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领域中班教案 美术

合集下载

五大领域中班教案美术

五大领域中班教案美术

五大领域中班教案美术五大领域中班教案美术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认识和描述常见的颜色。

2.通过游戏和互动,提高对颜色的辨别能力。

3.掌握基本的涂色技巧,如均匀上色、边界控制等。

4.了解不同颜色在绘画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准备1.彩色纸、颜料、画笔、画板等绘画工具材料。

2.教学投影仪或电视机以展示相关图片。

3.学生的绘画作品或相关美术书籍。

三、教学过程1.引入引导学生回顾三原色——红、黄、蓝,并询问学生自己能想到哪些颜色名称。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给予鼓励和肯定。

2.探索展示常见的颜色图片,并引导学生逐个认识这些颜色。

例如,展示一个红色的苹果图片后,引导学生说出它的颜色,并问其他常见物体都可以是红色的吗?老师可以将问题扩展至其他颜色。

通过游戏和互动,让学生加深对颜色的辨别能力。

3.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块白纸和几种颜料,让他们自由地涂抹白纸。

鼓励学生尽可能地使用不同的颜色,并注意画出均匀上色和边界控制的技巧。

4.创作让学生以自己选择的颜色为主题,创作一幅小画作。

在创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他们所选颜色在作品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例如,红色可能代表激情,蓝色可能代表宁静等。

5.展示与分享在学生完成作品后,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可以把作品张贴在墙上,让学生们一起观赏和讨论。

老师也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美术书籍,供学生们在课余时间阅读。

四、教学延伸为了加强学生对颜色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可以:1.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与颜色相关的经典绘画作品,让他们从中感受大师对颜色的运用和表达方式。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周围的颜色,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观察结果。

3.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艺术形式中颜色的魅力。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在美术领域的艺术修养得到了提高,对颜色的认识和表达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

后续的学习中,将继续深化学生对于美术领域的探索,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艺术潜能。

幼儿园中班30篇五大领域优秀教案

幼儿园中班30篇五大领域优秀教案

1、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会变的树活动目标: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所讲故事的内容画连环画。

活动准备:1.实物投影仪、录音机、钢琴曲磁带。

2.每位幼儿一本绘画练习本,上有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等字样。

活动过程:1.讲述故事,用提问帮助幼儿记忆故事内容。

老师富有表情生动地讲述故事:“离我们很远,有一个奇妙的花果山,那里长着一种奇妙的树,会变的树。

这种树种下去第一天,就会长成一棵大树,树上只有一片叶子。

第二天的时候,这种树就开始变了,它会一下子长出各种形状的树叶:有的叶子像圆圆的苹果,有的像弯弯的月亮,有的像圆圆的轮子,有的像芭蕉扇,有的像葫芦,有的像小朋友张开的手……颜色也变得丰富多彩,红的像火,黄的像金子,绿的像青草,蓝的像天空……真是美极了。

到了第三天,你猜,这种会变的树上会发生什么事呢?”(停顿一下后继续讲述)“每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树叶精灵,有的像在哭,有的像在笑,有的两片叶子靠在一起,两片树叶精灵手拉手好像在做游戏……到了第四天,这种树还会变下去,每天都会变出新模样。

”提问:这种树叫什么树它第一天是怎样的?第二天、第三天是怎样的?2.师幼一起讨论绘画方法。

组织幼儿讨论:现在请你们把这个故事画下来,你认为该怎么画?幼儿个别讲述。

师幼一起小结:可以把第一天树的样子画在写有第一天字样的那页纸上,依此类推。

3.教师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醒幼儿画自己想出来的树,涂色要均匀。

4.利用投影仪展示幼儿作业,并让幼儿相互评价。

孩子的讲述能帮助教师发现、理解他们的创作意图及创造性表现,也使其他小朋友学到同伴的优点。

活动延伸:在美工区画自己听过的故事或创编的故事。

2、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老师和花朵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老师和花朵有益的学习经验:1.画老师爱老师。

2.学习巩固人物画,在上一次画人物的基础上,丰富绘画内容,增添色彩。

3.学会使用多种颜色。

准备:教师范例、绘画工具。

活动与指导:1.教师用有趣的形式引导幼儿为教师画像的积极性,并提出画像的要求。

五大学科美术教案中班

五大学科美术教案中班

年级:中班学科:美术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春天的自然景色,引导幼儿发现和感受春天的色彩美。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习运用不同颜色和绘画工具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1. 发现和感受春天的色彩美。

2. 学习运用不同颜色和绘画工具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1. 运用绘画技巧,将观察到的色彩美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1. 教师:春天的图片、绘画作品、颜料、画笔、画纸等。

