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的含义
区域基本含义

4、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
P4活动: 1、分析图1-8,从交通运输、城市发展的角度, 说明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
区域发展早期: 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还没有 形成网络,交通方式单一;城市区 域狭小,农业用地面积大。 区域发展中期: 出现了铁路运输,交通交织成网, 城市区域扩大 区域发展晚期: 交通网络密集,线路四通八达,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自 然 区 域
干 旱 半西 干北 旱 区
东 部 季 风 区
青 藏 高 寒 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有何特征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阿拉善戈壁
锡林郭勒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
荒漠
荒漠草原
草原
2、主要特征
(l)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2)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 区域具有一定特性(优势、特色和功 能)。 (4)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 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小结:区域界线有虚有实;内部相对一致,之间差 异明显;区域具有一定特性;区域之间相互联系
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
比较图1-1、1-2、1-3、14所示四个自然区域的差 异 地点 景观特点(气候 、地形、
土壤、水文、植被等)
热带沙漠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高山地区
二、区域空间结构
1、什么是区域空间结构? 指区域内从地域范围(空间尺度)来说,区域 的划分可根据需要,或很大、或很小。大到 大洲和大洋,小到一个具体的地方
例如:在中国,大尺度的区域,可包括几个甚至几十个 省区,如长江沿岸经济带、东部沿海经济带、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等 中等尺度的区域,可包括一两个省区及相邻的部分省区, 如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也可以是一个省的部 分地区,如辽中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 小尺度的区域,可以是一个城市内部的一个区域,如上 海的浦东开发区等
《区域的含义和类型》 讲义

《区域的含义和类型》讲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区域”这个词频繁出现。
但你是否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又是否清楚区域有着怎样多样的类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区域的含义和类型。
一、区域的含义区域,简单来说,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它具有以下几个关键特点:1、空间性区域首先是一个在空间上有明确范围的地理概念。
这个范围可以是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大陆,也可以小到一个城市的街区、一个村庄。
2、综合性区域不是单一要素的简单集合,而是多种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综合系统。
例如,一个农业区域,不仅包含土地、气候等自然要素,还包括农业人口、农业技术、农产品市场等经济和社会要素。
3、差异性不同的区域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方面往往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使得每个区域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路径。
4、可度量性区域的各种特征和属性,如面积、人口数量、经济总量等,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指标进行度量和分析。
5、动态性区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例如,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政策调整,一个原本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可能会逐渐发展成为以工业或服务业为主的区域。
二、区域的类型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区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区域类型:1、自然区域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划分,如山脉、河流、平原、高原、盆地、海洋等。
自然区域的形成主要受到地球内力和外力作用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的自然边界。
例如,青藏高原就是一个典型的自然区域,其独特的高海拔、寒冷气候和特殊的生态系统使其与其他地区明显不同。
2、经济区域按照经济活动的特点和发展水平划分,如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旅游区等。
经济区域的形成与资源分布、交通条件、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等因素密切相关。
以我国的长三角经济区为例,这里拥有优越的交通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强大的产业基础,形成了高度发达的综合性经济区域。
3、行政区域由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进行行政管理而划分的区域,如省、市、县、乡等。
区域的含义和类型+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

分级管理、经济协同发展——整合地区,发挥优势
区域划分的目的: 认识地球表面的复杂
性,并进行有效的管理。
区域的划分
区域划分的目的
认识地球表面的复杂性,并进行有效的管理。
行政区、经济特区、保税区、基本农田保护区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口支援地区、国家扶贫地区
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区域的含义和类型
1.了解区域的含义,举例说明其主要特征。(综合思维) 2.实例分析,掌握不同类型区域的划分标准与方法。(区域认知) 3.结合实例,正确认识不同区域空间尺度的区域特点。(区域认知 )
01 区域的含义
【知识拓展】区域的内涵
1、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是地表的一部分,占有一定空间,如广东省占有一定空间。
中国三大自然区区域示意图
Monsoon region in eastern China
朝鲜族民族舞蹈
素材来源:星球研究所
福建初溪土楼
3、差异性:不同区域之间的地理特征是不同的。同一区域内部地理特征
通常只是相对一致,其内部也存在一定差异。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4、开放性:区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物质交换、
02 区域的划分
区域的划分
自然特征
季风区 青藏地区
亚热带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人文特征
主体功能区
黄土高原区
综合特征 管理目标
国家扶贫地区
汉语北方方言区
经济特区
低硒地区 内流区
西北地区 历史文化保护区
客观存在
中国野生稻分布区
1.这些区域的划分依 据相同吗?你能找出 区域的划分标准有哪 哪些划分依据? 些? 2.你能否将这些区域 按照划分依据归类?
1.1区域的含义和类型

