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真题训练答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真题训练答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真题训练答案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答案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①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

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译文:②帝以芝清忠稷正,素无居宅,使君兵为作屋五十间。

译文:①诸葛亮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②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①重点字:以、以为、先驱,句意。

②清忠、履正、素,句意。

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今年文言翻译不难,只有“履正”的意思稍显陌生,意思是“躬行正道”,只要学生按照句意理解翻译下来就可以。

2.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

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

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

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①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译文:②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译文:①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

②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

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

①“为立祠安阳亭西”省略介词“于”,是状语后置,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辄,就;弦歌:奏乐歌咏;荐:祭祀。

②狱:案件;威风:声威;文理:条理。

3.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由是一切以宽处之。

中旨鞠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

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高中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一)1、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

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

”仁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仁座趋出。

次问翟璜,对曰:“仁君。

”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

向者仁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文候悦,使翟璜召仁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译文:魏文侯派乐羊子攻打中山,攻破了它;魏文侯把中山封给他的儿子击。

魏文侯向群臣问道:“我是怎样的君主?”群臣都说“您是仁爱的君主。

”仁座说:“您得到中山,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怎么能说是仁君?”问候发怒了,仁座跑了出去。

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君。

”文侯问道:“您凭什么知道的?”翟璜回答道:“臣听说国君仁爱臣子就直率。

刚才仁座的话直率,我因此知道您仁爱。

”文侯高兴了,就让翟璜叫仁座回来,他亲自下堂迎接仁座,把他当作上等客人。

2、子思言苟变于卫侯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

”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

”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

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

”公再拜曰:“谨受教矣!”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

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

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已,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

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

若此不已,国无类矣!”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

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

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君之君臣乎!”译文:子思向卫国国君提起苟变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车。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共12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共12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高世则字仲贻,幼以恩补左班殿直,至内殿崇班。

当高宗艰难中,世则尝在左右,寝处不少离。

大元帅府建,改元帅府参议官,因请布檄诸路,以定人心。

进遥郡承宣使,不拜。

高宗承制,转越州观察使。

世则居温州,帝遣中使谕守臣以时给奉禄,凡积二万缗,因请以裨郡费。

(节选自《明史·卷四百六十四列传》,有删改)(1)大元帅府建,改元帅府参议官,因请布檄诸路,以定人心。

(2)帝遣中使谕守臣以时给奉禄,凡积二万缗,因请以裨郡费。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

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

弗谢,入闺。

久之,越石父请绝。

晏子慢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

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1)弗谢,入闺。

久之,越石父请绝。

(2)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曹洪字子廉,太祖从弟也。

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

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

”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

(节选自《魏书·曹洪传》,有删改)(1)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

(2)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

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李宝,河北人。

尝陷金,拔身从海道来归。

谍闻,高宗谓宰臣曰:“李宝顷因召对,询以北事,历历如数。

且以一介脱身还朝,陛对无一毫沮慑,是必能事者。

”乃授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驻割平江,与守臣督海舟捍御。

文言文翻译专项练习高中

文言文翻译专项练习高中

一、练习内容1. 阅读以下文言文段落,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原文: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2. 阅读以下文言文段落,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原文: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3. 阅读以下文言文段落,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原文: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文:二、练习解析1. 第一段文言文出自《论语》,讲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翻译时,注意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焉”翻译为“在其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的“择”翻译为“选择”,“善”翻译为“好的”,“不善”翻译为“不好的”。

2. 第二段文言文出自《孟子》,讲述了得道与失道的区别。

翻译时,注意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得道”翻译为“行得正道”,“失道”翻译为“背离正道”,“多助”翻译为“得到许多帮助”,“寡助”翻译为“得到很少帮助”,“至”翻译为“极点”,“畔”翻译为“背叛”。

3. 第三段文言文出自《荀子》,讲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翻译时,注意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中的“跬步”翻译为“半步”,“至”翻译为“到达”,“小流”翻译为“小溪流”。

三、练习总结通过以上文言文翻译专项练习,我们可以发现,文言文翻译的关键在于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词汇、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词汇,掌握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现象。

