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采集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1)

合集下载

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

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

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在医疗过程中,标本采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其结果直接影响着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标本采集错误的情况仍有可能发生。

为了及时、有效地处理这类问题,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标本采集的科室和部门,包括但不限于临床科室、检验科、病理科等。

二、应急组织与职责(一)应急领导小组成立以医院主管领导为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领导小组。

其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标本采集错误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的进展情况。

(二)临床科室负责及时发现标本采集错误事件,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协助检验科等部门进行错误原因的调查和分析,按照应急处置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检验科负责对标本采集错误的标本进行评估和处理。

协助临床科室查找错误原因,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建议。

(四)护理部门负责标本采集的操作规范培训和质量控制。

对标本采集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规范的操作行为。

(五)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评估标本采集错误事件可能导致的医院感染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三、标本采集错误的类型及原因(一)类型1、患者信息错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录入错误。

2、标本类型错误,如采集的血液标本应为静脉血却采集了动脉血,或者采集的尿液标本应为晨尿却采集了随机尿。

3、采集时间错误,如未按照规定的时间采集标本,导致结果不准确。

4、采集量错误,如采集的血液量不足或过多,影响检验结果。

5、采集部位错误,如穿刺部位选择不当,导致标本受到污染或无法代表患者的真实情况。

6、标本容器错误,如使用了错误的容器盛装标本,导致标本变质或无法进行检测。

(二)原因1、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标本采集。

2、患者沟通不畅,患者未能准确理解标本采集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3、标识不清,标本的标签填写不完整或不清晰,导致信息混淆。

标本采集失误后应急预案

标本采集失误后应急预案

标本采集失误后应急预案标本采集失误后应急预案---引言在医学实践中,标本采集是确诊和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无法避免标本采集中的失误。

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诊疗质量,制定一套完善的标本采集失误后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标本采集失误后的应急预案,包括丢失标本、标本污染等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处理步骤,旨在帮助医务人员有效应对和解决标本采集的失误问题。

---应急预案1. 丢失标本处理1.1 快速定位一旦发现标本丢失,应立即进行快速定位,并通知相关人员停止后续处理。

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定位:- 检查标本采集记录,确定最后一次标本采集的时间、地点和责任人员;- 检查采集工具和容器,确定是否有破损或缺失;- 联系采集储存区域的工作人员,确认标本是否被放置在错误的位置。

1.2 追溯标本流向确定标本的流向是找回丢失标本的关键。

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追溯:- 与采集和传递标本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标本的最后一次处理地点;- 根据标本的传递记录,查找可能出现错误的环节;- 在可能的地点进行仔细搜索和查找。

1.3 登记和通知一旦丢失的标本无法找回,将其登记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如病理科主任、护士长等。

登记时应包括以下信息:- 标本类型、患者信息、采集时间等基本信息;- 丢失标本的时间、地点和责任人员;- 相关调查的结果和处理情况的更新。

2. 标本污染处理2.1 快速隔离和封存一旦发现标本污染,应立即进行快速隔离和封存,防止进一步污染。

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使用防护手套和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接触和吸入可能的污染物;- 将污染标本放置在密闭容器中,并加以标记,以防止扩散和混淆;- 将容器妥善封存,避免进一步操作和处理。

2.2 污染原因追溯和分析对于标本污染事件,需要进行追溯和分析,以确定污染的原因和责任。

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调查标本采集和处理过程中的可能污染环节;- 针对可能的污染原因展开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改善措施,避免类似的污染问题再次发生。

标本采集的应急预案

标本采集的应急预案

标本采集的应急预案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标本采集作为一项重要的临床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标本采集过程中,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干扰,常常会出现各种紧急情况,给医务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压力。

为了应对这些紧急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标本采集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一、紧急情况及其应对策略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紧急情况:患者突然失去意识、出血量剧增、感染传播等。

针对这些情况,医务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1. 患者突然失去意识当患者在标本采集过程中突然失去意识时,应立即判断其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如发现生命体征异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如果仅是暂时性的晕厥,应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地点进行静脉输液,以保证其生命体征的稳定。

2. 出血量剧增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出血量剧增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血管破裂、血小板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的。

当发生剧烈出血时,首先要立即用无菌敷料直接压迫伤口,以减少出血量。

同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以便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如输血、手术等。

3. 感染传播风险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感染传播的风险,这主要是由于标本采集环境不洁净、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引起的。

