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苏州医工所2018年博士招生简章

合集下载

苏州在职博士招生简章2024

苏州在职博士招生简章2024

苏州在职博士招生简章2024一、引言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

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端专业人才的需求,苏州地区的高校纷纷开设在职博士研究生项目,旨在为广大在职人员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

本文将对苏州在职博士2024年的招生简章进行详细介绍,帮助有志于攻读博士学位的在职人员了解相关信息。

二、招生单位及学科专业苏州地区拥有多所著名高校,如苏州大学、苏州艺术职业学院等,这些高校均开设了在职博士研究生项目。

招生学科涵盖了理、工、农、医、文、法、经、管、教育、艺术等多个领域,为在职人员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

三、报考条件1. 遵纪守法,品行端正;2. 已获得硕士学位,并在获得硕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含三年);3. 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4. 有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5. 报考者需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以适应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需要。

四、报考流程1. 网上报名:考生需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在线报名,按照要求填写个人信息、上传照片、选择报考单位及专业等;2. 提交材料:考生需将以下材料提交至报考单位指定的地点:(1)身份证、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2)近期一寸免冠照片若干张;(3)专家推荐信;(4)工作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5)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3. 缴纳报名费:考生需按照报考单位的要求缴纳报名费;4. 参加考试:考生需参加由报考单位组织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综合面试、英语听说能力测试、专业课笔试等;5. 录取: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综合素质及报考单位的招生计划,择优录取。

五、培养方式及学制苏州在职博士研究生采用非脱产方式进行培养,学制一般为三至五年。

课程设置以学术型、研究型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导师负责制,学生需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课程学习、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学位论文撰写等任务。

中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科大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中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科大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中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科大深圳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实行网上报名。

报考者须符合《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规定的报考条件。

考生在报考前请联系所报考的研究所(指招收博士生的中科院各研究院、所、中心、园、台、站)或校部相关院系,了解具体的报考规定。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苏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设的高等科研教育机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努力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元化合作发展道路研究院坐落在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风光秀美、景致典雅的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内,占地面积229亩,建筑面积达7.61万平方米。

研究院整体采用开放型建筑风格,校园环境优雅,教学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突出,是一个集现代科研、人才培养、成果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高等科研教育机构。

建院以来,研究院始终坚持追求卓越和定位高端的理念,要将苏州研究院办成国际知名的研究院。

办院宗旨是打造三个一流:组建一流的科研队伍。

依靠中国科大的品牌优势和学科优势,苏州市的政策优势、经济优势和区位优势,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打造一流的研究基地。

开展高水平研究、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提高苏州市的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培养一流人才。

依靠一流的科研队伍和一流的研究基地,为提高苏州城市综合竞争力输送高质量的各类人才。

二、招生信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学院博士招生专业有2个:083100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控制与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兼容,信号完整性.生物医学超声.医学信号处理.压电材料、器件与应用.智能影像分析.远程移动医疗.光电系统控制技术.光的生物学效应建模分析.光学成像与图像识别.药物释放.纳米医学.全固态激光及其变频技术.医用拉曼光谱诊断技术.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肿瘤的分子机制.精准医学.基于组学大数据的精准医疗.手术规划及导航.低剂量锥束CT成像.显微光学系统设计.生物显微光学成像技术.神经元双光子动态成像技术.自然智能学习的神经编码机制.仿生智能机器人.显微光学.生物物理.癌症早期筛查、分子诊断、精准医疗.体外免疫荧光诊断.PET/SPET显像剂.生物医学光子学.医用光学成像.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胶质瘤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分子机制.肿瘤治疗新手段.肿瘤的分子诊断.医用射线成像技术.生物医学显微成像光谱技术.临床检验医疗仪器.医用光学成像技术.医用激光技术.光学成像技术.光健康工程.光机电集成计算仿真设计技术.康复工程技.磁共振.医学影像.医学信息工程.康复工程技术.可穿戴技术.基于干细胞和生物材料的组织工程.再生医学.腺相关病毒(AAV)基因治疗.基因定点整合.类脑器官修复神经系统损伤、组织工程与器官重建.超分辨显微光学成像.医用光学成像.人工智能在宫颈癌筛查中的辅助诊断.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医学图像增强.医学影像分析处理与可视化085271电子与信息研究方向:电磁兼容,信号完整性.生物医学超声.医学信号处理.压电材料、器件与应用.智能影像分析.远程移动医疗.细胞操纵与检测.微纳器件与系统.全固态激光及其变频技术.医用拉曼光谱诊断技术.基于组学大数据的精准医疗.手术规划及导航.低剂量锥束CT成像.显微光学系统设计.生物显微光学成像技术.显微光学.生物物理.生物医学光子学.医用光学成像.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医用射线成像技术.生物医学显微成像光谱技术.临床检验医疗仪器.医用光学成像技术.医用激光技术.光学成像技术.光健康工程.光机电集成计算仿真设计技术.康复工程技术.磁共振.医学影像.医学信息工程.康复工程技术.可穿戴技术.基于干细胞和生物材料的组织工程.再生医学.光遗传学技术.组织工程相关设备研发.超分辨显微光学成像.医用光学成像.医学影像分析处理与可视化.医学影像云计算平台技术.医疗健康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微纳生物传感器及其系统.微流控传感芯片.仪器精密机电技术三、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学术剽窃及其它违法违纪行为。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筹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筹

