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材料最终化学成分 (2)

合集下载

常用材料化学成份

常用材料化学成份

化学成分%
C
Si
Mn
0.14~ 0.22
≤0.07
0.30~ 0.60
P
S
≤0.045 ≤0.050
表1-11 钢板的力学性能和冷弯性能
板厚 (mm)
бb(Mpa) бs(Mpa) δs(%)
2~3
≥20
>3~3.5 375~500 ≥235 ≥21
>3.5~4
≥22
>4~16 375~500 ≥235 ≥25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0Cr18Ni1 0Ti
≤200
137
137
137
130
122
114
111
137
114
103
96
90
85
82
(五) 00Cr18Ni 5Mo3Si2 钢锻件
表12~21 钢的化学成分
钢号
化学成分(%)

Si
Mn
P
S
Ni
Cr
Mo
00Cr18Ni 5Mo3Si2
≤0.030
бb(Mpa)
б 0.2(Mpa)
δ5(%)
HB
0Cr17Ni1 2Mo2
≤100 >100~ 200
≥520 ≥490
≥205 ≥205
≥35 ≥35
139~187 131~187
00Cr17Ni 14Mo2
≤100 >100~ 200
≥480 ≥450
≥175 ≥175
≥35 ≥35
128~187 121~187
表16~11 钢的化学成分

常用材料化学成份

常用材料化学成份

常用材料化学成份1.金属材料:-铁:铁是地壳上最常见的金属之一、在钢铁生产中使用的主要成分是铁和碳。

其他常见的合金元素有镍、铬等。

-铝:铝是一种轻质金属,主要成分是铝和少量的合金元素,如锰、镁和硅。

-铜:铜是导电性能很好的金属,主要成分是铜本身,通常还含有锌和锡等合金元素。

-锌:锌是一种耐腐蚀金属,主要成分是锌本身,常与铝、铜等金属一起合成合金。

2.塑料材料:-聚乙烯(PE):聚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主要成分是乙烯(C2H4)分子的聚合物。

它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和机械强度。

-聚丙烯(PP):聚丙烯是一种耐高温塑料,主要成分是丙烯(C3H6)分子的聚合物。

它具有较高的刚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是一种耐候性好的塑料,主要成分是氯乙烯(C2H3Cl)分子的聚合物。

它可在不同形式下制成硬质或软质的塑料制品。

-聚苯乙烯(PS):聚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脆性塑料,主要成分是苯乙烯(C8H8)分子的聚合物。

它常被用于制作泡沫塑料(EPS)。

3.橡胶材料:-天然橡胶:天然橡胶主要成分是聚合物异戊二烯(C5H8)。

-合成橡胶:合成橡胶是通过合成化学方法制备的橡胶,其主要成分有丁苯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等。

4.玻璃材料:-硅酸钠(Na2SiO3):硅酸钠是玻璃的主要成份之一,它是由二氧化硅(SiO2)和碱金属氧化物(如氢氧化钠)反应所得。

-碳酸钠(Na2CO3):碳酸钠是用于制备玻璃的重要成分。

它与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

5.陶瓷材料:-二氧化硅(SiO2):二氧化硅是陶瓷材料的主要成份之一,它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抗酸碱性能。

-氧化铝(Al2O3):氧化铝是一种用于制备高级陶瓷的重要成分。

它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高机械强度。

这只是常用材料化学成分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其他材料也具有重要的化学成分,如纸张、涂料、药物等。

不同的材料成分赋予了它们不同的性质和用途,化学成分的选择和控制对材料的性能至关重要。

常用锻件牌号及化学成分

常用锻件牌号及化学成分

Cr
Mo
0.35 0.45~ 0.65 0.45~ 0.6 0.25~ 0.5 0.15~ 0.25 0.15~ 0.25
Ni
CU
P
≤0.015 ≤0.015 ≤0.012 ≤0.015 ≤0.040 ≤0.015 ≤0.035
S
锻件标准
NB/T47008-2010 NB/T47008-2010 NB/T47008-2010 NB/T47008-2010 SECTION Ⅱ 2010 SA-29 NB/T47008-2010 GB/T3077
NB/T47008-2010 ASME Ⅱ 2013 SA-105 ASME Ⅱ 2013 SA-266 ASME Ⅱ 2013 SA-266 ASME Ⅱ 2013 SA-266 ASME Ⅱ 2013 SA-266 ASME Ⅱ 2013 SA-350 ASME Ⅱ 2013 SA-350 ASME Ⅱ 2013 SA-350 GB713-2008 NB/T47008-2010 GB/T699-1999 GB/T699-1999 NB/T47008-2010 GB/T1591-2008 GB/T1591-2008 EN10025-2 GB713-2008 ASME Ⅱ 2013 SA-516 ASME Ⅱ 2013 SA-516 NB/T47008-2010

