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学课后习题及解答
纺纱学考试题及答案

纺纱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纺纱过程中,下列哪项不是纺纱的基本作用?A. 梳理纤维B. 并合纤维C. 拉伸纤维D. 染色纤维答案:D2. 以下哪种纺纱方式属于短纤维纺纱?A. 环锭纺B. 转杯纺C. 气流纺D. 长丝纺答案:A3.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伸直度和平行度主要依靠哪个工序来实现?A. 开清B. 梳理C. 并条D. 粗纱答案:B4. 在纺纱过程中,下列哪个因素对纱线的强度影响最大?A. 纤维长度B. 纤维细度C. 纤维强度D. 纤维含杂率答案:C5.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混合主要在哪个工序完成?A. 开清B. 梳理C. 并条D. 粗纱答案:C6. 纺纱过程中,下列哪项是影响纱线均匀度的主要因素?A. 纤维长度B. 纤维细度C. 纤维含杂率D. 纤维的伸直度和平行度答案:D7. 转杯纺纱机的主要特点是?A. 高效率B. 高成本C. 低产量D. 高能耗答案:A8. 气流纺纱的主要优点是?A. 纱线强力高B. 纱线均匀性好C. 生产效率高D. 纱线光泽好答案:C9. 环锭纺纱的主要缺点是?A. 生产效率低B. 纱线强力低C. 纱线均匀性差D. 纱线光泽差答案:A10. 纺纱过程中,下列哪项是影响纱线毛羽的主要因素?A. 纤维长度B. 纤维细度C. 纤维含杂率D. 纤维的伸直度和平行度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纺纱过程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纱线的强力?A. 纤维长度B. 纤维细度C. 纤维强度D. 纤维含杂率答案:ABCD2. 纺纱过程中,下列哪些工序属于前纺?A. 开清B. 梳理C. 并条D. 粗纱答案:ABC3. 纺纱过程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纱线的均匀度?A. 纤维长度B. 纤维细度C. 纤维含杂率D. 纤维的伸直度和平行度答案:ABCD4. 纺纱过程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纱线的毛羽?A. 纤维长度B. 纤维细度C. 纤维含杂率D. 纤维的伸直度和平行度答案:ABD5. 纺纱过程中,下列哪些工序属于后纺?A. 细纱B. 络筒C. 并条D. 粗纱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环锭纺纱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纺纱方式。
《纺纱学1》习题(第三章至第五章)

第三章梳理前准备一、名词解释自由开松、握持开松、程差混合、时差混合、除杂效率、落纤率、棉气比、均棉比、开清点、清梳联、横铺直取、临界混纺比二、问答1.开松与除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通常如何完成?2.开清棉联合机的排列组合原则是什么?此工序的任务有哪些?3.开松机件的形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4.自由开松与握持开松各有何特点?两者在开松加工的相对位置如何?为什么?5.在抓棉上,提高开松、混和效果应采用哪些主要工艺技术措施?并说明原因。
6.画出三角尘棒的结构及安装角的示意图,并说明安装角对开松除杂的影响?7.以豪猪开棉机为例,画出打手周围的气流规律,并说明其主要作用?8.简述影响抓棉机开松作用的因素?9.简述自动混棉机、多仓混棉机的作用原理?10.六滚筒开棉机开松特点是什么?欲充分发挥六滚筒开棉机的开松除杂作用,应怎样选择有关工艺参数?11.画出ZFA026自动混棉机的工艺结构图,并在图上标明机构名称与工艺路线。
12.试分析豪猪开棉机主要工艺参数对开松、除杂的影响。
13.生产上从哪些方面来控制豪猪开棉机的气流,以达到提高除杂效能、节约用棉和改善棉卷均匀度?14.简述天平调节装置的作用原理。
15.为什么开清棉联合机需要联动装置?它们是怎样进行控制的?16.开清棉工序在加工化纤时,应如何选用工艺流程及有关工艺参数?一、名词解释针面负荷、刺辊附面层、踵趾面、道夫转移率、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梳理长度、自由纤维量、刺辊分梳度、同向剥取、喂入负荷、锡林负荷、二、问答题1.梳理工序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梳理机有哪些种类?2.两针面间的作用分为哪几类?各起什么作用?3.什么是针面负荷?分析梳理机上锡林各部位的针面负荷组成。
