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人参故事——长寿花
300岁野山参长白山出土

300岁野山参长白山出土
佚名
【期刊名称】《花卉》
【年(卷),期】2007(000)010
【摘要】今年7月底在长白山发现的一棵300多岁、重达366克的罕见野山参,日前被吉林省通化市一人参经销商以300万元的价格购买。
这棵山参是吉林省白山市6名采参人7月底在长白山西南坡一片人迹罕至的针阔叶混交林中发现的。
他们小心翼翼地挖了4天,这棵大山参才完全出土。
经过测量,这棵山参体长145厘米,主须长112厘米,鲜重达366克。
【总页数】1页(P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51
【相关文献】
1.2011年长白山“野山参王”在香港评出 [J], 吉林省人参商会赴香港第十届国际现代化中医药暨健康产品展览会代表团
2.抚松县长白山野山参下山开秤节 [J],
3.留住长白山野山参 [J], 无
4.长白山发现一苗特野山参 [J], 王跃进
5.中华文化之生命智慧与长白山文化精神——第二届长白山文化论坛召开 [J], 卢菡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寿花花语及传说

长寿花的生长环境
土壤
长寿花适宜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 的微酸性土壤中,pH值最好在5.5 至6.5之间。
水分
长寿花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 过湿,避免积水。
温度
长寿花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至 25℃,耐高温和耐寒能力均较差。
光照
长寿花需要充足的阳光,每天至少 需要接受6小时的直接日照。
02
长寿花的花语和象征意义
03
长寿花的传说和故事
关于长寿花的民间传说
传说一
传说中的月宫中的嫦娥和玉兔,因为思念家乡,流下了 伤心的泪水,泪水化作了长寿花,因此长寿花又被称为 “嫦娥泪”。
传说二
长寿花是佛祖座下的仙草,能让人健康长寿,因此又被 称为“佛座莲”。
传说三
长寿花是古代一位善良的姑娘,她为了救助村民,将自 己的生命献给了病魔。她的故事感动了天地,她的鲜血 化为了一朵花,就是长寿花。
长寿花的象征意义
生命的活力
长寿花的鲜艳色彩和持久的花 期,使其成为生命力和活力的 象征。它代表着生命的旺盛和
积极的能量。
家庭和睦
在一些传统中,长寿花被视为 家庭和睦的象征,常被放在家 中或花园中以促进家庭成员之
间的和谐关系。
友情和祝福
长寿花也是一种友情的象征, 可以送给朋友或亲人以表达祝
福和关爱。
温度
长寿花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不耐高温 ,夏季需注意降温。
施肥
生长季节可适当施肥,促进植株生长。
长寿花的繁殖技巧
扦插法
选择健康、粗壮的枝条,去掉底部叶子, 插入疏松、透气的土壤中,保持湿润,约 2周即可生根。
VS
分株法
将长寿花植株分开,每株都要有根系和叶 子,分别栽种在新的盆土中,保持湿润, 约1个月后即可成活。
长白山参把头是什么人?

