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磁共振诊断汇总.

合集下载

肩关节磁共振解读

肩关节磁共振解读

肩关节磁共振解读肩关节磁共振(MRI)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肩关节的各种组织结构。

以下是肩关节磁共振解读的主要内容:骨与软骨在肩关节磁共振图像中,骨与软骨的形态和信号强度可以被观察。

正常的骨皮质表现为均匀的薄线,而软骨在MRI 上通常呈现为低信号。

骨与软骨的异常,如骨折、脱位、炎症等,可以在MRI图像上表现为信号强度的改变和形态的异常。

韧带与肌腱肩关节的韧带与肌腱在MRI图像上表现为连续的线条结构。

正常的韧带与肌腱应显示清晰的轮廓,其信号强度通常比骨与软骨高。

当韧带或肌腱受损时,其信号强度可能会降低或出现不连续。

肩袖损伤是最常见的肩关节韧带损伤,表现为肌腱变薄或断裂。

盂唇与盂肱中韧带盂唇是围绕肩关节盂的软组织,与盂肱中韧带相连。

在MRI图像上,盂唇与盂肱中韧带应显示为连续的低信号结构。

当盂唇或盂肱中韧带损伤时,会出现信号强度的改变或断裂。

这种损伤可能导致盂肱关节不稳定或疼痛。

关节囊与滑囊关节囊是包裹肩关节的软组织,而滑囊是关节周围的小囊袋,可分泌滑液以润滑关节。

在MRI图像上,关节囊与滑囊应显示为连续的低信号结构。

当关节囊或滑囊发炎或损伤时,会出现信号强度的改变和积液。

肌肉与脂肪垫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脂肪垫在MRI图像上可显示为不同密度的组织结构。

正常的肌肉应显示为连续的低信号,而脂肪垫则显示为高信号。

当肌肉或脂肪垫受损或发炎时,会出现信号强度的改变。

神经与血管肩关节周围的神经与血管在MRI图像上通常难以区分。

然而,通过特定的序列和成像角度,可以观察到部分神经与血管的结构。

当神经或血管受损时,可能会出现信号强度的改变或形态的异常。

周围软组织和胸壁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和胸壁在MRI图像上可显示为不同密度的组织结构。

正常的组织和胸壁应显示为连续的低信号。

当这些组织受损或发炎时,会出现信号强度的改变和形态的异常。

总结:通过解读肩关节磁共振图像,可以全面评估肩关节的各种组织结构。

通过对图像的仔细观察和分析,可以诊断各种肩关节疾病和损伤,如骨折、脱位、炎症、韧带损伤等。

肩关节MRI磁共振影像扫描诊断PPT课件

肩关节MRI磁共振影像扫描诊断PPT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肩关节MRI磁共振影像扫描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目录
肩关节概述 肩关节MRI扫描方法 肩袖正常MRI及肩袖损伤 肩关节盂唇正常MRI及盂唇损伤 肩关节周围韧带正常MRI及损伤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正常MRI及损伤 肩关节滑囊 肩关节其他病变 复习
后上唇和后下唇
肩关节盂唇
前唇
1 三角形 2 体积较小 3 前部圆钝 4 新月形 5 前上盂唇与关节盂
缘间可有盂唇下隐窝 6 盂唇与盂肱中韧带 7 小前唇伴肥厚盂肱下
韧带
肩关节盂唇
肩关节盂唇
上盂唇下隐窝
上盂唇二头肌长头腱 复合体附着于关节盂 变异分为三型 Ⅰ型:盂唇与肩胛盂 紧密相连 Ⅱ型和Ⅲ型:盂唇与 肩胛盂之间存在一槽 沟,即上盂唇下隐窝
加深关节盂,构成肩关节的关节窝 关节囊与滑囊
肩关节MRI扫描方法
横断面: 取三维立体定位像的冠状像,扫描层面与关节盂垂直, 扫描范围从肩峰至肱骨颈下方
肩关节MRI扫描方法
横断面主要观察肱骨头与关节盂的解剖关系、盂唇、肱二头肌腱沟、 肱二头肌长头、肩胛下肌及肌腱
肩关节MRI扫描方法
肩关节MRI扫描方法
男,53岁,冈上肌腱和冈下肌腱完全撕裂
肩袖损伤
男,53岁,肩胛下肌腱不全断裂(术中见仅1/3相连)
肩袖损伤
男,53岁,冈上肌腱和冈下肌腱完全撕裂
肩关节盂唇
盂唇:骨性关节盂外围的一圈纤维软骨环 截面呈三角形 基底附着于关节盂边缘,外侧面为关节囊附着,
内侧面附于关节透明软骨 加深关节窝、保护肱骨头,防止脱位或半脱位 可分为六部分:上唇、下唇、前上唇、前下唇、

