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氧化物型铜-金矿床

合集下载

拉拉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的流体过程——不同矿化阶段黄铁矿微量元素约束(周家云,毛景文

拉拉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的流体过程——不同矿化阶段黄铁矿微量元素约束(周家云,毛景文

拉拉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 OCG)的流体过程)))不同矿化阶段黄铁矿微量元素约束周家云1,2,毛景文1,朱志敏2,陈家彪2,沈冰2,罗丽萍2(1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2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四川会理拉拉铜矿床为我国著名的大型富铜矿床,铜储量超过100万吨,规模居四川省之冠。

长期以来,拉拉铜矿的矿床成因一直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主要有火山喷流-沉积型(陈根文和夏斌,2001)、动力变质热液型(申屠保涌,2000)、火山沉积-变质层控型(陈好寿和冉崇英,1992;孙燕等,2006)等多种成因。

最近李泽琴等(2002)指出拉拉铜矿属于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 OCG),从而引起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

本文试图以拉拉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 O C G)不同矿化阶段黄铁矿为对象,通过黄铁矿微量元素分析,揭示矿床大规模成矿的流体过程和成因信息。

1拉拉铜矿地质特征拉拉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 O CG)在大地构造上位于SN向延伸的川滇被动陆缘裂谷系中部,E W向展布的会理)东川坳拉槽的西端(刘肇昌等,1996)。

矿床赋存于下元古界河口群落凼组之中,并受到东西向F1断层的控制而沿其展布。

河口群地层为一套浅变质(绿片岩相)的火山)沉积岩,根据建造特征,可分为三个不同的火山喷发-沉积旋回,每个旋回以正常沉积开始,至火山喷发沉积结束而告终,落凼组属于河口群中部火山岩段。

此外,矿区还有大量新元古代辉长岩群呈岩株、岩墙侵入落凼组之中。

2矿化阶段拉拉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 O CG)以两种矿石类型为主:条带状(条纹状)矿石和脉状(网脉状)矿石。

条带状(条纹状)矿石产于层纹状石英钠长岩、磁铁石英钠长岩中,金属矿物呈单体或粒状集合体沿岩石片理定向排列;脉状(网脉状)矿石主要指金属矿物和黑云母、石英、方解石等脉石矿物一起沿岩石或早期矿脉裂隙充填、交代而形成脉状、网脉状矿石。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与斑岩铜矿的构造控制及岩浆作用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与斑岩铜矿的构造控制及岩浆作用
e on i nt lm a g n , i l i g t d c tne a r i ncud n he word’ S lr e c l a g opp rpo p e r hyr ep st y d o is,a v ha p m i e aia nd ha e as r n r l — z to e ue e i p c -i e f o a in s q nc n s a e tm r m m gne ie a att tt - p ie, I CG , po ph y c ppe — l t p phy y c pe o O r yr o rgo d O or r op r m —
要 产 于上始 新 世一 渐新 世 及 中一 中新 世 ,有 斑 岩 下 上 铜 金 、铜 钼矿 床 。矿 床 形 成 及 成 矿 带 的分 布 与 洋 壳 俯 冲机制 、构造 、岩 浆演化 有 密切 关 系 。
变 ,矿 物 组 合 为 钠 长 石一 铁 矿一 起 石一 灰 石 ; 磁 阳 磷 中浅 部 为钾 化 蚀 变 ,主 要 有 黑 云 母 + 钾 长 石 + 磁
铁 矿 + 黄 铁 矿 + 黄 铜 矿 ; 浅 表 蚀 变 为 钾 长 石 一 云 白 母 ±绿泥 石 ±碳 酸 盐 ( 云母 蚀 变 ) 绢 ,浅 部 常 发 育
f co so v l t n o g n r so n l i .I sn c s a y t a r te to o s r c u e a d a — a t r fe o u i fma ma i t u in a d fu d ti e e s r o p y mo e a t n i n t t u t r n l o
导 实 际勘查 工作 。
1 铁 氧 化 物 铜 一 矿 床 与 斑 岩 铜 矿 床 概 述 金

iocg矿床

iocg矿床

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李友枝周平唐金荣施俊法(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83)提要: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现的一种新矿床类型,它以其显著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多样化的矿物学、容矿岩石和局部地质背景等特征区别于其他矿床类型。

