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经典易错题及知识点类题总结
完整版勾股定理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 等于30°。
5.勾股定理的作用:(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求另两边的关系。
(3) 用于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4) 利用勾股定理,作出长为j n 的线段6、2、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八下第18章《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知识点导航一、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定义: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2+ b 2= C 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 股: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 弦:斜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下面关系:a 2+ b 2= 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勾股数:满足 a 2+ b 2= C 2的三个正整数叫做勾股数(注意:若a ,b ,c 、为勾股数,那么 ka ,kb ,kc 同样也是勾股数组。
)* 附:常见勾股数:3,4,5 ; 6,8,10 ; 9,12,15 ; 5,12,13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经典直角三角形:勾三、股四、弦五)用它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是:(1)确定最大边(不妨设为 C ); (2)若c 2= 3 +孑,则^ ABC 是以/ C 为直角的三角形;若a 2+ b 2< C 2,则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其中若a 2+ b 2> C 2,则此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其中4. 注意:(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a ,b ,斜边长为C ,那么3.判断直角三角形: 其他方法:(1) 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十大易错题(带答案)

勾股定理十大经典易错题1. 如图,在一棵树的10米高B 处有两只猴子,其中一只爬下树走向离树20米的池塘C ,而另一只爬到树顶D 后直扑池塘C ,结果两只猴子经过的距离相等,问这棵树有多高?露在杯子外边的长度为cm h ,则h 的取值范围为 .3. 如图,在 △ABC 中,∠C =90∘,AC =2,点 D 在 BC 上,∠ADC =2∠B ,AD =√,则 BC 的长为 .A . √3−1B . √3+1C . √5−1D . √5+1【答案】D4. 如图为一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展开图,A 、B 、C 是展开后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 的度数为( )5. ABC 的面积为 .6. 在Rt ABC ∆中,90C ∠=︒,若54a b c +==,,则ABC S ∆= .7. 如图,梯子AB 斜靠在墙面上,AC BC AC BC ⊥=,,当梯子的顶端A 沿AC 方向下滑x米时,梯足B 沿CB 方向滑动y 米,则x 与y 的大小关系是( )A .x y =B .x y >C .x y < D8.如图网格中的△ABC ,若小方格边长为1,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1)求△ABC 的面积;(2)判断△ABC 是什么形状?并说明理由.9. 如图,在长方形纸片 ABCD 中,已知 AD =8,折叠纸片使点 B 落在对角线 AC 上的点 F 处,折痕为 AE ,且 EF =3,求 AB 的长.10. 如图,有一个长、宽、高分别为3cm 、4cm 、5cm 的长方体,有一只蚂蚁想沿着外侧壁从A 点爬到C 1处,请你帮助小蚂蚁计算出最短路线.C A2. 【答案】1112h ≤≤3. 【答案】D4. 【答案】B5. 【解析】借助网格计算面积【答案】3.5 6. 【解析】 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a b c +=.又有()2222a b ab ab +=++,∴ ()222a b c ab +-= ∴1924ABC S ab ∆==. 【答案】94ABC S ∆=7. 化简得()2220a x y x y -=+>,x y >.【答案】B8. 解:(1)△ABC 的面积=4×4-1×2÷2-4×3÷2-2×4÷2=16-1-6-4=5.故△ABC 的面积为5;(2)∵小方格边长为1,∴AB2=12+22=5,AC 2=22+42=20,BC 2=32+42=25,∴AB 2+AC 2=BC 2,∴△ABC 为直角三角形.9. 【答案】610.【解析】我们将六个面标上:正、背、左、右、上、下,蚂蚁从A 到C 至少要走两个面,①正-右②正-上③左-上④左-背⑤下-背⑥下-右, 其中④⑤⑥和前面三种是重复的,比如①④,将拉伸长方体得棱AA 1和CC 1得到长方形AA 1C 1C ,两种路径是一样的,下面分情况讨论:①正-右:7457222121=+=+=CC AC AC ;②正-上:10393222121=+=+=BC AB AC ;③左-上:54482221121=+=+=C B AB AC【答案】cm 74。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易错点与重难点复习(一)

勾股定理易错点与重难点复习(一)1、已知实数a 满足100822018a a a -+-=,那么221008a -= 。
20182、已知571x x +--=,则57x x ++-= 。
12 3、已知a +b =4,ab =1,则a bb a+= 。
4 4、已知2510x x -+= (1)求1x x +的值; (2)求221xx +的值; (3)求441x x +的值; (4)直接写出551x x +=_________,661x x +=_________。
解:1x x +=5 221x x +=3 331x x +=25 441x x +=7 551x x +=55 661x x +=18知识点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知识梳理】1、勾股定理的基础概念(1)勾股定理的有关概念:如图所示,我们用勾(a )和股(b )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用弦(c )来表示斜边。
(2)勾股定理的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即:2勾+2股=2弦。
(3)勾股定理的表示方法:在Rt △ABC 中,∠C =90°,∠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则2a +2b =2c 。
(1)勾股定理的前提是,对于非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则不存在此种关系。
(2)利用勾股定理时,必须分清谁是直角边,谁是斜边。
尤其在记忆2a+2b=2c时,此关系式只有当c是斜边时才成立。
若b是斜边,则关系式是2a+2c=2b;若a是斜边,则关系式是2b+2c=2a。
(3)勾股定理有许多变形,如c是斜边时,由2a+2b=2c,得2a=,2b=等。
