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近五年中考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河南省近五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河南省近五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河南省近五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一、试卷特点1、2007年试卷特点(1)通过增加历史图片量,考查学生从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选择题有6道题中都引入图片(第2题、7题、10题、12题、17题、20题),其中第2、10、17题引入的是单幅图,第7、12、20题引入的是双幅图。

(2)非选择题考查学生从具体的文字叙述中提取历史事件的能力。

例如:22题材料题中给出四则材料让学生从这些文学叙述中提取历史事件,并从中筛选出哪些事件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

23题通过三小道文字叙述题,让学生从中提取它们所反映的的重大历史事件:俄国的十月革命,八一南昌起义,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3)非选择题考查学生从表格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25题给出美国的发展壮大简表让学生从中提取信息并让学换角度思维设计表格美国发展壮大的过程,这又考查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26题给出欧美与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对比年代尺表格,让学生从中提取信息并进一步自已动手完成表格2、2008年试卷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重要人物的重大贡献。

例如:试题涉及到的重要人物有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孔子;建国后工人阶级的代表铁人王进喜;有功勋卓著、品德高尚、用巨大的人格魅力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周恩来总理;还有美国人民心目中的改革英雄罗斯福。

(2)贴近现实,不避热点。

08年发生在国内的热点一是改革开放30周年,二是百年奥运会,还有一个就是周恩来庭辰110周年,还有另外一个当前社会重大问题即抗震救灾这一热点问题。

这四大热点问题,在中考试卷中涉及到了三大热点问题。

如第23题涉及改革开放30周年;选择题第8题,非选择题第21题涉及到奥运会。

第22题要学生写出周恩来的主要功绩。

(3)突出专题性。

例如:第24题以一系列国际会议为线索,考查国际会议对世界局势产生的重大影响。

第25题把中外思想家的重要理论及产生作用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考察。

(4)以知识为依托,联系河南文化,贴近学生的生活。

分析近年河南中考物理试题特点

分析近年河南中考物理试题特点

分析近几年河南中考物理试题特点感悟命题方向、探讨复习策略新学期伊始,勤政务实的局领导、校领导高瞻远瞩,以教学为中心,狠抓质量;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狠抓各项常规要求,稳步开展各项工作。

作为初中毕业班教师,为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不敢怠慢,物理组全体成员新学期刚开始就投入紧张的工作,分析近年中考试题,酝酿商讨新学期的设想、计划、学案编写等。

大致内容汇报如下。

一.近几年河南中考物理试题的突出特点1.试卷整体情况和题型分布情况基本不变2.有关能量和能源的分值增加3.有关功和能以及能量转换效率的计算增加4.在综合应用题中加入实验操作内容5..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要求更高6.需要进行语言叙述的内容更广泛且要求更高7.对计算能力的检测更全面对计算能力的检测内容涉及:密度、压强、功、热量、电能、机械能、关于效率的计算。

全面检测学生对各种形式能量的计算能力以及对能量转换效率的计算能力。

8.各类试题的综合性更强。

例如(2010年4)学习物理离不开数学方法的支持,例如,有些物理量之间的比值就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可以把它定义为一个新的物理量。

