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两则 作业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 陈太丘与友期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陈太丘与友期分层作业一、单选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B.尊君在不.(同“否”)C.撒盐空中差.可拟(大体)D.友人惭,下车引.之(拉)2.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植树的牧羊人》是美国作家让·乔诺的一篇绘本故事,以叙事为主,以时间为顺序展示牧羊人改造荒原的努力,最后以议论点题,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创造。
B.律诗通常每首八句(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每二句成一联,共四联。
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领联,第四联为尾联。
C.敬辞和谦辞,是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较多的一类,一般用于对别人敬重和表示自己谦恭。
常见的敬辞有:尊君、令堂、惠存等;常见的谦辞有:家君、愚兄、寒舍等。
D.《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都选自《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怪小说集。
3.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宋朝文学家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
B.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做过太丘长。
C.《陈太丘与友期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揭示的。
D.《咏雪》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上的街市》作者是郭沫若,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等。
B.泰戈尔,俄国作家,诗人,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
C.《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是反映儿童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的名篇。
D.想象和夸张是童话的重要特性,它用虚构的故事,曲折的情节,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出自这本书。
B.《世说新语》是宋朝文学家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七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同步练习卷:《世说新语》两则

七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同步练习卷:《世说新语》两则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游茶山记[清]顾宗泰茶山于邓尉诸山中最小,亦最僻。
自铁山折而行至山,高不数仞,广不三十步,若培塿①然。
山皆石,立者,仆者,侧者,平者,偃而跪者,高而突者,委邃盘郁②,咫尺异势。
以其濒于湖,又得回揽③诸峰,遂为登陟④之胜。
有亭焉,凌石而立,北望铜井,地渐高,此山如箕,卷舌以出,众山络其背,梅花、时花聚众山凹。
千岩万壑,坐而收之,攒蹙繁英,莫得隐遁。
白云空濛,可以望而不可以穷。
南去太湖,若在足下。
七十二峰,青螺隐跃;小峰六,浮于湖,若案⑤若几。
有风飒然,则银波荡空,杳然万顷,滉瀁⑥浩渺,尽入无际。
噫!以兹山之胜,置之城邑,则邀游者将争奇夸异以为美,今僻处山之西,又无好事之士为之铲削⑦经营,其兹山之不遇欤!孰使予流连于湖山杳霭间,不以僻而遗者,非兹山也欤?(选自《中国游记散文大系(上)》,山西出版集团书海出版社2004年第1版,有删减)[注释]①培塿(pǒu lǒu):小土丘。
②委邃盘郁:委邃,堆积很深的样子;盘郁,层层曲折。
③揽:通“览”。
④登陟(zhì):登高临远。
⑤案:狭长的桌子。
⑥滉瀁(huànɡ yǎnɡ):水广大无边的样子。
⑦铲削:经营清理开发的意思。
1 . 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
茶山于邓尉诸山中最小。
2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以其濒于湖(_______)(2)遂为登陟之胜(_______)(3)可以望而不可以穷(_______)(4)以兹山之胜(_______)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七十二峰,青螺隐跃;小峰六,浮于湖,若案若几。
4 . 文章虚实结合,形象地写出了山之奇,湖之。
结尾处慨叹茶山僻处邓尉诸山之西,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时作业 试题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课时作业一、选择题(共1小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B.“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陈太丘而不是客。
C.“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基础知识(共4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撒盐空中差.可拟.(2)未若柳絮因.风起(3)过中不至.(4)相委.而去(5)讲论....文义(6)与友期行3.【古今异义】解释加点字意思。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今义:(2)太丘舍去.古义:今义:4.补充下列句子中省略的内容。
(1)与儿女讲论文义(2)过中不至(3)去后乃至5.填空。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朝代)(人名)组织编写的。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三、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6.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雪纷纷/何所似B.左将军王凝/之妻也C.陈太丘/与友期行D.日中/不至,则是/无信(2)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①寒雪日内集.②俄而雪骤.③陈太丘与友期.行④太丘舍.去(3)下面四个成语中“顾”字的含义跟“入门不顾”的“顾”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三顾茅庐B.奋不顾身C.顾全大局D.瞻前顾后(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08课《世说新语》二则(提升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第08课《世说新语》二则【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B.“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陈太丘而不是客。
C.“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答案】B【解析】B错。
“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2.下列选项中全都是敬辞的一项是()A.令尊、垂念B.奉陪、家严C.鄙人、高就D.劳驾、舍弟【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能力。
敬辞和谦辞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
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谦辞表示谦虚的言辞。
A项都是敬辞。
