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自控镇痛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合集下载

术后镇痛管理规范

术后镇痛管理规范

术后镇痛管理规范术后镇痛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对其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预防起到积极地作用。

术后镇痛主要是在病区实施,为了对镇痛泵的使用进行规范化管理,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拟采取以“护士为主体、麻醉医师为督导"的人性化管理模式,为打造无痛病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后镇痛应在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时,由麻醉医师向患者详细介绍镇痛方式、预期可达到的镇痛效果、费用及注意事项,由患者或家属决定是否实施,如实施,则《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建立完善的访视制度: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时,麻醉医师要做向病区护士详细交代注意事项,术后按时随访,及时处理并发症或镇痛不足。

要求每位麻醉医师在访视患者时,先说明来意,然后查看镇痛泵的工作状态、了解自控装置的使用情况,观察和询问镇痛的效果(包括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等),并做好记录,以便总结经验,使术后镇痛做到有始有终,不断完善,最终达到满足患者及家属明确及隐含的需求.三、镇痛泵的安置及护理;在患者出手术室之前,麻醉医师要检查镇痛泵及自控装置的工作状态、药液注入通路是否通畅、导管固定是否牢固;回到病房时,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镇痛泵及自控装置的使用方法、自控给药间隔时间及注意事项,防止患者因为使用不当或其他人为原因,导致镇痛的失败,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同时,要提示病区护士随时检查镇痛泵及自控装置的工作情况、留置针及导管的固定是否稳妥、询问患者的自身感受,并将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反馈给麻醉医师,以便能得到及时的处置。

四、加强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组织科内及病区护士学习人文关怀及疼痛治疗理论、麻醉师讲解镇痛药药理、镇痛泵的应用过程以及异常事件发生的前兆和应对措施;对护士进行疼痛管理理论知识的培训,尤其是术后镇痛的新观点、新方法等。

五、加强镇痛治疗知识的普及:对骨科医生加强镇痛知识的宣传工作,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对病房护士加强护理方面的培训,建立病房护士参与制,以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观察,及时反馈镇痛治疗过程出现的问题,全面提高镇痛质量和满意度,。

乳腺癌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

乳腺癌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

内蒙古中医药
( 3 ) 抑郁病人 : 要 富有 同情 心 和热 情 的服务态 度 , 主动与 病人 交 谈, 努力使病 人改 变想 法 , 树 立信 心 , 正 确对 待疾病 , 以可 以促 进 护患沟通 , 增进 护患关 系 , 避免护患纠纷。 2 . 7 注 意语言的 安慰 性 : 对 于老年人 及情感 脆弱 的人 多用 安 慰性语 言 , 对小孩多用鼓励性语 言 , 使患儿主动配合。
l 6 4
专业术语加 以解释 。交流 中每句语 言都要充满安慰 和鼓励 。 2 . 3 注意非语言信息沟通 : 在沟通 中借 助动作 、 眼神 等来帮 助 表达思想感情 、 兴趣 、 观点的一种沟通方式 , 也是传 递信息 的一 种交流工具 。门诊 护士在工 作 中可以通过 正确 的 目光 接触 来 调节护患 双方心理距 离 , 让患者感 到你对他 的关切 。 2 . 4 关心 和帮助 患者 : 患者在 陌生 环境 中特别需 要 温暖 和帮 助, 护士要对不同病情 、 不 同性格的 患者进行不 同的心理护理 , 使 护患双方在感情上、 心理上相互沟通。 2 . 5 用微笑去 沟通 : 我 们面 带微 笑 与其 交谈 , 本 质是 一种 安 慰, 病人恐惧 时, 我们镇 定 的笑容会 给他一 种安 全感 。护理 人 员的微笑常常会给患者带来温暖和生命 的希望 。 2 . 6 不 同疾病患者的语言沟通 : ( 1 ) 焦虑 病人 : 对候诊 时间长引 起焦虑的病人 , 应 充分 利用病人 等待就 诊的 时间 , 进 行健 康咨 询 。对医生开 的检验单 , 应 详细说 明其必 要性 , 告 知检 验地点 及如何配合 检 查。( 2 ) 愤 怒 和烦 躁 病人 : 理 解 和接 受病 人 的宣 泄 。遇到病人 发脾气 时 , 护 士要 保持 冷 静 , 认 真倾 听 , 耐 心解 释, 理锯 病人的心理 。对无 端 的指 责 , 大多数 可在 医护人 员 的 耐心疏导下化解 ; 对情绪激动, 处于持续状态 的病员 , 应暂时 回 避, 避免与病人 发 生直 接 冲突 , 给病 人一 个安 静 的发 泄 空 间。