在我们学过的物理量中,利用这种方法定义的有速度、密度、等。

既考查学生是否理解用比值表示的物理量,又考查学生是否具备“总结归纳”的学习能力。

二.感悟近几年河南中考物理命题方向1.稳中有变,变中有新,新中更活。

近年中招试题发展趋势:稳中有变,变中有新,新中更活。

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的类型、分值分布及试题难易程度将保持基本稳定。

阅读量大约控制在四千字以内;有关计算的分值约为20分左右;有关叙述的分值约为10分左右。

用于考查基本物理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社会生活情景将更新。

试卷的总体难度不会增加。

与能量、能量的转化及利用相关的内容将更加广泛,形式将更加灵活,有可能成为中考试卷中的亮点。

重视教材中有关能量与能源的内容,将物理概念与相关计算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

2、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仍是考查的主流。

备战年河南近五年数学中考分析报告

备战年河南近五年数学中考分析报告

题型一:几何动点问题、几何计算与证明
(14年)22.(10分)(1)问题发现 如图1,△ACB和△DCE均为等边三角形,点A、D、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 (1)填空:(1)∠AEB的度数为 ; (2)线段BE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2)拓展探究 如图2,△ACB和△DCE均为等边三角形,∠ACB=∠DCE=900, 点A、D、E在同一直线上 ,CM为△DCE中DE边上的高,连接BE。请判断∠AEB的度数及线段CM、AE、BE之间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解决问题 如图3,在正方形ABCD中,CD=。若点P满足PD=1,且∠BPD=900,请直接写出点A到BP的 距离。
第三部分:解答题
(13年)23、(11分)如图,抛物线与直线交于 两点,其中点在轴上,点的坐标为。点是轴右侧的 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作轴于点,交于点.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的横坐标为,当为何值时,以为顶点的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3)若存在点,使,请直接写出相应的点的坐标
F
C
(13年)15、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点 E是BC边上一点,连接AE,把∠B沿AE 折叠,使点B ` 落在点B1处,当△CEB1为直角三角形时,BE的长为 __________.
1
(14年)15.如图,矩形ABCD中,AD=5,AB=7.点E 为DC上一个动点,把△ADE沿AE折叠,当点D的对 应点D/落在∠ABC的角平分线上时,DE的长为_____.
第三部分:解答题
第三部分:解答题
统计考点
(1)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2)极差、方差、标准差 (3)总体、样本、样本容量 (4)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第三部分:解答题
第三部分:解答题

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近几年)

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近几年)

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柘城县第二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组编写)2015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一、积累与运用1、(2分)字音的辨析。

涉及多音字、形似字。

2、(2分)字形的辨析。

注意同音字、形似字。

易错的原因是对词语的不理解。

如平心而论、家具、震慑力等。

3、(8分)古诗文背诵默写的能力。

涉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零丁洋》《爱莲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部是《新课标》推荐篇目。

4、(4分)名著阅读。

二选一。

(1)涉及《西游记》《水浒》,要求简述主要情节。

(2)童话:《夜莺》(《安徒生童话》)《渔夫和他的妻子》(《格林童话》)。

要求结合主要情节谈感受。

这道题由点切入,紧扣原著,考查了学生真实的阅读经历和体验,意在引导学生走进名著,与名著真正的亲密接触。

从近年来名著阅读考查特点来看,考生只有真正阅读了名著,才有可能正确地作答。

5、(4分)语言的衔接与连贯。

以补充句子的形式考查。

6、(7分)材料归纳概括及图文转换能力的考查。

二、现代文阅读(29分)(一)《滴水之恩》(16分)7、(4分)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

稳中有变:按时间先后顺序表述。

8、(4分)考查人物的作用。

从情节、和主题两方面分析。

变化:次要人物。

9、(4分)人物形象的分析。

必须结合相关情节进行。

形象+分析。

10、(4分)尾段的作用。

新题型: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

(二)《为什么不读经典》(13分)11、(4分)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12、(2分)考查首段的作用。

注意:对议论文而言,首段的作用一般是引出论点(或论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作为论据证明论点。

13、(4分)考查对论证思路的分析。

其实就是对层次的把握,答题时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加一些诸如“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表示起承转合关系的词语。

14、(3分)考查找恰当论据的能力。

万变不离其宗。

考生必须弄清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论据一定要能证明论点。

2024河南中考数学试题评析

2024河南中考数学试题评析

2024河南中考数学试题评析中考是每个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试,决定着他们的高中学业发展。

其中数学科目一直被认为是学生们最为困难的科目之一,曾有人说过:“ 胜数学者胜中考”。

2024年中考拉下帷幕,当我们仔细分析今年的数学命题,我相信有经验的数学老师都会有一种意料之中的快意,下面我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稳中求变。

我从2002-2022河南中考数学试题做过对比分析,这里面有五次大的转折,基本呈现五年有调整,前二次转折无论从题量还是题型甚至知识点考查调整比较大,更倾向于 变”;后三次转折可以说是微调,更注重 稳”。

1.我们先来说说稳。

发展到现在主要有三不变:①结构不变:闭卷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题目共计23题,填空选择15题45分,解答8题75分。

②题型不变: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解答题主要涵盖——计算求解、推理证明题、应用性问题、阅读分析题、类比探究性问题、开放性问题等。

③考查知识点不变:以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为主,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为辅。