长⽩⼭参把头是什么⼈?东北三宝,⼈参、貂⽪,乌拉草。
其中最神秘最传奇的莫过于⼈参。
那些百年⽼参,千年⽼参的传说,都是可以成精化⼈的灵物。
⽽在长⽩⼭中采参⼈的⽣活,也满是神秘。
⼈参,满语为“奥尔厚达”,意为“百草之王”,民间⼜称地精、神草、⿁盖、长寿花、棒槌等。
长⽩⼭绵绵⼭岭,哪⾥有⼈参呢?俗话说:上有紫⽓,下有地⽓,地⽓缭绕,⼈参最多。
⼭参分布在温度零下10度和零上10度之间,年降⽔量500~1000毫⽶,,排⽔通畅的岗地,有⾼⼤的落叶针叶混交林为上层,荆榛类⼩灌⽊林为中层,草藤决才茂盛为下层的棕⾊森林⼟或灰化棕⾊森林⼟壤中。
⼭参在燥热的地⽅不容易长,故正南⼭坡很少;⽽东南的⼭坡朝有晨光,⼣迎⽉光,⽐较多;北坡光线稀少,不利于植物⽣长,次之,西坡阴暗潮湿,再次之。
⼀坡之中,岗顶旱涩,最少;坡中⼟地潮湿,较多,坡下积洼⽔多,次之。
按海拔来说:在1000 ⽶以上的地⽅没有,800⽶以下有,400⽶到600⽶⽐较多。
不过这也是相对⽽⾔。
⼈参,是东北长⽩⼭区的多年⽣草本植物,掌状复叶轮⽣,初夏开淡黄绿⾊⼩花,伞形花序单个顶⽣,秋天结红⾊扁圆果实。
因它纺槌或圆柱形的⾁质根,对某些疾病有疗效和对⼈体的滋补作⽤,⽽进⼊⼈类的视野,被重视、追捧、炒作和神化,成为名满天下的“关东三宝”之魁。
在长⽩⼭原始的⼭林⾥,⽣长着神奇的野⽣⼈参,采挖起来⾮常艰⾟,⽽要挖⼈参更是有很多古⽼的规矩,参把头就是这⼀⾏当的执⾏和贯彻者。
他具有忠厚守信、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畏艰难险阻、率领⼤家进⼭挖参的⼈,带领⼤家是寻⼭、挖参、出货,被⼈们尊称为'参把头'。
过去把放⼭⼈搜寻⼈参叫压⼭。
压⼭⼜称开⼭、巡⼭、压趟⼦、撒⽬草。
压⼭前,由把头“观⼭景”选定去哪⽚⼭林。
压⼭时,帮伙⼈员要分⼯,叫“排棍⼉”。
把头为头棍⼉,中间的⼈称腰棍⼉,排在最外边的称边棍⼉。
压⼭时头棍⼉和边棍⼉边⾛边“打拐⼦”。
休息抽烟时索宝棍要搂在怀⾥⽴着,不能放下。
寓意深刻的传奇民间故事_带有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

寓意深刻的传奇民间故事_带有传奇⾊彩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从⽣活本⾝出发,但⼜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寓意深刻的传奇民间故事,供⼤家参考。
传奇民间故事1清不过包公包公是个铁⾯⽆私的清官,真是做到王⼦犯法,与民同罪。
那年,⽼包铡了不认前妻的驸马陈世美,皇上怀恨,借个名,便把包公削职为民。
就这,皇上还不解恨。
当天,皇上把⼤太监和⼩太临召到皇宫,⽿朵咬⽿朵商议⼀阵。
末了,两个太监对皇上如此这般⼀说,说得皇上点头微笑,吩咐照办,事成⼤⼤有赏。
包公削了职,京城⼤栈⼩店,都受了皇家嘱咐,不准留包公过夜 ;包公只好收拾收拾,就当⽇动⾝。
包公为官清正,如今两袖清风,雇不起车马,由⽼家⼈包兴挑着⾏李,⾃⼰跟在后⾯安步当车。
却没有料到太监跟在后⾯盯梢咧。
时当六⽉暑天。
包公⼀出京城,上路没有多远,便汗流浃背。
⾛了半⽇,汗淌了⼏桶。
这会⾛到⼀座⼭下,包公热得不⾏,⼝渴得要命。
可是这⾥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既⽆池,也⽆井,只有⼀块⽠地。
青葱葱的⽠藤上开了黄黄的花,西⽠⼉结得溜圆。
包公咂咂嘴,周围⼜没⼈,为了解渴,就摘下个西⽠,放在膝盖上,⽤拳头“嘭嘭”两下砸开,就和⽼家⼈⼤⼝⼤⼝地吃了。
他们⼀⼝⽓吃了两个⼤⽠。
两个像⿁样的太监早看在眼⾥,⼤太监对⼩太监说:“古来君⼦是‘⽠⽥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包⿊⼦偷⽠吃,还能算是清官吗?逮他去见皇上。
”正要动⼿,却见包公正掏出⼏个铜钱,放在⽠藤上,抹抹嘴上路了。
两个太监⽆可奈何地摆摆⼿:“吃⽠给钱,那有啥说的。
”傍晚,包公息到⼩镇⼀家⼩客栈,两个太监也盯着跟进去。
包公囊资不丰,就叫了素菜⽶饭。
哪知这客栈⼩,⽶不是上熟,⼀碗⾥尽是稻⾕;包公只得边吃边拣,⼀桌拐⼦上堆的尽是⾕粒。