肩锁关节损伤的MR诊断

肩锁关节损伤的MR诊断
锁骨远端或肩峰骨折往往伴随ACJ损伤,特别是3级 和4级损伤。这些干骺端或撕脱骨折累及肩锁韧带的上下 缘。喙突骨折相当于3级损伤,延伸到骨膜的干骺端骨折 看作假性3级损伤。少见情况下,胸锁关节脱位伴随4级损 伤导致二头肌移位,使得锁骨游离。
在ACJ损伤的创伤后,锁骨远端可发生骨质溶解,在 反复受压下也可出现同样的情况。
软组织分辨率高等优点,对肌肉、韧带等的显示明显优于X 线平片和CT,能清晰地显示韧带结构,还可以显示周围软 组织改变、骨骼的隐匿性损伤;如骨挫伤等。
扫描参数: T1WI:TR/TE=360~550ms/7~8ms T2WI(脂肪抑制):TR/TE=3100~3140ms/90~91ms PDWI:TR/TE=2140~2150ms/17~36ms GRE序列:TR/TE=210~220ms/5~10ms 层厚=4mm,层间距=1mm 激发次数为2,FOV 160mm,矩阵 256×128mm
2级损伤
肩锁韧带完全撕裂伴喙锁韧带的扭伤或部分撕裂
(b)PDWI(3600/36)显示肩锁韧 带上下撕裂(箭)。斜方韧带的纤维 在锁骨插入处有一部分撕裂(箭头)。
(c)冠状位T2WI+STIR像显示ACJ 的锁骨端骨髓挫伤(白箭头)。 ACJ 内积液,,断裂的肩锁韧带上下 份邻近的软组织肿胀(黑箭头)
6级损伤
锁骨向肩峰或喙突下方移位,喙 锁间隙小于正常侧, 三角肌和斜方肌 从锁骨远端分离。
6级损伤
锁骨相对于肩峰或喙突的向下脱位或半脱位,导致肩锁韧带撕裂。 6a型损伤导致锁骨相对于肩峰向下半脱位,肩锁韧带撕裂。
6b型肩锁关节前下脱位,插入到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下方,容易伴有血管及神经损伤。
骨折伴随ACJ损伤
减小。喙锁间距对称的也要想到存在喙锁韧带撕裂的可能。 ACJ间距以及喙锁间距的增大是判定ACJ脱位的依据,目前没 有统一标准。

肩关节正常MRI解剖图谱

肩关节正常MRI解剖图谱

肩关节正常斜冠状位MRI
肩关节正常斜冠状位MRI
肩关节正常斜冠状位MRI
肩关节正常斜冠状位MRI
肩关节正常斜冠状位MRI
肩关节正常斜冠状位MRI
肩关节正常斜冠状位MRI
肩关节正常斜冠状位MRI
肩关节正常斜冠状位MRI
肩关节正常斜冠状位MRI
肩关节正常斜冠状位MRI
肩关节正常斜冠状位MRI
肩关节正常斜矢状位MRI
肩关节正常斜矢状位MRI
肩关节正常斜矢状位MRI
肩关节正常斜矢状位MRI
肩关节正常斜矢状位MRI
肩关节正常斜矢状位MRI
肩关节正常斜矢状位MRI
肩关节正常斜矢状位MRI
肩关节正常斜矢状位MRI
肩关节正常斜矢状位MRI
肩关节正常横断位MRI
肩关节正常横断位MRI
肩关节正常横断位MRI
肩关节正常横断位MRI
肩关节正常横断位MRI
肩关节正常横断位MRI
肩关节正常横断位MRI
肩关节正常横断位MRI
肩关节正常横断位MRI
肩关节正常横断位MRI
肩关节正常横断位MRI
肩关节正常横断位MRI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肩关节磁共振成像序列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作用评估

