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两位著名教育家

合集下载

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五六十年代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继承并发展了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

其德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关于德育的地位、任务和内容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每个青年男女都能在道德上、智力上、实际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劳动的准备,发展他们的个人素质、意向和才能";"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包括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美育;这几方面教育各有其相对独立的职能,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意识,也就是形成世界观、道德方面的概念、观点、信念以及多方面的含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动机。

他认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不应分出先后主次、第一第二。

他所阐述的德育内容比较广泛,包括培养科学世界观和共产主义信念、道德、劳动态度,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自觉纪律、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诚实、正直、原则性、英勇无畏的精神等。

(2)关于道德信念的形成与培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信念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是衡量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及其品行中思想和行为一致、言论和行动一致的主要标志,是道德发展的最高目标;道德信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道德信念的形成和培养过程中,知识有重要的作用,但"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3)关于德育的原则和方法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正面教育、启发疏导,发扬每个学生的优点、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要求坚持言行一致和尊重信任学生。

他和马卡连柯一样,非常重视集体教育,所不同的是,他主张集体和个人的和谐一致,在集体中也要进行个别教育和个别对待。

(4)关于自我道德教育他认为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自我教育的前提是人对人的信任,是使个人的荣誉和尊严起作用;自我教育有道德、劳动、学习和体育等几个方面,并且这些方面是相互关联的,因为自我教育的全部过程是头脑和心灵的复杂的活动的统一,是感情和信念的统一。

苏霍姆林斯基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简介(1918——1970)。

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

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

1948年起至1970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

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和1枚红星勋章等。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等教育专著。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B·A·Cyxomjnhcknn,В·А·Сухомлнский,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理论1.论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从多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

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而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现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

关于德育,他明确指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

他特别调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精神空虚是人的最可怕的灾难”。

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童的人格,全面关心儿童。

他说:“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什么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说‘爱孩子’。

”他提出了“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主张,并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

他同时指出爱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应该用严格的纪律和道德规范去要求儿童,并注重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简介
的对“儿童学的批判有过火之处,批判的结果是把孩子和 洗澡水一起泼掉了”,从而导致原苏联30至40年代直至凯 洛夫教育学的严重错误,又如,1955年以前的一段时间内,
原苏联普通学校一度完全取消了劳动课,而他主持的帕夫
二、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
❖ 1918年,苏霍姆林斯基诞生在乌克兰基洛沃格勒一个贫民家 庭。
❖ 1926年,入一所7年制的农村学校。1933年毕业,翌年入短 期师资训 练班。
❖ 1935年结业后便开始当小学教师。 ❖ 1939年,在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接受函授教育,取
得了中学教师的合格证书,并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教导 主任。 ❖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后,他立即奔赴前线,受过重伤。 伤愈后不能重上战场,被委任为一所中学的校长。家乡解放 后回到当地,任区教育局长。
三、主要评价
❖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经验与理论著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在 他一生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既当校长,又当普通教师;既教 课,又当班主任;既做具体工作,又搞科学研究。他是一位 勤奋务实,笔耕不辍的杰出人物。这就使得他能从学校工作 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全面地观察、了解研究有关学校教 育、教学和管理的各种现象和问题,避免理论与实践中的片 面性,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将其提升到理性的高度,逐步形 成自己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著作是近几十年来罕 见的先进教育经验宝库。
2、关于“两套教学大纲”的论述
❖ 在他看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忠实执行国家制订 的教学大纲,但不能过于机械,心目中同时装有 “第二大纲”,借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开阔视野, 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他要求教师要精通 自己所教的学科,吃透教材,并指出:一位优秀教 师懂得东西应比“大纲”规定的内容多许多倍,课 程对他来说只不过是这门学科的起码知识。教师高 深的学识是吸引学生热爱学习,获取知识的必要条 件。

[小学教育]赞可夫简介

[小学教育]赞可夫简介

赞可夫一、个人简介及背景0赞可夫(1901~1977年),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

他的主要著作有:《教学与发展》、《教学论与生活》、《和教师的谈话》、《论教学论研究的对象与方法》、《论小学教学》等。

赞可夫一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教学与发展问题”的实验研究。

从 1957年至1977年他以“教育与发展”为课题,进行长达20年的教育科研与教改实验。

他指出,在前苏联占据统治地位几十年之久的传统教学体系,偏重于死记硬背,学生的思想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远远落后于时代要求,必须进行改革。

1817年秋他中学毕业后,即担任乡村小学老师。

后来考取了莫斯科大学心理学系,毕业后留任该校心理研究所的研究班,在那里根据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建议,从事心理学和有缺陷儿童教育的研究。

卫国战争期间,赞科夫转入神经外科医院,从事苏军颅脑重伤战士语言机能的治理和恢复工作。

但他始终没有中断有关记忆、教学论问题的研究。

50年代初,赞科夫转到普通教育研究所,负责领导“实验教学论实验室”。

1952年,他开始从事“教学中的词与直观性的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并主编出版可《教学中的词与直观相互作用的研究经验》(1954)、《教学中教师语言与直观手段相结合》和《教学中的直观性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著作,由此名声大震。

1956年俄罗斯联邦心理学家协会成立时,他是该协会的主要成员。

1957年,赞科夫将“实验教学论实验室”改名为“教学与发展问题实验室”,着手对小学儿童的教学与发展问题进行实验研究。

1962年10月,赞科夫在总结第一阶段(1957-1961)实验成果的基础上,发表了题为《论教学的教学论原理》一文,在全面论述实验教学论体系的基础原理的同时,对苏联的传统教学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因而遭到了多方面的责难。

