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康复spinalcordinjurySCI

合集下载

脊髓损伤SCI患者膀胱功能训练

脊髓损伤SCI患者膀胱功能训练
脊髓损伤SCI患者膀胱功能训练
B、膀胱充盈训练
脊髓损伤SCI患者膀胱功能训练
气囊尿管密闭式留置导
尿,夹闭尿管,每3~4 小
时放尿1次。嘱患者每天饮 水量不少于800ml。晚8点 后不需再饮水。
脊髓损伤SCI患者膀胱功能训练
定时饮水,限制入量,每 小时饮水一次,每次不超过 125ml,不要一次大量饮水。 有些患者一旦尿路受阻,会使 膀胱短时间内扩张,是有损害 的。
脊髓损伤SCI患者膀胱功能训练
神经原性膀胱
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 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 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称为神 经原性膀胱
脊髓损伤SCI患者膀胱功能训练
SCI病人早期的排尿障碍表 现为尿的潴留或失禁等症状,是
极容易造成 泌尿系统感染 的因
素,而泌尿系感染是脊髓损伤病 人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SCI患者泌尿系统康复过 程大致由留置导尿 、一次导尿 和建立反射性膀胱 三个阶段 组成,最终经训练建立反射 性膀胱。因此,膀胱的功能 康复训练占有重要的地位。
脊髓损伤SCI患者膀胱功能训练
A、留置导尿
脊髓损伤SCI患者膀胱功能训练
留置尿管于次日夹闭, 输液者每2h放尿1次,不输 液者每4h放尿1次,留置尿 管期间不更换管,不冲洗膀 胱,3周后拔除尿管。
脊髓损伤SCI患者膀胱功能训练
在除外严重输尿管 膀胱逆流及泌尿系感染 得到有效控制后,方能 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脊髓损伤SCI患者膀胱功能训练
SCI患者神经性膀胱治疗的
最终目的是尽早地建立自主性排 尿节律,不施行或少施行导尿, 免除随身携带尿袋,尽可能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脊髓损伤SCI患者膀胱功能训练
排尿后操作者将左手 放在右手背上加压排尿, 待尿不再外流时,松手再 加压一次,力求排尽。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诊断与评估
康复目标
治疗方法
康复效果
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需要进行全 面的诊断和评估,包括损伤部位 、程度、症状等,以制定个性化 的康复治疗方案。
康复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 运动、感觉、膀胱和肠道功能, 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 量。
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 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等,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组 合。
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康复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康复计划,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 。同时,患者和家庭成员也应该对康复治疗有正确的认识,避免康复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关注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
脊髓损伤患者应该及时关注自己的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和治疗,提高 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入能力。
康复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运动、感觉 、膀胱和肠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和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
康复效果
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言语疗 法、心理疗法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选择和组合。
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 者可以显著改善运动、感觉等功能,提高生 活质量。
案例二:完全性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语音语调:语音语调是指说话 时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等 变化
心理疗法
心理疗法是康复治疗中针对心理障碍的治疗方法 ,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疗法、心理动 力学疗法等。心理疗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 力、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支持性心理疗法:支持性心理疗法是一种以患者 为中心的治疗方法,旨在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 应对策略
长期康复过程
脊髓损伤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目前, 部分患者和家庭成员对康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康复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脊髓损伤康复全解

