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作文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知识精讲

合集下载

03教学课件_写作《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ppt课件

03教学课件_写作《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ppt课件

• ---------题记

人世间有很多对美丽的诠释。有的是与生俱来,所谓天生丽质;有的是素养
铸就,所谓后天养成;有的是。。。。。。在许多美丽中我选择了“林无敌式美
丽”——有颗单纯的心和善良的品质。

我美丽,因为我善良。当我慢慢长大时才渐渐明白:善良可以使我更美。善
良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看似虚无的东西,其实印在人的心中,落实和体
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
议论抒情的作用
一篇记叙文,在叙述描写中适当 地穿插抒情议论,是一种极好的点染, 会使细节得到点化,情感得到渲染, 主旨得以明确,主题得到升华。
2024/1/10
2
抒情
在记叙中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 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 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 或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和表 达出来。
生活,让我品味到了美

一个黄昏,当我醉心于天空的广博,突然有了一种强烈的冲
动,想把它画下。于是我找出画板,一会儿便完成了构思:黄昏、
窗台、花瓶和窗帘是画的主体。

当时正值暑假,我雄心勃勃地想把它当成一部作品。可当完
成了第一天的初稿,我就发现我错了:生硬的线条,呆板的构图,
死灰般的颜色,天那!这哪是出自我手!学画四年,却画得如此
然人人皆有。但一个美丽的灵魂,一个美丽的心灵,要比一个美丽的外表重要
千倍万倍。

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上街购物,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跪在地上,
前面放着一个小破碗,她一边不住地磕头,一边用颤微微的声音说:“各位好
心人呀,救救我吧,我今年八十二了,我的两个闺女都嫌我老,不肯养活我,
把我赶出了家门,求求各位了,给点钱,救救我吧!”我顿时心生怜悯,拉了

初二写作指导: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

初二写作指导: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

记叙中恰当地生发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并能巧妙地综合 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A级 记叙中恰当地生发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并能巧妙地综合
龙欲腾飞须妙笔点睛, 龙欲腾飞须妙笔点睛,文欲感 人要匠心独具。 人要匠心独具。在记叙中恰当抒 就如同锦上添花, 情,就如同锦上添花,会使文章 更具魅力。 更具魅力。
课后学习
能在文章的开头结尾自然抒发感情 并在行文过程中 开头结尾自然抒发感情, 行文过程中注 B级 能在文章的开头结尾自然抒发感情,并在行文过程中注
意记叙和抒情的结合,表达了真情实感,但抒情方法单 意记叙和抒情的结合,表达了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 一,如都采用直抒胸臆的方法。 如都采用直抒胸臆的方法。 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抒情。 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抒情。如:直抒胸臆法、借景抒情法、 多种方法进行抒情 直抒胸臆法、借景抒情法、 借物抒情法等 开头抒情奠定感情基调, 借物抒情法等;开头抒情奠定感情基调,结尾抒情再次 渲染;运用多样的修辞手法,更好地表达情感。 渲染;运用多样的修辞手法,更好地表达情感。
品评语段
从小我就与奶奶一起生活。她一直很疼我, 例1:从小我就与奶奶一起生活。她一直很疼我,常 常拥着我坐在门前的躺椅上, 常拥着我坐在门前的躺椅上,轻轻摇晃着身子讲故 事给我听,低沉、 事给我听,低沉、缓和的声音让我听着听着就酣然 入睡了。 入睡了。 例2:从小我就与奶奶一起生活。她一直很疼我,常 从小我就与奶奶一起生活。她一直很疼我, 常拥着我坐在门前的躺椅上, 常拥着我坐在门前的躺椅上,轻轻摇晃着身子讲故 事给我听,低沉、 事给我听,低沉、缓和的声音让我听着听着就酣然 入睡了。风轻轻地从耳畔拂过,吹开了奶奶的笑容, 入睡了。风轻轻地从耳畔拂过,吹开了奶奶的笑容, 一阵一阵的温暖在我心里荡漾。 一阵一阵的温暖在我心里荡漾。