由于该类矿床规模大、品味高,近年来对其关注程度正日益加大,对其研究程度也在逐渐加深。

但是,对于该类矿床的研究而言,有着较多较为复杂的制约因素。

例如,成矿地质背景尚不明了,成矿流体和成矿金属来源等还存在较大的争论。

因此,笔者试图通过总结国内外IOCG矿床的重要研究进展和成果,分别从矿床的基本特征、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角度出发,进行较为系统而详尽的总结与阐述,希望能进一步促进该类矿床的研究和发展。

关键词:铁氧化物-铜-金矿床;成矿模式;找矿标志;地质特征;矿床成因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掀起了超大型矿床的研究热潮。

在预期成矿类型之外“偶然”发现的奥林匹克坝铜-金-铀矿床,类型十分独特,曾被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矿床,即“独生子”矿床。

然而,随着近年大量类似矿床的发现,以及对该类矿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矿床学家们发现,这些矿床构成了一个新的类型,且将其统称为铁氧化物-铜-金(-铀)-稀土及有关矿床(英文多写为Iron oxide-Copper-Gold Deposits,通常缩写成IOCG矿床)。

该类型矿床一般规模大,品位较高。

代表性矿床还有:澳大利亚的欧内斯特亨利、智利的坎德拉里亚(中生代)和巴西的萨洛博。

目前,在国内已有众多学者关注该类型矿床[1-3]。

但是,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对其成因和归类尚未统一,对其找矿标志也缺少系统总结。

笔者以国内外文献为基础,力图描述其主要特征,并总结其主要找矿标志,以引起国内勘查者的兴趣。

1 矿床基本特征1.1 矿床时空分布矿床可见于太古宙—上新世的岩石中,以形成于古元古代—中元古代的矿床较多。

氧化铁型铜-金(IOCG)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机理与找矿模型

氧化铁型铜-金(IOCG)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机理与找矿模型

中 图分 类 号 : 6 84 ; 6 85 P 1 .1 P 1 .1
1 问题 提 出
氧化 铁 型铜 一 金 (rn Oxd p e- od 简 I ieCo p r G l , o
称 I G) 床主 要指那 种 铁氧化 物 ( OC 矿 低钛磁 铁 矿和
铀和其 他金属 的供 给矛盾 有专 家认为 . 随着 氧化铁 型铜 一 金矿 床成 矿理 论模 型 的不 断完 善 和找矿 勘查
第3 5卷 第 6期
20 0 8年 1 2月



质 Vo -5. o. 源自3 N 6D e .2 08 c,0
GEo Lo GY N I CH I A N
氧化铁型铜一 【 G) 金 I OC 矿床 的地质特征 、 成 因机 理与 找 矿模 型
聂凤 军 1江 思 宏 1 路 彦 明
过 综合性 评述 .并且讨 论 了在一些 重要 成矿带 寻找 此类矿 床 的可行 性 许 德 如等 通 过对 海南 石碌 矿 】 床的研究 , 将其 确定 为氧化 铁型铜 一 金矿 床 聂风军 和路彦 明 为东 准 噶尔地 区的 老 山 口和乔 夏哈 拉 铁 一 一 矿床 与典 型 I 铜 金 OCG矿 床存 在 许 多相 似 之 处. 完全 可 以划 归 在 1 0CG矿 床之 列 尽 管 国 内许
“ 斑岩 型矿床 ” 等概念 相 比 “ 】 另外 . 随着传 统硫化
铁 型铜多金 属矿 床资 源储备 量急剧 减少 和 已有 老矿
山周边找 矿勘查 难度 的不断 增大 .人们 必须 寻找新 的矿床 类 型和 开拓 新 的找矿 领 域 , 而缓解 铜 、 、 进 金
收 稿 日期 :0 8 1 — 9 改 回 日期 :0 8 1 2 20— 1 1; 20 —1— 1

氧化铁型铜-金(IOCG)

氧化铁型铜-金(IOCG)