C
0.20~ 0.50 0.30~ 0.60

Ni
≤0.40

CU
≤0.25

V
0.18~ 0.25 0.18~ 0.25
%
Ti
≤ 0.04 ≤0.01 ≤ 0.02
Si
Mn
0.30~ 0.60 8.00~ 8.00~

铝合金的分类及牌号介绍

铝合金的分类及牌号介绍

一、铝及铝合金的基本性质纯铝呈银白色,因其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能阻止其进一步氧化从而具有一定抗蚀性。

铝相对密度2.7g/cm3,熔点660℃,沸点2327℃;面心立方体结构,故而有很高的塑性,易于加工,可制作成各种型材、板材。

但纯铝强度比较低,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工业上铝都是采用电解法生产的,通常会以铝为基体,加入少量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采用合金化方式制作成铝合金并运用热处理等方法,使其在保持质轻等优点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强度。

铝及其合金主要有以下优点:(1)质轻,约为钢的1/3,比强度和比刚度高;(2)塑性好,易于加工及适用于各种表面处理:(3)导热、导电性好,导热、导电率仅次于铜,约为钢铁的3~4倍;(4)良好的耐腐蚀性和低温性能。

二、铝合金分类(1)铝按其纯度分为高纯铝和工业纯铝。

纯铝的牌号用“铝”字拼音首字母“L”和其后面的编号表示。

高纯铝的牌号有L01、L02、L03、L04、L05,后面的数字越大,纯度越高,含铝量在99.85%-99.99%之间。

工业纯铝的牌号有L1、L2、L3、L4、L4-1、L5、L5-1、L6,后面的数字表示纯度,数字越大,纯度越低。

(2)铝合金一般通过其成分、组织和工艺等特点,可以将其分为铸造铝合金与变形铝合金两大类。

变形铝合金:将铝合金铸锭通过压力加工(轧制、挤压、模锻等)制成半成品或模锻件,要求有良好的塑性形变能力铸造铝合金:将熔融的铝合金直接浇铸成形状复杂的甚至是薄壁的成型件,要求合金有良好的铸造流动性。

工程上常用铝合金相图大都与上图类似,D点成分以左的合金在加热至高温时能形成单相固溶体组织,其塑性较高成为变形铝合金;于D点成分以右的合金,因含有共晶组织,液态流动性较高适用于铸造,称为铸造铝合金。

对于变形铝合金而言位于F点以左成分的合金不能进行热处理强化,称为热处理不可强化的铝合金;成分在F和D之间的铝合金,由于合金元素在铝中有溶解度的变化会析出第二相,可以通过热处理使合金强度提高,称为热处理强化铝合金。

常用金属材料成分

常用金属材料成分

黑色金属20,45,65Mn,1Cr18Ni9Ti,60SI2Mn,2Cr13,CrWMn,40CrNiMo精密合金1J79(Ni含量高,不太适于直读光谱检测),4J36铝合金LF2,LF6,LF21,LC4,LY12,ZL101A,LD5铜合金TU2,HPb59-1,H62,H96,QBe2,锡青铜,铝青铜一、黑色金属45:化学成分(%)0.42-0.50C, 0.17-0.37Si, 0.50-0.80Mn, ≤0.035P, ≤0.035S, 0.25Ni, 0.25Cr, 0.25Cu65Mn碳 C :0.62~0.70硅 Si:0.17~0.37锰 Mn:0.90~1.20硫 S :≤0.035磷 P :≤0.035铬 Cr:≤0.25镍 Ni:≤0.30铜 Cu:≤0.2560SI2Mn:碳 C :0.56~0.6硅 Si:1.50~2.00 锰 Mn:0.60~0.90 硫 S :≤0.035磷 P :≤0.035铬 Cr:≤0.35 镍 Ni:≤0.35 铜 Cu:≤0.251Cr18Ni9Ti碳 C :≤0.12%。

