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西欧经济的发展

合集下载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11
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12
13
7、欧洲联盟成立后,这些国家人民旳生活发生 哪些变化?
欧盟各国将逐渐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欧盟 组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品能够自由流通, 组员国公民有统一旳欧洲护照,不同国家旳人 能够在任何一种组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
14
15
布 鲁 塞 尔 旳 欧 共 体 总 部 大 厦16
这反应出二战后早期西欧旳英、法、德各国煤、
铁、钢产量都低于战前水平,其中德国所遭受旳 战争劫难最为严重,面临着经济恢复旳艰巨任务6 。
B、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比较表
时间 • 1870~1923年
1913~1950年 1950~1970年
年平均增长率(百分比) 2.6% 1.9% 4.9%
二战后旳1950~1970年是资本主义国家 在一百数年里经济发展最为迅速旳时间段。
22
2、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旳原因与西欧相比有哪 些共同点?你觉得其中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共同点:
善于引进和吸收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注 重发展教育,培养人才。这一点是促使 两国经济腾飞旳关键.
经验:
必须坚持和落实科教兴国旳战略方针。 在改革中必须坚持求实与创新。
23
1、二战后西欧经济为何能够取得迅速发展?美 国为何要大力援助西欧?
增进经济发展
提升国际地位
9
5、有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说:“西欧国家 希望经过建立一种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 并降低将来战争旳可能性。 ” 这阐明了“欧共体”是在怎样旳背景下建立 旳?
A、二战结束后,各国都需要医治战争创 伤,恢复发展经济,提升国际地位
B、西欧各国需要亲密相互之间旳联络, 维护本身安全和利益
2、“欧盟”旳前身是什么组织?该组织是在怎 样旳背景下建立旳?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下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下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2.日本的崛起
二战后的日本
崛起后的日本
——《日美安保条约》
材料二: 朝鲜战争期间,在美军“特需订货”刺激下,日本1500亿日元的滞销货 一扫而空,许多已关闭的工厂重新开工,外汇收入不断攀升,绝路逢生的日 本经济迅速恢复到了战前水平。战争期间,日本电力的70%,煤炭的80%,船 舶和陆地交通的90%都直接或间接地为美军服务。
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 欧洲的联合绝对是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 大国的附庸……”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 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
一、欧洲的联合
3. 欧洲的联合过程
(1)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4)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
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 仇恨的发源地。
——丘吉尔 战后重建,恢复与发展社会经济。
一、欧洲的联合
1.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 1939年和1946年英、法、德各国煤、铁、钢产量表
煤(百万吨) 铁(万吨)
钢(万吨)
1939年 1946年 1939年 1946年 1939年 1946年
一、欧洲的联合
1.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 平。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西欧黄金储备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比例

战后西欧经济持续繁荣的原因

战后西欧经济持续繁荣的原因

战后西欧经济持续繁荣的原因战后西欧经济持续繁荣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

首先,战争结束后,西欧国家积极采取了一系列重建与发展政策,加速了经济的复苏。

其中,西欧国家普遍推行了以经济自由化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模式,鼓励私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投资环境。

此举有效地激发了社会创造力和创业精神,促进了经济增长。

战后西欧国家实施了积极的社会福利政策,追求普惠性经济和社会体系。

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大规模公共服务以及加强劳动力市场调节等措施,西欧国家为劳动者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更好的生活品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这种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内需的增长,也增加了社会的稳定性,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战后西欧国家在国际贸易和合作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通过建立欧洲共同市场(现在的欧盟)以及签署多边贸易协定,西欧国家实现了贸易自由化和市场统一。

这不仅扩大了市场规模,给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商机,也促进了技术的交流和经济的协同发展。

同时,跨国合作和投资的加强也带来了更多的资金流入,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快速增长。

战后西欧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和科技研发,不断提升人民的教育水平和技术能力。

通过提供普及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机会,培养了大批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西欧国家还大力投入科研领域,鼓励创新和技术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革新。

这些举措为西欧国家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保持经济持续繁荣奠定了基础。

战后西欧经济持续繁荣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自由化、积极的社会福利政策、国际贸易和合作的发展以及教育和科技创新的推动。

