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地基处理

合集下载

土石坝裂缝的防治与地基处理

土石坝裂缝的防治与地基处理
与基 岩表 面局 部 不平 整面 处也 可 能 出现 拱 效 应 , 拱 效 应 使 防 渗 体 与 基 岩 的接触 压 力 降低 , 在/ J 、 于 孔 隙 水压 力 时导 致水 力劈 裂。 美 国 一 起 堤 坝失 事 ,一 个重 要原 因就 是深 入 基 岩 的 截 水 槽 槽 壁
对洪水估计偏 低、 坝 顶 高程 不 足 、 溢洪 道 尺 寸 偏 小 、 水 库 运 用 不 当等 都 可 能 导 致 土 石坝 漫顶 事故 。统计 资 料 表 明 , 在 土 石 坝 的事 故 中 , 由于 水流 漫 顶 而 失 事 的 约 占 1 / 3, 所 以, 须 要 设 计 泄 洪
3 地 基 处理
3 1 砂砾 石 地 基
土 石 坝 还要 抵 抗 其 他 自然 力 的 破 坏 作 用 , 如 风 浪 淘 刷 坝
坡、 雨 水冲 刷坝体 、 冬 季冰冻 裂缝 、 夏 季 日晒 龟 裂 、 白 蚂 蚁 蛀 空 坝 体等。
这种 地基 的承 载 力 一般 是 足 够 的 ,地 基 由于 压 缩 出 现 的沉
处出现水力劈裂。 2 2 土石 坝 裂 缝 的防 治 必须 从 设计 、 施工 和运 行管 理等 方面 对 土 石 坝 裂 缝 进 行 防 治。第一 , 要 合 理 设计 土石 坝 的 剖面 和细 部结 构 , 选 择 适宜 的筑
土石 坝 易 存 在 坝 体 渗流 和绕 坝 渗流 等 问 题 。 若渗流量太大 , 会 影 响水 库 效 益 , 因此, 必 须 避 免坝 体 和 坝 基 的 渗透 变形 。 所以, 要 设 计 合 理 的防 渗 体 , 确 保 施 工 质 量。
能力 足够 大 的泄 水 建 筑 物。 要 充 分估 计 坝 体 沉 降 , 预 留超 高 , 防 止水库近坝区的滑坡涌浪, 运行 时要 加强 管 理 , 优化调度水库。

土石坝围堰施工程序(3篇)

土石坝围堰施工程序(3篇)

第1篇一、施工准备1. 设计审查:对围堰设计方案进行审查,确保设计符合规范要求,并考虑施工条件、材料供应等因素。

2. 施工组织:成立围堰施工项目部,明确各部门职责,制定施工方案,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围堰所需材料,如土石、混凝土、钢筋等。

4. 施工机械:准备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压实机等。

5. 施工人员: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二、围堰施工1. 场地平整:对围堰施工场地进行平整,确保场地坚实、平整,为围堰填筑创造条件。

2. 基础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围堰基础进行处理,包括清除杂草、树根、淤泥等杂物,确保基础坚实。

3. 围堰填筑:按照设计要求,分层填筑围堰,确保填筑材料均匀、密实。

具体步骤如下:a. 挖掘机在围堰两侧开挖土石,装载机将土石运输至围堰填筑位置。

b. 推土机将土石均匀推至围堰位置,进行初步填筑。

c. 压实机对填筑层进行压实,确保密实度符合要求。

d.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达到设计高程。

4. 围堰加固:在围堰填筑过程中,根据需要设置排水沟、支撑结构等,确保围堰稳定。

5. 围堰顶部处理:在围堰填筑完成后,对围堰顶部进行平整处理,确保顶部坚实、平整。

6. 围堰防水:在围堰填筑过程中,根据需要设置防水层,如土工布、沥青等,确保围堰防水效果。

三、围堰验收1. 施工单位自检:在围堰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定期进行自检,确保围堰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监理单位验收:监理单位对围堰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并在围堰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

3. 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应向监理单位提交围堰施工报告,包括施工过程、材料使用、质量检验等内容。

