的决心和措施。 公共参与:明白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不只是国家和政府的事,人人都有责任,中学生 应该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做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积极践行而不是坐等结果。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探究与分享
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优化收入分配的有关 政策不断出台,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2018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 法〉的决定》。此次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将工资、薪金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由 原来的每月3 500元调整为每月5 000元,并新设立了专项附加扣除,开启了从分类 税制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
探究与分享
小吕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月有工资,年终还有奖金。小吕 的妈妈是一家股份制企业的管理人员,除工资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 红。家庭投资理财由妈妈负责,银行存款和国债都有收益。小吕的叔叔是 农民,转让了自家承包地的经营权,一心一意经营“农家乐”,收入增加 了很多。小吕是一家公司的员工,业余时间喜欢搞小发明,通过转让自己 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课堂小结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2.按劳分配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居民收入的来源 5.劳动的重要性、要求 1.完善收入分配的原因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最新版)(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2)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最新版)(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2)

(5)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P49相关链接) 等公益事业。 (6)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 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名词解析:隐性收入、灰色收入、黑色收入
隐性收入:指未公开的账外收入,包括账外存在的个人福利、隐性财产收入、 灰色收入与黑色收入等。 灰色收入:指为来路不明、没有记录在案、没有纳税、游离在申报之外的个 人隐秘收入。 黑色收入:一般指非法收入。
4.按生产要素分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 入分配。
(1)生产要素的构成
生产 要素
资本
技术
管理
知识
劳动
(2)按要素分配的种类
劳动 资本 土地 知识 技术 管理 数据
要意 素义
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 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 的源泉充分涌流
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促进经济发展。
D
④创新更多金融产品,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谢谢聆听
(2)个人获取收入的要求: ①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②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 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③要鼓励全体劳动得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 创造性劳动致富
议学活动
介绍和分享自己的家庭收入来源有哪些?这些收入分别来 自于何种分配方式?
第二章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议一议:收入分配不公对经济社会生活可能带来哪些危害?
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及意义

前提条件 生产资料公有制
劳 分
物质基础 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 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ppt课件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ppt课件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坚持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我国的社会保障 综合探究 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
所有制 交换制度
做大蛋糕 分好蛋糕
预习提纲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原因 (1)共享发展: (2)效率与公平: 2、措施 (1)根本措施: (2)制度保障: (3)两个同步: (4)初次分配: (5)再分配: (6)第三次分配: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决定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1)李佳琦事件和社会各界人群自曝出的工作情况及收入,反映了当前我国 收入分配存在着哪些具体问题?有何影响? (2)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探究分享三·跟着李佳琦看收入
问题: ①居民收入差距大, 低收入人群比重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低 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③劳动性收入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较低 ④财富积累、调节机制还不够完善
基本制度
环境

经济体制

背景




如何发展
如何分配
第一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综合探究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分配尺度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课件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课件
以下属于初次分配: ① 人们的劳动收入(如工资、奖金、津贴); ② 财产性收入(如存款利息、房屋租金、股票分红); ③ 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如个人经营收入)。
(6)在再分配方面(主体:政府)
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
1.浙江共同富 裕示范区建设 提供了哪些可 借鉴的做法? 2.总结完善个 人收入分配, 实现共同富裕 的措施。
材料分析
做法: ➢ 部署三个“一号工程”,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扩中:①农民工在多方面
享受与普通市民同等待遇、 权利和机会;②完善技术 工人按技术要素分配的分 配方式;③以立法的方式 强化技高者多得的导向; ➢ 提低:①建设“共富工 坊”,吸纳农民就业增收; ②推出共富工坊保,解除 其后顾之忧; ➢ 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 次分配齐发力。
(5)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①必要性:由一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A.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不能按需分配
B.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谋实生行手按段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C.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不能平均分配
干与上不工干人一喊个人样 下地人等人
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活人看人
对点练习
按劳分配
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做大蛋糕很重要,分好蛋糕更考验中国的智慧。为了让一
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
全感,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配
的是 ①个体商户李华经营小卖部获得的盈利收入
D
②民营企业员工小谢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

个人收入的分配PPT课件

个人收入的分配PPT课件
讨论:象牙山村实行的是什么样的收入分配方式? 依据是什么?
2
一、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样 的分配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 主体
决定 按劳分配为主体






构 多种所有制经 决定 多种分配方式 度
济共同发展
并存
3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 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 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18
命题点❸ 分清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对点金题 4】 下表为某国企总工程师老张的某月收入一览表(单位:
元)
持有公司股 工资、奖金 利息收 技术转让
票所得
所得

