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合集下载

公信和信息化部文件关于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的通知

公信和信息化部文件关于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的通知
(一 )试 点 准备 阶段
1。
总结
确定试 点地 区。试 点省 市应 按 照试 点总体 思路和基 本 原
-3—
则要求 ,选 择具有 甲醇资源 ,具 各较 强经济 、财政和 工 业发展 实 力 ,较 好 的配套基 础设施 ,对 甲醇 汽车发展 高度关注和重视的地 域作为试 点地 区,选 择 开展试 点工作 的运行路线 。
_ 9 ~
M85应 符合 GB/T23799— zO09《 车用 甲醇
汽油 (M85)》 要求 ;M100,应 符合 GB/T23510— zO09《 车用燃
料 甲醇》要 求 。 甲醇燃 料实行定 点调配、定 点供应 、定 点加注。考虑 到试 点 所需 甲醇量 不大 ,原 则 上 应利用 焦炉 富余废 弃煤 气 、高硫劣质 煤
所生产 的或 作为化肥联产 的 甲醇。需明确调配、供应和加注定 点 单位 ;对 甲醇及 甲醇燃 料 生产、输配及加注应严 格管理 。
(三 )甲 醇汽 车
甲醇汽 车 生产 企业应具 备相 应 的汽 车生产资质 ,试 点运行 所 用 的甲醇汽 车应满足 甲醇汽 车产 品技术要 求 (见 附件 1),并 列 入 工 业和信 息化部 《 车辆生产企 业及 产 品公 告 》 (以 下简称 《 公
1
附件
2
:
甲醇汽车产 品技术要求 甲醇汽车试点工作专家组名单
(联 系 电话 :010-68zO5365)
抄送 :发 展 改革 委 、科技部 、公 安部 、财政部 、环境 保 护 部 、交通运 输 部 、 卫 生 部 、质检 总局 、 安 全 监 管 总 局 、能源局 ,有 关车辆 生产 企业。
工 业 和信 息化部 办 公 厅
3.试 点车型公 告 。试 点所 用 的 甲醇汽车 ,应 符合 甲醇 汽车

重型汽车排放标准简介

重型汽车排放标准简介
8
GB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 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试验项目及要求
压燃式发动机(柴油机) ESC试验(European steady state cycle 稳态循环)
– 13个稳态工况的试验循环
ELR试验( European load response test 负荷烟度试验)
GB20890-2007《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要求及试验方法 》
适用范围
适用于采用排气后处理装置、设计车速大于25km/h 的 M2、M3、N2 和N3 类及总质量大于3500kg 的M1 类机 动车的型式核准和生产一致性检查对排气污染物排放 控制系统耐久性的考核。 凡采用排气后处理装置的机动车按GB14762-2002或 GB17691-2005第III阶段进行型式核准和生产一致性检 查时,应满足本标准对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耐久 性的要求。
• GB11340-2005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 轴箱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 GB18285-2005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 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
• GB14763-2005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 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收集法) 》
15
GB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 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
• 在用汽车的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2005年7月1日起生产的在用汽车 按照附录I的要求进行自由加速试验,所测得的 排气光吸收系数不应大于车型核准批准的自由 加速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再加0.5 m-1 。
16
– 用于生产一致性检查的汽车或发动机(带后处理装置) 的排气污染物排放测量值与耐久性运行试验中所确定 的劣化修正值之和,仍满足国家相应排放标准规定的 生产一致性检查限值要求,才能准予通过生产一致性 检查。