这些因素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一个强大稳定的经济体系,使战后西欧国家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资料时,发现了下面的数据表 联邦德国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日本 6.7% 5.6% 5.3% 2.9% 9.6% 这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国家政策的调整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推动 C、美国的经济援助 D、各国原有经济基础 较好
2. (08年福州中考模拟)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说: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 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 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 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 系……”。他所说的欧洲国家“紧紧地融 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是通过下列哪 一组织实现的? A、联合国 B、欧洲联盟 C、WTO D、APEC
2.(06资阳中考)与右图所示旗帜 (蓝底白星)相符的信息是 ①2001年 中国WTO ②1993年 欧洲联盟 ③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④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 织 ⑤比利时 布鲁塞尔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⑤ D④⑤
3. (06年常德中考)关于欧洲联盟的表述不正 确的是 A.成立于1993年 B.是欧洲国家的政治军事集团 C.是世界多极化格局中重要的一极 D.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2)图二所反映出的“军国主义化的日本”建立 于何时?它的建立标志着什么? 20世纪30年代 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 立和世界大战的亚洲战 争策源地形成。
(3)图三所反映的是在什么时间日本经济持续高 速发展的史实?这样发展的结果如何?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 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4)根据以上三幅图,说说从日本近现代社会发 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努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改革开放,学习和 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平发展,反对战争。
3.日本崛起的表现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际地位 得到加强。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概论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概论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概论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一、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1、概况(1)阶段性在战后几十年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虽有起伏,但总的看来,无论速度、规模,还是质量,都大大超过历史上的最好记录。

它们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战后经济的恢复与转轨时期(1945-1950年前后)。

二战造成的破坏极其严重,但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得到迅速恢复,到1950年前后,整个西欧和日本经济已达到或超过战前最高水平。

美国等国家也完成从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经济的转轨。

其间美国的援助和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中心的相对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经济秩序起了积极作用。

第二阶段,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时期(1950-1973年)。

突出表现在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广泛应用,产业结构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各国经济的不平衡现象有了很大改观,主要经济力量相对均衡化的局面开始形成。

第三阶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陷入“滞胀”的时期(1973-1982年)。

其原因是:“石油危机”的打击,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政策的负面效应,科技革命转入低潮,等等。

第四阶段,经济低速增长和全面调整时期(1982-1992年)。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欧美主要国家开始调整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改而推行货币主义政策,大刀阔斧地调整产业结构,改革福利制度,从多方面刺激市场经济活力,各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略有回升,通货膨胀也得到一定抑制。

第五阶段,冷战结束之后,发达国家经济进入一个新的转变时期。

世界经济格局和经济发展发生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加速发展,引起经济增长方式、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企业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发生新的变革。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职能进一步国际化,区域性和跨区域性的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目前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明显的优势,并决定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传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传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由于西欧是二次大战的主要战场,经 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人民陷入深重的 灾难。战后初期,西欧各国到处是一片废 墟,遍地瓦砾,各国的粮食、原料、燃料 等重要物资严重奇缺,号称“不夜城”的 巴黎,晚上的路灯只开一半,而且灯光微 弱,德国城市的不少居民只能靠占领军的 每日分发食品度日。各国许多工厂生产处 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工业水平下降。当 时笼罩着西欧的气氛是严重萧条和一片绝 望。
概念解释
西欧,在自然地理概念上是指 欧洲的西部,主要包括英国、爱尔 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 和摩纳哥等国。在国际政治概念上, 主要是指二战后除苏联和东欧国家 之外的24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 经济发展需要哪些因素?
资金、劳动力、技术、稳 定的社会环境、政策……
马歇尔
二战后,美国在经济 方面推行援助西欧的欧洲经济 复兴计划(也称马歇尔计划)。 1948年~1952年,美国共拨款 130亿美元(其中80%为赠款), 援助了欧洲16国。
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
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会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
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
在就要做好对华抗战的准备。”
反思与启迪 ——西欧·日本经济腾飞比较
●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相同点: ▪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 ▪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 .①“二战”后对两国法西斯的处置不同: 对德国法西斯审判较彻底,而在美国的庇 护下,对日本法西斯审判不彻底,保留了 天皇制,对一些战犯免于起诉; • ②两国的宗教信仰不同:德国信仰基督教, 主张忏悔、赎罪,而日本信仰神道教、武 士道精神,认为忏悔是可耻的; • ③“二战”后,欧亚人民对两国的态度不 同:欧洲人民坚决严惩德国,而亚洲国家 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清算不彻底。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3、90年代经济发展趋势 、 年代经济发展趋势
ks5u精品课件
工党执政后,政府掀起了国有化浪潮 把银行、电力、 政府掀起了国有化浪潮,把银行 材料一 工党执政后 政府掀起了国有化浪潮 把银行、电力、电信 钢铁、煤矿、铁路以及城市公用事业等收归国有, 钢铁、煤矿、铁路以及城市公用事业等收归国有,编制和实施国家 的经济计划;加强对财政、金融、 的经济计划;加强对财政、金融、贸易和部分生产领域的管理和控 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 制;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工党政府积极指导和调 节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战后初期英国经济的复兴。 节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战后初期英国经济的复兴。1950年,英 年 国经济增长率达到4%。 国经济增长率达到 。 撒切尔夫人任首相时( 材料二 撒切尔夫人任首相时(1979-1990)针对“英国病”症和滞胀经 )针对“英国病” 实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首先,紧缩货币,抑制货币发行 首先, 济……实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 实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 首先 紧缩货币, 和流通,压缩公共开支,削减税收,控制通货膨胀。 其次, 和流通,压缩公共开支,削减税收,控制通货膨胀。……其次,推 其次 行企业民营化,发挥自由市场机制的活力……第三,控制社会保障 第三, 行企业民营化,发挥自由市场机制的活力 第三 制度规模,逐步改革实施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 制度规模,逐步改革实施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政府削减了社会福 利在公共开支中的比重, 年度比1979—1980年度下降了 年度下降了10 利在公共开支中的比重,1986—1987年度比 年度比 年度下降了 个百分点。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国内生产总值明显增加。 个百分点。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国内生产总值明显增加。 ——摘自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 摘自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 摘自黄安年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注:二战后在国 际政治概念上, 习惯上把苏联和 东欧国家以外的 24个欧洲资本主 义国家称为西欧
欧洲的联合
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及其意义
学习目标
日本的崛起
理解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1945年的德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兴。
法国在大战中国土沦亡,生产 大幅度下降,1945年初的工业产量 不及1938年的一半。50万座建筑物 彻底被毁,150万座受到重创。全国 只有1/3的火车头和1/10的卡车可以 使用。 英国虽远离欧洲大陆,但在战 争中也遭到了法西斯德国飞机和导 弹的空袭,战争夺去了41万人口, 全国四分之一的财富毁于战火,工 业技术装备严重落伍。
235
193.1
811
738 1775
789
344 208
1343
795 2373
1290
441 256
50.2 49.3 396.9 105.5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比较表 时间 1870—1913年 1913---1950年 1950---1970年 年平均增长率(百分比) 2.6% 1.9% 4.9%
二战后的1950~1970年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 展最为迅速的时间段。
探究一:——战后西欧经济复兴之迷?
100 80 60 40 20 0 联邦德国
外因:1)美国的援助; 内因:2)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3)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4)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
西欧经济快速发展的表现?
——维克多· 雨果
⑴欧洲共同体:
20 60 法国 联邦德国 ____世纪____年代,___和________等西欧国 家成立。
⑵欧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欧,在自然地理概念上是指欧洲的西部,主要包 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 纳哥等国。
在国际政治概念上,主要是指二战后除苏联和东欧 国家之外的24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1948-------------1970
美国和英法德日 四国占资本 主
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1.2%