4.刺辊的除杂作用是如何实现的?5.如何确定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及分梳工艺长度对分梳除杂影响?6.分析影响分梳作用的因素?7.什么是道夫转移率?它对梳理和混和有什么影响?8.如何提高锡林盖板间的分梳作用?9.锡林、道夫间梳理条中纤维的弯钩形态有哪些规律?10.生条的质量如何控制?11.锡林盖板工作区纤维分梳转移的四种情况。
纺纱学习题

纺纱学习题《纺纱学》作业第一章原料选配1、何为配棉?其目的要求是什么?选配原棉时一般注意哪些原则?2、配棉中的分类排队是什么意思?达到什么目的?3、什么叫回花、再用棉和下脚?各自的用途是什么?4、原料的混合(选配)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其综合性能是如何表示的?5、什么是混纺比?什么是投料比?两者间有何关系?6、确定化纤混纺比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涤/棉混纺比选为65/35是适宜的?7、今将 1.5D×38mm的涤纶(公定回潮率0.4%)与6000Nm×31mm的棉(公定回潮率8.5%)混纺(混纺比T65/C35),问混合原料的平均细度、长度和公定回潮率各为多少?如当时棉的实际回潮率为12%,则投料比(均按湿重计)应为多少?8、涤/粘混纺时的设计干重混比为65/35,若涤纶和粘纤的实际回潮率分别为0.4%和13%,求涤/粘混纺时的湿重混比?9、简述目前计算机配棉常用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开清棉10、开松与除杂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通常如何完成?11、各种纺纱系统的开松与除杂有什么异同?12、开松机件的形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13、自由开松和握持开松各有何特点?两者在开松加工的相对位置如何?为什么14、影响开清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5、以FA106豪猪开棉机为例,说明开松机的开松、除杂过程及气流的分布规律和作用。
16、开松工序中的均匀混合是如何完成的?17、什么是除杂效率、落杂率、落纤率和落物含杂率?第三章梳棉18、梳理工序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梳理机有哪些种类?各有何特点?19、针面间的作用分为哪几类?各起什么作用?20、什么是梳棉机的分梳工艺长度?如何确定分梳工艺长度?21、什么是分梳度?它与哪些因素有关?22、针布的形式和主要规格有哪些?对不同原料梳理时的针布规格主要应考虑哪些?23、刺辊与锡林间的速比与什么有关?24、刺辊对分梳的影响是什么?什么是附面层气流?25、纤维在梳理机上是如何被分梳的、转移的?什么是纤维在针面上的“自制”?有何作用?26、分析梳理机上各主要机件对纤维的作用。
纺纱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9、麻(苎麻、亚麻)的预处理是如何进行的,为什么? 答:麻(苎麻、亚麻)的主要预处理可统称为脱胶。苎麻、亚麻是韧皮纤维,纤维细 胞被胶质粘结在一起,要制取纤维必须进行适当的脱胶处理。苎麻单纤维的长细度可 以满足纺纱的要求,所以脱胶时要求去除全部胶质,称为全脱胶。亚麻单纤维长度比 较短,难以用单纤维纺纱,所以采用半脱胶方式处理(通常称沤麻)。亚麻在沤麻后还 要进行打麻处理,才能制得亚麻纺纱原料(打成麻)。
4、什么叫回花、再用棉和下脚?各自的用途是什么? 答:在纺纱过程中,各道工序都会产生一些回花、再用棉和下脚,它们的产生部位不 同,质量也不同,如果得当,使用合理能达到保证质量、节约原棉和降低成本的目 的。 回花:包括清梳工序的回卷、梳并粗工序的回条、粗细工序的粗纱头和皮辊花。回花
质量与混合棉接近,一般可回用到本特数纱中,但比例宜在 5%以内,其中,粗纱头须 预先开松处理,皮辊花应先清除回丝。 再用棉:包括开清工序的统破籽、梳棉工序的抄斩花和精梳机的落棉。精梳落棉的有 效含纤率达 80%左右,可直接在粗、中特纱中回用。抄斩花含纤率在 70%左右,经杂质 分离机处理后在粗、中特或副牌纱中回用。统破籽仅含 30%左右的有效纤维,经破籽机 处理后在粗特或副牌纱中回用。 下脚:包括统破籽经处理后的落杂、开清工序经尘笼排除的地弄花、梳棉工序的车肚 花、条粗工序的绒板花、粗细工序的绒辊花以及细捻筒摇的回丝等,经专门的拣净、 开松和除杂后,在副牌纱或废纺中使用。