硅 Si:≤1.00%。

锰 Mn:≤2.00%。

硫 S :≤0.030%。

磷 P :≤0.035%。

铬 Cr:17.00~19.00%。

镍 Ni:8.00~11.00%。

钛 Ti:0.50~0.80%。

2Cr13碳 C :0.16~0.25硅 Si:≤1.00锰 Mn:≤1.00硫 S :≤0.030 磷 P :≤0.035铬Cr:12.00~14.00镍 Ni:允许含有≤0.60CrWMn碳 C :0.85~0.95 硅 Si:≤0.40 锰 Mn:0.90~1.20 硫 S :≤0.030 磷 P :≤0.030铬 Cr:0.50~0.80 镍 Ni:允许残余含量≤0.25 铜 Cu:允许残余含量≤0.30钨 W :0.70~1.240CrNiMo:碳C 0.37~0.44 硅Si 0.17~0.37 锰Mn 0.50~0.80, 硫S允许残余含量≤0.025,磷P允许残余含量≤0.025, 铬Cr 0.60~0.90,镍Ni 1.25~1.65,铜Cu允许残余含量≤0.025, 钼Mo 0.15~0.25精密合金4J364J36 镍Ni 铬Cr 铁Fe 碳C 锰Mn 硅Si 钴Co 磷P 硫S最大值35-37 0.2 余量0.03 0.35 0.2 0.5 0.02 0.01其他:易切削钢,比常规碳钢S、Pb(0.3)高一点二、铝合金LF6铝Al :余量硅Si :≤0.40铜Cu :≤0.10镁Mg:5.8~6.8锌Zn:≤0.20锰Mn:0.50~0.8 钛Ti :0.02~0.10铍Be :0.0001~0.005铁Fe:0.000~0.400LF21硅Si:0.60 铁Fe: 0.70 铜Cu:0.20 锰Mn:1.0-1.6 镁Mg:0.05锌Zn:0..15 钛Ti:0.10-0.20 铝Al:余量LY12硅 Si: 0.50 铁 Fe:0.50 铜 Cu:3.8~4.9 锰 Mn:0.3~0.9 镁 Mg:1.2~1.8 铬Cr:0.10 镍 Ni: -- 锌 Zn:0.25 钛 Ti :0.15 其它: 0.15 铝 Al:余量LC4硅Si:0.50 铁Fe: 0.50 铜Cu:1.4-2.0 锰Mn:0.20-0.6 镁Mg:1.8-2.8 铬Cr:0.10-0.25 锌Zn:5.0-7.0 钛Ti:0.10 铝Al:余量LD5硅Si:0.7-1.2铁Fe: 0.7铜Cu:1.8-2.6锰Mn:0.40-0.8镁Mg:0.40-0.8锌Zn:0.30 钛Ti:0.15镍Ni:0.10铝Al:余量ZL101A硅 Si :6.5~7.5 镁 Mg:0.25~0.45 钛 Ti:0.08-0.20 铝 Al :余量铁(砂型铸造): 0.000~ 0.200 铜 Cu :≤0.1(杂质) 锰 Mn:≤0.10(杂质) 锌 Zn:≤0.1(杂质) 稀 Zr:≤0.20(杂质) 锡 Sn :≤0.01(杂质) 铅 Pb:≤0.03(杂质) ZL114A硅 Si :6.5~7.5 镁 Mg:0.45-0.60 钛 Ti:0.10-0.20 铍 Be :0.04~0.07(保证力学时,可不加) 铝 Al :余量铁(砂型铸造): 0.000~ 0.200锰 Mn:≤0.1(杂质) 镁 Mg:≤0.1(杂质)钛 Ti:≤0.1(杂质)钛+稀土 Ti+Sb:≤0.20(杂质) 锡 Sn :≤0.01(杂质) 铅 Pb:≤0.03(杂质) 注:杂质总和:(砂型铸造)≤0.75三、铜合金TU2紫铜Cu+Ag:99.5,P:0.002 ,Bi:0.001,Sb:0.002,As:0.002 ,Fe:0.004 ,Ni:0.002 Pb:0.004,Sn:0.002,S:0.004 ,Zn:0.003,O:0.03HPb59-1Cu:57.0-60.0 Ni:1.0 Fe:0.5 Pb:0.8-1.9 Zn:余量杂质:1.0H62铜(Cu):60.5~63.5% 铁(Fe):≤ 0.15%铅(Pb):≤ 0.08% 锑(Sb):≤0.005% 铋(Bi):≤0.002%磷(P):≤0.01%锌(Zn):余量杂质总和:≤0.5%H96铜 Cu :95.0~97.0 锌 Zn:余量铅 Pb:≤0.03 磷 P:≤0.01铁 Fe:≤0.10 锑 Sb :≤0.005 铋 Bi:≤0.002 注:≤0.2(杂质)QBe2铝(Al)≤0.15,硅(Si)≤0.15,铅(Pb)≤0.005,(Cu)余量,铁(Fe)≤0.15,铍(Be)1.8~2.1,镍(Ni)0.2~0.4,杂质总各%≤0.5(QSn1-1)QSn4-3化学成分:锡(Sn)3.5~4.5,锌(Zn)2.7~3.3,铝(Al)≤0.002,硅(Si)≤0.002,磷(P)≤0.03,铁(Fe)≤0.05,铅(Pb)≤0.02,铜(Cu)余量,锑(Sb)≤0.002,铋(Bi)≤0.002,杂质总和%≤0.2QSi3.5-3-1.5化学成分:锑(Sb)≤0.002,铁(Fe)1.2~1.8,镍(Ni)≤0.2,硅(Si)3.0~4.0,锡(Sn)≤0.25,铅(Pb)≤0.03,铜(Cu)余量,锌(Zn)2.5~3.5,锰(Mn)0.5~0.9,磷(P)≤0.03,砷(As)≤0.002,杂质总和%≤1.1铝青铜9-4-4-2铜 Cu :其余铅 Pb:≤0.02(杂质) 镍 Ni:4.0~5.0 铝 Al:8.5~10.0铁 Fe:4.0~5.0 锰 Mn:0.8~2.5 硅 Si :≤0.15(杂质) 碳 C:≤0.10(杂质) 注:杂质总和≤1.0。

