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及方法

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及方法

?

?

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及方法

?报告病例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采集,辖区CDC专业人员提供技术指导

?采样时防护:穿戴隔离衣、防护服、护目镜、N95口罩、帽子、乳胶手套、鞋套,推荐准备0.5%碘伏消毒液和含氯手消毒剂

?填写《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采样登记表》

?呼吸道标本:下呼吸道标本优先

–上:咽/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痰液

–下:气管吸取物、支气管灌洗液、肺组织标本

?血清标本:5ml

–第一份血清应尽早(最好在发病后7天内)采集

–第二份病后3-4周采集

采集后4℃保存,辖区CDC送市CDC

输血标本采集流程及血液领发的核对制度

XX市人民医院 输血标本采集流程及血液领发的核对制度 为了加强和规范输血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和输血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确定输血后,由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床号、血型和诊断,核对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采集血样时禁止直接从输液管或正在输液的一侧肢体采集血液。 2、输血患者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不得同时使用一个血液标本。应先进行血型鉴定,需要输血时再另外采集血样。紧急输血患者采集血样时医护人员要两人核对相关信息,并在病程记录上双签名。 3、血样采集后,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样和临床输血申请单在输血前一天(紧急输血除外)送交输血科,交接双方核对无误后双签名,核对有误时应退回样本并与有关科室联系。 4、择期手术应至少提前一天,并于上午十点之前提交《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血样,以便血库备足所需血液及血液制品。

5、取血时,由医护人员携带运血箱,凭医嘱和取血单到输血科取血,按规定取血与发血双方共同核对、检查从输血科领出的血液及输血记录单,核对以下内容: (1)核对血袋标签标记的血型与患者的血型是否相符; (2)核对领取血液的条码、血液有效期、品种、剂量与输血记录单是否相符; (3)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科室、床号,确认患者是否正确; (4)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取血。 6、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领回: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痰标本的采集流程

痰标本的采集流程 急查 次日留取 下达留取痰标本医嘱 审核、处理医嘱 打印两份条形码,贴于化验单及痰杯上 通知责护留取痰标本 责护携带化验单,痰杯,必要时备吸痰器、可控吸痰杯等去病房 责护携带留取标本告知本,标本容器去病房,告知留取痰标本的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留取痰标本的注意事项,并协 助患者留取痰标本 中班评价患者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及配合能力,根据掌握情况再次给予告知。 与检验科护工做好交接登记 未自行咳痰留取痰标本者 次日早晨7点半前留取痰标本 将标本置于标本放置处,并在化验单上填写采集标本的时间。通知护工收取标本。与护工做好交接登记。 与主管大夫沟通改为咽式子留取标本 与主管大夫沟通,给予诱导排痰留取标本

采集痰标本的方法: 1.自行咳痰采集:晨痰为佳,用冷水漱口,深吸气后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痰液,标本量不少于1ml。 2.吸痰器吸引采集: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自下而上叩击患者背部,然后将吸引器及可控吸痰杯连接,抽吸痰液2-5ml于无菌痰液采集容器中。 3.咽拭子采集:嘱患者用清水漱口,取出无菌拭子蘸取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用压舌板轻压舌部,迅速擦拭患者口腔两侧腭弓、及咽、扁桃体的分泌物,避免咽式子触及其他部位,迅速把咽式子插入无菌试管内塞紧。 4.气管镜采集:联系内窥镜室,协助医生在气管镜引导下,直接采集标本。 留取痰标本的告知内容 1.留痰前,用冷水漱口,有假牙的先取下假牙再漱口;不能自行漱口的患者先做口腔护理。 2.避免将唾液、漱口水、鼻涕、食物残渣等混入痰中。 3.气管切开/插管患者,用负压吸引器吸痰时,弃去第一杯留取的痰标本,把第二杯痰标本送检。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护理目标】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患者、标本、送检准确。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 2.需两人共同核对医嘱,患者的血型必须与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血型 检验报告单、医嘱上的血型相符。 3.告知患者/家属交叉配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按静脉采血法评估患者的静脉、皮肤情况并进行采血。 5.根据申请用血量决定交叉配血标本的量,若申请用血为200 mL 则标本量为2 mL,申请用血量每增加200 mL标本量增加1 mL。 6.床旁采血前再需两人同时在床旁再次核对医嘱、患者(按采血容器标签上内容)、患者血型、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 7.采血完毕,标本连同输血申请单马上送输血科(或检验科)。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采血准确、送检及时。 【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与静脉采血法流程图同。