2. 幼儿:观察记录本、画纸、画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景色,感受春天的色彩美。

2.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春天的颜色有哪些?二、欣赏与讲解1. 教师展示几幅绘画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并分析作品中的色彩运用。

2. 讲解色彩的搭配技巧,如对比色、邻近色等。

3. 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色彩美。

三、观察与创作1. 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春天的颜色进行观察和记录。

2.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画笔和颜料创作一幅描绘春天景色的作品。

3. 幼儿按照自己的观察和想法,进行创作。

四、展示与评价1.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引导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包括色彩搭配、画面表现等。

3.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总结和点评。

五、总结与延伸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色彩美的重要性。

2. 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更多的色彩美,并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欣赏、创作等环节,引导幼儿发现和感受春天的色彩美,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意。

同时,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幼儿学习更多的色彩搭配技巧,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2024年五大领域教案中班艺术

2024年五大领域教案中班艺术

2024年五大领域教案中班艺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五大领域教案中班艺术领域,涉及教材的第四章《色彩与线条》中的第三节《有趣的线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线条的基本概念、线条的种类以及如何运用线条进行创意绘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掌握线条的种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创意绘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3. 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进行创意绘画,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点:线条的基本概念、线条的种类及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线条创意画,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画面中线条的特点和创意。

2. 知识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线条的种类及特点。

(2)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进行创意绘画。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并讲解绘画步骤。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线条进行创意绘画。

5. 课堂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线条》2. 内容:(1)线条的基本概念(2)线条的种类及特点(3)线条创意绘画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线条进行创意绘画,主题自定。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改进。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线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鼓励学生尝试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如剪纸、泥塑等。

(3)组织学生参加艺术展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衡量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中班绘画五大领域教案设计

中班绘画五大领域教案设计

中班绘画五大领域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绘画教学指导手册》第三单元“色彩世界”的第58节。

详细内容包括:基础色彩认知、色彩搭配技巧、情感表达与色彩的关系、简单的静物绘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色彩知识,能够识别和命名常用的颜色。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提高色彩搭配能力,能够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绘画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情感表达与色彩的关系,静物绘画的技巧。

教学重点:色彩认知,色彩搭配,观察与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板、静物模型、PPT课件。

学具:彩色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色彩搭配,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2. 新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基础色彩知识,引导学生识别和命名常用颜色。

(2)介绍色彩搭配技巧,让学生了解情感表达与色彩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静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其色彩特点。

(2)现场演示绘画步骤,讲解绘画技巧。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选择静物模型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中班绘画五大领域教案设计2. 内容:(1)色彩认知(2)色彩搭配技巧(3)情感表达与色彩的关系(4)静物绘画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色彩搭配,画一幅表达自己情感的静物画。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色彩搭配合理,画面和谐,能表达自己的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学生的绘画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情感表达与色彩的关系,静物绘画的技巧。

2. 例题讲解:现场演示绘画步骤,讲解绘画技巧。

3.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作业设计:运用色彩搭配,画一幅表达自己情感的静物画。

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教案——美术

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教案——美术

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教案——美术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美术活动,活动主题为“快乐的手工制作”。

活动内容主要包括:1.让幼儿学习简单的剪纸技巧;2.引导幼儿用彩纸、剪刀等工具制作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3.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 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剪纸技巧,制作出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

难点:掌握剪刀的使用方法,安全地进行手工制作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学具:每位幼儿准备一张彩纸、一把剪刀、一瓶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漂亮的手工作品,引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思考手工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2. 讲解:教师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示范如何使用剪刀和胶水制作手工作品。

3. 实践:幼儿按照教师的指导,自己动手制作手工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快乐的手工制作1. 剪纸技巧2. 制作手工作品3. 审美观和创造力培养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手工作品,题材不限,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答案:无固定答案,注重作业完成过程中的参与和创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次活动的组织是否得当,幼儿的参与度如何,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对表现优异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对表现不足的幼儿给予关心和指导。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类似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审美观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尝试将手工制作与其他领域相结合,如绘画、音乐等,让幼儿在多领域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环节1. 展示的手工作品应具有多样性和创意性,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喜好。

中班绘画五大领域教案设计

中班绘画五大领域教案设计

中班绘画五大领域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绘画五大领域》教材,主要包括第二章“色彩的认识与应用”和第三章“图形的组合与创意”。

详细内容为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搭配原则、图形的分类及创意组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学会识别和运用不同的颜色。

2. 培养幼儿对图形的组合与创意能力,提高审美观念。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绘画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搭配原则、图形创意组合。