附件1: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所级分支机构保留名单(6家)1、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天津工程技术研究院2、中科院苏州医工所长春工程技术研究院3、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南京市高淳智能健康研究院4、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山东创新研究院5、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吉林市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院6、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永康康复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附件2: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所级分支机构撤销名单(38家)1、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蛟河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孵化基地2、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硅谷技术转移中心3、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苏州德品医疗器械联合研发中心4、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上海爱声生物医疗联合研发中心5、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医学影像联合研发中心6、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浙江伏尔特医疗联合研发中心7、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康复工程技术研究室-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联合研发中心8、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中国兵器二一四所生物医学微光探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9、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南京天文仪器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中心10、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苏州图森激光联合研发中心11、中科院苏州医工所-长春奥普光电联合研发中心12、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北京康桥联合研发中心13、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研发中心14、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联合研发中心15、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联合研发中心16、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康复工程联合研发中心17、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明达同泽眼成像设备技术联合研发中心18、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江苏鹰视利联合研发中心19、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联合研发中心20、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剑桥大学联合研发中心21、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美国西北大学联合研发中心22、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苏州合远电气有限公司图像处理技术联合研发中心23、中科院苏州医工所-长春亮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中心24、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苏州贝茵医疗联合研发中心25、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太原元益康科技联合研发中心26、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南京济朗生物科技联合研发中心27、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昆山锐芯微电子联合研发中心28、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上海洺源数康生物联合研发中心29、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江苏宜偌维盛联合研发中心30、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深圳奋达科技联合研发中心31、中科院苏州医工所-郑州人福博赛生物技术联合研发中心32、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苏州爱科博瑞电源联合研发中心33、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无锡微奥科技联合研发中心34、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上海康德莱联合研发中心35、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何氏医学院联合研发中心36、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吉林师范大学联合研发中心37、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美国Eutomation公司联合研发中心38、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以色列博瑞医疗器械集团联合研发中心附件3:更名后的联合研发中心名单(22家)1、苏州医工所蛟河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孵化基地2、苏州医工所硅谷技术转移中心3、苏州医工所-苏州德品医疗器械联合研发中心4、苏州医工所-上海爱声生物医疗联合研发中心5、苏州医工所-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医学影像联合研发中心6、苏州医工所-浙江伏尔特医疗联合研发中心7、苏州医工所康复工程技术研究室-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联合研发中心8、苏州医工所-中国兵器二一四所生物医学微光探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9、苏州医工所-南京天文仪器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中心10、苏州医工所-苏州图森激光联合研发中心11、苏州医工所-长春奥普光电联合研发中心12、苏州医工所-北京康桥联合研发中心13、苏州医工所-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研发中心14、苏州医工所-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联合研发中心15、苏州医工所-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联合研发中心16、苏州医工所-明达同泽眼成像设备技术联合研发中心17、苏州医工所-江苏鹰视利联合研发中心18、苏州医工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康复工程联合研发中心19、苏州医工所-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联合研发中心20、苏州医工所-剑桥大学联合研发中心21、苏州医工所-美国西北大学联合研发中心22、苏州医工所-吉林师范大学联合研发中心。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博士招生简章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博士招生简章