问题 3 (综合思维)结合示意图分析青藏高原各自然要素之间 的联系,并说明该区自然环境对当地人文环境的影响。
提示:各要素之间的联系:青藏高原的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 辐射强烈;地势高,气温低,冰川冻土广布;动植物种类少且以耐寒 为特征等。
自然环境对人文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制约着当地的工农业生产 (以高寒农牧业为主)、人口和城市分布(人口和城市及农业区集中分 布在河谷地带)等。
3.特征:(1)具有某种自然或社会、经济、文化等地理特征。 (2)占据着一定的 空间 范围。 (3)区域边界有些是 明确的,如各级行政区的边界;有些则具有
过渡性 的特点,如干旱区、湿润区等自然区的边界。
[图表点拨] 教材第 5 页图 1-1-2,该图展示出: (1)我国的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2)我国的东部地区 主要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西部主要为干旱和半干旱区;(3)干湿地 区的界线与年等降水量线并不完全一致。
(2)把握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发展特点 ①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②同一尺度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
1.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的特征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具有层次性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有明确的区位 每个区域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如烟台市位于山
特征
东的东北部,菏泽市位于山东的西南部。
内部某些特征 如干旱区的内部年降水量大致为 200 mm 以下,湿润
相对一致
区的内部年降水量大致为 800 mm 以上。
有一定的体系 结构
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分为大尺度的区域,如 东部沿海经济带;中等尺度的区域,如长江三角洲 地区;小尺度的区域,如上海市浦东新区等。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包括:经济联系、地理环境的联系等
地点 热带沙漠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高山地区
景观特征(气候 、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
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河流短缺,植被缺少,沙漠 广布,沙丘连绵 终年高温多雨,水源充足,树木高大茂密,成 层分布,四季常绿,动植物种类繁多
一年分为干季和湿季,湿季草木葱茏,生机盎 然,干季枯黄,一派衰败景象
一、区域的概念
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 或界线,其内部的特定性质或功能 相对一致而有别于外部邻区。
二、区域的基本特征
人 为 划 定 的 管 理 区 域
1、具有一定的界线(明确和模糊)
2、 区域内部:相似性和连续性 区能。
图乙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该标志物应
位于图甲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水热随海拔而变化,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
地域 景观特征
人口分布 产业活动
乡 聚落规模小,以平房为 人口较少, 以农业活动为主 主,周围农田环绕,一 分布较稀疏
村 派田园风光
聚落规模较大,楼房
工业城 林立道路交错 市
人口规模大, 以非农业活动为 分布密集 主
中心商 建筑物高大密集,白天 人口昼夜差 以商务和服务活
务区 人流和车流不息,经济 别大 活动繁忙
动为主
习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甲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为( )
A.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B.区域内部的特定
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
明确的
2.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于
2008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
《区域的含义和类型》 讲义

《区域的含义和类型》讲义一、区域的含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区域”这个词经常被提及。
那么,区域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从最基本的层面来说,区域是指地球表面上具有一定空间范围的地理单元。
它可以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片大陆,甚至是整个地球。
区域不是随意划分的,而是基于某些特定的因素和标准来界定的。
区域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征:1、空间性区域首先具有空间上的界限,这意味着它在地理上是有明确范围的。
这个范围可以是自然形成的,比如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所界定的;也可以是人为划定的,比如行政边界。
2、同质性在一个区域内,往往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相似性或一致性。
这可能表现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社会风俗等方面。
例如,一个农业区域在土地利用、农作物种植等方面可能具有相似的特点。
3、功能性区域通常具有一定的功能或作用。
比如,经济区域是为了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和合作,生态区域是为了保护特定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4、动态性区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导致的生态环境改变;也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的作用,如经济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
二、区域的类型了解了区域的含义,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区域都有哪些类型。
区域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类型:1、自然区域自然区域是基于自然地理要素划分的区域,如山脉、河流、气候带、植被带等。
例如,青藏高原就是一个独特的自然区域,其高海拔、寒冷的气候和特殊的生态系统使其与其他地区明显不同。
(1)地形区根据地形的差异,可以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地形区。
每个地形区都有其独特的地貌特征和地理环境。
(2)气候区由于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
这些气候区在气温、降水、光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3)植被区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孕育了不同的植被类型,从而形成了植被区。
区域的概念(如何理解区域)

