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呕吐方法大全

中医治疗呕吐方法大全

中医治疗呕吐方法大全

分为三个阶段,即恶心、干呕和呕吐,但有些呕吐可无恶心或干呕的先兆。呕吐可将咽入胃内的有害物质吐出,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大多数并非由此引起,且频繁而剧烈地呕吐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中医认为,呕吐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引起呕吐的原因是实邪所致或因虚致吐,并分为饮食内停、情志失调、痰饮留滞、脾胃虚寒、外邪犯胃等多种证候,中医根据不同病机给予恶心呕吐的辨证治疗,其中和胃降逆是基本治则。

辨证论治:

1、脾胃虚弱

症状:饮食稍有不慎,或稍有劳倦,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

治法:益气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

方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砂仁、木香理气和中,陈皮、半夏和胃降逆。尚可加丁香、吴茱萸以和胃降逆;若脾阳不振,畏寒肢冷,可加干姜、附子,或用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若胃虚气逆,心下痞硬,干噫丝,可用旋覆代赭汤降逆止呕;若中气大亏,少气乏力,可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若病久及肾,肾阳不足,腰膝酸软,肢冷汗

中药中毒解毒秘方

近年来,常有单验偏方出现在报端。虽然中草药能治病,且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廉,但如应用不当便会发生中毒事件。一旦发生中毒事件,送往医院有时来不及,如果家人能就地取药先行施救,可为医院抢救赢得一些必要时间。 一、催吐:对于清醒可合作的中草药中毒者,可让患者饮水,当其感到胃内饱满时停止饮水,随后用手指或压舌板或鸡毛刺激其咽部或舌根,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即可引起患者呕吐。如此饮水、呕吐、饮水、呕吐,经多次反复,直至吐出物清静无味时为止。 二、解毒 1、两面针中毒;解救方法:可催吐口服白糖水或注射葡萄糖液, 1小时左右可解。(《中药大辞典》P41页) 2、大发汗中毒:取金银花、甘草、红糖水煎内服。(《中药大辞典》P122页) 3、野山薯中毒:取野鸡尾草、槟榔钻、茜草水煎服, (《中药大辞典》P274页) 4、磷中毒(亦可适用于鸦片、砷、毒蕈中毒:取凤尾草(鲜)120克,洗净,切碎,加泉水一碗擂汁服(《中药大辞典》P488页) 5、野菌中毒或砒霜中毒:①取岗梅鲜根120克,鲜金银花60克,鲜凤尾草60克,水煎服。②岗梅根加水在锈铁上磨汁内服。(《中药大辞典》P1122页) 6、大狼毒中毒:①杏仁9克,水煎服。②白蔹水煎服。③甘草9克,绿豆15克,干姜9克,水煎服。(《中药大辞典》P132页) 7、大飞扬草中毒;取甘草9克,金银花12克,清水一碗半,煎至一碗饮服。(《中药大辞典》P139页)。 8、土瓜狼毒中毒:①取杏仁9克,水煎服。②取甘草9克,绿豆15克,干姜9克,水煎服。(《中药大辞典》P9 9页) 9、半夏,乌头,闹羊花,木薯,百部等中毒:取生姜洗净,捣烂,挤汁,轻者急用生姜汁含漱并口服5毫升,以后每隔4小时续服5毫升;中毒严重,神志昏迷者,立即鼻饲25%干姜汤60毫升,以后每3小时灌入鲜姜汁5毫升。(《中药大辞典》P657页) 以上只作临时应急措施,患者家人应当一边先就地施救,一边与医院联系,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10、生川乌中毒:取生蜂蜜120克,加入凉开水搅匀,服下,服至500克时,知觉半复,次日诸症悉平。3天内身体痊愈。(《黑龙江中医药》19 66、5期P27页;《中医杂志》19 80、2期,17页) 11、砒中毒:(1)取老茄子5个,萝卜24克,白矾24克,枯矾末9克,鸡蛋清7个。先吃萝卜24克,再把枯矾末9克,用冷水送下,随后必然呕吐不止,待呕吐后停2小时,再用白矾24克,研末与鸡蛋清搅匀,分7次,约3小时服完。这时患者心中发热,用新汲凉水5公斤,加入茄子5个,上锅熬好,待水凉透时,给患者频频饮服,一直至心里不热为止。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及热食物,愈后10日内忌热饭,一月内忌食辛辣。犯者病发必死。(《辽宁医学杂志》19 60、2期、P18页) (2)取一只生鸡血,全用,温开水一碗,血水混合,一气服完,服后即呕吐。(《中医效方精选》P53页)、(《中药大辞典》P685页) 12、白果中毒:取生甘草60克或白果壳30克,水煎服。 13、半夏中毒:(1)取生姜30克,防风60克,甘草15克,加水4碗,煎成2碗,先含漱1碗,再内服1碗(《中药大辞典》P779页),(2)取醋30- 60克,生姜汁适量,内服或冷漱。(《中药大辞典》P779页) 14、杏仁中毒:(1)取杏树皮60克,削去外面表皮,保留中间纤维部份,加水500毫升,煮沸20分钟过滤,侯温灌服。治80余例均愈。一般多在服后2小时即见症状好转,意识渐清,呼吸平稳,恶心呕吐现象消失, 4小时后可完全恢复正常。(《中药大辞典》P1103页)