四、围堰拆除1. 拆除时间:在土石坝主体工程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围堰拆除。

2. 拆除方法:根据围堰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拆除方法,如爆破、人工拆除等。

3. 拆除后的围堰材料,应按照规定进行处置,不得随意丢弃。

土石坝砂砾石地基处理方法

土石坝砂砾石地基处理方法

土石坝砂砾石地基处理方法我折腾了好久土石坝砂砾石地基处理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我一开始的时候真的是瞎摸索啊。

就知道要让这个地基能稳固住,土石坝才能踏实。

我最初试过直接压实法,就想着像压平一块泥土地似的,把砂砾石地基使劲压实就行了。

结果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啊。

这砂砾石,它不像普通的泥土,颗粒之间的缝隙比较大,光靠压实根本达不到要求,还会有很多隐患。

后来呢,我又尝试了换土法。

我寻思着把那些不怎么好的砂砾石挖出来,换成一些质量好的土或者别的什么材料。

但是啊,这个操作起来特别麻烦。

你想啊,大规模地挖换,得费多少人力物力啊,而且很难保证换土的每一个部位都能达到理想的状态。

这就像给衣服打补丁,你补了一个地方,其他地方可能又出问题了。

这个方法失败之后,我意识到这样大规模改动可能不是很明智。

然后我就接触到了帷幕灌浆法。

这个方法就像是给地基打预防针。

你通过在地基里钻孔,然后把浆液灌进去。

这些浆液慢慢填充到砂砾石的缝隙中,等凝固之后,就把原本松散的砂砾石黏合起来了,大大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不过这个过程可不容易,我刚开始钻孔的时候,角度和深度掌握不好,导致灌浆不均匀。

有的地方浆液太多,有的地方又太少。

后来我就多练习,不断总结每次钻孔的经验,就像做饭的时候找合适的调料用量一样,慢慢就找到感觉了。

还有排水减压法。

因为有时候砂砾石地基下面的水压比较大,压力过大就会让地基不稳定。

这就好比气球,如果里面气太足就容易爆。

这时候就得设置排水通道来减小水压。

我在做这个的时候也遇到过问题,排水管的布局不合理,排水效果就不好。

后来通过研究和试验,发现均匀布局并且根据地下水位高低合理安排排水口的位置就比较好。

土石坝砂砾石地基处理啊,确实不是个简单的事儿,要不断尝试,从失败中总结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

土石坝设计中的接合部位的处理方法

土石坝设计中的接合部位的处理方法

土石坝设计中的接合部位的处理方法摘要: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土石坝基和地基处理、坝坡接触面处理及土石坝与其它建筑物的接合处理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施工过程中若是存在质量问题,将会留下渗漏隐患,直接影响坝体的安全稳定性,进而危及水库安全,因此设计工作人员需要妥善处理好土石坝各接合部位,提高对各个施工环节的重视程度,有助于提高土石坝设计整体质量。

本文首先分析土石坝和地基进行接合处理的方式,其次探讨其他接合部位处理方式及坝身纵横缝的方式,以期对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土石坝设计;接合部位;处理方法引言:在土石坝设计质量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这种土石坝设计方式属于一种比较隐蔽的工程,对于施工质量要求比较严格,在土石坝施工过程中各个建筑物的接触面可能会出现一些横缝,将会造成土石坝结构存在质量缺陷,会直接影响土石坝的安全稳定性。

在土石坝的施工过程中,受到当地气候条件产生的影响将会存在一些隐患问题,因而设计人员需要在工作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及材料,以进一步提高土石坝施工质量。

1工程设计中合适材料的选取在土石坝工程设计方面应选取合适的材料,材料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土石坝工程施工质量,甚至会影响土石坝的安全稳定性,因此设计人员在对坝体以及岸坡进行接合处理时,为防止土石坝产生渗透问题、裂缝问题,选择原材料时,尽量挑选一些不透水的材料,将其均匀的粘贴在坝体结构中。