熟练掌握这些变形对我们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2、勾股定理的验证方法1:用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为a,b,斜边为c)构成如图所示的正方形。
方法2:用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为a,b,斜边为c)构成如图所示的正方形(赵爽弦图)。
方法3: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为a,b,斜边为c)构成如图所示的梯形。
勾股定理(10个考点梳理+题型解读+提升训练)(原卷版)24-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点

勾股定理(10个考点梳理+题型解读+提升训练)【清单0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斜边长为,那么.注意:(1)勾股定理揭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2)利用勾股定理,当设定一条直角边长为未知数后,根据题目已知的线段长可以建立方程求解,这样就将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3)理解勾股定理的一些变式:a b ,c 222a b c +=,, .运用: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长,求第三边;2.用于解决带有平方关系的证明问题;3.利用勾股定理,作出长为的线段【清单02】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一: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1)所示的正方形. 图(1)中,所以. 方法二: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2)所示的正方形. 图(2)中,所以.方法三:如图(3)所示,将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直角梯形.,所以.【清单03】勾股定理逆定理 222a c b =-222b c a =-()222c a b ab =+-1.定义: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长,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注意:(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作用是判定某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把“数”转为“形”,是通过计算来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2.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1)首先确定最大边(如).(2)验证与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则△ABC 是∠C =90°的直角三角形;若,则△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注意:当时,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当时,此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其中为三角形的最大边.【清单04】勾股数像 15,8,17 这样,能够成为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
勾股数满足两个条件:①满足勾股定理 ②三个正整数【清单05】勾股定理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帮助我们通过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在具体推算过程中,应用两短边的平方和与最长边的平方进行比较,切不可不加思考的用两边的平方和与第三边的平方比较而得到错误的结论. 本专题分类进行巩固解决以下生活实际问题【考点题型一】一直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长【典例1】已知一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9,12,则它的斜边长为( )A .15B .16C .17D .25【变式1-1】如图,在△ABC 中,∠C =90°,AC =8,AB =10,则BC 的长为( )a b c ,,222a b c +=c 2c 22a b +222c a b =+222c a b ¹+222a b c +<222a b c +>cA.6B C.24D.2【变式1-2】如图,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已知∠CAB=∠CBD=90°,AC=3cm,AB=4cm,BD=12cm,则CD长为()cm.D.15A.5B.13C.1445【变式1-3】如图,∠C=∠ABD=90∘,AC=4,BC=3,BD=12,则AD的长等于.【考点题型二】等面积法斜边上的高【典例2】如图,在Rt△ABC中,∠ACB=90°,若AC=6,CB=8.(1)求AB的长;(2)求AB边上的高CD是多少?【变式2-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长为()A.52B.6C.132D.6013【变式2-2】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高,AB=4,AC=2,则CD的长为.【变式2-3】在△ABC中,∠ACB=90°,AC=12,BC=5,则高CD=.【考点题型三】作无理数的线段【典例3】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a,则a的值为()A B.―1C.―1+D.―1―【变式3-1】如图,点B,D在数轴上,OB=3,OD=BC=1,∠OBC=90°,DC长为半径作弧,与数轴正半轴交于点A,则点A表示的是()A B+1C1D【变式3-2】如图,OC=2,BC=1,BC⊥OC于点C,连接OB,以点O为圆心,OB长为半径画弧与数轴交于点A,若点A表示的数为x,则x的值为()A B.C―2D.2―【变式3-3】如图的数轴上,点A,C对应的实数分别为1,3,线段AB⊥AC于点A,且AB长为1个单位长度,若以点C为圆心,BC长为半径的弧交数轴于0和1之间的点P,则点P表示的实数为()A3B.3―C3D.3―【考点题型四】勾股定理的证明【典例4】用图1所示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图2的大正方形.请根据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请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大正方形的面积.方法1:______.方法2:______.(2)根据图2,求出a,b,c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果大正方形的边长为10,且a+b=14,求小正方形的边长.【变式4-1】下面四幅图中,能证明勾股定理的有()A.一幅B.两幅C.三幅D.四幅【变式4-2】勾股定理在数学和许多其他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勾股定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定理,它在几何学、三角学、物理学、工程学等多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到现在为止有500多种,勾股定理常见的一些证明方法是:几何证明、代数证明、向量证明、复数证明、面积证明等.