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栅栏地区保护、整治与发展规划
北京前门大栅栏片区更新保护规划历史篇

北京前门大栅栏片区更新保护规划2003.3.1付蓓蓉调研及综合分析报告之历史篇历史文化环境与景观环境特征▼历史文化环境与景观环境特征概况▼历史文化环境▼景观环境特征▼现状问题分析▼改造更新对策▼历史文化环境与景观环境特征概况大栅栏片区位于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的前门外大街西侧,在历史上是有名的繁华街区。
片区内分布有规整的传统街巷胡同、大量的文物古迹,同时,与前门关系密切,具有较为重要的交通和景观地位。
大部分胡同街巷保持了原有的城市肌理和尺度,虽然部分街区经过一些改建,但仍具有较好的传统风貌。
城市街区的生活内容具有较鲜明的传统社区生活模式,只是生活的基本设施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完善。
▼历史文化环境1.前门建筑与前门外大街大栅栏片区的历史文化环境要从前门说起。
(1)前门建筑:前门的城楼、箭楼、瓮城、关帝庙、观音庙、正阳桥及五牌楼,这是北京城最雄伟壮观的一组建筑群。
现在虽然瓮城、关帝庙、观音庙、正阳桥和五牌楼都不见了,但城楼和箭楼始终是屹立在北京中轴线上的最有力的景观建筑。
正阳门全景:城楼、箭楼、瓮城与大栅栏片区相对的是箭楼,于1988年1月31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箭楼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建筑形式为砖砌堡垒式,城台高12米,门洞为五伏五券拱券式,开在城台正中,是内城九门中唯一箭楼开门洞的城门,专走龙车凤辇。
箭楼为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
上下共四层,东、南、西三面开箭窗94个,供对外射箭用。
箭楼四阔七间,宽62米,北出抱厦五间,宽42米,楼高24米,门两重,前为吊落式闸门(即千斤闸),后为对开铁叶大门。
明、清时期正阳门城楼与箭楼之间原有一个巨大的瓮城,南端呈弧形抹角,箭楼坐落在顶端,瓮城南北长108米,东西宽88米,内有空场,四向均有门。
1915年改建后的正阳门及京奉铁路北京火车站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箭楼两度失火被毁。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箭楼被焚毁。
大栅栏地区保护_发展规划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Vol127 No19 Sep12003
穿越性的城市次干道和支路不进
入本规划区的建议 , 尝试了由现
状 114 条胡同解决交通可达性的
方案 。在全面保护现存胡同的原
则下 , 拆除胡同内所有私搭乱建
的违章建筑和设施 , 还原胡同的
本来面貌 。确定以满足单车道通 行的 315m 为胡同宽度的基本标
术措施》中的建筑小区管道综合的相关规
组
定 , 结合规划改造后的胡同断面 , 确定了
织 示
三类道路在敷设管道时所需要的最小断面
意
宽度 。主干道敷设电力 、给水 、排水 、燃
气 、电信五种管线 , 作为该地区各类管线
的干管 , 同时与周边的城市市政支管线连
接 , 承上启下以保证各类能源的安全输
送 。结合道路断面较窄的次干道和支路 ,
敷设管径较小的支管 , 分别以输送或回收
目的为主 。因此街区内的建筑均是由一侧
图 18
供给给水 、燃气和电信 , 由另一侧进行排
水和供给电力 。每一条道路的管线均同时
中包 括 了 传 统 老 字 号 的 商 业 店 铺 、会馆 、银行 、梨园旧居和传
图 5 胡同尺度分析
地 区 保
我们有幸地参加了 2002 年
统四合院 , 建筑形式多种多样 ,
护
大栅栏地区保护 、整治与发展规
可以称为老北京建筑风情的展示
︑ 发
划方案的国际征集活动 , 在研究
馆 (图 8~11) 。
(3) 高密度的居住人口 、恶 劣的居住环境 , 使疏解人口 、改 造旧城的成本越来越高 , 致使保 护地区传统生活方式的理念似乎 变得不切实际 ( 图 13 、14) 。大 栅栏 地 区 在 111km2 的 面 积 上 , 集中了 54150 个在册户籍人口 , 是北京城市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 之一 。高密度的居住人口为地区 的改造带来巨大的成本 。如果大 栅栏地区被改造成为高成本的居 住社区 , 居住人口的置换将成为 必然 , 那么原有淳朴 、自然的百 姓生活环境和氛围将从该地区内 消失 。
最新 北京大栅栏地区保护、整治及复兴规划-精品

以下是一篇关于北京大栅栏地区保护、整治及复兴规划的提纲,欢迎浏览!一,人口思考在规划中的必要性二方法论(怎么做的调研和分析)()三北京大栅栏地区人口现状人口综述总人口数人口密度在北京旧城中其人口状况比重人口空间分布图原因历史上居住与商业的分布与商业经营状况的关系暂口商业图结果与建筑风貌质量的关系人口构成暂住常口比例带来的问题社会问题环境问题暂住人口状况居住空间模式居住模式行为模式常住人口状况见下分析年龄老中幼比例职业工作/未工作;职业分类,分析其职业特性小本低收入与空间的关系指当地从业还是区外从业分析职业本身特性生活来源民族比例主要为蒙古族和回族户口随着国家户籍制度的改革户口将逐渐不成为设计问题家庭户集体户外出状况原因谋求经济发展居住条件出生死亡人口比较低出生率人口总量下降对地区的影响()受状况识字;程度当地人口状况综合结论旅游人口来源:外地人,当地带领游览的。