自控镇痛泵在骨科术后患者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自控镇痛泵在骨科术后患者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自控镇痛泵在骨科术后患者应用中的护理体会目的:总结骨科患者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256例骨科患者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镇痛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

结果:使用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的患者较传统术后止痛效果好,并发症明显减少。

结论:外科患者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是一种有效、实用、简单的止痛方法。

标签:术后;自控镇痛泵;护理骨科手术术后疼痛不但给患者带来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而且也不利于疾病的恢复,使患者的身心受到影响,自控镇痛泵镇痛成为目前术后镇痛治疗的主要手段,深受患者的欢迎。

自2004年以来,我院骨科256例术后患者接受了镇痛泵镇痛,并配合恰当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针对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护理问题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56例,男142例,女114例,年龄15~71岁,平均44岁;其中,上肢骨折49例,下肢骨折74例,腰椎及椎间盘手术35例,各类皮瓣转移修复以及断指再植,血管神经修复98例,镇痛泵放置时间48~72 h,镇痛效果满意。

1.2镇痛方法采用两种镇痛方法:静脉镇痛泵和硬膜外镇痛泵。

静脉镇痛泵药物:吗啡40 mg,托烷司琼5 mg,生理盐水60 ml;硬膜外镇痛泵药物:吗啡6 mg,格拉司琼3 mg,生理盐水20 ml。

手术毕,麻醉师随患者返回病房,调整好镇痛泵后即可实施镇痛[1]。

2护理措施2.1术前做好镇痛泵的宣教指导护士在术前应向患者详细介绍镇痛泵的使用方法及使用镇痛泵的好处,帮助患者消除术后疼痛的顾虑。

2.2硬膜外导管的护理术后注意观察硬膜外针孔部位的敷料情况,保持干燥、避免硬膜外腔感染;导管固定在安全位置,以防止滑脱而影响药物输入,并保持导管通畅确保药效的有效发挥。

2.3副作用的观察2.3.1恶心呕吐预防及护理主要是药物的作用引起,本组病例中有43例,轻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反应明显时遵医嘱予止吐药物以缓解症状,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口腔清洁。

麻醉科术后镇痛及其管理

麻醉科术后镇痛及其管理

概述免除疼痛是病人的基本权利和医护人员的神圣职责。

术后疼痛是伤害性刺激,术后疼痛及其应激反应严重损害病人的身心健康、是引起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因素,可引起恶心、呕吐、肠蠕动减慢、肌肉痉挛、血栓形成、心肺并发症及器官功能恢复延迟等不良后果。

应用麻醉技术和镇痛药物给病人以有效的术后镇痛对循环、呼吸、消化、凝血、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积极作用,而结合微创手术的开展、早期经口营养、早期活动、使用生长激素等综合措施,促进病人康复。

一、术后镇痛的目的和基本原则术后镇痛必须遵守以下基本原则:1。

根据手术的部位和性质,主动预防性地用药防治术后疼痛;2。

联合应用不同种类的镇痛药物,尽量减少麻醉性镇痛药用量;3.镇痛药物需求个体差异大,疼痛治疗用药应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做到用药个体化;4.应用镇痛药物前,应观察和检查手术部位情况,明确疼痛原因,避免因疼痛治疗掩盖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二、术后镇痛的方法1.口服给药:门诊手术或住院病人体表手术一般以口服给药为宜。

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曲马多和阿片类镇痛药。

2.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间断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麻醉性镇痛药是传统的术后镇痛方法,起效较快,但该方法有其显著的不足。