针对性治疗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针对性治疗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9-06-12T16:16:06.1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1期作者:陈明 [导读] 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法疗效确切。 (永嘉县瓯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永嘉 325102) 【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4月-2018年月自愿参与此次研究中的120例恶心呕吐患者,入选科室均为消化内科,而后120例患者经过抽签法进行平均分组,即观察组n=60,对照组n=60,治疗方法分别为针对性治疗以及常规药物治疗,分析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患病因素为胃肠道疾病、药物原因、肝胆胰以及精神原因,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66%和76.67%,P<0.0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法疗效确切。 【关键词】消化内科;恶心呕吐;临床分析;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1-0075-02 消化内科恶心为上腹部出现欲吐感觉,同时会出现脸色苍白以及血压降低等表现,呕吐时患者的胃部产生相应的收缩,经过口腔和食管将小肠内容物排出,一般情况下当患者出现恶心后会产生呕吐表现,恶心呕吐之间并无确切的联系[1]。此次研究主要探究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分析及治疗对策,就相关内容进行以下叙述: 1.资料及方法 1.1 患者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自愿参与此次研究中的120例恶心呕吐患者,入选科室均为消化内科,而后120例患者经过抽签法进行平均分组,即观察组n=60,对照组n=60。对照组男性例数分别为男40,女性20,65岁为年龄最大,15岁为年龄最小,(1.3±0.2)d为患者平均患病时间;观察组男性例数分别为男35,女性25,67岁为年龄最大,16岁为年龄最小,(1.4±0.4)d为患者平均患病时间。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间表示为P>0.05。 1.2 方法 归纳总结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原因,而后对其进行CT、B超、胃镜以及肠镜检查,对患者发病因素确定。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时服用止呕药物,观察组治疗选择针对性药物:①当患者因为胃肠道感染而引发恶心呕吐,需要予以患者抗生素药物,左氧氟沙星每日服用次数以及剂量分别为3次和200mg,如患者出现水电解质异常需要予以纠正;当患者因为胃肠道痉挛出现恶心呕吐后需要注射山莨菪碱,用药次数以及剂量分别为1次以及0.5mg,从而缓解不适症状。②如果患者为药物因素,治疗时需要选择有效镇吐药物。③当患者因为肝胆胰病缠身恶心呕吐时,可予以患者胃肠减压,并指导患者服用保肝药物。④如果患者为精神因素,可采用抗抑郁药物以及胃肠动力药物,此外还需要对患者实施心理疏通。 1.3 评估指标 分析患者患病因素,即胃肠道疾病、药物原因、肝胆胰以及精神原因。 1.4 疗效判定[2] 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停止恶心呕吐,或恶心呕吐次数显著减少;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恶心呕吐表现显著改善,恶心呕吐次数减少;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恶心呕吐表现无变化。总有效率为显效比例和有效比例相加。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21.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数据检验为χ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病因素 120例患者中90例患者患病因素为胃肠道疾病,占据比例75%,15例患者患病因素为药物原因,占据比例12.5%,10例患者患病因素为肝胆胰病,占据比例8.33%,5例患者患病因素为精神原因,占据比例4.17%。 2.2 临床疗效 观察组经过针对性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经过针对性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6.67%,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n(%)] 3.讨论 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人数较多,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眩晕、腹痛等,部分患者会出现脱水以及黄疸等表现。急性呕吐表现发展较快,患者通常会出现较强的腹痛感,同时身体位置出现相应的不适,对于此类患者而言可对其主要症状表现进行观察,从而对其疾病引发因素进行评估[3]。对于慢性呕吐患者而言,其判断过程中具有复杂性,患者极易出现肠道运动异常或者妊娠等一系列疾病,为此医务人员需要了解不同疾病恶心呕吐表现。 恶心呕吐患病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和患者自身基础疾病、治疗药物以及心理原因等存在关系。为此患者就诊后医务人员需要分析患者的恶性呕吐症状,和其病史进行相互结合,从而对疾病予以判断,而后确定治疗计划。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按照患者病情对治疗药物剂量予以控制,防止出现相关并发症,此外需要加大对患者饮食以及心理的护理力度,有助于病情改善。鉴于此,对临床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自身经验丰富,可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以此提升治疗效果[4]。此次研究归纳患

中药治疗结肠炎偏方大全

中药治疗结肠炎偏方大全 马齿苋汤治肠炎 【功能主治】治肠炎,腹泻。 【偏方组成】马齿苋60克,大蒜(捣成蒜泥)15克。 【用法用量】先以马齿苋煎汤,冲服蒜泥,加红糖适量。顿服,每日2~3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患愈21例,其中痊愈20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2%。 白芍白术治肠炎 【功能主治】养血柔肝,行气止痛。主治慢性肠炎。 【偏方组成】炒白芍25克,炒白术15克,陈皮6克,防风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治疗慢性肠炎35例,痊愈28例(占80%),好转5例(占14.25%),无效2例(占5.7%),总有效率为94.3%。 葛根黄芪治肠炎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健脾止泻。主治急性肠炎。 【偏方组成】粉葛根6克,淡黄岑6克,川黄连2.4克,苦参片3克,川黄柏3克,广木香2.4克(后入),青、陈皮各3克,金银花(炒)9克,赤茯苓9克,炮姜炭2.4克,车前子(包)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肠炎19例,其中痊愈12例(占63.1%),好转6例(占31。6%),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

车前子金银花治肠炎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肠胃炎。 【偏方组成】车前子20克,金银花15克,防风、川黄连克10克,鸡内金8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2~3次口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39例,经用药3~6剂后,均获治愈。 仙鹤草桔梗治肠炎 【功能主治】补脾敛阴,清化湿热。主治久泻,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及慢性结肠炎,经常泄泻,时轻时剧,时作时休,作则腹痛,腹胀,大便溏薄,夹有粘液,间见少许脓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 【偏方组成】仙鹤草30克,桔梗6克,乌梅炭4克,白槿花9克,炒白术9克,广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槟榔10.2克,甘草4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加减】本方用治阿米巴痢疾时,应另加鸦胆子14粒,去壳分二次吞服;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肝郁脾滞征象较着者,去槟榔,加柴胡4.5克,萆薛15克,秦艽9克;腹痛甚愈,应加重白芍与甘草用量:白芍15~30克、甘草9~15克;泄泻日久,体虚气弱,而腹胀不显者,去木香、槟榔,加炙升麻4.5克、党参12克、炙芪15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98例,其中痊愈者71例(占72.4%),好转25例(占25.5%),无效2例(占2%),总有效率为98%。 乌梅败酱治肠炎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调气行血,健脾抑肝。主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长期腹泻,大便粘滞或带脓血,腹痛坠胀,或里急后重,脘腹痞闷,纳少乏力,面色黄白,舌质暗滞,苔腻,脉弦缓滑。