为减少感染风险,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标本采集的消毒步骤,佩戴相关的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同时,应加强清洁室和标本采集设备的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环境的洁净。

二、培训及应急演练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各医疗机构应建立标本采集的应急培训和演练机制。

通过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模拟演练,可以检验医务人员在应急情况下的反应能力和处置水平。

同时,还可以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协作和配合,提高团队的整体应急能力。

在培训和演练中,应重点讲解标本采集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及其应对策略,逐一讲解各种应急预案的实施步骤,并通过模拟演练使医务人员掌握正确操作技巧和快速应对能力。

此外,应注重培养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能保持冷静,并正确有效地组织应急工作。

标本采集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及护理流程(1)

标本采集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及护理流程(1)

标本采集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及护理流程(1)报告表上报医患办及护理部护士长组织科内护理人员讨论分析错误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

应急预案: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出现意外事件,如标本洒漏、标本破损等情况,应立即更换相应试管重新采集标本,并及时清理漏出的血标本,污染的衣物、床单及时更换。

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并取得理解及配合。

重新打印标本条形码,经双人核对无误后,粘贴在试管上送检。

若标本采集后送检出现血量不足、标本溶血或凝血等问题,应查找原因,若需重新留取血标本,重新核对患者信息,打印标本条形码,经双人核对无误后,粘贴在新的试管上。

向患者或家属解释出现的问题,并取得理解及配合。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按检验项目正确采取血标本,并及时送检。

若标本采集错误,应及时发现并处理,重新核对医嘱,打印条形码贴于试管上,经两人核对无误后采集标本送检,并与检验科/输血科人员核对无误。

同时,主动上报护士长、科主任,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医患办及护理部。

护士长应组织科内护理人员讨论分析标本采集错误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

护理流程: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出现标本洒漏、标本破损等情况,应立即更换相应试管重新采集标本,并及时清理。

同时,采集时应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取得理解。

重新打印标本条形码,经双人核对无误后,粘贴在试管上送检。

若采集后出现血量不足、标本溶血或凝血等问题,应重新核对患者信息,打印标本条形码,经双人核对无误后,粘贴在新的试管上,并向患者或家属解释出现的问题,取得理解。

若标本采集错误,应重新采集标本送检,并重新核对医嘱,打印条形码贴于试管上,经两人核对无误后采集标本送检,并与检验科/输血科人员核对无误。

若标本已送到检验科,发现标本采集错误时,应电话通知检验科暂停检验,并及时找出标本并毁弃。

若是输血标本采集错误,血标本已送至输血科,应立即电话通知输血科勿进行交叉配血,并到输血科将错误血标本取回毁弃。

同时,应主动上报护士长、科主任,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医患办及护理部。

医院血标本采集错误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医院血标本采集错误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医院血标本采集错误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一、引言医院血液标本采集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准确无误的采集工作对确诊、治疗和监测患者病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血液标本采集错误时有发生的可能。

为了保证采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采集错误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制定应急预案并明确流程是非常必要的。

二、应急预案1.紧急处理措施:(1)停止采集过程:一旦发现采集错误,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采集动作,以免进一步加剧错误。

(2)通知相关人员:工作人员应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和实验室,及时处理错误。

2.患者安抚:(1)解释错误情况:工作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错误原因和后果,并说明后续的处理措施。

(2)安抚患者情绪:针对因错误造成的痛苦和紧张情绪,医护人员应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安慰,确保患者情绪稳定。

3.错误事件处理与记录:(1)随手记:工作人员应立即记录错误的具体信息,如采集过程中使用的试剂、设备、采集点等。

(2)事件报告:将错误事件报告给医院的质控科或病理科,以便进一步分析和改进。

(3)传达经验教训:将错误事件及时传达给其他相关人员,以避免同类错误再次发生。

三、应急流程1.发现错误(1)标本不合格:标本外观异常,如破损、溢出、血样凝块等,需重新采集。

(2)采集不规范:采集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如针头未抵达静脉、无法抽取血液等。

(3)标本混淆:采集后标本未正确标记,或者标本与其他患者的标本混淆。

2.停止采集操作一旦发现错误,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采集操作,并遵循正确的处理流程。

3.通知相关人员(1)主管医生:将错误情况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共同商议采取的处理措施。

(2)实验室:通知实验室及时终止对该标本的检测,以免造成结果错误。

(3)病人相关人员:若错误涉及到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则需通知患者及其家属,解释错误的原因和后果,并说明下一步的处理措施。

