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调查

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调查
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调查

大城小爱

——关于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元济高级中学高二(4)班

组长:王叶青

小组成员:朱明洁崔明明马金理冯鹏飞

指导老师:范文旭

一、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达,偌大一个城市,车水马龙,忙忙碌碌,殊不知,关爱越来越少,尤其是对那些孤寡老人。为此,本小组本着让孤寡老人安享晚年的态度,步入调查工作,希望通过我们此次的调查能为孤寡老人带来更多的关爱。

二、关键词:孤寡老人;福利院;社会保障;农村发展

三、正文:

(一)背景解析:老有所养,老有所终。关心和救助农村孤寡老人这一社会弱势群体,妥善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使他们能够体会到社会的亲情与温暖,既是各级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指责,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现状分析:为了准确了解目前我们周围孤寡老人的生活情况,我们研究性学习小组来到本地的一家福利院,对院里的孤寡老人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采访。通过本次访问,我们主要了解到一下一些信息:

院长:敬老院共有房间36间,住了18间

老人的零用钱每月30元吃饭、穿衣、看病归院里负担(村、镇、县三级负担)老人活动场所每层有一间电视间

逢年过节领导探望、发放礼品

老人在院里寿终,由院里火化,交给其仅剩的兄弟姐妹

具体采访对象:

1、沈其法现住107 74岁老党员

这位沈伯伯是2004年入住的,在西塘桥镇敬老院已经待了8年多了。除了对于院里食堂大锅饭的饭菜不太满意之外,他对于敬老院里的生活还是挺满意的,毕竟住在院里受到了

国家的帮助。他认为自己住在外面没有子女比在院里苦多了。现在住在院里,姐姐时来探望,生活也挺不错的。只是院里住的大多人都是神志不清或无法沟通,沈伯伯有时难免寂寞。看看电视,觉得无聊,想打打牌,又凑不到一桌,出去院里去茶室坐坐,又懒怠。这样想来,有时确实孤单。因此,那天对于我们的到访,沈伯伯显然十分开心,话也特别多,毕竟,能找到聊天的对象也是很难得的。沈伯伯是需要关怀的。

2、徐元林现住308 74岁

很巧的,这位徐伯伯也是74岁。只是,他是2006年进院里的,今年是进院里的第五年。他家里没有什么亲戚,但有一些侄子。他进院里是因为家里的两间平房拆迁,赔款不多,赔款之后又懒怠造新房。这位徐伯伯虽然说他文化程度低,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出来,但话很多,生活态度很积极。我们去时,他在自己房间吃饭,烟酒都有,可见他的生活过的不错。他每月除了有30元之外,村里还发给他70元养老费。他对院里的照顾一直很满意,认为敬老院对他够好的了。交谈期间,他一直提到他侄子的儿子,对他都很好。可见,徐伯伯物质上不错。至于精神上,他总说找不到聊天的人,院里的人大都不和他聊得来,只有附近一个书店里的老伯伯和他兴趣相投。虽说他表面上看起来话多,很开心的样子,但我们猜想,平时的日子里,他还是孤独的。徐伯伯依然需要关怀。

和徐伯伯的谈话中,我们发觉他还是非常乐观的。他没有对生活的抱怨,拥有的,只是一颗乐观积极的心态。告别他之后,我们下楼去食堂转转。

3、姜金发寄住83岁

在这,我们遇到一位名叫姜金发的老爷爷,他住进来有两三年了。他今年83岁了,脸上也已经刻满了岁月的年轮。和他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他的子女都还在,只是因为拆迁的缘故,他被暂寄住在这。当我们问起在这是否孤独时,老人摇了摇头。但从他的那份眼神中,我分明感受到了一丝凉意……

我们把买来的水果给了他,然后道别,留下的,或许只是一份悲凉……

(三)存在的问题: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为整个社会带来了勃勃生机的同时,也给各个城市及农村带来了不少问题,这点在农村老年人的保障问题上尤其突出,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更是对老年人群的生活提出了重大挑战。

