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运动规律
海水流向规律

海水流向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其中包括地球自转、大气环流、地形地貌、潮汐、海洋温度和盐度差异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海水流向规律:
1. 洋流:洋流是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可以分为暖洋流和寒洋流。
暖洋流从赤道附近向极地方向流动,而寒洋流则相反,从极地向赤道方向流动。
著名的洋流有北大西洋暖流和南大洋环流。
2. 阿基米德漂流定律: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较密度小的物质会浮起,而较密度大的物质会下沉。
海水也遵循这一原理,较冷、较咸的海水会下沉,而较暖、较淡的海水则会上浮。
3. 潮汐运动:潮汐是由引力作用而引起的周期性海水运动。
正常潮汐会形成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每天大约发生两次。
潮汐运动会对海水的流向产生影响。
4. 地形地貌:海洋地形和海底地貌也会影响海水流向。
例如,海岸线形状、海湾、海峡、大陆架等地形特征会引导海水的流动。
5.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与海洋运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
风是海水运动的重要驱动力之一,风的方向和强度会对海水流向产生直接影响。
总的来说,海水流向规律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复杂系统。
不同地区的海水流向可能存在差异,并且会受到季节性变化和气候事件等因素的影响。
具体的海水流向规律需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进行详细研究。
【教案】海水的运动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水的运动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有海浪、潮汐、洋流。
波浪:海面的波状起伏现象。
潮汐: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
洋流:海水大规模定向运动。
一、海浪1、定义:海浪就是海里的波浪。
并且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高、波长等要素来描述海浪。
2、组成要素:波峰:海浪周期性运动的高处部分。
波谷:海浪周期性运动的低处部分。
波长:相邻波峰之间的水平距离。
波高:相邻波峰到波谷之间的垂直距离。
3、成因:(1)风浪海浪一般由风力形成,称为风浪。
风速越大,海浪越高,能量越大。
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称为风暴潮。
风暴潮根据风暴的性质,通常分为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和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两大类。
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
其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
主要发生在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台风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
其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凡是有台风影响的海洋国家、沿海地区均有台风风暴潮发生。
案例:P58 1953年荷兰遭受风暴潮袭击阅读材料,分析此次风暴潮损伤严重的原因及研究的防御措施?(2)外力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都可能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形成海啸。
类型成因常见海浪由风力作用形成,海浪越高,能量越大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都可能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风暴潮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
当强风与海水涨潮同时发生,海水水位暴涨,风暴潮来势倍增。
热带、温带的沿海地区均可能遭受风暴潮的袭击4.海浪与人类活动(1)影响人们在海滨和海上的活动冲浪等活动需要选择浪较高的时候进行,可以增加挑战性出海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处于安全考虑,需要选择浪小的时候。
在海上活动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