【护理目标】 标本采集时间及容器符合检查要求,标本无污染,患者安全。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标准预防原则。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情况,准备血培养基。 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根据医嘱、评估结果选择恰当的血培养基和采血量。 5.采血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污染。 6.在申请单上准确记录采血量、采血时间、操作者姓名。 7.采血后,标本马上送检验室,防止标本变质、被污染。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解释和护理表示理解和满意。 2.采取标本方法正确,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3.标本送检和异常结果回报及时,异常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注意事项: 1、 根据医嘱采集标本,根据检验目的与要求确定采集时间、方法和试 管,并通知患者准备。 2、 落实双人核对检验项目、检验时间、试管、电子条形码上的科室、 床号、姓名、年齡、住院号。标本容器准备:应根据真空采血对照表准备 核对试管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试管准备 査对 1、 核对医嘱/执行本,检验单、患者。 2、 根据检查项目准备核对试管、检查试管质量并贴好试管上的标 签,不能遮挡试管中的刻度。 1、 操作者着装整洁、洗手、載口罩,掌握正确采集血液标本的方法。 2、 操作用物准备齐全,环境符合操作要求。 1、 查对床号、姓名。 2、 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正在进行的治疗。 3、 肢体活动情况和静脉充盈情况。 4、 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有无水肿、结节、疤痕、伤口等。 5、 患者的心理状态,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需求等。 1、采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2、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需空腹采血应提前通知患 者,避免因进食而影响检验 采血 査对 ^=> 1、 核对床号、姓名、检验单检验项目、采血量、试管。 2、 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点,上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嘱患者握 拳。 3、載手套T 穿刺T 固定头皮针T 接采血真空试管T 根据目的采集 所需血量T 反折针头,拔 /换采血管T 松止血带、松拳T 迅速拔 出头皮针T 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 1?2mi n. T 脱手套。 整理送注意事项: 1、 再次认真查对,询问并观察患者反应,交代注意事项。 2、 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医疗废物按有关规定处置。 3、 标本及时送检。

3、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禁在正在输液或输血的肢体或针头、输液或输血穿刺点上方、皮管内采血标本,应在对侧肢体采血。标本不能溶血,因溶血会掩盖配血不合异常反应。 4、因右旋糖酐对配血有干扰,故应在病院输注前进行采血。 5、配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超过3天的标本不能代表当前病人的免疫学状态。特殊情况下(如妊娠、病人血管条件差、采血困难者) 也可例外,适当延长到5天。 6、如同时采多个项目的标本,采血顺序:血培养-不含添加剂的试管T凝血标本管T其他标本管,需抗凝的试管拔出后按要求轻轻摇匀。 7、采血后知道患者按压穿刺点5-10分钟,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 当延长按压时间。 8不合格标本拒收的条件:血量过少、溶血、非EDTA抗凝的血标本, 标签模糊、字迹不清、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信息不符或对患者身份有怀疑等有输血安全隐患的情形。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31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注意点: 1、根据医嘱采集标本,根据检验目的与要求确定采集时间、方法和试管,并通知患者准备。 2、落实双人核对检验项目、检验时间、试管、电子条形码上的科室、床号、姓名、年齡、 住院号。标本容器准备:应根据真空采血对照表准备核对试管。 3、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禁在正在输液或输血的肢体或针头、输液或输血穿刺点上方、 皮管内采血标本,应在对侧肢体采血。 4、如同时采多个项目的标本,采血顺序:血培养→不含添加剂的试管→凝血标本管→其他 标本管,需抗凝的试管拔出后按要求轻轻摇匀。 5、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拔管后按压时间延长至10 min.。 1、 采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2、 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需空腹采血应提前通知患者,避免因进食而影响检验 1、 核对床号、姓名、检验单检验项目、采血量、试管。 2、 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点,上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嘱患者握拳。 3、 載手套→穿刺→固定头皮针→接采血真空试管→根据目的采集所需血量→反折针头,拔/换采血管→松止血带、松拳→迅速拔出头皮针→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1~2min.→脱手套。 操作前准备 试管准备 1、 核对医嘱/执行本,检验单、患者。 2、 根据检查项目准备核对试管、检查试管质量并贴好试管上的标签,不能遮挡试管中的刻度。 1、 操作者着装整洁、洗手、載口罩,掌握正确采集血液标本的方法。 2、 操作用物准备齐全,环境符合操作要求。 1、 查对床号、姓名。 2、 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正在进行的治疗。 3、 肢体活动情况和静脉充盈情况。 4、 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有无水肿、结节、疤痕、伤口等。 5、 患者的心理状态,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需求等。 1、 再次认真查对,询问并观察患者反应,交代注意事项。 2、 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医疗废物按有关规定处置。 3、 标本及时送检。 采血 评估 告知 整理送检

采集血液标本流程

一、操作目的 本程序用于有效地保障临床输血相容性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接收、保存及销毁,使标本中的待检成分尽可能不受影响,保证临床输血相容性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二、适用范围 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特殊介质交叉配血(卡氏配血法)实验的血液标本采集。 三、操作步骤 (一)申请单的填写 1. 临床医生须熟知采供血机构所提供的血液及其成分的规格、性质、适应症,剂量及用法。应完整填写输血申请单各项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科别、床号、门诊/住院号、申请序号、标本类型、临床诊断或主要症状、孕产史、输血史、预定输血日期、预定输血成分、预定输血量、ABO血型、RH血型、血红蛋白值、HCT、血小板、采集标本者、采集标本日期和时间、送标本者、送标本时间、接收标本日期和时间及特殊说明,如应用的药物等。 2. 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检验申请单所需检验项目,做好患者准备和标本采集。 3. 输血科人员必须等收到临床医生书面或电子检验申请单时,才可接收标本进行检验。特殊情况,在临床医生电话说明下,可在收到检验申请单之前先接受标本进行检验。 4. 输血申请单必须清洁、完整,不得被标本污染,重要信息不得涂改。