4.错误标本处理(1)丢弃风险标本:将错误的标本丢弃,并进行恰当的处理,以避免对其他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

标本采集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精选全文完整版

标本采集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标本采集应急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1、正确标本的采集1、血液标本的采集:静脉采血时,除卧床病人,采血时一般取坐位,成人多用肘前静脉,婴幼儿常用颈静脉;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应超过一分钟,穿刺成功后应立即松开止血带;禁止在静脉输液管道内采血,从未输液的另一侧或输液部位以下的部位采血;血清浆标本的收集各室应根据所检验项目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标本收集管,并确定采血量;2、尿液标本的采集一般由患者或护理人员按医嘱留取;取样时应注意明确标记,避免污染,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尿杯收集尿样;中段尿、导管尿等特殊尿样的采集由医护人员行相关操作留取标本;3、粪便标本的采集留取后收集于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粪杯送检;应取新鲜标本,选取异常成分的粪便,如含有黏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标本,外观无异的从表面、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取3~5 g及时送检;4、阴道分泌物标本的采集一般由妇科医师采集;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前24小时应避免性生活、盆浴;应于各种治疗、检查前采集标本,避免阴道冲洗或上药,被检者在采样前2小时不能排尿;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阴道扩张器暴露宫颈,采样前,用棉拭子将宫颈口过多的分泌物轻轻搽拭干净;更换棉拭子,用生理盐水浸润的棉拭子伸到宫颈管内0.5-2cm,稍用力转动两周,以取得分泌物及脱落细胞;5、痰标本的采集嘱病人先行清水反复漱口,并指导或辅助病人深咳嗽,从呼吸道深部咳出新鲜痰液于无菌容器送检;一般应采集清晨第一次咳出的痰液,采样时应收集带血丝部分或有干酪样颗粒的部分;痰液极少者可用溶液雾化吸入导痰;痰液收集于一次性洁净专用痰杯内及时送检;6、其他标本的采集脑脊液、胸腹水及支气管灌洗液等其他标本由临床医师按相应操作采集;2、临床不合格标本常见的原因1 标本溶血主要是因为标本采集量不足,管内剩余真空的存在造成血球破裂;用注射器采血转装于采血管时,未卸下注射器针头血样在一定压力下,通过狭小的通道受到挤压,血细胞变形或破裂;在摇匀抗凝剂,抗凝管摇匀方式错误或幅度太大血样冲击力过大,破坏血球;使用干粉剂采血管时,不及时摇匀其溶解接触面不均衡,介面温度过高,出现溶解热和反应热;2 标本凝血使用注射器采血时,分装量超过采血管额定量;抗凝管没有摇匀或未及时摇匀、摇匀方式错误;血液粘度高的病人,选择采血针型号过小,采血速度过慢;异常的开塞操作即水剂的抗凝剂常吸附在丁基胶塞上,异常开塞后胶塞会带走部分预加的抗凝剂,导致抗凝剂剂量不足;由于患者疾病或自身因素造成血管条件不理想,致使抽血时间过长而导致血液凝固;多项采血时将血常规标本放在最后,导致拔针后针管内的血液返入试管,造成血量过多而凝固;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3 采血容器不当、采血量过少护士对检验相关业务和一些新开展业务不熟,造成对标本采集的容器选择和采血量缺乏正确的认识;4 标本与LIS系统扫码不相符护士处理检验医嘱时未认真履行查对制度,造成标本容器上条码与患者姓名不相符;护士扫码未保存医嘱,造成实验室无法接受标本;5 医嘱停止或使用已停止医嘱的条码张贴在血液标本,护士处理检验医嘱时未认真履行查对制度,采集后的标本未与采集后检验汇总单进行一一核对,造成实验室无法接受标本;6 输液侧采集标本护士对标本采集要求不熟,造成标本采集时从患者输液侧采集标本;7 脂血标本护士在标本采集前未告诉患者明确的禁食时间及禁食内容以及饮食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患者在采集标本前未空腹或者进食高脂食物;8 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护士对标本未引起足够的认识,导致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过长;3、不合格标本改进措施1 