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11•解释下列加粗部分的含义。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__ ②俄而雪骤③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2•简答。

《咏雪》只是客观地写出谢家子弟咏雪的事,对“兄子”与“兄女”的两个比喻并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褒贬却已在其中,一望而知,为什么?答:__________3•按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_________________ ”兄子胡儿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兄女曰:“ ________________ 。

”公大笑乐。

②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_____ 。

____ ,4 •翻译下列各句。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语段点将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贝U是无信;对子骂父,贝規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①中:________ ②不:__________③引: _______ ④顾:__________2.给文中划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______ ”又“_________ ”。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世说新语》两则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习题第一套语言运用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寒雪日内集 (2)俄而雪骤(3)公欣然曰 (4)差可拟(5)去后乃至 (6)太丘舍去(7)入门不顾 (8)与友期行(9)时年七岁 (10)尊君在不(11)相委而去 (12)下车引之2.古今词义一致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 B.则是无信C.相委而去 D.下车引之3.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待君/久不至 B.即公/大兄/无奕女C.与儿女/讲/论文义 D.元方/人门/不顾4.指出下列称谓各指代的是何人。

(1)即公大兄 (2)尊君在不 (3)君久不至 (4)君与家君5.下面诗句你觉得哪一句最美妙,请写几句赏析文字。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用一句话概括这两则故事的大意。

(1)《咏雪》:(2)《陈太丘与友期》:课内精读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翻译下列句子。

(1)撒盐空中差可拟.(2)未若柳絮因风起。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8、《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9、你还能说出几个形容飞雪的比喻吗?10.试揣摩下列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1)友人惭,下车引之。

(2)元方入门不顾。

11.《陈太丘与友期》主要写的是哪两个人?分别归纳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12.你从《陈太丘与友期》中得到什么启示。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世说新语》是下列哪位作者的作品?A. 刘义庆B. 司马迁C. 班固D. 曹操2. 《世说新语》主要记录了哪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和逸事?A. 春秋战国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D. 唐宋时期3. 下列哪则故事不是出自《世说新语》?A. 王羲之爱鹅B. 王安石变法C. 谢安石东山再起D. 王献之书圣二、填空题4. 《世说新语》共分为________篇,主要记载了魏晋名士的________和________。

5. 《世说新语》中的“________”篇记载了魏晋时期名士的言行举止。

三、简答题6. 简述《世说新语》中“王羲之爱鹅”的故事内容。

7. 根据《世说新语》中的故事,谈谈你对魏晋风度的理解。

四、论述题8. 论述《世说新语》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1. A2. C3. B4. 36,逸事,轶闻5. 言语6. “王羲之爱鹅”的故事讲述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非常喜爱鹅,有一次他听说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好鹅,便前去观赏。

王羲之看鹅看得入迷,于是提出用自己写的《黄庭经》来换取这些鹅。

道士欣然同意,王羲之便以书法换取了鹅,此事成为佳话。

7. 魏晋风度主要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所特有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它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追求精神的独立和超脱,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传统礼教束缚的反叛和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8.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文学作品,它不仅记录了那个时代名士的言行举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风貌。

作为一部志怪小说集,它开创了志怪小说的先河,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它也是研究魏晋文化和名士生活的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带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带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带答案)1.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因:_______________ ②陈太丘与友期行期:_______________③相委而去委:_______________ ④元方入门不顾顾:_______________(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甲】【乙】两文都表现古代少年的聪慧机敏,请各找出一句并简要分析。

【答案】(1)①乘,趁,②约定,③舍弃,④回头看(2)①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②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3)【甲】文示例:“未若柳絮因风起”,敏锐捕捉到雪花的轻盈姿态,想象贴切奇特,比喻形象生动,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慧机敏。

【乙】文示例一:“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维护父尊辩驳巧妙,有理有节,可见其聪慧机敏。

示例二:“待君久不至,已去。

”暗示对方过错在先,语言得体而机智。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②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③野。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④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⑤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⑥自罢之。

魏于是乎始强。

【注】①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

②是:这。

③适:到。

④焉:哪里。

⑤岂:怎么。

⑥身:亲自。

(1)下列选项中的“期”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吾与虞人期猎。

A.陈太丘与友期行B.期日中C.岂可不一会期哉D.魏文侯与虞人期猎(2)下列选项中的“之”字,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下车引之A.择其善者而从之B.身自罢之C.公将焉之D.曲肱而枕之(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乃往,身自罢之。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从两则故事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答案】C C(3)①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他走后友人才到。

《世说新语》两则课后练习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课后练习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课后练习答案下面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世说新语》两则课后练习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注音并作解释。

(1)尊君在不( )________________ (2)歆辄难之( )___________ (3)王欲舍所携人( )____________ (4)遂携拯如初( )_________ (5)宁可以急相弃邪( )_________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

(1)有一人欲依附( ) (2)幸尚宽,何为不可( )(3)陈太丘与友期( ) (4)太丘舍去( )(5)既已纳其自托( ) (6)宁可以急相弃邪( )3.根据课文填空。

(1)《乘船》中表明王朗轻诺寡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乘船》中表明华歆重诺重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你所熟知的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一、填充:1.《世说新语》是古代()体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末到()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2.《世说新语》作者(),()(朝代)文学家,彭城人。