中考作文技巧——在记叙文中巧用抒情和议论

中考作文技巧——在记叙文中巧用抒情和议论

中考作文技巧——在记叙文中巧用抒情和议论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把握作文中议论抒情的作用。

2、学会运用议论抒情语言,使文章充满真情、见解深刻。

学习过程:1、议论是用来表明自己的看法,观点和见解的文字。

抒情是抒发作者的情感,表明文章的主旨的文字。

2、怎样理解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1)记叙文的议论记叙文的议论,就是作者在记叙文中对所记叙的事物发表的意见、主张或看法。

在记叙文中恰当地使用议论,可以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使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性,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我的老师》片段: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1)议论用在记叙文的开头的作用a. 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

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开篇部分。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

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b. 开宗明义,提挈全篇。

即在文章开头作精要议论,以提示全文中心并引起下文。

八上一单元: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

八上一单元: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

单元主题: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固中何强中[写作导航]记叙文以叙述和描写为主,然而能在记叙中恰当的穿插议论,会使文章锦上添花。

一、记叙文的议论,就是作者在记叙文中对所记叙的事物发表的意见、主张或看法。

在记叙文中恰当地使用议论,可以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使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性,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以下从三个方面具体谈一谈它们的作用。

(1)议论用在记叙文的开头的作用。

这种议论起着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

(2)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的作用。

这种议论一般是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之事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如果去掉后一部分的议论,文章的主题就得不到深化,中心就得不到明确,更表现不出“我”从中悟出的生活哲理。

再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结尾说:“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这句议论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的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是为了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有的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既是对全文的总结,发出号召,又是点明或深化中心思想。

如《第一次真好》的结尾就是这样。

(3)议论用在记叙文中间的作用。

如《行道树》全文中穿插了不少议论,自然地引发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奉献精神的礼赞。

在记叙文的段与段中间穿插议论,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这段文字就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记叙文中的抒情。

记叙文中的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对其所记的事物、人物带有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的句子,是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之一。

(一)记叙文中的两种主要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直接用文字表明自己的感触和动情之处。

如《最后一课》中我说的一句话。

“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即是直接抒情。

再如《黄河颂》中“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直接抒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指导《学会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课件

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指导《学会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课件

什 么
所谓的借景抒情,是指 情感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

之中,借景物来抒发感情的

一种方式。

在这其中,情由景生,景

为情染,情是灵魂,景是载 体。
再见菖蒲,那风一样吹着,却已不是从 临水大院吹来,亦非向外婆的方向吹去。 菖蒲之香失去了归宿,大院呢喃的口音, 连着亲爱的外婆一起在岁月里揉碎、飘零
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羚羊木雕》
3、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
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
不能动弹。
《走一步,再走一步》
4、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的唱歌; 《最后一课》
借景抒情的作用:
烘托人物的心情; 渲染气氛; 交代背景; 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深化作品主题。
三、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1 :用拟人的手法
《济南的冬天》一文中“水也不忍得冻 上,……”把冬天的多姿多彩描写得活灵活现
2:用比喻的手法
《春》一文中写春花“红的像火……”、写春 雨“像牛毛……”、写春风“象母亲的手一样 抚摸着你……”。这些比喻手法的运用,很好 的表现了描写对象的特点。
3:引用、夸张、反问、排比等等。
什 么 是 抒 情
一、抒情,就是对主观感情的抒发和表达。表 达方式除抒情外,还有记叙、描写、议论、说 明。 二、从情感的表达方式上讲,抒情有直接抒情 和间接抒情之分。 1、 “我爱你,中国!”这是直接抒情。直接 抒情比较直白、热烈,多用带有浓重感情色彩 的判断句、陈述句等,同时经常会在句中使用 感叹词,如“好美啊”、“真想你呀”。
四、做到情景交融
要把真切的感受融入所写的景物之 中,使景物具有浓厚的思想和感情蕴涵, 做到情景交融。