在进行裂缝施工处理时,使用的主要材料是砂砾材料和黏性石料材料,在设计心墙时,需要使用一些黏性比较大的材料,如粘土、沥青、混凝土等,在沙砾、粘土等天然建筑材料不能切实满足施工规定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使用沥青、混凝土等人工防渗材料进行替换处理。

2土石坝地基和岸坡接合部位处理的方式2.1 抽检取样正常情况下,在土石坝和地基接合部位处理之前,首先,工作人员需要清理地基表层杂物以及污物,将清基周边建筑物全部拆除干净,在清基处理时,需要对土质实施采样处理,确定土石坝的土质情况是否可以切实满足土石坝设计需要。

土石坝的地基处理

土石坝的地基处理

2.混凝土防渗墙
(一)垂直防渗设施
(3) 造孔方法
①钻劈法(主孔钻进、副孔劈打)
用冲击钻机钻凿主孔和劈打副孔形成槽孔
适用于砂卵石或含大颗粒覆盖层中成槽。
冲击钻
三、造孔施工
出渣
三、造孔施工
2.混凝土防渗墙
(一)垂直防渗设施
(3) 造孔方法
②钻抓法(主孔钻进、副孔抓去)
用冲击或回转钻机先钻主孔,然后用抓斗
(四)细砂和软粘土坝基处理 1.细砂等易液化地基处理 对判定可能液化的土层,尽可能挖除。 挖除困难或很经济时,可人工加密。 浅层可进行表面振动加密。 深层土宜采用振冲、强夯等方法加密。
2.软粘土坝基处理 不宜作坝基,处理后可建低坝。 处理措施: 挖除、打砂井、振冲置换、调整施工速率。
浙江胡陈港堆石坝(排水垫层+镇压台)
(三)下游排水减压设施 当用铺盖防渗时,可能引起坝下游渗透变 形或沼泽化时,宜设置坝基排水设施 1.坝基水平排水垫层 形式:水平褥垫式排水、坝底反滤排水暗沟 和排水明沟
(三)下游排水减压设施 当用铺盖防渗时,可能引起坝下游渗透变 形或沼泽化时,宜设置坝基排水设施 1.坝基水平排水垫层 形式:水平褥垫式排水、坝底反滤排水暗沟 和排水明沟
(三)下游排水减压设施
当用铺盖防渗时,可能引起坝下游渗透变
形或沼泽化时,宜设置坝基排水设施
1.坝基水平排水垫层
形式:水平褥垫式排水、坝底反滤排水暗沟
0.6 0.2
和排水明沟
1.0 0.3
干砌石厚30cm 碎石厚25cm
粗砂厚25cm
1:2.0
1.0 1:1.5
1:1.5 粉质粘土
20.0
砂砾石层
1.35
第六节 土石坝的地基处理

重力坝 拱坝 土石坝的地基处理

重力坝 拱坝 土石坝的地基处理

重力坝、拱坝、土石坝的地基处理梁亚杰(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水利水电本科班10级)【摘要】在水利工程中地基的处理相当重要,只有处理好地基,才能使大坝安全稳定,因此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确保建筑物安全,是水利工程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重力坝;拱坝;土石坝;地基;处理措施第一部分:重力坝地基处理措施重力坝承受较大的荷载,对地基要求较高。

然而天然地基经受长期地质构造运动及外界因素的作用,多少存在着风化、节理、裂隙、破碎带等缺陷,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基岩的整体性,降低了基岩的强度和抗渗能力。

因此,必须对地基进行处理,以满足重力坝对地基的要求。

断层破碎带和软弱夹层等地质缺陷的处理措施1.1混凝土塞沿断层破碎带开挖出一定深度的倒梯形槽,将其中软弱构造岩及两侧破碎岩体清除,然后回填混凝土,其作用是使坝体荷载经混凝土塞传到两岸新鲜完整基岩上。