这⼜让两个太监给看在眼⾥;⼩太监对⼤太监说:“糟蹋粮⾷遭雷打,捉他去,好为皇上出⽓。
”正说着,⼜见包公抓起⾕粒,⼀粒⼀粒放在嘴⾥嗑去稻壳,吃了⽶粒,真是“盘中之餐,⼀粒未废。
关于人参的知名神话故事

关于人参的知名神话故事人参,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中草药,也是中国传统药材中的珍品之一。
人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天地之灵草”。
除了医学用途以外,人参也在许多神话故事中扮演重要角色,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想和向往。
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人参被赋予了许多神秘的能力和力量。
其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就是《白蛇传》中人参果的故事。
传说中,人参果是一种能够延年益寿的宝物,可以使人长生不老。
白蛇为了救活丈夫许仙,不惜冒险去寻找人参果,最终拿到了人参果,成功救活了许仙。
这个故事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梦想,人们渴望得到人参的神奇力量,以延年益寿和保持健康。
除了《白蛇传》中的人参果故事,还有许多与人参相关的神话故事。
比如《山海经》中记载的神农尝百草的故事。
神农氏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伟大医师和农学专家,据说他尝试吃下百草来了解它们的功效和作用。
而在众多的草药中,人参被他称为“百草之王”,其药性被赞誉为能治百病,是众草之首。
这个故事凸显了人参在古代医药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药用价值的突出。
人参在古代医药中的地位不仅仅体现在神话故事中,还有许多历史文献中的记载。
比如《本草纲目》中对人参的详细描述,将其列为上品,列举了其功效与用途。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中编纂的一部药物学著作,被誉为中草药的百科全书。
其中对人参的介绍使得人参的医药价值进一步被认知和传扬。
这种医药文献的记载,为人参的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也使得人参更加为人们所重视。
当然,人参作为一种传统草药,现在还有许多争议和研究的问题。
比如,一些学者质疑人参的功效是否真实存在,认为其在医学上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
还有一些学者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出发,对人参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试图找出其潜在的药理作用。
不论观点如何,人参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传统草药,它给人们带来的是无尽的遐想和向往。
无论是神话中的神奇力量,还是历史文献中的药物价值,都让人参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长白山人参故事——长寿花

长白山人参故事长寿花长白山是抚松县东面最高的一座大山,岭连岭,山连山。
在这座山尖上,不长树,不长草,连个鸟雀都飞不上去,一年到头积雪不化。
这里,有个很大很大的湖,现在叫天池,过去都管它叫龙王潭。
这座山,一到早晨日头刚冒红的时候,上面全是大雾盖着,什么也看不清。
如果你站在老林子里,就能看到一对一双的梅花鹿,嘴里叼着一棵绿草儿,上边还带着一团红红的籽儿,站在高高的石砬子上,对天大叫。
这是怎么回事呢?说起来有一段美丽的神话故事。
