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信息系统第4章 土地信息数据库

合集下载

土地信息数据库

土地信息数据库

市政管理、道路建设等。
4.1.4 数据库的分级结构
SPARC分级结构
土 地 信
SPARC是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ANSI)下属的标准规划和要求委
息 员会的缩称。这一模型将数据库
系 统
划分为内模式、概念模式和外模 式三级,被称为SPARC模型 。
①内模式(internal schema) 存储模式:它
斑面积通过扣除与线状地物相联系又可区分 为一对一(1:1)、一对多(1:M)、 多对多(M:N)等类型。
①E-R图的基本成份(续)
土 属性 表示实体或联系的某种特征。例如,
地 信 息
线状地物有图斑、线状序号、长、宽和面积。 值得注意的是,联系也可以有属性。例如, 图斑与线状地物的面积有“数量”属性。当 然,并不是所有的联系都必须有属性。


②用E-R图描述概念模型
下面以土地面积量算信息系统为例,说明用 E-R方法来建立概念模型的具体步骤。

地 信 息 系 统
第一步:确定E-R模型应含的实体。如前 面所指出的,每一实体可用来代表一类数据 的集合。所以在本例中,可以暂定量算过的 3种表格为模型的第一批实体,并分别取名 为“图幅”、“图幅分划值计算表”、“线
息 外模式就是用来定义满足不同用户
系 (例如地籍规划、地价评估等)需要
统 的数据库。一个数据库只能有一个概
念模式,但却允许有多个外模式。
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
用户视图(用户级 逻辑数据库)


信 DBA视图(全局逻

辑数据库)


系统程序员视图 (物理数据库)
外模式A
外模式B
外部 / 概念映射

土地信息系统课程习题库和参考答案

土地信息系统课程习题库和参考答案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a,土地信息系统(LIS)是在土地科学与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图(CAM)等 与计算机技术相关学科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土地科学作为 LIS 的分析理论基础, 它反映了 LIS 所需要处理内容和体系并为 LIS 提供空间分析的方法;测量和遥感不但为 LIS 提供快速、可靠、多时相的获取多种信息源的手段,而且它们的许多理论和方法可直接用于 空间数据的变换和处理;地图学为 LIS 的成果和表达以及可视化提供了规范和方法。数据库
第七章 土地信息的表示与可视化
1.土地信息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2.地图与土地信息系统有何联系与区别? 3.地图符号的涵义、作用、构成。 4.实现自动注记放置的系统应具备的功能。 5.面状专题内容的表示方法。 6.专题地图设计的内容。 7.如何进行土地信息的可视化? 8.空间可视化的类型。 9.何为虚拟地理环境,有何特点?
2、 简述土地信息系统的组成、基本功能。
土 地 信 息 系 统 的 组 成 : 一般由硬件、软件、数据库和人组成。硬件的配置主要包括输入设 备(如数字化仪、扫描仪、键盘等),输出设备(如绘图仪、打印机、显视器等),计算机系统,数 据存贮设备(如磁盘和光盘驱动器、磁带机等);信息系统的软件由管理软件和功能软件组成; 土地信息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Data Base),用于存贮各种空间位置、拓扑关系和非空间数据。 其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 2、数据格式化、转换、概化;3.数据的存储与组织 4.查询、统计、计算 5、空间分析 6、显示
10 设计题:随着土地管理工作的深入,地籍、地类历史数据的查询与检索越来越频繁,土
地管理工作者对于土地信息系统时空数据管理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即使一座中等 规模的城市,每天土地使用权交易量平均都可达十宗以上。存储并使用这些与日俱增的大量 数据对土地信息系统的时空数据管理功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满足实际工作对时空数据的 管理功能要求,提出你的设计方案。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土地信息管理是指在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土地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传输和利用,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的过程。

土地信息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保护土地资源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土地信息管理的核心是建立土地信息数据库和系统。

土地信息数据库是土地信息管理的基础,通过对土地资源的相关信息进行统一存储和管理,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管理。

土地信息系统是土地信息管理的工具,它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将土地资源信息数据库与决策分析模型相结合,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分析和决策支持。

土地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存储和数据管理等环节。

数据采集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收集土地资源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如土地利用状况、土地所有权、土地价格等。

数据整理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和加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数据存储是将整理好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通过建立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和索引,实现对数据的高效存取。

