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合集下载

健康教育专题讲1.doc3

健康教育专题讲1.doc3

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时间:2014年3月12日
地点:学校操场
出席:全体师生
内容:煤气中毒的自我防救
防范措施:
1、燃气、热水器要装在通风良好处,否则一氧化碳无法
排除
2、使用煤气灶和热水器时,室内要保持通风
3、使用以管道煤气为燃料的热水器,采暖等设备,应由
专业人员安装
4、用户不宜自行拆卸或改善装室内燃气管道几设施
自救措施:
1、将患者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如果患者清醒时,自己
要迅速离开现场,到室外去,保持呼吸顺畅
2、对昏迷患者,要清除口内异物,迅速打开气道,用CPR
技术抢救
3、如有煤气泄漏时,要迅速关闭控制阀、打开门窗,切
勿当时开灯、点火或开抽风扇,以防引爆煤气
4、中毒较轻者,可喝少量醋或酸料,促其清醒。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圆玄小学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记录时间:2014年12月19日树立健康的理念主持人:江主任一、教学目的通过讲解让教职工们了解健康的概念,什么是健康的人。

影响健康的因素,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健康的概念2、健康的生活方式3、影响健康的因素4、健康促进三、教学过程导入:健康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正常状态,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兴旺的保证。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维护全体公民的健康,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更是每一个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一)什么是健康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条件不同,对健康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过去,人们一般认为身体没病、无伤、无残就是“健康”。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在深化。

现代的人们认识到:除了生物性因素外,心理、社会因素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行为都是许多疾病发生和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

在关注人的健康时,单从“生物人”的角度看问题就明显的不够全面,必须考虑到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对人健康的影响。

随着这种认识的加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则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在其《组织法》中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

这就是说,人的健康不仅是在生理上没有疾病、躯体健全和不虚弱,而且还应该是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平衡状态,并且还包括人与社会的良好适应,达到与社会和谐相处。

人不仅有肉体还有精神;人不仅是一个自然人、生物人,还是一个社会人。

这一健康的新概念就是把人的躯体与精神结合,并把个体与社会结合所提出的,是对健康的一个全面定义。

一个完全健康的人不仅是自身客观上拥有健康,而且应该懂得基本的健康知识,具有追求健康的信念和意识,具备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对他人和社会承担健康责任。

还有一种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我们称为亚健康。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2014-10(优选.)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2014-10(优选.)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第十期涌泉中心卫生院二零一四年十月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填表人(签字):负责人(签字):填表时间:2014-10-20通知各乡村医生:为提高辖区老年居民的健康意识,通过老年人冬季保健讲座,让老年人了解怎提高防寒保暖意识,老年人的冬季健康饮食,冬季如何保健。

时间:2014年10月20日9:00--10:30地点:涌泉卫生院讲座内容:老年人冬季保健树立健康的理念授课人:侯东枫参加人员:辖区老年居民2014-10-18老年人冬季保健主讲人:侯东枫一、教学目的:提高防寒保暖意识,建议健康饮食、适量有氧运动,让老年人了解冬季如何保健。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冬季发病信号很重要2、冬季养生小知识3、老年人健康食疗4、中医对冬季进补之说三、教学过程:(一)概述立冬之后,天气转寒,气候干燥,老年人稍不注意,就会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

因此,老年人要特别重视冬令的保健和养生。

加强防寒保暖由于老年人的主要脏器老化,功能减弱,适应性差,故当寒潮袭来时,高血压、中风的发病率增高,心血管病人容易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及心衰。

严寒还是伤风感冒、支气管炎、肺心病、肺气肿、哮喘病的重要诱因。

因此,冬季,老年人的衣着要松软、轻便、贴身、保暖,衣料宜用棉、毛、丝织品。

(二)冬季发病信号很重要寒冷的冬天,是中老年人心脑肺等重病的好发季节。

当患这些疾病时,一般常有信号(先兆),患者或家人若能认识这些信号,及时就医确诊并治疗,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预后将大为改观,故学会识别重病信号非常重要。

1、脑血管意外的发病信号:(1)运动障碍。

逐渐或突然感到上肢和手脚软弱无力,活动笨拙或不灵便;(2)感觉障碍。

手脚或部分肢体突然麻木,冷、热、触等感觉迟钝或消失;(3)语言障碍。

谈吐不清或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4)视力障碍。

出现短暂性视力模糊、偏盲或一过性失明;(5)共济失调。

突发头晕、耳鸣、走路摇摆不稳;(6)精神状态改变。

或沉默寡言,或急躁多语,或嗜睡,或一过性意识丧失;(7)突发剧烈头痛。

2014年健康知识讲座三.

