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苏州医工所将招收14名硕士研究生
单位名称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单位代码80139

单位名称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单位代码80139简介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周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光机所”)始建于1952年,是以知识创新和高技术创新为主线,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多学科基地型研究所,要紧从事发光学、应用光学、光学工程和周密机械与仪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作为中国科学院规模最大的研究所,本所在57多年的进展历程中,在以王大珩院士、徐叙瑢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带领下,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大型电影经纬仪等多种先进设备仪器,制造了十几项“中国第一”;先后参与了包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先后组建和援建了西安光机所、上海光机所、成都光电所、长春光机学院等10余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业单位,并为其输送了2200多名各类专业人才。
共有22位在本所工作过的优秀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并涌现出“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等众多英模人物;近年来,本所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连续两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奉献单位”、“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荣誉称号和奖项,为我国国防建设、经济进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一系列突出奉献,被誉为“中国光学事业的摇篮”。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都曾到本所视察和指导工作。
本所持续凝练和提升创新目标,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的推动下,近些年来本所在科技创新、产业进展、创新文化、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专门是本所的核心竞争能力得到持续提升,连续进展能力连续增强。
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稳步进展,并在各自领域中的学术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大,取得了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
高技术研究领域持续开拓,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完成了一批国家重大任务,取得了以“神舟五号”、“神舟六号”有效载荷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已成为我国航天光学遥感与测绘设备、机载光电平台及新一代航空遥感设备和靶场大型光测装备的要紧研究、生产基地,进一步巩固与增强了本所作为我国大型光测装备要紧研制基地的地位,同时在光电对抗、地基空间探测等领域的阻碍力明显增强。
2020年度第二批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项目申报通知「智为铭略转发」

2020年度第二批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项目申报通各有关单位及人才:为全面贯彻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全市开放再出发大会精神,紧紧围绕“思想再解放、开放再出发、目标再攀高”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和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着力打造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2020年度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将更大力度引进和支持重大创新团队、高层次领军人才来苏创新创业。
现将2020年度第二批姑苏领军人才计划组织申报工作通知如下:一、支持领域聚焦符合苏州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领域,重点引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生物医药等先导产业领域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团队。
二、支持类型和条件1.创业领军人才。
重点支持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来到苏州创业,特别是懂技术、懂市场,在相关领域开创技术新路径、商业新模式、产业新质态,对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起到引领支撑作用的领军人才。
基本条件如下:(1)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对业绩特别突出的可放宽到本科),具有3年以上相关研发、管理工作经历或自主创业经历,并取得较突出业绩;(2)创业项目掌握相关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主导产品具有较好市场前景和产业化潜力;(3)为申报企业的主要创办人,且主要精力在苏州企业,自然人直接持股的,股权占比一般不低于20%或为自然人第一大股东,且已到位的现金出资(实收资本,不含技术入股)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
通过持股公司出资的,除上述条件外,持股公司在申报企业的现金出资不少于200万元人民币。
优先支持全职来苏创业的人才(团队);(4)第二批(下半年)受理2019年7月1日-2020年7月31日之间来苏创业,并完成工商注册、验资等相关工作的创业人才(团队)。
2.创新领军人才创新领军人才分企业创新人才和高校院所创新人才两类。
苏州医工所

苏州医工所
苏州医工所,是一家致力于生物医药领域研发与生产的企业。
成立于1998年,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医工所致力于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不断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公司概况
苏州医工所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涵盖生物工程、制药、化学等多个领域。
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同时,苏州医工所还拥有多项专利技术,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产品与服务
苏州医工所主要产品包括生物药品、医疗器械、医用材料等。
公司致力于开发
创新药物,提高生物医药领域的科研水平。
与此同时,苏州医工所还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医疗解决方案,为医疗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发展愿景
苏州医工所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的企业精神,不断开拓创新,提
高产品质量,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结语
苏州医工所作为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始终
将客户需求置于首位,坚持科技创新,为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苏州医工所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苏州医工所研究生导师简介

