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WebBIOS配置
(完整版)IBM做raid指南

1.服务器开机自检到现在视图的时候按ctrl+H进入WebBIos.2.选择start进入RAID卡界面。
此时当看到的硬盘为如下看的状态时,看到第三块硬盘有“JBOD”表示有硬盘没被激活,选中要激活的硬盘,此时鼠标点击没有激活的硬盘。
3. .选择出现的make unconfGood选择其选项,点击GO,下一步即可对其激活。
4.硬盘全部激活后使用配置向导(Configuration Wizard)进行配置,选择Configuration Wizard选项。
5.选择Add Configuration(添加配置),然后next 下一步。
6.默认选择manual configuration选项,点击next7.到下面界面后可以看到硬盘信息将硬盘选住(做raid5选择3块以上的盘,本次做raid1为例)然后点击“Add to array”8.然后看到以下视图再点击Accept DG9.再会出现下面视图点击“next”10.然后会出现以下视图Array with free space选项里面可以看到能做的raid种类,然后点“Add to SPAN”。
11.出现以下视图点击“next”12.出现以下视图“RAID Level”选项里面能看到能做raid 的种类(如果第7步骤里面加了3块盘就能显示RAID5)RAID1, RAID0;13.这次我们做的是RAID 1,选择RAID 1后,在Select Size 里面写硬盘大小(这里右边有提示做raid 0, raid 1的总硬盘大小,有raid 5的话也会出现raid 5的硬盘大小)再点击Accept14.出现以下选项点“yes”15.出现此界面的时候再点击“next”16.出现以下视图的时候点击“Accept”17.出现以下界面点击“yes”18.再次点击“yes”19.出现以下界面点击左下脚的“Home”返回住菜单20.到主菜单后能看到“Deive Geoup:0,Raid 1”说明raid 1已做好。
WebBIOS配置(新)

WebBIOS配置(新)ServeRaid MR 5000 阵列卡 WebBIOS配置目录一.启动WebBIOS (2)二.配置RAID0,RAID1,RAID5 (4)三.配置RAID10 (11)四.添加热备份盘HotSpare (14)五.设置硬盘为Unconfigured Good状态 (17)六.导入外部阵列信息 (19)一.启动WebBIOS启动WebBIOS有两种方法1.配置有ServeRaid MR 5000阵列卡的服务器,在开机自检的过程中会有CTRL+H的提示。
按下CTRL+H组合键后会出现阵列卡配置界面2.开机按F1进入UEFI配置界面选择System Settings->Adapters and UEFI Drivers,可以看到配置的阵列卡,按回车选中后,按1进入WebBIOS二.配置RAID0,RAID1,RAID51.在WebBIOS中选择配置向导Configuration Wizard2.此时阵列卡上已经配置了其他阵列,此处请选择Add Configuration。
选择Yes确定3.选择手动配置Manual Configuration4.选择要配置在阵列中的硬盘,按Add to Array从左边的Drivers中选到右边的Driver Groups 中,配置RAID1需要2块硬盘,配置RAID5至少需要3块硬盘。
5.选好硬盘后,选择Accept DG后点击Next7.在左侧的ArrayWithFreeSpace中选中刚刚做好的Disk Groups按Add to SPAN添加到右侧的span中,然后选择Next8.Virtual Disk配置界面,选好Virtual Disk 参数后,点选Accept接受配置,最后选择Next。
·RAID Level中可以选择要配置的RAID级别;·右侧的Possible RAID Level中显示可能的RAID级别的磁盘容量,比如示例中三个73G的硬盘配置raid0容量约为200G,而如果配置RAID5容量约为134G;·Select size选项中可以修改Virtual Disk 的容量,通常这个值设定为该磁盘组RAID级别的最大容量。
IBM X 3650 ServeRAID MR WebBIOS(CTRL+H)配置

ServeRAID MR SAS/SATA Controller WebBIOS CU配置方法(注:本文适用于ServeRAID MR RAID controller MR-10i/ 10K/ 10M)一启动WebBIOS CU1. 添加有ServeRAID MR RAID controller MR-10i/ 10K/ 10M的服务器开机自检时,会有<CTRL>+<H>的提示(类似于):Copyright© LSI Logic CorporationPress <CTRL>+<H> for WebBIOS此时,请按下组合键<CTRL>+<H>。
