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要点精细化管理的4个意识
精细化管理汪中求.

以钟表记时误差示例
3Ó:一个世纪差3.5个月 4Ó:一个世纪差2.5天 5Ó:一个世纪差30分钟 6Ó:一个世纪差6秒钟
精细化的表现
从6个方面理解精细化管理
1、精细化管理首先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 法。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必须建立科学 量化的标准和可操作、易执行的作业程 序,以及基于作业程序的管理工具;
三大原则
• 注重细节
细
• 立足专业 !
节
• 科学量化
决 定
成
败
韩 译 本
立足专业
• 企业经营方向的专业化 • 员工岗位分工的专业化
实施要点
1. 战略分解
2. 流程优化 ! 3. 岗位明晰 !
4. 准确执行 5. 归核化经营 6. 区隔化市场 7. 专业化分工 8. 高效率组织 9. 标准化 10. 格式化 11. 数据化 12. 信息化
愿不愿
管理的要点
管理
做不做
好不好
流程和岗位
事
流程
精确
准确
明确
岗位 人
流程和岗位
认识精细化管理
•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 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 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 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 和持续运行。
精益生产
• 过量生产的浪费
• 等待的浪费
细
• 物流不合理
XBY营销中心流程优化
一级流程(9)
• 营销决策流程 • 营销费用预算管理流程 • 营销绩效管理流程 • 营销中心行政管理流程 • 产品策划与管理流程 • 销售订单处理流程 • 客户投诉处理流程 • 产品预研与生命周期管理流程 • 新产品开发流程
在“三轴假设”框架下展开
精细化管理-质量、环保、节能、安全管理方案

精细化管理之:“精品、环保、节能、安全”实施方案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回落,钢铁产能过剩和节能、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国家和地方政府连续出台去产能政策措施,企业在市场和政策的多重压力下生存环境步步惊心.为了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激发全体干部员工反思自我、创新求变的进取精神,转变思想观念,改变工作方式,提高认识水平,公司决定开展“精品、环保、节能、安全四位同步争一流”活动。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定不移走“三品”之路,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清洁生产意识、节能降耗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以完善企业标准和工艺制度为抓手,以转变观念、过程控制为手段,以精益TPM和体系管理为基本方法,以系统思考、自主改善、课题攻关为主要活动形式,全面提升精确管理、精心操作、精益制造能力,助力市场开发年目标任务全面达成。
(二)活动原则:1、公司引导、部门主体.在公司统一部署下,各部门创新智慧,全员参与。
2、系统研究、科学思维。
要借助实验室方法,倡导工匠精神,全工序、全流程、全要素思考,系统研究解决质量、环保、节能、安全管理中的迫切问题、难题与持续提高的问题。
3、变革管理、目标导向。
深刻理解国家政策导向,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彻底改变粗放式管理,对洪荒时期累积的种种恶习要零容忍,坚持“三品”战略,树立“三精”理念,建设“三型"企业。
4、精益生产、依法依规.坚持依法依规经营,借助体系管理和精益TPM管理工具,促进设备、系统、流程改善,发挥现有装备水平最大效益。
(三)活动时间:从5月1日到12月31日,共8个月时间.(四)活动目标:在全公司营造起精品意识、节能环保意识、安全生产意识和创新求变意识,形成独具优势的战略执行能力、精益制造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建成“精品、环保、节能、安全四位同步”的一流企业:1、精品:按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组织生产,按用户要求组织生产,产品实现普转优、优转特、特转精,打造品牌,提质增效;2、环保:以扬尘源和近地点扬尘治理为重点,对污染源追根溯源,强力推进环保设施和环境保护日常管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优于国家和省市环保标准,实现清洁生产二级以上达标。
精细化管理方案