治恶心反胃想吐小妙招

治恶心反胃想吐小妙招 很多人在胃病发作的时候,因为难受不想去医院就医,想自己在家吃一点药慢慢养好,及时治疗胃病是有很多小妙招的,例如可以采用针灸按摩推拿的方式,用一些健康的按摩疗法,通过对身体穴位的按摩,达到治疗胃病的效果,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治恶心反胃想吐的小妙招都有哪些? 消化不良所引起的恶心、想吐,在刺激大肠经的起点“商阳”和“大肠”之后,即可消除。 ★症状和原因 在此所介绍的是一般性消化器官异常所有效的穴道,也就是暴饮暴食所引起的“急性胃炎”、“急性肠炎”等,以及与之伴随而来的恶心、想吐。

如果分不清恶心的原因,是暴饮暴食,或者是食物中毒时,有个简单的分辨方法,就是咀嚼生的大豆,若是毫无感觉的咀嚼,就是食物中毒;若觉的有腥臭味,不由得吐出,就是单纯的暴饮 暴食。 ★有效穴位 对于暴饮暴食所引起的恶心、想吐,最有效的穴道,是位于食指指甲边的“商阳”。 商阳位于食指指甲外侧,靠拇指侧的末端。此处的末端,并不是指皮肤和指甲相接的地方,而是在指甲靠拇指那一侧的末端,朝食指第一关节,画一条直线;又在指甲下端,朝拇指方向画一 条横线,这两条直线相交叉的位置,就是商阳的位置。另一个穴道,则是在手掌侧,食指第一关节横纹(横向的皱纹}的中央,也就是“大肠”。第二个穴位,对于恶心是相当有效的穴道。

★治疗方法 对于商阳和大肠的刺激,要以指压法配合金牌一条根双珠百草药膏来做。先在穴位上涂上药膏,指压的方法是,重而缓慢。就是1、2压,3离开;如此1、2、3,1、2、3……重复地指压左右两手的商阳、大肠,直到恶心感解除为止。 因胃炎所引起的慢性恶心,可以使用香烟灸等,做较强的刺激。但在急性时期,用拇指做穴道指压法也可以。

胃痛的针灸治疗

胃痛的针灸治疗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胃痛的针灸治疗 摘要: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其病因复杂,由外感六淫之气、饮食失宜、情志不畅、素体脾胃虚弱等引起,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针灸治疗有效病种之一,临床上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分为寒邪犯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湿热阻胃、胃阴亏耗等证,根据“不通则痛,不荣则通”的理论,本病针灸治疗当以和胃理气止痛为基本原则,当分清寒热虚实,辨别病位,采用相应的治法才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胃痛;辩证;针灸;选穴 Abstract:stomachache,also called epigastric pain,It’s main symptom is pain over the epigastrium at stomach region. The etiology is very complex .it is believed that stomachache is caused by the feeling ambition internal injured, inappropriate drinking or eating, weakened spleen and stomach, and so on. Stomachache is a kind of common ailment and frequently encountered disease, which acupuncture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therapeutic modalities. It’s divided into syndrome of cold pathogen attacking 、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eating and drinking 、syndrome of a hepatic qi attacking stomach、syndrome of damp-heat in the stomach 、syndrome of stomach-yin of deficiency 、etc according to different etiological factors in clinic. According to tcm athogenesis of pain from "hindering pain" and "deficiency pain". Regulating qi-flowing for harmonizing stomach is fundamental principle i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n acupoints selection need to realize the differences of deficiency and excess and cold and heat. Treated by different methods

婴儿呕吐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婴儿呕吐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一、生理性呕吐:多因喂养方式不当,如喂食过多、过急或在哭闹时喂奶等,由于咽下空气过多而引起呕吐,只要改变喂养方式即可缓解。 二、反射性呕吐:先感恶心,继而频发呕吐,呕出物中混有黄色胆汁。常见于肺炎、败血症、肝炎及其他腹部脏器的器质性病变。 三、梗阻性呕吐:孩子可出现阵发性哭闹不安,并有呕吐、腹痛、腹胀、腹部包块及排出果酱样血便,这是肠套叠的症状,需及时就诊。 四、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急剧有力地从口中喷出,吐后小儿仍然大叫啼哭或昏睡、不想吃奶和进食,多为脑炎、脑膜炎、脑脓肿、脑出血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 五、胃原性呕吐:常因胃肠道感染、消化不良、胃肠痉挛等引起,伴有哭闹不安。此时亦应考虑有无食物中毒,必要时立即诊治为宜。 六、消化道先天畸形引起的呕吐:如食乳后即吐,呕吐物是奶汁和粘液,可能是食管闭锁或胃幽门闭锁。出生后一天频繁呕吐,呕吐物是黄绿色胆汁,腹胀明显,无胎便,则应考虑到有无肛门闭锁或直肠闭锁。 另外还有因各种疾病引起的呕吐,如咽炎、扁桃腺炎以及咳嗽后都会由于局部刺激而引起呕吐。当原发病灶治愈后,呕吐自然缓解。 具体来说,造成宝宝呕吐的原因有很多,可简单分为两大类: 1 肠胃型呕吐 最常见的是病毒性胃炎、肠胃炎以及便秘;其次是胃食道逆流、消化性溃疡、盲肠炎、肝炎、胆管炎、先天性幽门狭窄、肠道阻塞、喂食过量、食物中毒等;某些药物也可能引起呕吐。 肠胃型感冒 如果宝宝被医师诊断为肠胃型感冒,那么家长就不用过度担心。只要注意几个重要的照顾原则,就能快速减轻呕吐、腹泻等症状。 如果宝宝在未断奶之前罹患肠胃型感冒,并且出现腹泻,那么一般将原来的配方奶浓度稀释到1/4~1/2,或使用特殊的止泻奶粉(该奶粉无需稀释,在生产环节就已将乳糖去除),并停止一切辅食的摄取。 另外,喂食米汤或用米汤冲奶,也可有效改善肠胃症状,随后可视患童的排便情况慢慢将配方奶的浓度恢复正常。不过,当呕吐或腹泻情形严重时,婴幼儿容易脱水,此时必须立即就医。 2 非肠胃型呕吐 最常见的是一般感冒、咽喉炎所引起的呕吐;其次是支气管炎或肺炎引起剧烈咳嗽、脑膜炎或脑压上升等脑部病变;甚至于糖尿病等代谢因素、晕车及心理因素等,也都有可能造成呕吐。 溢奶&呕吐 溢奶是指食道或胃中的东西不自主地从嘴巴里流出,当新生儿在打嗝排气时,或是当宝宝处在熟睡状态时,最容易发生溢奶。一般来说,未满1周岁的正常婴儿都会有轻微的溢奶现象,这是因为生理性的食道下括约肌闭锁不全所造成,大多在5~6个月时逐渐减轻,到1岁或1岁半时则基本完全消失。 需要注意的是,溢奶并不只是由食道下括约肌的发育问题所导致,有些时候喂奶方式不适当,使得宝宝吞入大量的空气,也是婴幼儿溢奶的主要原因。如果溢奶情况比较严重,则很可能是胃食道逆流,那些患有脑性麻痹、先天性心脏病或有肠道畸形的小宝宝最容易发生这样的问题。其症状经常在出生几天后就开始出现,比如溢奶、呕吐、贫血、营养不良、胸口有灼热感、体重增加不理想等,有时还会出现吸入性肺炎、食道炎等并发症。