溶血的改进措施使用不足量标本时,采血完毕后开启管塞片刻,放出管内多余真空;特殊情况需注射器采血分装于采血管时,应卸下针头,开塞后沿管壁缓慢注入;颠倒180度摇匀,尽量减小血样冲击力;及时摇匀5~8次;对于一些血管条件不理想的患者,临床科室要重视,护士应不断提高自身静脉穿刺技术,做到一次成功;护理部经常组织技术操作训练,以促进和提高护士的穿刺技术;2凝血的改进措施特殊情况需分装血样时,应以采血管额定量为准;及时轻轻颠倒180度,摇匀5~8次;选择适宜的采血针,或采血量大时边采集边摇匀;需开塞操作时,先将采血管底部向下轻敲或将其适当甩一甩,使得吸附在胶塞上的抗凝剂沿管壁滑下,开塞操作完毕后,合上胶塞颠倒180度,摇匀5~8次;提高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对于一些血管条件不理想的患者,科室要重视,护士应不断提高自身静脉穿刺技术,做到一次成功;3 加强护士对标本采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临床应将检验分析的意义、标本收集的规程等列入护理“三基”培训的内容中去,尤其对一些新开展的特殊检验项目实验室进行专题讲座,使血液标本的采集更规范;确保检验前标本的采集质量,并不断建立和健全标本采集质量管理的标准与要求,使护理质量和检验质量得到同步提高;4 加强护理规章制度的落实做好“三查七对”,加强工作责任心;采血前再次认真查对医嘱与标本容器是否相符;5 加强对患者、陪护人员的健康宣教力度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正确指导患者做好检验标本留取前的准备,把留取标本的注意事项讲解清楚;临床中,护士留取血液标本不合格,增加了实验室和下一班护士的工作量,还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因此,血液标本的质量问题是检验和护理工作质量控制的薄弱环节,应引起临床护士的高度重视,减少和杜绝不合格血液标本,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标本质量以保证实验室更好的为临床服务;患者输血时血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发现血标本采集错误时,若血标本未送至输血科,及时找出血标本,并毁弃2.若血标本已送至输血科,立即电话通知输血科,勿进行交叉配血,并由护士至输血科将错误血标本收回,毁弃3.血标本毁弃后,值班护士重新遵医嘱,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经两人核对后抽取血标本,在医嘱单上签全名4.由护士将血标本送至输血科,与输血科工作人员黑队无误后,交予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并在标本送检本上登记患者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及标本到达时间,送检护士签全名5.主动上报护士长、值班医生,及时上报不良事件表至护理部,组织讨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程序:发现血标本错误回收血标本并毁弃两人核对后重新抽取血标本将血标本送输血科核对无误后登记患者信息上报护理部采集血标本溅洒事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从标本管中溅洒出来的血标本不能再放回标本管内作为标本送检2.立即对被污染物,如体表、衣物、台面、地面等,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3.重新选取标本管,为患者解释重新抽取标本的重要性,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谅解4.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重新按累抽取血标本,并由送至检验科程序血标本溅洒勿重新回收送检消毒处理被污染物为患者解释重新抽取血标本的原因取得患者谅解重新抽取血标本及时送检血标本溶血或凝血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找出血标本被检验科拒收的原因,若需重新留取血标本,护士重新打印标本标签,再次留取血标本2.严禁将因出现凝集而拒收的血标本在挑出血凝块之后重新送检3.为患者解释重新留取标本的原因,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同意,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并注意防止血标本再次凝血活溶血,留取血标本4.及时由专人将血标本送检程序发现标本溶血或凝血重新留取血标本向患者解释原因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同意再次留取血标本及时送检大小便标本被拒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找出大小便标本被拒收的原因2.向患者解释重新留取标本的原因,先协助患者清洁外阴及周围皮肤,女性患者特别避免阴道分泌物或经血的污染3.选择清洁、无吸水、防渗漏、一次性的专用容器,留取合适标本4.包含病人姓名及特定编码的标签应贴容器上,不可贴在盖上5.及时由专人将标本送检程序大小便标本拒收找出被拒收原因重新留取标本清洁外阴及周围皮肤选择专用容器留取标本正确贴标签及时送检。