B项中“家严”指自己的父亲,是谦辞;C项“鄙人”是对自己的谦称,是谦辞;D项中“舍弟”是对自己弟弟的谦称,是谦辞。
故选A。
3.下列有关《世说新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咏雪》作者是南朝宋刘义庆,选自《方正》门。
B.《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是个聪明明理的孩子。
C.《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太丘为人守时。
D.《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答案】A【解析】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咏雪》这篇文章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故答案A表述错误。
4.下列故事,不属于表现孩子聪慧是( )A.司马光砸缸B.曹冲称象C.道旁苦李D.刻舟求剑【答案】D【解析】考查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刻舟求剑”是一个汉语成语,是《吕氏春秋·察今》中的一则寓言,比喻人的眼光未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
后指不会灵活变通之人。
所以D项不能表现孩子的聪明。
故答案为D。
5.下列词语不属于谦辞的是( )A.令爱B.家父C.舍弟D.愚兄【答案】A【解析】考查对文体常识的了解。
A“令爱”的说法在古代是敬称,不是谦称。
故答案为A。
6.下列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B.与儿女讲/论文义C.未若/柳絮/因风起D.君与家君/期日中【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句读划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 课时作业(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时作业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差可拟.(nǐ) 骤.(zhòu) 何所似.(shì)B.柳絮.(xù) 俄.而(é) 奕.(yì)C.期.行(jī) 尊君在不.(fǒu) 谢太傅.(fù)D.聪颖.(yǐnɡ) 撒.盐(sā) 哉.(zāi)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寒雪日内集..内集:(2)俄而..俄而:(3)雪骤.骤:(4)公欣然..曰欣然:(5)未若..未若:(6)柳絮因.风起因:(7)太丘舍去..舍去:(8)元方入门不顾.顾:3.下列加点词所代表的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尊君..在不B.待君.久不至C.君与家君..期日中D.对子骂父.4.下面语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撒盐空中差可拟。
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C.待君久不至,已去。
D.客问元方:“尊君在不?”5.根据理解填空。
(1)《咏雪》中谢道韫咏雪的句子:。
(2)《咏雪》中谢朗咏雪的句子:。
(3)《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写陈元方斥责客人无信、无礼的句子:,;,。
(4)《陈太丘与友期行》中表明元方不肯原谅“友人”的句子:。
二、课内阅读(一)阅读《咏雪》,回答问题。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7.“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8.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回答问题。
9.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
例句:(友)过中不至。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待君久不至,已去。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
11.陈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他父亲的友人为什么感到“惭”?12.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阅读训练六篇(word含答案)

人教版七上《〈世说新语〉二则》阅读训练六篇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加红字在文中的意思。
(4分)(1)撒盐空中差可拟.()()(2)未若..柳絮因风起()(3)俄而..雪骤2.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4.《咏雪》只是客观地写出谢家子弟咏雪的事,对“兄子”与“兄女”的两个比喻并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褒贬却已在其中,一望而知,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时作业02 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陈寔.(shí)太傅.(fù)何所似.(sì)B.柳絮.(xù)无奕.(yì)谢道韫.(yùn)C.雪骤.(zhòu)俄.而(é)差可拟.(nǐ)D.期行.(xíng)王凝.之(níng)尊君在不.(bù)2.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尊君在不”中的“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待君久不至”中的“君”相当于“您”,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C.“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小弟”是称呼比自己小的男性朋友,“小儿”是称呼自己的儿子。
3.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B.与人期.行(约定)C.相委而去.(离开)D.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4.学校文学社开展“文学与文化”专题活动,邀请市文化馆张老师做专题讲座。
下面是邀请函草稿的正文部分。
画线词语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张老师您好。
我校文学社拟邀请您于6月20日9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文学与文化”的专题报告。
您学富五车,①久闻大名,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②不吝赐教,将是我们的莫大③荣幸。
本应④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不能成行,敬希⑤见谅。
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⑥不耻下问。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舍弃)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从通道)C.险躁则不能治.性。
(治理)D.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讲述)二、情景默写6.理解性默写。
(1)《咏雪》中哪句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书香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 《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8. 《世说新语》二则基础闯关全练1.下列语句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撒盐空中差可拟(sǎ)(chā)( nǐ)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fù) 俄而雪骤(é)(zhòu)C.柳絮( xù) 无奕(yì) 太丘舍去(shě)D.尊君在不( bù) 友人惭(cán)2.下列句中的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B.与人期行(约定)C.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D.元方入门不顾(照顾)3.下列语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未若柳絮因风起。