苏州医工所研究生导师简介导师介绍张春,博士,于一九八五年获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学士学位,一九九二年获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遗传学硕士学位,二00一年获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
二00一年八月到二00二年九月在佛罗里达大学医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二00二年九月到二00三年十月在佛罗里达大学药学系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
自二00三年十月,被佛罗里达大学分子遗传及微生物系聘为助理科学家。
自从二00二年九月,开始从事基因治疗的研究。
在佛罗里达大学药学系的工作期间,成功地用非病毒载体(多聚乙氨,PEI)将基因转入哺乳动物脑细胞里去。
自二00三年十月,在美国科学院院士Berns 博士的实验室工作。
在工作期间,研发了一种用腺相关病毒(AAV)作为载体的基因定点整合系统。
这是一种能将外源基因安全、有效、永久、位点特异性地转入到人类细胞19号染色体上特定位点(AAVS1)并允许基因长期表达的方法。
这项顶尖技术将会带来基因治疗安全用于人类的突破。
二00九年七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学科带头人,基因疫苗实验室主任。
二0一0年八月至今,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分子诊断和治疗实验室主任。
二0一二年七月,实验室获批为苏州市分子诊断和治疗技术重点实验室,并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现在有实验员两名,博士后两名,博士研究生一名,硕士研究生两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七名。
实验室现在承担和开展的项目有:1,用rAAV位点特异性整合载体建立一株治疗帕金森氏症的分泌神经生长因子(GDNF)的成人脑神经星状前体细胞的细胞株3097088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项目主持;2,哺乳动物细胞合成生产抗凝血因子FVIII,Y157011705,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创新项目,2011年10月1日-2013年10月31日,项目主持;3,基于腺相关病毒(AAV)倒置末端重复序列(ITR)的基因表达微载体,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研究项目,2012-07-01 至 2015-07-01,项目主持;4,苏州市分子诊断和治疗技术重点实验室,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2011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项目主持;5,便携式细菌内毒素快速检测仪及检测试剂,ZXY2012011,医疗器械与新医药专项2012年7月1日- 2015年6月30日,项目主持。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2018年博士招生简章-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

张春
1.腺相关病毒(AAV)基因治疗
2.基因定点整合
彭义杰
1.体外免疫荧光诊断
2. PET/SPET显像剂
2生物显微光学成像技术远程移动医疗高欣低剂量锥束ct成像医用射线成像技术赵凌霄纳米生物光子学高山petspet显像剂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2018年博士招生简章
选拔方式:硕博连读、公开招考(申请-考核制)
专业代码及名称
导师
研究方向
备注
083100生物医学工程
唐玉国
1.光谱技术
武晓东
1.医用光学成像技术
2.医用激光技术
2.医学信号处理
3.压电材料、器件与应用
王弼陡
1.临床检验医疗仪器
周连群
1.微纳生物传感器及其系统
2.微流控传感芯片
3.仪器精密机电技术
陈晓禾
1.电磁兼容,信号完整性
董文飞
1.纳米医学
2.纳米传感器
3.纳米生物光子学
高山
1.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2.肿瘤的分子机制
3.精准医学
郑岷雪
1.癌症早期筛查、分子诊断、精准医疗
杨洪波
1.光机电集成计算仿真设计技术
2.康复工程技术
熊大曦
1.光学成像技术
2.光健康工程
史国华
1.生物医学光子学
2.医用光学成像
3.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张运海
1.超分辨显微光学成像
2.医用光学成像
高静
1.全固态激光及其变频技术;2.医用拉曼光谱诊断技术
巩岩
1.显微光学系统设计;2生物显微光学成像技术
李辉
1.显微2.医学影像
3.医学信息工程
戴亚康
1.智能影像分析
明年招14名硕士苏州医工所造“医工结合”体系

明年招14名硕士苏州医工所造“医工结合”体系•相关推荐明年招14名硕士苏州医工所造“医工结合”体系苏州医工所2014年度预计招硕士研究生14名,其中含推荐免试生约8名。
自2008年筹建以来,苏州医工所通过挂靠长春光机所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并与多所知名高校签订协议,招收联合培养研究生。
目前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90余人,其中联合培养研究生40余人。
据悉,此次招聘报名时间为2013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时间为2013年9月28日-29日每天9:00-22:00.考生可以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报名。
考生报考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招生单位所在地区”应选择“北京”,“招生单位”选择“80001中国科学院大学”,在“院系所名称”栏中选择“183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然后选择报考专业等报考信息。
苏州医工所由中国科学院、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出资建设的国家级科研机构。
2012年11月26日,顺利通过验收正式成为中科院序列研究所。
研究所园区占地面积208亩,建设总投资共计7.8亿元,总体装备规划3.1亿元,截至2012年12月底,总资产为28292万元,人员总量303人。
苏州医工所是主要研究方向为医用光学技术、医学检验制品、医学影像技术、医用电子技术、半导体光电子技术、医用微纳技术、精密机械技术,共设立7个研究室,10余个实验室;1个江苏省光电医疗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医用光学重点实验室,4个苏州市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目前,苏州医工所现有科研人员180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人员47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9人。
客座研究员14人,其中外籍5人。
现有导师中,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6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人,苏州市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5人,高新区领军人才和区紧缺人才各2人,苏州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紧缺高层次人才2人。
苏州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各专业拟公开招生人数