(2)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海水的运动

海水的运动海水运动的形式主要是波浪、潮汐和洋流。
(一)波浪波浪就是海水质点在它的平衡位置附近产生一种周期性的振动运动和能量的传播。
波浪运动只是波形的向前传播,水质点并没有随波前进,这就是波浪运动的实质。
这是由于水质点同时受到动力和复原力这两个互相垂直的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动力,如风力、潮汐、地震或局部大气压力的变动等,使水质点产生水平位移。
复原力(物理学称为弹性力),如重力、水压力和表面张力等,使水质点恢复原位。
因此,水质点在动力的作用下产生水平位移的同时,受复原力的作用有恢复原位的趋势而产生垂直运动,这样水质点便沿着上述两个力的合力方向运动的结果,便在它的平衡位置附近产生了一种周期性的圆周运动。
而运动着的水质点又将它所获得的能量依次相传,于是连续的“能流”就随波前进。
故波浪只是形状的前进,水质点并没有随波前进。
1.波浪要素波浪的大小和形状是用波浪要素来说明的。
波浪的基本要素有:波峰、波顶、波谷、波底、波高、波长、周期、波速、波向线和波峰线等(图5.33)。
波峰是静水面以上的波浪部分。
波顶是波峰的最高点。
波谷是静水面以下的波浪部分。
波底是波谷的最低点。
波高h,是波顶与波底之间的垂直距离。
波长λ,是相邻波顶(或波底)间的水平距离。
周期τ,是相邻波顶(或波底)2.波浪分类波浪的种类很多,这里介绍几种主要的分类方法:(1)按成因分类风浪和涌浪:在风力的直接作用下形成的波浪,称为风浪;当风停止,或当波浪离开风区时,这时的波浪便称为涌浪。
两者的性质、波形、波高与波长、波速等都不同。
风浪的性质属于强制波,其波形的轮廓和余摆线差别大,波峰尖陡,波谷平广,海面凹凸不平,此起彼伏;其波高较高,波长较短;波速较慢,最大仅达40~50km/h。
而涌浪的性质是属于自由波,其波形的轮廓和余摆线较接近,波峰圆滑,海面较规则,波浪呈一排排的样子,其波高较矮,波长较长(可达500m至600m,甚至800m以上),波速较快,每小时能达100多km,故可以比风速大,可利用它来预报台风或风暴。
《地理》海水的性质与运动---笔记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P94
海水盐度总结
影响因素: 1.降水量与蒸发量 2.入海径流 3.洋流 4.海区的封闭度 5.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等方面
海水 盐度
分布规律
(水平)P96
赤道: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稍低。 副热带海区: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盐度较高。 高纬度海区:温度低,蒸发量小,加之反复结冰、融冰,盐度 较低。
小潮: 新月与满月,月球与地球的 引力,不同方向相互消弱。
大潮: 新月与满月,月球与地球 的引力,相同方向相互叠 加。
案例分析 钱塘江大潮在农历八月十八最为壮观的原因
➢ 1.此时地月之间距离最小;地、 月、日位置在一条直线上,引潮 力最大。
➢ 2.杭州湾外宽内窄,河口呈喇叭 状,浪潮涌入狭窄河道,水体涌 积,水位暴涨。
海水密度--垂直分布
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中低纬海区,表层海水温度高,海水密度相对较低(中纬>低纬)。一定深度 内海水温度和密度变化不大。 2.深度进一步增加,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 但到一定深度,海水密度 随深度的变化很小; 3.高纬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
02 潮 汐
• 潮间带是指退潮时露出水面,涨潮时被潮水淹没的海岸地带
洋流
洋流(海流):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 水运动。
➢ 洋流的分类(按性质分类) ➢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40°N
暖流
寒流
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 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 温低的海域的洋流 温高的海域的洋流
海水温度
海水温度变化带来负面影响
➢ 据统计数量显著,以往100年间,由于表层水温 上升,大西洋飓风发生的频率显著上升。(据研 究表明,在低纬度海区,表层水温每增加0.5℃, 飓风的活动性就会提高40%左右。)
海水的运动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1.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
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密切相关。
洋流
[知识拓展]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北印度洋海域,形成典型的季风洋流。
洋流 填图练一练 图中字母分别代表什么?