肩关节磁共振成像序列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作用评估
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肩部置于线圈中心,保持舒 适体位。
常规进行横断位、冠状位和矢状位扫描,必要时 加扫斜位或特殊序列。
扫描序列一般包括T1WI、T2WI、PDWI等,可根 据需要选择脂肪抑制、水激励等特殊序列。
序列选择与优化策略
01 T1WI序列
主要用于显示肩袖等组织的解 剖结构,对于肩袖撕裂等损伤 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患者主诉及临床表现
患者因突发肩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就诊, 查体发现肩部明显压痛、肌力减弱。
磁共振成像序列选择
采用T1WI、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进行扫描 ,清晰显示肩袖结构。
影像表现与诊断
磁共振成像显示肩袖肌腱连续性中断,周围 软组织水肿,诊断为急性肩袖撕裂。
治疗及预后
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肩部功 能逐渐恢复。
局限性
虽然磁共振成像序列在肩袖损伤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对于某些微小的肩袖损伤或 早期病变,磁共振成像序列可能难以准确识别。此外,该检查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
临床应用价值及前景展望
临床应用价值
磁共振成像序列作为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在肩袖损伤诊断中具有广泛应用价 值。它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详细的肩部解剖结构和病变信息,有助于制定更加精准的治
患者接受复杂手术治疗,包括肩袖修复、骨 折固定及关节稳定性重建等,术后长期康复 锻炼,肩部功能逐渐恢复。
06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01
磁共振成像序列对肩袖损伤的 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能够准 确检测肩袖损伤的程度和位置 。
02
多种磁共振成像序列的组合使 用,如T1WI、T2WI、PDWI 等,能够提供更全面的肩袖损 伤信息,提高诊断准确性。

肩关节MRI

肩关节MRI

完全撕裂和肩袖近滑囊侧部分撕裂时,会导致囊内积液, 提示肩袖损伤。
肱二头肌及肌腱
肱二头肌 长头起自盂上结节和上盂唇,短头在内侧起自喙突,
止于桡骨粗隆。
双层滑膜鞘包绕,走行于关节腔内和结节间沟中。在关节囊位
置,前方被喙肱韧带和盂肱上韧带覆盖,对肱二头肌长头肌腱 起稳定作用。
轴位观察较好,呈均匀低信号改变。 屈肘关节;协助屈肩关节。
最常发生于创伤后,肱二头肌附着处盂唇撕裂累 从肱二头肌附着处前方延伸到其后方的上盂唇撕裂,上盂唇内见液性
信号
在短TE像上出现球状高信号 上盂唇下隐窝不规则或增宽
F2 FS PD
喙肱韧带损伤
T1 女,61岁,左肩外伤,活动痛,外展痛及旋前旋后痛。
喙肱韧带损伤
喙突
T2 FS
T2
T2 FS
冈上肌腱病:增厚及信号升高。 冈上肌腱部分撕裂。
岗上肌腱病MRI表现:
肌腱增厚、信号升高(所有脉冲
序列); 肌腱缺损,肌腱回缩; 冈 部分或贯穿全层的液性信号。 上 肌 全层撕裂的慢性患者可合并肌肉 腱 脂性萎缩
冈上肌腱变性 冈上肌腱断裂
肩袖肌腱病
PD FS
T2 FS
T2 FS
i a
肩胛下肌浅表滑囊积液
T2 FS PD FS
粘连性关节囊炎
T2 FS
T2 FS
T1
女,43岁,左肩关节疼痛,夜间痛,活受限2月。
粘连性关节囊炎
肩关节囊下部炎性改变,导致活动范围受限,最常见为
“冻结肩”
可为特发性或继发于创伤
关节囊下部增厚,出现纤维化和炎性细胞(T2WI关节囊
模糊、水肿)
增厚明显的部位喙肱韧带、肩袖间隙及腋隐窝等处的滑膜。

【医学影像培训】肩关节的磁共振扫描方法及临床应用

【医学影像培训】肩关节的磁共振扫描方法及临床应用

【医学影像培训】肩关节的磁共振扫描方法及临床应用肩关节是人体上肢连接躯干的主要关节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和丰富的解剖结构。

肩关节磁共振扫描是一种无创、无放射性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肩关节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就肩关节的磁共振扫描方法和临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以期对医学影像培训有所帮助。

