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等学校产业学院建设项目

合集下载

产业学院示范计划

产业学院示范计划

产业学院示范计划
一、背景与目的
产业学院示范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高校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实践机会,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

二、主体任务
1. 建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

联合科研人员落实课题研究,探索解决产业难点。

2. 开展产学合作课程。

将产业技术和课程结合,开设应用型或技能性课程。

3. 建设产业孵化园。

提供场地和资源支持企业,助力产品研发与试生产。

4. 设立产学研基地。

深化产学研平台合作,完成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项目。

5. 实施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具有行业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三、实施保障
1. 安排专项资金支持。

支持实验室建设、课程开发与人才培养。

2. 建立运营管理机制。

明确各方职责,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

3. 开展政策支持。

优化相关政策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支持与保障。

四、预期效果
通过产业学院示范计划,有效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应用型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建设策略

应用型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建设策略

应用型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建设策略张坚豪;李熙【摘要】建设产业学院是促进产教融合的重要形式之一,产业学院具有依托产业建设、育人目标明确、匹配产业需求、企业投入资源、校企合作办学、协同内涵提升等特征,结合福建省产业学院文件的解构和对产业学院建设模式的重构,可采用明确主要任务、理解合作方需求、签署合作协议、形成管理机制、明晰实施主体、利用业界资源、谋划项目建设和积累合作成果等策略促进产业学院建设.【期刊名称】《三明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5)005【总页数】6页(P95-100)【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产业学院;校企合作【作者】张坚豪;李熙【作者单位】厦门理工学院教务处,福建厦门 361024;厦门理工学院教务处,福建厦门 361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8.4随着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等关键词渗入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吸收、内化到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与产业、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成为高等院校,尤其是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发展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的主动行为。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区域知识积累、创造与传播的主体,是原始性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产教融合已成为高校自我发展及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1](P64-68)产教融合除了对原来的校企合作形式进行整合、升级和改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实现途径就是与合作行业、企业合办产业学院。

各地高校都因地制宜地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探索,福建省各高校也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建设经验,其中2017年评出的一批示范性产业学院就是省内产业学院的缩影。

一、福建省示范性产业学院福建省的高校在探索产教融合的实现形式上进行了诸多研究,在产业学院的组办和建设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实践。

比如: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龙岩学院专用机械装备学院、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厦门理工学院新丝路时尚学院、福建江夏学院联发产业学院等。

不仅如此,福建省教育厅也对各高校产业学院的建设进行了指导、关注、分析和跟踪。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6.30•【字号】粤办函〔2015〕325号•【施行日期】2015.06.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粤办函〔2015〕325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顺德区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各高等学校: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意见》(粤发〔2015〕3号)精神,经严格择优遴选,省政府同意中山大学等7所高校和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等18个学科项目分别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具体名单如下:一、重点建设高校(7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8项)广州中医药大学(3项):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项):面向国际语言服务的外国语言文学创新体系建设、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战略需求的经管学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

汕头大学(3项):化学与材料学、感染性疾病研究与防治、绿色海洋产业技术学科群。

广东海洋大学(2项):基于南海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学科建设、面向南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的海洋科学学科建设。

广州大学(3项):土木与建筑学科群、数学与信息科学学科群、区域水环境安全与水生态保护学科群。

广州医科大学(2项):临床医学(呼吸病学)、基础医学(免疫学)。

深圳大学(3项):光电技术与材料学科群、智能信息处理学科群、特区经济与中国道路学科群。

各有关高校要认真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力推进我省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省府办公厅2015年6月30日。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十三五”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计划的通知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十三五”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计划的通知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十三五”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5.09.07•【字号】粤教高函〔2015〕189号•【施行日期】2015.09.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十三五”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计划的通知粤教高函〔2015〕189号各高等职业院校:为引导全省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和专业发展规划,紧密对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开展特色专业建设,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提高“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能力,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粤府〔2015〕12号)等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十三五”期间实施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计划。

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建设目标服务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3年行动计划等,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文化产业、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等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选择若干符合我省产业发展需要和行业发展趋势、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发展前景广阔的专业,作为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进行重点建设,实现“校校有特色专业”,推动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办学特色、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我省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作出贡献。

二、建设要求(一)基本原则。

1.对接产业。

紧密对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2.强化特色。

在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的前提下,立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积极培育、实践、凝练、提升专业特色。

3.遵循规律。

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省属高等院校建设项目预算支出标准(试行)》的通知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省属高等院校建设项目预算支出标准(试行)》的通知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省属高等院校建设项目预算支出标准(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9.11.25•【字号】粤财科教〔2019〕57号•【施行日期】2019.1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省属高等院校建设项目预算支出标准(试行)》的通知粤财科教〔2019〕57号有关省直部门:为完善我省部门预算管理体系,推进部门项目支出预算标准化管理,提高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度和合理性,我厅制定了《广东省省属高等院校建设项目预算支出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现予印发,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标准》适用于省级财政投资的高校基本建设项目,自筹资金项目可参照执行,但不受上限限制。