然而,赞科夫并未因此放弃实验研究。

1966年底,苏联教育科学院主席团对赞科夫的实验研究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调查,肯定赞科夫的实验方向和理论基础是正确的。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的名言名句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的名言名句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的名言名句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的教育理论对于整个教育界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在他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中,有许多经典的名言名句,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其中的一些。

首先,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强调了教师的角色和责任。

他说:“教师是学生思想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

”这句话强调了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习环境的创造者。

只有教师积极主动地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提到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他说:“在教育中,方法远比内容更重要。

”他认为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他强调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只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另外,苏霍姆林斯基还关注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他强调:“教师应该和学生保持平等和友好的关系。

”他认为教师不应该将自己置于高高的位置上,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建立起开放和信任的沟通渠道。

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苏霍姆林斯基还提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他认为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进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他说:“教师是学生的先生。

”这句话鼓励教师要持续学习和探索,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只有教师自身不断成长,才能够给予学生更好的教育和引导。

最后,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还提到了教育的目标。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

他强调:“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自由和责任感。

”他认为学生应该具备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只有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和发展,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并取得成功。

总的来说,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的名言名句涵盖了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

他的教育理论强调了教师的角色和责任、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建立、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教育的目标。

伟大的苏联教育家理论集合

伟大的苏联教育家理论集合

伟大的苏联教育家理论集合力欲夺取教师资格证,进入教师武林的各路豪杰摩拳擦掌,只等那一声令下。

可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几斤几两,恐怕难以突破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能力加学科三大难关。

三大难关之中,最为核心的便是教育知识能力。

此关又以理论繁杂,知识体系庞大,各国教育改革事实参杂众多等特点造成无数杀伤。

本系列便从各国教育家角度入手,帮助各位考生快速梳理,极速突破。

而本文以苏联-俄罗斯系教育家为主,梳理相关考点。

1.巴甫洛夫的“神经”在苏联系的众多教育和心理大咖中,要说最拼命最有成就的非巴甫洛夫莫属。

据史料记载,我们的巴叔一年365天有300天都放在紧张的学术研究中,剩下两个月回乡下陪妻子。

工作研究期间,可以一个星期不出实验室,以致于常常衣衫褴褛,除此他为了工作不抽烟、不喝酒、不应酬、不娱乐、甚至可以不饮食。

对于工作的热情,换来了硕果累累的回报。

巴甫洛夫一直专注于神经学的研究,早年发现控制心跳强弱的神经,该神经被命名为巴甫洛夫的神经。

而后,巴甫洛夫在著名的摇铃实验(狗的消化腺分泌实验)中,额外地发现了动物有两种反射机制,除了所有动物本身就有的非条件反射外,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和人类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生理机制,1904年,诺贝尔因巴甫洛夫研究出消化腺的生理机制授予了巴甫洛夫生理学和医学奖,巴甫洛夫是世界生理学家中第一个获奖的科学家。

从那起,巴甫洛夫连续30多年致力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并提出了大脑受外界反应作出调整的两种信号机制,一种是受物理性刺激影响的第一信号系统,和受语言调控的第二信号系统。

在心理学和生理学界两边都成果丰厚的老巴,却不承认自己是个心理学家,觉得自己只是个严谨的科学家,可不管他自己怎么定义自己,后来的心理学界把他尊称为唯物心理学之父,当然这个名号老巴同志实至名归。

2.同时期的光辉-赞科夫和凯洛夫作为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赞科夫对于苏联教育的改革可谓是呕心沥血。

他认为传统的苏联教育系统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的苏联教育体系,必须进行强制的改革。

中外教育家名言

中外教育家名言

中外教育家名言教导员不应当在漠不关心地研究学生的过程中来认识学生,而应当在和他共同工作和积极帮助的过程中来认识学生。

——马卡连柯,前苏联教育家、作家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家意志教育不是发扬个人盲目的意志,而是培养合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意志。

——陶行知,教育家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教育的目的不是对事实的追求,而是对价值的探讨。

——威廉.R.英吉,美国学者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

——赛珍珠,美国作家真正的教师,不允许以自己个人的影响去影响学生。

——奥尔科特,美国教育家一个受了不良教育影响的孩童等于走失了方向。

——肯尼迪,美国政治家教育的最高目标不是知识而是行动。

——赫.斯宾塞,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教育名言:1.“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3.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

——魏书生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7.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赞10、荷兰着名数学教育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11、着名教育家赞可夫: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12、叶圣陶说: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

13、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

14、成长=经验+反思。

这是波斯纳关于教师成长的经典公式。

15、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16、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将“静态的被动接受学习”转化为“动态的探究式学习”,提倡将“关注学习结果”转化为“关注学习过程。

”17、山东大学校长展涛先生说:应该让学生学简单的数学,学有趣的数学,学鲜活的数学。

18、数学的核心应该是越过概念、公理、定义等这些表面知识的内在问题、思想和方法,并且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方法是数学的行为。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学家)语录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学家)语录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学家)语录★学校的理想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在智力方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

愚蠢的人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不管他们受过哪一级的教育。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心地善良的人首要的一点就是爱人。

他对共同事业的忠诚来源于这种对人的热爱。

我们认为培养热爱人的感情和关心人的强烈意向是苏维埃学校最重要、最崇高的任务之一。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奉劝年轻的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不要急于处罚学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犯这种或那种过失的。

要是设身处地为孩子们想一想,那末就可相信他们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正错误的。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从儿童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所有好的东西。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

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

可是只有在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要周密地考虑,他所讲授的知识将在学生的头脑里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点来挑选教学方法。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当口头上说的是一套而行动上是另一套的时候,这就会毒害年幼的心灵,助长漠不关心的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