国内常用材料牌号,密度,成分

国内常用材料牌号,密度,成分
主题:关于螺丝材料(浏览3次) 一、目前市场上标准件主要有碳钢、不锈钢、铜三种材料(一)碳钢。我们以碳钢料中碳的含量区分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以及合金钢。1、低碳钢C%≤0.25% 国内通常称为A3钢。国外基本称为1008,1015,1018,1022等。主要用于4.8级螺栓及4级螺母、小螺丝等 无硬度要求的产品。(注:钻尾钉主要用1022材料。)2、中碳钢0.25%<C%≤0.45% 国内通常称为35号、45号钢,国外基本称为1035,CH38F,1039,40ACR等。主要用于8级螺母、8.8级螺栓及8.8级内六角产品。3、高碳钢C%>0.45%。目前市场上基本没使用。4、合金钢:在普碳钢中加入合金元素,增加钢材的一些特殊性能:如35、40铬钼、SCM435,10B38。芳生螺丝主要使用SCM435铬鉬合金钢,主要成分有C、Si、Mn、P、S、Cr、Mo。(二)不锈钢。性能等级:45,50,60,70,80。主要分奥氏体(18%Cr、8%Ni)耐热性好,耐腐蚀性好,可焊性好。A1,A2,A4马氏体、13%Cr耐腐蚀性较差,强度高,耐磨性好。C1,C2,C4铁素体不锈钢。18%Cr镦锻性较好 ,耐腐蚀性强于马氏体。目前市场上进口材料主要是日本产品。按级别主要分SUS302、SUS304、SUS316。4.8级六角螺栓:1008K、1010、1015K。6.8级六角螺栓:1032、1035、1040、CH38F、1039。8.8级六角螺栓:1035ACR(M10以下)1040ACR(M12以上)CH38F、1045ACR、1039 10B21、10B33、10B38。8.8级内六角螺栓:CH38F、1039、10B21(M10-M12)、10B33、(M14)10B38(M12-M24)10B21。10.9级六角螺栓:1045ACR、10B38。│8│级螺帽:1008K、1010。8级螺帽:1015(M<16)、CH38F (M≥16)。10级螺帽:CH38F、1039、10B21、10B33。12级螺帽:1039、10B21、10B33、10B38。马车螺丝:1008、1010、1015。 六角缘凸螺栓:CH38F、1039、10B21、10B33、10B38。六角木螺丝:1008K、1010。 自攻钉、墙板钉、钻尾钉、夹板钉:1018、1022、CH22A。机螺钉、家俱螺丝:1008、1010。(三)铜。常用材料为黄铜…锌铜合金。市场上主要用H62、H65、H68铜做标准件。二、碳钢产品所使用的盘元三、材料中各类元素对钢的性质的影响1、碳(C):提高钢件强度,尤其是其热处理性能,但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塑性和韧性下降,并会影响到钢件的冷镦性能及焊接性能。2、锰(Mn):提高钢件强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可淬性。即在淬火时增加了淬硬渗入的强度,锰还能改进表面质量,但是太多的锰对延展性和可焊性不利。并会影响电镀时镀层的控制。3、镍(Ni):提高钢件强度,改善低温下的韧性,提高耐大气腐蚀能力,并可保证稳定的热处理效果,减小氢脆的作用。4、铬(Cr):能提高可淬性,改善耐磨性,提高耐腐蚀能力,并有利于高温下保持强度。5、钼(Mo):能帮助控制可淬性,降低钢对回火脆性的敏感性,对提高高温下的抗拉强度有很大影响。