二、部门所辖省属高校新增的2020年及以后年度的项目预算应按《标准》编制。

试行期间,《标准》未作规定的内容或标准,学校可根据其他相关规定或实际情况编制预算。

《标准》中有关支出标准原则上作为编制预算支出的上限。

确因特殊情况个别单项支出需突破《标准》中相关标准的,学校应在编制方案中详细说明原因。

三、《标准》主要适用于预算编制。

《标准》作为省级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申报、审核依据,省级财政支出保障水平按财政管理规定核定。

预算执行中,对按照《标准》编制的预算,在不突破项目支出预算总额的情况下,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按照相关规定调剂。

同时,学校开展基本建设要落实资金来源,避免半拉子工程。

四、《标准》于印发之日起试行,之前已批复或备案的投资计划项目可不调整。

试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省财政厅反馈。

省财政厅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市场价格变化等因素,适时对《标准》进行调整。

广东省财政厅2019年11月25日广东省省属高等院校建设项目预算支出标准(试行)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广东省省属高等院校建设项目预算管理,促进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在预算编制和审核中科学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投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及财政部制定支出定额标准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现行造价管理相关制度规定及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广东省省属高等院校建设项目预算支出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职类立项建设项目的通知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职类立项建设项目的通知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职类立项建设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3.01.22•【字号】粤教高函[2013]13号•【施行日期】2013.0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职类立项建设项目的通知(粤教高函[2013]13号)各高等职业院校:按照《关于做好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2]80号)要求,省教育厅组织了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职类项目申报评审工作。

现将立项建设项目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立项建设项目经学校培育建设、申报、评审等程序,确定立项建设55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717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以上为立项建设项目,经省教育厅组织验收通过后,正式公布为省级项目,并授予相关称号。

项目建设期自2012年6月起计算。

二、建设要求(一)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

有关高职院校应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加大投入,以建设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联合依托单位从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改革校外实践教学模式、建设专兼结合指导教师队伍、建立开放共享机制、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等方面,加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项目建设期为2年。

(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

有关高职院校应按照《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12]2号)、《关于组织开展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和2012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2]170号)等文件要求,做好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研究综述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研究综述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本文旨在对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进行研究综述,以期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作为职业院校的重要实践形式之一,其建设与发展不仅关乎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也紧扣着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

国家提出了加快产教融合、促进高等教育与企业深度合作的政策导向,推动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全面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建设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通过系统总结相关文献和案例,深入探讨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启示。

【字数:200】1.2 研究目的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是当前教育改革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对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的研究综述,深入探讨其定义、特点、建设模式和路径、成功案例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从而为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定义和特点,明确其在教育培训和产业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2. 探讨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的模式和路径,总结成功案例经验,分析其建设过程和机制,为其他院校的发展提供可行的参考和借鉴。

3. 剖析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深入挖掘其发展瓶颈和困境,提出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促进其健康发展和持续壮大。

4. 展望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未来发展的趋势,分析行业变革和趋势,预测发展方向和机遇,为政策制定和战略规划提供参考和建议。

1.3 研究意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地方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建设模式研究——基于广东省示范性产业学院建设经验的启示

地方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建设模式研究——基于广东省示范性产业学院建设经验的启示

[收稿时间]2023-07-06[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国家一般课题“高等教育促进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的机制创新研究”(BIA210157);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委托类)建设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施”(粤教高函〔2021〕29号);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校企共建产业学院的模式和路径创新研究”(2021GXJK221)。

[作者简介]陈国钦(1977—),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教学管理及教师教育。

2023年11University Education[摘要]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载体。

国家和各省教育主管部门从不同层面以项目建设的形式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已取得一定的建设成效。

文章通过分析广东省示范性产业学院建设经验,结合惠州学院产业学院建设探索实践,从合作管理机制、专业综合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方面深入剖析产业学院内涵建设路径,探索产业学院建设须把握的关键举措,以期提高产业学院建设实效。

[关键词]产业学院;建设模式;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3)21-0010-06校企协同育人是地方本科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着力点,也是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1]明确提出要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中提出了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的产教融合总目标。

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本质就是要产教协同育人。

如何破解产教“两张皮”问题,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是目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点难点。

近年来,随着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从学科导向朝产业需求导向转变,产业学院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产业需求对接的桥梁,成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高等学校产业学院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书
学校名称(盖章)学院名称
涉及专业(限填3项)
学院院长
申报日期
广东省教育厅制
2018年7月
填写说明
一、填写各项内容时,要实事求是,表达要明确、严谨。

二、申请书各项内容请用“小四”号仿宋体填写。

三、在“学校意见”一栏中,应明确建设各方对学院申报产业学院建设项目的具体意见。

四、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自行调整,但须保持页码清晰。

五、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可作为申报内容填写。

六、请在本任务书第3页(空白)处补充任务书目录。

七、成果中,涉及著作、教材、论文等须已刊登在正式期刊上或为正式出版物,截止时间为2018年6月30日。

申请书目录
(请按照填写情况在此页生成包含一二三级标题在内的目录)
1.基本情况
2.学院组建的背景
3.学院的主要定位
4.建设思路和预期成果
5.进度安排
6.学校支持
7.风险分析及应对预案
8.经费预算
(根据实际需要制定预算,预算要经学校财务部门审核批准)
9.学校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