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详解演示文稿

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详解演示文稿
以后的人生之路还很长,一定会有更 多的困难等待着我。但我不怕,因为我有 我的梦想,我有我的纸船。我已经长大了。 如今的我少了一份稚气,多了一份成熟。 我已不再是那个叠纸船的女孩了。
告别童年,扬起我们远航的风帆,犹 如从溪流中奔出的纸船,义无反顾地飘向 远方的大海,为着梦想,努力向前。
---------《告别童年》
记叙文中直抒胸臆常用第二人称,显得真 情流露;
常用铺陈,显得感情充沛;
常出现在文章首尾,以情入文或激情收文;
常用形象的意象化的手法,避免直白.
记叙文中巧用议论,常能揭示事物 的本质,深化文章的主题。
记叙类文章中的议论,不象议论文 那样要有充足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它 是在叙述、描写和说明的基础上,直接 表明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在文章 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考满分作文 《最好的奖赏》 广东)
二是“直抒胸臆”,即“直接抒情”
春天已悄无声息地降临了。 白驹过隙,我们一路潇洒地走到了与李老师 分别的这一天。直至动笔答题的那一刻,才发觉 心中强烈的不舍。从对立到亲密,从不屑到崇拜, 从疏远到亲近,老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驱走了寒 冬,用他带来的春的气息温暖着每一个学生的心 田。
我与它相知,渐渐地我习惯了它,我习惯了 午后捧一本名著在我的天堂里与阳光邂逅。我甚 至习惯了暴风雨后它的泥泞,清晨它的潮湿。我 渐渐读懂古时文人隐居山林的意蕴,它给了我很 多,它教会了我很多,于是——
我与它相恋。我离不开它,它也离不开我。我需 要它给予我丰富的精神需求,它需要我带给它热 闹和充实。我需要它的安宁,它的清雅去填补我 的及傲,我的倔强,它需要我的陪伴,我的欢笑, 让它孤寂的门庭不再冷冷清清。
美丽也不输给百合,并且有一种非常好闻的香气;由于花
是空心的,茎也是空心的,在风中格外的柔软摇曳;再加

记叙文中如何穿插议论和抒情

记叙文中如何穿插议论和抒情
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 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 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 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 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 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 我当个孩子呀!
我的肩上。一叶知秋,我将它拾起,仔细地端详。
它那变化了的色泽,正在失去的柔软,以及开始
卷曲的形态,向我展示了一个生命最后阶段的依
恋与惆怅。


它似乎在告诉我,生命是多么美好,
时光又是多么容易流逝,珍惜这大好青春 吧!
这个文段有没有表达出母亲的关爱柔情?
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 到了我的床前。我将眼睛微微睁开一条缝, 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
归纳
❖ 1、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开头) ❖ 2、抒情议论、确定基调(开头) ❖ 3、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文中) ❖ 4、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之
事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文末或叙事 之后)
❖怎样进行抒情议论?

———教你几点小妙招
❖妙招一、直接抒情
❖ 指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 度。
《走一步,再走一步》结尾: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 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 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 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 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 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 么漫长。
表达效果: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 叙之事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必须掌握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这种写作技法,这对于提高作文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学会在记叙中穿插议论。

议论,就是直接说理,对人物或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和评论,对问题发表见解、主张,用以说服他人。

它是作者对人物、事物深刻认识的真知灼见,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1、为什么要在记叙中穿插议论?一般来讲,记叙中的议论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第一,表达作者的观点;第二,抒发作者的情感;第三,表现人物形象;第四,深化文章的主题;第五,严密文章的结构;第六,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应掌握一定的方法:①泼墨法。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在文章的结尾处集中一大段语言文字进行议论,给人以“泼墨如雨”的感觉。

如《一面》,专门安排了课文的第二部分进行尽情的议论,以表达作者内心的激情。

②点示法。

即用很少、很精粹、很关键的文句,或在文章的开头,或在文章的结尾,或在文章的中间(主要是在文章的结尾)“点”一下,人们往往称这一“点”为“画龙点睛之笔”。

③穿插法。

也就是以叙为主,边叙边议的方法,其笔法是在文章的一个一个的层次之中安排议论的内容。

例如《白杨礼赞》。

【需要注意的是】文章应以记叙为重点,在详细记叙的过程中发表简短、甚至是片言只语的议论。

(二)学会在记叙中穿插抒情:抒情: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在作文中的抒发和倾注。

