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文言文实词积累
成语中的古文知识

成语中的古文知识一、积累重点实词掌握实词的含义是读懂文言文的第一步,而成语中则保留了重点实词的特殊意义。
利用成语,可以比较轻松地掌握实词的意义:飞禽走兽:走,奔跑引而不发:引,开弓;发,射箭扬汤止沸:汤,热水短兵相接:兵,兵器相机行事:相,仔细看不刊之论:刊,删减不易之论:易,改变亡羊补牢:亡,逃跑;牢,牲畜的圈感激涕零:涕,眼泪揭竿而起:揭,举起穷兵黩武:穷,终极,竭尽无声无臭:臭,气味尾大不掉:掉,摇摆扬长而去:去,离开无可适从:适,去以己度人:度,推测怨天尤人:尤,责怪缘木求鱼:缘,攀援寡廉鲜耻:鲜,少家徒四壁:徒,只有尸位素餐:素,白如释重负:释,放下不速之客:速,邀请文过饰非:文,掩饰词语都有本义和引申义。
上面展示的都是词语的本义,也就是其本来意义,在本意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意义叫做引申义。
词义的延伸很有意思,各种意义之间井然有序,似乎都藏着一个思维故事。
请看下面两个词语词义的变化过程:兵——本义是武器,“兵不血刃”“短兵相接”“厉兵秣马”引申为“军队”,“兵多将广”“草木皆兵”“兵临城下”进一步引申为“战争”,“纸上谈兵”“兵连祸结”“兵荒马乱”引申为“用兵、指挥作战”,“兵贵神速”“兵不厌诈”穷——本义为“终极、竭尽”,“穷兵黩武”引申为“到尽头”,穷途末路、山穷水尽引申为“探究”,穷根究底引申为“处境不好”,穷寇勿追、穷当益坚引申为“仕途不顺利”,穷而后工、穷达有命我们可以用成语积累重点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比如:备:德才兼备(具备,具有)、关怀备至(周到,尽)、戒备森严(防备)达:四通八达(通达)、通宵达旦(到达)、达官贵人(显达)当:势不可当(抵挡)、首当其冲(对着,面对)、安步当车(当作)负:负隅顽抗(依仗,凭借)、忘恩负义(背弃)、不分胜负(失败)故:故步自封(与新相对)、非亲非故(老朋友)、明知故犯(故意)顾:顾影自怜(回头看)、三顾茅庐(拜访)、奋不顾身(考虑)疾:讳疾忌医(疾病)、疾恶如仇(痛恨)、疾风知劲草(强,猛)举:举足轻重(抬起)、选贤举能(推荐)、举国上下(全)名:不可名状(说出)、不名一钱(占有)、沽名钓誉(名声,名望)如:自愧弗如(比得上)、称心如意(适合)、突如其来(然,词尾)胜:略胜一筹(超过)、美不胜收(尽)、引人入胜(优美的景色)务:不务正业(致力,从事)、不急之务(事务,事情)、除恶务尽(必须) 相:相机行事(鉴别,审察)、开诚相见(偏指一方)、肝胆相照(互相)与:与人为善(赞成)、与日俱增(跟着,随着)、欲取姑与(给予)因:因人成事(依靠)、因利乘便(凭借,依靠)、因材施教(根据)二、词类活用在现代汉语中,很多词语都有其固定的语法功能,但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下,可以临时改变词性,具有新的语法功能,这就叫做“词类活用”。
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

89. 情:1、实情(必以情) 2、友情、交情(于是与亮情好曰密)
90. 请:1、请允许,敬辞(请献十金) 2、请求(曹刿请见) 3、请教(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91. 穷:1、穷尽,动词(穷山之高而止/穷回溪/欲穷其林) 2、尽头,名词(而不知其所穷) 3、穷尽,形容词(乐亦无穷) 4、深(穷冬烈风)5、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68. 绝:1、隔绝 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 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4、极高的,陡峭的
69. 开:1、散开(曰出而林霏开) 2、放晴(连月不开) 3、打开(旁开小窗)
70. 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71. 苦:1、苦于(苦秦久矣) 2、使……苦(苦其心志) 3、愁(何苦而不平)
51. 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 2、忧患(无冻馁之患) 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52. 惠:1、恩惠(大王加惠) 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53. 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72. 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 2、使……快乐(钟鼓乐之) 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 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73. 类:1、类似(绝类弥勒) 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74. 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 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 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 4、物资(利尽南海)
82. 谋:1、商量(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 2、谋划、筹划(抑亦人谋/肉食者谋之)
初中文言文重点实词(含课文例句)

初中文言文重点实词(含课文例句)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B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C7、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二传《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ng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次:1、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成语实词积累公考