给药后血药峰浓度过高易导致呼吸抑制,危及病人安全;给药后血药浓度达不到有效镇痛浓度则镇痛不全。

常用药物有哌替啶或吗啡。

目前还常用的有环氧合酶—2 (COX-2)特异性抑制剂—帕瑞昔布钠等。

3.局部镇痛:手术结束时将局麻药浸润注射到手术切口周围,可使切口疼痛减轻或消失数小时.常用药物为0。

5-1%罗哌卡因。

亦有在关节手术后在关节腔内或周围应用小剂量的舒芬太尼。

4.神经阻滞镇痛:(1) 肋间神经阻滞:胸、腹部手术后可通过阻滞支配切口区和切口上下各一根肋间神经,达到术后止痛的目的。

(2)椎旁阻滞:头部以下手术均可用椎旁阻滞解除术后疼痛。

穿刺技术要求高,可并发蛛网膜下腔阻滞,目前临床较少应用.(3)臂丛神经阻滞:主要用于上肢手术后镇痛,可采用单次或连续法给局麻药,效果可靠。

手术后痛感控制的治疗规则和步骤

手术后痛感控制的治疗规则和步骤

手术后痛感控制的治疗规则和步骤手术后痛感控制是术后管理的重要一环,有效的疼痛控制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

以下是手术后痛感控制的治疗规则和步骤:评估疼痛程度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可以使用疼痛评估量表(如VAS评分)来评估疼痛的程度和类型,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多模式疼痛管理手术后痛感控制常采用多模式疼痛管理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药物治疗通过使用药物来减轻疼痛感。

根据疼痛程度的不同,可以选择非处方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或处方药物如阿片类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以及局部麻醉药物等。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减轻手术部位的疼痛感。

例如,使用冰袋或热敷来缓解肿胀和疼痛,或进行适度的运动和按摩来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

神经阻滞神经阻滞是一种常用的手术后痛感控制方法,通过注射麻醉药物来阻断疼痛信号传导,从而减轻疼痛感。

心理支持手术后痛感控制也需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个体化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和手术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治疗计划应包括合适的药物选择和剂量、物理治疗的频率和方式,以及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计划手术后痛感控制的治疗计划应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根据患者的疼痛反应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治疗方式,以达到最佳的疼痛控制效果。

定期随访和教育手术后痛感控制的治疗还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和教育。

随访可以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和治疗效果,及时解决问题和调整治疗计划。

教育可以提供患者关于疼痛管理的知识和技巧,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以上是手术后痛感控制的治疗规则和步骤。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特点,可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计划,以达到疼痛控制的最佳效果。

妇科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泵的并发症及护理

妇科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泵的并发症及护理

妇科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泵的并发症及护理【摘要】术后疼痛一直是患者的一大顾虑,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不同程度地影响循环、呼吸、内分泌及免疫等各个系统的功能,进而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

术后镇痛的目的在于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和提高患者自身防治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能力。

为减轻术后疼痛,术后留置镇痛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文将对妇科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控制患者的疼痛,现将应用 PCIA 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妇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护理自控镇痛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疼痛阈值、避免血药浓度明显波动所带来的镇静过度和镇痛不全等弊端、维持生理功能稳定、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病人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并且应用方便。

以下将对妇科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泵的并发症及护理方法进行综述。

1 妇科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法概述妇科术后自控镇痛法(PCA)是近年来临床应用的一项新技术,常用的有静脉自控镇痛(PCIA)、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两种,具有提高病人的疼痛阈值、镇痛效果明显、维持生理功能稳定、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应用方便等优点,减轻了患者因手术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患者围术期的生活质量,并避免了单次给药效果不稳定所带来的镇静过度和镇痛不全等种种弊端。

通常人们普遍认为PCEA镇痛效果优于PCIA,我们的观察也验证了这一点,但是PCEA不良反应较PCIA多,主要与使用吗啡有关,且使用不方便,妇科腹部手术术后疼痛多为中度,静脉自控镇痛足以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1]。

2妇科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泵的并发症分析我院静脉镇痛泵的配置:由麻醉医生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及体重配置并设置PCIA的工作参数,在遵循“按需止痛”的原则下,达到最佳镇痛效果。

PCA的药液配置:舒芬太尼注射液2ug/k,氟比洛芬酯注射液4mg/kg+生理盐水配置成总量为200ml的镇痛泵格拉斯琼注射液6mg,每小时4ml,按压一次给药1ml,锁定时间15min[2]。