DB11-1475——2017

DB11-1475——2017
3.10
注册 Register
车载终端连接上服务与管理平台时,向服务与管理平台发送数据包进行身份识别。
3.11
连接建立 Connection
终端与平台的数据日常连接可采用TCP或UDP方式,终端复位后应尽快与平台建立连接。
3.12
连接断开 Disconnection
平台和终端均可根据TCP协议主动断开连接,双方都应主动判断TCP连接是否断开。平台判断TCP连 接断开的方法:
2017 - 12 - 01 发布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12 - 20 实施 发布
DB11/ 1475—2017
目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定义 .......................................................................... 2 4 技术要求和试验 .................................................................... 4 5 车型环保目录审查 .................................................................. 5 6 整车 OBD 系族视同条件 ............................................................. 5 7 新生产车检查 ...................................................................... 5 8 在用符合性检查 .................................................................... 5 9 重型车排放与能耗在线监控系统车载终端的技术要求及通信数据格式 ...................... 6 10 标准实施 .........................................................................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环保目录申请材料 ............................................... 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整车车载诊断(OBD)系统的技术要求 ................................ 9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整车车载诊断(OBD)系统的试验方法 ............................... 19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整车车载诊断(0BD)系统在用符合性要求......................... 21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通用诊断仪及诊断信号技术要求................................... 23 附录 F(规范性附录) 整车 OBD 系统通用诊断仪的认定方法.............................. 25 附录 G(规范性附录) 重型车排放与能耗在线监控系统车载终端的技术要求及通信数据格式... 32

汽车发动机 国标汇总

汽车发动机 国标汇总

十、汽车发动机标准GB 3847-2005 GB 11340—2005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3843—1983、GB 14761。

6—1993、GB 3847—1999、GB/T 3846-1993、GB 18285—2000中的压燃式发动机汽车部分GB 14761。

4—1993、GB 11340—1989GB 14762-2008 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 14762—2002GB 14763—2005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收集法)GB 14761。

3—1993、GB 14763—1993GB 17691—2005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GB 17691—2001、GB 14762—2002中的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部分GB 18285—2005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GB 14761.5-1993、GB/T 3845—1993、GB 18285—2000中的点燃式发动机汽车部分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8352.3-2005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 18352。

2—2001GB 20890—2007 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5181—2001 汽车排放术语和定义GB/T 5181-1985 GB/T 16570—1996 汽车柴油机架装直列式喷油泵安装尺寸GB/T 17692—1999 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GB/T 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GB/T 18377-2001 汽油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QC/T 525—1999 GB/T 25983—2010 歧管式催化转化器QC/T 33—2006 汽车发动机硅油风扇离合器试验方法QC/T 33—1992QC/T 280-1999 (2009)汽车发动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ZB T12 002—1987* QC/T 281—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ZB T12 003—1987*QC/T 282-1999 (2009)汽车发动机曲轴止推片技术条件ZB T12 004—1987*QC/T 288。

重型汽油发动机现行最高排放标准

重型汽油发动机现行最高排放标准

重型汽油发动机现行最高排放标准重型汽油发动机现行最高排放标准一、背景介绍目前,世界各国逐渐意识到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严重影响,因此加强了对汽车排放标准的监管和要求。

重型汽油发动机作为重要的机动车动力来源,其排放标准的严格程度对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行最高排放标准的国际情况1. 美国美国环保署(EPA)颁布了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对于重型汽油发动机的排放要求也相当严苛。

根据最新的标准,重型汽油车的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排放控制要求更为严格,并且还有严格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

2. 欧洲欧盟对汽车排放标准也有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柴油车的排放标准更是严格到了一定程度。

而对于重型汽油发动机来说,欧洲也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包括控制氮氧化物和非甲烷总烃的排放。

三、我国的现行最高排放标准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汽车保有量庞大,因此汽车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尤为重要。

对于重型汽油发动机的排放标准,我国也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包括对NOx、PM、CO和HC等排放物的限制,并且逐步提高排放标准,以推动汽车行业向环保、高效方向发展。

四、对现行最高排放标准的个人观点和理解虽然制定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对环境保护和改善空气质量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会对汽车制造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影响。

为了满足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汽车制造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成本投入,这可能会增加汽车的生产成本,从而影响汽车的售价和市场竞争力。