和花岗岩所构成。相比之下,克朗克利铜-金矿化集 中区范围内的欧内斯-享利(ErnestHenry)、斯塔瑞 (Starra)和来特宁-柯里克(Lightning Creek)矿床均 与磁铁矿系列(I 型)闪长岩和碱性花岗岩有关。尽 管巴希萨洛博(Salobo)铜-金矿床与A-型花岗岩具 有密切成因联系, 但是人们怀疑在其深部可能存 在有二长岩、闪长岩或辉长岩侵入岩。大量研究结 果表明,辉长质、闪长质和二长质岩浆活动及相关 流体在氧化铁型铜-金矿床的形成过程中曾发挥过 重要作用。
2、 何谓氧化铁型铜-金(IOCG)矿床
自20 世纪70 年代起, 随着一系列高新技术在地球科学 领域的应用, 找矿勘查活动获得了巨大成功, 其最明显 的标志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找到一大批铜-金矿床。与此同 时,人们也开始注意到部分新发现矿床与传统铜-金矿床 存在明显差异,这些矿床包括:(1)1975 年在澳大利亚 南澳州发现的奥林匹克坝(Olympic Dam)铜-金-铀矿床; (2)1980 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找到的斯坦(Starra) 铜-金矿床; (3)1987 年在智利发现的拉坎德拉利亚 (LaCandelaria) 铜-金矿床;(4)1988 年在澳大利亚 南澳州找到的奥斯本(Osborne)铜-金矿床;(5)1991 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发现的欧内斯-享利(ErnestHenry)铜-金矿床;(6)1996 年在巴西找到的萨洛博 (Salobo)铜-金矿床。除了上述矿床之外,世界上与其 相类似的铜-金(或银、铌、稀土元素、铀、铋和钴)矿 床还有很多。
鉴于氧化铁型铜-金(IOCG)矿床无论在产出环 境和地质特征方面, 还是在形成机理上均具有多 样性和复杂性特点,因此,人们对其类型的划分尚 存在有不同的看法。这类铜-金矿床究竟是一种独 立的矿床类型还是其他类型矿床的变种? 尽管矿 床地质学家在上述问题上争议颇大,但是他们均认 为,将含有大量氧化铁(磁铁矿或赤铁矿)与含有 大量硫化铁(黄铁矿或磁黄铁矿)的铜-金矿床划 分开,对于重新认识金属矿床的形成机理和有效指 导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一般 来讲,单一铁矿床和含铜、金(或铀、铌、钴、铋、 银、铂族元素、稀土元素)铁矿床均属氧化型成矿 体系,其中单一铁矿床和氧化铁型铜-金矿床是这 一成矿体系的两个端元组分。

地学浮云起,自挂东南枝:IOCG

地学浮云起,自挂东南枝:IOCG

地学浮云起,⾃挂东南枝:IOCG地学浮云起,⾃挂东南枝:IOCG刘继顺2012-10-25IOCG矿床是英⽂Iron Oxide-Copper-Gold矿床的缩写,中⽂翻译为铁氧化物铜-⾦矿床或氧化铁铜-⾦矿床。

IOCG类矿床概念的产⽣直接发端于Olympic Dam矿床的发现。

1975年,澳⼤利亚西部矿业公司(WMC)在南澳,于新元古代沉积岩与早中元古代基底不整合⾯之下,发现了隐伏于300⽶以下的巨型的Olympic Dam⾓砾岩容矿的铁氧化物Cu-Au-U-REE-Ag矿床(⾚铁矿胶结的以红⾊花岗岩和碱性斑岩等为主的复杂⾓砾岩矿⽯)(Roberts和Hudson, 1983)。

Olympic Dam矿床的发现,完全出乎⼈们的预料,当时的勘探计划是要寻找盖层岩系中的层控铜矿床。

早期的勘探与研究者⼀度将容矿的热液⾓砾岩认为是沉积成因(Roberts和Hudson, 1983;Reeve等,1990)。

Meyer (1988)在“Ore deposits as guides to geologic history of the Earth”论⽂中,以“Ores in Alkalic Granites,Porphyries and Carbonatites”为题,将Olympic Dam矿床⾸次与Kiruna、Missouri、Palabora、⽩云鄂博等矿床联系起来,认为它们均是元古代的、以铁氧化物为主,受控于⾮造⼭A型花岗岩、碱性花岗岩与碱性岩的铁氧化物多⾦属矿床,可能为⼀新类型的矿床(Olympic Dam-type)。