教学重点:色彩的认识、图形的分类及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范例作品。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富有创意的绘画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作品中的色彩和图形,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色彩的认识与运用(10分钟)(1)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如红、橙、黄、绿、蓝、紫等。

(2)介绍色彩搭配原则,如相近色、对比色等。

(3)示范调色方法,让幼儿动手实践,学会运用不同的颜色。

3. 图形的组合与创意(10分钟)(1)教师讲解图形的分类,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2)示范图形创意组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将不同图形组合成一幅作品。

(3)幼儿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两幅范例作品,分析色彩搭配和图形组合的技巧,引导幼儿学会欣赏和评价。

5. 随堂练习(10分钟)根据范例,幼儿自行创作一幅绘画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认识与应用色彩基本概念色彩搭配原则调色方法2. 图形的组合与创意图形分类创意组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 答案要求: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和图形组合技巧,展现家乡的美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如服装搭配、家居装饰等,提高审美素养。

同时,开展家庭绘画活动,让家长参与评价,促进家园共育。

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教案——美术

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教案——美术

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教案——美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教材中的美术领域,具体章节为《色彩的世界》。

内容主要围绕色彩的认知、运用和创作展开,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三原色,了解色彩的混合规律;运用不同颜色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红、黄、蓝三原色的基本概念,了解色彩的混合规律。

2. 培养幼儿运用不同颜色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水平。

3. 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其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的混合规律以及运用不同颜色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重点:掌握三原色及其混合后的颜色;培养幼儿的色彩感知能力和绘画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红、黄、蓝三原色的颜料,调色板,画笔,画纸,范例作品。

学具:红、黄、蓝三原色的颜料,调色板,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色彩斑斓的图片、物品等引发幼儿对色彩的注意力,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身边的各种颜色。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范例作品,让幼儿了解三原色的概念,演示色彩的混合规律,让幼儿直观地感受色彩的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三原色进行绘画创作,练习调色和绘画技巧。

4. 分组讨论与创作(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创作思路,共同完成一幅以三原色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各小组展示作品,教师和幼儿共同评价作品的色彩搭配、创意等方面。

六、板书设计1. 三原色:红、黄、蓝2. 色彩混合规律: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3. 绘画技巧:调色、线条、形状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以“我的色彩世界”为主题,运用三原色进行绘画创作。

答案:幼儿根据个人兴趣和想象力,运用红、黄、蓝三原色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茄子河中心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日期集体活动领域美术课题美丽的彩蛋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颜色和图案间隔的方法来装饰蛋宝宝。

2.体验参与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课件:2.幼儿操作材料:记号笔、蜡笔、蛋形画纸。

3.展示用的黑板两块。

活动过程个性设计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2.欣赏五彩蛋,了解装饰的方法。

(1)播放课件:出示范例,(2)师小结:像这样颜色和花纹都有规律的间隔排列,看上去怎么样?(更美了、还很整洁很舒服)这个蛋宝宝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五彩蛋",叫什么?(五彩蛋)3.结合课件示范讲解有花纹蛋宝宝的画法4.鼓励独创、指导要点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并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图案装饰活动反思茄子河中心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茄子河中心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放烟火活动目标 1.用棉签画出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烟火。

2.体验过节放烟火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棉签,刷有颜料底色的纸、各种颜料、抹布、长方形的纸、固体胶等。

活动过程 个性设计 (一)活动导入。

1.过年时你们有没有看到烟火?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烟火?有些什么漂亮的颜色?2.教师小结:过年时大家都会放烟火,烟火是五颜六色的,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放得低,有的放得高。

(二)教师示范。

1.天黑了,小娃娃要出来放烟火了,老师粘贴一个长方形,然后点导火线,一眨眼,焰火就放出来了(教师示范用棉签画烟火,有的弯弯的,有的是小圆点……) 2.教师:你们也来和娃娃一起放烟火好吗? (三)幼儿创作。

1.鼓励幼儿粘贴烟火时要把图形放端正;2.引导幼儿用各颜色画烟火; 3.提醒幼儿使用棉签时要保持桌面画面的整洁;4.加强个别幼儿的指导,鼓励他们用线条和图形组合的方法画出不同形状的烟花。

活动反思日 期 集体活动领 域美术课 题装扮节日的教室 活动目标1、积极参加与班级节日环境布置的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建议。

2、会将长条纸对折,交替剪出短线段,做成拉花。

3、能体验共同布置环境,喜迎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各种颜色的皱纹纸若干,浆糊,剪刀。