此时会出现选择RAID卡的界面。
2. 如果服务器上装有多个ServeRAID-MR控制器,请选择需要配置的RAID卡。
3. 选择<Start>选项,继续后,会出现WebBIOS CU的界面。
二WebBIOS CU主界面选项1. 默认视图进入WebBIOS CU后,主界面显示如下:默认界面是逻辑视图界面(左侧选项Logical View),在右侧,上方窗口显示该控制器所连接的物理驱动器(Physical Drivers)的状态信息,下方窗口显示该控制器上已经配置的虚拟驱动器(Virtual Drivers)的状态信息。
可以通过点击左侧逻辑视图(Logical View)或物理视图(Physical View)选项,可以切换右侧窗口显示的连接到该控制器上存储设备的(Logical View)或物理视图(Physical View)。
在物理视图(Physical View)界面时,右侧界面中下方窗口显示的信息是该控制器上已经配置的阵列(Array)信息。
2. 视图左侧主要选项说明Adapter Properties(适配器属性):显示该适配器的属性信息。
Scan Devices(扫描设备):该选项用来重新扫描连接到该控制器上的物理驱动器(Physical drivers)及虚拟驱动器(Vitrual dirvers)的配置信息和物理信息。
1IBM笔记本电脑BIOS设置详解笔记本电脑同台式机一样

1IBM笔记本电脑BIOS设置详解笔记本电脑同台式机一样1IBM笔记本电脑BIOS设置详解笔记本电脑同台式机一样,也用BIOS来为操作系统和硬件提供底层的信息。
但是笔记本电脑的BIOS 和台式机的BIOS又有很大的不同,台式机主要是用Award和AMI 的BIOS,而笔记本电脑则主要以PhoenixBIOS为主,也有许多厂家自行开发了自己笔记本电脑专用的BIOS,例如Toshiba(东芝)和Dell(戴尔)等公司。
各个品牌笔记本电脑的BIOS其实大多数是在Phoenix公版BIOS 的基础上开发的,然后加上诸如电源管理、各个品牌独有的控制芯片、配合特殊硬件的专用功能以及保密设计等。
因此不同品牌甚至不同型号的笔记本电脑,它的功能、操作方法等也有很大区别,为使大家对笔记本电脑中的BIOS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典型笔记本电脑的BIOS设置IBM笔记本电脑进入BIOS的方法是:在冷开机(注意不是重新启动)屏幕上出现IBM标志,且左下角出现提示信息时,按F1键。
按下F1键后后稍待一会就会进入BIOS界面。
IBM在其T/A/X/I四大系列中采用的BIOS界面有点像PhoniexBIOS的标准界面。
其BIOS设置主界面分为上下两块,下方是主要信息显示,也是验正行货与水货的重要证据。
其中各项目意义如下。
·BIOS Version:显示当前使用BIOS的版本。
·BIOS Date:显示BIOS的发布时间。
·System-unit serial number(主机序列号):为该IBM笔记本电脑唯一的序列号,IBM的保修服务就是以这个序列号为凭证的。
原装的IBM笔记本电脑在机身、包装箱和BIOS中都有这个序列号。
只有这3个序列号都完全相同时,才表示该IBM笔记本电脑没有被动过。
·System board serial number(主板序列号):为每一块IBM笔记本电脑主板唯一的序列号。
IBM服务器BIOS说明

1使用SetupUtility正式名称是Configuration/SetupUtility程序来执行以下任务:查看配置信息查看及更改设备和I/O端口的分配情况设置日期和时间设置服务器的启动特性以及设备启动顺序设置及更改高级硬件功能部件的设置查看、设置和更改电源管理功能部件的设置查看及清除错误日志解决配置冲突启动SetupUtility要启动SetupUtility;请完成以下步骤:1.开启服务器..注:服务器接通交流电源后大约3分钟;电源控制按钮便会激活..2.当显示<F1>Setup提示时;请按F1键..如果设置了管理员密码;那么您必须输入管理员密码;才能访问完整的SetupUtility菜单..如果没有输入管理员密码;只能使用受限制的SetupUtility菜单..1.选择要查看或更改的设置..SetupUtility菜单选项SetupUtility主菜单上具有以下选项..根据固件版本的不同;某些菜单选项可能与下列描述稍有不同..SystemInformation选择此选项可查看有关服务器的信息..