2.我们再来说说变。

三变”。

①选择题由原来的6题升为8题,再升为10题,填空题由原来的9题降为7题再将为5题。

②题目难度下调,2024难度系数0.65-0.70,满分120,基本平均分78-84;③阅读量增大。

二、变中求新。

1.体现教-学-评一致性。

可以说原来我们的数学中考是考什么,学什么,所以每一年都会有 惊喜”,正如有人说平时学了一粒沙,考试考了撒哈拉;现在依据新课程标准转变为学什么,考什么。

以前我们每年可以扒拉出上百套全国各地中考试题,以后这种情况将不复存在了。

新课标明确规定学业水平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终结性评价。

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为评价区域和学校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提供重要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2025与2026届仍延续的是2011版课标,今年暑假后七年级新生将正式使用新教材,2022版新课标也正式落地。

河南省近五年语文中招试题研究

河南省近五年语文中招试题研究

说明文阅读
4.辨析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2012年15题 第④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两种并分析其作用。(4分) 2009年13题 第⑧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3分)
5.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2012年16题 本文的语言及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任选一方面,结合第⑤段的内容 加以分析。(3分) 2009年14题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匠人与大师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我们不应满足于敝“匠人”,要有较高目标、有追求、有不断创新的精神。(2分。
意思对即可。若只答匠人和大师的区别不给分) 14.第③段、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比喻论证,把匠人凭经验做事比作一个一个摘瓜,把大师按规律做事比作提瓜藤,生 动形象地论证了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
(2)举例论证:通过举X的例子,具体有力的证明Y观点.从 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 者)
(3)比喻论证:把X比作Y.证明Z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 理阐述的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4)对比论证:通过X与Y对比,鲜明、有力的证明Z观点.使 论证更有说服力.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对比论证,用匠人和大师不同的摘瓜方式作对比,突出大师已上升到理论层面,靠 规律运作。(答出一种即可)
举例论证,以鲁班由匠人到大师的经历为例,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只有追求更高的目标 才会断进步的道理。(一处2分,共4分) 15.笫④段中有一个事实论据不恰当,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2分)
画家的事例不恰当。第④段阐述的观点是“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而这个论 据的重点在目标和信念上,不能很好地证明观点。(意思对即可。2分) 16.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4分) 先从三个方面分析匠人和大师的区别,然后揭示研究这种区别的目的,提出中心论点, 最后总结全文。(意思对即可。4分。只答“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1分)

2024年河南中考数学试卷分析报告

2024年河南中考数学试卷分析报告

2024年河南中考数学试卷分析报告前言本文旨在对2024年河南中考数学试卷进行全面分析和评述,以探究试卷设置的难易程度、题型分布和考查知识点的情况,为教育工作者和考生提供参考。

一、试卷概述本次数学中考试卷共分为两部分:选择题和解答题。

选择题占试卷总分的60%,解答题占试卷总分的40%。

二、选择题分析1. 难易程度选择题部分的题目难度适中,大部分题目采用多项选择题形式,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

2. 题型分布选择题部分主要分为单选题和多项选择题。

其中,单选题占选择题总数的60%,多项选择题占选择题总数的40%。

3. 考查知识点选择题涵盖了数学的多个知识点,包括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

在代数方面,试题主要考察了代数式计算、方程与不等式等内容;在几何方面,试题聚焦于图形的性质与变换、空间几何等;在概率与统计方面,试题涉及了概率计算和数据分析等。

三、解答题分析1. 难易程度解答题部分的题目整体难度适中偏易,考查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推理能力。

2. 题型分布解答题部分主要分为计算题和证明题。

其中,计算题占解答题总数的70%,证明题占解答题总数的30%。

3. 考查知识点解答题更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能力培养。

其中,计算题主要涵盖了多个知识点,包括代数、几何、数列等。

在证明题方面,主要考察了几何证明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试卷整体特点1. 综合性强2024年河南中考数学试卷整体而言,试题偏重综合性能力的考查。

试题设计注重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 关注基础知识试题中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较为全面,注重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的掌握和运用。

同时,试题涵盖了各个学习层次的知识点,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水平。

3. 强调数学思维试题设计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结语本次数学中考试卷整体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试题设置合理,符合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要求。

近五年(2012-2016年)河南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近五年(2012-2016年)河南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近五年河南中考历史试卷分析鹤壁市兰苑中学曹伟伟从2012年到2016年,历史试卷的总体特点是越来越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为学生的结题能力没有相应提高,所以,试卷总体难度是越来越难。