消费者购买新车也需要支付更高的购买成本,并且可能需要更加频繁的进行汽车排放检测和维护。

总结和回顾性内容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各国对于重型汽油发动机的排放标准都制定了严格的要求,以减少汽车排放对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影响。

而对于制造企业和消费者来说,严格的排放标准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成本压力。

未来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以实现环境保护和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在本文中,我们深入讨论了重型汽油发动机现行最高排放标准的国际情况,分析了我国的现行最高排放标准,并阐述了对这一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DB11 965-2013 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车载法)

DB11 965-2013 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车载法)
4
DB11/ 965—2013 6) 车载诊断(OBD)系统中的指示记录; 7) 反应剂的使用情况记录。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 反应剂的加剂量和消耗量,加剂装置的操作方法,临时性能限制器(如:扭矩限制器)的激活频率, 其他缺陷情况的事件,故障指示器的激活,以及表征反应剂不足的故障码记录。
5
DB11/ 965—2013 BB
1) 汽车或发动机选择和剔除准则; 2) 采用的试验类型和规程; 3) 制造企业为确定同类车型所采用的接受/剔除准则; 4) 样本大小和抽样计划。 i) 制造企业整车排放测试的检查结果,包括: 1) 试验车辆涉及的发动机的识别信息,包括:
——发动机型; ——车辆识别代码(VIN); ——发动机识别号; ——装用受检汽车牌照号; ——生产日期; ——该汽车用途,如城市运输用、长途运输用等; ——采用的后处理方式和产品型号; ——发动机排气口至后处理产品的进气口距离; ——整车整备质量。 2) 如有汽车或发动机从样本中被剔除,则需报告原因(如:与排放相关的维护保养不正确、 污染物排放控制装置与型式核准不一致); 3) 每台样车与排放相关的维护保养历史记录; 4) 每台样车的维修历史记录(如已知); 5) 试验资料,应包括: ——试验日期; ——试验地点或试验路线; ——汽车里程表指示的行驶距离; ——试验用燃料规格(市售燃料); ——试验条件:温度、湿度、测功机惯量(如适用); ——车辆载荷状况; ——排放试验的试验结果; ——试验设备情况。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重型汽车车载排放测量方法(道路)
B.1 试验要求
B.1.1 一般要求
I
DB11/ 965—2013
前言
本标准正文4、5和6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划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于2012年2月20日批准。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负责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孟良、徐月云、孙龙、葛蕴珊、闫岩、张春龙。

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IV阶段)》是一项关于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排放限值和测量方法的技术标准。

该标准主要针对中国国内的重型汽车,旨在减少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首先,该标准规定了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排放的限值。

根据标准,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的排放限值主要包括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非甲烷总烃(NMHC)和颗粒物(PM)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制。

这些限值旨在控制重型车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保持空气质量。

其次,该标准对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的测量方法进行了规定。

标准中指定了一系列的测量方法和测试过程,以确保对重型车辆的污染物排放进行准确和可靠的测量。

这些测量方法包括尾气排放采样、分析和检验等过程,以及计算和记录相关的数据和结果等。

此外,标准还包括对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的技术要求和检测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这些要求主要包括发动机排气净化系统的配置和性能要求、发动机控制系统的要求、发动机调整和校正要求等。

通过遵守这些技术和检测要求,可以保证重型车辆的排放性能符合标准的要求。

《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IV阶段)》的实施,有助于减少重型车辆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改善空气质量。

通过控制和减少重型车辆的污染物排放,可以降低空气中的污染程度,减少空气污染对人民健康的影响。

同时,该标准也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的发展。

总结起来,该标准是为了规范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排放限值和测量方法而制定的。

通过控制和减少重型车辆的污染物排放,可以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和进步。

这项标准的实施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6b 排放标准限值

国6b 排放标准限值

国6b 排放标准限值
国6b排放标准是中国汽车排放标准的最新版本,于202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其主要限值如下:
1. 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限值:
- 非道路移动机械(如发电机组、水泵等)的氮氧化物(NOx)排放限值为200mg/kWh,颗粒物(PM)排放限值为10mg/kWh。