成语实词积累公考
1. 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2.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3. 牵强附会:把没有关系的事物硬说成有关系。
4.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5.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拘泥于常规,缺乏创新精神。
6.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7.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8. 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
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9.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
形容专心努力。
10. 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
比喻历史悠久。
这些成语实词在公考中经常出现,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题目,提高答题准确性。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多积累成语实词,也可以提高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汇总

初中文言文150个重要实词(一次多义)汇总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文言文120个重点实词

文言文120个重点实词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1、爱: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⑴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⑶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⑷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⑸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阿房宫赋》)⑹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项脊轩志》)答案:⑴吝惜,舍不得,吝啬;⑵喜爱,爱护;⑶喜爱;⑷喜爱;⑸爱护;⑹喜爱。
2、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⑤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例句: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⑵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⑶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⑷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⑸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⑺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⑻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⑼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⑾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文言文实词

180个文言实词1。
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2。
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③准备。
(犹得备晨炊)4。
被:①影响(被于来世)②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6。
毕:①尽(毕力平险)②全部(群响毕绝)7。
薄:①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②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③厚度小。
(薄如钱唇)8。
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②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③记录。
(策勋十二传)⑤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
长:cháng ①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②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③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④永远。
(死者长已矣)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⑥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10。
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①诚心(帝感其诚)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②惩罚13。
驰:①骑(愿驰千里足)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②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④产生(计将安出)15。
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①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
箪:①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②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
当:①承当,承受。
(当之无愧)②应当。
(当奖率三军)③将要。
(今当远离)④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⑤值,正在。
(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⑥抵挡。
3运用成语学文言(成语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附ppt)