活动过程个性设计一、导入,引发布置活动的兴趣二、出示材料,示范操作 拉花和波浪花两人一组,其中一人拿住一头(起固定作用),另一头拿另一头向一个方向拧成麻花状。

三、幼儿制作 (1)指导幼儿剪时注意间隔的距离,控制剪的长度。

(2)将同类的拉花相黏贴后,布置在教师的窗户、门框上。

四、观看布置好的环境 幼儿自由结伴欣赏布置的拉花,体验自己动手劳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茄子河中心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茄子河中心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日期集体活动领域美术课题有趣的家用电器活动目标1.能够用折、剪、粘的方法制作电冰箱、电视机等家用电器。

2.用绘画的方式表现电视中的画面以及冰箱中的物品。

活动准备图片电视机、电冰箱,每人长方形纸三张,幼儿操作材料活动过程个性设计一、猜谜语引入主题提示:当幼儿猜出一个谜语后,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引导幼儿观察各自的外形特征。

二、制作电冰箱与电视机1.幼儿观察范例,猜测制作的方法。

2.请幼儿观看幼儿操作材料,教师小结制作方法。

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该大胆鼓励幼儿并给与表扬。

四、交流与展示将幼儿做好的作品放到黑板上展示。

活动反思日期集体活动领域美术课题夜晚的森林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进行绘画,表现不同时段的树林景色。

2.大胆尝试,大胆表现,体验交流、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1.在活动室铺上长卷大图画纸(分为三个小组)。

2.水粉、油画棒、画笔、鲜树叶和枯树叶。

活动过程个性设计一、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三个时间段(白天、傍晚、夜晚)树林景色的变化。

二、讨论交流:如果请你来画不同时间段的小树林,你会使用哪些材料?你想用什么色彩来表现?三、选择感兴趣的材料,自主作画。

1.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现三个时间段树林的景色。

如:夕阳--采用白色、土黄色、金黄色等。

2.激发幼儿想象力,调动已有经验,添画小树林的景物。

活动反思茄子河中心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茄子河中心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日期集体活动领域美术课题颜色变变变活动目标 1、感知红黄蓝色,并根据色彩标记匹配相应的瓶子。

2、通过变魔术游戏活动,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探索颜色变化的规律。

3、积极的参与活动,体验颜色变化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1、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一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

2、音乐磁带、红黄蓝颜色标记分别固定在塑料筐上。

活动过程个性设计一、趣味引入1.教师扮演魔术师,引起幼儿兴趣。

2.出示很多瓶子,引起幼儿的操作兴趣。

二、动手操作1.观察颜色标记,开展“送瓶子回家”活动。

2.交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

3.幼儿交换瓶盖,尝试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观察色彩的变化。

活动反思茄子河中心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日期集体活动领域美术课题小乌鸦的旅行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小乌鸦的旅行》,懂得世界因为色彩而丰富美丽。

2.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对色彩世界的想法。

活动准备1.教师自制小乌鸦、小黑熊、小黑鼠图片各一张2.铅画纸若干3.幼儿图书活动过程个性设计一、出示图片,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1.出示小乌鸦、小黑熊、小黑鼠的图片问题:(1)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他们都说黑色最美,你觉得呢?2.说说我爱颜色问题:(1)你觉得什么颜色最漂亮?为什么?(2)想知道蜡笔们是怎样说的吗?让我们来听故事《小乌鸦的故事》二、欣赏故事,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1.观看幼儿用书,欣赏故事并讨论故事内容问题:(1)故事中出现了那些小蜡笔(2)小蜡笔带着这三位朋友去了哪些地方?(3)三个小朋友都找到了那些颜色?(4)为什么他们还要继续出发去寻找新的色彩?三、画一画,感受多彩的世界问题:(1)你觉得三个朋友可能找到什么色彩?(2)能不能试试看把他们看到的色彩画下来?活动反思日期集体活动领域美术课题彩虹王国的好朋友活动目标1.套索彩虹色彩排列的规律,掌握彩虹排列顺序。

2.尝试将彩虹进行想象变型,注意涂色时两两融合、渗透式地涂抹出彩虹。

3.感受色彩的规律美。

活动准备1.水溶性炫彩棒,油画棒,素描纸,各色水果,彩色颜料盒,彩色玩具,抹布,三棱镜。

2.彩虹图片(便于幼儿了解彩虹的色彩构成,感受色彩的美),色谱。

活动过程个性设计1.创设环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自由操作,掌握彩虹色的排列规律。