当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1或图2摆放时,都可以用“面积法”来证明,以下是利用图1证明勾股定理的完整过程: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1所示摆放,其中∠DAB=90°,求证:a2+b2=c2证明:连接BD ,过点D 作DF ⊥BC 交BC 延长线于点F ,则DF =EC =b ―a∵S 四边形ADCB =S △ACD +S △ABC =12b 2+12ab 又∵S 四边形ADCB =S △ADB +S △DCB =12c 2+12a (b ―a )∴∴12b 2+12ab =12c 2+12a (b ―a )∴a 2+b 2=c 2请参照上述证明方法,利用图2完成下面的证明.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2所示摆放,其中∠DAB =90°,求证:a 2+b 2=c 2.【变式4-3】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如图1所示“赵爽弦图”(边长为c 的大正方形中放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1)如图1,请用两种不同方法表示图中空白部分面积.方法1:S 阴影=______;方法2:S 阴影=______;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到等式:______;(2)小亮将“弦图”中的4个三角形进行了运动变换,得到图2,请利用图2证明勾股定理;(3)如图3,将图2的2个三角形进行了运动变换,若a=6,b=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考点题型五】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典例5】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1,2,3B.2,3,4C.3,4,5D.8,12,13【变式5-1】以下列各组数据为三角形三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8,7B.5,12,14C.2,2,4D.7,24,25【变式5-2】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B.1,C.6,7,8D.2,3,4【变式5-3】下列几组数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9,12,15B.15,36,39C.10,24,26D.12,35,36【考点题型六】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运用【典例6】如图,一块四边形的空地,∠B=90°,AB的长为9m,BC的长为12m,CD的长为8m,AD的长为17m.为了绿化环境,计划在此空地上铺植草坪,若每铺植1m2草坪需要花费50元,则此块空地全部铺植草坪共需花费多少元?【变式6-1】绿都农场有一块菜地如图所示,现测得AB=12m,BC=13m,CD=4m,AD=3m,∠D=90°,求这块菜地的面积.【变式6-2】定义:顶点都在网格点上的多边形叫格点多边形.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四边形ABCD的每一个顶点都在格点上,(1)求∠ABC的度数;(2)求格点四边形ABCD的面积.【变式6-3】如图,已知一块四边形的草地ABCD,其中∠B=90°,AB=20m,BC=15m,CD=7m,DA=24m,求这块草地的面积.【考点题型七】勾股数的应用【典例7】勾股数,又名毕氏三元数,则下列各组数构成勾股数的是( )A .13,14,512B .1.5,2,2.5C .5,15,20D .9,40,41【变式7-1】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A .13,14,15B .3,4,7C .6,8,10D .12【变式7-2】下列数组是勾股数的是( )A .2,3,4B .0.3,0.4,0.5C .5,12,13D .8,12,15【变式7-3】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A .4,5, 6B .1.5,2, 2.5C .11,60, 61D .12【考点题型八】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典例8-1】如图,一架2.5m 长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此时梯足B 距底端O 为0.7m .(1)求OA 的长度.(2)如果梯子下滑0.4m ,则梯子滑出的距离是否等于0.4m ?请通过计算来说明理由.【典例8-2】小强和小伟都喜欢放风筝.一天放学后他们互相配合又放起了风筝(如图所示),小伟想测量风筝的铅直高度CE ,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测量:①测得小强牵线的手到风筝的水平距离BD 为15m ;②根据小强手中剩余线的长度计算出风筝线BC (假设BC 是直的线)的长为39m ;③小强牵线的手离地面的距离DE 为1.5m .(1)求此时风筝的铅直高度CE.(2)若小强想使风筝沿CD方向下降16m(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他应该收线多少米?【典例8-3】台风“烟花”登录我国沿海地区,风力强,累计降雨量大,影响范围大,有极强的破坏力.如图,台风“烟花”中心沿东西方向AB由A向B移动,已知点C为一海港,且点C与直线AB上的两点A、B的距离分别为AC=300km,BC=400km,又AB=500km,经测量,距离台风中心260km及以内的地区会受到影响.(1)求∠ACB的度数;(2)海港C受台风影响吗?为什么?(3)若台风中心的移动速度为25千米/时,则台风影响该海港持续的时间有多长?【变式8-1】一支铅笔斜放在圆柱体的笔筒中,如图所示,笔筒的内部底面直径是6cm,内壁高8cm.若这支铅笔在笔筒外面部分长度是5cm,则这支铅笔的长度是()cm.A.10B.15C.20D.25【变式8-2】如图是台阶的示意图,若每个台阶的宽度都是30cm,每个台阶的高度都是15cm,连接AB,则AB的长度是()A.185cm B.195cm C.205cm D.215cm【变式8-3】如图,庭院中有两棵树,小鸟要从一棵高10m的树顶飞到一棵高4m的树顶上,两棵树相距8m,则小鸟至少要飞米.【变式8-4】如图,大风把一棵树刮断,量得AC=4m,BC=3m,则树刮断前的高度为m.【变式8-5】我图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方池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几何?(注:丈、尺是长度单位,1丈=10尺)意思为:如图,有一个边长为1丈的正方形水池,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拉向水池一边的岸边,它的顶端恰好碰到池边的水面.则这根芦苇的长度是尺【变式8-6】如图,开州大道上A,B两点相距14km,C,D为两商场,DA⊥AB于A,CB⊥AB于B.已知DA=8km,CB=6km.现在要在公路AB上建一个土特产产品收购站E,使得C,D两商场到E站的距离相等,(1)求E站应建在离A点多少km处?(2)若某人从商场D以5km/h的速度匀速步行到收购站E,需要多少小时?【变式8-7】某市夏季经常受台风天气影响,台风是一种自然灾害,它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在周围上千米的范围内形成极端气候,有极强的破坏力.