标本采集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标本采集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标本网络应急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之相礼和热创作1、正确标本的网络1)、血液标本的网络:静脉采血时,除卧床病人,采血时一样平常取坐位,成人多用肘前静脉,婴幼儿经常运用颈静脉.运用止血带的工夫不该超出一分钟,穿刺成功后应马上松开止血带.禁止在静脉输液管道内采血,从未输液的另一侧或输液部位以下的部位采血.血清(浆)标本的网络各室应根据所检验项目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标本网络管,并确定采血量.2)、尿液标本的网络一样平常由患者或护理人员按医嘱留取.取样时应留意明白标识表记标帜,防止净化,运用合格的一次性洁净公用尿杯网络尿样.中段尿、导管尿等特殊尿样的网络由医护人员行相关操纵留取标本.3)、粪便标本的网络留取后网络于合格的一次性洁净公用粪杯送检.应取奇怪标本,选取异常成分的粪便,如含有黏液、脓、血等病酿成分的标本,表面无异的从概况、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取3~5 g及时送检.4)、阴道分泌物标本的网络一样平常由妇科医师网络.网络阴道分泌物标本前24小时应防止性生存、盆浴.应于各种医治、检查前网络标本,防止阴道冲洗或上药,被检者在采样前2小时不克不及排尿.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阴道扩张器流露宫颈,采样前,用棉拭子将宫颈口过多的分泌物悄悄搽拭干净.更换棉拭子,用生理盐水浸润的棉拭子伸到宫颈管内0.5-2cm,稍用力转动两周,以获得分泌物及零落细胞.5)、痰标本的网络嘱病人先行清水反复漱口,并引导或辅助病人深咳嗽,从呼吸道深部咳出奇怪痰液于无菌容器送检.一样平常应网络清早第一次咳出的痰液,采样时应网络带血丝部分或有干酪样颗粒的部分.痰液极少者可用溶液雾化吸入导痰.痰液网络于一次性洁净公用痰杯内及时送检.6)、其他标本的网络脑脊液、胸腹水及支气管灌洗液等其他标本由临床医师按相应操纵网络.2、临床分歧格标本稀有的缘故原由1)标本溶血次要是由于标本网络量缺乏,管内剩余真空的存在形成血球决裂;用注射器采血转装于采血管时,未卸下注射器针头(血样在肯定压力下,经过狭小的通道遭到挤压,血细胞变形或决裂);在摇匀抗凝剂,抗凝管摇匀方式错误或幅度太大(血样冲击力过大,毁坏血球);运用干粉剂采血管时,不及时摇匀(其溶解接触面不均衡,介面温度过高,出现溶解热和反应热).2)标本凝血运用注射器采血时,分装量超出采血管额定量;抗凝管没有摇匀或未及时摇匀、摇匀方式错误;血液粘度高的病人,选择采血针型号过小,采血速率过慢;异常的开塞操纵(即水剂的抗凝剂常吸附在丁基胶塞上),异常开塞后胶塞会带走部分预加的抗凝剂,导致抗凝剂剂量缺乏;由于患者疾病或本身要素形成血管条件不睬想,致使抽血工夫过长而导致血液凝结;多项采血时将血惯例标本放在末了,导致拔针后针管内的血液返入试管,形成血量过多而凝结;止血带运用工夫过长.3)采血容器不当、采血量过少护士对检验相关业务和一些新开展业务不熟,形成对标本网络的容器选择和采血量缺乏正确的看法.4)标本与LIS零碎扫码不相符护士处理检验医嘱时未仔细履行核对制度,形成标本容器上条码与患者姓名不相符;护士扫码未保管医嘱,形成实验室无法接受标本.5)医嘱制止或运用已制止医嘱的条码张贴在血液标本,护士处理检验医嘱时未仔细履行核对制度,网络后的标本未与网络后检验汇总单进行逐个核对,形成实验室无法接受标本.6)输液侧网络标本护士对标本网络要求不熟,形成标本网络时从患者输液侧网络标本.7)脂血标本护士在标本网络前未告诉患者明白的禁食工夫及禁食内容以及饮食要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患者在网络标本前未空腹或者进食高脂食物.8)标本网络后未及时送检护士对标本未惹起充足的看法,导致标本网络后放置工夫过长.3、分歧格标本改进措施1)溶血的改进措施运用缺乏量标本时,采血终了后开启管塞片刻,放出管内多余真空;特殊状况需注射器采血分装于采血管时,应卸下针头,开塞后沿管壁缓慢注入;颠倒180度摇匀,尽量减小血样冲击力;及时摇匀5~8次.对于一些血管条件不睬想的患者,临床科室要器重,护士应不竭进步本身静脉穿刺技术,做到一次成功.