一、背景介绍我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作为我国科学院下属的研究机构,致力于纳米科技领域的前沿科研工作。

为了推动科技创新,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该研究所每年都会开展博士生招生工作。

本文将介绍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博士招生的相关信息。

二、招生专业苏州纳米所博士研究生招生面向国内外从事纳米科技相关研究的优秀毕业生,拟招收专业包括但不限于纳米材料与器件、纳米生物与医学工程、纳米电子与信息技术、纳米环境与能源、纳米制造与工程、纳米光子与光学等领域。

三、招生计划本次招生计划拟招收博士研究生若干名,具体名额将根据学校和研究所的相关规定以及报名情况而定。

欢迎广大对纳米科技研究感兴趣的优秀学子报名。

四、招生要求1. 具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位或相当学历;2. 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3. 对纳米科技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和热情;4.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招生流程1. 申请人需登入中科院研究生院全球信息站,填写个人信息并提交申请材料;2. 经初审合格后,参加相关学术能力测试;3. 符合条件的考生将被邀请参加面试;4. 最终录取名单将由学校和研究所联合确定,并在指定时间公布。

六、录取后管理被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将按研究所相关规定进行导师指导、科研项目开展和学术论文发表等工作。

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定的学术课程学习和科研任务后,须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最终取得我国科学院颁发的博士学位。

七、奖学金与福利待遇经研究所评定,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将获得相应的学费减免和生活补助。

研究所对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将提供奖学金和科研项目资助,为其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和评台。

八、通联方式如需了解更多有关招生信息和申请材料的要求,请登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冠方全球信息站或通联研究所相关部门。

九、结语希望广大对纳米科技研究充满热情的优秀学子能够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踊跃报名,为国家的纳米科技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期待与您共同书写美好的科研篇章,共同谱写纳米技术的辉煌未来。

2018年苏州大学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资格审查表

2018年苏州大学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资格审查表

2018年苏州大学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资格审查表
备注:
1、此表内容必须用计算机打印,不得手工填写。

其中报考医院、报考专业、报考导师等内容必须与网上报名一致。

2、资格审查前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意见栏必须签字,盖章。

3、请考生按以下顺序将报考材料装订成册:填好的本表、居民身份证件复印件、临床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复印件、硕士学位学历证书复印件(本科学位学历证书复印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或主治医师以上职称资格证书复印件,证明本人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相关材料复印件(学术论文、专著或其它成果奖等)。

苏州实验室 联合培养博士生专项计划

苏州实验室 联合培养博士生专项计划

苏州实验室联合培养博士生专项计划苏州实验室联合培养博士生专项计划是一项旨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计划的目标、合作模式、研究领域及申请条件等内容。

一、计划背景苏州实验室作为我国重要的科研基地,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与发展。

为进一步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加强产学研结合,苏州实验室与多所知名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生专项计划。

二、计划目标1.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人才;2.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提高博士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三、合作模式1.双导师制度:每位博士生由一位苏州实验室的导师和一位高校导师共同指导;2.研究方向:博士生在高校完成课程学习,进入苏州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3.培养周期:4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课题研究3年;4.学位授予:完成培养计划并达到学位授予条件的博士生,可获得高校颁发的博士学位证书。

四、研究领域苏州实验室联合培养博士生专项计划涵盖以下研究领域:1.新材料;2.生物医药;3.先进制造;4.信息与通信技术;5.环境科学与工程;6.能源科学与技术。

五、申请条件1.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2.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3.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优秀硕士生(含应届毕业生);4.符合苏州实验室和合作高校的招生要求。

六、申请流程1.报名:申请人向合作高校提交申请材料;2.初审:合作高校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确定面试名单;3.面试:苏州实验室与高校共同组织面试,选拔优秀候选人;4.录取:根据面试结果,确定录取名单;5.签订培养协议:录取的博士生与苏州实验室和高校签订培养协议。

总结:苏州实验室联合培养博士生专项计划为优秀学子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助力国家科技创新与发展。

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企业定向)招生简章

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企业定向)招生简章

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企业定向)招生简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为了满足企业和科研院所对高水平研发人才的需求,为培养更多具有应用型、实践性的研究生,我校决定启动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企业定向)项目,现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一、招生专业1.1 工程硕士(企业定向):材料加工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工程领域。