肩关节磁共振扫描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强磁场、射频脉冲和梯度磁场等技术,使人体组织内的原子核发生共振,并对其信号进行检测和处理。

在肩关节磁共振扫描中,常采用高强度磁场(通常为1.5T或3.0T)进行扫描,以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

同时,还可以选择不同的脉冲序列(如T1加权和T2加权序列)和成像平面(如矢状面、冠状面和横断面)来观察不同组织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

在肩关节磁共振扫描中,常见的成像序列包括T1加权像、T2加权像和螺旋CT像等。

T1 加权像可以清晰显示软组织结构,对于观察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等具有重要价值;T2 加权像可以较好地显示病变(如肿瘤、炎症和退行性病变)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异常信号;而螺旋 CT 像则以其高空间分辨率和对软骨、骨质的优异示踪为优势,适用于观察关节周围骨质的异常改变。

肩关节磁共振扫描在临床上有广泛应用。

首先,肩关节磁共振扫描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肩关节解剖结构的异常情况,诊断各种疾病。

例如,肩袖损伤是肩关节最常见的病变之一,磁共振扫描可以非常清楚地显示肩袖肌腱的撕裂、腱炎和退变等病变;此外,肩关节内其他结构的病变如滑膜肥厚、软骨损伤、骨关节炎和关节轮匝骨质损伤等也可以通过磁共振扫描来进行准确定位和评估。

其次,肩关节磁共振扫描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和手术决策。

通过磁共振扫描可以了解肩关节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范围,了解病变的解剖特点和扩展情况,为手术方案的选择和手术操作提供重要参考。

例如,在肩袖修复手术中,磁共振扫描可以准确地评估肩袖撕裂的大小、位置和形态,指导手术医生进行修复和重建。

超全超清晰:图解肩关节MRI解剖及损伤诊断要点!

超全超清晰:图解肩关节MRI解剖及损伤诊断要点!