对顺河向的软弱带,除坝基内作混凝土塞子外,并应向上下游伸出坝外,以改善坝基承载能力。

1.2混凝土拱(或梁)、混凝土垫层对于很宽的断层破碎带,采用混凝土拱的处理型式,将坝体应力传送到两侧的完整岩体上,避免断层破碎带产生过大的压缩变形。

也可以采用混凝土梁的处理型式。

当大小断层密集交错,软弱破碎岩体的范围较大时,为改善坝基应力条件,可浇筑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垫层。

1.3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桩在坝基范围内用若干口径钻孔穿过缓倾角软弱夹层(带),进入完整岩体中,孔内放置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桩。

坝工实践表明,钢筋混凝土桩可以把软弱夹层上下部岩体联成整体,并将应力传至深部岩体,具有抗滑和减少坝体水平变形作用。

1.4混凝土深齿墙在坝基中用深挖齿墙截断缓倾角软弱夹层,使齿墙嵌入软弱夹层下部的完整岩体一定深度,依靠嵌入部分混凝土齿墙的嵌固力,软弱夹层的摩擦力和下游抗力体三者联合作用,来满足坝基深层抗滑稳定要求。

这是一种处理软弱夹层的有效型式。

对于缓倾下游的软弱夹层,需要利用下游岩体作为抗力时,应详细查明下游抗力体的地质条件,必要时,可对下游抗力体采用固结灌浆,设置钢筋混凝土桩、压重等加固措施,以提高下游抗力体的岩体完整性和承载能力,减少坝基变形。

土石坝的地基处理

土石坝的地基处理
§5-8 土石坝的地基处理
一、概述 二、坝基防渗措施 三、加强地基承载力措施 四、与坝基、岸坡及其它建筑物的连接
2021/3/11
1
土石坝底面积大,坝基应力较小,坝身具有一定适应变 形的能力,坝身断面分区和材料的选择也具有灵活性,所以, 对天然坝基的要求低于混凝土坝。
对坝基处理的要求也不能放松。据统计,土石坝失事约 有40%是由于坝基问题引起的。
2021/3/11
54
2021/3/11
55
3. 湿陷性黄土坝基
湿陷性黄土坝基的主要危害是浸水后产生 过大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坝体裂缝。这种地基 也不宜建坝,只有经过充分论证和处理后才可 建低坝。
2021/3/11
56
一般处理措施是挖除、翻压或通过强夯 以消除其湿陷性,也可通过预先浸水处理, 使湿陷量大部在建坝前或施工完成。
②可采用振冲、强夯、爆破、挤密、震动碾 压等加密方法加固,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颗粒 骨架的稳定性。
③排水和减压,创造排水条件以使振动孔隙 水压力很快
2021/3/11
47
淤泥地基处理
淤泥地基的主要问题是天然含水量高,抗剪 强度低,承载能力低。
处理方法有: ①挖除; ②设置砂井加速排水; ③坝脚压重,以保持地基的稳定性。
8
二、砂砾石坝基处理
常见的砂砾石坝基,其河床段上部多为近代冲积的透 水砾石层,具有明显的成层结构特性。在这种坝基上即使 建造高土石坝,其地基承载力一
如:坝基土层中夹有松散砂层,淤泥层, 软粘土层,则应考虑其抗剪强度与变形特性, 在地震区还应考虑可能发生的振动液化造成 坝基和坝体失稳的危险。为此,需进行专门 的分析研究,必要时,可采取挖除、排水预 压、抗冲加固等措施。
38