洋流
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北大 西洋 暖流
摩尔曼斯克
66°34′N
世界上纬度最高不冻港 ——摩尔曼斯克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 ——洋流
GEO P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2.分类 (1)依据:海水温度。 (2)类型
40°N
暖流
寒流
水温高的海域
流向
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
水温低的海域
流向
0° 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
洋流
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2.分类 (1)依据:海水温度。 (2)类型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
[特别提醒] 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温度较流经海域水温高 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域水温低的是寒流。 同一纬度的海域,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 不在同一纬度的海域,寒暖流的水温不能比较高低。
洋流
[知识拓展]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洋流
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泰坦尼克号 航行路线与洋流
拉布拉 多寒流
美国纽约
墨西哥 湾暖流
爱尔兰皇后港 法国瑟堡
英国南安普敦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庞大客运轮船,有“永不沉没” 的美誉
1912年4月14日23时左右,泰坦尼克号与一座冰山相撞,2224名船员及乘客中,
1517人丧生,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为惨重的一次海难
海洋地理——海水的温度、盐度及海水运动

海洋地理——海水的温度、盐度及海水运动【思维导图】【必备知识】一、海水温度(1)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的蒸发和热辐射消耗的热量。
收支基本平衡,但不同季节,各个海区收支并不平衡,低纬度海区收入大于支出,中高纬度海区支出大于收入(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3)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海水的温度变化比陆地温度变化小;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陆地上空慢。
原因:海水热容>陆地>空气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变化图海洋表层平均温度随纬度的变化二、海水盐度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主要是氯化钠和氯化镁,海水的味道既咸又苦。
盐度表示海水中三、海水运动形式1.波浪风浪:风力作用形成;是波浪中最常见的一种。
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
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是影响海岸发育、演化的主要因素。
2.潮汐(1)定义: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大。
(2)运动规律:一天中通常海水两次涨落一月中大潮:初一(朔)和十五(望),月球、太阳的引力相叠加;小潮:上弦月和下弦月,月球、太阳的引力相抵消,(3)意义:潮水能淹没潮间带,使海底泥沙发生迁移。
因此航海和海岸工程建设等需要掌握潮汐和潮流的特性。
(4)潮汐涨落因时因地而异,可分为:半日潮、全日潮、混合潮三种类型。
半日潮:在一个太阴日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的称半日潮。
全日潮:在一个太阴日内只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称全日潮。
混合潮:一个月内,有些日子为半日潮,而另一些日子为全日潮的潮汐类型称混合潮。
3.洋流(1)洋流是海水常年比较稳定的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叫洋流。
(2)性质分类:A.B.洋流的成因分类: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风海流:在盛行风的作用下,表层海水随风飘动,并推动其下层的海水运动。
密度流:由于海水温度、盐度等的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梯度力,从而导致海水流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海水的运动 (5)

C.41°34‘N航行 D.62°N航行
5.为加快航速,下列洋流中哥伦布航海时可利用的是 ( )
A.加那利寒流
B.拉布拉多寒流
C.本格拉寒流
D.东格陵兰寒流
6.位于美国南部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沉没,海底原油向外泄
漏。借助大风和洋流,浮油“魔爪”不断伸展,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上图(洋
3
风暴潮
在强风的作用下(台风、强低 气压,强寒潮或地方性风暴) 所形成的巨浪
海浪塑造海岸地貌
人们可以通过修建防波堤、种植海岸 防护林等来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
潮汐
潮汐是指海水在天体 (主要是月球和太阳) 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
周期性运动
潮汐
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涨落的现象
3.3 海水的运动
【学习目标】
1.认识海浪、潮汐和洋流等海水基本运动形式 2.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浪、潮汐和洋流对人类活动 的影响 3.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利用海水运动规律开发海洋的主要 途径。
海浪
潮汐
洋流
海浪预报图
01
海浪
海浪通常指海洋中由风 产生的波浪
海洋中的海浪是指海水质点以其原有的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
波浪要素