3.《期行》这则故事告述人们做人要()、()。

4.《乘船》这则故事告述我们一个人要(),不能()。

二、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3.相委而去(委:)4.元方入门不顾(顾:)5.友人惭,下车引之(引:)6.有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欲:辄:)7.幸尚宽,何为不可?(幸:尚:何:可:)8.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贼:舍:)9.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所以:)10.即已纳其自托(纳:托:)宁可以急相弃邪(宁:以:)11.遂携拯如初(遂:拯:)三、翻译下列句子1.陈太丘与友期行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4.友人惭,下车引之5.元方入门不顾6.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7.幸尚宽,何为不可8.即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四.简答1.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优劣”?2.有人认为友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友人非常尴尬,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

你是否同意这种做法?《<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一、填充:1.《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体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2.《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南宋)(朝代)文学家,彭城人。

3.《期行》这则故事告述人们做人要(讲诚信)、(讲礼貌)。

4.《乘船》这则故事告述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二、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离开。

)3.相委而去(委:丢下,抛弃。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及答案一、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陈寔.(shí) 太傅.(fù) 何所似.(sì)B.柳絮.(xù) 无奕.(yì) 谢道韫.(yùn)C.雪骤.(zhòu) 俄.而(é) 差可拟.(nǐ)D.期行.(xíng) 王凝.之(níng) 尊君在不.(bù)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B.公欣然..曰C.待君久不至,已去.D.相委.而去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待君/久不至。

B.元方/入门/不顾。

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B.“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陈太丘而不是客。

C.“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7.当孩子们各自说出飞雪的比喻后,“公大笑乐”,却并未做评价。

你认为这“笑”中有何意味?从中可以看出谢太傅怎样的性格?8.作者为什么要在结尾交代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9.品读文章,不难看出谢太傅和作者都认为谢道韫的回答好。

《〈世说新语〉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朗读课文,体会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用词上的不同,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个故事。

参考答案:第1问: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用词上的不同——①古代汉语多是单音节词,一个字就是一个词,现代汉语多是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两个字或两个字以上是一个词;②古代汉语中省略的现象比较多,承前省略很常见;③古代汉语中许多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

第2问:《咏雪》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有意考考大家,就说:“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呢?”他二哥的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大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太傅听后,高兴得大笑了起来。

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后来成了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友人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好的时间是正午时分。

约定的时间过了友人却没有到,陈太丘便没有等候友人,离开了。

在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

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玩耍。

迟到的友人问他:“你的父亲在不在家?”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发怒说:“简直不是人啊!和我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我走了。

”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到了正午您却没有到,这是不讲信用;当着我的面骂我的父亲,这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不安,忙下车来拉元方。

元方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失信无礼的人。

二、把大雪纷飞的情景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你有不同看法吗?参考答案:第1问:从课文中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倾向于“柳絮因风起”的说法。

第2问:[示例一]我认为“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柳絮”是轻盈的,“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

[示例二]我认为“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时,只见雪粒、雪片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
一、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注音并作解释。

(1)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 (2)歆辄.难之()___________ (3)王欲舍所携.人()____________ (4)遂携拯.如初()_________ (5)宁可以急相弃邪.()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

(1)有一人欲依附
..()(2)幸.尚宽,何为不可()
(3)陈太丘与友期.()(4)太丘舍去
..()(5)既已纳其自托.()(6)宁.可以急相弃邪()
3.根据课文填空。

(1)《乘船》中表明王朗轻诺寡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乘船》中表明华歆重诺重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你所熟知的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期行》这个小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

他这样做你认为过分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发挥你的想象,把“友人”遭驳斥后的神态、心理活动及言行描述出来,10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提高训练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胡贼攻,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
子令吾去,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郡尽空。

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①值:适逢。

②郡:城。

③相视:看望。

④败义:毁坏道义。

⑤一:整个。

⑥班军:调回军队。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

(1)吾今死矣,子(你)可去()(2)贼既至()
(3)遂班军而还()(4)一郡并获全()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从荀巨伯的身上学到了些什么?请写出两三点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胡贼“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1)fǒu;同“否”(2)zhé;当即(3)xié;携带
(4)zhěng;救助(5)yé;相当于“吗”
2.(1)搭船(2)幸而,恰巧(3)约定
(4)不再等候而离开(5)请托,请求(6)难道
3.(1)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2)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4.(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2)天有云方雨,人无信不立
5.(1)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

(2)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表示歉意。

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

6.提示:做人要明礼诚信;做人要有宽容别人的胸怀。

7.提示:回答“过分”与“不过分”均可。

“不过分”的理由是:无礼无信之人不足与交。

“过分”的理由是:别人已深感惭愧并表示了歉意,就应原谅宽容别人,做人应有宽容原谅别人错误的心胸。

8.提示:想象合理,语言通顺即可。

9.(1)离开(2)已经(3)于是(4)一起
10.朋友有病在身,我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生命换朋友的命。

11.示例:坚守信义,对友忠诚,舍生取义等。

12.胡贼受到教育和感动;突出荀巨伯舍生守义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