2. 掌握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如主谓宾、定语、状语等。

3. 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如比喻、排比、对偶等。

4. 翻译时,要忠实于原文,力求表达准确、通顺。

通过不断练习,我们可以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为高考文言文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文言文高频古今异义词翻译练习(共20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文言文高频古今异义词翻译练习(共20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高频古今异义词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翻译画线句子)1.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避目下之变。

2. 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江)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

我不死,必复起兵。

”遂牵诣通济门。

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

3.又明年,(梁)太祖为元帅,以襄阳贰于己,率兵击破之,署(李)珽为天平军掌书记。

4.弘治元年以王恕荐,(秦纮)擢左副都御史,督漕运。

奏言:“中官、武将总镇两广者,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

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

”5.使善学者诵其文而知能以身任国家安危之计,其用舍为世所重轻,进不知富贵为乐,而退不忘天下以为心,然后为无愧也,夫岂徒以文体变其所习而已。

6.世祖与(张)欣泰早经款①遇,及即位,以为直阁将军,领禁旅。

【注】①款:诚挚7.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

”8.然赏所以劝善也,辞赏,亦非常法也。

9.太守张羡曰:“夫举事而不本于义,未有不败者也。

今袁氏反此,而刘牧应之,取祸之道也。

明府必欲立功明义。

全福远祸,不宜与之同也。

”羡曰:“然则何向而可?”10.学者当师经,师经必先求其意。

11.邮兵苦巡辖官苛刻,絷而鞭之。

狱具,法不至死,(吴)中复以便宜戮首恶,流其余,入奏为令。

12.乃课家人负物百斤,环舍趋走,日数十,时人莫知其故。

13.太祖出战不利,轻骑引去。

君(指传主典韦)战于门中,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

君双挟两贼击杀之,余贼不敢前。

太祖退住舞阴,闻君死,为流涕,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遣归葬襄邑,拜子满为郎中。

14.(始安王萧)遥光又遣亲人刘沨密致意于朓,欲以为肺腑。

朓自以受恩高宗,不肯答。

15.黄河以西。

自庄浪抵肃州南山,其外番人阿吉等二十九族所居也。

洪武间,立石画界,约樵牧毋越疆。

岁久湮废,诸番往往阑入,而中国无赖人又潜与交通为边患。

16.熊概,字元节,永乐九年进士。

授御史。

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

高三文言文句子翻译练习题

高三文言文句子翻译练习题

高三文言文句子翻译练习题在高三学习阶段,文言文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对于提高语言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提升文言文的翻译水平,以下给出一些文言文句子翻译练习题,希望能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1.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试将该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孟子说:“每个人都有同情他人的心。


2. “养心莫善于寡欲。

”试将该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没有什么比节约更能养护心灵了。

3.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试将该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了解自己的限度后才能稳定,稳定后才能保持宁静,宁静后才能安心,安心后才能考虑问题,考虑问题后才能取得成果。

4. “患得患失,忽若迷离。

”试将该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为了一时的得失而忘乎所以。

5. “巧言令色,鲜矣仁!”试将该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虚伪的言辞和假装友善,那不是真正的仁爱!
通过以上的文言文翻译练习题,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其中一些常用的句子的翻译方法。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解句子的结
构和含义,同时也要注重句子的连贯性和自然流畅性。

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对文言文的翻译水平,相信在高考中能够取得好成绩。

专题18 文言文翻译(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解析版)

专题18 文言文翻译(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解析版)

考点十八文言文翻译——突破高考第13题(解析版)第一组文段一: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岁奏计,则以大船载东南美货结纳当途,莫知纪极。