土石坝坝基防渗处理

土石坝坝基防渗处理

2020/9/22
7
一、岩基处理
参见混凝土坝
覆盖层较薄时,做截水槽,阻截渗流;较高土石 坝应挖除,坐落于基岩上。
防渗体与基岩的接触面要求结合紧密。
不需过多考虑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等的承载 力和不均匀沉降问题。主要研究抗渗稳定性和抗 溶蚀性能。
基岩透水性较强时需做帷幕灌浆。
2020/9/22
2020/9/22
10
在砂砾石地基上建坝的主要问题是进行 渗流控制,解决的方法是作好防渗和排水。
1.垂直防渗设施 2.上游水平防渗铺盖 3.下游排水设施
2020/9/22
11
1.垂直防渗设施包括:
(1)粘性土截水槽 (2)混凝土防渗墙 (3)灌浆帷幕
2020/9/22
12
(1) 粘性土截水槽
当坝基砂砾石层不太深厚时,截水槽是 最常用而又稳妥可靠的防渗设施。一般布置在 大坝防渗体的底部(均质坝则多设在靠上游 1/3至1/2坝顶宽处),横贯整个河床并延伸到 两岸。
30
帷幕灌桨既可以处理较深的砂砾石层; 也可以处理局部不便于用其他防渗方法施工 的地层;还可以作为其他防渗结构的补强措 施。
2020/9/22
31
帷幕灌桨存在的问题是工艺较复杂,费 用偏高,地表需加压重,否则灌浆质量达不 到要求。对地层的适应性差,即这种灌浆方 法是否宜于采用,取决于地层的可灌性。
2020/9/22
32
2.上游水平防渗铺盖
用粘性土料修筑铺盖与坝身防渗体相连 接,并向上游延伸至要求的长度,也是土石 坝常用的防渗设施。铺盖的作用是延长渗径, 从而使坝基渗漏损失和渗流坡降减小至容许 范围以内。
2020/9/22
15
2020/9/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坝基处理的范围包括河床和两岸岸坡。

•处理的主要要求:
☐ 1.控制渗流,减少渗流坡降,避免管涌等有害的渗流变形,控制渗流量;
☐ 2.保持坝体和坝基的静力和动力稳定,不产生过大的有害变形,不发生明显的均匀沉降,竣工后,坝基和坝体的总沉降量一般不宜大于坝高的1%;
☐ 3.在保证坝安全运行的条件下节省投资。

•岩基处理要求:
☐ 1.当岩基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只需将防渗体座落在岩基上形成截水槽,隔断渗流即可;但对较高的土石坝,从防渗和稳定安全考虑,有时要挖除较大部
分的覆盖层,将防渗体和透水坝壳都建在岩基上。

☐ 2.防渗体与基岩的接触面要求结合紧密。

☐ 3.表层强风化、裂隙密集的岩石应挖除,将坝建在具有足够强度和整体性好并在渗流作用下不致产生严重渗透变形的岩层上。

•岩基处理方法:
☐1、在岩面不平整或存在微小裂缝处,可通过灌浆、喷水泥砂浆或浇筑混凝土进行处理,防止表层裂隙渗水直接冲刷坝体。

☐2、基岩内部防渗处理的主要设施是帷幕灌浆,用以提高其不透水性、强度和完整性,减小渗流坡降,减少渗漏损失。

可利用廊道或平洞对全坝进行深
孔帷幕灌浆。

☐3、对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构造,应着眼于了解其中填充物的性质和紧密程度以及两侧围岩的岩性,研究其抗渗稳定性和抗溶蚀性能。

二、砂砾石坝基处理
•常见的砂砾石坝基,其河床段上部多为近代冲积的透水砾石层,具有明显的成层结构特性。

在这种坝基上即使建造高土石坝,其地基承载力一般也是足够的,而且压缩性不大。

•在砂砾石地基上建坝的主要问题是进行渗流控制,解决的方法是作好防渗和排水。

砂砾石方法:
☐ 1.垂直防渗设施
(1)粘性土截水槽
(2)混凝土防渗墙
(3)灌浆帷幕
☐ 2.上游水平防渗铺盖
☐ 3.下游排水设施
1.垂直防渗设施包括:
☐ (1)粘性土截水槽
当坝基砂砾石层不太深厚时,截水槽是最常用而又稳妥可靠的防渗设施。

布置在大坝防渗体的底部,横贯整个河床并延伸到两岸。

槽身开挖断面呈梯形,切断砂砾石层直达岩基,岩面经处理后回填粘性土料。

截水槽上部与坝的防渗体连成整体,下部与岩基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渗体系。

粘性土截水槽
(2)混凝土防渗墙
深厚砂砾石地基采用混凝土防渗墙是比较有效和经济的防渗设施。

一般做法是用冲击钻分段建造槽形孔,以泥浆固壁,然后在槽孔内用水下浇注混凝土的方法浇筑成墙,墙底嵌入弱风化基岩,深度不小于~1.0m,墙顶插入防渗体内的深度应大于1/10坝高,并不得小于2m。