2. 轻型汽车排放限值:
- 汽油车的氮氧化物(NOx)排放限值为0.05g/km,颗粒物(PM)排放限值为0.005g/km;柴油车的氮氧化物(NOx)排放限值为0.08g/km,颗粒物(PM)排放限值为0.008g/km。

3. 重型汽车排放限值:
- 重型汽车(重型货车、挂车、客车)的氮氧化物(NOx)排放限值为0.05g/km,颗粒物(PM)排放限值为0.005g/km。

此外,国6b排放标准还对车辆排放控制系统进行了升级和改进,以提高排放控制的精度和可靠性。

例如,要求车辆使用更高效的排放控制技术,如颗粒物捕集器(DPF)和氮氧化物还原催化剂(SCR)等。

同时,还要求车辆使用更严格的排放检测方法,以确保排放控制系统
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三:《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IV阶段)》(GB 14762-2008)修改方案(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IV阶段)》(GB 14762-2008)修改方案编制组二〇一二年五月目录1. 修改标准的目的 (1)2. 相关背景介绍 (1)2.1 原标准情况 (1)2.2 重型汽油车行业状况 (1)3.修改内容及其依据 (2)3.1关于OBD要求及试验方法的确定 (2)3.2 关于耐久性要求和试验方法的确定 (2)附1国内重型汽油车(机)行业概况 (4)附2国外重型汽油车(机)排放标准中的OBD和耐久性要求简介 (6)1. 修改标准的目的补充完善《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制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14762-2008)标准中第四阶段车载诊断(OBD)系统和排气污染物控制系统耐久性要求。

2. 相关背景介绍2.1 原标准情况2008年4月,我国发布了国家标准《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制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14762-2008)。

该标准规定了重型汽油车及其发动机第三、四阶段排放限值和相应的测量方法,第四阶段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限值比第三阶段收紧了30%左右。

第三、四阶段排放限值的提出,明确了重型汽油车各阶段污染物减排的目标,引导汽车和发动机生产企业为提升排放控制水平早做准备。

同时,为了确保车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持续达标,该标准还规定了第三阶段车载诊断(OBD)系统和排气污染物控制系统耐久性(简称:耐久性)等内容;由于当时国内外可参考的技术内容有限,对于第四阶段的OBD、耐久性没有提出规定(见GB14762-2008标准前言第二段和标准第7.4.3条),计划在第四阶段标准实施前进行确认或另行规定。

重型汽油车国家第三阶段标准已于2009年7月1日开始实施,第四阶段将于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型式核准。

因此,亟需对第四阶段的OBD和耐久性要求进行确定。

2.2 重型汽油车行业状况由于重型汽油车燃油消耗量和CO2排放较高,在全世界范围内均已逐渐被柴油车所替代。

欧盟多年来几乎没有重型汽油车生产销售;因而也就未制定重型汽油车相关排放法规;美国和日本的重型汽油车产量也已非常少,所占汽车总产量的份额很小,虽然仍保留了重型汽油车排放法规,但近年来已几乎没有新认证的车型。

国内近年来重型汽油车的产销量一直较小,近三年来,国内重型汽油车的年产量均未超过3万辆,所占汽车总产量的份额约为0.17%(见附1)。

预计重型汽油车在我国还将存在较长时间,但由于燃油经济性方面的影响,此类车的产销量可能会保持在现有水平。

3.修改内容及其依据根据重型汽油车污染物排放控制的需要,参考美国和日本重型汽油车法规的实践经验(见附2),提出第四阶段重型汽油车(机)的车载诊断(OBD)系统和排气污染物耐久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3.1关于OBD要求及试验方法的确定第四阶段OBD仍沿用第三阶段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主要依据如下:我国重型汽油车和发动机第三、四阶段排放标准(GB14762-2008)的技术内容,包括OBD的技术要求在内,主要参考了“日本2005年重型汽车排放法规”而制定。

