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一株紫丁香》教案及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一株紫丁香》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一株紫丁香》教案、教学设计
6.创新评价,激发学习动力
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组合作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同时,注重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7.融合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声音,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课文中的美景,增强他们的审美体验。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一株紫丁香》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表达等综合能力。通过分组讨论、互动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描绘大自然美景的细腻笔触。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表达能力。
3.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培养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的品质。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伊始,教师可通过展示一株真实紫丁香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描述,从而自然导入课文。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a.解释以下词语:嫩绿、芬芳、摇曳。
b.仿写一句话,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c.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紫丁香的插图。
2.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修辞手法。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悟。

小学《一株紫丁香》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

小学《一株紫丁香》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

小学《一株紫丁香》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一、《一株紫丁香》原文:校园的小花坛里,绿了一丛紫丁香。

它有一枝小巧的脖子,长着一颗紫色的头。

春天来了,小脖子慢慢地伸长,小头儿轻轻地动。

“咦?紫丁香真美啊!”同学们都赞叹着。

夏天来了,小脖子又长了一截,小头儿又长了两颗。

“啊!紫丁香的小脖子和小头儿怎么长了这么多!”大家都惊呼着。

秋天来了,小脖子长得又长了一截,小头儿长得又长了三颗。

“哇!紫丁香的小脖子和小头儿都长得太快了!”同学们都惊叹不已。

冬天来了,小脖子短了一点,小头儿也小了一点。

同学们都不理它,只在旁边玩耍。

春天来了,小脖子又伸长了,小头儿又长了。

“好美啊!”同学们纷纷夸奖。

二、教案:教学目标:1. 能正确朗读故事中的生字词。

2. 能理解故事的大意并进行简单的复述。

3. 能通过观察故事中的插图,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卡片、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介绍《一株紫丁香》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 询问学生对紫丁香这种花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二、讲授1. 把故事(原文)逐段呈现给学生,边读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内容。

2. 给学生展示故事中的插图,让学生通过观察画面,了解紫丁香花的生长过程。

3. 让学生跟读故事,纠正发音错误,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意思。

三、巩固1. 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朗读并理解词义。

2. 对故事的主要情节进行复述,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话表达。

3. 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四、拓展1. 通过观察故事中的插图,让学生尝试画出紫丁香的不同生长阶段,帮助他们更清楚地理解故事中的情节。

2. 鼓励学生讲述或写下自己所了解的其他植物的生长过程。

五、总结1. 合理利用图文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

2. 引导学生总结、复述故事中紫丁香花的生长过程。

《一株紫丁香》教案15篇

《一株紫丁香》教案15篇

《一株紫丁香》教案15篇《一株紫丁香》教案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株紫丁香》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株紫丁香》教案1教学理念:学习是孩子自主体验的过程,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是孩子们在实践中,通过内心的体验获得的。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孩子们自身的学习,把课堂还给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小老师教等形式让孩子们参与学习。

读是语文教学的精髓,如何让孩子们学会读书,在读中感悟文中蕴涵的感情,在读中激发自身的感情,这是我课前反复思索的一个问题。

在教学中,我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读书擂台赛、分小组角色读等多种读书形式,让孩子在读中自我感悟。

教学目标:(搜索本课课题的关键字可以查找本课。

)会认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读中悟情。

教学过程:一、课前播放歌曲。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音乐是沟通心灵的桥梁,通过音乐的渲染,为整节课奠定感情基础。

]二、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那首歌里唱的是谁吗?昨天是教师节,不少的同学通过打电话祝老师节日快乐,谢谢你们!有几个小朋友呢,也给老师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板书课题:一株紫丁香是什么礼物呢?齐读课题。

[用孩子们自己经历的事情导入,更容易拉近孩子们和课本的距离]三、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1.听录音。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3.自学生字,将每个生字拼读两遍,把音读准。

[给孩子们练习的时间,更给他们练习的要求]4.小老师教生字,说说容易读错的字。

5.小组合作学习读生字卡交流识字方法[只有让孩子们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他们才会对学习真正感兴趣]6.找字游戏。

7.词语开火车。

[低年级小朋友,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因此,需要一些游戏的调节]四、多种形式朗读,读中悟情。