当您通过SetupUtility中的其他选项进行更改时;某些更改将反映在SystemInformation中;但您无法直接更改SystemInforma-tion中的设置..该选项仅出现在完整的SetupUtility菜单中..–SystemSummary选择此选项可查看配置信息;包括微处理器的标识、速度和高速缓存大小;服务器的机器类型和型号、序列号、系统UUID;以及已安装的内存量..当您通过SetupUtility中的其他选项进行配置更改时;这些更改将反映在SystemSum-mary中;但您无法直接更改SystemSummary中的设置..–ProductData选择此选项可查看主板标识、固件的修订级别或发布日期、集成管理模块和诊断代码;以及版本和日期..SystemSettings选择此选项可查看或更改服务器组件设置..–Processors选择此选项可查看或更改处理器设置..–Memory选择此选项可查看或更改内存设置..要配置内存镜像;请选择SystemSettings →Memory;然后选择MemoryChannelMode→Mirroring..–DevicesandI/OPorts选择此选项可查看或更改设备和输入/输出I/O端口的分配情况..您可以配置串口;配置远程控制台重定向;启用或禁用集成以太网控制器、SAS/SATA控制器、SATA光盘驱动器通道和PCI插槽;以及查看系统以太网MAC地址..如果禁用某台设备;便无法对其进行配置;而且操作系统无法检测到该设备这相当于断开该设备的连接..–Power选择此选项可查看或更改功率封顶以控制电源消耗、处理器及性能状态..–LegacySupport选择此选项可查看或设置原有支持..-ForceLegacyVideoonBoot选择此选项可在操作系统不支持服务器固件视频输出标准时强制实现INT视频支持..-RehookINT选择此选项可通过接管引导过程的控制权来启用或禁用设备..缺省值为Dis-able..-LegacyThunkSupport选择此选项可启用或禁用服务器固件以便与UEFI不兼容的PCI大容量存储设备交互..–集成管理模块选择此选项可查看或更改集成管理模块的设置..-POSTWatchdogTimer选择此选项可查看或启用POST看守程序计时器..-POSTWatchdogTimerValue选择此选项可查看或设置POST装入程序看守程序计时器的值..-RebootSystemonNMI在出现不可屏蔽中断NMI时;启用或禁用系统重新启动..缺省值为Dis-abled..-NetworkConfiguration选择此选项可查看系统管理网络接口端口、IMMMAC地址、当前IMMIP地址和主机名;定义静态IMM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地址;指定是使用静态IP地址还是使用DHCP来分配IMMIP地址;保存网络更改;以及复位IMM..-ResetIMMtoDefaults选择此选项可查看IMM或将IMM复位为缺省设置..–AdaptersandUEFIDrivers选择此选项可查看有关与EFI1.10和UEFI2.0兼容的服务器中适配器和驱动程序的信息..Network选择此选项可查看或配置网络选项;如iSCSI、PXE和网络设备..对于与UEFI2.及更高版本兼容的可选网络设备;可能会有其他配置选项..Storage选择此选项可查看或配置存储设备选项..对于与UEFI2.1及更高版本兼容的可选存储设备;可能会有其他配置选项..Video选择此选项可查看或配置服务器上安装的视频设备选项..对于与UEFI2.1及更高版本兼容的可选视频设备;可能会有其他配置选项..DateandTime选择此选项可设置服务器的日期和时间;格式为24小时制小时:分钟:秒..该选项仅出现在完整的SetupUtility菜单中..StartOptions选择此选项可查看或更改启动选项;包括启动顺序、键盘NumLock状态、PXE 引导选项和PCI设备引导优先级..启动选项中的更改会在启动服务器时生效..启动顺序指定服务器检查设备以查找引导记录的顺序..服务器会从发现的首个引导记录开始..如果服务器装有WakeonLAN硬件和软件;并且操作系统支持WakeonLAN功能;那么您可指定WakeonLAN功能的启动顺序..例如;您可以将启动顺序定义为:先检查CD-RW/DVD驱动器中的光盘;随后检查硬盘驱动器;然后检查网络适配器..该选项仅出现在完整的SetupUtility菜单中..BootManager选择此选项可查看、添加或更改设备引导优先级;从文件进行引导、选择一次性引导或将引导顺序复位为缺省设置..SystemEventLogs选择此选项可进入SystemEventManager;您可以在其中查看系统事件日志中的错误消息..