词类活用
动词的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救死扶伤 量入为出 道不拾遗
2、动词的使动用法 沉鱼落雁(使……沉,使……落) 闭月羞花(使……闭,使……羞) 倾城倾国(使……倾,使……倾)
词类活用
形容词的活用 第一类,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抱残守缺、避重就轻、飞短流长 扶强抑弱、扶危济困、改邪归正 好高鹜远、怙恶不悛 第二类,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正本清源(使……正、使……清)独善其身(使……善)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不耻下问(以……为耻)、不远千里(以……为远) 3、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 寡廉鲜(少)耻 • 家徒(只有)四壁 • 尸位素(白)餐 • 不学无术(本领) • 如释(放下)重负 • 不速(邀请)之客 • 不期(约定)而遇 • 文(掩饰)过饰非 • 出类拔(超出)萃 • 蔚为大观(景象) • 寄(依附)人篱下
文言虚词
“以”的用法 • (1)以貌取人:介词,凭。 • (2)拭目以待:连词,而。 • (3)自以为是:动词,认为。 • (4)物以类聚:介词,按照。 • (5)以理服人:介词,用。 • (6)以辞害意:介词,因为。
胜:略胜一筹(超过)、美不胜收(尽) 引人入胜(优美的景色)
务:不务正业(致力,从事) 不急之务(事务,事情) 除恶务尽(必须)
一词多义
相:相机行事(鉴别,审察) 开诚相见(偏指一方)、肝胆相照(互相)
于:青胜于蓝(比)、受制于人(被) 与:与人为善(赞成)、与日俱增(跟着,随着)
欲取姑与(给予) 以:以己度人(用)、以貌取人(凭)
顾:顾影自怜(回头看) 三顾茅庐(拜访) 奋不顾身(考虑)
疾:讳疾忌医(疾病) 疾恶如仇(痛恨) 疾风知劲草(强,猛)
一词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成语一词多义
• 备:德才兼备(具备,具有)、关怀备至(周到, 尽)、戒备森严(防备)。
• 兵:短兵相接(兵器)、兵强马壮(士兵,军队)、 兵贵神速(用兵策略)。
• 达:四通八达(通达)、通宵达旦(到达)、达官 贵人(显达)。
• 2、动词的使动用法。例如:沉鱼落雁(使……沉, 使……落)
• 成语中形容词的活用
• 第一类,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就是形容词代替了具 有自己特性的名词,如:
• 抱残守缺、避重就轻、飞短流长、扶强抑弱、扶危 济困、改邪归正、好高鹜远、怙恶不悛
• 第二类,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可分为三种情况: •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正本清源(使……正、
•(1)名词放在副词(主要是“不”)的后面而具有 了动词的性质,如: •不胫而走(长腿) 不翼而飞(长翅膀) •不稂不莠(长狼尾草、长狗尾草) •密云不雨(下雨) 不毛之地(长草木) •不情之请(近人情) •莫名其妙(说出) 华而不实(结果实) •先礼后兵(讲礼貌、用兵)
• (2)两个名词形成主谓或动宾结构时,其中一个名 词活用为动词,如:
• 而”的用法 • (1)向隅而泣:连词,表承接。 • (2)侃侃而谈:助词,地。 • (3)鼎足而立:连词,表修饰。 • (4)乐而忘返:连词,表原因。 •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连词,如果,表假设。 • (6)博而不精:连词,却,表转折。 • (7)述而不作:连词,表并列。
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做一般动词
• A、表示方位和处所。
• 如: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在外面);筑室道(在路 上)谋;虎口余生(虎口里);金榜题名(金榜上); 风餐露宿;风雨飘摇;管窥蠡测(从竹管孔里);道不 拾遗等。
• B、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
• 如:车载斗量、马革裹尸、口诛笔伐等。
• C、表示动作行为的渐进方式。
• 如:人才辈出、条分缕析。
常性。可译为“日日(每日)”、“月月(每 月)”、“年年(每年)”。例如:日理万机、日 新月异。 • B、日、月放在表变化的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可译 为“一天天地”。如:日积月累、蒸蒸日上。 • C、“朝”“暮”“晨”“夕”等时间名词用在动 词前,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如:朝不虑夕、朝 闻夕改。
• 2、普通名词作状语。
成语中的文言实词
古今异义
• 1.短兵相接——古义:兵器;今义:战士。 • 2.破涕为笑——古义:泪;今义:鼻涕。 • 3.走马观花——古义:跑;今义:行走。 • 4.赴汤蹈火——古义:开水;今义:煮东西的汁水。 • 5.身体力行——古义:亲身经验;今义:人体。 • 6.形容枯槁——古义:身体和面容;今义:描述。 • 7.大家闺秀——古义:富贵人家:今义:所有的人;
• 车水马龙(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尽力实行) • 心猿意马(心如猿猴跳跃、意如快马奔驰) • 一诺千金(一个许诺下来就价值千金) • 洞烛其奸(照亮) 计日程功(计量、考核) • 韩信将兵(带领) • 平步青云(行走,这里指走上)
• 名词活用做状语
• 1、时间名词作状语。 • A、日、月、年等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经
通假字
被通披 厉通砺 暴通曝 反通返 厝通措 唱通倡 华通花 河通合 见通现 简通拣 匪通非
虚词用法
•“之”的用法 •(1)无稽之谈:助词,的。 •(2)等闲视之:代词,它。 (3)之死靡它:动词,到。 •(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助词,无意义。 •(5)不此之图: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 “以”的用法 • (1)以貌取人:介词,凭。 • (2)拭目以待:连词,而。 • (3)自以为是:动词,认为。 • (4)物以类聚:介词,按照。 • (5)以理服人:介词,用。 • (6)以辞害意:介词,因为。
• 1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古义:护城河;今义: 池塘。
• 14.吊民伐罪——古义:慰问;今义:悬挂。
• 1.被发文身 • 2.厉兵袜马 • 3.一暴十寒 • 4.拨乱反正 • 5.厝火积薪 • 6.一唱百和 • 7.春华秋实 • 8.信口开河 • 9.图穷匕见 • 10.排沙简金 • 11.受益匪浅
• 举:举足轻重(抬起)、选贤举能(推荐)、举国 上下(全)。
• 名:不可名状(说出)、不名一钱(占有)、沽名 钓誉(名声,名望)。
• 如:自愧弗如(比得上)、称心如意(适合)、突 如其来(然,词尾)。
著名的专家。 • 8.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
和邮电通信的总称。
• 9.学而不厌——古义:满足;今义:讨厌。
• 10.爱莫能助——古义:同情;怜惜。今义:喜爱热 爱。
• 11.不假思索——古义:凭借、依靠;今义:与“真” 相对。
• 12.不速之客——古义:招致,引伸为邀请;今义: 迅速。
• D、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有比喻之意。
• 如:抱头鼠窜、川流不息、狼吞虎咽、鬼哭狼嚎、土崩 瓦解、蜂拥而来、蜗行牛步、焕然冰释、星罗棋布、鼠 窃狗偷、雷厉风行、鱼贯而行、冰消瓦解、瓜剖豆分、 蚕食鲸吞、风驰电掣等
• 成语中动词的活用。这种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少,主 要有两种情况:
• 可当(抵挡)、首当其冲(对着,面对)、 安步当车(当作)。
• 负:负隅顽抗(依仗,凭借)、忘恩负义(背弃)、 不分胜负(失败)。
• 故:故步自封(与新相对)、非亲非故(老朋友)、 明知故犯(故意)。
• 顾:顾影自怜(回头看)、三顾茅庐(拜访)、奋 不顾身(考虑)。
• 疾:讳疾忌医(疾病)、疾恶如仇(痛恨)、疾风 知劲草(强,猛)。
使……清)、独善其身(使……善) •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不耻下问(以……为
耻)、不远千里(以……为远)。 • 3、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如:集思广益(增广、
扩大)、敬而远之(远离)。
• 成语中数词的活用
• 1、数词作名词,如:背城借一(一次战斗)、杀一 儆百(一个人,许多人)
• 2、数词作动词,如:身价百倍(抬高百倍)、万众 一心(结成一心)、一日千里(奔驰千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