如图,有一台风中心沿东西方向AB由点A行驶向点B,已知点C为一海港,当AC⊥BC时,A点到B,C两点的距离分别为500km和300km,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周围250km以内为受影响区域.(1)求BC;(2)海港C受台风影响吗?为什么?【典例9】如图,在Rt△ABC中,∠C=90°,BC=6cm,AC=8cm,按图中所示方法将△BCD沿BD 折叠,使点C落在边AB的C′点.(1)求DC′的长度;(2)求△ABD的面积.【变式9-1】如图,长方形ABCD中,AB=9,BC=6,将长方形折叠,使A点与BC的中点F重合,折痕为EH ,则线段BE 的长为( )A .53B .4C .52D .5【变式9-2】如图,折叠长方形的一边AD ,点D 落在BC 边的点F 处,已知AB =8cm ,BC =10cm ,则EC 的长为( )A .3cmB .4cmC .3.5cmD .5cm【变式9-3】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 沿AE 折叠,使点D 恰好落在BC 边上点F 处,若AB =3,AD =5,求EC 的长.【考点题型十】面展开图-最短路径问题【典例10-1】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宽为10,高为20,点B 离点C 的距离为5,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 爬到点B ,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典例10-2】如图,圆柱形杯子容器高为18cm,底面周长为24cm,在杯子内壁离杯底4cm的点B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子外壁,离杯子上沿2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从外壁A处到达内壁B处的最短距离为cm.【变式10-1】临汾是帝尧之都,有着尧都之称.尧都华表柱身祥云腾龙,顶蹲冲天吼,底座浮雕长城和黄河壶口瀑布,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标志.如图,在底面周长约为6米且带有层层回环不断的云朵石柱上,有一条雕龙从柱底沿立柱表面均匀地盘绕2圈到达柱顶正上方(从点A到点C,B为AC 的中点),每根华表刻有雕龙的部分的柱身高约16米,则雕刻在石柱上的巨龙至少为()A.20米B.25米C.30米D.15米【变式10-24cm,A是正方体的一个顶点,B是侧面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一只蚂蚁在正方体的表面上爬行,从点A爬到点B的最短路径是()A.9B.+6C.D.12【变式10-3】如图是放在地面上的一个长方体盒子,其中AB=9cm,BC=6cm,BF=5cm,点M在棱AB上,且AM=3cm,点N是FG的中点,一只蚂蚁要沿着长方体盒子的表面从点M爬行到点N,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为cm.【变式10-4】如图,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0cm,圆柱高为12cm,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圆柱的表面从下底面点A爬到与之相对的上底面点B,那么它爬行的最短路程为.【变式10-5】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A和B是这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A点有一只蚂蚁,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是.【变式10-6】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圃,有少数人为了走“捷径”,在花圃内走出一条不文明的“路”,其实他们仅仅少走了m,却踩伤了花草.【变式10-7】如图,在一个边长为6cm的正方形纸片ABCD上,放着一根长方体木块,已知该木块的较长边与AD平行,横截面是边长为的正方形,一只蚂蚁从点A爬过木块到达蜂蜜C处需爬行的最短路程是cm.。
人教版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易错知识点总结

(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易错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已知M、N是线段AB上的两点,AM=MN=2,NB=1,以点A为圆心,AN长为半径画弧;再以点B为圆心,BM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连接AC,BC,则△ABC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答案:B解析:依据作图即可得到AC=AN=4,BC=BM=3,AB=2+2+1=5,进而得到AC2+BC2=AB2,即可得出△ABC是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AC=AN=4,BC=BM=3,AB=2+2+1=5,∴AC2+B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CB=90°,故选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2、在Rt△ABC中,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和12,则斜边的长为()A.6B.7C.10D.13答案:D解析:根据勾股定理a2+b2=c2,计算出斜边长为13.解:由勾股定理得,斜边长=√52+122=13,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直接代公式就可以求出斜边的长.3、如图,△ABC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A在△ECD的斜边DE上.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有()①△ACE≌△BCD;②∠DAB=∠ACE;③AE+AC=AD;④AE2+AD2=2AC2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解析: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②正确;由SAS证出△ACE≌△BCD,①正确;证出△ADB是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出④正确;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出③不正确;即可得出答案.解:∵△ABC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CB,CE=CD,∠ACB=∠ECD=90°,∠E=∠CDE=45°,∠CAB=∠CBA=45°,∵∠DAB+∠CAB=∠ACE+∠E,∴∠DAB=∠ACE,故②正确;∴∠ACE+∠ACD=∠ACD+∠DCB=90°,∴∠ACE=∠DCB,在△ACE和△BCD中,{CA=CB∠ECA=∠DCBCE=CD,∴△ACE≌△BCD(SAS),故①正确;∴AE=BD,∠CEA=∠CDB=45°,∴∠ADB=∠CDB+∠EDC=90°,∴△ADB是直角三角形,∴AD2+BD2=AB2,∴AD2+AE2=AB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2AC,∴AE2+AD2=2AC2,故④正确;在AD上截取DF=AE,连接CF,如图所示:在△ACE和△FCD中,{AE=FD∠E=∠CDF=45°CE=CD,∴△ACE≌△FCD(SAS),∴AC=FC,当∠CAF=60°时,△ACF是等边三角形,则AC=AF,此时AE+AC=DF+AF=AD,故③不正确;故选:C.