您可以使用方向键在错误日志页面间移动..系统事件日志包含POST期间由系统管理接口处理程序和系统服务处理器生成的所有事件和错误消息..运行诊断程序以获取有关出现的错误代码的更多信息..要点:如果服务器前部的系统错误指示灯点亮;但是没有其他错误指示;请清除系统事件日志..此外;在完成修复或纠正错误后;也请清除系统事件日志以关闭服务器前部的系统错误指示灯..–POSTEventViewer选择此选项可进入POST事件查看器以查看POST事件日志中的错误消息..–SystemEventLog选择此选项可查看系统事件日志中的错误消息..–ClearSystemEventLog选择此选项可清除系统事件日志..UserSecurity选择此选项可设置、更改或清除密码..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第203页的『密码』..此选项出现在完整和受限的SetupUtility菜单..–SetPower-onPassword选择此选项可设置或更改开机密码..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第203页的『开机密码』..–ClearPower-onPassword选择此选项可清除开机密码..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第203页的『开机密码』..SetAdministratorPassword选择此选项可设置或更改管理员密码..管理员密码专供系统管理员使用;用于限制对完整SetupUtility菜单的访问..如果已设置了管理员密码;只有在提示密码时输入管理员密码后才可以访问完整的SetupUtility菜单..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管理员密码』..–ClearAdministratorPassword选择此选项可清除管理员密码..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管理员密码』..SaveSettings选择此选项可保存已在设置中所做的更改..RestoreSettings选择此选项可取消已在设置中所做的更改并恢复先前的设置..LoadDefaultSettings选择此选项可取消已在设置中所做的更改并恢复出厂设置..ExitSetup选择此选项可退出SetupUtility..如果未保存在设置中所做的更改;将询问您是要保存更改还是不保存更改就退出程序..密码在UserSecurity菜单选项中;您可以设置、更改和删除开机密码和管理员密码..UserSecurity选项仅出现在完整的SetupUtility菜单中..如果仅设置了开机密码;那么您必须输入开机密码;才能完成系统启动并访问完整的etupUtility菜单..管理员密码专供系统管理员使用;用于限制对完整SetupUtility菜单的访问..如果仅设置了管理员密码;那么您无需输入密码即可完成系统启动;但必须输入管理员密码才能访问SetupUtility菜单..如果对某用户设置了开机密码;并且对系统管理员设置了管理员密码;那么可以输入其中一个密码来完成系统启动..输入管理员密码的系统管理员可以访问完整的SetupUtil-ity菜单;系统管理员可以授权用户设置、更改和删除开机密码..输入开机密码的用户只能访问受限的SetupUtility菜单;如果系统管理员授权该用户设置、更改和删除开机密码;该用户才能执行上述操作..开机密码:如果设置了开机密码;那么当您开启服务器时;必须输入开机密码才能完成系统启动..您可以使用最多7个字符A-Z、a-z和0-9的任意组合作为密码..设置开机密码后;可以启用“无人照管启动”方式;该方式下键盘和鼠标保持锁定但操作系统可以启动..您可以通过输入开机密码来解锁键盘和鼠标..如果忘记了开机密码;您可以使用以下某种方法重新获得服务器的访问权:如果设置了管理员密码;那么需要在提示密码时输入管理员密码..启动SetupUtil-ity;并重置开机密码..从服务器卸下电池然后重新安装..请参阅『卸下电池』和『安装电池』;获取更多信息..更改开机密码开关的位置启用主板开关组SW3的开关5以绕过开机密码检查请参阅下图..警告:在更改任何开关设置或移动任何跳线之前;请关闭服务器;然后;断开所有电源线和外部电缆..请参阅从第vii页开始的『安全信息』..请勿更改本文档插图中未显示的任何主板开关或跳线块上的设置;也不要移动跳线的位置..关闭服务器后;将开关组SW3的开关5移动到开启位置;以启用开机密码覆盖..