1992年,Hitzman等,在Precambrian Research杂志上,发表了”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ectonic setting of proterozoic iron oxide (Cu-U-Au-REE) deposits“⾸次提出元古代iron oxide (Cu-U-Au-REE) deposits即IOCG 矿床概念。

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

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

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提要: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现的一种新矿床类型,它以其显著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多样化的矿物学、容矿岩石和局部地质背景等特征区别于其他矿床类型。

由于该类矿床规模大、品味高,近年来对其关注程度正日益加大,对其研究程度也在逐渐加深。

但是,对于该类矿床的研究而言,有着较多较为复杂的制约因素。

例如,成矿地质背景尚不明了,成矿流体和成矿金属来源等还存在较大的争论。

因此,笔者试图通过总结国内外IOCG矿床的重要研究进展和成果,分别从矿床的基本特征、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角度出发,进行较为系统而详尽的总结与阐述,希望能进一步促进该类矿床的研究和发展。

关键词:铁氧化物-铜-金矿床;成矿模式;找矿标志;地质特征;矿床成因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掀起了超大型矿床的研究热潮。

在预期成矿类型之外“偶然”发现的奥林匹克坝铜-金-铀矿床,类型十分独特,曾被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矿床,即“独生子”矿床。

然而,随着近年大量类似矿床的发现,以及对该类矿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矿床学家们发现,这些矿床构成了一个新的类型,且将其统称为铁氧化物-铜-金(-铀)-稀土及有关矿床(英文多写为Iron oxide-Copper-Gold Deposits,通常缩写成IOCG矿床)。

该类型矿床一般规模大,品位较高。

代表性矿床还有:澳大利亚的欧内斯特亨利、智利的坎德拉里亚(中生代)和巴西的萨洛博。

目前,在国内已有众多学者关注该类型矿床[1-3]。

但是,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对其成因和归类尚未统一,对其找矿标志也缺少系统总结。

笔者以国内外文献为基础,力图描述其主要特征,并总结其主要找矿标志,以引起国内勘查者的兴趣。

1 矿床基本特征1.1 矿床时空分布矿床可见于太古宙—上新世的岩石中,以形成于古元古代—中元古代的矿床较多。

例如,巴西的萨洛博3A Cu(-Au-Mo-Ag)矿床,赋存在大陆环境形成的太古宙萨洛博群变质火山-沉积岩系里。

中国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成矿规律及全球对比

中国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成矿规律及全球对比

矿床地质中国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成矿规律及全球对比陈华勇(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1 IOCG的定义及存在的科学问题IOCG是铁氧化铜金矿床的英文简称,于1992年被正式提出(Hitzman et al., 1992),经过20年的发展,正与VMS, SEDEX, MVT等矿床类型一样被大家广为所知。

IOCG的定义比较宽泛而且饱受争议,目前比较认可的定义是由Williams 等(2005)在Economic Geology百周年专辑上提出,主要是指一组含大量原生磁铁矿或赤铁矿的铜金(-银-铀等)矿床,其关键鉴定特征包括以下几点:①含大量低钛铁氧化物;②为贫硫铜金成矿系统;③热液成因-角砾、脉体及交代结构发育;④受局部断裂控制,与岩体关系不明确。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鉴定性特征,在很多IOCG矿床中出现,但也在部分矿床中缺失,包括:①与区域性侵入体有时空关系;②与其他富铁建造关系密切;③与大面积钠、钠-钙及钾化等交代作用相关;④具不同含量的铀,轻稀土、氟,钴,钡,银等元素;⑤与斑岩铜矿相比,热液石英相对较少。

IOCG的科学研究自1992年概念提出以来一直是矿床学界的热点,90年初期对世界最大综合型金属矿床奥林匹克坝的系列研究更引起了IOCG在全球的关注(Oreskes et al., 1992; Haynes et al., 1995)。