护理部经常组织技术操纵训练,以促进和进步护士的穿刺技术.2)凝血的改进措施特殊状况需分装血样时,应以采血管额定量为准;及时悄悄颠倒180度,摇匀5~8次;选择适合的采血针,或采血量大时边网络边摇匀;需开塞操纵时,先将采血管底部向下轻敲或将其得当甩一甩,使得吸附在胶塞上的抗凝剂沿管壁滑下,开塞操纵终了后,合上胶塞颠倒180度,摇匀5~8次.进步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对于一些血管条件不睬想的患者,科室要器重,护士应不竭进步本身静脉穿刺技术,做到一次成功.3)加强护士对标本网络学问的学习和培训临床应将检验分析的意义、标本网络的规程等列入护理“三基”培训的内容中往,尤其对一些新开展的特殊检验项目实验室进行专题讲座,使血液标本的网络更规范.确保检验前标本的网络质量,其实不竭建立和健全标本网络质量管理的尺度与要求,使护理质量和检验质量得到同步进步.4)加强护理规章制度的落实做好“三查七对”,加强工作责任心;采血前再次仔细核对医嘱与标本容器能否相符.5)加强对患者、陪护人员的健康宣教力度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正确引导患者做好检验标本留取前的预备,把留取标本的留意事项讲解清楚.临床中,护士留取血液标本分歧格,添加了实验室和下一班护士的工作量,还添加了病人的痛楚.因而,血液标本的质量成绩是检验和护理工作质量操纵的单薄环节,应惹起临床护士的高度器重,减少和杜尽分歧格血液标本,提升护理质量,进步标本质量以包管实验室更好的为临床服务.患者输血时血标本网络错误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发现血标本网络错误时,若血标本未送至输血科,及时找出血标本,并毁弃2.若血标本已送至输血科,马上电话关照输血科,勿进行交叉配血,并由护士至输血科将错误血标本发出,毁弃3.血标本毁弃后,值班护士重新遵医嘱,并严厉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经两人核对后抽取血标本,在医嘱单上签全名4.由护士将血标本送至输血科,与输血科工作人员黑队无误后,交予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并在标本送检本上登记患者床号、姓名、年事、住院号、及标本到达工夫,送检护士签全名5.自动上报护士长、值班医生,及时上报不良变乱表至护理部,组织讨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程序:发现血标本错误回收血标本并毁弃两人核对后重新抽取血标本将血标本送输血科核对无误后登记患者信息上报护理部网络血标本溅洒事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从标本管中溅洒出来的血标本不克不及再放回标本管内作为标本送检2.马上对被净化物,如体表、衣物、台面、地面等,进行无效的消毒处理3.重新选取标本管,为患者解释重新抽取标本的紧张性,获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谅解4.严厉执行三查七对,重新按累抽取血标本,并由送至检验科程序血标本溅洒勿重新回收送检消毒处理被净化物为患者解释重新抽取血标本的缘故原由获得患者谅解重新抽取血标本及时送检血标本溶血或凝血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找出血标本被检验科拒收的缘故原由,若需重新留取血标本,护士重新打印标本标签,再次留取血标本2.严禁将因出现凝集而拒收的血标本在挑出血凝块之后重新送检3.为患者解释重新留取标本的缘故原由,获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赞同,严厉执行三查七对,并留意防止血标本再次凝血活溶血,留取血标本4.及时由专人将血标本送检程序发现标本溶血或凝血重新留取血标本向患者解释缘故原由获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赞同再次留取血标本及时送检大小便标本被拒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找出大小便标本被拒收的缘故原由2.向患者解释重新留取标本的缘故原由,先帮忙患者清洁外阴及四周皮肤,女性患者特别防止阴道分泌物或经血的净化3.选择清洁、无吸水、防渗漏、一次性的公用容器,留取适合标本4.包含病人姓名及特定编码的标签应贴容器上,不成贴在盖上5.及时由专人将标本送检程序大小便标本拒收找出被拒收缘故原由重新留取标本清洁外阴及四周皮肤选择公用容器留取标本正确贴标签及时送检。