然后;启动SetupUtility;并重置开机密码..不需要将开关移回先前的位置..开机密码覆盖跳线不会影响管理员密码..管理员密码:如果设置了管理员密码;那么必须输入该密码;才能访问完整的SetupUtility菜单..您可以使用最多7个字符A-Z、a-z和0-9的任意组合作为密码..警告:如果设置了管理员密码但忘记该密码;那么无法更改、覆盖或除去密码..您必须更换主板..使用BootSelectionMenu程序BootSelectionMenu可暂时用于重新定义首个启动设备;而无需更改引导选项或SetupUtility中的设置..要使用BootSelectionMenu程序;请完成以下步骤:1.关闭服务器..2.重新启动服务器..3.按F12SelectBootDevice..如果安装了可引导的大容量USB存储设备;那么会显示一个子菜单USBKey/Disk..4.使用向上和向下方向键在BootSelectionMenu中选择某项;然后按Enter键..服务器下次启动时;会恢复为SetupUtility中设置的启动顺序..启动备份服务器固件主板中包含服务器固件的备份副本区域..这是服务器固件的辅助副本;您只能在更新服务器固件的过程中进行更新..如果服务器固件的主副本损坏;那么会使用该备份副本..要强制服务器从备份副本启动;请关闭服务器;然后将UEFI引导恢复J29跳线接到备份位置中引脚2和3..在服务器固件的主副本恢复之前将一直使用备份副本..主副本恢复后;关闭服务器;然后将UEFI引导恢复J29跳线接回主位置引脚1和2..。
WebBIOS使用手册

WebBIOS使用手册WebBIOS使用手册欢迎使用WebBIOS!本手册将为您介绍如何正确配置和使用WebBIOS的各项功能。
请按照以下章节逐步进行操作。
1. 系统要求本章将列出使用WebBIOS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要求,以及其它系统要求。
2. 安装和配置WebBIOS在本章中,将详细说明如何安装WebBIOS,并进行必要的配置和设置。
3. 用户界面本章将介绍WebBIOS的用户界面,包括主要界面元素和功能。
4. 创建和管理逻辑驱动器在本章中,将详细介绍如何创建和管理逻辑驱动器,包括新建、删除、格式化和重建驱动器等操作。
5. 阵列配置管理本章将讲解如何进行阵列配置管理,包括创建、删除、重构和迁移阵列等操作。
6. 磁盘管理在本章中,将介绍如何管理磁盘,包括添加、删除、替换和重建磁盘等操作。
7. 告警和通知设置本章将详细说明如何设置和管理告警和通知功能,以便及时了解系统的异常情况。
8. 系统性能监控在本章中,将介绍如何监控系统的性能和资源使用情况,以及如何进行性能分析和优化。
9. 安全管理本章将讲解如何设置和管理用户权限,以及如何保护系统的安全性。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示例截图、配置文件和操作指南等。
请参考附件相关内容进行操作。
法律名词及注释:1. 逻辑驱动器(Logical Drive):由一个或多个物理磁盘组成的虚拟磁盘,用于存储数据。
2. 阵列配置(Array Configuration):指阵列中磁盘的排列方式和配置参数。
3. 磁盘(Disk):计算机中用于存储数据的物理设备。
4. 告警和通知功能(Alarm and Notification):用于提醒用户系统中出现的异常和重要事件的功能。
5. 性能监控(Performance Monitoring):监控和评估系统的运行性能和资源使用情况。
6. 用户权限(User Permissions):控制用户对系统各项功能和资源的访问权限。
IBM笔记本电脑BIOS设置详解笔记本电脑同台式机一样

1IBM笔记本电脑BI OS设置详解笔记本电脑同台式机 样,也用BIOS来为操作系统和硬 提供底层 信息。
但是笔记本电脑 BIO S 和台式机BIOS又有很大不同,台式机主 是用Awar d和A I BI S,而笔记本电脑则主 P h oe i xBI S为主,也有许多 家自行开 了自己笔记本电脑专用BIOS,例如T osh i b a(东芝)和Dell(戴尔)等公司。
各个品牌笔记本电脑 B I OS其实大多数是在P hoen ix公版B IOS基础上开 ,然后加上 如电源管 、各个品牌 有 控制 片、配合特殊硬 专用 能 及保 设计等。
因此不同品牌甚至不同型号 笔记本电脑,它 能、操作方法等也有很大 别,为使大家笔记本电脑中BIOS有 个比较深刻 识,下面为大家介绍下 型笔记本电脑BIOS设置IBM笔记本电脑进 B I OS方法是:在冷开机(注意不是 新启动)屏幕上出 I BM标志,且左下角出提示信息时,按F1键。