但由于其系统的复杂性和定义的难界定性,IOCG也成为所有已知矿床类型中争论最为激烈的类型,关于IOCG 的科研论文近年来也在国际矿床主流杂志上频繁登出。

在2012年Brisbane举行的国际地质大会上,IOCG 也被列为专题之一,专题的名称为“铁氧化物铜金矿床-一个不和谐的矿类”,可见IOCG依然是目前国际矿床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IOCG争论最为激烈的是其成矿流体的来源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与成矿相关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其定义的界定。

尽管很多研究者认为IOCG成矿与斑岩及矽卡岩矿床类似,均属于岩浆热液直接成矿产物(Sillitoe, 2003;Pollard, 2006),也有很多学者认识到外部流体对IOCG成矿系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提供矿物质及硫的主要来源(Barton and Johnson, 1996; Benavides et al., 2007; Chen et al., 2010a; Chen et al., 20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龄范围桙Ga
典型成矿省 (典型矿床 ) 构造类型 成矿样式 赋矿岩石 金属元素组合
金成色
近矿蚀变
P唱T 条件 成矿流体 同位素 (水 )
热 源 其他特征
表 1 铁氧化物型铜唱金矿床的主要特征
1畅8 ~ 0畅1(大多数为 1畅8 ~ 1畅4)
澳大利亚南部 Stuart Shelf (奥林匹克坝 ) ;昆士兰 Cloncurry 地区 (Ernest Henry ) ;巴西卡拉加斯 地区 (Salobo ,Igarape Bahia ) ; 智利 Atacama 省 (Candelaria ) 大多数为脆性 — 脆唱韧性构造 ,构造控制因素多变 不同方向的 、通常较陡的角砾岩 ,不整合脉体或整合交代式矿体 变化不一 ,从太古宙的片麻岩 、绿岩变化到同期的花岗岩 、火山岩或沉积岩 Fe唱Cu唱Au(Ag ,As ,Co ,Fe ,Mo ,Nb ,Ni ,P ,REE ,U) 未报道 ,但主要是自然金和银金矿 蚀变强烈而随深度变化 ,随深度变浅 ,蚀变顺序为 :Na唱Ca 长石 → 钾长石 → 绢云母和铁橄榄石 → 铁闪石 → 阳起石 → 碳酸 盐 ,石英较少 ,尤其是在深部 变化不一 ,铜唱金矿床多为 200 ~ 400 ℃ ,铁硅酸盐和磁铁矿高达 600 ℃ 高盐度 、酸性 、被氧化的流体 δ18O = 6 ‰ ~ 10 ‰ 可能是岩浆 (碱性的 ?)侵入体 ,奥林匹克坝矿床和非造山岩浆作用同时 可过渡为基鲁纳式大型含磷铁矿和白云鄂博式稀土唱铁矿 ,可能与 Serra Pelada 和 Jacutinga 型等金唱钯矿床有关
深源富挥发分的岩浆唱流体系统的末梢特征 , 因此 , 这些矿床总体上可代表最接近碱性岩浆源的矿床 。
这类矿床是典型的多阶段成矿 。 高温阶段以铁 氧化物 、 钙硅酸盐和桙或富铁硅酸盐为特征 , 接着 是较低温的 , 以黄铜矿 、 斑铜矿和辉铜矿为主要矿
铁氧化物型铜唱金矿 床
铜品位 1畅5% , 金品位 0畅8 × 10 - 6 ; 巴西卡拉加斯 地 区 的 其 他 一 些 矿 床 ( Huhn 和 Nasciemento , 1998) , 尽管有人对这些矿床有不同看法 (如 Lin唱 demayer , 1998) 。 智利安第斯的 Candelaria 矿床 (矿 石量 326 × 106 t , 铜品 位 1畅06% , 金 品 位 0畅26 × 10 - 6 ) 很可能属此类型 , 但它具有一些非常规的特 征 , 如大量铁硫化物出现 , 缺乏特征性的微量元素 富集 , 以及典型夕卡岩矿物组合 (Ryan 等 , 1995) 。 在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 , 加拿大育空地区 Wernecke 山 脉 ,还产有稍小一些的矿床 (Hitzman等 ,1992 ) 。
矿床赋存于许多种岩石中 , 有同期非造山花岗 岩 , 如奥林匹克坝 ; 有较古老的由火山岩或变质沉 积岩组成的变质地体 , 如 Ernest Henry 和 Candelar唱 ia ; 还有非常老的片麻岩 、 花岗岩或变质火山岩地 体 , 如卡拉加斯的太古宙含矿岩石 。
3 垂直分带
有迹象表明 : 随深度不同 , 蚀变矿物发生显著