2014年健康知识讲座三.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知识讲义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第三期2014年5月雷锋村卫生室健康教育讲座签到表序号签到序号签到1 212 223 234 245 256 267 278 289 2910 3011 3112 3213 3314 3415 3516 3617 3718 3819 3920 40雷锋村卫生室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工作方案根据县卫生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健康讲座的规范要求,计划在2014年5月26日在雷锋村卫生室进行“治流感不如防流感”的知识讲座活动,具体讲座活动方案如下:一、讲课时间和地点:计划2014年5月26上午9—9:30在雷锋村卫生室举办一期“治流感不如防流感”知识讲座。

二、讲课内容:1、正确认识流感2、流感的预防原则3、生活预防流感小知识4、流感的中医预防方法三、讲课人:计划由雷锋村卫生室医生刘晶同志授课。

四、参加人员:雷锋村村民五、经费预算:资料印刷:100元横幅制作:50元后勤保障:50元雷锋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2014年5月10日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2014年5月26日活动地点:雷锋村卫生室活动形式: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发放资料活动主题:治流感不如防流感组织者:雷锋村卫生室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雷锋村村民接受健康教育人数:26人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个数:70份活动内容:1、正确认识流感2、流感的预防原则3、生活预防流感小知识4、流感的中医预防方法活动总结评价:参加讲座的医务人员正确认识了流感,并支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有效地达到防治一体化。

知晓率:95%满意率:95%存档材料请附后□书面材料□图片材料□印刷材料□签到表□其他材料填表人(签字):负责人(签字):填表时间:2014-5-26通知各位村民:为提高雷锋村居民的健康意识,通过治流感不如防流感讲座,让雷锋村居民正确认识流感。

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达到防治一体化。

决定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现通知如下:时间:2014年5月26日9:00-9:30地点:雷锋村卫生室讲座内容:治流感不如防流感授课人:刘晶雷锋村卫生室二0一四年二月一十五日治流感不如防流感主讲人:刘晶日期:2014.5.26一、讲座目的:让村民正确认识流感。

2014中医健康知识讲座6

2014中医健康知识讲座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知识讲义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第6期2014年7月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2014年7月13日活动地点:会议室活动形式: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活动主题:中医"治未病" 治疗理念组织者:公共卫生科、中医科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农村居民接受健康教育人数:40人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40份活动内容:中医"治未病" 治疗理念活动总结评价:参加讲座的居民了解了中医"治未病" 治疗理念,基本上掌握了中医"治未病" 治疗理念的知识的要点。

知晓率: 95%满意率:95%存档材料请附后□书面材料□图片材料□印刷材料□影音材料□签到表□其他材料填表人(签字):冉崇伟负责人(签字):邓志海填表时间:2014年7月13日通知各村乡村医生:为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了解中医"治未病" 治疗理念相关知识。

决定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现通知如下:时间:2014年7月13日8:00-9:30地点:会议室讲座内容:中医"治未病" 治疗理念授课人:冉崇伟参加人员:你村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本人或家属(总数不超60人)万隆中心卫生院二0一四年七月十日中医"治未病" 治疗理念主讲人:冉崇伟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临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提前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治未病的渊源与涵义“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一书,它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对治未病的最为经典的论断,明确提出了治未病养生“未病先防”的思想内核。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2014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2014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2014健康教育知识讲座2014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一、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了提高大众的健康素养,我们举办了2014年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本次讲座旨在传授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提供有效的健康保健方法,并让听众增加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