在很早以前,这座山可不像现在这样,这个地盘也不为人间所管,是玉皇大帝管的“仙境”。
山上一年四季总是花鲜草绿,蝴蝶成群,一片片长寿花开得又红又香。
那时候,这座山还叫万香山,山尖上有个龙王,潭里的水分三样色:上面是一层黑水,当中是绿水,最底下是白水。
传说,每年到三月三那天,王母娘娘摆完蟠桃宴,玉皇大帝就带领一些神仙到万香山来看长寿花。
玉皇大帝为了防备长寿花被凡人偷去,叫织女整整织了七天七夜,围绕山半腰织成了七层锦云,罩住了山顶。
这样还不放心,又派一条黑龙住在潭里,看管着长寿花。
黑水龙王有三个女儿,大公主和二公主都出嫁了,只有三公主还是个黄花闺女,她长得眉清目秀,和那长寿花一样俊。
她不念经书,不学法术,整天从前宫玩到后宫,从宫里玩到宫外,日子长了,黑水宫都让她玩了个遍,就有些腻了。
有一天听蟹婆子说,潭面上景致好看,玩的地方也多,还有吃了能长生不老的长寿花。
她心里老是惦念着要到上面去逛逛,可是,玉皇大帝怕潭中生灵到潭上惹事生非,派老君在上面洒了一层黑水,谁也上不去,并把这事列入天条,谁要违犯了就要遭贬。
玉皇宫里有个银龙大王,和黑水龙王是连襟,平日常有来往。
他家二太子,年岁和三公主相仿,脾气也相同。
有一回私自到人间,叫老君碰上了,说他犯了天条,奏了一本,玉皇大怒,把二太子贬到黑水潭苦修三年。
二太子到黑水潭不久就和三公主处熟了,两人常在一块谈古论今。
他们多么想到水面上去看看长寿花呀!一天,二太子想出来个好主意,对三公主一说,乐得三公主眉开眼笑。
长白山人参传奇

长白山人参传奇大东北,神山圣水,山藏宝,水生金,野蕴奇珍,什么样的宝物没有呢?可是缕析条分,疏剔筛选,没有哪一种宝物比得人参的神奇!长白山人参文化,曲折而隐秘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然伦理的山林式范本,那些山规,那些禁忌,都是一种诠释与注解,作了今天科学自然伦理观的史诗性开篇。
东北三宝,首推人参;而人参之奇,又几至成谜。
大东北,神山圣水,山藏宝,水生金,野蕴奇珍,什么样的宝物没有呢?可是缕析条分,疏剔筛选,没有哪一种宝物比得人参的神奇!其药用价值不必说了,李时珍已在《本草纲目》中备细说明。
长白山里,人们惊异的是人参的另一份神秘。
人参有神草、鬼盖、人衔、土精、地精、血参、玉精等别名,李时珍曾对其一一注解。
长白山中,采参人更喜叫其“棒槌”或“草仙”。
叫“棒槌”是因为粗粗看去,外形确与浣女的棒槌相仿;叫其“草仙”,是因采参人发现:人参有王者之风,其生长之地,近身处不长杂草,即使被采参人“请”走,其地在百年内也不生任何植物。
而周边的小草在白天总是侧倾向外,似为了让其更好享受日光之浴;日落后,却又齐齐地向人参一侧拱伏,一派拜揖护侍之姿。
人参由此又被誉为“百草之王”。
在漫长的时间堆垒之下,长白山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采参习俗。
相沿相袭,而成山规。
习俗必遵,山规必行。
入山采参,不得说“挖”,必要说“请参”说“抬宝”,以示对草仙的诚敬和爱重。
进山之前,需跪拜天地以求吉祥;入山后要搭建老爷府,跪拜山神求得护佑;发现人参,必跪拜老把头以示感谢;交易开秤亦要跪,移栽幼参到园圃,也要跪栽跪侍弄……进山路上,要依次而行,老把头在先,二把头跟随,边棍第三……雏儿把式(少年)在后。
人数去时为单,三、五、七、九不等,以求归采时为双,因为请得的人参也是“人”呢!路上不得多言,看山花野果,不可随意说好,说即得采,且不许卸载扔掉。
说话亦有规矩,碰到老虎,须称“山神爷”,遇见蛇,不可叫“长虫”,要恭称“钱串子”“金镏子”。
歇息称“拿堆儿”,吃饭、睡觉、取火分别叫“拿饭”“拿觉”“拿火”……寻参的索拨棍不能用来打一切生灵草木,不能扒皮;歇时立于身旁,睡时立于窝棚门口,放山归来,要留在山上。
长白山的34个传说长白山的传说有哪些

长白山的34个传说长白山的传说有哪些1、天女浴躬池的传说天女浴躬池:位于长白山北坡天文峰东侧30公里处。
为火山积水成湖,池圆而深,形如荷叶,故名圆池。
圆池立有天女浴躬处碑。
传说很久以前,天宫的三位仙女到圆池沐浴,树林里飞出一群神鹊口中叼着朱果,小妹佛古伦误食仙果怀孕生下一男孩,这男孩一出生就会行走和讲话,相貌非凡,这就是满族的祖先努尔哈赤。