区域的概念基本概念区域的含义(不同理解)(1)区域:①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又是抽象的人们观念上的空间概念;②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定的方位;③地球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均可称为一个区域。
(《区域经济学》安虎森、郝寿义)(2)区域: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
①国内的经济区域,如我国的东部地区即一个区域;②超越国家界限由几个国家构成的世界经济区域,如欧盟也是一个区域;③由几个国家的部分地区构成的经济区域,如湄公河流域经济区;该种理解重点强调了区域是经济区域,一般而言,区域是一国经济范围内划分的不同经济区。
(《区域经济理论》陈秀山、张可云)(3)其他观点地理学: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划分,如沙漠地带和冰川地带等和我国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行政学:区域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主要是按行政权力覆盖而划分的,因此其边界与国界或与国内不同省、区边界重合;东中西部的划分是以行政地域为划分标准的。
行政区域不等于经济区域。
社会学:区域是有相同语言、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这种区域可以跨国界和行政边界,也包括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
如香格里拉经济区是西藏、云南和四川三省部分藏区构成的,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语言和文化。
(4)国外观点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认为:“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而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内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
”H.西伯特、狄金森、哈特向等人对区域都有不同的表述。
(5)本书观点区域是地表被某种特征所固定的空间系统。
理解:①地球表面的一部份;②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和类型;如西部地区经济落后,资源丰富,地理条件多样,交通不发达,产业结构单一,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等;③包括经济、文化、制度、资源等方面的内容,不是单纯的地域单元,而是经济空间和地理空间共同作用的整体。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及区域发展差异

①工业带形成,产业
结构日趋复杂,发展
发 展 特 点
了机械、化学、汽车
形成以匹兹堡为中心的钢铁中心,但整个区 、纺织等部门;第二
域的工业化、城市化、开放程度较低、农业 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占较大比重
②城市化水平提高,
形成“芝加哥—匹兹
城市化、工业化达到较高水平,传 统工业衰落,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 兴起,环境日趋改善,产生新的增 长活力
区域的基本含义、 区域发展阶段及区 域发展差异
区域的基本含义
01 区域的含义:区域是指
一定的地域空间。
02 区域的主要特征
一.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分明确的界 线和模糊的界线两种。
二.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 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如通过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 将甘肃省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地区。 图中a是干旱区;b是半干旱区;c是 半湿润区;d是湿润区。
1
概念:三
次产业及
其内部的
比例关系
2
。 3
差异表现:三次产
业占国内(地区)生
产总值的比重,三
次产业的就业比重
,三次产业的内部
构成等。
区域产业结构
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条 件、经济发 展水平、资 源配置状况 、劳动力素 质等。
地
传统农业( 发展水平 较低)区域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 较大
区 工业(加速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
区域内部各要素具有相对一致性,但并不是说 其内部就不存在差异。例如,南方水田区作为 一个区域,其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但内部也 有旱地。
区域特征分析 区域的位置特征
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区域的人文 地理特征
区域差异分析 对比分析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 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应主要从自然环境因素差异和人类活动因素差异两个 方面分析。 (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 地理位置差异可从纬度位置差异、海陆位置差异、半球位置差异、相对位 置差异等方面分析。 ②气候差异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的基本含义
主备人:单汉如
2011、6、19
Ⅰ、学习目的:
1、掌握区域的概念、区域的主要特征。
2、记住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记住乡村区域和城镇区域的特点及其变化。
3、记住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特点。
Ⅱ、学习重点和难点:
1、区域的主要特征
2、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及其变化特点
Ⅲ、课前预习
1、区域的主要特征:,,,。
2、区域的空间结构是指:。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主要有:,,
,,。
3、乡村地域一般面积较,呈状,以生产活动为主。
城镇地域一般面积较,呈状,以生产活动为主。
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和;城镇地域的发展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持久的作用。
4、区域是汇集等产业,由相结合的综合体。
5、区域产业结构是指。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等。
6、一般而言,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区域、或传统农业区域,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的区域,产业的比重较小(且不断变),产业的比重较大(且不断变);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产业的比重较大。
Ⅳ、课堂导学
Ⅴ、课题巩固:
1.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区域都具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
读下图,回答2—3题。
2.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划分为三
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
( )
A.气候、地貌
B.地貌、植被
C.植被、土壤
D.土壤、气候
3.A区与C区的大致界线是
( )
A.800mm年等降水量线
B.400mm年等降水量线
C.昆仑山一阿尔金山一线
D.3 000m等高线
4.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 )
①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
线②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
布的界线③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关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农业表现为面状②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
③城市和工业表现为岛状④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点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
读下图,回答6-7题。
6.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 )
A.①B.②
C.③ D.④
7.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D.④
读我国某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图,完成8~9题。
8.该省可能是( C )
A.辽宁省 B.江苏省
C.台湾省D.云南省
9.从该省的产业结构变化来看( A )
A.区域经济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B.第二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
C.农业产值一路下滑
D.产业比重波动太大,对经济发展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