6、硼(B):能提高可淬性,并且有助于使低碳钢对热处理产生预期的反应。 7、矾(V):细化奥氏体晶粒,改善韧性。8、硅(Si):保证钢件的强度,适当的含量可以改善钢件塑性和韧性。四、关于不锈钢材质之特性简介(304、316)(一) 该三种材质均为300系列的奥氏体不锈钢,其化学成分如下: v 4c [名称:C、Si、Mn、P、S、Ni、Cr、Mo、Cu]。304M ≤0.06 ≤1.0 ≤2.0 ≤0.045 ≤0.03 8.91-10.0 18.0-20.0 0 0 。316 ≤0.03-0.06 ≤1.0 ≤2.0 ≤0.045 ≤0.03 10.0-14.0 16.0-18.0 2.0-3.0 0。304HC ≤0.08 ≤1.0 ≤2.0 ≤0.045 ≤0.03 8.0-10.5 17.0-19.0 0 1.0-3.0。(二) 主要化学成分与不锈钢性能之关系1、碳 C 可增加硬度和强度,含量过高会降低其延展性和耐蚀性。2、铬 Cr 可增加耐蚀性、抗氧化性,使品粒细化,增加强度,硬度和耐磨性。3、镍 Ni 可增加高温强度、耐蚀性,降低冷加工硬化之速率。4、钼 Mo 增加强度,对氧化物和海水的耐蚀性优良。5、铜 Cu 利于冷加工成型,降低磁性。(三)材质之其它性能1、以上材质正常状态无磁性。304M冷加工后略有磁性(1.6u-2.0u左右);304HC磁性为(1.01u-1.6u左右);316材质冷加工后磁性小于1.01u。2、各材质均有良好的延展性,易冷加工成型,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均可达到要求。(Ts 抗拉强度 min 700N/mm, Ys 屈服强度 min 450N/mm)。(四)结论1、304M、304HC、316三种材质是目前300系列奥氏体不锈钢使用最广的材质之一。各材质明显差异为:冷加工后材质磁性为316<304HC<304M。316材质抗化学品腐蚀,抗孔蚀性及抗海水耐蚀性能相对于304M及304HC要优良。2、总之,不锈钢标准件特性为耐腐蚀、美观、卫生,但其强度、硬度正常情况下相当于碳钢(6.8级)故对不锈钢产品应不可撞击、敲打、注意维护其表面光洁度、精度,且不能和使用碳钢产品一样随便施加力量,亦不可施力过大,同时因不锈钢延展性好,在使用时产生钢屑易粘于螺帽牙级处,增加摩檫力,易导致锁死,而使用碳钢即使产生铁屑也会掉落,相对于不锈钢不易锁死。

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 (2)

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 (2)

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生铁: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

这些元素对生铁的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碳(C):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石墨),主要存在于铸造生铁中,另一种是化合碳(碳化铁),主要存在于炼钢生铁中,碳化铁硬而脆,塑性低,含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强度和硬度,含量过多,则使生铁难于削切加工,这就是炼钢生铁切削性能差的原因。