2、“干饭盆”的传说它是传说中九九八十一个“干饭盆”中最有名的,即江源县大阳岔镇境内的“干饭盆”。
他说:“我第一次去是在1986年,进去以后感觉很奇怪,十分独特,也十分危险。
那里气压特别低,我们一进去头感觉很晕。
发现在这里特别容易迷失方向,因为指南针等任何仪器一到‘盆’里就都失灵。
而且森林茂密很难找路。
迷路后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们第一次去的时候就在‘盆’里困了一宿。
当时我们就听见附近乡村有鸡叫,可就是无法走出去。
最后是镇上的人把我们找了回来。
”曹保明还说,“干饭盆”是一个世上少有的奇特景观。
因为人迹罕至,所以自然资源保护极好,有很多神秘未知生物有待研究。
“干饭盆”还蕴涵着独特的人文文化资源,十分珍贵。
千百年来留下了许多关于“干饭盆”的传说故事。
3、“日吉纳”格格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每逢旧历七月十五这一天,长白山必有天火喷吐,浓烟滚滚,光照天际。
待烧到七七四十九天时,烟消去散,万物焚尽。
山下百姓只好举家外走,流离失所。
天火由火魔吞火而生。
为了根治火魔,一位有氏无姓的姑娘,主动召集族众,请求借助神力,除掉魔怪。
她终于上路了,临行之前,族人送上一匹宝马和一簇野山花,以示答谢救命之恩。
于是起名“日吉纳”格格。
日吉纳艰难的登上了长白山顶。
先祷告于风神,请求助威熄火;再祷告于雪神,乞求助威熄火,未几,因风、雪二神力弱,无济于事。
最后她又祷告天鹅女神,求它飞上天宫,去天帝那里借用治魔法宝。
天鹅女神被她的行举所感动,很快地飞入天庭,天神赐她许多冰块,返后交给了日吉纳格格。
4、锁龙的传说徐州招聘<相传在宇宙洪荒时,天地间不时出现了一条庞大的神龙在兴风作浪,把个清明日月、朗朗乾坤搅扰得混混浊浊、斗转星移,招惹得十二重灵霄都不得安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白山人参故事
长寿花
长白山是抚松县东面最高的一座大山,岭连岭,山连山。
在这座山尖上,不长树,不长草,连个鸟雀都飞不上去,一年到头积雪不化。
这里,有个很大很大的湖,现在叫天池,过去都管它叫龙王潭。
这座山,一到早晨日头刚冒红的时候,上面全是大雾盖着,什么也看不清。
如果你站在老林子里,就能看到一对一双的梅花鹿,嘴里叼着一棵绿草儿,上边还带着一团红红的籽儿,站在高高的石砬子上,对天大叫。
这是怎么回事呢?说起来有一段美丽的神话故事。
在很早以前,这座山可不像现在这样,这个地盘也不为人间所管,是玉皇大帝管的“仙境”。
山上一年四季总是花鲜草绿,蝴蝶成群,一片片长寿花开得又红又香。
那时候,这座山还叫万香山,山尖上有个龙王,潭里的水分三样色:上面是一层黑水,当中是绿水,最底下是白水。
传说,每年到三月三那天,王母娘娘摆完蟠桃宴,玉皇大帝就带领一些神仙到万香山来看长寿花。
玉皇大帝为了防备长寿花被凡人偷去,叫织女整整织了七天七夜,围绕山半腰织成了七层锦云,罩住了山顶。
这样还不放心,又派一条黑龙住在潭里,看管着长寿花。
黑水龙王有三个女儿,大公主和二公主都出嫁了,只有三公主还是个黄花闺女,她长得眉清目秀,和那长寿花一样俊。
她不念经书,不学法术,整天从前宫玩到后宫,从宫里玩到宫外,日子长了,黑水宫都让她玩了个遍,就有些腻了。
有一天听蟹婆子说,潭面上景致好看,玩的地方也多,还有吃了能长生不老的长寿花。
她心里老是惦念着要到上面去逛逛,可是,玉皇大帝怕潭中生灵到潭上惹事生非,派老君在上面洒了一层黑水,谁也上不去,并把这事列入天条,谁要违犯了就要遭贬。
玉皇宫里有个银龙大王,和黑水龙王是连襟,平日常有来往。
他家二太子,年岁和三公主相仿,脾气也相同。
有一回私自到人间,叫老君碰上了,说他犯了天条,奏了一本,玉皇大怒,把二太子贬到黑水潭苦修三年。
二太子到黑水潭不久就和三公主处熟了,两人常在一块谈古论今。
他们多么想到水面上去看看长寿花呀!一天,二太子想出来个好主意,对三公主一说,乐得三公主眉开眼笑。
第二天早晨,黑水龙王刚到黑水宫,就看见黑水娘娘领着虾兵蟹将,一个个东倒西歪像掉了魂似的,见到黑水龙王一齐跪下,说:“龙王啊,可不好了。
”黑水龙王一见兵将这个样子,吓了一跳,急忙问:“你们这是怎么了?”