因此,在研究制定第四阶段OBD技术要求过程中,也主要是以日本法规为依据。

日本在2009年推出了2005年法规的修订版,即“2009年日本后新长期法规”,该法规在排放限值方面比2005年法规有所加严,但在OBD方面,仍保持与2005年法规要求相同。

另外,美国的重型汽油车是从2010年开始有OBD要求,欧盟一直没有重型汽油车排放法规,但有气体燃料点燃式汽车排放法规,并从欧IV阶段(2008年)开始有OBD 要求。

我国第三阶段重型汽油车的OBD技术要求,与美国和欧盟当前的OBD技术水平大致相当。

并且,根据我国第三阶段标准的实施,证明目前规定的OBD试验方法是可行的,符合国内实际情况。

鉴于以上情况,我国第四阶段仍沿用第三阶段的OBD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是科学可行的。

3.2 关于耐久性要求和试验方法的确定3.2.1关于第四阶段耐久性要求重型汽油车第四阶段排气污染物控制系统耐久性要求比第三阶段进一步加严,具体是:有效寿命为180,000 km或10年,以先到为准。

允许最短试验里程为60,000 km。

表1. 国三、四阶段重型汽油车排气污染物控制系统耐久性要求耐久性技术要求的主要依据是参考美国和日本等国外相关法规。

与我国第四阶段排放控制水平相当的美国和日本的重型汽油车耐久性要求如表2所示。

表2.美国、日本重型汽油车排气污染控制系统耐久性要求由表2可知,美国和日本重型汽油车的耐久性里程要求分别为17.6万公里和18万公里,两者要求基本相当,是目前国际上对重型汽油车的耐久性里程要求最高的国家。

3.2.2 耐久性试验方法国四阶段耐久性试验方法仍按GB20890-2007规定进行,理由如下:GB20890-2007规定的耐久性试验方法,与美国、欧盟规定的重型汽车耐久性试验方法基本一致;此外,GB20890-2007中还推荐了我国发动机台架耐久性试验循环。

据了解,GB20890-2007推荐的发动机台架耐久性试验循环,仍被许多企业和检测机构用于重型压燃式发动机和气体发动机国四阶段耐久性试验。

因此,重型汽油车(机)耐久性试验方法仍按GB20890-2007规定。

附1国内重型汽油车(机)行业概况(1)重型汽油机生产厂:据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VECC)统计,国内共有10家重型汽油发动机生产厂、共生产12个重型汽油机机型(表1-1)。

表1-1.重型汽油发动机生产厂及机型(2)重型汽油车生产厂:据VECC统计,全国重型汽油车生产厂共46家。

按生产车型种类分,只生产1种车型的40家,能生产2种车型的5家,能生产3种车型的1家;其中专用车生产厂30家、客车生产厂15家、卡车生产厂5家、牵引车生产厂1家。

(3)重型汽油车车型:据VECC统计,全国重型汽油车180个车型;其中专用车120个车型,客车28个车型,货车31个车型,牵引车1个车型。

重型汽油专用车主要是环卫、清洁、园林、消防、卫星转播、电视转播等;重型汽油客车主要是中型高级旅行客车,如丰田柯斯达、日产碧莲等;重型汽油载货车大多为轻中型卡车和皮卡车。

客车和载货车生产厂向专用车制造厂提供改装底盘。

(4)重型汽油车产量: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09~2011年国内生产的汽车总质量(GVM)大于6t的重型汽油车总产量如表1-2。

表1-2. 国内重型汽油车年产量(辆)(GVM>6t)对于GVM 在3.5t-6t段的重型汽油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未单独列出统计数据,而是包含在GVM 1.8t-6t车型段内,所以仅从车型统计数据中难以分离出来。