治疗恶心呕吐的方法有哪些

治疗恶心呕吐的方法有哪些 治疗恶心呕吐的方法有哪些。我们在平时,会经常性的遇到有人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而导致出现恶心,呕吐的因素是有很多的,这样的情况往往让患者比较难受,因此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时候,是需要及时到医院去的,需要配合医生的止吐措施的,下面就具体的给大家介绍治疗恶心、呕吐的方法。 (一)紧急处理及病因治疗 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首先应注意:

①呼吸和意识状态:意识障碍者应确保气道通畅,避免呕吐物吸入,昏迷病人可插入鼻胃管,以避免误吸入呼吸道。 ②血压:脑血管意外时的高血压,出血等休克时的低血压,均应紧急处理。 ⑧脱水与代谢性碱中毒:系由持续性呕吐丧失胃液等而脱水的低氯性碱中毒,应予纠正。

④其他:中枢性呕吐:其呕吐剧烈且呈喷射状,这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立即给予脱水治疗,用20% 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速尿20~40mg加入50%葡萄糖液40ml,静脉注射。须进一步查清导致颅内压增高的原因,明确诊断,对因治疗。 (二)一般治疗 严密观察,注意体位,防吸入呼吸道(对昏迷病人),必要时可用1%碳酸氢钠洗胃等。宜流质饮食,剧吐者暂禁食。

(三)对症治疗 1.镇吐剂 持续性恶心呕吐时,病人处于不安状态,更助长恶心呕吐,应予以镇静镇吐药。亦可选择内关、中脘、足三里等处针刺。 (1)维生素 B6:10—20mg,每日3次口服。

(2)灭吐灵:对中枢及末梢性呕吐均有制吐作用。10mg,肌肉注射,或8mg,每日3次,口服。 (3)氯丙嗪:为多巴胺受体阻滞剂,除有安定、催眠、扩血管等作用外,小剂量可抑制延脑催吐化学敏感区,大剂量抑制呕吐中枢,有强大的制吐作用。12.5~25mg,每日3次,口服,或25mg肌肉注射。 上面所讲的就是有关“治疗恶心呕吐的方法有哪些”知识的介绍,相信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于治疗恶心呕吐的方法的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了,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大家还是不能忽视的,需要及时的去检查的,这样配合医生的治疗措施才能及时的帮助恢复的。

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

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 药物敷脐:独特而理想的给药途径对危重病人口服药疗效不显著者,敷脐疗法可收奇效。 肚脐没有皮下脂肪,血管非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肚脐作为人体一个独特的给药途径,用药物贴敷或施以热熨等方法,有复元回阳、开窍固气之功能。特别适合于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中药敷肚脐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 1 :天麻或天麻片 穴位:神阙穴(肚脐) 方法:从药店买来成块的天麻或中成药天麻片,打粉后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 疗小叶增生的外敷方法 小叶增生大概是女性朋友中最常见的疾病了。很多女性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常郁闷,便会发现自己一侧或两侧乳房中出现了肿块,摸上去感觉硬硬的,又很有韧性,有点儿像摸橡皮块的感觉,用手去推还能推动,这就是小叶增生。 其实小叶增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疾病,大多数患上此症的女性朋友会在发病数月或一两年后自行缓解,无需治疗。不过,也有一小部分人是一直有着小叶增生的,虽然不痛不痒,但是乳房中有肿块,终究是一件让人心里不太舒服的事情,有些女性还总担心它会转化成肿瘤什么的,所以,我给大家提供一则可以帮助消除小叶增生的外治方法:把天麻打成粉填入肚脐内。 友情提示:

配合逍遥丸,效果更好 2;胃气不足。方法:取一粒健胃消食片或补中益气丸捣碎,填入肚脐,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小时,然后休息12个小时。 3;肚脐敷药治疗鼻炎,处方:党参10g,白术7g,干姜5g,炙甘草3g,扑尔敏2粒。粉碎成细粉,填神阙穴 4 ;自汗,盗汗,遗尿-----用五倍子打成粉贴在肚脐上。 可用五倍子15克(或五倍子30克、朱砂3克),焙干研细,睡前敷于肚脐或涌穴上治疗盗汗。 5 ;失眠-----桑葚子煮汤。还可用归脾丸,贴在肚脐上。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上,早上拿下来。 6: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封盖,12个小时以后取下。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都喜欢吃生冷寒凉的瓜果、当时觉得很舒服,但时间久了,肠胃就容易受寒,呕吐或腹泻。很多人都找不到原因在哪儿,往往都是随便吃点什么止泻药就了事,殊不知,大热天过食寒凉之物所导致的肠胃问题可不是这么简单解决就万事大吉了,不注意的话,往往就此埋下了病根。既能祛寒,又能祛火,一滴入脐,正好对付暑天之火和食物之寒,寒热两邪通吃,治疗夏天出现的肠胃问题,效果特别好。 7:前列腺肥大:白胡椒细辛各15克,研粉每次取药3克敷于肚脐处,外用麝香风湿膏盖上,3日换一次,10次为1疗程,后停2天继续1疗程,本方对前列腺肥大,小便淋漓难解而无湿热者,有较好的疗效。

76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

76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 药物敷脐:独特而理想的给药途径对危重病人口服药疗效不显著者,敷脐疗法可收奇效。 肚脐没有皮下脂肪,血管非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肚脐作为人体一个独特的给药途径,用药物贴敷或施以热熨等方法,有复元回阳、开窍固气之功能。特别适合于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中药敷肚脐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 1.天麻或天麻片 穴位:神阙穴(肚脐) 方法:从药店买来成块的天麻或中成药天麻片,打粉后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 疗小叶增生的外敷方法 小叶增生大概是女性朋友中最常见的疾病了。很多女性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常郁闷,便会发现自己一侧或两侧乳房中出现了肿块,摸上去感觉硬硬的,又很有韧性,有点儿像摸橡皮块的感觉,用手去推还能推动,这就是小叶增生。 其实小叶增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疾病,大多数患上此症的女性朋友会在发病数月或一两年后自行缓解,无需治疗。不过,也有一小部分人是一直有着小叶增生的,虽然不痛不痒,但是乳房中有肿块,终究是一件让人心里不太舒服的事情,有些女性还总担心它会转化成肿瘤什么的,所以,我给大家提供一则可以帮助消除小叶增生的外治方法:把天麻打成粉填入肚脐内。 友情提示: 配合逍遥丸,效果更好 2.胃气不足。方法:取一粒健胃消食片或补中益气丸捣碎,填入肚脐,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小时,然后休息12个小时。 3.肚脐敷药治疗鼻炎 ,处方:党参10g,白术7g,干姜5g,炙甘草3g,扑尔敏2粒。粉碎成细粉,填神阙穴 4.自汗,盗汗,遗尿-----用五倍子打成粉贴在肚脐上。 可用五倍子15克(或五倍子30克、朱砂3克),焙干研细,睡前敷于肚脐或涌穴上治疗盗汗。 5.失眠-----桑葚子煮汤。还可用归脾丸,贴在肚脐上。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上,早上拿下来。 6.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 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封盖,12个小时以后取下。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都喜欢吃生冷寒凉的瓜果、当时觉得很舒服,但时间久了,肠胃就容易受寒,呕吐或腹泻。很多人都找不到原因在哪儿,往往都是随便吃点什么止泻药就了事,殊不知,大热天过

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治疗

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治疗 化疗是目前恶性肿瘤治疗的手段之一,然而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CINV)不良反应日渐普遍且严重,已成为临床不得不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如果控制不理想.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通、降低治疗的依从性。化疗患者出现CINV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化疗药物成分、性别(女性)、年龄(低于50岁)及恶白或呕吐史。对CINV的药物预防和治疙肿瘤支持治疗多国协作组织(MASCC)2008年3月更新了有关指南。化疗药物按使用后发生呕吐的频次分成高、中、低和极低致吐风险四类。其中单次静脉给药二如顺铂、氮芥和环磷酰胺(≥1500mg/m2等发生呕吐频次>90%,为高致吐化疗药物:奥沙利铂、阿糖胞苷 (>1mg/m2),卡铂、异环磷R胺、环确跌腰和慈环类药物发生呕吐频次在30%-90%,为中致吐化疗药物;紫杉类、依托泊苷、甲氨蝶呤等及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发生致吐频次在10%一30%,为低致吐化疗药物。长春碱类、百消安、氟达拉滨致吐频次<10%.为极低致吐化疗药物。口服抗肿瘤药物也有相应的分类。临床依据恶心呕吐出现的时间与化疗药物使用时间的关系,将CINV分为急性、延迟性和预期性三类。急性CINV是指发生于接受化疗药物后24小时内所出现的恶心和(或)呕吐;延迟性CINV是指接受化疗药物24—120小时间出现的恶心和(或)呕吐;预期性ClNV是指发生于化疗前或化疗给药同时,系条件反射所致.常见于既往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症状控制不佳者。根据预防

和治疗CINV的疗效,临床目前有:较高治疗指数药物、较低治疗指数药物和辅助药物三大类药物。 1.较高治疗指数药物 1.1地塞米松 糖皮质激素用于预防CINV时有很高的治疗指数,是最常用的止吐药之一。单剂量应用适合于接受低致吐风险药物化疗者,与5-HT3受体阻断剂和阿瑞吡坦三药联用对接受高、中致吐风险化疗者的急性呕吐具有独特疗效。地塞米松预防迟发性ClNV的疗效也已获得了临床研究证实。 地塞米松给药方便.许多临床研究证实.地塞米松能增加接受高致吐风险药物化疗者的化疗效果。MASCC最新的预防CINV的治疗指南中对地塞米松推荐剂量如表1。 1.2 5-HT3受体阻断剂 目前国内临床上常用的5-HT3受体阻断剂有:昂丹司琼(ondansetron)、