一个明显表现就是:前几年我市历史中考上线分数在42分左右,自市高中扩招以来,上线分在35分左右,虽然有扩招的原因,但高分段学生较少。

2012年我带初三时,中考历史47分、46分等45分以上也有一些学生,但最近两年,我带的班级45分以上几乎没有,年级里45分以上的也是屈指可数。

虽然有生源的因素,但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来历史题难度的提高。

根据这个总体变化,结合近五年的试卷题目,我主要从以下十个方面分析试卷及备考时应该主要的问题。

1、越来越注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答案并不难,但学生如果读不懂题目中的逻辑关系,则河南选出正确答案。

比如2012年第19题:下面哪一国际组织的出现反映了欧洲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式已经影响了其他地区的发展方向()A联合国B世界贸易组织C北约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这个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但是,学生绝大多数会选择B世界贸易组织。

这是因为学生都题目时,只分析出欧洲发展的方式是联合,但却没有读出题目考查的是经济联合这种方式对“其他地区的发展方向”的影响,既然是“其他地区”,所以全球性的组织便不能选。

类似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题目,每年都有,比如:2014年第3题、2015年第16题等等。

2、对历史细节的考查。

学生如果复习时不注意课本上的细节,在碰到这类题目时,就找不到突破点。

这类题的特点是:知识点在书上,如果复习到了,答案很简单,几乎不用思考,但是如果学生依赖于开卷,平时复习不到位,就算做题多,也会事倍功半。

比如2013年第7题: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的人是做不出来的。

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

”由此可知他感叹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正确答案是A辽沈战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五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一、总体概述
从整体上来看,试卷结构稳定、分值稳定、覆盖适中、题量适中,总之,要求重视双基、强化运用、鼓励创新。

二、具体分析
(一)试卷内容
1、积累与运用
2、现代文阅读
3、古诗文阅读
4、作文
(二)详情分析
总结:
1、注重双基,字词和默写是必考点。

2、从上表可以看出,句子衔接的考查不少,形式多样,但重点都是考查上下句的衔接,注意整体感知语段的意思。

3、名著阅读作为中考的必考题,模式都是二选其一,在一定程度上给考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降低了考试的难度,并且从近五年的考试中可以看出《西游记》《水浒》的出现频率最高,几乎每年都会涉及,是名著中的重点。

4、其实信息提取和综合性题目的考查综合起来就是对语言综合运用的考查,这类题越来越受到出题人的青睐,其特点就是综合性强。

题目不再是单一的考查,而是给出一则或多则材料,下设不同的考点。

另外,这类题也一定会越来越多地贴近生活,关注国计民生,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且时效性强。

1.记叙文阅读是河南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必考题型,且考查点较为固定。

2. 所选文章主题多反映美好品质和情感,启示人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3. 近五年均为四道小题,每小题2~4分,总分值为16分,在现代文阅读中所占分值最大;
考查方式以简答分析为主。

4.近五年来概括文章内容的题目是必考题,考察的是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信息的筛查能力。

5.主旨探究题、标题含义及作用和句子、词语赏析题也是记叙文题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明文的考查点相对较少,并且比较固定,基本考查说明文的常考点
常考题型主要有下面几点:
1.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2.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4.明晰说明顺序
议论文的考查一般从论点、论据、论证三个方面设题,考查点相对固定,议论文文章选材侧重于人格修养、读书求知、哲理思辨等人文性较强,对学习生活、人格修养等有引导意义的文章,从近五年的中考中体现的很明显。

现代文阅读的总结
河南中考试卷一直采用记叙文为必考题,说明文和议论文任考其一的搭配方案。

从近五年的考情来看,近三年来均是议论文,对于2021年中考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都是我们要把握的重点。

1.模式均为课内加课外的考题模式,分数均为10分)。

2.文言文的前两题都是词语和句子意思的考查。

3.需要注意的是,近五年的文言文并没有出现重复考查的文章。

1.在考查范围上,河南中考对古诗词的考查以考纲规定的34首古诗词(曲)为考查范围,注重对写景抒情类、爱国言志类作品的考查。

近五年所考查的篇目未重复出现。

2.在考查内容上,主要考查分析诗人情感、赏析诗句或重点字词等。

河南中考作文试题分值不变位置不变,近五年一直采用“二选一”的命题形式,且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有利于考生塑造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小结
通过一一比对分析,发现河南中考注重基础知识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这利于我们下一步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