术后镇痛用药需要关注三大问题

术后镇痛用药需要关注三大问题

文/ 王树平(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药物治疗仍是治疗各种术后疼痛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根据术后疼痛的性质和程度,选择不同的药物和给药方法是关键。

鉴于不同医院的药物储备情况及患者病情不同,本文仅阐述术后镇痛需要关注的三大问题。

具体的给药方案,请临床医生根据本院情况,参照相关专家共识或治疗指南执行。

系统合成前列腺素产生解热镇痛作用。

单独应用对轻至中度疼痛有效,与阿片非芬、萘普生、塞地使用镇痛药物。

于神志清醒的、非胃肠手术和术后胃肠功能良好患者的术后2019.03 No.9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0.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3.0%;全胸片提示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和双下肺炎症。

初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伴肺部感染,予患者静滴青霉素钠、氨茶碱及止咳、化痰等对症处理。

虽能缓解患者畏冷、发热的症状,但2天后再因剧烈咳嗽,约1.史;患“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0年余喘、止咳、化痰等治疗,病情能缓解。

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病史,否认各种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精神疲乏,慢性病面容,呼吸急促,形体消瘦,表情焦虑。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

桶状胸,右侧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右肺呼吸音减弱,双下肺可闻及中等音。

心音低钝,心界无扩大,心率108次/分,律尚齐,各瓣膜听诊区未血常规白细胞12.6×109/导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呼吸抑制;而且老年人可能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更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而改变药效,难于准确预测药物反应,临床必须有精确的个体化镇痛方芬太尼、舒芬太尼、羟考酮和氢可酮几乎不产生活性代谢产物,可安全用于中等以下肝功能损害的老年患者;曲马多和激动拮抗药(如布托啡诺、地佐辛等)虽然呼吸抑制作用轻微,但应注意过度镇静可能导致呼吸道不通畅;吗啡疗效确切,其代谢产物虽有活性,但作用易于预测,短时间使用不产生镇痛耐受,仍可安全应用于老年患者;非甾体消炎药对老年人有安全隐患,如容易导致心肌缺血、高血压难于控制、肾功能损害和出血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慎重权衡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并酌情减低剂量。

病人自控镇痛泵使用须知(附图)

病人自控镇痛泵使用须知(附图)

尊敬的患者:之阳早格格创做您采用了使用咱们的术后镇痛技能,那是麻醒科为修造无痛医院而启展的如无痛临盆、无痛内镜、无痛拔牙等技能中的一项要害处事.术后镇痛正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您的痛痛,有好处术后病愈.凡是脚术较大或者没有克没有及耐受术后痛痛的患者均适用.按使用道路,术后镇痛分为椎管内镇痛战静脉镇痛二种.椎管内镇痛需要止脊椎脱刺并置进导管去完毕,静脉镇痛则只需要留置静脉针.二种要领皆需借帮镇痛泵去自动持绝天释搁镇痛药物,以使镇痛效验长期而稳固.为了使您尽大概天得到术后镇痛戴去的益处,请务必阅读以下注意事项:1.椎管内镇痛的效验有好于用胶布正在您里前牢固佳的一条细导管位子的完佳.请您留神翻身,没有要把胶布弄干或者用力推扯,免得导管脱降.2.静脉镇痛的效验有好于药物能通过留置针成功加进您体内.请脆持镇痛泵取留置针之间的通畅,包罗脆持三通交头的通畅,脆持镇痛泵启关夹的启搁状态.3.镇痛泵使用历程中如果您还感触痛痛,用力按压自控加药按键可使您的痛痛减少;根据您自己需要还可多次沉复按压(睹下图).4.镇痛泵使用历程中,如果您感觉有睡意,那是仄常的.如果感觉到呼吸艰易或者没有畅,便应通联麻醒医死为您处理.通联咱们黑日请拨83162505,早上可拨83162530(找值班麻醒医死).5.各别患者如果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或者排尿艰易,那大概取镇痛药物的副效率有关,但是也没有排除应用抗死素等药物的本果.您不妨姑且夹关启关夹以瞅察症状有无革新.6.镇痛泵可搁置正在床头、衣服的心袋里或者悬挂正在胸前,没有必举下,也没有该摔到天上.7.镇痛泵药物用完后如果您仍感触痛痛易忍,可思量加药.请注意死存本镇痛泵,以便当咱们加药.8.每天上午咱们有博人为您革除里前的硬膜中导管(部分病房由主管医死控制),如果镇痛泵里的药物正在下午用完了,请没有必担心,不妨留至次日上午再革除.自控加药按键启关夹开开您对于麻醒科处事的收援,祝您早日病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后自控镇痛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一、什么是患者自控镇痛?有哪些优点?主要分几类?PCA具有起效迅速,无镇痛盲区,血药浓度相对稳定,可及时处理爆发痛以及用药个体化、病人满意度高、疗效与副作用比值大等优点,是目前术后镇痛最常用和最理想的方法。