呕吐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呕吐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呕吐是日常生活中比较经常遇到的疾病,会呕吐可能是吃到不干净的东西,导致胃不舒服,这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大多数并非由此引起,且频繁而剧烈地呕吐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所以大家一定要小心。 呕吐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一、反射性呕吐 因吃了不洁的甚至是腐败的食物、误服了强酸或强碱等腐蚀剂,引起了急性胃肠炎,所引起的反射性呕吐实际上是一种对人体有利的保护性反应。消化道的任何一段发生了阻塞、腹腔内脏的炎症性病变、心脏的各种病变以及肺部病变引起剧烈咳嗽时,都可以引起呕吐。 二、消化系统疾病呕吐 多见于胃、十二指肠病变如胃炎、幽门痉挛、胃粘膜脱垂、球部溃疡、急性肠炎、肠梗阻等疾病;也见于食道疾病如返流性食管炎、贲门失驰缓症以及急性阑尾炎、肝炎和胆道疾病。 三、中枢神经性呕吐 中枢性呕吐诸如精神过度紧张、疲乏、强烈的情绪波动,令人厌恶的气味与景象等,常可引起呕吐,临床称这类呕吐为精神性呕吐或胃神经官能症。脑震荡、脑内肿物、脑积水、颅内出血、脑炎及脑膜炎等,引起颅内压力增高,引起呕吐,这种呕吐称为喷射性呕吐;又如尿毒症、急性肝坏死、糖尿病酸中毒、甲状腺机能亢进及阿狄森氏病危象等新陈代谢紊乱性疾病,亦影响呕吐中枢造成呕吐。 四、前庭障碍性呕吐 1.迷路炎: 本病是急性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常见并发症,病理分为迷路周围炎局限性,迷路炎弥漫性浆液性,迷路炎与弥漫性化脓性迷路炎四种类型,而后者的病情最严重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等,诊断主要靠病史和耳科检查。 2.美尼尔病: 本病以男性较多,多在中年,表现为突发的旋转性眩晕(多为水平性)、耳聋与耳鸣,眩晕发作时意识清醒,常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反射性迷走神经刺激,症状发作历时数分钟,乃至数小时以上,间歇期长短也各有不同。

内科常见急症之恶心与呕吐

一病因 引起恶心与呕吐的病因很多,按发病机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反射性呕吐 (1)咽部受到刺激:如吸烟、剧咳、鼻咽部炎症或溢脓等。 (2)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性胃扩张或幽门 梗阻、十二指肠壅滞等。 (3)肠道疾病:急性阑尾炎、各型肠梗阻、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腹型过敏性紫癜等。 (4)肝胆胰疾病:急性肝炎、肝硬化、肝淤血、急慢性胆囊炎或胰腺炎等。 (5)腹膜及肠系膜疾病:如急性腹膜炎。 (6)其他疾病:如肾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盂肾炎、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破裂等。急性心肌梗 死早期、心力衰竭、青光眼、屈光不正等亦可出现恶心、呕吐。 2.中枢性呕吐 (1)神经系统疾病 1)颅内感染:各种脑炎、脑膜炎、脑脓肿。 2)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偏头痛等。 3)颅脑损伤:脑挫裂伤或颅内血肿。 4)癫痫:特别是持续状态。 5)神经官能症等。 (2)全身性疾病:尿毒症、肝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甲状旁腺危象、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低血糖、低钠血症及妊娠均可引起呕吐。 (3)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抗癌药、洋地黄、吗啡等可因兴奋呕吐中枢而致呕吐。 (4)中毒:乙醇、重金属、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鼠药等中毒均可引起呕吐。 (5)精神因素:胃神经症、癔症、神经性厌食等。 3.前庭障碍性呕吐凡呕吐;伴有听力障碍、眩晕等耳科症状者,需考虑前庭障碍性呕吐。常见 疾病有迷路炎,是化脓性中耳炎的常见并发症;梅尼埃病,为突发性的旋转性眩晕伴恶心呕吐;晕动病,一般在航空、乘船和乘车时发生。 二概述 恶心为上腹部不适和紧迫欲吐的感觉,常伴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如皮肤苍白、出汗、 流涎、血压降低及心动过缓等,常为呕吐的前奏,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感觉。恶心伴呕吐动作, 但并无胃内容物吐出,称为干呕。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症状,但也可仅有恶心而无呕吐,或仅 有呕吐而无恶心。呕吐是通过胃的强烈收缩迫使胃或部分小肠的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 外的现象。二者均为复杂的反射动作,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恶心、呕吐均是临床常见症状。 三救治原则

恶心和呕吐诊断与治疗

恶心和呕吐诊断与治疗 【摘要】恶心和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恶心是一种紧迫欲吐的不舒适的主观感觉,常为呕吐的前奏,多同时伴有流涎与反复吞咽动作,甚至出现面色苍白、出汗、低血压、头晕及脉搏缓慢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 【关键词】恶心呕吐鉴别诊断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一小部分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是内脏与躯体的协调运动,包括胃蠕动抑制与上端小肠逆蠕动,继而胃窦与幽门区收缩,胃体与胃底张力减低,胃贲门与膈下食管段上升,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同时,软腭、舌骨与喉抬举,关闭鼻咽与会厌通道,并有胸部吸气动作以形成胸腔负压与食管扩张,最后有膈、腹肌突然强烈收缩,使腹内压剧增,作用于胃,还有胸部处于呼气状态而使胸腔呈正压,随即将胃内容物经食管排出体外。凡不伴有恶心,且缺乏上述协调运动者,称为反食;胃内容物经反食进入口腔,再行咀嚼咽下者,称为反刍。这些都需要与呕吐加以区别。呕吐可将食入胃内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故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保护机制。频繁的呕吐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甚至营养不良。呕吐可属生理性表现,也可由功能性障碍和器质性疾病引起,后者可由消化系统本身病变所致,也可由消化系统外或全身疾病引起。恶心和呕吐常常是某些疾病在临床上首先出现或主要的表现。 [诊断要点] 1.症状特征