1.指名读2.范读,学生评议。

小学《一株紫丁香》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

小学《一株紫丁香》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

小学《一株紫丁香》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一、《一株紫丁香》原文:一株紫丁香,长在花坛上,四周花儿在笑,春天的太阳也在笑。

它长得那么高,高高的,就像一个小伞。

花儿们说,小伞似的枝条上长了好多个紫色小花。

花朵开了,真好看!像一串串的紫色小灯笼。

春天来了,它依然紫,在阳光下静静地开放,愉快地吐香。

花儿们说,紫丁香花香味儿真浓啊!路过的孩子,都流连忘返。

有的孩子不能禁受这引诱,张着小手捏起一朵来,用鼻子一闻,沾着匂浓的花香在身上,真好闻!思考题:1.文章里描绘了哪种花?2.花朵开得怎样?3.为什么有的孩子非捏一朵紫丁香花来呢?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的内容和要点。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春天的美好。

二、教学准备:1.教具:课文《一株紫丁香》的挂图。

2.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大图,出示一株紫丁香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种什么花。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在大自然中见过的花,共同谈谈他们最喜欢的花是什么,为什么喜欢。

2.呈现课文:(1)教师将挂图放在黑板上,让学生一起读一读课文标题《一株紫丁香》,引导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2)教师带领学生读一遍课文,注意语音语调,感受文章的美。

3.阅读课文:(1)教师向学生提问:文章里描绘了哪种花?学生回答:紫丁香。

(2)教师提问:花朵开得怎样?学生回答:真好看,像一串串的紫色小灯笼。

(3)教师提问:为什么有的孩子非捏一朵紫丁香花来呢?学生回答:因为紫丁香花香味浓,真好闻。

4.讨论交流:学生就自己最喜欢的花进行描述,表达自己对花的喜欢之情。

5.巩固练习: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形容词,比较不同花朵,小组讨论各种花的特点,并进行展示。

6.拓展延伸: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创作一篇关于其他花的小故事,分享给同学。

四、课堂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紫丁香和其他花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一株紫丁香》教案及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一株紫丁香》教案及教学设计

【教案】教學目標:1、會認八個生字,會寫十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

3、有尊敬老師的願望。

重點:會認會寫目標生字。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背誦課文,體會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有尊敬老師的願望。

課前準備:歌曲《每當我輕輕走過你窗前》第一課時:一、看圖激趣導入:1、讓學生看圖:誰認識這種植物呀?2、有一些同學悄悄在老師窗前種下了一株紫丁香。

這株紫丁香代表著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株紫丁香》這首詩歌。

二、初讀感知1、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同桌互相考考生字,再把讀給對方聽。

3、運用多種形式練讀生字和詞語。

4、朗讀展示,讀自已喜歡的小節。

相機引導評議。

三、品讀課文,體會感情。

1、教師範讀,學生注意體會教師朗讀中所表達的濃濃的師生之情。

2、學習一、二小節。

A、自讀自悟說說體會到了什麼?B、想一想為什麼要踮起腳尖兒走進小院呢?想一想這句話該怎麼讀?指名讀,評議。

3、學習三到五小節。

A、自讀自悟,小組討論:同學們希望紫丁香能給老師做些什麼呢?B、全班交流,指名讀相關小節,相機指導感情朗讀。

例如:通過回憶老師對我們點點滴滴的關懷,體會時時掛牽的意思。

抓住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中深、困二字,體會教師的辛苦,從那夢啊,准是又香又甜體會同學們對老師的關心和美好的祝福。

4、聽或唱《每當我輕輕走過你窗前》,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5、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一、復習詞語出示詞語卡片,開火車認讀。

二、誦讀詩歌①學生先自由練讀,再舉行朗讀比賽,看誰讀得最有感情。

a、分小組練讀,選出本組的小詩人。

b、全班交流,由選出的同學比賽法,大家評議。

C、小組之間比賽讀。

②看圖,練習背誦詩歌。

a、學生自己練習背誦。

b、教師背誦每小節的前兩行,學生齊背後兩行。

再交換背誦。

C、小組讀讀背背。

d、指名背誦課文。

三、識字寫字①猜字謎:舌頭嘗出甘蔗味(甜)。

一人站在大樹旁(休)。

②小組自學要寫的字:歌、牽、院、您、除、息、困。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一株紫丁香》教案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一株紫丁香》教案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一株紫丁香》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书写方法。