脊髓损伤康复全解

有运动或(和)感觉功能存留,称不完全性脊髓 损伤。
(3)ASIA残损指数 :
A:完全损伤, 脊髓功能损伤后骶段S4-5无任何

运动、感觉功能保留。 B:不完全损伤,脊髓功能损伤平面以下及骶段S4 -5,无运动功能而有感觉的残留。 C: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 保留,但一半以下关键肌的肌力在3级以下。 D: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 留。且一半以上关键肌的肌力均大于或等于3级。 E:正常,运动、感觉功能正常。
肌节分布应参照脊神经的肌肉节段分布。运动
水平之上的肌节肌力评分应为5级。 运动水平左、右可以不同。 运动评分:ASIA标准确定人体左右各有10组关 键肌, 根据MMT肌力评分法肌力分0-5级,正 常运动功能总评分为100分。
右侧的评分
5 5 5 5 5 5 5 5 5 5
1 2 3 4 5 6 7 8 9 10
其他功能评定
躯体功能评定: ROM评定,泌尿与性功能评
定,心肺功能评定、疼痛评定等。 心理评定:包括心理状态评定、性格评定等。 社会功能评定:包括ADL评定,就业能力评定, 独立能力评定等。
二)脊髓损伤康复目标的制定
脊髓损伤 水平
C5 C6 C7 C8-T4 T5-T8 T9-T12 L1 L2 L3 L4 L5-S1
开始站立需安装支具、有人保护或采用一定器具作
为支撑,逐步增加站立时间;借助站立架让患者站 立时,阅读或作手工以转移注意力、逐步增强耐力。 其顺序为:平台站立、扶床站立、靠墙站立、平行 杠站立、扶拐站立、扶人站立。 平行杠步行为四点步走、两点步走、拖步走、小摆 动步走、大摆动步走,再过度到扶腋仗站立、行走, 训练步骤同上(图5-2-7)。如果一天能站立和行走 2小时以上,还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应予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国外采用功能性电刺激帮助脊髓 损伤患者进行控制性站立和步行,有可能取得新的 进展。

脊髓损伤康复

脊髓损伤康复

思考题 1、脊髓损伤主要的临床表现。 2、脊髓损伤常见的并发症。 3、脊髓损伤的分级及康复评定方法。 4、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措施。
转身及坐下等 (2)平行杠内步行训练 (3)SCI后的三种步法
– 四点步、摆至步和摆过步
四点步
• 四点步的步行顺序:一侧腋杖→对侧腿→对侧 腋杖→另一侧腿。
• 特点:稳定性好,但步行速度较慢
摆至步
• 摆至步的步行顺序 两侧腋杖同时伸出→躯干前倾→两腿同时摆 动到腋杖附近,但不超过腋杖。
摆过步
• 两腿同时摆动,超过腋杖,此为摆过步。 • 特点:速度最快,但稳定性较差。
• 四点步、摆至步和摆过步练习是从慢的、稳定 的步态方式过渡到快速而不稳定的方式。
• 6、 轮椅训练
• 主要目标 • 时间:伤后2-3个月内完成
• 轮椅上的功能活动包括:从地板上拾起物品、 用手向下够到脚踏板和减压动作。
• 轮椅驱动训练包括:平坦地面上的前进动作、 上下坡、转弯动作、越过障碍等。
7、矫形器的使用
减重支持系统
仿生腿
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
9、功能性电刺激等物理因子的使用
10、心理治疗
11、文体训练和职业康复
(三)并发症的处理 • 深静脉血栓形成 • 异位骨化
小结
• 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 • SCI的康复评定 • SCI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不同平面的康复目标预测
脊髓平面
康复目标
T3-T12 借助支具和拐杖进行站立和治疗性步行
L1-L2 借助支具和拐杖进行家庭功能性步行
L3-L5 借助支具和手杖进行社区性功能性步行
三、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一)急性期的康复 急性期一般指患者伤后在脊柱外科住院时,临 床抢救告一段落,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基本平 稳,脊柱稳定即可进行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
score,SIS)来评定感觉功能。 (四)ADL评估
病员均可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index,MBI)评定和复杂性或工具性的ADL 评估(instrumental ADL,IADL)来评定。
二、康复护理评估
(五)心理社会状况评估 (六)功能恢复预测
对完全性脊髓损伤的病人, 可根据其运动损 伤平面预测其功能恢复情况。
五、康复护理指导
1.饮食调节 注意饮食调节,制订合理的膳食计 划,保证维生素、纤维素、钙及各种营养物质的 合理摄入。 2.自我护理 学会自我,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用 药指导指导病人遵医嘱按时准确服药,学会自己 处理,制定长远康复计划教会家属掌握基本的康 复训练知识和技能,防止二次残疾。
五、康复护理指导
仰卧位
2.被动活动
四、康复护理措施
禁止直腿抬高运动超过45° 过90°
禁止膝屈曲下髋关节屈曲运动超
四、康复护理措施
3.主动运动 助力运动 抗阻力运动 等速肌力运动
4.体位变换
四、康复护理措施
两人轴线翻身法
三人轴线翻身法
四、康复护理措施
四、康复护理措施
5.呼吸及排痰训练 (1)呼吸训练 (2)辅助咳嗽:单人辅助法
T8 锁骨中线第8肋间
T9 锁骨中线第9肋间 T10 锁骨中线第10肋间(脐水平) T11锁骨中线第11肋间(T10~T12中点) T12 锁骨中线腹股沟韧带的中点 L1 T12~L2连线的中点 L2 大腿内侧(T12和股骨内侧髁连线中点处)
L3 膝上股骨内侧髁处 L4 内踝 L5 足背第3趾指关节 S1 足跟外侧 S2 腘窝中点 S3 坐骨结节(臀下皱襞) S4~5肛周1cm范围,皮肤黏膜交界处