患者自控镇痛分为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和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CIA)。

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PCEA ),是利用PCA装置将药物用于硬膜外腔,主要适用于胸背部及其以下区域疼痛的治疗。

PCEA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相对较少。

常用局麻药或阿片类镇痛药。

局麻药与阿片类镇痛药联合使用(平衡镇痛法)可减低每种药物的剂量,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可较好地抑制伤害性刺激导致的代谢和内分泌反应。

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analgesia,PCIA)是利用PCA装置经静脉途径用药,操作容易,使用药物广泛,包括麻醉性镇痛药和非甾体镇痛药。

PCIA起效快,适用范围较广,但其是全身用药,副作用较高,镇痛效果逊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二、患者自控镇痛主要参数设置有哪些,参数设置的意义是什么?⑴负荷量(Loading dose,LD):是指PCA开始时首次用药的剂量。

负荷量的目的是让病人迅速达到镇痛所需的最小有效镇痛浓度(MEAC),使病人快速消除疼痛,避免术后出现镇痛空白期,又不影响术后清醒和拔除气管导管。

负荷量一般由医护人员给药。

负荷量的注射速度需控制,避免注速过快导致一过性血药浓度过高。

⑵持续剂量(continuous Dose)或背景剂量(Backgroundinfusion Dose):保证术后达到稳定的、持续的镇痛效果。

静脉PCA时,对芬太尼等脂溶性高、蓄积作用强的药物应该不用恒定的背景剂量或仅用低剂量。

⑶冲击剂量(Bolus Dose):单次给药剂量是指病人疼痛未消除或疼痛复发时追加的药物剂量。

Bolus是PCA克服镇痛药物个体差异的主要手段。

一般冲击剂量为日剂量的十分之一至十二分之一。

Bolus大小是决定PCA疼痛治疗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

Bolus剂量过大,血药浓度过高,副作用发生机率增加;剂量过小,增加病人用药的次数,降低病人对PCA的依从性。

⑷锁定时间(Lockout time,LT):是指PCA装置两次单次剂量间的间隔时间。

锁定时间是PCA 的安全保护方式之一。

保证在给予第一次冲击剂量达到最大作用后才能给予第二次剂量,目的是防止前次单次剂量尚未起效病人再次给药,预防药物过量中毒。

如吗啡静脉病人自控镇痛时锁定时间一般为5-15分钟,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时锁定时间多为10-30分钟。

⑸最大用药量(Maximal dose ):是PCA 的另一安全保护装置。

1小时剂量限制(1-hour limit )和4小时剂量限制(4-hour limit )。

其目的是对超过平均用药量的情况引起注意并加以限制。

最大用药量的设置应因人而异。

如芬太尼0.15-0.18mg.h -1。

三、患者自控镇痛的装置有哪些?(一)一次性使用输注泵1.结构由单向阀加药装置、弹力贮液装置、药液过滤器、限流装置(流量管)、自控给液装置)、管路和外圆锥接头组成。