(2)本司以羡余钱买到数千斤,乞进入内。

(3)所贡余者,悉入私室。

溥晚年以贿败,窜谪海州,然自此遂为发运司岁。

(4)他物称是。

(一)(1)每年的年底进京奏报财务情况,就用大船装载东南地区珍贵土产交结贿赂朝中当权大臣,没有限度(不知收敛)。

(2)我用节余的钱买到数千斤浙江茶,请求允许贡入内宫。

(3)那些进贡剩余的茶叶,他都装入了私囊。

李溥晚年因为贿赂遭查处落败,被贬官流放到海州,然而他首开的茶贡从此成为江淮发运司每年例行的进贡。

(4)其他人都称道认为是正确的。

李溥为江淮发运使,每年的年底进京奏报财务情况,就用大船装载东南地区珍贵土产交结贿赂朝中当权大臣,没有限度(不知收敛)。

章献太后垂帘听政时,李溥利用奏事的机会,大肆夸赞浙江茶叶的美味精致,又说:“自来向皇宫进贡的,只有建州的饼茶,而浙江茶不曾成为贡品。

我用节余的钱买到数千斤浙江茶,请求允许贡入内宫。

”(他所调度的运茶船)直接从京城大门下的汴水道牵挽到城里,号称“进奉皇帝的茶纲”,有关部门都不敢盘查。

那些进贡剩余的茶叶,他都装入了私囊。

李溥晚年因为贿赂遭查处落败,被贬官流放到海州,然而他首开的茶贡从此成为江淮发运司每年例行的进贡。

每当发运使入奏茶纲进京,长长的大船遮蔽河面,从泗州连行七日到达京城。

我出使淮南时,见有满载着货物准备入汴京的船只,曾设法弄到这些船只的货物单,上面虽写着“两浙笺纸三暖船”,其实所运送的其他贡物或私载的货物,都不亚于簿子上所登记的物品的数量。

文段二: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威福由是等邪!何轻我宫人?”诏并按之。

(2)帝悟,寝不问。

(3)事隐太子、巢剌王时,诚可恶,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

(4)弟即应,须别陈论,顾不得?(5)陛下导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数批逆鳞哉?(二)(1)“难道威福出于李靖、王珪等人吗!为什么怠慢我的宫女?”下诏一并审讯查办。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句子。

(10分)咸宁二年冬十月,以羊祜为征南大将军。

祜上疏请伐吴,帝深纳(接受,赞同)之。

而朝议方(正)以秦、凉为忧,祜复表曰:“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完成)大功耳。

”议者多有不同,祜叹曰:“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占)七八。

天与(赐予)不取,岂非更(经历)事者恨(遗憾)于后时哉!(状语后置)”唯度支尚书杜预、中书令张华与帝意合,赞成其计。

四年夏六月,羊祜以病求入朝,既至,帝命乘辇入殿,不拜而坐。

祜面陈伐吴之计,帝善(认为……好)之。

以(因为)祜病,不宜数(多次)入,更(又)遣张华就(去)问筹策(筹算,谋划,策略)。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西晋灭吴》,有删改)(1)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译文:(2)以祜病,不宜数入,更遣张华就问筹策。

译文: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句子。

(10分)神爵元年三月,诸降羌及归义羌侯杨玉(注),背畔(通“叛”)犯塞,攻城邑,杀长吏。

时赵充国年七十余,上老(认为……老)之,使丙吉问:“谁可将(做将领)者?”充国对曰:“无逾(超过)于老臣者矣。

”上遣问焉:“将军度(估计)羌虏何如(怎么样)?当用几人?”充国曰:“兵难遥(在远方)度(预测),臣愿驰至(快马赶到)金城,图(绘地图)上方略(作战方略)。

愿陛下以属(托付,委托)老臣,勿以为忧。

”遣充国将(率领)之,以击西羌。

充国常以远斥候(侦察兵)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停止,扎营)必坚6使……坚固)营壁,尤(特别)能持重(行事慎重,谨慎稳重),爱士卒,先计而后战。

遂(于是)西至西部都尉府,日(每天)飨(犒劳,慰劳)军士,士皆欲为用(为他所用)。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赵充国破羌》,有删改)【注】杨玉,西汉时先零羌首领,初归附汉,被封为归义羌侯。

(1)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译文:(2)遂西至西部都尉府,日飨军士,士皆欲为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一、说明:(一)文言文翻译标准:1.信准确2.达通顺畅达3.雅有文采(二)文言文翻译步骤:1.通读全文,领会文意。

2.结合上下文,领悟句意。

3.逐词翻译,注意句式特点。

(三)文言文翻译原则: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准确表达原意(四)文言文翻译方法:1.词语扩展法2.替换法3.保留法4.增补法5.调整词序法二、高考链接1、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001年上海)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