脊髓损伤康复

脊髓损伤康复

3、早期药物治疗: 8小时内开始应用甲基强 地松龙(MP)与神经营养药物(神经生长因子 NGF、GM-1等); 4、脊髓损伤早期并发症的药物治疗,如肺部 感染的治疗,严重低血压的纠正,体内电解 质紊乱的纠正等。
(二)早期康复的概念与分期 长期以来,康复被认为是在临床治疗结束 以后才开始的,是临床治疗的延续。这种观 点是不正确的,康复与临床治疗应同时开始。 脊髓损伤必须开展早期康复,美国脊髓损伤 康复统计资料显示:由于开展早期康复,脊 髓损伤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经费有逐年下 降的趋势
(2)步行前的准备 上肢的肌力; 站立的平衡能力 (配戴支具后)。

(3)平行杠内步行训练 摆至步:患者站立,双手抓杠后向前滑至 超出双脚前部15cm左右,握紧平行杠。身体前 倾,头部、肩部与双手在同一垂直水平上, 然后用力撑起身体并使双脚离地,身体向前 摆动至双脚落在双手支撑点的下方但不超出 双手的支撑点。
脊髓损伤的康复
安医大一附院康复医学科 高晓平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 是一种严 重致残性的创伤,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四肢 瘫或截瘫,脊髓损伤的原因常见于交通事故、 工伤和运动损伤等,在战争时期或自然灾害 (如地震)中,此类伤员会集中大量出现。

由于脊髓损伤患者常有受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 丧失,大小便失禁,且难以恢复,故使绝大多数人 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有人照料;如果缺乏必要的康 复和护理知识,可产生许多并发症(如压疮、痉挛、 骨质疏松、疼痛、泌尿系感染、关节挛缩、异位骨 化等等),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导致心理失衡,也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代表性肌肉 损伤平面 C1~3 C4 C5 C6 C7 C8~Tl L1 L3 L4 L5 s1 头运动肌 膈肌 斜方肌 三角肌 肱二头肌 腕伸肌 肱三头肌 手指肌 髂腰肌 股四头肌 胫前肌 拇长伸肌 腓肠肌 转头运动 呼吸 耸肩 外展上臂 屈肘 伸腕 伸肘 握拳 屈髋 伸膝 踝背屈 伸拇 踝跖屈 运动

脊髓损伤康复PPT课件

脊髓损伤康复PPT课件

8

康复治疗潜力
脊髓损伤的患者有强大的恢复潜力。一般来说,早期恢复 的过程在数天到6个月内完成。其后的2年左右患者也可以有进 一步恢复的机会。出现远端肢体的早期活动,例如脚趾的主动 活动,往往预示良好的恢复潜力。要注意痉挛的运动对预后没
有价值。瘫痪部位有感觉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机会较大。感觉
正常的部位,运动能力恢复的可能性超过50%。积极参加功能 锻炼是最强大的恢复因素。每个患者都要为1%的希望而做出

4、 心理治疗:包括心理疏导、生物反馈治疗等。
5、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包括针灸、药物、手法治疗等。
11