石墨很软,强度低,它的存在能增加生铁的铸造性能。

硅(Si):能促使生铁中所含的碳分离为石墨状,能去氧,还能减少铸件的气眼,能提高熔化生铁的流动性,降低铸件的收缩量,但含硅过多,也会使生铁变硬变脆。

锰(Mn):能溶于铁素体和渗碳体。

在高炉炼制生铁时,含锰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铸造性能和削切性能,在高炉里锰还可以和有害杂质硫形成硫化锰,进入炉渣。

磷(P):属于有害元素,但磷可使铁水的流动性增加,这是因为硫减低了生铁熔点,所以在有的制品内往往含磷量较高。

然而磷的存在又使铁增加硬脆性,优良的生铁含磷量应少,有时为了要增加流动性,含磷量可达1.2%。

硫(S):在生铁中是有害元素,它促使铁与碳的结合,使铁硬脆,并与铁化合成低熔点的硫化铁,使生铁产生热脆性和减低铁液的流动性,顾含硫高的生铁不适于铸造细件。

铸造生铁中硫的含量规定最多不得超过0.06%(车轮生铁除外)。

2.钢:2.1元素在钢中的作用2.1.1 常存杂质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钢除含碳以外,还含有少量锰(Mn)、硅(Si)、硫(S)、磷(P)、氧(O)、氮(N)和氢(H)等元素。

这些元素并非为改善钢材质量有意加入的,而是由矿石及冶炼过程中带入的,故称为杂质元素。

这些杂质对钢性能是有一定影响,为了保证钢材的质量,在国家标准中对各类钢的化学成分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1)硫硫来源于炼钢的矿石与燃料焦炭。

它是钢中的一种有害元素。

硫以硫化铁(FeS)的形态存在于钢中,FeS和Fe形成低熔点(985℃)化合物。

常用材料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

常用材料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

常用材料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常用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是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信息。

以下是几种常见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的概述。

1.钢:钢是一种合金,主要成分是铁和碳,其中碳含量在0.04%到2.1%之间。

其他常见的合金元素包括锰、硅和钼。

钢的机械性能取决于合金的成分和热处理工艺。

通常,钢的强度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韧性。

一些常见的钢的机械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在400MPa到2000MPa之间,屈服强度在200MPa到1800MPa之间。

2.铝合金:铝合金是由铝与其他元素(如铜、锌、锰、镁)形成的合金。

铝合金具有轻质、良好的导热性和电导率。

铝合金的机械性能因合金化元素和热处理方式而异。

强化型铝合金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一般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在100MPa到600MPa之间。

3.黄铜:黄铜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也可以添加其他元素如铝、锰和铁。

黄铜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导电性,而且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能。

机械性能因合金化元素的含量而有所差异。

普通黄铜的抗拉强度范围在200MPa到800MPa之间。

4.不锈钢:不锈钢是一种含有至少10.5%铬的钢合金。

除了铬,还可以含有其他合金元素如镍、钼和钒等。

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高温强度,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

不锈钢的机械性能因合金元素的含量和热处理方式而异。

一般不锈钢的抗拉强度在500MPa到2000MPa之间。

综上所述,不同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会影响材料的性能和用途。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特性和所需的性能,以确保材料能满足工程项目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有材质须进行原料ICP抽检,严格控制有害元素Pb、Sn、As、Sb、Bi、Zn等的含量。

单个元素含量原则要求不得超过30ppm,总和不得100ppm。

最低要求单个元素含量不得超过100ppm。

要求高则取上限,同时注意焊接性能。

要求低则取下限。

经过王教授对比后确认的化学成分
Ti取上限含量进行添加。

Zr实在无法控制成品管中含量,但熔炼时必须进行微量添加。

Ti取上限含量进行添加。

Si提高抗渗碳性能,但考虑到持久强度的要求,生产中取下限含量进行添加。

Zr必须进行微量添加。

但是C、Ti、Zr含量的加入总量,须谨慎,以炉管不出现裂纹为准。

稀土按照生产经验适量添加。

进行添加。

Zr必须进行微量添加。

但是C、Ti、Zr含量的加入总量,须谨慎,以炉管不出现裂纹为准。

稀土按照生产经验适量添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