按下F1键后后稍待 会就会进 B I OS界面。
IBM在其T/A/X/I四大系列中采用 BI OS界面有点像Phonie B IOS标准界面。
其BIOS设置主界面分为上下 块,下方是主 信息显示,也是验正行货与水货 证据。
其中各项 意义如下。
·BIOS Vers o n:显示当前使用B IOS版本。
·BIOS Date:显示BIOS 布时间。
·Syst m-unit seri l numb r(主机序列号):为该IBM笔记本电脑唯 序列号,IBM 保修服务就是这个序列号为凭证 。
原装 IB M笔记本电脑在机身、包装箱和BI O S中都有这个序列号。
只有这3个序列号都 全相同时,才表示该IB M笔记本电脑没有 动过。
IBM笔记本电脑BIOS的设置

IBM笔记本电脑BIOS的设置 IBM笔记本电脑进入BIOS的方法是:在冷开机(注意不是重新启动)屏幕上出现IBM标志,且左下角出现提示信息时,按F1键。
按下F1键后后稍待一会就会进入BIOS界面。
IBM在其T/A/X/I四大系列中采用的BIOS界面有点像PhoniexBIOS的标准界面。
其BIOS设置主界面分为上下两块,下方是主要信息显示,也是验正行货与水货的重要证据。
其中各项目意义如下。
BIOS Version:显示当前使用BIOS的版本。
BIOS Date:显示BIOS的发布时间。
System-unit serial number(主机序列号):为该IBM笔记本电脑唯一的序列号,IBM的保修服务就是以这个序列号为凭证的。
原装的IBM笔记本电脑在机身、包装箱和BIOS中都有这个序列号。
只有这3个序列号都完全相同时,才表示该IBM笔记本电脑没有被动过。
System board serial number(主板序列号):为每一块IBM笔记本电脑主板唯一的序列号。
IBM在保修时会查证该主板的序列号,并且会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来判断主板是否为原装。
CPU Type:表示该笔记本电脑所采用的CPU的型号。
例如:Pentium(R)III-Intel(R)SpeedStep Technalogy,表示该电脑采用的是笔记本电脑专用的Mobile PentiumⅢCPU。
CPU Speed:表示CPU的主频,上图中所显示的是900MHz。
Install memory:表示该笔记本电脑当前安装的内存容量。
IBM笔记本电脑BIOS设置界面上方所显示的是主要菜单功能选项。
选项前带三角箭头表示后面还有子菜单,用上下方向键将光标移动到某个选项上后,按Enter键即可打开下一级菜单。
例如下面这些选项: Config Date/Time Password Startup ReStart五大功能详尽介绍(一) 一.Config(设置)选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一台IBM X3650 m3的服务器出现故障,刚开始可以进SUSE 10 SP3系统画面,但到登陆界面后,出现登陆界面闪,异常。
后来重启两次,开机过BIOS后,进不了系统。
提示:Boot Fail.Hard Disk 0 UEFI PXE PciRoot(0x1,0X0)/Pci。
几次后都是这样。
网上找了下,出现这问题一般是要不阵列卡坏了,要不系统有问题。
考虑到SUSE系统是LINUX系列,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那就先更换块阵列卡看看。
附上阵列卡的操作教程:一启动WebBIOS CU1. 添加有ServeRAID MR RAID controller MR-10i/ 10K/ 10M的服务器开机自检时,会有<CTRL>+<H>的提示(类似于):Copyright? LSI Logic CorporationPress <CTRL>+<H> for WebBIOS此时,请按下组合键<CTRL>+<H>。
此时会出现选择RAID卡的界面。
2. 如果服务器上装有多个ServeRAID-MR控制器,请选择需要配置的RAID卡。
3. 选择<Start>选项,继续后,会出现WebBIOS CU的界面。
二WebBIOS CU主界面选项1. 默认视图进入WebBIOS CU后,主界面显示如下:默认界面是逻辑视图界面(左侧选项Logical View),在右侧,上方窗口显示该控制器所连接的物理驱动器(Physical Drivers)的状态信息,下方窗口显示该控制器上已经配置的虚拟驱动器(Virtual Drivers)的状态信息。
可以通过点击左侧逻辑视图(Logical View)或物理视图(Physical View)选项,可以切换右侧窗口显示的连接到该控制器上存储设备的(Logical View)或物理视图(Physical View)。