医院应急预案汇编标本采集应急预案及流程

医院应急预案汇编标本采集应急预案及流程

医院应急预案汇编标本采集应急预案及流

医院应急预案汇编,标本采集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背景介绍。

在医院日常工作中,标本采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涉及到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然而,有时候会发生一些突发情况,如突发传染病爆发、化学品泄漏等,需要医院应急预案来应对这些情况,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二、应急预案。

1. 应急预案的制定。

医院应急预案的制定需由医院管理部门牵头,邀请相关科室的专家和医护人员参与制定。

预案内容应包括标本采集的各个环节,以及突发情况下的处理流程。

2. 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

医院应当定期组织标本采集的应急预案宣传和培训,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了解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流程,并能够熟练操作。

3. 突发状况的处理流程。

(1)突发传染病爆发。

一旦发现有传染病病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隔离患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停止标本采集工作,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

(2)化学品泄漏。

如果发生化学品泄漏,应当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迅速疏散患者和医护人员,关闭泄漏源,进行相应的清理和处理工作。

4. 应急物资的准备。

医院应当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如口罩、手套、消毒液等,以备突发情况使用。

5. 应急预案的演练。

医院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及时修订和完善预案内容。

三、结语。

医院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落实对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至关
重要,希望医院能够严格执行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保障医疗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本采集应急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1、正确标本的采集
1)、血液标本的采集:静脉采血时,除卧床病人,采血时一般取坐位,成人多用肘前静脉,婴幼儿常用颈静脉。

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应超过一分钟,穿刺成功后应立即松开止血带。

禁止在静脉输液管道内采血,从未输液的另一侧或输液部位以下的部位采血。

血清(浆)标本的收集各室应根据所检验项目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标本收集管,并确定采血量。

2)、尿液标本的采集
一般由患者或护理人员按医嘱留取。

取样时应注意明确标记,避免污染,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尿杯收集尿样。

中段尿、导管尿等特殊尿样的采集由医护人员行相关操作留取标本。

3)、粪便标本的采集
留取后收集于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粪杯送检。

应取新鲜标本,选取异常成分的粪便,如含有黏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标本,外观无异的从表面、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取3~5 g及时送检。

4)、阴道分泌物标本的采集
一般由妇科医师采集。

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前24小时应避免性生活、盆浴。

应于各种治疗、检查前采集标本,避免阴道冲洗或上药,被检者在采样前2小时不能排尿。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用阴道扩张器暴露宫颈,采样前,用棉拭子将宫颈口过多的分泌物轻轻搽拭干净。

更换棉拭子,用生理盐水浸润的棉拭子伸到宫颈管内0.5-2cm,稍用力转动两周,以取得分泌物及脱落细胞。

5)、痰标本的采集
嘱病人先行清水反复漱口,并指导或辅助病人深咳嗽,从呼吸道深部咳出新鲜痰液于无菌容器送检。

一般应采集清晨第一次咳出的痰液,采样时应收集带血丝部分或有干酪样颗粒的部分。

痰液极少者可用溶液雾化吸入导痰。

痰液收集于一次性洁净专用痰杯内及时送检。

6)、其他标本的采集
脑脊液、胸腹水及支气管灌洗液等其他标本由临床医师按相应操作采集。

2、临床不合格标本常见的原因
1)标本溶血主要是因为标本采集量不足,管内剩余真空的存在造成血球破裂;用注射器采血转装于采血管时,未卸下注射器针头(血样在一定压力下,通过狭小的通道受到挤压,血细胞变形或破裂);在摇匀抗凝剂,抗凝管摇匀方式错误或幅度太大(血样冲击力过大,破坏血球);使用干粉剂采血管时,不及时摇匀(其溶解接触面不均衡,介面温度过高,出现溶解热和反应热)。

2)标本凝血使用注射器采血时,分装量超过采血管额定量;抗凝管没有摇匀或未及时摇匀、摇匀方式错误;血液粘度高的病人,选择采血针型号过小,采血速度过慢;异常的开塞操作(即水剂的抗凝剂常吸附在丁基胶塞上),异常开塞后胶塞会带走部分预加的抗凝剂,导致抗凝剂剂量不足;由于患者疾病或自身因素造成血管条件不理想,致使抽血时间过长而导致血液凝固;多项采血时将血常规标本放在最后,导致拔针后针管内的血液返入试管,造成血量过多而凝固;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

3)采血容器不当、采血量过少护士对检验相关业务和一些新开展业务不熟,造成对标本采集的容器选择和采血量缺乏正确的认识。

4) 标本与LIS系统扫码不相符护士处理检验医嘱时未认真履行查对制度,造成标本容器上条码与患者姓名不相符;护士扫码未保存医嘱,造成实验室无法接受标本。

5) 医嘱停止或使用已停止医嘱的条码张贴在血液标本,护士处理检验医嘱时未认真履行查对制度,采集后的标本未与采集后检验汇总单进行一一核对,造成实验室无法接受标本。

6) 输液侧采集标本护士对标本采集要求不熟,造成标本采集时从患者输液侧采集标本。

7) 脂血标本护士在标本采集前未告诉患者明确的禁食时间及禁食内容以及饮食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患者在采集标本前未空腹或者进食高脂食物。