1.2 工程博士(企业定向):材料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工程领域。

二、招生人数2.1 工程硕士:计划招生30人,其中企业定向招生25人。

2.2 工程博士:计划招生20人,其中企业定向招生15人。

三、培养方式3.1 企业定向招生研究生经过学校和企业双向选拔,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由企业推荐报考,并在完成学业后留用两年。

3.2 学生在学习期间,学校将组织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参与教学、科研建设和实习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选拔条件4.1 申请工程硕士者,应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申请工程博士者,应具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4.2 考生须为国家建设项目所在地户口信息、毕业生等考生符合全日制普通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中一般所规定的条件。

4.3 申请工程硕士报考工程博士专业者,须同时具备硕士研究生毕业学历,或离校不满一年在国内其他合法连续从事工程领域研究或生产科学研究工作,并已取得较大成果。

五、报名时间5.1 报名时间:2022年11月1日—2022年12月20日。

六、招生考试6.1 笔试时间:2023年1月上旬。

6.2 复试时间:2023年1月中旬。

七、录取方式7.1 企业定向招生将按企业与学校签订的《定向培养合同》要求录取。

7.2 非企业定向招生将按照国家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相应规定录取。

八、注意事项8.1 报名资料提交后不得修改。

8.2 投档、录取和培养过程中如发现舞弊行为,取消其招生资格。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2018考研复试分数线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2018考研复试分数线

中国科学院苏州⽣物医学⼯程技术研究所2018考研复试分
数线
店铺考研⽹为⼤家提供中国科学院苏州⽣物医学⼯程技术研究所2018考研复试分数线,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站的更新!
中国科学院苏州⽣物医学⼯程技术研究所2018考研复试分数线
1
凡符合上述分数条件者将可以参加我所2018年硕⼠研究⽣招⽣复试阶段考核。

复试时间:2018年3⽉13⽇-3⽉14⽇。

符合上述复试基本要求的考⽣须通过电⼦邮件在3⽉10⽇前向我所确认知晓复试⽇程安排和复试⼯作⽅案。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件名格式为姓名+参加复试,邮件正⽂需包含考⽣编号、⾝份证号、是否知晓复试⽇程安排、复试⼯作⽅案及是否同意调剂到全⽇制专业学位等内容)。

中科院苏州⽣物医学⼯程技术研究所
⼈事教育处
2018年3⽉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2018年博士招生简章
选拔方式:硕博连读、公开招考(申请-考核制)
专业代码及名称
导师
研究方向
备注
083100生物医学工程
唐玉国
1.光谱技术
武晓东
1.医用光学成像技术
2.医用激光技术
杨洪波
1.光机电集成计算仿真设计技术
2.康复工程技术
熊大曦
1.光学成像技术
2.光健康工程
史国华
1.生物医学光子学
2.医用光学成像
3.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张运海
1.超分辨显微光学成像
2.医用光学成像
高静
1.全固态激光及其变频技术;2.医用拉曼光谱诊断技术
巩岩
1.显微光学系统设计;2生物显微光学成像技术
李辉
1.显微光学
2.生物物理
杨晓冬
1.磁共振
2.医学影像
3.医学信息工程
戴亚康
1.智能影像分析
2.远程移动医疗
高欣
1.基于组学大数据的精准医疗
2.手术规划及导航
3.低剂量锥束CT成像
孙明山
1.医用射线成像技术
赵凌霄
1.医学影像分析处理与可视化
2.医学影像云计算平台技术
3.医学影像大数据平台及应用
崔崤峣பைடு நூலகம்
1.生物医学超声
2.医学信号处理
3.压电材料、器件与应用
王弼陡
1.临床检验医疗仪器
周连群
1.微纳生物传感器及其系统
2.微流控传感芯片
3.仪器精密机电技术
陈晓禾
1.电磁兼容,信号完整性
董文飞
1.纳米医学
2.纳米传感器
3.纳米生物光子学
高山
1.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2.肿瘤的分子机制
3.精准医学
郑岷雪
1.癌症早期筛查、分子诊断、精准医疗
马勇
张春
1.腺相关病毒(AAV)基因治疗
2.基因定点整合
彭义杰
1.体外免疫荧光诊断
2. PET/SPET显像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