兵将们说:“因为我们成年累月连个日头影也看不着,道行都减退了,要是再见不到阳光,我们的道行就没了。
”
蟹婆子补充说:“让我们到潭面上去……”
黑水龙王本来不同意,但又一细琢磨,怕真的把虾兵蟹将的道行都弄没了,他这个龙王也就不用当了,所以就穿上登云靴,来到玉皇大帝的灵霄宝殿,奏本说:“启明大帝,我们黑水潭有件为难之事,不知臣该不该讲。
”
玉皇大帝说:“有什么事你只管说,我不怪你就是。
”
黑水龙王说:“黑水潭里大小兵将道行都减退了不少,一个个东倒西歪,很难守住黑水潭和长寿花。
“大帝哪里知道,只因黑水潭里兵将终年在水底下,受不到日精月华,所以道行减退了。
望大帝开恩,让他们每天见见阳光。
”
“那还了得,上了潭面,一定又要招惹是非,要是让凡人闯进来怎么了得!”
黑水龙王又说:“前几天有个紫貂闯入黑水潭,想偷长寿花,多亏叫鳖将军抓住了。
如
果若都失去了道行,守不住万香山,把长寿花传到人间,不更是大祸吗!”
玉皇大帝一想也有道理,就答应他们每天到潭面上见一个时辰的阳光,但一定要严加看管,免得闹事。
黑水潭里的兵将听到这件事,都乐坏了。
三公主和二太子更不用提,天天到潭面上尽情的游玩一个时辰。
这一天,他们在回宫的道上,忽听道旁有一个动物嗷嗷直叫,三公主问道:“什么怪物,在这乱叫?”
“公主请不要生气,我是人间的紫貂。
妈妈有病,来采长寿花,被抓进潭来,因想念妈妈,每日哭叫。
”
公主一听是人间的动物,就说:“人间的事你一定知道很多,讲讲我听。
”
紫貂说:“人间比万香山可强百倍,白天有日头,夜晚有月亮,地走不到头,天看不见边,花草树木,五谷杂粮,要啥有啥,男耕女织,世代相传,一点也不像黑水潭里这样冷清。
”
二太子在一旁说:“人间可比这里好多了,那次要不是被老君碰上了,我才不回来呢!不过凡人就是不长寿。
”
三公主又问:“那是怎么回事?”
紫貂说:“大多是得病死的。
”
三公主对二太子说:“表哥,咱们这儿有长寿花,它的根能治百病,除百瘟,益寿延年。
我们要有下凡那天,把它带到人间一些,那有多好。
”
紫貂乐得直跳:“那容易,出了三江口,就到了人间。
”
三公主说:“人们不知道这潭口有三道闸门,闸门用三把金锁锁着,三把金钥匙,放在宝箱里,只有等我爹爹上天办事的时候,偷到钥匙,穿上巡水宝衣,拿上巡水宝剑才行。
”
紫貂一听,不由想起了心事,两眼吧嗒吧嗒直掉眼泪,说:“公主呀,我要采不回去长寿花,妈妈的病好不了,家里的兄弟姐妹就全完啦。
”
二太子说:“三妹,我们不能见死不救,再说要能把长寿花带到人间,帮助凡人治病,该有多好呀!”
有一天,三公主听说黑水龙王又到天上办事去了,她就慌慌张张跑到黑水后宫,见了黑水娘娘忙说:“妈妈,可不好了,紫貂把宝箱咬了个窟窿,要是把宝衣咬坏了可糟了!”