需求:住宿,游览路线:天安门大栅栏琉璃厂问题:已经称为当地不容忽视的人群对当地空间环境影响巨大问题在于如何创造环境满足需求以及丰富当地文化以及怎么与当地人口居住相协调和融合四此种人口状况的历史成因人口特性暂住人口多游客多商业活动繁盛老居住区商业人口暂住人口当地居住人口消费人口旅游人口时间轴五在规划设计中针对人口的建议对原住民的考虑人口分流标准迁出人口处理措施补助结合改造中开敞空间的设计留存人口处理措施年龄老年人针对京味生活在空间上创造活动场所如老年人活动中心街头广场座椅散步通道针对活动如早起溜弯儿溜鸟街头闲聊晒太阳晨练打太极拳等儿童学校儿童活动中心街头小广场游戏跳绳捉迷藏成年人娱乐休闲设施停车场戏楼酒楼茶楼歌厅职业创造当地小尺度小规模商业从业当地化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清洁工零。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知识讲解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来源:北京文博查看次数:4117 时间:2004-7-27 14:48:00【大中小】【打印】【关闭】根据北京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在北京市政府批准实施《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的基础上,自2000年7月起,组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12家单位,共同编制了《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这项《规划》制定了统一的规划原则、标准和要求,对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了详细的现状调查、评估分类和规划编制。
经过公众参与、两轮规划方案预审及专家审议,《保护规划》已正式获得北京市政府的批准。
1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分布与特色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总用地面积为1038ha,约占旧城总用地面积的17%。
其中重点保护区用地面积649ha,建设控制区用地面积389ha。
加上已由北京市政府批准的旧城内200多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其建设控制地带,保护与控制地区总用地面积达2383ha,约占旧城总用地面积的38%。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有14片分布在旧皇城区内。
南北长街、西华门大街、南北池子、东华门大街、景山东、西、后街、地安门内大街现已演变为以传统居住形态为主的街区,文津街、景山前街、五四大街是旧城内重要的传统文化街;陟山门街是连接北海、景山的一条具有特色的小街。
这些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旧皇城传统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街区内或街的两侧分布着一些著名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保留着大量的四合院住宅,成为故宫、中南海、北海、景山的重要“背景”。
另有7片分布在旧皇城外的内城。
西四北头条至八条、东四三条至八条、南锣鼓巷地区建于元代,是胡同系统保留最为完整的传统居住区;什刹海地区是融水面风光、王府、寺庙与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地区;国子监地区是以重要文物和寺庙建筑为中心,以传统四合院为衬托的街区;阜成门内大街一直为重要的交通干道,沿街寺庙众多;东交民巷是1900年以后西方列强的使馆区。
“北京大栅栏”资料文集

“北京大栅栏”资料文集目录一、历史街区遗产原真性的感知研究以北京大栅栏为例二、历史街区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协同以北京大栅栏为例三、北京大栅栏延寿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四、北京大栅栏地区院落空间现状的特征及构成要素分析五、北京大栅栏煤东街区建筑保护与更新研究六、北京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的小剧场设计研究历史街区遗产原真性的感知研究以北京大栅栏为例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遗产原真性是历史街区保护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感知的关键。