小提示:本题是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在Rt△ABC中,∠B=90°,分别以A,C为圆心,大于AC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与AC,BC分别交于D,E,连结AE,若AB=6,AC=10,则△ABE的周长为()A.13B.14C.15D.16答案:B解析:利用基本作图得到ED垂直平分AC,则EA=EC,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BC=8,然后利用等线段代换得到△ABE 的周长=AB+BC.解:由作法得ED垂直平分AC,∴EA=EC,在Rt△ABC中,BC=√AC2−AB2=√102−62=8,∴△ABE的周长=AB+BE+AE=AB+BE+CE=AB+BC=6+8=14.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5种基本作图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也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5、下列各组数:①3、4、5 ②4、5、6 ③2.5、6、6.5 ④8、15、17,其中是勾股数的有( )A.4组B.3组C.2组D.1组答案:C解析:∵32+42=52,①符合勾股数的定义;∵42+52≠62,②不符合勾股数的定义;∵2.5和6.5不是正整数,③不符合勾股数的定义;∵82+152=172,④符合勾股数的定义,是勾股数的有:①④,共2组,故选:C.6、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满足a2+b2+c2+338=10a+24b+26c.试判断△ABC的形状()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答案:A解析:已知的式子变形,出现三个非负数的平方和等于0的形式,求出a、b、c,再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a2+b2-c2+338=10a+24b+26c,a2-10a+25+b2-24b+144-c2-26c+169=0,原式可化为(a-5)2+(b-12)2-(c-13)2=0,即a=5,b=12,c=13(a,b,c都是正的),而52+122=13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已知三角形ABC的三边满足a2+b2=c2,则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7、△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为()A.42B.32C.42或32D.37或33答案:C解析:存在2种情况,△ABC是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时,高AD分别在△ABC的内部和外部情况一:如下图,△ABC是锐角三角形∵AD是高,∴AD⊥BC∵AB=15,AD=12∴在Rt△ABD中,BD=9∵AC=13,AD=12∴在Rt△ACD中,DC=5∴△ABC的周长为:15+12+9+5=42情况二:如下图,△ABC是钝角三角形在Rt△ADC中,AD=12,AC=13,∴DC=5 在Rt△ABD中,AD=12,AB=15,∴DB=9 ∴BC=4∴△ABC的周长为:15+13+4=32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勾股定理,解题关键是多解,注意当几何题型题干未提供图形时,往往存在多解情况.8、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纸片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H 的位置,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A.6cm2B.8cm2C.10cm2D.12cm2答案:A解析:根据折叠的条件可得:BE=DE,在Rt△BAE中,利用勾股定理就可以求解.∵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AD=9cm,∴BE=9−AE,根据勾股定理得:AE2+9=(9−AE)2,解得:AE=4(cm).×4×3=6(cm2).∴S△ABE=12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掌握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填空题9、如图所示,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为8cm,腰长为5cm ,一动点P(与B、C不重合)在底边上从B向C以1cm/s的速度移动,当P运动____________秒时,△ACP是直角三角形答案:1.75或4解析:先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求出BD、CD以及BC边上的高AD,再分别讨论∠PAC和∠APC为直角的情况,利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出两种情况下PB的长,即可求出所需时间.解:如图,作AD⊥BC,∵AB=AC=5cm,BC=8cm,∴BD=CD=4cm,AD=√AC2−CD2=√52−42=3当点P运动到与点D重合时,ΔACP是直角三角形,此时BP=4,∴运动时间为4÷1=4(秒);当∠PAC=90°时,设PD=x∴PA2=PD2+AD2=x2+32=x2+9,又∵PA2=PC2−AC2=(x+4)2−52=x2+8x−9,∴x2+9=x2+8x−9,∴x=2.25,∴BP=4-2.25=1.75,所以运动时间为1.75÷1=1.75(秒);综上可得:当P运动4秒或1.75秒时,ΔACP是直角三角形;所以答案是:1.75或4.小提示:本题综合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内容,要求学生能通过做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列出关系式,求出对应线段的长,本题蕴含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10、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是边CD的中点,将△ADE沿AE折叠后得到△AFE,且点F在矩形ABCD的内部.将AF延长交边BC于点G,若CGBG =14,则ADAB=_____________.答案:√52解析:连接EG,根据中点和折叠的性质可证Rt△ECG≌Rt△EFG,然后可得CG=FG,设CG=a,从而可得GB=4a,从而可得BC,再根据矩形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B,从而可得答案.连接EG.∵点E是边CD的中点,∴DE=CE.∴将△ADE沿AE折叠后得到△AFE,∴DE=EF,AF=AD,∴CE=DE=EF.在Rt△ECG和Rt△EFG中,{EG=EGCE=EF,∴Rt△ECG≌Rt△EFG(HL),∴CG=FG.设CG=a.∵CGBG =14,∴GB=4a,∴BC=CG+BG=a+4a=5a.在矩形ABCD中,AD=BC=5a,∴AF=5a,AG=AP+FG=5a+a=6a.在Rt△ABG中,AB=√AG2−BG2=√(6a)2−(4a)2=2√5a,∴ADAB =2√5a=√52.所以答案是:√52.小提示:本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能够充分调动所学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如图,某农舍的大门是一个木制的长方形栅栏,它的高为2m,宽为1.5m,现需要在相对的顶点间用一块木板加固,则木板的长为________.