全日制
3
(019)机电工程学院
(085500)机械
全日制
55
(019)机电工程学院
(085500)机械
非全日制
30
(020)轨道交通学院
(080204)车辆工程
全日制
2
(020)轨道交通学院
(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全日制
2
(020)轨道交通学院
(082300)交通运输工程
(085400)电子信息
非全日制
50
(01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全日制
3
(01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083500)软件工程
全日制
7
(01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085400)电子信息
全日制
78
(019)机电工程学院
(080200)机械工程
全日制
7
(019)机电工程学院
全日制
3
(025)附属医院
(100205)精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全日制
5
(025)附属医院
(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
全日制
4
(025)附属医院
(100210)外科学
全日制
20
(025)附属医院
(100211)妇产科学
全日制
7
(025)附属医院
全日制
28
(027)护理学院
(101100)护理学
(030101)法学理论
全日制
4
(003)王健法学院
(030102)法律史
全日制
1
苏州医工所前景咋样

苏州医工所前景咋样
苏州医工所是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的知名研究机构之一,其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增加。
随着人们对医疗水平要求的提高,对医疗器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苏州医工所作为医疗器械研究机构,将能够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高性能医疗器械的需求,其前景可期。
其次,苏州医工所在技术研发方面拥有强大的实力。
苏州医工所作为一个研究机构,拥有一流的研发团队和丰富的科研经验。
这将有助于其在医疗器械研发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并获得更多的技术创新和专利。
这将为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提供有力支持,增强其在医疗器械市场的竞争力。
另外,苏州医工所在市场运作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
苏州医工所作为一个知名研究机构,拥有广泛的合作伙伴网络,包括医院、医疗器械制造商等。
这将为其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提供一定的优势,有助于其产品快速进入市场并获得市场份额。
最后,苏州医工所在政策支持方面也有很大优势。
中国政府对于医疗器械研发和创新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政策层面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苏州医工所将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政策支持,加强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苏州医工所作为一个医疗器械研究机构,具备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以及政策支持优势,
其前景非常广阔。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苏州医工所将能够在医疗器械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苏州医工所将招收14名硕士研究生
据悉,此次招聘报名时间为2013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时间为2013年9月28日-29日每天9:00-22:00。
考生可以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报名。
考生报考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招生单位所在地区”应选择“北京”,“招生单位”选择“80001中国科学院大学”,在“院系所名称”栏中选择“183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然后选择报考专业等报考信息。
苏州医工所由中国科学院、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出资建设的国家级科研机构。
2012年11月26日,顺利通过验收正式成为中科院序列研究所。
研究所园区占地面积208亩,建设总投资共计7.8亿元,总体装备规划3.1亿元,截至2012年12月底,总资产为28292万元,人员总量303人。
苏州医工所是主要研究方向为医用光学技术、医学检验制品、医学影像技术、医用电子技术、半导体光电子技术、医用微纳技术、精密机械技术,共设立7个研究室,10余个实验室;1个江苏省光电医疗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医用光学重点实验室,4个苏州市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目前,苏州医工所现有科研人员180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人员47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9人。
客座研究员14人,其中外籍5人。
现有导师中,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6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人,苏州市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5人,高新区领军人才和区紧缺人才各2人,苏州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紧缺高层次人才2人。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苏州医工所根据市场需求,培养生物医学工程紧缺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着重医工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初步形成具有医工所特色的“医工结合”的培养体系。
毕业人员具备工程学、生物学及医学相关知识及机械、电子设计装调能力。
研究生住宿条件优越,五室一厅,
配备卫生间、热水器、空调、网线和配套齐全的家具,每人拥有独立的卧室,并免收住宿费。
硕士研究生助学金900元/月,博士研究生助学金1700元/月。
进入课题组后,导师还将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发给助研津贴;另外苏州医工所还提供餐补及个人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