在记叙中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和表达出来。

1、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间接抒情。

这种抒情形式就是借助其它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等)抒发感情。

(2)直接抒情。

这种抒情形式就是作者随着文章情节的发展,事物的变化,感情达到高潮,间接抒情已不能满足表达需要时,便直截了当地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

这又叫做“直抒胸臆”。

2、怎样才能使抒情真实感人?1)寓抒情于叙述之中如,抒发的是上大学的儿子和妈妈离别时母子间的依依深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作文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二. 命题趋势:我们必须掌握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这种写作技法。

这种技法对于提高中考作文的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记叙文以记人叙事为主,必须运用叙述和描写。

但一篇记叙文只运用这两种表达方式是不够的,难以表达浓情深意。

作为“以情动人”的记叙文,不仅情感要真实,还应该是浓厚、深切的。

这就要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的情趣加浓,意味加深,更具感染力。

三. 解题方法指导:(一)学会在记叙中穿插议论。

议论,就是直接说理,对人物或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和评论,对问题发表见解、主张,用以说服他人。

它是作者对人物、事物深刻认识的真知灼见,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和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并列的基本表达方式。

1、为什么要在记叙中穿插议论?一般来讲,记叙中的议论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第一,表达作者的观点;第二,抒发作者的情感;第三,表现人物形象;第四,深化文章的主题;第五,严密文章的结构;第六,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有的时候议论用得好,可以对上述这几种作用进行综合的表现。

2、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应掌握一定的方法:①泼墨法。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在文章的结尾处集中一大段语言文字进行议论,给人以“泼墨如雨”的感觉。

如《一面》,专门安排了课文的第二部分进行尽情的议论,以表达作者内心的激情。

又如《一件珍贵的衬衫》,用了结尾的一个段落进行议论,以抒发作者的感激、赞美之情,深化文章主题。

②点示法。

即用很少、很精粹、很关键的文句,或在文章的开头,或在文章的结尾,或在文章的中间(主要是在文章的结尾)“点”一下,人们往往称这一“点”为“画龙点睛之笔”。

③呼应法。

主要地表现为首尾呼应,结尾与文题呼应。

这种方法使用熟了,也可以用于段与段之间的呼应。

课文《这不是一颗流星》就使用了呼应法收束全文。

④穿插法。

也就是以叙为主,边叙边议的方法,其笔法是在文章的一个一个的层次之中安排议论的内容。

例如《白杨礼赞》。

3、记叙文中的议论形式,主要有三种:1)是先议后叙。

这种形式指文章一开头,先就某个人物或事物提出问题,或者发表作者自己的观点和评价,然后引出正文。

采取发表议论的方法开头的文章,都属于这一形式。

先发表议论,可以使文章开篇入题,简洁明快。

2)是夹叙夹议。

这种形式指文章各段落一边记叙、一边议论,记叙与议论密切结合,贯穿始终。

夹叙夹议的文章,议论与记叙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不仅可以增强文章的条理性,而且能使文章逐层深化,增强文章的说理性。

3)是先叙后议。

这种形式指文章先集中笔墨,对人物或事物进行详细记叙,然后再发表议论。

先叙后议的文章,议论是对记叙对象或内容的进一步阐述,是直接表达作者的评价、感情。

因此它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揭示、深化文章的主题。

其笔法是在文章的一个一个的层次之中安排议论的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①文章应以记叙为重点,在详细记叙的过程中发表简短、甚至是片言只语的议论。

②议论属直接说理(叙述、描写属间接说理),因此运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语言要明了,不能含含糊糊。

③议论既可以是作者对问题发表见解、主张,也可以借文章人物之口,品评其他人物或事件,阐述人物自身的见解。

练习与指导:以“下棋”为内容写一段叙议结合的文字。

(二)学会在记叙中穿插抒情:抒情: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在作文中的抒发和倾注。

在记叙中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和表达出来。

1、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间接抒情。

这种抒情形式就是借助其它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等)抒发感情。

(2)直接抒情。

这种抒情形式就是作者随着文章情节的发展,事物的变化,感情达到高潮,间接抒情已不能满足表达需要时,便直截了当地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

