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发表时间:2019-07-31T09:41:17.763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9期作者:安艳菊

[导读] 充分认识电力造价控制的特殊性,理论结合实践,了解影响电力造价的控制因素,并作出有效方案,进而从根本上加强电力造价控制。

摘要:电力造价控制即应用经济和技术手段,有效控制管理电力工程的造价。随着政策制度日渐完善,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近年来,电力造价控制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然而,与其他工业项目相比,电力工程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施工技术复杂等特点。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复杂性表现为主体多样性、技术专业性、项目阶段性及实施动态性。作为电力造价控制人员,充分认识电力造价控制的特殊性,理论结合实践,了解影响电力造价的控制因素,并作出有效方案,进而从根本上加强电力造价控制。

关键词:电力工程;造价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一、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

电力工程比较繁琐,涉及了非常多的内容,为了满足管理目标,就应该从造价出发,以此为起点,有效控制每个环节。电力工程的造价管理具有深远的内涵,为了做好管理应该进一步了解内涵实质,电力工程的造价管理是在进一步掌握技术、法律以及经济等多种手段的前提下,经过合理控制和调配,将工程最大生产力进一步释放出来,完善配置资源,经过减少制造成本,实现进一步控制造价范围的目标,将项目各节点按照优化条件实施限额等分,产生项目科学规划以及设计,进而充分预测、管控、完善、监督以及分析项目的建设全过程,保证电力工程项目进一步达到预定目标,确保企业的项目投资效益实现最大化。

二、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造价控制与管理中出现漏洞

由于工程设计、施工以及建设等各个环节都可能影响电力工程的造价管理,这使得目前电力工程造价受到多个单位的影响,尤其是上述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与自己单位利益相关的事情时,可能会加大造价的控制力度,在遇到与自身利益无关的事情时,可能没有注意造价管理,出现过度开支的情况,没有重视造价的合理控制。在实际建设中,也很少有相关部门对整个工程的造价进行全面的控制,这就导致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缺乏严格的控制,工程造价主要是根据实际支出进行报销,这对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电力工程在审批时往往也会遇到一些问题,部分负责人为了中标,盲目低报工程造价,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往往无法满足施工对资金的需求,而不断追加资金,这导致电力工程的造价管理更加复杂,缺乏良好的经济效益。

2、管理人员自身能力不足

电力工程的造价管理与其他工程相比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更加苛刻,除了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经济常识以及相关法律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扎实的实际操作能力。

3、招标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

目前我国主要是采取代建制,为了确保工程项目代建的效果,需要权威部门或单位进行监督,这样才能确保市场的平稳发展。但是在目前许多地区的招标过程中,尤其是中小型工程的招标中都存在许多的问题。

三、电力造价控制的改善对策

1、营改增政策下电力造价控制改善对策

营改增是一把双刃剑,用不好会影响工程造价控制难度,用的好会促进电力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的规范化管理。

工程造价人员在计算工程造价时需要更加敏感的分析税费调整引起的变化,进而更好控制造价。电力造价人员统计设备费及材料费时,需要将进项税扣除之后在分部分项工程费中来计算,同时应当注意企业管理费的调整。对于措施项目费,应当重新进行测算并调整费率。

在内部管理方面,电力建筑行业应当按时收集并妥善保存增值税抵扣凭证,保证所持的发票可以尽量多的抵扣。

电力建筑行业应当提高招投标水平,并降低营改增后税费的不确定性,全面提前预判增值税产生的各种影响。合同条款中应当针对这些影响作出相应的约定,从而转嫁税负,规避风险。针对甲方提供的大宗型材料,根据国家财税(2017)58号文件规定,总承包单位为建筑房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提供的服务,建筑单位自行采购钢材、混凝土砌体材料、预制构件的,可以运用简易计税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可减少税务。

2、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改善对策

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进一步决定了设计的深度,于是需要对设计人员开展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让其深入了解施工工艺的具体流程,而不仅仅是一纸空文。同时,在造价管理的过程中还应该将市场与电力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引入先进的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策略,持续提高自身效益。比如,在造价管理进程中,要采取合理以及科学的策略,让电力工程的建设工期进一步减少,对造价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不断降低资金成本,让经济效益获得持续提升。

要求我们对管理策略进行不断优化,强化与每个部门的交流合作,引入优秀的工程管理策略。电力工程的造价关系到若干个方面,在操作进程中,应该依次整合将其对应起来,把若干个信息和自身实际进一步结合起来,制定出优良的造价管理方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3、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改善对策

①更好地建立招标问责制度,保证招标清单划分准确、无漏项问题,保证价格的科学性,方便投标单位进行报价。②作为招标人,要严格把关招标文件,尤其注意对各主体单位所负责内容和界限进行明确的约定。保证价款调整的准确性,评判办法的合理性。

4、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改善对策

①注重材料价格控制,“货比三家”,勤于向市场进行询价,有效掌握市场价格动态,形成“电厂材料价格大数据”,加强对材料领取、出库、入库等各个环节的管理,降低材料损耗,减少材料浪费。合理的使用机械,保证高效完成工程的前提下有效调配,从而减少无效利用比例。②严格把控签证,保证签证范围精确、签证内容明确、签证责任方准确,同时促进造价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的沟通交流。③充分发挥运用人力资源,加强现场组织管理。施工管理人员不仅通过监控,更应当勤于深入现场管理约束农民工,提高相关人员责任意识,严格杜绝停工、窝工,必要时出台一些奖惩措施,保证良好的施工节拍。④严格把控施工进度,确保按期施工,防止浪费建设成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