B.客问元方:“尊君在不?”C.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D.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根据提示填空。
(1)《咏雪》一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拟大雪纷纷落下的情景。
(2)《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陈元方不愿意原谅友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选项中全都是敬辞的一项是( )A.令尊、垂念B.奉陪、家严C.鄙人、高就D.劳驾、舍弟能力提升全练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未若/柳絮/因风起C.陈太丘/与友期行D.君与家君/期日中2.仿照示例,根据下面句中加粗字的意思,各写一个含有此加粗字的成语。
例:元方入门不顾义无反顾(1)友人便怒________(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________ ________3.根据课文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谢道韫咏雪形神兼备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年模拟全练1.(2019湖北武汉卓刀泉中学月考,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B.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二则
课前预习
1.给下面画线的字注音。
柳絮()差可拟()雪骤()无奕女()
谢道韫()太傅.()尊君在不()
2.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2)与儿女
..讲论文义()
(3)公欣然
..曰()
(4)撒盐空中差可拟.()
(5)陈太丘与友期.行()
(6)太丘舍去.()
(7)去后乃.至()
(8)尊君在不.()
(9)下车引.之()
(10)友人惭.()
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俄而
..雪骤(不久,一会儿)
B.未若
..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
C.与人期.行(约定)
D.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君与家君/期日中
6.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本文出自《世说新语》,这是一部________小说集,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
7.根据课文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谢道韫咏雪形神兼备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巩固
(一)阅读《咏雪》,完成题目。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______
(2)俄而雪骤.________
(3)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4)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
9.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0.“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
等要素。
1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题目。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太丘舍.去()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4)下车引.之()
13.翻译下列句子。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2)元方入门不顾。
14.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
15.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16.陈太丘之友和元方各是怎样的人?从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尝.与诸小儿游()
②竞走.取之()
③唯.戎不动()
18、翻译下面的句子。
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古代像陈元方、王戎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事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课前预习
1.xùnǐzhòuyìyùnfùfǒu
2(1)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3)高兴的样子(4)相比(5)约定(6)离开(7)才(8)同“否”(9)拉,牵拉(10)感到惭愧
3.选D。
“顾”的意思应为“回头看”。
4.(1)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2)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
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
5.选C。
正确的划分应为:陈太丘与友/期行。
6.刘义庆南朝宋志人
7.陈元方驳客义正词严
课内巩固
8.(1)聚集(2)急(3)相比(4)趁,乘
9.(1)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2)(道韫)是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10.寒雪日内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
11.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12.(1)舍弃(2)离开(3)舍弃(4)拉,牵拉
13.(1)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2)元方头也不回就进门了。
14.元方,通过语言和行为刻画主要人物。
15.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
信用方面,是父亲友人失约在先;礼貌方面,是父亲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
在两个方面他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指责谩骂元方的父亲。
16.陈太丘之友:急躁,无信,无礼,知错能改。
元方:聪慧明理,有胆识,正直,爱憎分明。
道理:做人做事要讲诚信,要知错能改。
课外拓展
17、①曾经②快跑③只有
18、树长在路边上,还有很多李子,这必定是苦李子。
19、王戎是一个聪明,善于思考的孩子。
20、王冕四岁作画,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
附【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和一些小朋友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摘。
只有王戎没有和他们一起去。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树长在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必定是苦李子。
”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