物的铜硫化物阶段和金矿化 ; 然后是再一次的铁氧 化物阶段 (Oreskes 和 Einaudi , 1990) 。 Candelaria 等 其他矿床呈现了更复杂的叠加关系 。
4 热液流体和金属元素的来源
大量矿床的流体包裹体 、 矿物稳定性和其他热 力学资料表明 , 矿化由性质多变但总体高盐度 、 低 pH 值的氧化性热液流体所致 。 温度从早期在地壳 深部形成磁铁矿及相关铁硅酸盐的 600 ℃ 变化到 Cu唱Au 矿化时的 200 ~ 400 ℃ (据 Hitzman 等 , 1992 ; Davidson 和 Large ,1998) 。 有限的 C 和 O 同位素资 料说明矿床与深部岩浆流体或变质流体有关 , 至少 矿化早期如此 (Hitzman 等 , 1992) , 只是晚阶段有 一些大气降水加入 (Gow 等 , 1994) 。 卡拉加斯地 区 Serra Pelada 金唱钯矿床是个贫硫化物而富赤铁矿 的矿床 , 位于同一岩石构造和成矿省的其他几个铁 氧化物型铜唱金矿床也具有类似特征 , 很可能形成 于相似盐度的酸性氧化热液流体 , 因此成因上可归 属于铁氧化物型金唱铜矿床 。
铁氧化物型铜唱金矿 床