6、 压疮处理:包括压力处理、创面处理、理疗、营物、封闭、理疗、心理疏导等。 8、 痉挛处理:包括去除诱因、口服药物、神经阻滞、牵张 训练等。

9、 大小便失禁处理:可用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手
脊髓损伤康复
康复中心陈珍林
.
1
概述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于各种不同致病原 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脊髓 功能(运动、感觉、反射等)的障碍。它是一种严重的残
疾性损伤,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截瘫或四肢瘫,严重影响
患者的生活自理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6、压疮(褥疮)是最常见的脊髓损伤并发证,可以导致感染和活动障碍。
7、心理障碍。大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由此加重病情。
其它:感染、自主神经调节障碍、异位骨化、呼吸困难等。
7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时机
脊髓损伤后开始康复治疗的时机越早越好。一般骨折固定术后或 者脊柱外伤后7-10天,非外伤性脊髓损伤(脊髓炎等)病情稳定(一 般在10天左右),就可以进入康复医学科进行治疗。至于床边的早期 治疗应该更早进行。早期治疗可以有效地避免合并症,例如压疮、肺 炎、泌尿系统感染等。也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四肢瘫:颈段脊髓损伤造成四肢及躯干运动
、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4. 按损伤原因
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炎症和肿瘤等)
外伤性脊髓损伤。
(四)常见SCI原因
我国 自高处坠落 41.31% 车祸 21.81% 暴力 16.71% 高坡上跌或滑倒14.61% 运动损伤 2.78% 刀枪伤 1.62% 其他 1.62%
(5)反射: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Horner综合征、内脏功 能紊乱、血压下降等。
神经源性膀胱:是一类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 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即储尿和/或排尿功能 障碍),进而产生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及并发症 的疾病总称。
无张力性膀胱:膀胱的传入神经受损,膀胱的传 入信号不能传入骶髓,则膀胱充盈时不能反射性 引起张力增加。故膀胱充盈膨胀,膀胱壁张力下 降,称无张力性膀胱。 反射性膀胱:是指膀胱逼尿肌收缩可刺激膀胱 壁内牵张感受器,冲动经盆神经传入到排尿中 枢,从而产生尿意并最终引排尿反射。
脊髓损伤康复
spinal cord injury(SCI)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康复教研室 李秀坤
内容
概述
康复评定
康复治疗 康复预后和预防
概述
(一)流行病学资料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
美国年发病率50/100万
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和挪威12~24/100万 四川汶川地震骨折占50%,其中1/4为脊柱骨折,造成 的脊髓损伤遗留不同程度的终生残疾,并发症威胁患 者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二)脊髓的解剖和生理
1. 脊柱:支撑躯干,保护脊髓。
25个椎体: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骶椎1 (5节)个。 2. 脊髓:神经活动的上传下达。 31个节段,长45厘米。颈髓8节、胸髓12节、腰髓 5节、骶髓5节、尾段1个。
从胚胎第4个月起,脊髓的生长速度比脊柱缓慢,脊髓长度 短于椎管。故脊髓和脊柱的长度不等,脊髓的节段和脊柱 的椎骨不完全对应。 C1~C4:大致与同序数椎骨对应。
2.脊髓横断面不同部位损伤的临床表现 (1)脊髓半切综合征: (2)脊髓前部损伤综合征: (3)脊髓后部损伤综合征: (4)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
(七)辅助检查
1.X线检查:损伤节段的脊柱正侧位片,必要时加 双侧斜位片,X线基本可确定骨折的部位和类型。
2.脊柱CT扫描
3.MRI检查
4.体感诱发电位:测定脊髓传导功能是否正常,
3.脊髓神经:豆腐样组织
4.交感神经节:胸6平面以下密集,它不在脊柱里面
,因此,在脊髓损伤之后,在损伤平面以下交感神
经节的功能还可以保留(支配内脏活动,如心脏、
肠道、肝脏、泌尿生殖系统等)。 因此,在脊髓损伤之后,有很多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或者交感神经过度紊乱的现象而导致一系列的脊髓 损伤的问题。
5. 运动神经终板:神经分支到最后的终末和肌肉接 头的部分。神经冲动通过神经递质传递兴奋,可用药 物干预神经递质的释放,如肉毒毒素注射,可以缓解 肌肉痉挛。 6. 脊髓血供的特点:外周有一个完整的脊髓动脉环 ,脊髓的血管一旦进入脊髓后,它没有侧枝,它是一 根血管一直到脊髓的中央,因此有一个现象就是如果 这里的血管被切断了,脊髓中央可以发生坏死,而周 边是很难出现坏死的。如颈脊髓损伤的时候,会出现 中央索综合征,它就是因为血管被切断了,导致脊髓 中央的坏死,而脊髓周围的组织还保存。
(三)基本概念
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 疾病和(或)损伤→脊髓结构/功能损害→损伤水平
以下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改变的一种临床综