答案:2.5m解析:设木棒的长为xm,根据勾股定理可得:x2=22+1.52,解得x=2.5.故木棒的长为2.5m.故答案为2.5m.12、如图,Rt△ABC中,∠BAC=90°,分别以△ABC的三条边为直角边作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D、△ACE、△BCF,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1=6.5,S2=3.5,S3=5.5,则S4=_____.答案:2.5解析:DE分别交BF、CF于点G、点H;设AB=BD=a,AC=CE=b,BC=CF=c,S△ABG=m,S△ACH=n,由a2+b2=c2,可得S△ABD+S△ACE=S△BCF,由此构建关系式,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答案.如图,DE分别交BF、CF于点G、点H∵△ABD、△ACE、△BCF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BD,AC=CE,BC=CF,设AB=BD=a,AC=CE=b,BC=CF=c,S△ABG=m,S△ACH=n∵a2+b2=c2∴S△ABD+S△ACE=S△BCF∵S△ABD=S1+m,S△ACE=n+S4,S△BCF=S2+S3+m+n∴S1+m+n+S4=S2+S3+m+n∴S4=S2+S3−S1=3.5+5.5−6.5=2.5所以答案是:2.5.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13、如图,一个高16m,底面周长8m的圆柱形水塔,现制造一个螺旋形登梯,为了减小坡度,要求登梯绕塔环绕一周半到达顶端,问登梯至少为___________长.答案:20m.解析:试题分析:要求登梯的长,需将圆柱的侧面展开,进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结果,在求线段长时,借助于勾股定理.将圆柱表面按一周半开展开呈长方形,∵圆柱高16m,底面周长8m,设螺旋形登梯长为xm,∴x2=(1×8+4)2+162=400,∴登梯至少√400=20m所以答案是:20m小提示:本题考查圆柱形侧面展开图新问题,涉及勾股定理,掌握按要求将圆柱侧面展开图形的方法,会利用圆周,高与对角线组成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是关键.解答题14、如图,矩形ABCD中,∠ABD、∠CDB的平分线BE、DF分别交边AD、BC于点E、F.(1)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2)当∠ABE为多少度时,四边形BEDF是菱形?请说明理由.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由矩形可得∠ABD=∠CDB,结合BE平分∠ABD、DF平分∠BDC得∠EBD=∠FDB,即可知BE∥DF,根据AD∥BC即可得证;(2)当∠ABE=30°时,四边形BEDF是菱形,由角平分线知∠ABD=2∠ABE=60°、∠EBD=∠ABE=30°,结合∠A=90°可得∠EDB=∠EBD=30°,即EB=ED,即可得证.试题解析:(1)∵四边形ABCD是矩形,∴AB∥DC、AD∥BC,∴∠ABD=∠CDB,∵BE平分∠ABD、DF平分∠BDC,∴∠EBD=∠ABD,∠FDB=∠BDC,∴∠EBD=∠FDB,∴BE∥DF,又∵AD∥BC,∴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2)当∠ABE=30°时,四边形BEDF是菱形,∵BE平分∠ABD,∴∠ABD=2∠ABE=60°,∠EBD=∠ABE=30°,∵四边形ABCD是矩形,∴∠A=90°,∴∠EDB=90°﹣∠ABD=30°,∴∠EDB=∠EBD=30°,∴EB=ED,又∵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BEDF是菱形.考点: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探究型.15、如图,在△ABC和△DCE中,AC=DE,∠B=∠DCE=90°,点A,C,D依次在同一直线上,且AB∥DE.(1)求证:△ABC≌△DCE;(2)连结AE,当BC=5,AC=12时,求AE的长.答案:(1)见解析;(2)13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考查平行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勾股定理,根据判定定理,运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再通过AAS以及勾股定理进行求解.解:(1)∵AB//DE∴∠BAC=∠CDE在△ABC和△DCE中{∠B=∠DCE∠BAC=∠CDEAC=DE∴△ABC≌△DCE(2)由(1)可得BC=CE=5在直角三角形ACE中AE=√AC2+CE2=√122+52=13小提示:本题考查平行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判定定理运用以及平行的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勾股定理中考章节复习(知识点+经典题型分析总结)

勾股定理中考章节复习(知识点+经典题型分析总结)【知识要点】1. 勾股定理的概念: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 a 2+b 2=c 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下面关系: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 为斜边。
3. 勾股数:①满足a 2+b 2=c 2的三个正整数叫做勾股数(注意:若a ,b ,c 、为勾股数,那么ka ,kb ,kc 同样也是勾股数组。
)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3,4,5;6,8,10;5,12,13;7,24,25;8,15,17等 ③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n 组勾股数:221,2,1n n n -+(2,n ≥n 为正整数);2221,22,221n n n n n ++++(n 为正整数)2222,2,m n mn m n -+(,m n >m ,n 为正整数)4.命题、定理、证明⑴ 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理解:命题的定义包括两层含义:(1)命题必须是个完整的句子;(2)这个句子必须对某件事情做出判断。
⑵ 命题的分类(按正确、错误与否分)真命题(正确的命题)命题假命题(错误的命题)所谓正确的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
所谓错误的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不能证明结论总是成立的命题。
⑶ 公理: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得到人们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⑷ 定理: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⑸ 证明:判断一个命题的正确性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⑹ 证明的一般步骤①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② 根据题设、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③ 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AB C a b c 弦股勾A BD 5.判断直角三角形:(1)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经典易错题及知识点类题总结汇编