本文以北京大栅栏为例,探讨历史街区遗产原真性的感知研究,以期为相关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随着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历史街区遗产原真性的感知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
国外学者主要从历史建筑、景观和人文景观等角度研究游客和当地居民对遗产原真性的感知,提出了诸多具有借鉴意义的方法和观点。
国内学者则更多地历史街区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遗产原真性的认知和态度等方面。
然而,针对北京大栅栏这一特定案例的研究尚属罕见,遗产原真性的感知研究仍有待深入探讨。
本文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考察和访谈的方法,对北京大栅栏历史街区的历史建筑、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原真性感知要素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文献调研了解大栅栏的历史沿革、保护现状及旅游发展情况。
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大栅栏的建筑、景观和人文景观等遗产原真性感知要素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运用访谈法收集当地居民、游客、专家等对大栅栏遗产原真性的感知和态度,为研究提供丰富素材。
通过调研和访谈,我们发现北京大栅栏历史街区遗产原真性的感知要素具有以下特点:历史建筑:大栅栏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这些建筑的风貌、材料和工艺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原真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化的进程,部分古建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和改变,影响了其原真性的感知。
景观:大栅栏的景观要素包括街道、广场、公园等,这些景观保持着传统特色,反映了老北京的风貌。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一、编制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的依据和目的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依据《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1993〕144号)精神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编制《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为了进一步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有效地指导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整治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具体的保护措施和编制详细规划奠定基础。
二、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的原则(一)保护范围应包括历史街区的主要精华,体现街区特色的地段、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历史遗存较集中的成片地段。
(二)保护区应有较完整的历史风貌。
成片难以改造的、与古都风貌不协调的地段不划入保护范围。
(三)保护和控制范围的界线应尽量明确,一般以街道、胡同、围墙、河道等有明确标志的地物为界,以便于管理。
(四)考虑保护区所在区域和周围环境,区别对待。
(五)保护范围如与某些专业规划(如规划道路红线)有矛盾,先按现状划定保护范围。
三、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及其主要特色(一)本次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共25个。
它们是:南长街、北长街、西华门大街、南池子、北池子、东华门大街、文津街、景山前街、景山东街、景山西街、景山后街、地安门内大街、陟山门街、五四大街(以上14个街区位于旧皇城内);什刹海地区、南锣鼓巷、国子监地区、阜成门内大街、西四北头条至八条、东四三条至八条、东交民巷(以上7个街区位于旧皇城以外的内城);大棚栏、东琉璃厂街、西琉璃厂街、鲜鱼口地区(以上4个街区位于外城)。