(二)患者准备 1. 临床医护人员必须对患者讲清楚输血目的,安慰患者,努力减轻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心理。标本采集前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 2. 常见的引起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的药物有: ①奎尼丁可与患者血清中抗(IgM)及补体形成免疫复合物附着于红细胞表面;②大剂量青霉素与血清抗体(IgG)结合附着于红细胞表面;③头孢菌素与抗体((IgG、IgA或其他非特异性抗体)反应,使红细胞膜变形,但不发生溶血;④α-甲基多巴所致自身免疫性反应。可引起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的药物的有:解热镇痛剂、抗生素(头孢菌素、硫胺、四环素、链霉素、异烟肼)、心血管药物(普鲁卡因酰胺、肼苯哒嗪、双氢克尿噻、甲基多巴),其他如氯丙嗪。 3. 交叉配血用血标本的采集时,前次输血3-14天,本次交叉配血标本应在输血前24h内采集;前次输血15天以上,本次配血标本应在72h内采集;长期重复性输血患者不要求每天采集血标本,但72h至少进行一次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 (三)静脉血液标本采集的技术要点 1. 准备好标本采集所用的容器(枸橼酸钠抗凝真空管-蓝色帽管)、器材等,应在容器上注明:患者姓名、住院号等信息。注意:标签粘贴不可将标本完全遮盖,应在容器上保留观察窗,以便检验人员对标本是否合格进行判断。 2. 采血时患者应松弛,环境温暖,防止静脉痉挛,止血带的压力应尽可能小,止血带压迫时间不应超过2min,否则可造成局部血液的

标本采集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word版本

标本采集应急预案及 处理程序

标本采集应急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1、正确标本的采集 1)、血液标本的采集:静脉采血时,除卧床病人,采血时一般取坐位,成人多用肘前静脉,婴幼儿常用颈静脉。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应超过一分钟,穿刺成功后应立即松开止血带。禁止在静脉输液管道内采血,从未输液的另一侧或输液部位以下的部位采血。血清(浆)标本的收集各室应根据所检验项目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标本收集管,并确定采血量。 2)、尿液标本的采集 一般由患者或护理人员按医嘱留取。取样时应注意明确标记,避免污染,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尿杯收集尿样。中段尿、导管尿等特殊尿样的采集由医护人员行相关操作留取标本。 3)、粪便标本的采集 留取后收集于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粪杯送检。应取新鲜标本,选取异常成分的粪便,如含有黏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标本,外观无异的从表面、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取3~5 g及时送检。 4)、阴道分泌物标本的采集 一般由妇科医师采集。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前24小时应避免性生活、盆浴。应于各种治疗、检查前采集标本,避免阴道冲洗或上药,被检者在采样前2小时不能排尿。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阴道扩张器暴露宫颈,采样前,用棉拭子将宫颈口过多的分泌物轻轻搽拭干净。更换棉拭子,用生理盐水浸润的棉拭子伸到宫颈管内0.5-2cm,稍用力转动两周,以取得分泌物及脱落细胞。

5)、痰标本的采集 嘱病人先行清水反复漱口,并指导或辅助病人深咳嗽,从呼吸道深部咳出新鲜痰液于无菌容器送检。一般应采集清晨第一次咳出的痰液,采样时应收集带血丝部分或有干酪样颗粒的部分。痰液极少者可用溶液雾化吸入导痰。痰液收集于一次性洁净专用痰杯内及时送检。 6)、其他标本的采集 脑脊液、胸腹水及支气管灌洗液等其他标本由临床医师按相应操作采集。 2、临床不合格标本常见的原因 1)标本溶血主要是因为标本采集量不足,管内剩余真空的存在造成血球破裂;用注射器采血转装于采血管时,未卸下注射器针头(血样在一定压力下,通过狭小的通道受到挤压,血细胞变形或破裂);在摇匀抗凝剂,抗凝管摇匀方式错误或幅度太大(血样冲击力过大,破坏血球);使用干粉剂采血管时,不及时摇匀(其溶解接触面不均衡,介面温度过高,出现溶解热和反应热)。 2)标本凝血使用注射器采血时,分装量超过采血管额定量;抗凝管没有摇匀或未及时摇匀、摇匀方式错误;血液粘度高的病人,选择采血针型号过小,采血速度过慢;异常的开塞操作(即水剂的抗凝剂常吸附在丁基胶塞上),异常开塞后胶塞会带走部分预加的抗凝剂,导致抗凝剂剂量不足;由于患者疾病或自身因素造成血管条件不理想,致使抽血时间过长而导致血液凝固;多项采血时将血常规标本放在最后,导致拔针后针管内的血液返入试管,造成血量过多而凝固;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