(1)呕吐与进餐的关系餐后近期内出现呕吐,如系骤起而集体发病,首先应考虑食物中毒。位于幽门的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常出现餐后呕吐;精神性呕吐多在餐后即刻发生。在餐后较久或积数餐之后才出现呕吐,见于消化性溃疡、胃癌、十二指肠结核或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引起的幽门梗阻、十二指肠慢性梗阻;也见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迷走神经切断术后引起的胃潴留。 (2)呕吐发生时间晨间呕吐见于尿毒症或慢性醇中毒,如是育龄妇女则应想到早孕反应。鼻窦炎或咽炎因分泌物刺激咽部,常有晨起恶心与干呕。夜间呕吐多见于幽门梗阻。 (3)呕吐的特点一般先有明显恶心,然后出现呕吐协调运动,但精神性呕吐可先先驱恶心或仅有轻微恶心,呕吐并不费力。在恶性高血压或颅内病变颅内压增高者,恶心缺如或较轻,呕吐呈现喷射状,患者均伴有头痛、缓脉。 (4)呕吐的物质幽门梗阻的呕吐物含有隔餐食物或隔日食物,并呈腐臭气味,一般不含胆汁。呕吐物中含多量胆汁者见于频繁剧烈呕吐、十二指肠乳头以下的十二指肠哐空肠梗阻、胃空肠吻合术后。大量呕吐见于病程较长的幽门梗阻伴胃潴留或急性扩张。呕吐物有粪便提示小肠低位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呕吐大量酸性胃液见于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或胃泌素瘤。呕吐物中有脓液者少见,须考虑化脓性胃炎或胃周围脓肿破溃入胃。呕吐物中有蛔虫、胆石或吞入的异物见于肠道蛔虫症、胆石症或胃肠道异物。 (5)腹痛恶心或呕吐伴有腹痛者,可见于与急腹症相关的疾病。腹

针灸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针灸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胃液反流所致。由于老年人的食管功能降低,因此患本病的机会更多。本组患者63例,经过针灸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现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63例均为门诊患者,男30例,女33例。年龄20~62岁,平均3 2.8岁。病程6个月~5年。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 1.2临床表现 ,并常互为因果。 ,在食物通过时诱发或加重。疼痛可放射至颈部或背部。 ,由于炎症所致的局部痉挛,可出现间歇性咽下困难和呕吐;后期由于纤维瘢痕所致的狭窄,可出现持续性吞咽困难和呕吐。 1.3辅助检查 ,边缘光滑、规则或稍粗糙,二侧对称;针刺足三里穴时,可见狭窄处仍有相当程度的舒张功能。狭窄段以上的食管多有轻度扩张。有时同时出现胃、食管反流和食管裂孔疝的X 线表现。 ,表面糜烂和浅小溃疡。 1.4治疗 取穴分为四组,第一组取背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心俞、督俞、膈俞、謚禧、膈关等;第二组取胸腹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上脘、建里、下脘、幽门等;第三组取下肢后内侧的特殊穴位,如阴陵泉、太溪、公孙;第四组取下通体针疗法进行操作。 取穴分为三组,第一组取背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心俞、督俞、膈俞、膈关等;第二组取胸腹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膻中、上脘、中脘、下脘、幽门等;第三组取下肢的特殊穴位,如足三里、内庭、太溪、公孙。三组穴位交替使用。 操作方法:每次选双侧8~12个穴位即可,用艾条温和灸,或用隔姜灸,每穴灸15分钟,使局部有明显的温热感为宜。每日治疗1次。

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一侧的食管区、胃、十二指肠。 (2)配穴:取另一侧的缘中、脑干、交感。.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28号0.5~1.0寸毫针斜刺或平刺耳穴。针刺食管区时,应从食道区的前部向后透刺至贲门区,或从食管区的后部向前透刺,亦可这两种透刺方法交替使用。针刺十二指肠时,亦可采用透刺法。针刺胃区时由胃区中部向十二指肠方向透刺。 每天针刺1次,每次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3次,均用中等强度的捻转手法,捻转的幅度为2~3圈,捻转的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每次行针5~10秒。 2结果本组患者63例经过治疗基本痊愈,2次治愈者10例,3次治愈者8例,总有效率100%。 3.讨论本病是由胃或肠内容物反流人食道而引起的。正常人有防止胃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机理;即使有反流,食管还有将反流物送回胃内的继发性蠕动。防止反流的解剖生理结构以食管下端括约肌(LES)最为重要。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①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障碍:食管下端横过膈肌部分为一长2~5cm的高压区,该处压力低于胃底部。胃内压力增高时,LES压力也随之增高,以防止胃肠内容物向食管内反流。LES受迷走神经和激素的调节。吞咽食物时迷走神经的作用是使INS压力减低,让食物进入胃内。胃泌素是维持LES压力的重要因素。食物,特别是蛋白质在胃里刺激胃泌素的分泌,从而增强LES的压力。当食物从胃进入十二指肠时,胰液泌素开始分泌,它削弱胃泌素的作用,从而减低LES的压力。LES功能减弱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②食管蠕动障碍:正常情况下,当较多的食物或液体从胃反流人食管时,由于张力影响,在食管的上端就出现自上而下的蠕动波,迅速将反流物送回胃内。若食管蠕动减弱或发生障碍,可致反流物存在较久而使食管炎持续存在。食管炎又可累及LES而进一步降低LES的功能,加重反流,使食管炎恶化,如此便形成恶性循环。食管蠕动障碍是食管炎持续存在的重要因素。 由于LES功能减弱和食管蠕动障碍是其自身发病的关键,而LES又受迷走神经和激素(胃泌素、胰液泌素)的调节,所以除了取食管区为主穴外,还需取胃、十二指肠区(十二指肠仅仅是小肠的一部分,考虑到取穴的方便,在定位耳穴时将其独立了出来)作主穴。针胃区是为了调节胃泌素的分泌,针十二指肠是为了调节胰液泌素的分泌。通过对这两种激素分泌的调节以获得维持LES的正常压力所必需的最适平衡度。之所以要透刺食管穴,是因为不但要调节局部LES的功能,而且还应考虑到整个食管蠕动功能的恢复。向十二指肠穴的方向透刺胃区,是为了重点针刺胃窦部的投射区,因为分泌胃泌素的G细胞分布于胃窦区。针刺缘中、脑干、交感区旨在通过对植物神经功能的调节,进一步对LES正常压力的维持施加积极影响。