超全超清晰:图解肩关节MRI解剖及损伤诊断要点!
在众多人体结构中,肩关节解剖细微复杂,损伤相对也比较复杂。

虽MRI对肩关节损伤诊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前提是必须熟悉相关解剖以及损伤的影像表现,其次MRI本身的知识必不可少。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学习肩关节MRI详细解剖及常见损伤的诊断,值得学习借鉴!
肩关节概述
肩关节MRI扫描方法
3月18日郑州新型膏药、液体膏药、三伏贴、乳膏剂及美容涂膜剂制作培训班←点击查看
肩袖正常MRI及肩袖损伤
3月10日龙氏正骨(治脊疗法)手法复位精讲班(广州站)
3月26日北京-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临床传承班与第三届弟子年会》开班指南
肩关节盂唇正常MRI及盂唇损伤
3月21日青岛罗氏正骨治疗颈胸腰肩周关节四肢精讲班
肩关节周围韧带正常MRI及损伤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正常MRI及损伤
肩关节滑囊
肩关节其它病变
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肩峰轴位形态
肩峰前下倾表现
肩峰下倾
在冠状面上观察肩峰向外侧的下倾表现
正常肩峰轴位表现
外侧下倾
骨性肩峰发育
骨化中心常在22-25岁闭合
轴位像前肩峰正常表现
骨性肩峰发育异常(轴位)
肩峰发育异常可能造成不稳定,并导致三角肌收缩过程中肩 峰与肩袖碰撞
骨性肩峰发育(矢状面)
肩胛小骨
肩胛小骨骨赘形成
肩袖(矢状面)
冈上肌, 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
肩袖(矢状面)
冈上肌, 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
肩袖(矢状面)
覆盖肱骨头的连续低信号表现
肩袖(轴位)
冈上肌腱
肩袖(轴位)
Rotator Cuff (Axial Plane)
-评价肩胛下肌的最好平 面 Primary Plane for Evaluating Subscapularis
冈下肌位于肩胛下肌对应 的关节后侧区域 -Infraspinatus Located Posteriorly
肩袖(冠状面)
Rotator Cuff (Coronal)
评估冈上肌腱的最佳层面
肌肉肌腱连接部位于12点方向
肩袖(冠状面)
冈下肌腱 位置偏后
肩胛下肌 位置偏前
斜行走向
多根肌腱组成
肩袖病变
Extensive Intermediate T1Signal T1W延续性中等信号表现
T2: Fluid Signal T2:出现液 性信号 Partial Thickness 部分撕裂 Undersurface Tear肌腱表面下 撕裂
部分撕裂(关节囊面) Partial Thickness Tear (Bursal)
• Tendonopathy肌腱病变 • Tear撕裂 – Partial Thickness, Full Thickness, Complete – 部分撕裂,全层撕裂,完全撕裂 • Musculotendinous Retraction肌肉肌腱回 缩 • Fatty Atrophy脂肪肥厚 • HADD/ Calcific Tendonitis钙化性肌腱炎
-Fluid Signal Extending into the Bursal Surface of the Supraspinatus Tendon 液性信号延伸至冈上肌腱关 节囊面表面
肩袖部分撕裂(肌腱内型) Partial Thickness Tear (Interstitial)
-Fluid Signal within the Substance of the Tendon 液性信号存在于肌腱内 -Does Not Touch the Surface 不影响到肌腱表面
喙突碰撞
-正常喙肱距离为 11 mm
-喙肱间距狭窄可导致肩胛下 区域碰撞
骨性出口和肩峰
• 肩峰 – 形态分类,下倾型肩峰,骨赘,肩峰发育异 常 • 肩锁关节 – 退变,关节囊肥厚(是否存在团块样表现?) • 喙肩韧带(是否增厚?) • 喙肱间距 (肩胛下区是否有碰撞?)
肩 袖
肩胛下肌; 冈上肌 冈下肌; 小圆肌;
肌间囊肿 Intramuscular Cyst Rotator Cuff
Intramuscular Cyst Supraspinatus 冈上肌肌间囊肿 Small Undersurface P.T. Tear 小的创伤后撕裂
全层撕裂 Full Thickness Tear
-Fluid extends through the entire thickness of the tendon (top - bottom) 液性信号延伸至肌腱全层(从顶部到底部) -Mild retraction of musculotendinous junction 肌肉肌腱连接部轻度回缩
肩关节磁共振诊断
肩关节磁共振诊断
• • • • • • 骨性出口与肩峰 肩袖 关节囊和盂唇 骨性结构和关节面 肱二头肌 其他
MR扫描技术
-T1 and T2 FS -斜冠状面 -T1 and T2 FS -斜矢状面 -T2 FS and GRE
-横断面
骨性出口和肩峰
• 骨性弓状结构包围肩袖肌腱 • 机械性碰撞导致肩袖肌腱退变
肩袖肌间囊肿
Intramuscular Cyst Rotator Cuff
-High Association with 与以下因素有关 1. P.T. Undersurface Tear 创伤性表层下撕裂 2. Small F.T. Tear 小的全层撕裂 3. DDX: Paralabral Cyst 鉴别诊断:盂唇旁囊肿
• 前肩峰是导致肩袖碰撞最重要的结构
Anterior Acromion Most Important Structure Leading to Impingement
正常骨性出口
锁骨 肩峰
喙突


肩峰形态
Type I
肩峰形态
Type II
肩峰形态
Type III
肩峰下倾
斜矢状面上观察肩峰轴位形态
全层撕裂 Full Thickness Tear
-Fluid Signal within SST 冈上肌腱内出现液性信号
-Sag Image: Fluid from Top to Bottom 矢状面:液性信号从顶层到 底层
全层撕裂 Full Thickness Tear
T1
-Gad Arthrogram: Demonstrates Full Thickness Tear -肩关节造影:显示全层撕裂
肌腱病变
-Increased T1-signal; Thick tendonT1W信号增高,肌腱增厚 -Intermediate T2-signal (No Fluid Signal)T2W中等信号,无液体 信号
关节囊部分撕裂(关节面)
Partial Thickness Tear (Articular)
骨性肩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肩锁关节 肩峰
“双肩锁关节”征
肩峰骨赘形成
-骨赘 -内有骨髓信号
-三角肌腱(类似骨赘表现) -低信号(内无骨髓信号)
肩 峰
• 形态分型(I,II,III) • 前/外侧下倾型肩峰 • 下缘骨赘形成
肩锁关节
-退变,关节囊增厚 -较少引起肩袖卡压
喙肩关节
-正常喙肩韧带厚度<3 mm
-韧带增厚可导致前肩袖碰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