临床输血标本采集要求和流程

输血标本采集要求和流程 输血是临床救治危重病人的手段之一,为了受血者得到安全、有效、准确、无误的治疗,标本的正确采集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对临床各科送检的血型血清学检测标本(定血型、配血、备血)有如下要求: 1.医师确定输血后,病房护士应根据《输血申请单》的信息准备标本采集试管,到床边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并贴上标签。 2.抽静脉血2-4ml血(用EDTAK抗凝),随即在床旁注入贴有正确无误标签的试管内,不准离开床边后再贴标签。未查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指标检验的,要同时抽一管不抗凝血,填写输血前检查申请单送检验科。 3.由专门人员(运送队)将受血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一起送到输血科,在标本接收登记本上登记,双方逐项核对后验收并签字。 注意事项: 1.标本不能溶血,因溶血会掩盖配血不合的异常反应。不许抽取胸,腹腔等处积血作配血标本。严禁从正在输液的输液管内抽取血样。 2.因右旋糖酐对配血有干扰,故应在病员输注前进行采血。 3.配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超过3天的标本不能代表当前病人的免疫学状态。特殊情况下(如妊娠、病人血管条件差、采血困难者)也可例外,适当延长到5天。 4.输血科收到血样应逐项核对,如对血样与病人身份有怀疑,或血样质量不合格,应要求重抽,不允许随意修改错误的标签或错误的《输血申请单》或用不合格血样配血。 5.合格血样如不需配血,应按送检时间分别放入4℃冰箱内位置保存,输血标本至少保存7天。 不合格标本拒收的条件: 血量过少、溶血、非EDTA抗凝的血标本,标签模糊,字迹不清,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信息不符或对患者身份有怀疑等有输血安全隐患的情形。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护理目标】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患者、标本、送检准确。 【操作重点步骤】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2.需两人共同核对医嘱,患者的血型必须与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血型 检验报告单、医嘱上的血型相符。 3.告知患者/家属交叉配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按静脉采血法评估患者的静脉、皮肤情况并进行采血。 5 .根据申请用血量决定交叉配血标本的量,若申请用血为200 mL 则标本量为2 mL ,申请用血量每增加200 mL 标本量增加1 mL。 6.床旁采血前再需两人同时在床旁再次核对医嘱、患者(按采血容器标签上内容)、患者血型、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 7.采血完毕,标本连同输血申请单马上送输血科(或检验科)。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 .采血准确、送检及时。【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与静脉采血法 流程图同。

【护理目标】 标本采集时间及容器符合检查要求,标本无污染,患者安全。【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标准预防原则。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情况,准备血培养基。 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根据医嘱、评估结果选择恰当的血培养基和采血量。 5.采血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污染。 6.在申请单上准确记录采血量、采血时间、操作者姓名。 7.采血后,标本马上送检验室,防止标本变质、被污染。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解释和护理表示理解和满意。 2.采取标本方法正确,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3.标本送检和异常结果回报及时,异常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痰培养标本采集 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

鹤壁京立医院痰培养 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SOP) (试行) 一、目的 正确采集、运送痰标本。 二、内容 (一)采集目的 一般可用于普通细菌、分枝杆菌、真菌和军团菌的涂片或培养检测,经气管穿刺吸引物可用于厌氧菌的检测。 (二)一般原则 1 采集标本的最佳时机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 2 宜采集清晨第二口痰液。 3 对于普通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1次,连续2~3天。不建议24h内多次采样送检,除非痰液外观性状出现改变。

4 怀疑分枝杆菌感染者,应连续收集3天清晨痰液送检。 (三)采集方法 1 自然咳痰法与雾化导痰法 1.1 用物准备:无菌容器、生理盐水、化验单。 1.2 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等。 1.3 无痰或痰量极少者可用3%~5%氯化钠溶液5ml 雾化吸入约5min后留取痰液。 1.4 如有可能,应在医护人员直视下留取清晨第二口痰。嘱咐患者留取前摘取牙托,清洁口腔,如刷牙后反复用生理盐水漱口;深吸气后用力自气管深部咳出痰液,置无菌容器内。应尽可能防止唾液及鼻咽部分泌物混入样品,不应用纸巾包裹痰液。 2 经人工气道吸引法 2.1 用物准备:负压吸引器、生理盐水、一次性吸痰管、无菌手套、无菌容器、化验单。 2.2 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等。 2.3 将患者头部转向操作者一侧。