所得
500
5 300
200 1 500
老张本月的劳动性收入和资本性收入分别为( )
A.6 800 元 3 700 元 B.5 300 元 700 元
叫…叫我生说产,资咱料村公都有这么制富是了实,行就按该劳来个分按配…的按前需分提配,,我谁想要啥 就国拿目啥,前需的…公需有要多制少经拿济多,少生!产要不力,水就平按不人高头,平均劳分动配产,这才 叫谢品公广也平坤。(没嘲有笑极的大口地气丰):富呵,,所按以需不分配能是按挺需好分,配可。是咱村还没富
5
情景二:同工不同酬,村民有争议
今天又到了村民领工资的日子了,刘能和谢广坤早早地就来到了
村委会目。前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别, 刘样劳能干(活动一,还激凭是动啥谋,我生话…我手更领说段2不0,0清0所,楚以你了拿不)2能:50我平0?说均这广分不…配广是坤欺。呢…欺,负咱人俩吗一?…一

高中政治课件:个人收入的分配

高中政治课件:个人收入的分配

03
税收政策作用
税收政策对于调节社会经济活动、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定义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公 民面临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等生活风险时给予物质帮 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分类
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救 济制度等。
高中政治精品课 件个人收入的分 配
目录
• 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 • 个人收入分配的方式 • 个人收入分配的制度与政策 • 个人收入分配的改革与发展 • 个人收入分配的国际比较
01
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
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 生产该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决定的,而劳动是价值的唯
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促 进个人竞争和个人成就,同时 加强政府宏观干预和监管,防 止收入差距过大。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注 重社会公平和福利制度,保障 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
鼓励企业建立合理的工资制度 和源自利制度,提高员工收入水 平,缩小企业内部收入差距。
THANKS
感谢观看
条件提供相应的收入或福利支持。
按需分配有助于保障低收入者和弱势群 体的基本生活需求,促进社会公平和稳
定。
其他分配方式
其他分配方式包括福利分配、按经营 成果分配等,这些分配方式在实践中 可能表现为奖金、津贴、社会福利等 形式。
在高中政治教育中,了解和掌握各种 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有助于学生全面理 解收入分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 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改革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城乡、区 域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共22张ppt)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共22张ppt)

疑难解析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初次分配一般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 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不直接干预。 (2)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 法律等对收入要素进行再次调解的过程。主要通过税收、财政 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 (3)只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才能 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最终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又有利于 促进社会和谐。
用经济生活中促进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如 何应对流动人口的期盼。


答案: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 资标准,提高流动人口的收入。通过再分配更好实现 社会公平。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中的物质保障作用。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 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让流动人口均等享受基本公 共服务。(考生若答出“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等举措,可酌情给分)
练习测试

1.(2018年高考江苏卷政治10)最低工资制度旨在保 护低收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最低工资应高于劳 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2017年,我国有22 个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下,如图2中(P代表劳动力价格,Q代表劳动力数量 ,D、S分别代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P1、P2分别 表示变化前后的劳动力价格)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 是
自主学习
三.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 ,它表 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 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效率与公平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 的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 的 。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 调不同的方面,效率强调按贡献大小拉开收入差距; 公平强调年高考上海卷13).2016年4月,国务院印发 通知,对专利成果收益分配、科研人员兼职收入、科研 成果入股分红、科研人员成立公司等方面作出规定。为 落实这些激励性规定,最需要完善的分配方式是 A.按劳动要素分配 C.按技术要素分配 B.按资本要素分配 D.按惯例要素分配