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利用贮液囊的机械弹力微量给液,达到输注镇痛的目的。

2.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使用方法】 (1)、确认在有效期内和包装完好后打开包装,取出输注泵;(2)、采用无菌注射器抽取配制好的药液,将注射器锥头插入单向阀加药装置,推动注射器芯杆缓慢注入药液;(3)、注药完毕后打开开关,当药液从输注口流出(有自控装置时,应按压自控按键,排尽自控按键药液囊的空气),管路内无气泡时,即可使用;(4)、带有自控给液装置的输注泵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使用,每按压一次自控按键,将追加0.5ml 的药液剂量,每次自控给液间隔时间约为15分钟;(5)、输注泵的悬挂位置与输注位置在20cm以上为宜。

【注意事项】(1)、一次性使用,用后销毁;包装破损,严禁使用;(2)、经环氧乙烷灭菌,灭菌有效期两年,过期产品严禁使用;(3)、注入药液量不要超过标称容量;流量值在±15%范围内,均属正常;(二)电子控制镇痛泵1.结构一次性使用电了输注泵由电了输注控制系统和储液输注系统两部分组成,运用高性能单片机及经典控制电路控制输液流量,使之更适合患者止痛治疗的个体化要求,从而达到安全、有效、均匀给药止痛的目的。

2.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方法】(1)、储液装置的注液操作:将需加入储液袋的药液抽入注射器。

从包装内取出储液装置,检查接头是否紧密。

并查验输液延长管、止流夹、治疗卡等是否齐备。

拧下输液管的加药口护帽,逐次将注射器内药液注入储液袋,注液量不得大于标准容量,同时将空气排尽,关闭止流夹,连接延长管待机使用。

需要对加药后的液袋排气时,按照储液盒上的提示文字(加药时箭头向上)通过轻轻拍打液袋,将袋中的空气聚集到出药口处,用注射器将空气抽尽。

(2)、电池安装(禁止使用充电电池)本产品使用2节5号电池,电池应安装在电了输注控制器侧面的电池仓内,电池安装时应注意电池的正、负极向。

(3)、储液装置安装将电子输注控制器底部的边凹槽与药盒上部的边凸台对准且压合,并用力将控制器向前推(向液盒管道部分),直至不能推动,并检查装配是否密合,否则会影响使用的准确性。

(4)、设置操作步骤(略)【注意事项】1、本产品须有专业医务人员操作使用,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个体需求调整给药参数模式,以达到安全、有效止痛的目的。

2、储液装置属一次性使用产品,用后销毁。

储液装置启封前应检查包装完整性,包装破损,严禁使用。

储液装置经环氧乙烷灭菌,灭菌有效期两年,过期产品,严禁使用。

3、产品使用时应避免强磁场和电磁场的干扰,避免紫外线的照射。

使用的环境温度范围为+10℃至+40℃之间。

4、在给新患者使用时,必须安装新电池,否则会导致电池量不足而报警。

5、电了输注控制器重复使用需用酒精或紫外线消毒。

6、医务人员应向患者或护理人员告知电了输注泵的使用方法。

四、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期间需注意哪些问题?1.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有赖于用硬膜外导管位置。

手术结束后此导管由麻醉医师胶布固定在患者背部。

患者翻身、起床等活动时,避免胶布弄湿或用力拉扯,以免导管脱落。

2.镇痛泵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并加强护理。

定期检查镇痛泵工作状态和药液的剩余剂量,判断镇痛泵是否正常输注;3.定时检查输注部位有无红、肿、皮肤过敏、出血、渗液等情况,查看导管接头是否固定牢固,有无脱落、、无扭曲或移动。

4.正确指导患者使用自控按钮,不要频繁按压镇痛泵上的追加药物剂量按钮,以免造成按钮损坏或药物过量。

5.镇痛泵应妥善保管,可放置在床头、衣服的口袋里或悬挂在胸前,避免碰撞、坠地等情况,以免损坏镇痛泵影响正常工作。

6.硬膜外镇痛结束,由麻醉医师拔除硬膜外导管。

若镇痛泵里的药物已用完,可以留至次日再拔除。

五、患者施行电子自控镇痛泵行静脉镇痛,护理要点有哪些?1.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赖于镇痛药物能通过输液通道顺利进入血液循环。

因此应注意保持镇痛泵与输液通道之间的通畅,确保三通接头通畅和镇痛泵开关夹处于开放状态。

2.镇痛泵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护理人员应当及时查看报警信号提示的异常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输药导管堵塞、按钮失灵、电源不足、电脑程序设置错误、每小时用药超过预设等。