3.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感受作者对紫丁香的喜爱之情。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词卡片3.小黑板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紫丁香吗?谁能告诉我紫丁香的特点?2.展示紫丁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二、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导学生朗读时的语气、节奏。

3.分角色朗读,体会课文中不同角色的情感。

三、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认读生字。

2.教师讲解生字的笔画、结构,学生书写生字。

3.学生组内交流,分享生字的记忆方法。

四、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怎样的紫丁香?3.教师提问:课文中哪个地方让你感受到了作者对紫丁香的喜爱?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感受到了作者对紫丁香的喜爱。

希望大家在课后继续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2.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二、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紫丁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有哪些?三、观察与想象1.教师出示其他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进行描述。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与想象。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深入学习了《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用心观察,发现更多的美。

五、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

2.课下朗读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观察与想象等环节,使学生深入了解了《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5.一株紫丁香》教案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5.一株紫丁香》教案
左窄右宽:休、伸、院、除
左右相似:歌、甜
3.老师范写。
4.学生写字。
5.评价展示
四、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五、谈话总结。
授课时间
月日
编号
教学内容
《5.一株紫丁香》(第二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株、踮”等8个生字。会写“息、您、牵、困”4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齐读,纠正字音。
3.集体归类。
加偏旁:株、踮、院、除、疲、倦、困。
上中下结构:牵
4.游戏巩固
(1)猜字游戏
牛儿躲到屋顶下,抬头看天少一画。(牵)
四四方方一间房,一根木头房中央。(困)
(2)找朋友游戏
(木、店、朱、皮、亻、卷、疒、足、口、木)
1.认识“株、踮”等8个生字。会写“休、伸、甜、歌、院、除”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5一株紫丁香
休伸甜歌院除




主要环节及设问答案
一、导入
我们在“识字2”中知道: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还使大家学到了很多技能。在学校里,是老师教你们认字、读书。教师节快到了,让我们学一篇描写师生情的小诗歌。[板书课题]
(1)个人自读自背。
(2)同桌相互提示背。
(3)小组内轮流背。
(4)自愿背诵。
(5)齐背。
四、指导书写
1.同桌两人互相读读要写的汉字。(息、您、牵、困)

二年级语文上《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二年级语文上《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二年级语文上《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精选12篇)二年级语文上《一株紫丁香》篇1姓名张科目语文时间.9课题一株紫丁香集体备课成果(核心设计)教学内容教材分析《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诗词朴素易懂,字里行间吐露出孩子们对老师的浓浓问候与感激。

“一株紫丁香”代表的是孩子们得诚挚得心愿,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抒发了少年儿童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唱响了一曲尊师爱生的动人赞歌。

全文用孩子的口吻说话,富有童趣,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意象优美,内容浅显易懂,富有想象空间。

学情分析(1)认知: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基本能认识生字词,并能读通课文,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有大体上的了解。

(2)情感:学生对老师平时的工作情况比较熟悉,看到老师工作的辛苦,已有一定的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因素。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并且能够正确美观的书写。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让学生从诗歌中体会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对老师的一片心意,是对教师的问侯和感激。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并且能够正确美观的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体会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对老师的一片心意,是对教师的问侯和感激。

教学重点正确、认真、美观的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体会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对老师的一片心意,是对教师的问侯和感激。

教具学具准备白板,课件,生字词卡任务设计1.细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

2.观察生字,认真美观书写生字。

检测题1、伸深弟弟()着舌头,做了怪脸跑了。

张老师常常备课到()夜。

2、安静安全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注意()。

考试的时候教室里非常()。

讲课教师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程序设计指导教师和教研组教师意见一、激情导课:1、复习导入脚尖儿浓绿小院枝叶伸进作伴绿叶儿唱歌疲倦盛开笑脸挂牵眨眼香甜通过读你发现了什么?(后面这些词语都押an韵,这样可以使诗读起来朗朗上口。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自己品味押韵有些难度) 【设计意图:通过读的形式来达到“温故而知新”目的,让学生再次加深对生字词的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一株紫丁香》教案及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八个生字,会写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有尊敬老师的愿望。