18.4% 54.6%
• 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 2、美国为什么要给于西欧援助?
• 为了控制西欧、遏制苏联、争夺霸权
• 3、欧洲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联合?
• 20世纪60时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欧洲共同体”
1993年欧盟成立(12国)
1995年欧盟扩大(15国) 20克罗地亚加入欧盟(28国)
美 英法德 日本 其他
37.8%

9.5%
22%
美 英法德 日本 其他
经济发展需要哪些因素?
资金、劳动力、技术、稳定的社会 环境、政策……
马歇尔
二战后,美国在经济 方面推行援助西欧的欧 洲经济复兴计划(也称 马歇尔计划)。 1948 年~1952年,美国共拨 款130亿美元(其中 80%为赠款),援助了 欧洲16国。
• 4、欧洲走向联合的影响?
• 1、对欧洲:①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保证了自身安全
• 2、对世界:①冲击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②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 极化方向发展;③推动经济全球化。
• 5、欧洲联合的特点:从单一的“经济一体化”到“政治经济一体化”
• 6、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 1、促进经济发展2、保障自身安全 3、提高国 际地位,摆脱美国控制
美国为什么要大力援 助西欧?
西欧的联合
加入(欧共体)欧盟 的国家 加入(欧共体)欧盟 的时间
1991年,欧共体12国首脑在荷兰的 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993年11月条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诞 生,简欧称体洲成欧共立盟同。
六国会议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European Union -- EU
多元一体 Unity through Diversity euro
影响:
• 1、对欧洲:①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保证了自身安全
• 2、对世界:①冲击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②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

化方向发展;

③推动经济全球化。
材料:《美国与欧共体20世纪70年代的比较》
项目
出口贸易 汽车产量 水泥产量 黄金外汇储备
欧共体
885亿美元 936万辆 11120万吨
270亿美元
美国
426亿美元
824万辆
6405万吨 117亿美元
美国
欧共体
1967建立 1986年发展为
12国
日本
60年代末第二 经济大国
• 1、欧洲战后50—60年代繁荣的原因?
• 客观:美国的援助
• 主观:高素质劳动力优势
•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