数据管理是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和更新,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包括系统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和系统运行等阶段。

系统规划是根据土地资源管理的需求,确定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制定系统开发的目标和计划。

系统设计是根据系统规划的要求,确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模块,进行数据流程和界面设计。

系统开发是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利用计算机编程和数据库管理工具,开发出符合功能需求的土地信息系统。

系统运行是将开发好的系统投入使用,并进行系统维护和更新,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运行。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的意义在于提高土地资源的管理效率和利用效益,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统一数据管理和决策支持,能够对土地资源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建立土地信息数据库和系统,可以实现对土地资源信息的共享和传递,提高决策者和公众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参与度。

4土地信息的数据模型与数据库

4土地信息的数据模型与数据库

4.1 土地信息的数据模型
一、层次模型——构建
用树状结构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层次模 型。它是以结点来表示数据库中的记录类型的有向 树
4.1 土地信息的数据模型
一、层次模型——限制条件 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无父结点,即根结点 除根结点之外,所有节点有且仅有一个父结点 优缺点:容易理解,单码查找速度快,易于更新和 扩充;但是多码查找比较困难,一般需要较大的索 引文件,所以产生数据冗余,不能表示实体之间多 对多的联系。
在所有可能的三角网中,狄洛尼(Delaunay)三 角网在地形拟合方面运用的较普遍,因此常被用 于TIN的生成。在狄洛尼三角网中的每个三角形 可视为一个平面,平面的几何特征完全由三个顶 点的空间坐标值(x,y,z)所决定。存储的时候 ,每个三角形分别构成一个记录,每个记录包括 :三角形标识码、该三角形的相邻三角形标识码 、该三角形的顶点标识码等。顶点的空间坐标值 则另外存储。
关系模型——基本概念 关系模型是一个数学化的模型,它把数据的逻辑
结构归结为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中的元素,这 种表称为关系,关系的集合就构成关系模型。 关系是一个二维表,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 的每列对应一个域。 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若它的值唯一的标识了一 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关键字。若一个关 系中有多个候选关键字,则选定一个为主关键字 。该关键字的诸属性称为主属性,其余属性叫非 主属性
4.2 空间信息的数据结构
4.2 空间信息的数据结构
半隐式表达
4.2 空间信息的数据结构
4、拓扑关系9元组
在四元组基础上,Egenhofer将此扩展到九元组,即空间拓扑 关系可由两实体的边界(∂A、∂B)、内部(A0、B0)和外部(A−1 , B−1)三部分相交构成的3×3九元组来决定,即A的内部(A0)、 边界(∂A)和外部(A−1 )与B的内部(B0)、边界(∂B)和 外部(B−1)之间的交,可表达为:

土地信息系统(4.1.1)--第一节土地信息的数据模型

土地信息系统(4.1.1)--第一节土地信息的数据模型

第 4 章 土地信息的数据模型与数 据库
4.2 土地信息的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 面向对象模型 时空模型
土地信息的数据模型
概述
数据模型则是土地系统要素的属性及关系规范化表达和数据存储的 核心,也是土地数据库建立的核心。
最常用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和时空模 型等五种的数据模型。
选择和建立数据模型的目的是用最佳的方式反映本部门的业 务对象及信息流程和以最佳的方式为用户提供访问数据库的 逻辑接口。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约束条件是数据模 型的三要素。
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模型
实体是可以相互区别而又可以被人识别的事、物、概念的统称 ,有具体的,也有抽象的;有物理上存在的,也有概念性的。 实体的属性是指描述实体的若干特征。 联系指实体与实体之间会有各种关系 码指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 域指属性的取值范围
层次模型
层5
a

c

f
g
6
1
d
4
地图 map
地图 map 的层次模型表 达
层次模型
层次模型——特点
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无父结点,即根结点 除根结点之外,所有结点有且仅有一个父结点 层次模型的优点是容易理解,单码查找速度快,易于更新和扩充;
但是多码查找比较困难,一般需要较大的索引文件,所以产生数据 冗余;不能直接表示实体之间多对多( m:n )的联系
空间数据库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是由土地信息系统的空间分 析模型和应用模型所组成的软件,它是为了满足用户数据处 理需求而建立起来的,具有数据库访问功能的应用软件,它 提供给用户一个访问和操作特定数据库的用户界面。
数据库的主要特征