二、讲座内容2.1 健康饮食2.1.1 膳食均衡原则- 合理配置五大营养素的摄入比例- 避免热量过剩和营养不足的问题- 控制盐分、糖分和油脂的摄入量2.1.2 常见营养素及其功能-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作用-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作用- 膳食纤维的重要性和作用2.1.3 健康饮食习惯养成- 饭前洗手、餐具消毒的重要性- 合理饮食分量的控制- 合理搭配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2.2 运动健身2.2.1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好处- 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的重要性- 预防慢性病和改善心理健康2.2.2 常见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区别及适应群体 - 步行、跑步、游泳、瑜伽等运动的好处 - 定期制定运动计划和保持坚持性2.2.3 安全运动的注意事项- 穿着合适的运动装备和鞋子- 在安全的场所进行运动- 避免过度运动和伤害身体2.3 心理健康2.3.1 压力管理- 学会正确面对和应对压力- 寻找解压的方法,如音乐、阅读等- 建立良好的工作和生活平衡2.3.2 睡眠质量的重要性-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避免过度使用药物来促进睡眠2.3.3 心理咨询和社会支持-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 参与社交活动和集体组织2.4 疾病预防与常见疾病知识2.4.1 传染病预防- 流感、肺结核、HIV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 掌握正确的卫生习惯和消毒方法2.4.2 慢性病预防-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的预防方法 -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和药物滥用2.4.3 常见疾病的症状和治疗- 发热、咳嗽、腹痛等疾病的常见症状解读 - 正确服用药物和就医方式\t三、附件本文档的附件内容包括:1、健康饮食食谱示例2、运动健身计划表3、心理健康自我评估问卷4、基本生活习惯养成指导手册5、常见疾病防治手册四、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健康教育:指通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促使人们获取、维持和提高自己与他人的健康状况的一种教育形式。

2014健康讲座4

2014健康讲座4

中医健康知识讲座第4期2014年5月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填表人(签字):冉崇伟负责人(签字):邓志海填表时间:2014年5月3日通知各村乡村医生:为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针对老年人的日常护理要求及生理特点,决定举办流行性感冒与中医药防治健康知识讲座,现通知如下:时间:2014年5月3日9:00-10:30地点:会议室讲座内容:流行性感冒与中医药防治授课人:冉崇伟参加人员:你村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本人或家属(总数不超60人)万隆中心卫生院二0一四年五月一日流行性感冒与中医药防治主讲人:冉崇伟急性呼吸道感染绝大多数(90%以上)是病毒引起,最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风疹病毒及冠状病毒等等。

病毒是一类体积微小,含一种类型核酸(DNA或RNA),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的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是急性高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其发病率高、易暴发流行。

通常,流感以患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人群普遍易感,甚至出现世界大流行。

流感病毒根据核蛋白抗原不同,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三个不同类型。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致病力最强,可感染多种动物,是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引起流行的规模最大,世界各地较大规模流感流行,大都是甲型流感病毒引起;乙型与丙型流感仅感染人类,乙型流感多局部流行或散在暴发,丙型流感则多发生于小儿。

由于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化较快,人们无法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自从抗菌素广泛应用以来,细菌性感染已得到基本控制,而对病毒却没有抑制作用,其他化学药物对病毒也尚无确切疗效。

近百年来,由于流感大流行造成的危害使人们对其异常关注,许多国家政府在流感流行期间纷纷采取关闭幼儿园、学校及公共活动场所等应急措施,以防止或减少流感的流行。

在我国的中医药传统文献中,对流感的症状、特点、流行状况早就有记载。

2014年艾滋病健康教育第二期.

2014年艾滋病健康教育第二期.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讲座时间:2014年6月6日讲座地点:卫生院门诊部活动形式: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讲座主题:艾滋病健康教育讲座组织者:鸡场镇卫生院防保组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就诊患者、门接受健康教育人数:14人诊医生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14份讲座内容:1、艾滋病的概念2、艾滋病的临床表现;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4、艾滋病的预防方法讲座总结评价:参加讲座的居民了解了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基本上掌握了艾滋病的概念,临床表现,预防艾滋病的方法,。

知晓率: 89%满意率:90%存档材料请附后□书面材料□图片材料□印刷材料□影音材料□签到表□其他材料通知为提高辖区居民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基本掌握了艾滋病的概念、临床表现、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决定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现通知如下:时间:2014年6月6日10:00--11:00地点:鸡场镇卫生院门诊部讲座内容:艾滋病健康教育授课人:杨鸿参加人员:就诊患者、门诊医生鸡场镇卫生院 2014年6月3日艾滋病健康教育讲座资料讲座内容:1、艾滋病的概念2、艾滋病的临床表现;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4、艾滋病的预防方法讲座目的:1、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2、做好艾滋病的预防3、做好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宣传一、概念:艾滋病,是种人畜共患疾病,由感染"HIV"病毒引起。

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4淋巴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

这种病毒在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

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 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能力过低,丧失复制免疫细胞的机会,并感染其它的疾病导致各种疾病复合感染而死亡。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年至9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病人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二、临床表现:(一)、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一般初期的开始症状像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少、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不止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五期
2014年05月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填表人(签字):朱明瑞负责人(签字):王丙军
填表时间:2014年05月06日
通知
郑集乡乡村医生:
为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让农村居民了解健康的概念、影响健康的因素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