2.4 进行手卫生后将一次性吸痰管末端拆开,连接吸引器,调节吸引器至适宜负压(成人:40.0~5 3.3kPa;小儿:<40.0kPa)。 2.5 将一次性吸痰管外包装去除,戴手套持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检查管道是否通畅。 2.6 折叠一次性吸痰管末端,插入口腔或鼻腔或人工气道至适宜深度,放开吸痰管末端,轻柔、灵活、迅速地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痰。见吸痰管内有痰液吸出,即折叠一次性吸痰管退出,将一次性吸痰管与吸引器分离(使用人工呼吸机者,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吸痰前后需吸入高浓度氧气1~2min)。 2.7 将痰液注入无菌容器内,如痰液黏稠可用一次性针筒向吸痰管末端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将痰液冲入无菌容器内。 (四)运送与保存 应在2h内送至实验室,否则应4℃冷藏,但放置时间不可超过24h。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操作流程 核对:核对医嘱及化验单,打印采血条形码、明确标本项目、 注意事项。 准备: 1、操作者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常规消毒物品一套、止血带、血培养瓶、 采血针、手套、注射器。 评估 : 1 、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 2、忠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正在进行的治疗。 3、肢体活动情况和静脉充盈情况,合理安排采血部位。 4、穿刺部位皮肤情况: 有无水肿、结节、疤痕、伤口等。 5、患者的心理状态,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 需求等。 告知: 1、血培养标本采集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2、采血后注意事项 要点说明 1、按检查项目及医嘱准备相应的血培养瓶 和采血量。 2、检查培养瓶有效期、有无破损、胶塞有无 松脱、瓶签模糊,瓶内培养液肉眼观察有 无絮状物、变质 使用过抗生素的患者,应在下次使用抗生素 之前采集血培养标本 使用密封培养瓶采血:再次核对患者信息。 1、成人血培养采血 8-10ml 儿童 1-5ml ,婴儿 0.5ml 1、将血培养瓶口的保护帽剔去,用酒精消毒瓶盖,干燥 1min 。 2、选择合适的静脉和穿刺点,在穿刺点上方约6cm 处系止血2、如用注射器采血,应将血液先注入厌氧 带,用 75%酒精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 瓶后注入需氧瓶,如用采血针采血,则涂擦,消毒区域达 3cm,静置 1min 待干。 应先注入需氧瓶,再注人厌氧瓶。 3、戴手套后用采血针头按静脉穿刺法穿刺血管,见回血后用 胶布固定针翼,接培养瓶,观察培养瓶内液体刻度,到达3、采血量不足时,先注入需氧瓶足够血量, 所需血量时反折针头,拔出培养瓶,轻轻颠倒混匀,换另 再注入剩余血液到厌氧瓶。 一瓶采血。瓶口贴封口,贴条形码,标注采血部位和采血 4、注意培养瓶用 75%酒精或 70%异丙醇消 时间。 4、换对侧肢体按同样方法采集另一组培养瓶。毒,但不能用碘酒消毒。 整理用物: 1、再次查对采血项目和患者身份,询问并观察患者 反应 ,交代注意事项。采集后的血培养瓶应立即送检,入不 2、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医疔废物按有关规定处置。能立即送检,应室温放置,不得冷藏。 3、扫描采集好的血标本并签收签名,及时送检。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护理目标】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患者、标本、送检准确。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 2、需两人共同核对医嘱,患者的血型必须与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血型 检验报告单、医嘱上的血型相符。 3、告知患者/家属交叉配血的目的与配合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按静脉采血法评估患者的静脉、皮肤情况并进行采血。 5.根据申请用血量决定交叉配血标本的量,若申请用血为200 mL则标本量为2mL,申请用血量每增加200 mL标本量增加1 mL。 6、床旁采血前再需两人同时在床旁再次核对医嘱、患者(按采血容器标签上内容)、患者血型、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 7、采血完毕,标本连同输血申请单马上送输血科(或检验科)。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与解释表示理解与满意。 2、采血准确、送检及时。 【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与静脉采血法流程图同。

【护理目标】 标本采集时间及容器符合检查要求,标本无污染,患者安全。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标准预防原则。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情况,准备血培养基。 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根据医嘱、评估结果选择恰当的血培养基与采血量。 5、采血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污染。 6.在申请单上准确记录采血量、采血时间、操作者姓名。 7.采血后,标本马上送检验室,防止标本变质、被污染。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解释与护理表示理解与满意。 2.采取标本方法正确,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3.标本送检与异常结果回报及时,异常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推荐)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二、粪便培养标本的采集 【护理目标】 操作规范,无污染标本,保持无菌操作。 【操作重点步骤】 1.核对医嘱与患者。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及排便情况。 3.告知患者/家属粪便标本采集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4.标本采集: 将检验标签贴在容器上,注明科室、床号、姓名、检验项目。 屏风遮挡,患者排便于清洁干燥便盆内,护士用消毒棉签取粪便带脓血、黏液的异常部分(成形约5 g,水样便约3 mL)置于培养试管中,放置前后均用酒精灯火焰消毒管口及管塞后及时送检。 如患者无便意,护士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后,用棉签蘸无菌生理盐水,由肛门插入直肠5~7 cm,沿肠壁轻轻旋转一周,擦取直肠表面的黏液后取出,置于培养试管(或保养液)中,常规消毒管口与管塞后,塞紧瓶塞,立即送检。 切勿粪尿相混,影响阳性检出率。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标本留取方法准确,标本无被污染。 3.标本送检及时。 【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与粪便常规及潜血标本采集流程图同。

三、寄生虫及虫卵标本的采集 【护理目标】 标本合格,采集后送检及时。 【操作重点步骤】 1.核对医嘱与患者。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及排便情况。 3.评估留标本时的室内外温度。 4.告知患者/家属粪便标本采集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5.标本采集: 将标本标签贴于容器上,注明科室、床号、姓名。 患者排便于清洁便器后,用棉签在粪便不同部位采取带血或黏液部分、蚕豆大(约5 g)的粪便放人清洁防渗漏容器(水样便可盛于大口清洁容器)中送检。 腹泻患者应取脓、血、黏液等异常部分。 服用驱虫剂、作血吸虫孵化检查时,留取全量粪便送检。 6.采集检查蛲虫的粪便标本: 方法一:在晚上23:00左右,患者感觉肛门周围发痒时,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签,自肛门周围皱襞处拭取,置于试管内,塞好管口送检。 方法二:嘱患者于睡前或清晨尚未起床前将留取标本用的透明胶布贴于肛门外围处(蛲虫常在午夜或清晨时爬到肛门处产卵)。起床后取下透明胶布粘有虫卵的一面贴于载玻片上或将透明胶布对合(粘有虫卵的一面在内)后立即送检。 7采集检查阿米巴原虫的粪便标本:在收集标本前三天,停服钡剂、油质或含金属的泻剂,以免影响阿米巴原虫卵或胞囊的显露。采集标本时将便盆加温至接近人体的温度,便后连同便盆立即送检。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标本留取方法准确。 3.标本送检及时。 【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与粪便常规及潜血标本采集流程同。