铁 氧 化 物 型 铜唱金 矿 床
1 简 介
铁氧化物型铜唱金矿床是最近才认识的一类构 造控制的后生矿床 。 它们一般形成于古元古代至中 元古代的张性环境中 (Meyer , 1988 ; Hauck , 1990 ; Hitzman 等 , 1992 ; Davidson 和 Large , 1998 ; Wil唱 liams ,1998) 。 此类矿床的大型矿床含矿石量大于 108 t , 铜品位 0畅8% ~ 1畅6% , 金品位 0畅25 × 10 - 6 ~ 0畅8 × 10 - 6 。 据 Hitzman 等 (1992) , 这是含有很宽 的一种矿床类型 , 被称 作铁氧化 物 Cu唱V唱Au唱REE 矿床 , 包括瑞典基鲁纳 (Kiruna ) 巨型含磷铁矿 , 中国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稀土唱铁矿床 。
2 黄金地质专题信息编辑之七
2006 年
Igarape Bahia桙Alemao 和 Sossego 矿床 ; 有时为不规则 状 , 如 Ernest Henry ; 或具有席状形态 , 如 Candelar唱 ia 。 绝大多数大型矿床 , 至少单个矿床的一部分 , 存在于角砾岩中 , 但也可能被再活化的或多孔状的 岩石所取代 。 在角砾岩为主的矿体中 , 常见碎块或 角砾岩筒边缘被交代的现象 。 与其他类型热液矿床 不同的是 , 矿石一般不含或含较少的石英 , 而硅酸 盐矿物被磁铁矿取代 , 这些都表明 SiO2 被溶解而 不是沉淀 。
在区域规模上 , 矿床分布在地壳规模的断裂 、 剪切带 、 线性构造带或其附近 , 这些构造带都是据 遥感技术及地质物理信息而判定的 。 在矿床规模 上 , 也存在构造控制 , 它们常沿着低序断层或剪切
构造分布 , 或分布于其间 ; 或沿着岩石地层的接触 带产出 ; 甚或沿着花岗岩与表壳岩的接触带或其附 近产出 。 从形态学上讲 , 它们可呈典型的筒状形 态 , 如奥林匹克坝 ; 可呈环形岩墙 , 如卡拉加斯的
因为单个矿床是分带的 , 且常有蚀变的叠加
南非 Phalabowra 铁唱磷唱铜矿床的年龄约为 2畅0 Ga , 与铁氧化物型金唱铜矿床有许多相似之处 。 它 富磁铁矿 , 含黄铜矿唱斑铜矿唱辉铜矿等贫硫 铜矿 物 , P 和 REE 含量高 , 但它产于一个碱性岩浆杂岩 体内 。 由于浅层矿床显示了基底岩石圈金伯利地区 Argyle 富金刚石 的钾 镁 煌 斑 岩 筒 相 似 (Reeve 等 , 1990 ; Drew 和 Cowan , 1994) , Igarape Bahia桙Alemao 杂岩体的几何 外形与 Phalabowra 成矿碱性杂岩体相似 (Verwoerd , 1986) ; 5) 产于 Phalabowra 碳酸岩中的磁铁矿唱黄铜 矿唱斑铜矿 ± 辉铜矿唱磷灰石矿床与铁氧化物型铜唱金 矿床具有广泛的相似性 ; 6) 奥林匹克坝矿床与非 造山岩浆作用具有广泛的时间一致性 (Johnson 和 Cross , 1995) ; 7) Phalabowra 和奥林匹克坝矿床的 Nd 同位素具有亏损地幔型特征 , 奥林匹克坝角砾 岩型矿体中出现含高铬铬铁矿的蚀变煌斑岩岩墙 , 以及相应的磁 、 重异常 , 都与深部存在碱性镁铁质 岩石相印证 (Campbell 等 , 1998) ; 8) 矿床 , 至少 是元古宙矿床 , 定位于太古宙厚地幔岩石圈向后太 古宙薄地幔岩石圈的转变地带 , 伸展构造优先发生 在此类岩石圈边界 , 导致地幔岩石圈交代域的减压 熔融 , 进而引起以富集相容和不相容元素为特征的 碱性岩浆作用 。
这种矿床的典型例子是奥林匹克坝 (Olympic Dam) 矿床 , 矿石储量约 2 × 109 t , 铜品位 1畅6% , 金品位 0畅6 × 10 - 6 , 它产于澳大利亚南部 Stuart Shelf (Oreskes 和 Einaudi , 1990) 。 其他世界级矿床的例 子 : 昆士兰 Cloncurry 地区的 Ernest Henry 矿床 , 矿 石储量 1畅67 亿 t , 铜品位 1畅1% , 金品位 0畅5 × 10 - 6 (Williams ,1998) 。 尚未详细论证但可能属于此类 矿床的矿床还有 : Salobo 矿床 , 矿石储量大约 1 × 109 t , 铜品位 0畅85% , 金品位 0畅4 × 10 - 6 ; Alemao 的 Igarape Bahia桙Alemao 矿床 , 矿石储量 140 × 106 t ,
变化 。 尽管有特例 , 但矿床的形成深度为地表以下 1 ~ 6 km (Hitzman 等 , 1992 ) 。 随深度增加 , 总体 趋势是由以赤铁矿为主 (奥林匹克坝) 到以磁铁矿 为主 (Ernest Henry 矿床和卡拉加斯地区的矿床 ) ; 相应的富铁矿物的变化 : 碳酸盐 → 阳起石 → 铁闪石 和 铁 镁 橄 榄 石 , 如 Salabo ( 图 1 , Lindemayer , 1998) 。 同时 , 随深度变化还出现硅酸盐矿物的规 律改变 : 绢云母 → 钾长石 → 钠钙长石 (Hitzman 等 , 1992) 。 在地壳的较浅层次 , 石英含量可能较高 。 此外 , Groves (1993) 连续模型中某些造山型金矿 所记录的基本现象 , 内华达 Yerrington 等某些斑岩 铜矿系统的基本变化 (Dilles 和 Einaudi , 1992) , 在 该类矿床的深度变化中也显现出来 。 但与斑岩系统 不同 , 这类矿床不是定位于一个可见的母岩侵入体 内或其附近 。 尽管有报道称 Candelaria 矿床 (Ryan 等 ,1995) 和奥林匹 克坝矿床的局部 (Reeve 等 , 1990) 随深度增加而 Au桙Cu 减小 , 但关于此类矿床 的金属因素比值的信息仍然很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