精细化管理方案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进一步发展,企业管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和复杂的挑战。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和要求,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自身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其中,精细化管理方案就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和方法,它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和意义精细化管理是一种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管理流程和制度,实现企业管理科学化、精细化、高效化的方法。
通过分析企业生产、营销、财务等各个方面的数据,精准把握企业的运营状况和竞争优势,从而为企业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它的意义在于:1.提高管理水平:通过精细化管理,企业可以实现全面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通过制度的完善和流程的规范,能够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经营风险和损失,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降低成本:通过精细化管理,企业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
通过数据的精准采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企业的生产成本、销售成本、运营成本等方面的监控和控制,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利润水平。
3.提高服务质量:通过精细化管理,企业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通过完善的流程和制度,能够提高企业服务的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精细化管理方案的实施要点要使精细化管理方案真正发挥作用,需要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流程的规范化流程规范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企业应该对各个业务流程进行剖析和优化,建立标准的流程规范,制定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流程,从而提升企业生产和运营效率。
2.数据的精准采集和分析数据采集和分析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对企业生产、营销、财务等各个方面的数据精准、实时、透明化的监控和控制,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质量的标准化质量标准化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精细化管理ppt课件

摩托罗拉的6西格玛管理方法
6 Ó 合格率
缺陷率
3 93.3%
6.7%
4 99.4%
0.64%
5 99.98% 0.02%
6 99.9997% 0.00034%
百万分之 缺陷 66807 6210 233 3.4
以印刷错误示例
3Ó:一本书平均每页1.5个错字 4Ó:一本书平均每30页1个错字 5Ó:一套百科全书只有1个错字 6Ó:一个小型图书馆藏书只有
三大原则
• 注重细节
细
• 立足专业 !
节
• 科学量化
决 定
成
败
韩 译 本
立足专业
• 企业经营方向的专业化 • 员工岗位分工的专业化
实施要点
1. 战略分解
2. 流程优化 ! 3. 岗位明晰 !
4. 准确执行 5. 归核化经营 6. 区隔化市场 7. 专业化分工 8. 高效率组织 9. 标准化 10. 格式化 11. 数据化 12. 信息化
精益生产
• 过量生产的浪费
• 等待的浪费
细
• 物流不合理
节 决
• 工序不合理
定
• 库存过大、过长
成 败
• 多于的动作
台
• 返工损失
湾
版
精益生产
1. 订单生产 2. 零库存 3. 设备布局 4. 泛用设备 5. 工装改进 6. 工序流畅 7. 严格5S管理 8. 作业标准化 9. 产品结构清晰
1. 组织扁平 2. 共享开发计划 3. 上游合作伙伴 4. 机器取代人力
销售执行系统
4P
服务支持系统
3S
3F
信息流 物流 资金流
5-IN 3-OUT
山东新北洋(国内)营销中心总流程框架图
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PPT 30页)

营业中营业员辅助工作
整理商品:
归位整理 配合管理 折叠整理 挑选整理 添补商品 折包和分装商品 检查商品价格标签
营业结束准备工作
送宾
送客位置与开店时一样,关店提前10分 钟开始,一直到送完最后一位顾客。严 禁在有顾客的情况下进行关店业务。
整理和清扫
各柜台要自己整理和清扫,做好当天的 业务总结和第二天开店的准备工作。并 将垃圾倒入垃圾桶。
营业员营业前工作:
早会 检查过夜商品 清洁卫生 整理商品 检查商品价格标签 补货 做好某些商品的拆包分装工作 将续补商品上柜上架摆放好 准备或查验售货用具 准备计价器 准备计量用具 准备包扎用具 准备宣传材料 准备销售用具 准备找零钱款 整理台面
“精细化”管理实施 细则
——超市管理
“精细化”管理内容:
四精 : 服务上要精神、经营上要精明 业务上要精通、管理上要精心
六细 : 货要点细、质要细看、服务仔细 投诉细问、帐要细算、单要细签
“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第一章 服务方面
——服务方面
1、营业员营业前工作 2、营业前营业员个人准备工作 3、营业前收银员准备工作 4、营业中收银员工作 5、营业中营业员辅助工作 6、营业结束准备工作 7、营业结束收银员工作 8、后台人员待客标准 9、收银员结账发生错误处理标准 10、顾客现金不足临时要求退货处理标准 11、营业员向顾客介绍商品操作标准 12、顾客抱怨处理标准 13、吸引顾客购物操作标准 14、导购操作标准 15、客户投诉应对标准
营业中收银员工作 :
顾客来到收银台前,收银员 应及时接待,不能以任何理 由推诿,入机前先对顾客购 买的商品做大致分类,会员 顾客提示使用会员卡,然后 逐一入机。
精细化管理