重点:会认会写目标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有尊敬老师的愿望。

课前准备: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第一课时:一、看图激趣导入:1、让学生看图:谁认识这种植物呀?2、有一些同学悄悄在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

这株紫丁香代表着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株紫丁香》这首诗歌。

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考考生字,再把读给对方听。

3、运用多种形式练读生字和词语。

4、朗读展示,读自已喜欢的小节。

相机引导评议。

三、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朗读中所表达的浓浓的师生之情。

2、学习一、二小节。

A、自读自悟说说体会到了什么?B、想一想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走进小院呢?想一想这句话该怎么读?指名读,评议。

3、学习三到五小节。

A、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同学们希望紫丁香能给老师做些什么呢?B、全班交流,指名读相关小节,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例如:通过回忆老师对我们点点滴滴的关怀,体会时时挂牵的意思。

抓住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中深、困二字,体会教师的辛苦,从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体会同学们对老师的关心和美好的祝福。

4、听或唱《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

二、诵读诗歌①学生先自由练读,再举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a、分小组练读,选出本组的小诗人。

b、全班交流,由选出的同学比赛法,大家评议。

C、小组之间比赛读。

②看图,练习背诵诗歌。

a、学生自己练习背诵。

b、教师背诵每小节的前两行,学生齐背后两行。

再交换背诵。

C、小组读读背背。

d、指名背诵课文。

三、识字写字①猜字谜:舌头尝出甘蔗味(甜)。

一人站在大树旁(休)。

②小组自学要写的字:歌、牵、院、您、除、息、困。

重点记字形,理解字义。

③通过谈话,交流各自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教师强化常用的记字方法。

注意歌的右边是欠,不是反文旁。

④练习书写。

院、除: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都有双耳旁。

休要和体区另字形。

休、伸: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都有单人旁。

息、您:上下结构,上窄下宽,都有心字底。

歌:第一、六两笔横要短,给右边的欠留出位置。

牵:上边的大要写得小一些,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得宽一些。

⑤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四字格中的位置,描一个,写两个。

注意规范学生的书写姿势。

⑥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议。

四、拓展活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你对老师的爱。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认识8个二类生字。

3、通过对课文的吟读领悟,抓住重点词,让学生联系教师的生活实际,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教师的感情。

4、能够阅读资料城里3-5篇文章。

通过阅读再巩固所学的生字;对教师有更深的认识,提升对老师的感情。

5、能够根据生活实际,对老师说几句语句通顺、有感情的话,并打写下来。

情感目标:1、通过中秋小灯笼的话,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通过理解字词、看图、朗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教师的辛苦,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习第一、二、三小节。

抓住重点词,让学生联系教师的生活实际,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教师的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的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20分钟)一、指名读词语。

(2分钟)老师枝叶伸进浓绿小院消除花香脚尖请三个小组开火车读。

二、新授(18分钟)(一)导入。

1、读题。

《一株紫丁香》2、看图说话。

(教师指着图上的紫丁香)问:这株紫丁香是谁送给谁的礼物?(因为简单可以全班一起回答)(二)学习第一节诗歌(5分钟)1、同学们是怎样把这株紫丁香送给老师的?请同学们大声在朗读第一小节,并拿出笔来画一画。

2、指名回答。

3、教师边踮着脚边说:“唉呀,踮着脚走路太辛苦!小朋友为什么这样走呀?谁来说说看。

”4、原来是怕打扰老师。

那谁能读出踮起脚来走路的感觉呢?试试看。

(二)学习第二小节。

(5分钟)导入:这个礼物太特别了,不知道同学们为什么要老师的窗前种一株紫丁香?1、请三位同学分别读者2、3、4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用笔在书上画一画。

枝叶作伴随机板书绿叶唱歌花儿感谢(为了节省板书的时间可用卡片的形式)2、枝叶会作伴,绿叶会唱歌,花儿会说感谢?真的吗?“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再读一读这三节内容,看看你是怎样理解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疲倦、挂牵”和身边的教师联系起来理解诗文的意思。

3、这株紫丁香不仅美而且善解人意,我也很喜欢,你们能以朗诵的方式把这株紫丁香送我和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吗?读得真好!感谢你们把这么美的紫丁香送给我。