并根据显示报警原因,消除后按运行。

无法处理时,通知麻醉科护士或值班医师。

3.使用电子镇痛泵时,正常运行情况下在机器上可看到绿灯闪烁;若为红灯闪烁且伴有“嘀嘀”的报警声,或者出现黑屏,表示电子镇痛泵工作异常,请您与病房护士联系,以便及时通知麻醉科解决。

4. 镇痛泵有安全控制装置,泵内的药物、药量及给药时间均由麻醉医师根据您的情况设定。

不要随意拨弄电子数控部件,打开电池仓,以免造成危害。

六、患者术后镇痛的术前宣教需注意哪些问题?术前护士宣教质量与镇痛效果密切相关。

1.应选择多个时间点对病人进行宣教强化。

术前详细向病人及亲属说明镇痛方法、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配合,可与患者一起访视正在使用PCA 泵的病人。

术毕回到病房待病人彻底清醒后重新讲解注意事项。

2.重视家属的宣教工作,病人家属对镇痛治疗的理解和合作对提高镇痛治疗的质量非常重要。

3. 对病人及其家属术前一定要说明镇痛的方式和方法,镇痛泵的基本原理和结构,镇痛的益处。

宣教内容还应包括镇痛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如镇痛药的副反应、镇痛效果等,并对可能出现的副反应事先对病人及家属说明,解除病人及家属的顾虑,提高术后镇痛的满意度。

4.对镇痛不全的分析原因,做好解释工作并妥善处理,给病人对术后镇痛以更多的了解,取得病人的配合。

七、患者自控镇痛的管理流程是什么?1.麻醉医师根据手术方式、麻醉方法及病人情况选择镇痛方式和镇痛泵,配好镇痛药物,加入镇痛泵内,并填写术后镇痛观察记录单。

2.手术结束前推注首剂量,使镇痛药物血浆浓度迅速达到镇痛浓度,以衔接麻醉结束到镇痛泵起作用这段时间,保证病人不痛。

3.把镇痛泵连接到病人身上,硬膜外泵的用胶布固定妥当,静脉泵接到输液端,如使用三通应保证接头通畅。

4.当病房护士接班时,应了解所用镇痛泵为哪一类型,是否连接妥当。

必要时向病人或其家属解释有关注意事项。

5.镇痛泵使用过程中,重点检查镇痛泵工作状态、连接情况及泵体、管道有无漏液情况,了解病人镇痛的效果,副作用的发生率。

6.依据不同的疼痛评估方法,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7.硬膜外镇痛泵必须由麻醉医师拔除,静脉镇痛泵可由护理人员拔除并放在指定位置,有麻醉医师定期收集。

八、患者术后镇痛的并发症有哪些?如何早期识别?如何处理?1.镇痛不全:首先检查镇痛泵的连接是否正确,硬膜外泵有无不进药,静脉泵的通路有无堵塞;再询问病人有无按压加药器,按压的力度够不够;亲自为病人按压,同时检查进药情况。

如果镇痛药物已经用完(镇痛泵的透明扩张囊已经完全瘪陷,紧贴塑料柱体),病人仍有镇痛要求的,可往镇痛泵里再次加药。

2.恶心呕吐:术后的恶心呕吐原因很多,可因麻醉本身、手术、术后用药、镇痛用药、病人体质及病友的影响而发生。

如果镇痛药物选择了阿片类药,比不用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

区分恶心呕吐的原因,对因、对症处理。

从精神方面安慰、鼓励病人,同时应用止呕药。

阿扎司琼有很强的防止及治疗恶心呕吐作用,可以选用。

不应盲目夹闭镇痛泵,病人有要求不痛的权利。

3.嗜睡:如果术后镇痛选用了麻醉性镇痛镇静药,则病人会有轻度的嗜睡,老年及体弱病人嗜睡的程度可能要重一些。

只要不至于影响神志及呼吸,可不必处理,但应多加观察。

4.尿潴留:局麻药、阿片类药都有可能引起尿潴留,一旦发生,首先鼓励病人按平常习惯姿势试行排尿,不成功的视其疼痛程度可考虑夹闭镇痛泵或插尿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