个人收入的分配PPT教学课件

个人收入的分配PPT教学课件

正常的行走 屁股翘起
发现食物源, 屁股拖地排出信息激素
用触角接受 信息激素
动物的动作、声音和 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 信息的作用
动物为什么要 结群生活?
极地生活的企 鹅,常常是成千上 万聚集在一起,因 为它们身处的是冰 天雪地的世界,虽 然身上有着厚厚的 脂肪,但集群无疑 可以相互取暖,这 种集群对御寒有好 处。
• A.蜂群中蜜蜂数目很多 • B.蜂群中不同成员之间有分工 • C.蜂群中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 D.蜜蜂聚集在一起可以防御敌害
• 5、一个白蚁的社群中,其职能为建筑蚁巢, 喂养雌蚁、雄蚁、幼虫和兵蚁的是
• A.雄蚁
• B.雌蚁
C
• C.工蚁
• D.兵蚁
• 5.鹿群的群体内,不同成员间 分工合作 ,
B.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
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探究话题:网上在效率上如何体现?公平如何体 现?
华西坚持共同富。村民家家有别墅、存款和轿车。村民的经济 收入有三个来源:一是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工资奖金,多劳 多得,实际上就是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二是共产主义按需分配, 村民的各项福利;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本分红。“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1.内涵: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
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 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 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实施范围
分配依据
分配内容
分配原则
2.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群体生活的动物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收 入 与 分 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第三单元逻辑结构
•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消费”,解决的 是“生产什么”的问题。第二单元的 主题是“生产”,解决的是“怎样生 产”的问题。本单元在前两单元的基 础上,重在解决“生产出来的产品如 何合理分配”的问题,从个人收入的 分配和国家收入的分配两大方面了解 社会公平、财政税收的作用。
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她的收入( )
• 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 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A
• ③属于按劳分配
• 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①按劳动要素分配:是劳动者所得,如私营企业、外资企 业中的职工工资、奖金和津贴;
②按资本要素分配:突出强调“投资收益”,如私营企业 主的税后利润,股票红利、股息,储蓄和债券的利息等; ③按技术要素分配:突出强调“技术贡献”,技术入股、 专利费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④按管理要素分配:强调的是企业中的经理等管理者的年 薪及奖励
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含义:个体劳动者运用自己的生产资料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直接归 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分配范围
【注意点】分配对象
劳动者特点
国家态度
个体经济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 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2、 按生产要素分配 (1)内容(形式):
⑵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择题聚焦于分配方式和维护社
①收入分配公平 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 关系
会公平的具体措施。材料题多 立足生产、分配、消费的关系, 考查收入分配公平的维护对我
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措施。
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 这种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
考点考向概览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考点概览
考向定位
7、个人收入的分配 ⑴分配制度 ①生产决定分配
1.从知识的考查看:重点考 查收入分配方式和社会公平的
维护。社会公平的维护经常与 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②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相结合
③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 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

和材料题都是考查的重点,选
分配尺度 分配对象 分配结果
社会主义制度下 公有制经济 劳动 个人消费品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注意】 1、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
公有制企业、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职工的 工资、奖金、津贴与农村经济中的承包土地经营 所得都属于按劳分配。土地经营权流转所得不属 于按劳分配,而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C、①③ D、③④
A、内容 B、按生产要素分配意义
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非按劳分配)的内容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其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2.按生产要素分配: 劳动、资本、土地、
技术、管理等要素 3.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 作用的福利性分配 、社会保障收入
存在性质、适用范围、分配尺度、 分配对 象、分配结果
2、原因:
3、地位:
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 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 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 得。
存在性质
【注意点】 适用范围
(1) 由我国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根本)
生产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有制并存
决定
决定
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直接)
(3)
生产力
决定
生产关系
所有制结构 人与人关系 分配方式公有制ຫໍສະໝຸດ 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
决定
决定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基本内容和要求
2.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并非都是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 平均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工资、奖金和津贴 福利 技术、资本入股所得
讨论:按需分配和平均分配是否行得通?
按需分配
根据社会成员需 求,对社会产品 进行分配,即需 要什么就分配什 么
平均分配
不论工作态度、工作 成绩、贡献大小、效 率高低、干多干少干 好干坏等等,实行大 平均,大锅饭.
2、原因: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
按 劳 分 配
前提条件 物质基础 直接原因
生产资料 公有制
生产力发 展水平
劳动的性 质和特点
社会占 有,由 社会分 配
不高, 不平衡
存在差 别,谋 生手段
意义(重要性)
(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 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 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对劳动者的积极意义
(2)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 度,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 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对 社会的积极意义
2、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课P59)
必要性:
我国现经济条件决定的(根本原因)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前提。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物质基础。 (3)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直接原因。
⑤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⑥按信息要素分配:指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 的收入。
应用提升
• (2014天津文综)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承 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
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程秀说:
“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
前又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 200元,
意义(重要性)
劳动者:
(1)调动2性、激励2技 (2)体现地位。
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3、地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 本原则。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原因:——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总结:理解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是什么
(2)实行按劳分配的必要性 (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为什么
(4)对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主体”的认识
• (2014湖南模拟)在我国现阶段对个人消 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 是( )
• ①农民承包土所得的收入 • ②个体劳动所得 • ③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津贴 • ④某外资企业员工的工资 • A、①② B、②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