(检验科)临床输血标本采集要求和流程

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 输血标本采集要求和流程 输血是临床救治危重病人的手段之一,为了受血者得到安全、有效、准确、无误的治疗,标本的正确采集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对临床各科送检的血型血清学检测标本(定血型、配血、备血)有如下要求: 1.医师确定输血后,病房护士应根据《输血申请单》的信息准备标本采集试管,到床边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并贴上标签。 2.抽静脉血2-4ml血(用EDTAK抗凝),随即在床旁注入贴有正确无误标签的试管内,不准离开床边后再贴标签。未查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指标检验的,要同时抽一管不抗凝血,填写输血前检查申请单送检验科。 3.由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输血记录单》、《领血单》一起送到输血科,在标本接收登记本上登记,双方逐项核对后验收并签字。 注意事项: 1.标本不能溶血,因溶血会掩盖配血不合的异常反应。不许抽取胸,腹腔等处积血作配血标本。严禁从正在输液的输液管内抽取血样。 2.因右旋糖酐对配血有干扰,故应在病员输注前进行采血。 3.配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超过3天的标本不能代表当前病人的免疫学状态。特殊情况下(如妊娠、病人血管条件差、采

血困难者)也可例外,适当延长到5天。 4.输血科收到血样应逐项核对,如对血样与病人身份有怀疑,或血样质量不合格,应要求重抽,不允许随意修改错误的标签或错误的《输血申请单》或用不合格血样配血。 5.合格血样如不需配血,应按送检时间分别放入4℃冰箱内位置保存,输血标本至少保存7天。 不合格标本拒收的条件: 血量过少、溶血、非EDTA抗凝的血标本,标签模糊,字迹不清,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信息不符或对患者身份有怀疑等有输血安全隐患的情形。

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一、【目的】 1.评估患者痰液的量、颜色、气味及浓稠度。 2.了解疾病进展和治疗成效。 3.收集患者痰液做细菌培养、细胞学检查,协助诊断。 二、【操作前准备】 1.评估: (1)患者病情、年龄、治疗、排痰情况和配合程度。 (2)评估患者口腔粘膜有无异常。 (3)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粘稠度。 (4)解释留痰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2.护士准备:洗手、戴帽子、口罩。 3.用物准备:化验单、痰标本容器(留取痰培养标本时需备无菌标本容器 及漱口液)、吸痰用物一套(一次性痰液收集器、无菌手套、生理盐水、 负压吸引器一套)。 三、【操作步骤】 1.双人核对医嘱,打印条码。 2.按医嘱备痰标本容器,容器上贴好条形码。 3.洗手,戴口罩、手套。 4.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向病人解释,取得配合。 5.指导或帮助患者按要求排痰: (1)常规痰液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清洁容器内。标本不小于1ml,痰液内禁止混入漱口水和 食物残渣。 (2)痰培养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无菌容器内。 (3)难于自然咳嗽、不合作或人工气道患者痰液采集法:取舒适卧位,先叩击患者背部,戴无菌手套连接集痰器与负压吸引装置,抽吸痰液 2-5ml于集痰器内。 (4)24小时痰标本采集法:在广口瓶内加少量清水患者起床后进食前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至次晨进食前漱口后最后一口痰结束,全部痰 液留入集痰瓶内,记录痰标本总量、外观和性状。(须在容器上注明 起止时间) (5)咽试子采集法:患者用清水漱口,取出无菌试子蘸取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用压舌板轻压舌部,迅速擦拭患者口腔两侧鄂弓、咽、扁桃体的 分泌物,避免咽试子触及其他部位;迅速把咽试子插入无菌管内塞紧。 6.脱手套,消毒双手,再次核对,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7.观察痰液的色,质,量。 8.处理用物,洗手。 9.按要求将痰标本及时送检。 四、【注意事项】 1.除24小时痰标本外,痰液收集时间宜选择在清晨。 2.查痰培养及肿瘤细胞的标本应立即送检,也可用95%乙醇或10%甲醛固定 后送检。 3.避免在进食后2小时内留取咽拭子标本,以防呕吐,棉签不要触及其他 部位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痰标本采集考核标准

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

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 患者,李正,男,30岁,因乏力、纳差入院,患者T38.5℃,P90次/min,R20次/min,BP120/80mmhg。遵医嘱静脉采血检查肝功能。 一、评估 1、核对医嘱和检验申请单,患者姓名、床号、申请检验项目。 2、持化验单至患者床旁查对床号、姓名。 护士:“您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患者:“李正”。 护士“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您可以叫我小☆,请问您吃早餐了吗?”患者:“没有”。 护士:“您今天感觉怎么样?没吃早餐没有什么不适吧?” 患者:“还可以,最近总不想吃东西”。 护士:“今天需要抽大约3ml的血为您做肝功能检查,这一点血对您 身体没有影响。” 患者:“好的,抽点血检查,我自己也放心一点”。 护士:“您准备抽哪侧手臂的血管,给我看一下好吗?” 患者:“右边吧。” 护士:“请您先做准备,我去准备用物就来给您抽血。” 患者“好的。” 3、口述: a)评估患者:已按照要求进行采血前准备,患者局部皮肤及血管情