3.教师讲解要求,幼儿创作,巩固色彩的排列规律。

4.幼儿互相欣赏作品,还可以给自己的彩虹朋友编个故事。

1)抹一抹可以减少两种颜色之间的空隙,使颜色相互融合。

2)注意要画一道彩虹抹一次,注意动作要柔和,并且抹后用抹布擦净手指。

3)提醒幼儿将黄色涂得稍宽些,因为黄色相对较淡,涂宽些可弥补人的视觉误差。

活动反思茄子河中心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茄子河中心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日期集体活动领域美术课题吹泡泡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尝试用海绵印章在宣纸上印出泡泡。

2.进一步了解国画材料及特性。

3.积极参与集体讨论,愿意大胆尝试。

活动准备1.幼儿已玩过吹泡泡的游戏。

2.宣纸,颜料(黄、咖啡、绿),颜料盘,棉签,海绵印章。

3.事先绘制小动物吹泡泡为背景的作业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个性设计1.教师以回忆吹泡泡游戏导入活动,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

(1)引导幼儿回忆玩吹泡泡的游戏。

(2)出示画有小动物吹泡泡的作业纸。

2.师幼岁同探索、讨论泡泡的画法。

(1)教师出示海绵印章,介绍作画工具。

(2)引导幼儿用海绵印章印泡泡,并利用儿歌帮助幼儿掌握海绵印章的用法。

3.教师交代作画常规,指导幼儿创作。

(l)教师逐一介绍作画材料,提醒幼儿用完后放回原处。

(2)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教师可念儿歌帮助幼儿强化海绵印章的用法。

4.集体欣赏作品,教师评价、总结。

教师:你画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颜色?活动反思日期集体活动领域美术课题向着太阳的花活动目标 1、观察向日葵的外形特征,学习绘画向日葵。

2、探索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向日葵的花蕊。

3、能迁移前期经验,大胆设计。

活动准备1、向日葵图片多幅。

2、水粉笔人手一支,水粉颜料,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个性设计1.猜谜引出活动主题。

2.欣赏图片,了解向日葵的外形特征。

3.重点讨论向日葵花蕊和花瓣的表现方法。

(2)探索花蕊的表现方法。

(3)教师和幼儿共同探索花瓣的表现方法。

4.欣赏凡〃高的《向日葵》,感受向日葵不同形态。

5.鼓励幼儿大胆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6.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活动反思茄子河中心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日期集体活动领域美术课题自由自在的鱼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鱼的基本结构,尝试画出自己看到的鱼。

2.在写生过程中,能细致观察,大胆下笔。

活动准备1.鱼的图片及视频。

2.鱼缸每组一个(内置几条金鱼或鲫鱼)。

3.记号笔、彩色打印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个性设计1.欣赏有关鱼的图片和视频,初步了解鱼的外形结构。

2.幼儿观察鱼缸中的鱼,并分组写生。

3.师幼共同分享经验,学习边观察边写生。

4.幼儿更换小组,再次写生。

5.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和鼓励。

6.幼儿分组观察,尝试写生。

(1)教师将幼儿作品分类展示于黑板上,引导幼儿观察。

(2)师幼共同讨论、解决幼儿在写生中遇到的困难。

活动反思茄子河中心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日期集体活动领域美术课题报纸变小棒活动目标1.使幼儿能合理利用废旧报纸做各种东西。

2.教幼儿学会废旧物利用,充分发挥想像力,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3.培养幼儿的相互合作、协调的能力,并学会展示自己的作品。

4.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1.足够数量的上报纸。

2.各色颜料、画纸、剪刀、抹布、胶水、画好轮廓的图案。

3.课前玩过使用报纸作玩具的体育游戏。

活动过程个性设计1.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旧报纸提问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2.教师简单介绍一些报纸手工的制作方法。

3.交待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自由组织,教师了解每组幼儿的构思,并帮助有困难的小组,确定要做的东西。

帮助幼儿分工,解决幼儿制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服装设计时,报纸不够大可以将2—3张报纸用胶水粘贴起来做。

做帽子时可以采用折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剪贴方法。

印花布的可以选各种颜色来印。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茄子河中心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日期集体活动领域美术课题花儿朵朵开活动目标1.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学习剪弧线。

2.在感知辨认红、黄、蓝颜色的基础上,能根据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3.体验剪纸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1.红、黄、蓝色的纸若干。

2.教室两面草地的底版。

3.录音机、磁带、剪刀、胶棒、抹布。

活动过程个性设计(一)纸条宝宝变魔术,引出主题。

这种变魔术的方式充满了神秘性,幼儿对魔术都有着极高的兴趣,我选用“纸条宝宝变魔术”这种形式,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幼儿能快速进入状态,更好的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