纺纱原理试题题库及答案

纺纱原理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定向排列是通过以下哪个过程实现的?A. 梳理B. 并条C. 牵伸D. 卷绕答案:C2. 环锭纺纱机中,纱线加捻的主要部件是?A. 锭子B. 钢丝圈C. 罗拉D. 导纱器答案:A3. 以下哪种纺纱方法属于自由端纺纱?A. 环锭纺B. 转杯纺C. 喷气纺D. 环锭纺答案:B二、多选题1.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混和方式主要有哪几种?A. 混合B. 混纺C. 混条D. 混并答案:A B C2. 影响纺纱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A. 纤维品质B. 纺纱设备C. 工艺参数D. 操作环境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1. 纱线的强力与纤维的细度成正比。
答案:错误2.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伸直度越高,纱线的质量越好。
答案:正确3. 转杯纺纱是一种自由端纺纱方法。
答案:正确四、填空题1.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_________是影响纱线强力的重要因素。
答案:伸直度2. 环锭纺纱机中,纱线加捻是通过_________的高速旋转实现的。
答案:锭子3. 转杯纺纱机中,纤维的凝聚和加捻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
答案:转杯五、简答题1. 简述环锭纺纱的基本原理。
答案:环锭纺纱是通过锭子的高速旋转,将纤维条通过牵伸、加捻、卷绕等过程,制成具有一定强力和均匀度的纱线。
2. 请解释什么是转杯纺纱,并说明其特点。
答案:转杯纺纱是一种自由端纺纱方法,它利用转杯内的气流将纤维凝聚并加捻成纱。
其特点是生产效率高,纱线结构蓬松,毛羽少,适用于生产中粗支纱线。
六、计算题1. 已知某环锭纺纱机的锭速为12000转/分钟,求每分钟的加捻数。
答案:加捻数 = 锭速× 每转加捻数,假设每转加捻数为1,则加捻数= 12000 × 1 = 12000 次/分钟。
2. 如果某转杯纺纱机的转杯速度为100000转/分钟,求每分钟的加捻数。
答案:加捻数 = 转杯速度× 每转加捻数,假设每转加捻数为1,则加捻数= 100000 × 1 = 100000 次/分钟。
纺纱学1思考题答案全集

落物含杂率
落物中杂质重量 落物重量
100%
20、简述多仓混棉机的作用原理。 利用多个储棉仓进行细致的混合作用,同时利用打手,角钉帘,均棉罗拉和剥棉罗拉等机件起到一定的开松作用。 。多 仓混棉机的混合作用,都是采用不同的方式形成时间差进行混合的。按照形成时间差的不同方法,分为两类:1、时喂 入的原料同时输出形成时间差实现混合(FA022 多仓混棉机) ;2、同时喂入的原料,因在机器内经过的路线长短不同, 而不同时输出形成时间差进行混合(FA025 多仓混棉机) 。
2
纺纱学(1)思考题答案全集
握持开松:原料在被握持状态下,受到开松机件的作用。握持打击对原料作用剧烈,开松与除杂作用比自由开松 强,但纤维损伤与杂质破碎比自由开松严重。 15、影响开松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开松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开松机件的形式,开松机件的速度,工作机件之间的隔距,开松机件的角钉、刀片、 针、齿等的配置。 开松机件的形式。 开松机件形式一般根据所加工原料的性质、紧密程度、含杂情况以及开松流程中开松机所处的位置等而定。 ①角钉滚筒:纤维在机内收到多个滚筒在自由状态下反复开松,作用缓和,纤维损伤小,除杂面大,杂质不易破碎; ②刀片式:握持开松,作用剧烈,刀片可插入棉层,具有良好的分割作用。开松除杂效果显著; ③翼式、梳针、综合打手: 例:棉纺清棉机(成卷机) 翼式打手 -作用剧烈,落棉增加。 梳针打手 -作用缓和,棉块小,落棉增加,纤损降低,除杂差。 综合打手 -作用适中,棉块,落棉、除杂适中(用于棉) ④梳针滚筒式:作用细致缓和对纤维损伤少,加工化纤或长纤维用。 ⑤锯齿滚筒式(刺辊) :自由状态下多个滚筒进行反复撕扯和分梳,与尘棒作用除去杂质。开松棉束小,纤维损伤小。 开松机件的速度 开松机件速度增加,喂入原料单位长度上受到开松作用(撕扯、打击等)的次数增加,开松作用力相应增大,因而开松作 用增强,同时除杂作用也加强,但纤维易受到损伤,杂质也可能被打碎。 因此,纤维块较大,开松阻力较大时,开松机件速度不宜过高。 