这又叫做“直抒胸臆”。

2、怎样才能使抒情真实感人?一切作品要写得好,它就应当是从作者的心灵里歌唱出来的。

怎样才能使情感表达得真挚、自然、感人?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1)寓抒情于叙述之中。

如,抒发的是上大学的儿子和妈妈离别时母子间的依依深情。

“妈妈的一举一动是如此的轻柔缓慢,把儿子的全部衣服一件件展开,轻轻抚平,再整整齐齐地叠好,然后小心地放入衣箱内。

她就这样默默地、细心地抚摩着、折叠着、整理着,仿佛要把自己对儿子的一片爱心、一缕深情储蓄在这衣服里。

”表面写的是妈妈的动作,实际上字里行间跳动的是一颗爱心!2)寓抒情于描写之中所谓“寓抒情于描写之中”,就是说要把自己对自然景物的喜、怒、哀、乐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

做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练习与指导:比较下面的文字,并说说它们的优劣:[甲]春天到了,山上的小草发出了绿芽,河水已经解冻,哗哗地流着,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到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面对此情此景,我的心都“醉”了,啊!家乡,你是多么可爱呀![乙]春天到了,山坡上的小草冒出了嫩绿的新芽,河水欢快地流着,一只只燕子从河面上掠过,清澈的河水映照出它们轻盈灵活的身影。

朋友,假如你漫步在这山前,你一定会流连忘返;假如你喝上一捧这清凉的河水,你一定会感到无比的甘甜。

3)寓抒情于议论之中在记叙文当中,为了把自己对所记叙的事物的认识、感受表达清楚,常常要采取夹叙夹议的手法。

如:“蚕儿吐出的又细又软的丝,把自己裹了一层又一层,结成椭圆形的茧,它就在里面吐啊,吐啊……直到最后。

啊!春蚕,你就是这样结束了你短暂的一生!”四、范文分析:(一)病文分析:分析提示:文章是否围绕中心选材;文中的议论抒情是否恰当;母校的回忆不知不觉中,我已走过了人生的15个春秋,蓦然回首,才发现在这即将告别的母校里,留下了我一串串成长的足迹。

曾记得,我带着新鲜感跨入了中学的校门,未脱稚气的我,不知天高地厚,梦想也能像在小学那样门门得100分。

然而,我的班主任告诉我,中学了,学习会更困难,会更苦更累,它犹如一场马拉松赛,要有毅力和恒心。

那时,我心里暗暗地想:困难我不怕,一定要尽到自己的努力,不管成功与否,将来我也可以笑对人生,无愧无悔。

可是,我发奋,我拼搏,我不敢有丝毫懈怠。

课堂上,我从不轻易放过一分钟;下课后,我也在该学习时全身心投入地去学。

在这里,我明白了什么叫竞争;在这里,我也饱尝了学习的酸甜苦辣。

随着我们臂膀一天天的变粗,我们的头脑也一天天得到充实。

中学时代,学习固然很苦,但在课余,多彩的活动又使我们全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

一场球赛正在我们班和兄弟班之间展开。

场上,你争我夺,龙腾虎跃,昔日两班的好朋友,而今却在这里各不相让。

“接球!”“快!”默契地配合,这里,谁也不会有个人主义。

场下,女同学直踮着脚,为自己班投入一球而使劲地鼓掌,忘情地叫好,整个赛场早已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

要过元旦了,搞个联欢会,咋样?大家一致赞同。

好!从没动过手的我们,居然也像模像样地操办起来。

那天,老师们都来了,没有了往日的满脸威严,取而代之的是亲切和蔼的笑容;大伙都参加了,没有了课堂上的拘谨,取而代之的是充满青春活力的舞步和歌喉。

小李的《我的未来不是梦》,小王的《这也是一切》,物理老师的“谜语”,化学老师的“秘密”,语文老师的“星”,英语老师的“新年祝辞”,使我们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馨……母校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每当想起,心里就激动不已。