合征。
2.按损伤程度:完全性和不完全性
3. 按损伤平面
(1)截瘫:胸段以下脊髓损伤造成躯干及双下肢
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对脊髓损伤的诊断及预后判定有一定帮助。
(八)诊断要点
1.病史:有明确的脊柱外伤史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X线检查有椎体骨折或脱位 ,CT或MRI检查发现脊髓损伤
(九)临床治疗
1.治疗原则:早期救治、正确的急救搬运、手术结 合药物抢救、预防并发症 2.治疗方法 (1)急诊处理 (2)合适的牵引 (3)药物治疗 (4)手术治疗 (5)高压氧治疗 (6)康复治疗
目的:维持脊柱稳定,防止脊髓再 损伤 方法:固定好头部,头和躯干必须 同时搬动 禁搂抱式搬运 尤其不能采取一人抬头或腋窝部, 一人抬下肢的“吊车式”搬运方法 不用软担架,宜用硬木板
(4)排便障碍:二便功能障碍 排便障碍:便秘、大便失禁
排尿障碍:尿潴留、尿失禁
是脊髓损伤最为突出的合并症 膀胱功能:储存尿液和排尿。排尿是由脊髓和大脑反射所 产生的一种行为。排尿中枢在脊髓圆锥,主要反射控制源 在S2~S4,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水平的脊髓损伤中可出现不同 类型的神经源性膀胱。在脊髓休克期表现为无张力性膀胱 。之后反射性膀胱和间歇性尿失禁。
美国 车祸 43.5% 运动损伤 16.0% 跌伤 15.0 火器伤 12.0% 其他 12.0%
总之
病因: 外伤性:主要原因
非外伤性:脊柱、脊髓的病变(肿瘤、结核、畸
形等)所引起。约占30%。
(五)SCI病理生理
血管学说:
外伤→ →血管痉挛、血流阻断→ → 局部 组织缺血、缺氧、 → → 脊髓实质变性、坏死
C5~C8和T1~T4与同序数椎骨的上1节椎体平对(高1个椎 体),如第6颈髓平对第5颈椎。
T5~T8与同序数椎骨的上2节椎体平对(高2个椎体)。如 第8胸髓平对第6胸椎。
T9~T12与同序数椎骨的上3节椎体平对。如第10胸椎损伤 ,脊髓的损伤节段就不是T10而可能是T12或L1。 腰髓平对第10~12胸椎。 骶髓和尾髓平对第1腰椎。
儿茶酚胺学说:
脊髓内儿茶酚胺系统→ →脊髓血管平滑肌受体 → →血管痉挛→ →组织缺血、缺氧→ →脊髓实质变性、坏死
自由基学说:
脊髓神经细胞膜上多价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高, 易受自由基的攻击,外伤时,病理性自由基→ →使PUFA发生 脂质过氧化→ →脊髓实质变性、坏死
(六)临床表现
1. 脊髓损伤后的共同性表现 (1)脊髓休克:脊髓损伤后在损伤节段以下立即发 生的完全性弛缓性瘫痪,并伴有各种反射、感觉、 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临床征象。可持续数小时到数周, 其消失的早或晚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征。时间越长损害严重-预后差 (2)运动障碍: (3)感觉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