决定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现通知如下:
时间:2014 年5 月6 日8: 30-10 : 30
地点:郑集乡卫生院健康教育室
讲座内容:树立健康的理念
授课人:王丙军
参加人员:公共卫生科人员及全体乡医
郑集乡卫生院
2014年5月4日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主讲人:王丙军
1.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

谷类食物是我国居民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类最好的基础食物,也是最经济的能量来源。

以谷类为主的膳食既可提供充足的能量,又可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有益。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50克〜400克的谷类食物。

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蔬菜、水果和薯类对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罹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
克〜500克,水果200克〜400克。

食物可以分为谷类(米、面、杂粮等)和薯类,动物性食物(肉、禽、鱼、奶、蛋等),豆类和坚果(大豆、其他干豆类、花生、核桃等),蔬菜、水果,纯能量食物(动植物油、淀粉、糖、酒等)等五类。

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每种食物都至少可提供一种营养物质,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

多种食物组成的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2.经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奶类食品营养成分齐全,营养组成比例适宜,容易消化吸收,是膳食钙质的极好来源。

儿童青少年饮奶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骨骼健康,从而推迟其成年后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中老年人饮奶可以减少其骨质丢失,有利于骨健康。

建议每人每天饮奶300克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对于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倾向者应选择减脂、低脂、脱脂奶及其制品。

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且含有磷脂、低聚糖,以及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多种人体需要的植物化学物质。

适当多吃大豆及其制品可以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也可防止过多
消费肉类带来的不利影响。

建议每人每天摄入30克〜50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

3.膳食要清淡少盐。

食用油和食盐摄入过多是我国城乡居民共同存在的膳食问题。

盐的摄入量过高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相关。

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脂肪摄入过多可以增加患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

应养成吃清淡少盐膳食的习惯,即膳食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摄食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腌制食物。

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克;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包括酱油、酱菜、酱中的含盐量)。

4•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体重是否正常可用体质指数(BMI)来判断。

成人的正常体重是指体质指数在18.5 kg/m2〜23.9 kg/m2之间。

计算公式为: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肿瘤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进食量和运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体能量,运动消耗能
量。

如果进食量过大而运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增加体重,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可由于能量不足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

体重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易患多种疾病,缩短寿命。

所以, 应保持进食量和运动量的平衡,使摄入的各种食物所提供的能量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又不造成体内能量过剩,使体重维持在适宜范围。

5.生病后要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按照医嘱用药。

生病后要及时就诊,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这样既可以减少疾病危害,还可以节约看病的花费。

在疾病治疗、康复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要遵从医嘱按时按量用药,按照医生的要求调配饮食、确定活动量、改善自己的行为。

不要乱求医使用几个方案同时治疗,更不能凭一知半解、道听途说自行买药治疗。

6.不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指不规范地使用、不必要的情况下使用、超时超量使用或用量不足或疗程不足等。

滥用抗生素容易引发致病微生物的耐药性,导致抗生素逐渐失去原有的功效,起不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滥用某些抗生素还可能导致耳聋(特别是儿童)和人体内菌群失调等,严重时还可能威胁生命。

抗生素是处方药,只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42.饭菜要做熟;生吃蔬菜水
果要洗净。

饭菜要烧熟煮透再吃。

吃冰箱里的剩饭菜,应重新彻底加热再吃。

碗筷等餐具应经常煮沸消毒。

生的蔬菜、水果可能沾染致病菌、寄生虫卵、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生吃前,应浸泡10分钟,再用干净的水彻底洗净。

7.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

在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把生、熟食品分开,例如用切过生食品的刀再切熟食品,用盛过生食品的容器再盛放熟食品,熟食品就可能被生食品上的细菌、寄生虫卵等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生熟食品要分开放置和加工,避免生熟食品直接或间接接触。

8.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食品保质期,指在食品标签上标注的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品质)的期限。

在此期限内,食品质量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中的规定。

任何食品都有储藏期限。

储存时间过长或者储存不当就会受污染或者变质。

受污染或者变质的食品不能食用。

食物在冰箱里放久了,也会变质;用冰箱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熟食品要加盖储存。

不要吃过期食物。

不要吃标识上没有确切生产厂家名称、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食品。

记录人:朱明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