此外,水系对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是城市历史面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水系的具体保护和控制范围按市政府关于市、区河道隔离带规定执行。
(二)25个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主要特色是:1.南长街、北长街、西华门大街、南池子、北池子、东华门大街等6个街区位于旧皇城内故宫的东西两侧,是皇城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一、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分布与特色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总用地面积为1038ha,约占旧城总用地面积的17%。
其中重点保护区用地面积649ha,建设控制区用地面积389ha。
加上已由北京市政府批准的旧城内200多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其建设控制地带,保护与控制地区总用地面积达2383ha,约占旧城总用地面积的38%。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有14片分布在旧皇城区内。
南北长街、西华门大街、南北池子、东华门大街、景山东、西、后街、地安门内大街现已演变为以传统居住形态为主的街区;文津街、景山前街、五四大街是旧城内重要的传统文化街;陟山门街是连接北海、景山的一条具有特色的小街。
这些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旧皇城传统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街区内或街的两侧分布着一些著名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保留着大量的四合院住宅,成为故宫、中南海、北海、景山的重要“背景”。
另有7片分布在旧皇城外的内城。
西四北头条至八条、东四三条至八条、南锣鼓巷地区建于元代,是胡同系统保留最为完整的传统居住区;什刹海地区是融水面风光、王府、寺庙与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地区;国子监地区是以重要文物和寺庙建筑为中心,以传统四合院为衬托的街区;阜成门内大街一直为重要的交通干道,沿街寺庙众多;东交民巷是1900年以后西方列强的使馆区。
还有4片分布在外城。
大栅栏、鲜鱼口地区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商业街区。
鲜鱼口街东的草厂三条至九条有北京旧城中密集的南北走向胡同,是传统居住区,东、西琉璃厂是传统商业文化街。
二、保护规划的原则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针对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分别制定了不同的保护原则。
1、重点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原则(1) 要根据其性质与特点,保护该街区的整体风貌。
(2) 要保护街区的历史真实性,保存历史遗存和原貌。
历史遗存包括文物建筑、传统四合院和其他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及建筑构件。
(3) 其建设要采取“微循环式”的改造模式,循序渐进、逐步改善。
北京大栅栏地区保护、整治及复兴规划文档

北京大栅栏地区保护、整治及复兴规划文档Planning documents for protection, renovation and reha bilitation of Dashilan area in Beijing编订:JinTai College北京大栅栏地区保护、整治及复兴规划文档前言: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论文常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文章。
本文档根据论文格式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以下是一篇关于北京大栅栏地区保护、整治及复兴规划的毕业论文提纲,欢迎浏览!一、人口思考在规划中的必要性(why)二、方法论(怎么做的调研和分析)(how)三、北京大栅栏地区人口现状.(what)1)人口综述__总人口数,人口密度,在北京旧城中其人口状况(比重)2)人口空间分布__(图)原因:历史上居住与商业的分布;与商业经营状况的关系(暂口)(商业图)结果:与建筑风貌质量的关系.3)人口构成(1)暂住/常口__比例,带来的问题(社会问题,环境问题)__暂住人口状况(居住空间模式,居住模式,行为模式)__常住人口状况(见下分析)(2)年龄__老中幼比例(3)职业__工作/未工作;职业分类,分析其职业特性(小本,低收入,与空间的关系,指当地从业还是区外从业,分析职业本身特性)生活来源(4)民族__比例,主要为蒙古族和回族(5)户口__?随着国家户籍制度的改革,户口将逐渐不成为设计问题(6)家庭户/集体户__?