为此,对该车型段相关重型汽油机生产厂进行了专门调查,统计出该车型段的重型汽油机年产量。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近3年来国内GVM 在3.5t-6t段的重型汽油车年产量均在2万辆之内。

综合以上GVM 为3.5t-6t以及GVM大于6t两段数据,近3年来国内重型汽油车(GVM >3.5t)年产量估计在3万辆左右。

据调查,还有部分重型汽油车产品销售到新疆等天然气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后,被改装为天然气车。

因此,实际运营的重型汽油车还会更少一些。

我国汽车总产量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高达1826.47和1841.89万辆,如以重型汽油车(GVM>3.5t)产量3万辆计,重型汽油车年产量所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比例未超过0.17%。

综上所述,国内重型汽油车行业生产厂多达46家,车型多达180个,车型分散在客车、载货车、环卫、清洁、园林、消防、卫星转播和电视转播等;但重型汽油车年产销量少,仅为3万辆左右,每个车型平均不足200辆;重型汽油车所占全国汽车年总产销量的份额较小仅为0.17%左右。

在重型汽油车型中,环卫、清洁、园林、消防、卫星转播和电视转播等专用作业车占有较大比例。

附2国外重型汽油车(机)排放标准中的OBD和耐久性要求简介1.美国1.1美国车载诊断(OBD)系统要求1.1.1美国加州(CARB)OBD 要求(1)轻型和中型汽车美国加州大气资源局(CARB)对轻型汽车[汽车总重量(GVWR)≤8500磅(3850kg)]以及中型汽车[8500磅<GVWR≤14000磅(6350kg)]车载诊断(OBD)系统的要求分为两步:(a)第一步:OBD I 系统—美国首个OBD法规,加州CARB 1985年立法,1988年开始实施,1991年起在加州销售的轻型汽车和中型汽车的新车要求配置OBD I以监测排放控制部件。

OBDI系统可监测发动机控制系统、供油系统、废气再循环系统和氧传感器等。

但OBD I 存在较大局限性和缺点,如:1)未对发动机失火、催化转化器和燃油蒸发系统进行监测;2) 仅当失效己经发生才点亮故障指示灯,无法监测与排放有关部件的损坏过程;3)缺乏统一标准规范,导致不同生产厂家、不同车型之间的通信协议、诊断接口标准、故障代码定义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对某些系统还须使用专用解码器,给维修带来不便。

(b)第二步:OBD II 系统——加州(CARB)于1989立法,针对1994-96及以后生产的车型。

在美国加州销售的新汽油车、代用燃料乘用车,自1996年开始实施;在加州销售的新柴油乘用车和载货车,自1997年开始实施。

OBD II是较OBD I更为严格的车载诊断系统,主要变化包括:1)扩大了诊断零部件范围;2)增加了催化器失效、失火和燃油蒸汽泄漏等诊断要求;3)以对排放的影响为主,导入失效的具体排放条件;规定了OBD II排放极限值且随LEV,ULEV,SULEV等排放标准变化;4)建立了标准化的诊断连接器、电子协议、诊断码和技术等。

加州(CARB )OBD II是一个不断变动更新的法规,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提高,要求越来越严格,规范越来越严谨。

(2)重型汽车[GVWR >14000磅(6350kg)美国加州车用重型发动机车载诊断系统(OBD)分两步导入,OBD系统允许3年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即使OBD系统存在某些缺陷也允许认证。

(a)第一步:EMD(发动机制造商诊断系统)—从2007年型开始,要求配备发动机制造商诊断系统(Engine Manufacturer Diagnostic system)。

EMD只是基础的重型发动机诊断系统。

(b)第二步:HD OBD(重型车载诊断系统)— 2010年重型车用发动机导入实施。

就技术水平而言,HD OBD是与OBD II大致相似的诊断系统。

至2013年,在加州销售的所有重型汽车发动机要求配备HD OBD系统,而EMD系统将全部停止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