在物理视图(Physical View)界面时,右侧界面中下方窗口显示的信息是该控制器上已经配置的阵列(Array)信息。
2. 视图左侧主要选项说明Adapter Properties(适配器属性):显示该适配器的属性信息。
Scan Devices(扫描设备):该选项用来重新扫描连接到该控制器上的物理驱动器(Physical drivers)及虚拟驱动器(Vitrual dirvers)的配置信息和物理信息。
并将结果更新后显示在物理驱动器(Physical disks)和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s)窗口中。
Virtual Disks(虚拟驱动器):选择该选项,用来查看虚拟驱动器页面,在此页面中可以更改和查看虚拟驱动器的属性,删除虚拟驱动器,初始化驱动器和其他一些任务。
Physical Drivers(物理驱动器):该选项用来查看物理驱动器页面。
可以查看物理驱动器属性,创建热备磁盘和其他一些任务。
Configration Wizard(配置向导):该选项用来执行配置向导。
可以用来创建新的存储配置,清除配置或者添加配置。
Adapter Selection(选择适配器):该选项用来查看适配器选择界面。
可以选择不同的ServeRAID-MR控制器,可以查看这个控制器和连接到该控制器上的设备的信息,或者选择在该控制器上创建新的配置信息。
Physical View/ Logical View(物理视图/逻辑视图):如前所述,用来选择相应视图界面。
Events(事件):查看系统事件信息。
Exit(退出):选择用来退出WebBIOS CU界面。
三创建配置信息1. 使用配置向导(Configuration Wizard)进行配置a. 在主界面点击左侧Configuration Wizard选项,会进入配置向导的画面:b. 选择配置选项。
——Clear Configuration(清除配置):清除已有的配置信息。
——New Configuration(全新配置):清除已有的配置信息,并且全新创建新的配置。
——Add Configuration(添加配置):保留原有配置信息,并且添加新的硬盘到原有的配置中。
(该配置通常不会引起数据丢失,但该操作有风险,建议先备份数据!)注意:如果选择前两个选项(Clear Configuration和New Configuration),会丢失所有数据!请先备份所有数据!c. 点击Next按钮,继续下一步。
如果选择Clear Configuration和New Configuration 选项,会提示会丢失所有数据,需要再次确认。
d. 进入配置模式选择界面,可以有三种方式选择:——Custom Configuration(自定义配置):允许用户自定义存储配置的所有属性参数。
——Auto Configuration with Redundancy(自动配置冗余模式):自动创建RAID1或者RAID5,提供数据冗余。
建议选此选项。
——Auto Configuration without Redundancy(自动配置没有冗余模式):自动创建没有冗余RAID 0的配置。
e. 点击Next按钮继续配置向导。
2. 使用自动配置模式(Auto Configuration)a. 当WebBIOS的界面显示建议的新配置后,请检查屏幕上显示的配置信息。
点击Accept 接受该配置,或者点击Back返回到上个界面,修改配置。
——RAID0:如果选择Auto Configuration without Redundancy, WebBIOS会配置RAID0 。
——RAID1:如果选择Auto Configuration with Redundancy选线,并且只有两个硬盘可用时,则会自动配置RAID1 。
——RAID5:如果选择Auto Configuration with Redundancy选线,并且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硬盘可用时,则会自动配置RAID5 。
b. 当提示是否保存配置时,选择Yes继续。
c. 当提示是否初始化新的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时,选择Yes,进行初始化。
(WebBIOS CU开始对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进行后台初始化操作。
)3. 使用自定义配置(Custom Configuration)当选择Custom Configuration并且点击Next按钮后,会进入定义磁盘组(Disk Group)的画面。