母校啊,是您无私地哺育我成长,我将永远怀念您。

(二)优秀范文分析:发生在身边的故事那杯香茶像退了潮的大海,虽然已不再汹涌澎湃,但它把贝壳留给了沙滩;那个故事像落了山的太阳,虽然不能光芒四射,但它把星辰送给了苍穹。

——题记一扇不大的窗把一个世界分成两半:窗内,悠悠的灯光洒满了整个书桌,那么清澈,也洒了一地,分不清是月光还是灯光;窗外,已是一片漆黑,不知是哪个画家把黑色的染料倾倒了一地,偶尔也有几点光亮,分不出是星光还是灯光。

面对眼前几本厚厚的书本,心里不乏有些厌倦,但想起九年的苦读就为这一次中考,便又打起精神,埋头苦干……忽然,只觉得耳膜一阵振动,一串细细的脚步声,那么碎,那么轻,生怕打搅了我。

这声音再熟悉不过了,它承载了无数的爱,日夜奔走在两扇门之间,也连接在两颗心之间。

“吱!”门轻轻地开了,母亲走到我旁边,轻轻地说:“不早了,睡吧,别累坏了。

”“要睡你去睡没看我忙着呢吗?”我没好气地喊道,似乎这一声能把所有闷在心里的气都发泄掉。

随后又是一阵脚步声,还是那么轻,那么碎,不同的是,声音越来越远……又是一个人独处。

唉,我怎么能这样呢?这样和妈妈说话,妈妈会很伤心的。

我眼前一阵模糊,两滴悔恨的泪水落在眼前的书上。

这时,又响起了一阵脚步声,只是比刚才更轻,更碎……这回,她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放到书桌上说:“孩子喝杯茶吧,提提神。

”“妈妈,”我情不自禁地叫出声来“刚才是我不好……”“傻孩子,妈妈怎么会怪你呢?马上就要中考了,妈妈当然希望你取得好成绩,但只是怕你累坏了身体,所以特地给你冲了杯茶……”母亲的话像一丝清风抚平了我心中的郁闷。

茶要冲三次才能散发香气,人要承受无数次挫折,才能有所成就。

一股股茶香沁人心脾,它融入了我的嗅觉,融入了我的内心,融入了我的血液,我整个人都被这香气包围着……细想,这不正是母爱的味道吗?像茶一样幽香。

我沉浸在一片香气中,分不清是茶香,还是母亲的味道。

五. 帮你积累:1、人间处处有真情,这话一点也不错。

虽然我失去了母爱,可世界用更多的爱来丰富了我,我感到,这世界充满爱。

(《真情》)2、假如人生没有激情,就像故事没有高潮,就像孔雀没有开屏,就像弓弦没有被拉成满月,就像水总是温吞没有沸腾,就像足球比赛没有射门,就像登山没有达到极顶。

3、让我们面对峭壁,有攀登的激情;面对大海,有冲浪的激情;面对星空,有仰望的激情;面对土地,有耕耘的激情;面对跑道,有冲刺的激情;面对书籍,有刻苦钻研的激情;面对难题,有打开问号的激情;面对赛场,有击败对手的激情;面对失利,有跌倒后再次爬起的激情。

4、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

5、总渴望成熟,却又要挽住纷至沓来的日子,总想收获成功,付出的努力却又与失败不期而遇;总想拥有自己的晴空,却又走不出伤心的雨季;总想多几分潇洒,却又改变不了无奈的孤寂。

直到青春的年龄已不再青春,才知道珍惜。

6、承受是一种真诚,一种用心铸成的应允领悟;承受是一种涵养,一种处变不惊、处乱不慌的气度和坦荡;承受是一种力量,一种排泄流俗、弘扬正气的凸现和舒展。

承受如一杯陈年老酒,醇香而清冽;承受像一盆羞涩的朝花,含苞待放;承受似一支乡音俚曲,粗朴而深厚;承受是一位哲学家的絮语,含蓄而隽永。

7、春天的土地是温馨的,它使万物萌生;夏天的土地是热烈的,它使生命拔节;秋天的土地是诚实的,它用收成证明播种者的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