(7)外出状况__原因(谋求经济发展,居住条件)(8)出生死亡人口比较__低出生率,人口总量下降.对地区的影响?(9)受教育状况__识字;程度当地人口状况综合结论__5)旅游人口__需求:住宿,游览路线:天安门-大栅栏-琉璃厂?问题:已经称为当地不容忽视的人群,对当地空间/环境/文化影响巨大.问题在于如何创造环境满足需求,以及丰富当地文化,以及怎么与当地人口居住相协调和融合..四、此种人口状况的历史成因(why)人口特性:暂住人口多,游客多,商业活动繁盛;老居住区商业人口,暂住人口,当地居住人口,消费人口,旅游人口.时间轴五、在规划设计中针对人口的建议(how)1)对原住民的考虑__人口分流(标准)__迁出人口处理措施(补助)结合改造中开敞空间的设计__留存人口处理措施:*年龄:1,老年人__针对"京"味生活在空间上创造活动场所,如,老年人活动中心,街头广场,座椅,散步通道.(针对活动,如,早起溜弯儿,溜鸟,街头闲聊,晒太阳,晨练,打太极拳等.2、儿童__学校,儿童活动中心,街头小广场,游戏,跳绳,捉迷藏.3、成年人__娱乐休闲设施,停车场,戏楼,酒楼,茶楼,歌厅.*职业:创造当地小尺度小规模商业,从业当地化. ?(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清洁工,零售,小商业)2)对暂住人口的考虑居住从业3)对游客的考虑针对游览目的的路线设计(空间),项目设计(京剧纪念馆),住宿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北京大栅栏地区保护、整治与发展规划2010年10月22日13:00:32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制起止时间:2002.9-2002.12
中规院2003年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
主管总工:王健平
项目负责人:赵朋
主要参加人:李全宇舒印超师洁石永洪杨斌
王晓燕
2002年9月至12月中规院参加了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宣武区人民政府组织的“大栅栏地区保护、整治与发展规划设计方案的国际征集”活动。
一、主要规划要点
首先明确对大栅栏地区进行整体的保护的根本原则,将建设文化、商业、旅游三者相结合的商业地区、延续大栅栏地区的传统城市功能作为地区发展的目标;继而通过有效地组织和疏导城市交通,提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来应答目前地区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同时强调控制地区人口规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及
建全多渠道共同参与地区保护和建设的机制,对规划实施分期建设等。
二、技术路线
在分析地段现状特征、历史发展背景的基础上,依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对地区发展的指导,进一步明确地段的城市职能,围绕地区商业振兴与风貌保护的主题,制定地区发展规划原则,完成对地区保护、整治与发展的规划框架。
三、特色和重点
1.布局结构
功能分区:以大栅栏传统商业区和东琉璃厂文化区为核心,建设核心功能区的配套功能区,将西河沿至廊坊头条地区规划为商业服务区、沿杨梅竹斜街规划为文化商品区,大栅栏西街规划为休闲娱乐区,由此形成大栅栏地区“一”字型的传统商业和文化休闲功能区。
城市节点和城市功能轴:主要功能区和外界连接的出入口、各个功能区的交汇点,是本次规划确定的重
要节点。
部分节点地区为历史环境的恢复,其它节点将适当拓宽和开辟新空间进行规划的再创造。
2.交通组织
内部交通的组织:结合功能分区,划分北、中、南三个相对独立的交通区,分别规划出入口,中部实施交通管制为步行街区。
交通管制取消后,形成“三横两纵”的干线路网。
中部步行街区由大栅栏街、大栅栏西街、铁树斜街、东琉璃厂街、杨梅竹斜街、廊坊头条、二条、三条、门框胡同等道路构成,这些道路连接地区主要商业、文化、休闲的场所。
交通出入口的组织原则:利用城市道路交叉口红绿灯实施对进入地区车辆的管制。
出口交通的组织一般以远离交通热点地区,即规划在外围城市道路的路段地区。
3.起步区详细规划意向
规划地段是传统意义上大栅栏商业地区的核心区,有著名的大栅栏商业街、西河沿金融旅馆街、廊坊二条传统手工业一条街、门框胡同小吃街等。
本规划在保护北京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大栅栏地区的传统文
化进行恢复,同时为大栅栏地区注入新的活力,建设大栅栏地区为具有北京传统文化内涵、适应现代生活的商业地区。
从城市中心三大商业区错位发展,共同打造核心区商业中心地位的角度出发,定位大栅栏地区为城市中心服务大众的旅游服务核心区。
4.历史建筑周边环境整治构想
规划中选取一组历史建筑,在对周边环境进行环境整治的设计中,重点探讨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
其中选择的三组具有不同类型的建筑和街巷,分别就交通组织、建筑的再利用,周边环境的整治进行了重点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