况好(静脉又直又清楚,弹性好,局部没有硬结、瘢痕、炎症),患者对疾病和采血的程度认知,无焦虑、恐惧情绪。 b)评估环境:宽敞,整洁,安静,光线明亮充足。必要时开灯,拉 床帘。 c)评估自身:着装穿戴整齐,对血标本采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熟悉, 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D) 评估用物:一次性用物均在有效期内,包装无破损无漏气,所有用物准备齐全,摆放有序,符合操作要求。 二、用物准备 1、再次核对用物和检验项目条码:试管架上放标本容器(根据检验目的备干燥试管或抗凝试管),容器外贴上标签,注明住院号,姓名,性别,科别,年龄。 2、治疗盘内放:压脉带、皮肤消毒剂、无菌棉签、小枕、手套、一次性真空采血针、一次性治疗巾、剪刀、检验单、弯盘,必要时备胶布或输液贴。 三、实施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 护士:“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患者:“李正”。 护士:“您准备好了吗?我现在要给您抽血了。” 患者:“好的。” 2、协助取合适体位,露出一侧手臂。再次检查抽血部位局部情况,

HIV血液标本采集 储存 转运流程

桑梓卫生院 HIV血液标本采集、储存、转运流程 1、采集 (1)所需材料:乳胶手套,工作服,帽子,口罩,注射器,止血带,医用酒精棉球,无菌棉签,医用酒精,碘伏,采血枕,一次性纸垫,试管及试管架。 (2)采血方法: 采血员洗手,戴手套,帽子,口罩。 ●70%酒精清洁采血工作台面,铺上一次性纸垫。 ●在采血枕上铺上一次性纸垫。 ●让调查对象坐在凳子上,露出一只胳膊直至上臂, 袖口不可过紧。 ●将胳膊放在采血枕上,掌心向上,用止血带在上臂 扎紧,肘部应低于心脏水平线。 ●在肘前区寻找鼓起的静脉,并且该静脉与周围组 织固定良好,触摸该静脉,确认是静脉。 ●用碘伏成同心圆状向外消毒,不得用手接触己消 毒部位。 ●用酒精成同心圆状向外消毒。 ●待酒精彻底干燥后,让调查对象用力握拳。 ●沿血流方向,以与前臂成150°将针头插入静脉 内。

●血液流入采血管,松开止血带,让调查对象慢慢松 开拳头,待血液到达采血量要求后,将采血针头拔出的同时用无菌棉球按住采血伤口。 ●采血管编号后直立、按顺序插入试管架内。 ●嘱咐调查对象按住棉球5分钟以上,抬起胳膊使 之高于心脏水平;将针头弃入金属制容器桶,一次性纸垫等放入垃圾桶。 (3)血清采集 ●取静脉血3ml,室温放置2小时,待血液凝固、 血块收缩后,3000rpm离心15分钟,吸出血清备用,编号登记。 ●抗凝血样品采集:用注射器抽取静脉血,转移至 加有抗凝剂的试管内,反复 轻轻颠倒混匀6~8次,编号登记,备用。 2、样品编号 (1)编号原则:唯一性原则,简明性原则,稳定性原则。 (2)方法:样品编号前4位数字为年代号,后4位为样品序号 □□□□-□□□□ 年代号:为年代后四位,例如:2010年,年代号为2010 样本序号:按采样或接受样本先后顺序进行的流水编号 3、样品的保存

检验科标本采集流程

检验科标本采集流程 患者采血前的准备 1. 一般要求:病人在采血前24h内应避免运动和饮酒,不宜改变饮食习惯和睡眠习惯。静脉血标 本采集最好在起床后1h内进行。采血时间以上午7~9时较为适宜。门诊病人提倡静坐15分钟后再采血。 2. 采血时间:有些血液成份日间生理变化较大,因此应相对固定采血时间,一般以清晨空 腹抽血为宜〈急症项目除外〉。 3. 患者体位:有些血液成份存在立位与卧位之间的差异,为减少这种影响,取血病人的体 位应相对固定。一般采用坐位取血,而且取血前应让病人有10分钟的时间稳定自己的体位。 4. 剧烈的运动:激动的情绪都会影响到一些血液成份浓度的变化,取血的当晨病人不宜做 剧烈的运动,避免情绪激动,取血前应有10分钟的休息。 5. 输液的影响:由于边输液边采血影响血液成份的测定!规定输液时应在输液的另一侧手 臂取血。 6. 生活方式的影响:烟、酒、咖啡及高脂、高糖饮食,可使血液中某些成份高于正常,需 与一般病理情况相区别,取血前几日应注意避免。 7. 生理差别的影响: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及妇女的妊娠期、月经期,血液成份有一定的生理 差异,应注意与病理情况区别。 8. 葡萄糖耐量测定:试验前三天正常饮食,试验当日清晨空腹抽血2ml,并同时留尿。将 100克葡萄糖溶于300ml温水中嘱病人一次服下,立即记录时间;然后分别在服糖后60、 120、180分钟,各抽血2ml,并每次同时留取尿液,注名管号和杯号,立即送检,分别测 定血糖及尿糖。 静脉血液采集作业流程 1. 目的 抽取静脉血标本以做各项检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科做生化、免疫、血常规等项目所需血液标本的采集。 3. 物品准备:止血带、一次性垫巾、无菌棉签、复合碘消毒液、一次性采血针、负压真空 管(数量和种类根据要求选取后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及有无漏气)、试管架、编号笔等。 4. 检验申请单填写要求: 4.1 检验申请单用钢笔填写,使用正楷字,字迹清楚,填写完整。 4.2 填写内容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送检标本、检验项目、标本采集 年月日时、申请医生及采样者签名。 5. 操作步骤: 5.1 查对检验申请单、受检者姓名及是否已按医嘱准备,向受检者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 作。在采血管上贴好与检验申请单相对应的标签。 5.2 选择血管,常用肘窝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内侧静脉,小儿可采用颈外静脉、大隐静 脉。 5.3 在穿刺部位肢体下放一次性垫巾、止血带。 5.4 用复合碘棉签消毒穿刺部位。 5.5 在静脉穿刺部位上方4-7厘米处扎止血带,嘱受检者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 5.6 穿刺:推荐使用真空采血技术。摘掉静脉穿刺针上的保护套,进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 用贴好标签的负压真空管采集静脉血,松开止血带,受检者松拳,用棉签压住进针处,拔出 针头,嘱采血对象按压2-3分钟。 5.7 为受检者整理衣袖。