工作机件之间的隔距 喂给罗拉与打手间隔距减小,开松作用增强,越深入纤层,纤维损伤增大。 所用隔距大小与原料状态有关,纤维长隔距大,纤维块大隔距大,纤短隔距小,纤维块小隔距小,随着加工进行,打 手与尘棒间隔距从入口到出口,纤维蓬松度增加,隔距增大。 开松机件的角钉、梳针、刀片、锯齿等的配置 角钉、梳针、刀片、锯齿等的植列方式对开松也有影响,合理的植列方式应能保证喂入纤维层在宽度方向上各处均匀 地得到开松,并且角钉、梳针、刀片、锯齿等在滚筒表面应均匀分布。 植针密度加大,开松作用加强。过大易损伤纤维,植针密度应根据逐步开松的原则来选择,纤维块大时植针密度要小, 随着开松的进行,密度逐渐加大,但密度过大,易于损伤纤维。 16、图示三角尘棒的安装角及尘棒间隔距,并说明安装角对开松除杂的影响。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纺纱学》课后习题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2分)以下不属于纺纱的四个基本原理的是()。
A.牵伸B.混合C.加捻D.开松2【单选题】(2分)进一步梳理,去除短纤维、棉结和细小杂质的过程是()。
A.梳理B.牵伸C.开松D.精梳3【单选题】(2分)将须条拉细,伸直纤维、去除弯钩的过程是()。
A.梳理B.开松C.牵伸D.精梳4【单选题】(2分)将大团纤维开松成小块、小束纤维,并同时清除杂质的过程是()。
A.开松B.牵伸C.梳理D.精梳5【单选题】(2分)下列不能进行短纤维纺纱的原料是()。
A.麻纤维B.毛纤维C.棉纤维D.玻璃纤维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2分)原料选配的目的是()。
A.提高产量B.增加混合C.减少工序D.稳定生产2【单选题】(2分)以下说法的是()。
A.纤维短绒率高,纱线强度低B.纤维细度细,纱线强度低C.纤维长度长,纱线强度高D.纤维强度高,纱线强度高3【单选题】(2分)配棉时,同类棉的主要性质差异应小,以下不需要考虑的主要性质是()。
A.品级B.线密度C.长度D.强度4【单选题】(2分)细绒棉分七级,其中标志细绒棉品质最好的级数是()。
A.二级B.三级C.一级D.七级5【单选题】(2分)原棉质量标识为329A代表纤维手扯长度是()。
A.9mmB.29mmC.32mmD.39mm6【单选题】(2分)锯齿棉的特点是()。
A.含杂少,短绒率多,棉结索丝少B.含杂少,短绒率低,棉结索丝多C.含杂多,短绒率低,棉结索丝多D.含杂多,短绒率多,棉结索丝少第三章测试1【单选题】(2分)以下不属于梳理前准备的目的与任务的是()。
A.分梳B.混合C.开松D.除杂2【单选题】(2分)影响开松作用的因素中包括哪些()。
A.开松机件的角钉、刀片、梳针等配置B.开松机件的速度和隔距C.所有选项都有D.开松机件的形式3【单选题】(2分)清梳联工艺处理化纤时,因其杂质少,且纤维细、长,为避免损伤纤维。
因此,不用()。
A.抓包机B.多仓混棉机C.开清棉机D.预开松机4【单选题】(2分)豪猪式开棉机属于哪种开松方式()。
纺纱学全部试题及答案[1]
![纺纱学全部试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dbfd2b12312b3169a451a47d.png)
8、洗毛的方法主要有(乳化法)和(溶剂法)。
9、炭化工艺流程可分为:(浸酸)、(烘干与烘焙)、(轧炭、打炭)、(中和)和(烘干)。
10、麻纤维脱胶方法有:(微生物脱胶法)和(化学脱胶法)。
11、原料的混合方法包括:(散纤维混合)和(条子混合)。
12、国家标准规定了三丝的量化标准,将三丝含量分成“无、低、中、高”四档,分别用代号“(N)、(L)、(M)、(H)”表示。
4、羊毛纤维具有很强的耐酸性。(×)
5、毛丛长度超过95mm的细特毛以及过短的羊毛都不宜用作主体毛。(√)
6、现代麻纤维脱胶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微生物脱胶法。(×)
四、名词解释
1、分类排队法:分类就是把适合纺某种特数和用途纱线的原棉挑选出来归为一类,组成该种纱线的混合棉。排队就是把同一类中的原棉按地区或质量相近的原棉挑选出来列为一队,准备接批时使用;分类排队法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棉纺厂保持较长时间的质量稳定。
答:分类就是把适合纺某种特数和用途纱线的原棉挑选出来归为一类,组成该种纱线的混合棉。排队就是把同一类中的原棉按地区或质量相近的原棉挑选出来列为一队,准备接批时使用;分类排队法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棉纺厂保持较长时间的质量稳定。
9、什么是同花、再用棉和下脚?各自的用途是什么?