B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全章类题总结类型一:等面积法求高【例题】如图,△ABC 中,∠ACB=90,AC=7,BC=24,C D ⊥AB 于D 。
(1)求AB 的长; (2)求CD 的长。
类型二:面积问题【例题】如下左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和长为7cm,则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_cm 2。
【练习1】如上右图,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1)求图中格点四边形ABCD 的面积和周长。
(2)求∠ADC 的度数。
【练习2】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E ⊥BE ,且AE =3,BE =4,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 【练习3】如图字母B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A. 12B. 13C. 144D. 194类型三:距离最短问题【例题】 如图,A 、B 两个小集镇在河流CD 的同侧,分别到河的距离为AC=10千米,BD=30千米,且CD=30千米,现在要在河边建一自来水厂,向A 、B 两镇供水,铺设水管的费用为每千米3万,请你在河流CD 上选择水厂的位置M ,使铺设水管的费用最节省,并求出总费用是多少?【练习1】如图,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20cm ,高AB为4cm ,BC是上底面的直径.一只蚂蚁从点A 出发,沿着圆柱的侧面爬行到点C ,试求出爬行的最短路程.【练习2】如图,一个牧童在小河的南4km 的A 处牧马,而他正位于他的小屋B 的西8km 北7km 处,他想把他的马牵到小河边去饮水,然后回家.他要完成这件事情所走的最短路程是多少?ABCD7cmBDE 25A BCDL小河 A北 牧童类型四: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例题】如果ΔABC的三边分别为a、b、c,且满足a2+b2+c2+50=6a+8b+10c,判断ΔABC的形状。
【练习1】已知△ABC的三边分别为m2-n2,2mn,m2+n2(m,n为正整数,且m>n),判断△ABC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练习2】若△ABC的三边a、b、c满足条件a2+b2+c2+338=10a+24b+26c,试判断△ABC的形状.【练习3】.已知a,b,c为△ABC三边,且满足(a2-b2)(a2+b2-c2)=0,则它的形状为()三角形A.直角B.等腰C.等腰直角D.等腰或直角【练习4】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ba2)(22+=+,则这个三角形是( ) 三角形(A)等边(B)钝角(C)直角(D)锐角类型五:直接考查勾股定理【例题】在Rt△ABC中,∠C=90°(1)已知a=6,c=10,求b;(2)已知a=40,b=9,求c;(3)已知c=25,b=15,求a.。
勾股定理常考题型整理

勾股定理易错题型整理:易错点1:错误理解勾股数例1: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A、a2:b2:c2=1:2:3B、a:b:c=3:4:5C、∠A+∠B=∠CD、∠A:∠B:∠C=3:4:5易错点2:求最短距离时展开图数据错误或展开错误例1:在一个长为2米,宽为1米的矩形草地上,如图堆放着一根长方体的木块,它的棱长和场地宽AD平行且>AD,木块的正视图是边长为0.2米的正方形,求一只蚂蚁从点A处,到达C处需要走的最短路.例2:如图①是一个长方体盒子,长AB=4,宽BC=2,高CG=1.(1)一只蚂蚁从盒子下底面的点A沿盒子表面爬到点G,那么它所行走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____.(2)这个长方体盒子内能容下的最长木棒的长度为______.例3:如图,一圆柱高8cm,底面半径2cm,一只蚂蚁从点A爬到点B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π取3)是()A.20cm B.14cm C.10cm D.无法确定易错点3:忽略分类讨论或多解例1: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长为______.例2: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长为______.例3: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3和4,则最长边为______.易错题型3:作图错误例1:如图所示,铁路上A,B两站(视为直线上两点)相距14km,C,D为两村庄(可看为两个点),DA⊥AB于A,CB⊥AB于B,已知DA=8km,CB=6km,现要在铁路上建一个土特产品收购站E,使C,D两村到E站的距离相等,则E站应建在距A站多少km处?例2:如图,牧童在A处放牛,其家在C处,A、C到河岸l的距离分别为AB=2km,BD=8km,且CD=4km。
(1)牧童从A处将牛牵到河边P处饮水后再回到家C,试确定P在何处,所走路程最短?请在图中画出饮水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不必说明理由。
(2)求出(1)中的最短路程。
(6分)必考知识点1:最短距离问题例1:如图3,在Rt△ABC中,∠ACB=90°,CD是高,AC=5,BC=12,求CD的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A B
D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全章
类题总结
类型一:等面积法求高
【例题】如图,△AB C中,∠
ACB=900,A C
=7,BC=24,C D⊥AB 于D 。
(1)求AB 的长; (2)求C D的长。
类型二:面积问题
【例题】如下左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
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和长为7cm,
则正方形A,B,C,D 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_cm 2。
【练习1】如上右图,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1)求图中格点四边形AB CD的面积和周长。
(2)求∠AD C的度数。
【练习2】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E ⊥BE ,且AE =3,BE =4,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
【练习3】如图字母B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
A . 12 B. 13 C. 144 D. 194
类型三:距离最短问题
【例题】 如图,A、B两个小集镇在河流C D的同侧,分别到河的距离为AC=10千米,B D=30千米,且C D=30千米,现在要在河边建一自来水厂,向A、B 两镇供水,铺设水管的费用为每千米3万,请你在河流C D上选择水厂的位置M,使铺设水管的费用最节省,并
求出总费用是多少?