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

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

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

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

是以未尝一遇。

⑴人或问之:“何为泣乎?”译文:⑵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

译文:2、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002年北京卷)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⑴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译文:⑵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译文: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2002年全国)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⑴其李将军之谓也?译文:⑵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译文: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2003年全国)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

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

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

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也(《资治通鉴·唐纪八》)⑴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⑵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三、文言文翻译练习1、阅读下文,翻译画横线的句子(第③④小题为上海卷原题)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

①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烈曰:“③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

④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⑤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

其以德感人若此。

①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

译文: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译文:③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译文:④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译文:⑤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

译文:2、戎夷违齐如鲁。

天大寒,而后门。

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

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

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

子与我子之衣。

”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曰:“嗟乎!道其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

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则未之识;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⑴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

译文:⑵嗟乎!道其不济夫!译文:3、余病痞(肚子里生的硬块)且悸,谒医视之,曰:“惟伏神(中药名,外形像芋)为宜。

”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召医而尤其故。

医求观其滓,曰:“吁!尽老芋也。

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

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过乎?”余戍然惭,忾然忧。

推是类也以往,则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乎人者众矣,又谁辨焉!⑴召医而尤其故。

译文:⑵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

译文:4、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

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

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

’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

’”公曰:“诺。

”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⑴少却,吾恶紫臭。

译文:⑵于是日郎中莫衣紫,译文:5、(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

帝怒,问廷臣。

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明史·宋濂传》)[注]宋濂,字景濂,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1)诚然,卿不朕欺(2分)译文:(2)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3分)译文:(3)微景濂,几误罪言者(3分)译文:6、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中山之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墙,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

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之猫也?”(1)盍去诸?(2分)译文:(2)是非若所知也。

(2分)译文:(3)不病于无鸡乎?(1分)译文:(4)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之猫也?(3分)译文:7、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梁惠王下》第八章)(1)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2)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8、以舌代耕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

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

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

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

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

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

”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

于闾里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

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

赠献者积粟盈仓。

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吞倦,世所谓舌耕也。

”(1)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

(2) 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

9、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

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1) 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译文:(2)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译文:10、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

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

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后汉书冯异传》)(1)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

译文:(2) 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译文:11、戎夷违齐如鲁。

天大寒,而后门。

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

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

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

子与我子之衣。

'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曰:'嗟乎!道其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

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则未之识;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⑴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

译文:⑵嗟乎!道其不济夫!译文:12、杨朱之弟杨布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

杨布怒,将击之。

杨朱曰:“子毋击也。

子亦犹是。

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韩非子·说林》⑴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

译文:⑵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译文:四、文言文断句——读文段,找虚词,察对话,据修辞,辨句式。

断句口诀:“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是停顿。

或句(。

)或逗(,)看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练习: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附文言文断句参考答案:高考链接答案:2001年上海:⑴译文: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哭呢?”⑵译文:我改为习武,刚练好武艺,重用武士的君主又死了。

2002北京⑴译文: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

⑵译文: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2002年全国:⑴译文: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⑵译文:到李广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2003年全国⑴译文: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⑵译文: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奸伪;国君喜欢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变为忠诚。

文言文翻译练习参考答案:1、①译文:小时侯拜陈实为师,因道德高尚为乡里称道。

②译文:甘愿接受任何处罚,但请求不要让王彦方知道。

③译文:盗贼害怕我知道他做了坏事,这是有羞耻心的表现。

④译文:王烈派人寻找,就是原先那个偷牛的人。

⑤译文:有的人到路上就返回来,有的人看到他的家就回来。

2、⑴译文:你是不贤能的人,生命不值得珍惜。

⑵译文:唉!我的主张大概不能实现了。

3、⑴译文:把医生叫来责问这是什么缘故。

⑵译文:那个卖药的人欺骗你而把他的老芋头卖出。

4、⑴译文:往后退,我讨厌紫衣的气味。

⑵译文:在当天宫中侍卫近臣就没有人穿紫色衣服了。

5、(1)确实如此,你不欺骗我。

(注意“诚然”的解释和“不朕欺”的语序,各1分(2)陛下刚刚广开言路,怎么能过分给他加罪?(译出大意,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