吞咽,咽,呕吐反射的区别

吞咽是食团通过咽、食管和贲门进入胃内的过程。为食团刺激咽部黏膜引起的反射,是口腔消化的最后一步。此反射的感受器在咽部黏膜,喉头与食道也有,传入神经为三叉神经颌支、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喉前支,中枢在延脑第Ⅳ脑室底部; 传出神经有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等脑神经的纤维,效应器为咽、腭、喉、声带食道等。 吞咽动作虽可随意开始,但此动作的完成过程是复杂的反射活动。全过程分三期:第一期(口腔期),首先在舌的后面形成食团,然后舌尖上举,接触硬腭,下颌舌骨肌收缩,将食团推向软腭后方而至咽部。第二期(咽期),由于食团刺激了软腭的感受器,软腭上升,咽后壁前突,鼻咽通路封闭,会厌软骨向后弯曲,声门关闭,喉头上举并向前紧贴会厌,封闭了咽与气管的通路,呼吸暂停。此时食管上口张开,食团从咽挤入食道。第三期(食管期),食道的蠕动系由于食团刺激了软腭、咽部及食道的感受器而反射地产生冲动。此反射的传入神经为咽和食道粘膜上的感觉纤维,包括舌咽神经分支、三叉神经、迷走神经及其上喉支。运动神经为舌下神经、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而到达舌、咽、喉和食管等处肌肉。中枢为延髓。

咽反射用压舌板轻触咽后壁,正常时引起恶心反射(咽肌收缩)。反射中枢在延髓。有神经损害者则反射迟钝或消失。咽反射是一种防止吞咽异物的生理反应,将牙刷放到嘴里刷牙时也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干呕”,这就是因为咽反射引起的。 呕吐反射胃内容物和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食管返流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人在呕吐前常出现恶心、流涎、呼吸急迫和心跳快而不规则等症状。呕吐开始时,先深吸气,继之声门紧闭,膈肌和腹肌强

烈收缩,使腹内压升高,同时幽门紧闭,贲门和食管舒张,胃内容物就通过食管从口腔强烈驱出。有时小肠还可发生逆蠕动,使肠内容物倒流入胃,故吐出物中可出现胆汁或蛔虫等。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舌根、咽部和胃肠粘膜受异常刺激,或腹膜、子宫、内耳平衡器官受刺激并作用于相应的感受器,冲动被传入延髓呕吐中枢所致。如乘车、般眩晕引起的呕吐,就是内耳平衡器官受刺激而引起;对呕吐中枢的直接刺激,如颅内压增高(脑膜炎、脑瘤等)可直接引起呕吐;有时厌恶的气味和情绪也可通过大脑皮层作用于呕吐中枢;注射催吐药物(如阿卜吗啡)能刺激延髓的化学感应器,使呕吐中枢兴奋,而产生呕吐。机械地(用筷子或手指)刺激舌根或咽弓周围是引起呕吐的最简便方法。 呕吐可以是病理现象;也可以是保护性生理过程,即借呕吐将进入胃内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临床上遇到食物中毒的病人,常在毒物被吸收前用催吐方法使毒物排出。剧烈而频繁的呕吐会影响正常进食和消化活动,引起大量消化液的丧失,造成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的紊乱以及营养障碍,损害人体健康,故必须及时分析呕吐病因给予适当的治疗。 呕吐中枢的位置在延髓外侧网状结构的背外侧缘。

345民间偏方大全收集古今中外各种中医偏方以及民间治病偏方共7730个

2345民间偏方大全收集古今中外各种中医偏方以及民间治病偏方 共7730个 【内科偏方】更多内科偏方>> [神经系统]睡眠不好身体差民间偏方治失眠 [呼吸系统]穴位按摩治疗咳嗽有奇效 [呼吸系统]过敏性鼻炎的疗法 [呼吸系统]鼻炎鼻窦炎的偏方治疗 [呼吸系统]治疗鼻炎小偏方 [消化系统]红糖炒面偏方治好胃病 [泌尿系统]治疗胆结石偏方 [内分泌系统]糖尿病阳痿的治疗 [呼吸系统]10个治疗咳嗽偏方一 [呼吸系统]10大招帮你有效对付感冒 【妇科偏方】更多妇科偏方>> [月经病]中医推荐治疗月经紊乱的小偏方 [月经病]月经不调中药方剂 [妇科杂症]治疗阴道干涩的民间偏方 [月经病]带下病的偏验方 [月经病]月经腹痛痛经的民间偏方 [不孕症]3个中药助孕偏方 [妇科杂症]大蒜和酸奶可有效预防阴道炎 [妇科杂症]卵巢囊肿治疗偏方

[宫颈病]慢性宫颈炎治疗偏方 [不孕症]不孕症的药蛋疗法 【儿科偏方】更多儿科偏方>> [口腔病]治疗口臭偏方 [消化病]治疗婴幼儿腹泻、腹胀偏方[口腔病]牙周炎的治疗偏方 [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症状 [呼吸病]罗汉果三日快速治疗小儿咳嗽[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症状体征 [呼吸病]火锅配啤酒易患急慢性咽炎[呼吸病]儿童咳嗽饮食八忌 [呼吸病]宝宝咳嗽偏方 [皮肤病]治疗小儿水痘的五个偏方 【男科偏方】更多男科偏方>> [早泄]快速治好早泄的简单绝招 [阳痿]治疗性欲低下偏方 [阳痿]阳痿治疗偏方三个 [早泄]防止早泄有妙招 [性欲低下]民间老年性机能低下中药方剂[阳痿]巧用枸杞治疗阳痿 [阳痿]6种阳痿变“阳伟”的神奇偏方[不育症]不孕不育症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