空间信息的数据结构

空间信息的数据结构
缺点: • 数据结构复杂 • 处理位置关系(包括相交、通过、包含等)费时 • 地图叠加分析较困难 • 边界复杂模糊的事物难以描述 • 不能直接处理图像信息 • 与DTM和RS结合困难
矢量数据结构 第四章 土地信息数据库
常用的几种矢量数据结构为包括:完整多边形结构、二元 独立地图编码文件结构、弧一结点结构、关系结构、数字 化线图形等
X xmax xmin J
Y ymax ymin I
式中:X ,Y 分别表示每个栅格单元的边长。 ymax, ymin xmax, xmin 分别表示矢量坐标中的最大 值和最小值。
矢-栅转换
第四章 土地信息数据库
1)点的转换
点的转换实质上是将点的矢量坐标转换成栅格数据中行列值i和j,从而得到 点所在栅格元素的位置。其中:
矢量数据结构 第四章 土地信息数据库
2)二元独立地图编码文件结构(DIME)
二元独立地图编码文件本身不生成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应数据库组 织,它只是作为可用于不同系统的数据交换格式,其结构由两结 点或终点的线段来定义
特点: • 以线段为主的记录方式,这里的线段是用起始结点,终止结点 及相邻的左多边形和右多边形作为基本代码形成拓扑关系
第4 章 土地信息的数据模型与数据库
4.4 土地信息的数据结构
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矢量数据结构 栅格数据结构
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拓扑关系是明确定义空间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在 土地信息系统中用来描述并确定空间的点、线、面 之间关系及属性,并可实现相关的查询和检索。
结点之间拓扑关系
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面块之间拓扑关系
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3)拓扑关系的关联表达 ➢ 全显式表达
全显式表达不仅明确表示空间数据->弧段->点之间拓扑关系, 同时还明显表达点->弧段多边形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土地数据库1

第四章 土地数据库1

1.2.2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在常规 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上,除了完成 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所必备的功 能之外,还能够对地理空间数据 进行管理。 LIS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属空间数据 库管理系统
1.2.3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
两种方法 : 一是直接对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功能扩展 , 加入一定数量的空间数据存储与管理功能, 运用这一种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Oracle等系 统; 另一种方法是在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上添加 一层空间数据库引擎, 以获得常规数据库管理 系统功能之外的空间数据存储和管理的能力。 代表性的系统是ESRI的SDE(Spatial Database Engine)等。
网状模型示例
表示自然要素、 社会经济要素和 地理位臵之间联 系的示例
•网状模型较层次模型扩充了实体之间联系的限制, 可以较灵 活地表示实体之间的多种关系, 对确定的数据表示效率较高, 数据冗余也较小, 适合于表示关系较复杂的地理数据和具有 网络状特征的地理实体, 但网状模型的数据指针比较复杂, 数据更新也较为繁琐。
这是现实世界中最复杂的联系,即对于实体集A 中的一个元素ai , 在集合B中存在一个实体子 集 Bi={ bi1,bi2—bin}与之相联系;反之亦然。 地理实体中的多对多联系是很多的。 例如,泵站与河流之间有多对多联系,一个泵站 可以属于不同的河流,一条河流又有多个泵站。 地理环境与种植的作物之间有多对多联系, 同 一种地理环境可以生长不同的作物,同一种作 物又可生长在不同地理环境中,见图 5-1(c) 。
1、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 数据库应用系统 2、数据库的主要特征 3、数据库的系统结构 4、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模型
1、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

土地信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

川农土地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整理人:彼时花开时间:2016.5.20第一章土地信息系统概述土地数据:是各种土地特征和现象,包括空间位置、属性和时域特征及相互关系的符号化表示。

土地信息:是表征土地系统要素特征与相互联系以及实体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和变化规律的总称。

土地信息系统:是以土地管理决策服务为驱动,在集成计算机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和GIS技术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中,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能采用专业模型与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应用和传播多种多维的、动态的土地信息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土地信息的特征:1. 空间特征;2. 多维特征;3. 时变特征。