6、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 理念,它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细化 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 “精”就是切中要点,抓住运营管理中的 关键环节;“细”就是管理标准的具体量 化、考核、督促和执行。精细化管理的核 心在于,实行刚性的制度,规范人的行为, 强化责任的落实,以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
5、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 理念,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 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 现代管 理认为,管理有三个层次,一是规范化, 二是精细化,三是个性化。它是建立在常 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 的关键一步。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求把每一 项工作都抓细、量化,有利于落实到行动 中。
3、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细操作和管理为基本特 征,通过提高员工素质,克服惰性、控制企业 滴漏,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而提高企业整 体效益的管理方法。 也就是说,精细化管理是由过去的粗放型管理 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 化管理的转变。精是精湛、精益求精,细是细 节、最小的工作单元,“细”是精细化的必经 的途径,“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精细化 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观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 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 理理念上的转变。
10、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确、细致、深入、 规范”为特征的全面管理模式。 从思想概 念看,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 理念,形成了企业管理的一种“精细”境 界,从而指明了企业管理的方向;从实践 活动看,它又是企业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 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表明了企业管理精细 化的过程性、渐进性。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面化的管理模式。全 面化是指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要贯彻 到整个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中。它包含以 下几个部分:
精细化管理启示

细节决定成败 韩译 本
三大原则
• 注重细节
• 立足专业 !
• 科学量化
立足专业
➢员工培训工作的专业化 ➢员工岗位分工的专业化
实施要点
1. 战略分解 ! 2. 流程优化 !
3. 岗位明晰 4. 准确执行 5. 专业化分工 6. 高效率组织 7. 标准化 8. 格式化 9. 数据化 10. 信息化
你可以抵抗敌人军队的 入侵,但是你没有办法 抗拒顺应时代需求而产 生的观念。
——维克多·雨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流程和岗位
认识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 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 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 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 和持续运行。
细节决定成败 台湾版
后来,毛泽东知道后,就对他的父亲黄炎培开玩笑:“你们家的阶级斗争很激烈啊。” 当然,毛泽东是从政治角度出发的,无可厚非,最终,设计图纸被原封不动的照搬了。投 入使用后不久,就发生了了大面的水灾,其中关中平原受灾最严重。
80年代,邓小平执政之后,政府又以每个排沙孔1000万元的代价将其炸开。但 是之前所造成的损失却是不可估量的:大片大片的农田被淹没,土地严重盐碱化, 成千上万的居民背井离乡,间接的经济损失更是天文数字。假设当初决策者不堵上 排沙孔的话,我想损失可能是微乎其微了。
B1销售目标分解 B2销售活动计划制定
01-A1产品及市场分析
1-IN
A3市场推广及政策制定
A4营销工具制作及培训 02-A6品牌宣传与管理(广告/展会/展室/网站等)
03-A7市场调研方案制定
2、精细化管理也是一种管理理念。它体 现了组织对管理的完美追求,是组织严 谨、认真、精益求精思想的贯彻;
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五个要点

CIO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五个要点精细化管理是精细化思想和作风贯穿于企业所有工作环节的一种全面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必须将精细化管理工作引向深入,向工作态度、工作方式、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等深层次方面发展:1、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古语有云:“窥一斑而知全豹”。
现在管理上极力提出“放大抓小”的原则,其本质就是从细节上显示管理的真功夫来,更好地提高效益。
在企业复杂的管理过程中无不体现着这样的原则——管理关注细节。
小的细节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体现出能否将一件看似简单的工作做到“高水准”,具有超越其表面现象的价值。
我们每个人努力追求自身工作的完美,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言,都具有十分现实和重要的意义,也是创造卓越的根本点和立足点。
做好“小事”是需要高度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态度,它要求你必须付出数倍于别人的努力,并胆大心细,才有可能取得超越他人的成绩。
我们所做的各种工作是由无数工作细节组成的,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十分重要。
我们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每一项细小的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才能够大大减少工作失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
2、把简单的事做对,而且持续做对许多人遇事确实有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毛病,社会上“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好像、几乎、似乎、将近、大约、大体、大致、大概等等,成了“差不多”先生的常用词。
与“差不多”的观念相应的是人们都想做大事,而不愿意或者不屑于做小事。
但事实上,正如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所说的:“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是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把简单的事持续做对,才能不断地得到成长,不断地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