8) 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护士对标本未引起足够的认识,导致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过长。

3、不合格标本改进措施
1) 溶血的改进措施使用不足量标本时,采血完毕后开启管塞片刻,放出管内多余真空;特殊情况需注射器采血分装于采血管时,应卸下针头,开塞后沿管壁缓慢注入;颠倒180度摇匀,尽量减小血样冲击力;及时摇匀5~8次。

对于一些血管条件不理想的患者,临床科室要重视,护士应不断提高自身静脉穿刺技术,做到一次成功。

护理部经常组织技术操作训练,以促进和提高护士的穿刺技术。

2)凝血的改进措施特殊情况需分装血样时,应以采血管额定量为准;及时轻轻颠倒180度,摇匀5~8次;选择适宜的采血针,或采血量大时边采集边摇匀;需开塞操作时,先将采血管底部向下轻敲或将其适当甩一甩,使得吸附在胶塞上的抗凝剂沿管壁滑下,开塞操作完毕后,合上胶塞颠倒180度,摇匀5~8次。

提高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对于一些血管条件不理想的患者,科室要重视,护士应不断提高自身静脉穿刺技术,做到一次成功。

3) 加强护士对标本采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临床应将检验分析的意义、标本收集的规程等列入护理“三基”培训的内容中去,尤其对一些新开展的特殊检验项目实验室进行专题讲座,使血液标本的采集更规范。

确保检验前标本的采集质量,并不断建立和健全标本采集质量管理的标准与要求,使护理质量和检验质量得到同步提高。

4) 加强护理规章制度的落实做好“三查七对”,加强工作责任心;采血前再次认真查对医嘱与标本容器是否相符。

5) 加强对患者、陪护人员的健康宣教力度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正确指导患者做好检验标本留取前的准备,把留取标本的注意事项讲解清楚。

临床中,护士留取血液标本不合格,增加了实验室和下一班护士的工作量,还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因此,血液标本的质量问题是检验和护理工作质量控制的薄弱环节,应引起临床护士的高度重视,减少和杜绝不合格血液标本,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标本质量以保证实验室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患者输血时血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发现血标本采集错误时,若血标本未送至输血科,及时找出血标本,并毁弃
2.若血标本已送至输血科,立即电话通知输血科,勿进行交叉配血,并由护士至输血科将错误血标本收回,毁弃
3.血标本毁弃后,值班护士重新遵医嘱,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经两人核对后抽取血标本,在医嘱单上签全名
4.由护士将血标本送至输血科,与输血科工作人员黑队无误后,交予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并在标本送检本上登记患者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及标本到达时间,送检护士签全名
5.主动上报护士长、值班医生,及时上报不良事件表至护理部,组织讨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程序:
发现血标本错误回收血标本并毁弃两人核对后重新抽取血标本将血标本送输血科
核对无误后登记患者信息上报护理部
采集血标本溅洒事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从标本管中溅洒出来的血标本不能再放回标本管内作为标本送检
2.立即对被污染物,如体表、衣物、台面、地面等,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
3.重新选取标本管,为患者解释重新抽取标本的重要性,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谅解
4.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重新按累抽取血标本,并由送至检验科
程序
血标本溅洒勿重新回收送检消毒处理被污染物为患者解释重新抽取血标本的原因
取得患者谅解重新抽取血标本及时送检
血标本溶血或凝血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找出血标本被检验科拒收的原因,若需重新留取血标本,护士重新打印标本标签,再次留取血标本
2.严禁将因出现凝集而拒收的血标本在挑出血凝块之后重新送检
3.为患者解释重新留取标本的原因,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同意,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并注意防止血标本
再次凝血活溶血,留取血标本
4.及时由专人将血标本送检
程序
发现标本溶血或凝血重新留取血标本向患者解释原因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同意再次留取血标本及时送检
大小便标本被拒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找出大小便标本被拒收的原因
2.向患者解释重新留取标本的原因,先协助患者清洁外阴及周围皮肤,女性患者特别避免阴道分泌物或经
血的污染
3.选择清洁、无吸水、防渗漏、一次性的专用容器,留取合适标本
4.包含病人姓名及特定编码的标签应贴容器上,不可贴在盖上
5.及时由专人将标本送检
程序
大小便标本拒收找出被拒收原因重新留取标本清洁外阴及周围皮肤选择专用容器
留取标本正确贴标签及时送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