土地信息系统的特征: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处理土地空间信息的能力2.以土地研究和土地决策为目的,以模型方法为手段,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土地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土地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等能力,能产生高层次的有用的土地信息土地信息系统的构成: 硬件、软件、数据、用户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2.数据格式化、转换及概化;3.数据的存储和组织;4.查询、统计、计算;5.空间决策分析;6.显示与输出第二章土地信息的空间数学基础土地信息系统使用的几种坐标系:地理坐标系、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投影坐标系、城市坐标系、高程参考系统、设备坐标系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包括哪些?1:500、1:1000、1:2000、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等11种。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图采用的投影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为主,1:100万图的是Lambert投影在我国, 除1:1000000 地形图采用Lambert(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外, 其余基本比例尺地图(1:500 000、1:250 000、1:100 000、1:50 000、1:25 000、1:10 000、1:5 000)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概述
3.数据字典的元数据内容 元数据是有关数据的数据。它是对一个数据集的内容、 质量条件及操作过程等的描述。目前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地 理数据委员会(FGDC)已将元数据内容规范化,并要求所 有政府部门实施这个标准。不仅政府部门已普遍地使用这一 标准,私营商业及学术机构也一并效法,使整个社会均使用 统一的标准。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4.1
数据库概述
4.1.2 数据库管理系统
3.数据库通信
通信功能是指数据库系统具备与操作系统的接口处理, 与各种语言的接口以及与远程操作的接口处理等。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4.1
4.1.3 数据字典
数据库概述
数据字典是对于整个空间数据库的总体和详细的小结, 可把它视为一个LIS数据库的蓝图,可以帮助用户理解整个数 据库组织和内容以便更好地使用数据库。 1.数据字典的内容 数据字典实际上是数据库的元数据,它描述数据库的整 体结构、数据内容和定义等。 一个数据字典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数据库的 总体组织结构;(2)数据库总体设计的框架;(3)各数据 层的详细内容定义及结构;(4)数据命名的定义;(5)元 数据内容等。
矢量数据结构的主要缺点是:数据结构复杂,处理位置关系 (包括相交、通过、包含等)费时,地图叠加分析较困难,边 界复杂模糊的事物难以描述,不能直接处理图像信息,与数据 三角模型DTM和遥感RS结合困难等。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4.4 土地信息数据结构
4.4.1 矢量数据结构
一般常用的几种矢量数据结构为: (1)完整多边形结构(whole polygon structure);
地貌 地质 土壤 植被 水文 人口 产值
自然要素数据库 自然景观单元 地形线型 交通网络 地理位置数据库
社会经济要素数据库 行政单元 居民地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4.2
4.2.3 关系模型
土地信息系统数据模型
一个实体可由若干关系组成,而关系表的集合就构成关系模 型。对这种数字化的模型,每个关系都应满足下列条件:
线类 面类 点类
线特征
面特征 开始 弧段 终止 结点
点特征
面 向 对 象 数 据 库 模 型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4.3
土地信息系统数据库建模方法
4.3.1 独立系统模式
独立的文件系统是早期的管理模式,由于它对属性数 据的管理功能极弱,在20世纪80年代基本已经被淘汰,但 某些GIS还保留着。
(2)二元独立地图编码文件结构[dual independent map encoding (DIME)file structure];
(3)弧—结点结构(arc-node structure);
(4)POLYVRT数据结构;
(5)关系结构(relational structure)。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4.1
数据库概述
4.1.4 数据库系统的运行
1.人机交互方式 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数据库与用户程序之间的联系是 靠逻辑接口来实现的,逻辑接口用于数据库的建立、检索和 更新,而用户程序与菜单之间的联系是靠用户接口来实现的, 用户接口用于启动各功能模块。
2.批处理方式 利用数据库系统的各项功能都是模块结构的特点,可以 编制各种批处理程序,来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例如批量录 入、合并数据文件、备份数据库等。
土地信息系统
4.1
数据库概述
4.1.2 数据库管理系统
2.数据库维护 对数据库的维护功能主要是指系统应具备对数据库重新 定义、数据重新组织、性能监督和分析以及对数据库整理和 发生故障时恢复运行的能力。数据库维护工作应包括以下几 方面的内容: (1)改善系统的使用性能 (2)数据库受损后的复原 (3)用户应用管理 (4)拓宽数据库用户的需求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4.4 土地信息数据结构
4.4.1 矢量数据结构
矢量数据是土地图形处理和制图中最常用的数据,它是通过记 录坐标的方式来表示点、线、多边形等实体的。由于坐标的连 续性,它可以精确确定实体的空间位置和大小。
矢量数据结构的优点是:数据占存储空间小,空间位置精度高, 空间关系描述全面,容易建立拓扑关系,对线状和网络状事物 分析方便,空间和属性数据综合查询更新方便,普通地图可直 接数字化成矢量数据结构。
删 除 其 他 信 息
关 闭 当 前 目 标
关 闭 数 据 库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4.1
数据库概述
4.1.5 数据库系统的运行
1.对用户规定使用权限 2.对数据进行逻辑检查 3.对并发操作要做适当处理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4.2
土地信息系统数据模型
4.2.1 层次模型
群属性表 头代 码 1000 1001 邮编 93106 93117 地区代 码 805 805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4.4 土地信息数据结构
4.4.1 矢量数据结构
2.二元独立地图编码文件结构
现状地物拓扑信息 地址 街道名 册 山东路 河北路 北京路 结点 起始 12 34 41 宗地 左 右 头代码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4.3
土地信息系统数据库建模方法
4.3.4 完整系统模式
其指按照面向对象理论完全重新设计的真正对象数据库, 能很好地模拟和操纵复杂对象。在这种系统中,空间数据与 属性数据按更接近人类思维的方式建立模型。利用这种模式 构造的系统适合定义复杂的地理实体和对复杂对象的直接操 作,因此面向对象数据库成为比较理想的统一管理GIS空间 数据的有效模型。
用树状结构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层次模型。 它是以结点来表示数据库中的记录类型的有向树。
MAP 2 a 1 b 3 e 5 f g 4 6