1、青壮年的流出与家庭养老模式的改变

在农村老年人的心目中,身体健康、儿女孝顺是幸福生活的最主要基础。但是,由于农村社会的发展,流动的人口掏空了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农村的传统养老模式在无奈中被倒置,老人们不但要守屋带孩,还要管理庄稼,因此,相当一部分老人便抱着自食其力是最大福气的观念。

事实上,农村老龄人的社会保障结构非常单一脆弱。农村的老人们大多自己没有很大的积蓄,老人们的要求都不太高,只求儿女孝顺,衣食有所着落。农村养老的一般形式是由子女们分担父母的物质生活来源,但是,大量青壮年流出农村之后,这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也开始难以为继。

2、老人权威的降低与家庭养老模式的困境

在我国农村,家庭养老范式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传统伦理观念的支持,二是传统农业社会中老人在家庭中一般具有决定权威。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的转型,传统农业经济的地位受到冲击,老年人作为支配大家庭财物的传统权力丧失,老人在家庭中的权威也随之降低。

其次,农村青年人流入城市后更容易受到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击,在我国农村公共

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完善的情况下,一些年轻人已经开始有意识要放弃对家庭老人需要承担的赡养责任。这些现象显示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身陷困境。

3、农村老人医疗服务的供给不足

农村合作医疗项目自从2007年启动以来,现今的参合率已经超过90%,村庄老人小病则在村卫生室看,大病则在镇卫生院或县、州医院住院治疗,医药费可以按规定比例报销。但是,这些钱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村老人来说,仍是杯水车薪。再加之镇卫生院收费名目繁多,去那儿看病报销后比村卫生室还贵。可以说,农村老人的医疗保障水平仍然普遍较低。

由于高年龄和青年时高劳动强度等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老人都患有慢性疾病。一般情况下他们只是在病情发作非常严重的时候才到村卫生室打小针或吊点滴做缓解治疗。病情潜伏期与慢性发作期基本都不做治疗,甚至有时候因病疼痛不能进食,也只是强忍着,因为这些小的医疗费一般要从自己的生活费中承担。有了大病,则需要子女负担。但是,由于经济条件等各种原因的影响,有了大病而不能接受治疗的事例也比比皆是。

因此,基于我国现行农村医疗水平仍然普遍较低的状况,导致许多老年人的医疗还得不到基本保障,所以需要我国继续逐步完善起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4、乡村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另外,农村的老人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方式。他一般不会下棋和打太极拳,当然也不能像一些城里老年人那样打门球、逛公园。他们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就是一起闲聊,或是在人数充足的情况下铺开麻将桌,围着搓麻将。而原本养老院,或是村里的一些公共娱乐设施也都年久失修,大多已生锈,无法供老人们展开活动。

通过调查,我们还了解到,大多数老年人在子女外出打工的情况下,自己内心的孤独感得不到排解。因此,老人们一般希望在娱乐活动中满足他们与人交流的精神需求,但是主要的问题是农村老年人苦于没有人组织和缺乏基本的活动场地。

(四)对策及建议:虽然我国农村社会历来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养老模式,但是随着农村社会的转型,家庭规模日渐缩小,老龄人在家庭中的权威逐渐下降,他们的自我保障能力也相对弱化。还有就是青年人伦理观下降,这些种种变化对农村的家庭养老模式都构成了直接而强烈的冲击。因此,完善传统的家庭养模式,建构新的完善的老年人保障体系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之后的迫切要求。

1、农村发展是解决老年人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本路径

发展农村社会是解决农村老年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本措施。邓小平曾反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既然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那么发展引出的问题往往需要在继续的发展中得到解决。可以这么讲,我国农村老龄人的社会保障问题本质还是发展问题。我国的老年保障问题将会遇到比发达国家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正因如此,发展农村经济将是我国妥善处理农村老龄人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本路径。基于我国的现状,解决农村老年社会保障问题的关键就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村和农民的收入,加大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的财力,从基础上更好地完善农村社会转型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

2、通过社区服务巩固并发展传统家庭养老范式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骤然进人老龄化社会,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社会保障系统方才建立,不可能一下子就接纳和解决几亿老人的生活服务、护理及至赡养问题。