可以在这个配置画面中选择物理驱动器创建磁盘组(Disk Group),即阵列(Array)。
配置画面如下图示:【注:以下步骤适合配置RAID0, RAID1, RAID5, RAID6】a. 左侧窗口显示物理驱动器(Physical Drivers)列表,可以按下<CTRL>键同时选中两个或多个处于Ready状态的物理驱动器用来创建磁盘组(Disk Group)。
b. 点击右侧窗口下的Accept DG选项,将选中的物理硬盘移动至右侧磁盘组(Disk Groups)。
如果需要撤销以上操作,可以点击Reclaim按钮。
c. 当磁盘组(Disk Group)的物理硬盘选定之后,点击Next按钮。
会进入配置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的画面。
如下显示:在上面的画面中,可以调整RAID级别(RAID level)、条带大小(Strip Size)、读取机制(Read Policy)等选项。
d.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的默认属性。
主要属性如下:——RAID Level:从下拉列表中选择可选的RAID级别。
如RAID0,RAID5等。
——Strip Size:条带化大小定义了RAID配置中每个硬盘的数据块的大小。
建议选择默认大小。
—— Access Policy:选择数据访问的类型,主要包含:1) RW,允许读写操作。
这是默认值。
2) Read Only(只读),允许只读操作。
3) Blocked(禁止):不允许访问。
——Read Policy:指定虚拟驱动器的读取机制,主要包含:1) Normal :此选项禁用预读机制。
这是默认值。
2) Ahead:此选项启动预读机制。
允许控制器提前顺序读取所需数据并且和其他数据一起存储在缓存中。
这将提高顺序数据的读取速度,但是对读取随即数据的性能没有明显提升。
3) Adaptive:此选项启动可选预读机制。
当两个或以上硬盘数据读取操作发生在顺序扇区中时,就启动预读机制(Ahead)。
如果读取操作是随机的,控制器就会进入(Normal)默认模式。
——write Policy :指定虚拟驱动器的写操作机制,主要包含:1) WBack:即Write Back(回写)模式。
2) WThru:即Write Through(直写)模式。
这是默认设置。
3) Bad BBU:如果控制器的没有电池(BBU)或电池(BBU)故障,但仍想使用回写模式(WBack),则选用此选项。
如果不选用此选项,当控制器检测到没有电池(BBU)或电池(BBU)损坏时,将自动切换至直写模式(WThru)。
——IO Policy :此选项允许读取一个特定的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
不影响预读(read ahead)缓存。
1) Direct :该模式下读取的数据不在缓存中缓冲。
而且直接从缓存传输的主机。
如果相同的数据被再次读取,则直接从缓存读取。
这是默认值。
2) Cached :该模式下,所有读取的数据都要在缓存中缓冲。
——Disk Cache Policy:指定驱动器缓存的机制。
1) Enable :启动硬盘驱动器的缓存。
2) Disable :关闭硬盘驱动器的缓存。
这是默认值。
3) Unchanged :保持现有的驱动器缓存机制不做改变。
——Disable BGI:指定后台初始化(Background initialization)状态:1) No :保持后台初始化启动。
这是指新的配置设定会在后台进行初始化并且此时可以使用WebBIOS进行其他的设置。
这是默认值。
2) Yes :这项表示禁用后台初始化(Background initialization)。
——Select Size :指定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的大小,以MB为单位。
通常,这个值是该磁盘组RAID级别的最大容量。
e. 点击Accept按钮,接受对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的配置更改。
或者点击Reclaim 按钮返回到之前的设置。
f. 点击Next按钮,结束对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的配置。
此时会显示虚拟驱动器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