(三)学习第5小节。

1、(打开投影仪看课文插图)同学们看到这幅图,夜深了,星星都困了想睡觉,这位老师还在写教案,你想对她说些什么?2、这位教师工作太认真了,我们全班一起来劝劝她。

用请求的语气请读最后一小节,语速舒缓一点。

三、拓展阅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一支红烛,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从古到今歌颂赞美教师的文章不计其数,我们进入资料城去欣赏其中的几篇吧。

时间十分钟,最少要看完4篇。

看看哪些同学能够读得更多。

四、打写练习1、你们刚才看的文章,都和谁有关?你想对教过你书的老师或照顾你的生活教师说些什么?2、把你想对老师说的话打写下来。

能力强的同学可以仿照《一株紫丁香》写几句话。

五、板书1、会认8个生字。

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朗读体会课文。

信息资料:1、课文范读录音带,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及图片)2、收集赞美老师的诗句,抄写下来。

3、回忆一件老师关心爱护自己的事。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谈话:小朋友们,当春天来临,百花齐放时,你就喜欢什么花?(出示紫丁香图片)这是什么花,你们喜欢吗?有一群小朋友非常喜欢它,用它作为了礼物送给了老师,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板书课题)(由自己喜欢的花为切入点,再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紫丁香,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件演示:出示多媒体课件(或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想知道老师窗前的紫丁香是谁送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株紫丁香》。

(板书)(利用课件的直观作用,将花与老师联系起来,创设了特定的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对话平台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进行轮读,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共同研究。

3、交流。

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自主读书与交流读结合,引导有目的性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读效果。

)识字1、学生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自主认读。

2、同桌交流读,互听,并正音。

3、开火车检查生字读音。

去掉拼音再来一遍。

4、汇报记忆方法。

把你记生字的好办法说给同学听。

5、出示一段顺口溜检查识记效果。

(踮起脚尖,走进小院,放下书包,给树除草。

牵牵小手,唱唱儿歌,笑声甜甜,不觉疲倦。

)(在自学的基础上,合作学习加深印象,探讨交流识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改变识字情境,促进巩固识字。

)朗读1、教师范读,听后说说感受。

2、小组练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分小节检查朗读情况。

4、赛读。

通读全诗,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由读或交流读,达到读得正确、流利的效果,为下节课朗读感悟作铺垫。

)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休、伸、甜、院、除、息、困”。

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

教师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效果。

5、同桌互相欣赏,提出建议。

(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于平时的培养,写字的环节要切实做到扎实。

)第二课时对话平台导入“开汽车”游戏。

(教师手拿生字卡片随机抽出一张指给学生)师:汽车汽车开起来。

生:汽车开到我这里。

我为汽车加点油。

(给教师出示的生字组词,造句。

)精读1、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谈感受。

2、学生练读,指导学生读出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3、教师引读。

(在于为学生奠定感情基调,更好体会师生间的真势感情。

)4、学生选读。

喜欢哪个小节就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哪个小节。

5、配乐朗读全诗。

把对老师的爱表现出来。

(这是在学生体会出师生情感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朗读的环节。

)品读1、小组内再读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2、指读第三小节。

引导学生:“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这一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或者联想到什么。

3、如果让你去陪老师你会为老师做点什么?(让学生充分回答)(实现课内外的结合,由对课文的理解延伸到现实生活,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尊师情感。

)背诵1、说出你想对老师说的话。

(学习自由说)现在就让紫丁香为我们做这一切吧!2、观看课件画面自己练习背诵。

3、小组表演背诵。

4、全班汇报。

(背诵是学生积累的好方式,采用辅助手段,激发兴趣,学生乐于参与。

)练习出示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

1、同桌互相读一读,要读正确。

2、全班开火车读。

3、学习伙伴说这些词语会写的她都要写一写,你们会写哪些也写一写吧。

写后同桌展示一下。

(利用“我会读”将文中的词语进行复现,让学生进行记忆与巩固。

注意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

)写字1、出示“甜、歌、牵、困”四个字。

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教师范写,点评。

3、学生练习。

同桌展示。

互提建议。

(展示成果,互相评价,体验快乐,发现不足,又能互相促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