墙厚按施工条件
可在~1.3m范围内选用,一般0.8m左右。

(3)灌浆帷幕
采用高压定向喷射灌浆技术,通过喷嘴的高压气流切割地层成缝槽,在缝槽中灌压力水泥砂浆,凝结后形成防渗板墙。

帷幕灌桨既可以处理较深的砂砾石层;也可以处理局部不便于用其他防渗方法施工的地层;还可以作为其他防渗结构的补强措施。

帷幕灌桨存在的问题是工艺较复杂,费用偏高,地表需加压重,否则灌浆质量达不到要求。

对地层的适应性差,即这种灌浆方法是否宜于采用,取决于地层的可灌性。

• 2.上游水平防渗铺盖
☐用粘性土料修筑铺盖与坝身防渗体相连接,并向上游延伸至要求的长度。

铺盖的作用是延长渗径,从而使坝基渗漏损失和渗流坡降减小至容许范围以
内。

☐当坝基覆盖层深厚,缺乏采用垂直防渗设施的条件或其造价昂贵难以实现时,应采用铺盖防渗。

☐铺盖不能像垂直防渗设施那样可以完全截阻渗流,其防渗效果有一定限度,故多在中、小工程中使用,对高坝多和其他防渗设施配合使用。

• 3.下游排水设施包括:
☐ (1)水平排水层
☐ (2)排水沟
☐ (3)减压井
☐ (4)透水盖重等。

☐这些设施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

三、其他地基的处理
• 1. 细砂等易液化土坝基
☐坝基中的细砂等地震时易液化的土料对坝的稳定性危害很大。

☐液化是在震动荷载作用下,土坝内孔隙水来不及排出,土体内孔隙压力上升,使土体颗粒间的连接强度降低,而处于流动状态。

☐1)细砂坝基处理:
①打板桩封闭或压重,目的是增加土体的约束力。

②可采用振冲、强夯、爆破、挤密、震动碾压等加密方法加固,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颗粒骨架的稳定性。

③排水和减压,创造排水条件以使振动孔隙水压力很快排出。

☐2)淤泥地基处理
淤泥地基的主要问题是天然含水量高,抗剪强度低,承载能力低。

处理方法有:
①挖除置换;
②设置砂井加速排水;
③坝脚压重,以保持地基的稳定性。

• 2. 软粘土坝基
软弱粘性土抗剪强度低,压缩性高,在这种地基上筑坝,会遇到下列问题:
☐(1) 天然地基承载力很低,高度超过3~6m的坝就足以使地基发生局部破坏;
☐(2)土的透水性很小,排水固结速率缓慢,地基强度增长不快,沉降变形持续时间很长,在建筑物竣工后仍将发生较大的沉降,地基长期处于软弱状态;
☐(3)由于灵敏度较高,在施工中不宜采用振动或挤压措施,否则易扰动土的结构,使土的强度迅速降低造成局部破坏和较大变形。

软粘土地基一般不宜用作地基,仅在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后,才可能修建高度不大的坝。

国外在软土地基上建坝的实例有委内瑞拉的古里坝,坝高90m,地基为高压缩性残积土,采取部分挖除、预浸水、设戗台、加强反滤等措施。

处理方法有:
☐①挖除;
☐②设置砂井加速排水;
☐③坝脚压重,以保持地基的稳定性。

• 3. 湿陷性黄土坝基
☐湿陷性黄土坝基的主要危害是浸水后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坝体裂缝。

这种地基也不宜建坝,只有经过充分论证和处理后才可建低坝。

☐一般处理措施是挖除、翻压或通过强夯以消除其湿陷性,也可通过预先浸水
处理,使湿陷量大部在建坝前或施工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