波浪高出平衡水面的部分为波峰,波峰最高点即为波顶 波浪低于平衡水面的部分为波谷 波长两个相邻波顶之间的水平距离 波高:相邻波顶和波谷之间的垂直距离
海浪及其分类
海浪通常指海洋中由风引起的一种复杂的海面波动现象,广义的海浪包括风 浪、涌浪、近岸波、海啸和风暴潮等
风浪
海啸
风暴潮
1
风浪
表层海水在风的直接作用下 产生的海浪叫风浪 风速越大,浪越高,能量越 大
高一地理海水的运动知识点

高一地理海水的运动知识点海水是地球上其中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水的运动规律对于理解海洋环境、气候变化以及地球系统的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高一地理海水的运动知识点,并通过不同的小节来详细论述。
一、海流的形成与分类海流是指海洋中水体在水平方向上的流动。
海流的形成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风力、地球自转、海洋地形等。
根据海流的产生原因和运动特点,可以将海流分为暖流、寒流和赤道洋流。
1. 暖流:暖流是由于暖水从热带或副热带地区向极地地区流动形成的。
它们带来了热量,对沿岸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著名的暖流包括日本暖流、巴西暖流等。
2. 寒流:寒流是由于寒冷水从极地或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流动形成的。
它们通常带有较低的温度和盐度,对当地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西北冷流和佛得角寒流。
3. 赤道洋流:赤道洋流由于赤道附近的海洋水流围绕地球赤道地区流动形成。
赤道洋流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量转移有着重要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是赤道反赤道洋流和赤向负反馈洋流。
二、海水的垂直运动除了水平流动外,海水还存在着垂直运动。
这些垂直运动包括上升流和下沉流。
1. 上升流:上升流是指深层海水向海表面运动的过程。
上升流通常与富营养物质的上升和生物生产力的增加相关。
它们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气候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2. 下沉流:下沉流是指海水从表面向深层沉降的过程。
下沉流通常与冷水、高盐度水的下沉有关,进而影响着水体的循环和混合。
下沉流也是深海冷水型生物群落的重要来源。
三、海水的波浪与潮汐除了海流和垂直运动外,海水中还存在着波浪和潮汐。
1. 波浪:波浪是由风力在海面上造成的水体起伏和传播。
波浪的形成与风速、风向和海洋地形等因素有关。
波浪对海岸侵蚀、沙滩形成以及海洋交通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潮汐:潮汐是由于地球与月球、太阳的引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海水垂直运动现象。
潮汐对河口、海峡等地形特征具有显著的影响,也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起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00C 150C C 200C
赤道 200C
D
150C 100C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1.洋流的成因 盛行风 陆地形状 地转偏向力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2.洋流的分布规律
(1) 600 300
:
300 600
练习
(3)南半球40度海区形成环绕全球的西风漂流
哥伦布第一次 去美洲时,向西 横渡大西洋…经 过 37 天 … 发 现 了 美洲新大陆。 第二次去,绕 了一个大圈,是 顺着西班牙和北 非西海岸南下, 接近赤道时才向 西横渡大西洋。 却只花了20天。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降湿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4)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北赤道暖流 赤道逆流 南赤道暖流
西 风 漂流
西
风
漂
流
洋流的影响
请观察背印度洋的洋流冬季和夏季的流向有什么 不同?
练习: 下图中,正确表示大洋洋流模式的是 C
A、1,3
B、2,4
C、3,4
D、1,4
1.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东岸的海水 比大洋西岸的海水温度 高 (高 、低) 2、寒流流动的方向大致是( C ) A 由南向北 B 由北向南 C 由高纬向低纬 D 由低纬向高纬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大陆的东岸是暖流 B 大陆的西岸是暖流 C 中低纬度大洋的西岸是暖流 D 中低纬度大洋的东岸是暖流
3、对航行的影响 4、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
渔场的分布
1、在图中的线条上加箭头,表示洋流的运动方向 2、说出洋流A、B、C、D的名称。 3、洋流A的形成与 (盛行风)密切相 关;洋流B、D呢?
4、判断洋流1、2、3、4、5、6的性质,并说明 理由。 5、若此大洋是太平洋,说出洋流1、2、6的名称; 若此大洋是大西洋,说出洋流4的名称。
这跟海洋表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 密切相关。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洋流的概念和分类
1、洋流的概念 常年、稳定、沿一定方向、大规模
2、洋流的分类 暖流 按 性质 分 寒流
暖流:水温高的海区 水温低的海区
100C 寒流:水温低的海区 水温高的海区 200C
150C 100C 150C 0C 20 B
丙
3
1、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 丁 侧视图,则: A、乙为海洋,甲为陆地 B、我国的夏季风属环节2 C、环节4能给陆地补充淡 水
2
甲
4
1
乙
D、环节1、3均能造成黄土 高原的千沟万壑
2、若此图表示的是水平大洋环流示意图,且甲、乙两 地全年昼夜基本平分,则该环流中易形成大规模渔场 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6、若此图画的是太平洋,请用 在图中标出渔场 的位置,并说出渔场的名称和成因。E沿岸是 气候,它的形成与 洋流密切相关。 7、若此图画的是大西洋,F沿岸是 气候, 它的形成与 洋流密切相关。
A
23026‘S 300 S
D
B Cபைடு நூலகம்
1、在图中画出B、C、D四点的洋流的流向 2、比较A、B、C、D四点的水温,由高到低 排列依次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