d
c

树 状 结 构 的 层 次 模 型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4.2
4.2.2 网状模型
土地信息系统数据模型
网状模型就是用网络结构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4.4 土地信息数据结构
4.4.1 矢量数据结构
2.二元独立地图编码文件结构
北道 甲不动产 京 路 路
4 3 1 2
山东路 河北路
结点位置: 点号 X 1 2 3 4 地块 14 14 127.251 127.352 127.350 127.256
Y 1340.600 1040.604 1040.584 1040.502
4.2
土地信息系统数据模型
关系3:结点坐标关系表
4.2.3 关系模型
结点号
x坐标
y坐标
1 2 3 4 5 6
x1 x2 x3 x4 x5 x6
y1 y2 y3 y4 y5 y6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4.2
土地信息系统数据模型
4.2.4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是集图形、图像、属性数据于一体的整 体空间数据模型。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4.1
数据库概述
4.1.2 数据库管理系统
1.数据库定义 数据库定义是通过数据提供的数据描述语言实现的。描 述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数据库的结构框架,定 义数据级,建立记录类型,定义记录间的联系,指定安全性 控制要求,指定数据完整性控制设备等。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4.1
4.1.3 数据字典
2.数据文件的命名方法
例 :
数据库概述
名称=专题+序号+操作
S001 IDG S0 01 DG
专题: S0——土壤 序号: 01——第一次 操作: DG——数据字化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4.1
4.1.3 数据字典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曲卫东 韩琼 编著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第4章
土地信息数据库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信息系统
4.1
数据库概述
4.1.1 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数据库,是指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合理存放的相互关联 的数据集,满足下面几个要求: (1)最小冗余度原则:数据尽可能不重复。 (2)应用程序对数据资源的共享原则:以最优的方式服 务于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 (3)数据独立性原则:数据的存放尽可能地独立于使用 它的应用程序。 (4)统一管理原则:能够用一个软件统计管理这些数据, 例如对数据的维护、更新、增删和检索等一系列操作。
土地信息系统
4.4 土地信息数据结构
4.4.1 矢量数据结构
1.完整多边形结构 该法文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以多边形为单位进行的运算和显 示。但是也有如下缺点:
(1)多边形之间的公共边被数字化和存储两次,由此产生数据冗余 和边界不重合. (2)每个多边形自成体系而缺少相邻多边形信息,难以进行邻域处 理。如,合并同类时要消除共边。 (3)“岛”只作为一个单个图形构造,没有与其外包多边形的联系。 (4)不易对边界的拓扑关系进行检查。
左边 右边
— — —
甲不动产 甲不动产 甲不动产

101 103

175 177

102 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