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痰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 要点说明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二、粪便培养标本的采集 【护理目标】 操作规范,无污染标本,保持无菌操作。 【操作重点步骤】 1.核对医嘱与患者。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及排便情况。 3.告知患者/家属粪便标本采集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4.标本采集: 将检验标签贴在容器上,注明科室、床号、姓名、检验项目。屏风遮挡,患者排便于清洁干燥便盆内,护士用消毒棉签取粪便带脓血、黏液的异常部分(成形约5 g,水样便约3 mL)置于培养试管中,放置前后均用酒精灯火焰消毒管口及管塞后及时送检。 如患者无便意,护士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后,用棉签蘸无菌生理盐水,由肛门插入直肠5~7 cm,沿肠壁轻轻旋转一周,擦取直肠表面的黏液后取出,置于培养试管(或保养液)中,常规消毒管口与管塞后,塞紧瓶塞,立即送检。 切勿粪尿相混,影响阳性检出率。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标本留取方法准确,标本无被污染。 3.标本送检及时。 【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与粪便常规及潜血标本采集流程图同。

三、寄生虫及虫卵标本的采集 【护理目标】 标本合格,采集后送检及时。 【操作重点步骤】 1.核对医嘱与患者。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及排便情况。 3.评估留标本时的室内外温度。 4.告知患者/家属粪便标本采集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5.标本采集: 将标本标签贴于容器上,注明科室、床号、姓名。 患者排便于清洁便器后,用棉签在粪便不同部位采取带血或黏液部分、蚕豆大(约5 g)的粪便放人清洁防渗漏容器(水样便可盛于大口清洁容器)中送检。 腹泻患者应取脓、血、黏液等异常部分。 服用驱虫剂、作血吸虫孵化检查时,留取全量粪便送检。 6.采集检查蛲虫的粪便标本: 方法一:在晚上23:00左右,患者感觉肛门周围发痒时,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签,自肛门周围皱襞处拭取,置于试管内,塞好管口送检。 方法二:嘱患者于睡前或清晨尚未起床前将留取标本用的透明胶布贴于肛门外围处(蛲虫常在午夜或清晨时爬到肛门处产卵)。起床后取下透明胶布粘有虫卵的一面贴于载玻片上或将透明胶布对合(粘有虫卵的一面在内)后立即送检。 7采集检查阿米巴原虫的粪便标本:在收集标本前三天,停服钡剂、油质或含金属的泻剂,以免影响阿米巴原虫卵或胞囊的显露。采集标本时将便盆加温至接近人体的温度,便后连同便盆立即送检。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标本留取方法准确。 3.标本送检及时。 【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与粪便常规及潜血标本采集流程同。

输血标本采集流程

北海市中医医院 临床输血标本采集流程 一、目的 保证临床输血标本的正确采集和临床输血安全 二、范围 临床各输血科室 三、职责 护理人员必须认真采集输血标本 四、工作流程 (一)确定输血后,由采血者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到患者床旁当面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血型、诊断、住院号、特殊患者的腕带。儿科病人应根据父母或监护人识别来采集血样。 (二)采集后应立即进行准确地标记和记录。如病人科别、床号、姓名;标本采集人姓名和采集时间,以便采集后的标本上可识别病人的信息与输血申请单上指定病人的唯一信息相同,并保证采集者的身份和采集时间等可以准确地被识别。 (三)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贴有标签的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经核对后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四)输血科对临床所送标本经双方核对无误后进行标本登记,并签时间和全名。 (五)血标本不能溶血,不能被稀释(不能从输液管中获取)。使用右旋糖酐、聚乙酰吡咯酮等大分子物质治疗后采集的血标本应作标记说明。脂肪乳可干扰配血实验结果,在输用脂肪乳之前应抽取血标本备用。

北海市中医医院 输血查对制度 一、取血时的查对: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二、输血时前的查对: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三、输血时的查对: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四、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 五、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