为此,家庭养老助老的职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得到改变。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还需要

将社会养老措施与家庭养老相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要保证社会养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不断得到提高,又要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巩固并发展传统家庭养老的有益方面,以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而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因此我们要继续弘扬爱老敬老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给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定和谐的晚年。

与此同时,还必须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调动社区群众组织的积极性,例如老年协会可以对老年保障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3、强化国家在农村社会老年人保障体系中的职能

正如文中反复提到的那样,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会老龄人的社会保障主要是以家庭的模式来完成。但是,在农村老龄化严重的当下,养老的负担相对大多城市居民而言已经过于沉重。如果农村还是单纯地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还在不断透支敬老养老优良传统资源,只会使如今农村出现的不愿意赡养老人的问题更加普遍化。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国的商业保险及慈善救助迄今极少进入农村社会,政府也仅仅在新农合、低保等方面有形式含义大于实质功能的作为。而随着农业生产向社会化和现代化的转变,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也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4、探索多范式的乡村社会老年人社会保障途径

另外,还需要拓宽乡村老龄人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来源,发挥社会主义市场配置的作用,国家和政府也可以用公共服务、税收等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来鼓励和引导社会上一些企业加大对农村社会福利事业的投人。这可以包括敬老院、社会福利院、托老所,以及老年病医院等。现实中我国这些保障老龄人生活福利的设施确实太少。据我们调查了解,我们镇唯一的一家福利院还是敬老院与社会福利院的“联合体”。

因此,在我国现行政府财政还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规划养老问题也不失为一种救急之策。但是,与住房、教育、医疗等诸多民生领域一样,如果把养老当成一项产业来规划,政府的责任该如何定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定位失衡,最终的结果既影响了市场效率,又损害了社会公平,因此需要慎重考虑。

参考文献:胡伟《论老年社会保障与孝文化》

《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论文》

具体工作任务:

1、2010年12月28日——12月30日组员各自思考一个研究主题方案,然后讨论决定一个主题方案同时确定指导老师。

2、2011年1月18日——1月20日各自分工去收集相关中国对孤寡老人的保障政策的资料,浏览中国福利政策的相关信息,并整理。

3、2011年1月27日——1月30日(1)针对方案中要进行研究的三个方面去采访相关人员。(2)通过讨论设计调查问卷,实地调查民意发放问卷,回收问卷后再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结果并提出建议作成调查报告。

4、2011年2月7日——2月9日为成果展示做最后总结,完成并修改调查报告、照片资料。

任务分工

个人述职

王叶青:这是我的第三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主要负责人物采访、查找相关我国对孤寡老人的保障政策的资料,浏览中国福利政策的相关信息,并整理以及参与其他一些集体活动,包括问卷发放等。由于有了前面两次研究性学习的经验积累,我在这次工作中完成得比较得心应手。在发放问卷时,我们全体组员共同合作,在小雨天气中四处奔波,最终用汗水完成了所有的问卷发放,这尤其让我印象深刻。我深知,所有的工作都是一个从难到易的过程。

朱明洁:在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主要负责的是浏览、整理相关资料以及结题报告的写作。在与课题相关资料的浏览、整理上,我个人觉得应该多注重资料的真实度和它的实用性。一份价值高的资料会让你在做之后的事时有事半功倍之感。而对于结题报告,一开始得知自己被分配到这个任务时内心非常迷茫,不知该如何下手,后来参考了之前几次研究性学习的报告才有了点眉目。我想,一份优秀的结题报告,它的格式是应该让人眼前一亮的。

崔明明:

马金理:在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中,我的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设计问卷调查报告和记录采访的几个画面。此次的任务并不是很重,但在设计问卷时有时会出现一些小麻烦,比如有时会把问题的重心偏掉,使问卷内容会偏离主题。当然,这些也只是小问题,并没有难倒我们。在采访和发问卷时,我发现那些人都还是非常配合的,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困难。这次活动中,我的工作或许是不起眼的,但也能为大家出一份力,我也非常高兴。

冯鹏飞:

个人感想

王叶青:这次研究性学习,我最大的感想就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每次我们制定出行动计划时总会有人员到位或天气上的诸多变化,但是人定胜天。我们最终还是一不凡的毅力克服了诸多困难。只要大家团结在一起,就一定能突破重围,见到前方耀眼的彩虹。只要相信,就能成功。我相信,下一次,我们还会有更出众的表现。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我们团结在一起。

朱明洁:其实一开始,我们是盲目的,就像在森林中迷失的精灵般,前方有着无数条路,却不知哪条才是属于我们的星光大道。为了课题的确立,我们曾高谈阔论,最终却踌躇不前。为了活动的安排,任务的分配,我们曾争执不休,最终却不欢而散。这么多的困难,我们都一一克服了,这足以证明我们的团结,我们的胜利。希望不在前方,就在脚下。

崔明明:

马金理:这次的主题是关爱孤寡老人,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受到老人是多么需要我们关心!在福利院中,我感受到那些老人的孤独与寂寞。我以为福利院里的老人应该也是蛮快乐,但真正去采访过之后,我才了解那些老人的孤寂。他们的一天基本上就是在自己的房间和食堂里度过的,没有想象中的丰富精彩。他们没有子女,孤独寂寞在所难免,但他们却连娱乐活动都没有,生活真可用枯燥来形容。由此我想到我们做晚辈的,老人健在时我们应多关心他们,他们其实是非常寂寞的。多陪陪身边的老人,给他们多一点关心!

冯鹏飞:

附:问卷及调查结果的图表、实地调查采访的部分照片

1、问卷

大城小爱

——关于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的问卷调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达,偌大一个城市,车水马龙,忙忙碌碌,殊不知,关爱越来越少,尤其是对那些孤寡老人。为此,特展开本次问卷调查。

1、您家中有老年人吗?

A、有(92%)

B、没有(8%)

2、您是否经常关心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呢?

A、经常(61%)

B、偶尔(38%)

C、从不(1%)

3、您是否会经常抽出一些时间陪伴家中的老人呢?

A、经常(27%)

B、偶尔(70%)

C、从不(3%)

4、您周围是否存在对老人不孝或虐待老人的现象?

A、经常发生(4%)

B、偶尔(54%)

C、从未发生过(42%)

5、在您年迈时,您希望子女为您做些什么?

A、啥都不做(4%)

B、基本的赡养(34%)

C、安享晚年(62%)

6、您周围是否有老年人进敬老院?

A、有(46%)

B、没有(54%)

7、您对老年人进敬老院有何看法?

A、子女不负责任(25%)

B、对老年人更好的照顾(42%)

C、社会福利(33%)

8、您对有些老人露宿街头有何看法?

A、可能是子女不负责任,其子女应受到社会谴责(33%)

B、可能是没有子女,很可怜(17%)

C、社会保障不够完善,照顾不周(50%)

9、您认为老年人除了物质上,是否应该得到更多精神上的关爱?

A、当然(100%)

B、不一定(---)

C、不需要(---)

10、您对现阶段国家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何看法?

A、非常满意(8%)

B、还算满意(44%)

C、有待完善(48%)

谢谢您的配合!

元济高级中学高二(4)班

问卷调查总结:我们小组这次研究的主要是关于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旨在通过研究,了解他们的现状,从而希望社会多关注他们,子女多关爱他们。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问卷调查,我们掌握了详尽的第一手资料,为后续工作开了个头。

我们发现,大多数人能经常关心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但他们不能经常陪在父母身边,其中的原因,可能与他们的工作有关系。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一些人是从外地来经商的。我们也发现,社会上依然存在对老人不孝的现象,但是,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年迈时能得到子女的照顾,这应该给我们这些晚辈提个醒:要想自己老了之后子女怎么对待你,那你现在就应该怎么对待老人。我们还发现,半数的人认为老人露宿街头等现象是社会保障的问题,并且近半数的人认为,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这是不是给我们的政府也提了个醒呢?

我想,这样深入群众的调查多少是有一点价值的,它反映了群众的呼声。当然,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多献出一点爱给老年人,我们相信,上述情况一定会有所改观。

2、部分照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