黑水娘娘听了,忙从兜里掏出个小丫腰葫芦来,忙念道:“葫芦开,葫芦开,吐出宝箱来!”连念了三遍,只见一道金光,从葫芦中飞出一把钥匙来。
娘娘忙递给三公主说:“这是宝箱钥匙,快去看看,千万不可误事!”公主说声“是”,转身就跑了出去。
三公主拿着宝箱钥匙,急急忙忙来到后院,打开宝箱,取出巡水宝衣和巡水宝剑,拿起小石匣,又忙回到前院,找到二太子和紫貂,一同来到潭口。
三公主急忙从石匣里取出三把钥匙,开了闸门,披上巡水宝衣,举着巡水宝剑,一道金光,冲了出来,潭中有些鱼鳖虾蟹也一块跟着跑出了三江口,从此三江里生长了很多鱼虾。
三公主和二太子到了人间,忙从怀中取了长寿花种,迎风一撒,眨眼工夫,到处开遍了通红的长寿花。
紫貂高兴地说:“公主,你真做了一件好事。
”紫貂晃了晃尾巴,带着长寿花回家看妈妈和兄弟姐妹去了。
三公主和二太子偷走长寿花的事,马上叫玉皇大帝知道了,玉皇大怒,对老君说:“你带领五百天兵天将,前去查明此事,要严加惩处。
”老君带领兵将,来到南天门外。
三公主和二太子正种长寿花,忽见满天黑云,飞沙走石,三公主和二太子立刻觉得浑身发颤,知道大事不好。
三公主忙对二太子说:“表哥,我们犯了天条,要遭大祸,你快逃走吧!”二太子说:“三妹,你说的哪里话,我要和你有难同当,有苦同受,决不分开!”
这会儿,就听老君站在天上叫道:“好个孽畜,你们私自下凡,带走了长寿花,还不快回天庭认罪!”公主说:“出来就没想回去!”
老君大怒道:“触犯天条,还执迷不悟,这还了得!天兵天将与我拿下!”众兵将一齐往
上拥,可是宝衣金光闪闪,不能靠近。
老君一看,忙从怀里掏出一个万宝袋,往下一抛,只见三公主宝衣上的金光,完全钻进袋里,不一会儿,宝衣变成了普通的布衣。
三公主说:“什么天条地条,只许你们在天上兴风作浪,就不准我们来到人间栽花种药?”
老君恼羞成怒,忙命雷公雷母、闪电娘娘,说:“快快把他们处死!”雷公手举神斧,正要劈雷,又见东方来了一块白云,原来是观音大师带着善财童子赶到了。
观音大师忙说:“老君何必动怒,看在我的面上,让他们变化身形,下界去吧!”说话间,手举圣水瓶晃了三晃,,用杨柳枝一掸,只见三公主和二太子就地一滚,就变成了一对满身梅花的走兽。
他们向观音大师点点头,又朝老君大叫三声。
老君非常生气,大声骂道:“好个畜生,还敢对我无礼!”遂命八大金刚动手,只见一把钢叉向三公主飞来。
三公主仰着头,瞪着眼,瞅着老君。
二太子一看不好,忙蹿到前面,挡住了三公主,就听“嚓”的一声,钢叉落到了他的头上。
观音大师一见不妙,忙从圣水瓶中滴下三滴救命水,二太子只觉得一阵头痒,头顶长出了一对像树丫巴一样的角。
老君看三公主和二太子都变成了走兽,又命风婆婆,雪公主吹风扬雪,将万香山变成一座四季不断雪的山峰。
从此,人们就管它叫做长白山。
龙王潭成了现在的天池。
遍山的长寿花就是现在的人参。
紫貂给妈妈治好了病,从此也子孙兴旺,在此世代为家;三公主和二太子就变成了梅花鹿。
每到早晨就站在石砬子上,嘴里衔着人参,向半空大叫三声,对天庭发威。
人参、紫貂与梅花鹿是好朋友,总不分开,长白山也就成了盛产这关东三宝的宝地了。
搜集:陈长仁
整理: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