ﻫ ﻫ【练习1】如图,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2
0cm ,高AB 为4cm,BC 是上底面的直径.一只蚂蚁从点A 出发,沿着圆柱的侧面爬行到点C ,试求出爬行的最短路程.ﻫ
ﻫ
【练习2】如图,一个牧童在小河的南4km 的A 处
牧马,而他正位于他的小屋B 的西8km 北7km 处,他想把他的马牵到小河边去饮水,然后回家.他要完成这件事情所走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A
B
C
D
7cm
B
D
E
25
A B
C
D
L
小河 A
B
北 牧童 小屋
类型四: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例题】如果ΔABC的三边分别为a、b、c,且满足a2+b2+c2+50=6a+8b+10c,判断ΔABC的形状。
ﻫ
ﻫ【练习1】已知△ABC的三边分别为m2-n2,2mn, m2+n2(m,n为正整数,且m>n),判断△ABC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练习2】若△ABC的三边a、b、c满足条件
a2+b2+c2+338=10a+24b+26c,试判断△ABC的形状.
【练习3】.已知a,b,c为△ABC三边,且满足(a2-b2)(a2+b2-c2)=0,则它的形状为( )三角形
A.直角ﻩB.等腰 C.等腰直角D.等腰或直角
【练习4】三角形的三边长为
ab
c
b
a2
)
(2
2+
=
+,
则这个三角形是( ) 三角形
(A)等边(B)钝角(C)直角(D)锐角ﻫ
类型五:直接考查勾股定理ﻫ【例题】在Rt△ABC中,∠C=90°
(1)已知a=6, c=10,求b;(2)已知a=40,b=9,求c;(3)已知c=25,b=15,求a.。
ﻫ【练习】:如图∠B=∠ACD=90°,AD=13,CD=12, BC=3,则AB的长是多少?
类型六:构造应用勾股定理
【例题】如图,已知:在中,,,.求:BC的长.
ﻫ
【练习】四边形ABCD中,∠B=90°,AB=3,BC=4,
CD=12,AD=13,求四边形A
BCD的面积。
ﻫ
类型七:利用勾股定理作长为n的线段
例1在数轴上表示的点。
ﻫ
作法:如图所示在数轴上找到A点,使OA=3,作AC⊥OA且截取AC=1,以OC为半径,
以O为圆心做弧,弧与数轴的交点B即为。
【练习】在数轴上表示13的点。
类型八: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一般用法
【例题】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比是3:4,斜边
长是20,求此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练习1】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求它的面积。
【练习2】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8,15,17
B、4,5,6C、5,8,10 D、8,39,40
类型九:生活问题ﻫ【例题】如下左图,在高2米,坡角为30°
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至少需________米.
【练习1】种盛饮料的圆柱形杯(如上右图),测得内部底
面半径为2.5㎝,高为12㎝,吸管放进杯里,杯口外面至
少要露出4.6㎝,问吸管要做㎝。
【练习2】如下左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园,有极少数人为
了避开拐角而走“捷径”,在花园内走出了一条“路”。
他
们仅仅少走了__________步路(假设2步为1m),却踩
伤了花草。
ﻫ
【练习3】如上右图,校园内有两棵树,相距12米,
一棵树高13米,另一棵树高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
顶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小鸟至少要飞_________
__米.
ﻫ类型十:翻折问题
【例题】如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
=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
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你能求出CD的
长吗?
【练习1】如图所示,折叠矩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
C边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求EF的
长。
C
B
A
D
E
【练习2】如图,△ABC中,∠C=90°,AB垂直平分线交BC于D若BC=8,AD=5,求AC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