答:同花包括清梳工序的同卷、梳并工序的同条、粗细工序的粗纱头和皮辊花,一般可同用到本特数纱中(粗纱头预先开松处理、皮辊花应先清除同丝);再用棉包括开清工序的统破籽,梳棉工序的抄斩花和精梳机的落棉。精梳落棉可直接在粗、中特纱中同用,抄斩花经杂质分离机处理后在粗、中特或副牌纱中同用,统破籽经破籽机处理后在粗特或副牌中同用;下脚包括统破籽经处理后的落杂、开清工序经尘笼排除的地弄花、精梳工序的车肚花、条粗工序的绒板花、粗细工序的绒辊花以及细捻筒摇的同丝等,经尘门的拣净、开松和除杂后,在副牌纱或废纱中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写出棉纺(精梳)系统纺纱工艺流程。 答:(原棉)配棉——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并条——粗纱—— 细纱——后加工。
第二章 初加工
1、什么是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各有什么类型的初加工? 答: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就是对纺纱前的纤维原料进行初步的加工,以尽量去除原料中 的非纤维性物质,以有利于纺纱加工。目前,初加工主要有:轧棉、洗毛、(麻)脱 胶、(绢)精练等。
纺纱学课后题答案纺纱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纺纱原理
第一章 绪论
1、.简述纺纱的基本原理。 答:初加工:在纺纱加工前对纤维原料进行初步加工,使其符合纺纱加工的要求。 原料选配与混合:合理使用原料,稳定成纱质量。 开清:大团 到小块、小束,同时除杂的过程。 梳理:横向联系基本消除成单纤维状但有弯钩,除杂混合。 精梳:进一步梳理去除短纤维和细小杂质。 牵伸:抽长拉细条子,纤维伸直、去弯钩。 并和:多根条子混合,改善均匀度。 加捻:回转,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下来,给予一定物理机械性能。 卷绕:半制品在各工序过渡的形式,保证纺纱连续性。
4、什么叫回花、再用棉和下脚?各自的用途是什么? 答:在纺纱过程中,各道工序都会产生一些回花、再用棉和下脚,它们的产生部位不 同,质量也不同,如果得当,使用合理能达到保证质量、节约原棉和降低成本的目 的。 回花:包括清梳工序的回卷、梳并粗工序的回条、粗细工序的粗纱头和皮辊花。回花
选配原棉时一般应注意的原则:挑选原棉时,要按纱线特数和用途挑选,依次为 先细特后中、粗特,先高档后一般;要严格控制对与对之间和同一队中批与批之间的 原棉质量差异。
2、混和指的是什么?对混和的要求是什么? 答:混和是指纺纱制品中各种纤维成分的混合和均匀。 尽可能使各种性能的纤维在制品的空间(包括轴向和径向)获得充分的混和,并且是随 机分布的,这就是对制品中各种纤维成分混和要求。
9、麻(苎麻、亚麻)的预处理是如何进行的,为什么? 答:麻(苎麻、亚麻)的主要预处理可统称为脱胶。苎麻、亚麻是韧皮纤维,纤维细 胞被胶质粘结在一起,要制取纤维必须进行适当的脱胶处理。苎麻单纤维的长细度可 以满足纺纱的要求,所以脱胶时要求去除全部胶质,称为全脱胶。亚麻单纤维长度比 较短,难以用单纤维纺纱,所以采用半脱胶方式处理(通常称沤麻)。亚麻在沤麻后还 要进行打麻处理,才能制得亚麻纺纱原料(打成麻)。
实际中,常用防粘助剂法。
6、原毛中有哪些杂质?一般用什么方法去除? 答:(1)羊毛脂:A 溶剂法-将不溶于水的物质溶于有机溶剂。B 乳化法-利用纯碱或 表面活性剂将其皂化或乳化。 (2)羊汗:溶于水。 (3)砂土、粪尿:溶于水或乳化。 (4)植物性杂质:通过机械梳理去除或化学方法炭化。 (5)蛋白质污染层(PCL):乳化。
7、简述乳化洗毛的原理。简述洗毛工艺过程。 答:原理:(图示为羊毛去污的动态过程) (1)润湿阶段——洗液渗入弱环,油与纤维之间引力减少。 (2)油滴卷缩成球阶段。 (3)油滴脱离羊毛,成乳化状态 工艺过程:原料开松-洗毛-烘干。
8、羊毛炭化原理? 答:炭化原理:利用浓酸对草及羊毛作用不同,使纤维素脱水后成碳——变脆易碎而 去除。
3、配棉中的分类排队是什么意思?达到什么目的? 答:分类就是把适合纺某种特数和用途纱线的原棉挑选出来归为一类,组成该种线纱 的混合棉,这是配棉工作的第一个步骤;排队就是把同一类中的原棉按地区或质量相 近的原棉挑选出来列为一队,准备接批时使用 目的:可从进厂时间不同、数量和质量不等的多种批号的原棉中选出若干批号组成一 种混合棉,使其既能满足某种特数和用途的纱线质量要求,又能降低成本和保持较长 时间的质量稳定。
答:洗净毛:原毛经过洗毛后得到的产品;
炭化毛:洗净毛经过炭化后得到的产品; 精干麻:原麻经过脱胶后得到的产品; 精干绵:原料经过精练后得到的产品。
第三章 原料选配
1、何为配棉?其目的要求是什么?选配原棉时一般注意哪些原则? 答:将几种唛头、地区或批号的原棉,按比例搭配使用的方法,称为配棉。其目的要 求如下: (1)能满足不同纱线的质量要求 由于原棉的主要性能如长度、细度、强度、成熟度 含杂等随原棉品种、产地、收摘期、批号及轧工等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为了解决好不 同纱线对原棉性能的不同要使得混合棉的性能基本上满足不同纱线质量要求; (2)能保持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 采用多种原棉搭配成混合棉,则混合棉 的批量要比单一品种的原棉批量大得多,其性能也不存在单一品种间的较大差异。采 用混合棉既可增加投产批量,又能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原棉性能的稳定,从而可使生 产过程和成纱质量保持相对稳定; (3)能节约原棉和降低成本 原棉是按质论价的,选用高等级的原棉,成纱质量好但 成本高,选用低等级的原棉,成本低但成纱质量得不到保证,通过配棉,可以利用某 一种原棉的某些长处来抑制另一种原棉的某些短缺。
2、棉的预处理是什么? 答:包括轧棉和对醣份高的含醣棉还要进行适当的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
3、有哪两类轧棉方法,各有何特点? 答:皮辊轧花:特点:转速低、作用柔和、不易轧断纤维,绵结、索丝、疵点少,原 棉含杂多,短绒多。
锯齿轧花:特点:转速高、作用剧烈、容易切断纤维,易产生棉结索丝等疵点, (有排杂系统)原棉含杂少,短绒率低,棉松散。
10、绢的预处理是如何进行的,为什么? 答:绢的预处理是通过精练工程去除绢纺原料上大部分丝胶和油脂,使纤维间胶着点 分开,并去除粘附在原料上的尘土等杂质,制成较为洁净、蓬松的精干绵。
11、苎麻脱胶方法和绢纺原料精练方法有哪些? 答:有化学脱胶和生物化学脱胶。
12、何谓洗净毛、炭化毛、精干麻、精干绵?
4、指出唛头(329)各符号代表什么含义?
答:(329)——手扯长度为 29mm 的 3 级皮辊黄棉。
5、含糖棉处理有哪些方法?其特点如何?常用的方法? 答:(1)喷水给湿法特点:简便,适合含糖低,含水少的原棉。 (2)汽蒸法特点:占地大,能耗大,棉易泛黄,纤维强力下降。 (3)水洗法特点:去糖彻底,但费力、耗水、耗能,易产生棉结杂质。 (4)酶化法特点:费时、费工,去糖效果较好。 (5)防粘助剂法特点:使用方便,价格适中,除糖效果明显,应用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