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测试卷十一常用有机物及其应用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有机物的性质与应用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有机物的性质与应用有答案和详细解析1.(2020·金华市江南中学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B.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加热后滴入几滴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再加热至沸腾,未出现红色物质,说明淀粉未水解C.将无机盐硫酸铜溶液加入到蛋白质溶液中会出现沉淀,这种现象叫做盐析D.淀粉、蛋白质均可以水解,水解产物均含有电解质答案A解析硬脂酸甘油酯属于油脂,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故A正确;滴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之前要加过量的NaOH溶液中和硫酸,否则氢氧化铜会和硫酸反应,故B错误;铜盐是重金属盐,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故C错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是非电解质,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氨基酸是电解质,故D 错误。
2.(2020·金华市江南中学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HCl3+HF―→CHFCl2+HCl 属于取代反应B.煤气化生成CO 和H2,再经过催化合成可以得到甲醇等液体燃料C.石油裂解气和SO2都能使KMnO4溶液褪色,褪色原理不同D.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也能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答案C解析取代反应是指化合物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故A正确;CO和H2经催化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故B正确;石油裂解气中含有乙烯等产品,乙烯和SO2均有较强的还原性,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两反应原理相同,故C错误;苯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或氯气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3.(2020·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返校联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通过加聚反应,可得到合成纤维PETB.甘油与纤维素均可与浓硝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烈性炸药C.氢化油可用来制肥皂,也可用于生产人造奶油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几滴茚三酮溶液,加热至沸腾会出现蓝紫色固体答案A解析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通过缩聚反应,可得到合成纤维PET,故A错误;硝化甘油是甘油与浓硝酸发生酯化反应(在浓硫酸条件下)生成的三硝酸甘油酯,是制造炸药的原料,纤维素可与浓硝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硝酸纤维,也是制造烈性炸药的原料,故B正确;油脂氢化的基本原理是在加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植物油时,加入金属催化剂(镍系、铜-铬系等),通入氢气,使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的双键与氢原子结合成为不饱和程度较低的脂肪酸,其结果是油脂的熔点升高(硬度加大)。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高中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必修)

溴水褪色;酸Cu(OH)2悬 有银镜产生;生成红色沉淀 浊液,加热
醇羟基 酚羟基
加金属钠;加乙酸,在浓H2SO4存在下加热 有气体放出;有果香味物质生成
金属钠;FeCl3溶液;浓溴水
有气体放出;溶液变成紫色;产生 白色沉淀
羧基 酯 淀粉 蛋白质
紫色石蕊溶液;NaHCO3溶液 闻气味 碘水 加浓HNO3,微热;在空气中灼烧
2017课标Ⅲ,8;2016课标Ⅱ,8
2017课标Ⅰ,9;2017课标Ⅲ,8; 2016课标Ⅰ,9;2016课标Ⅱ,10; 2015课标Ⅱ,11
总纲目录
考点一 常见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考点二 有机反应类型 考点三 同分异构体
考点一 常见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主干回扣
1.甲烷、乙烯、苯的性质
5.如表所示,为了除去括号中的杂质,采用的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加入试剂
方法
A
甲苯(己烯)
浓溴水
过滤
B
甲烷(乙烯)
酸性KMnO4溶液
洗气
C
乙酸乙酯(乙酸)
乙醇、浓H2SO4
酯化
D
乙醇(乙酸)
CaO
蒸馏
答案 D 溴与己烯反应生成的二溴己烷能溶于甲苯,A项错误;乙烯可 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CO2,使甲烷中混有新的杂质CO2,B项错误;乙 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C项错误;乙酸与CaO反应,可转化为难 挥发的乙酸钙,再通过蒸馏即可得到乙醇,D项正确。
规律总结 六规律巧判有机物分子中原子的共线、共面问题 1.凡是碳原子与其他四个原子形成共价单键时,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 2.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只要出现一个饱和碳原子,则分子中的全部原子不 可能共面。 3.CH4分子中有且只有3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 4.有机物分子结构中每出现一个碳碳双键,则整个分子中至少有6个原 子共面。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大突破 2-11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训练

一、选择题1.2012·安阳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从一定形式上看,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C.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大,所以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解析] 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C6H10O5)n中n值不等,A项不正确;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但其相对分子质量还是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项不正确;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氧化反应,使溴水褪色是加成反应,D项错误。
[答案] B2. 2012·北京海淀模拟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其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③消去反应④氧化反应⑤水解反应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⑦与稀盐酸的反应A. ②③④B. ①④⑥C. ③⑤⑦D. ⑦[解析] 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①④对;含有酚羟基和氯原子,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②⑥对;含有氯原子且与氯原子相连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③对;含有酯的结构、氯原子,能发生水解反应,⑤对。
[答案] D3.2012·安徽皖中各校联合体模拟关于苯乙烯()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B.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D.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解析] 由于单键能旋转,所以苯乙烯中苯环所在平面可能与乙烯基不在一个平面内,A错误;分子中存在着碳碳双键,既可与溴加成,也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二者褪色,B、C错误;双键可加聚为高分子化合物,D选项正确。
[答案] D4.下图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关于反应①~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加成反应B.只有反应②是加聚反应C.只有反应⑦是取代反应D.反应④⑤⑥⑦是取代反应[解析] 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故C错误。
2020年高考化学人教版第二轮复习 常见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有答案

常见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1.(2019·济南质评)下列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和果糖、蔗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 .“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C .棉花、蚕丝、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D .纤维素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会水解为葡萄糖解析:选B A 项,葡萄糖和果糖是单糖,互为同分异构体,蔗糖是二糖,错误;B 项,“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为油脂,其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盐可用于制取肥皂,正确;C 项,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蚕丝、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错误;D 项,人体内不含能催化纤维素水解的酶,错误。
2.下列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论述,符合科学实际的是( )A .大米中的淀粉经水解和分解后,可酿造成米酒B .麦芽糖、纤维素和油脂均能在人体中发生水解C .乙醇、乙酸均属于食物中的两种基本营养物质D .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真丝织品,可使真丝蛋白质变性解析:选A A 项,淀粉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在催化剂条件下分解:C 6H 12O 6――→催化剂2CH 3CH 2OH +2CO 2↑,正确;B 项,人体中缺少水解纤维素的酶,即纤维素在人体中不能水解,错误;C 项,乙醇和乙酸不是营养物质,错误;D 项,真丝成分是蛋白质,洗衣粉含酶,能使蛋白质水解,错误。
3.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用途及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烯使酸性KMnO 4溶液或溴的CCl 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B .苯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C .淀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人体内水解生成水和CO 2等D .用K 2Cr 2O 7检验司机是否酒驾利用了乙醇的挥发性和还原性解析:选D A 项,乙烯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而使溴的CCl 4溶液褪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二者原理不同,错误;B 项,苯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溴苯发生了取代反应,错误;C项,淀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水解分别生成葡萄糖、氨基酸,而不是水和CO2等,错误;D项,用K2Cr2O7检验司机是否酒驾的方法中,吹气说明乙醇具有挥发性,同时乙醇可以还原K2Cr2O7,通过铬的化合物在转化过程中颜色的变化作出是否饮酒的判断,正确。
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化学第一部分专题12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专题强化训练(十二)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油脂包括油和脂肪,两者在空气中放置都不会变质B.蛋白质和淀粉均只有一种水解产物C.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都能复原D.甘油和植物油不属于同一类物质,前者属于醇,后者属于油脂答案:D2.下列化学式及结构式,从成键情况看合理的是()答案:B3.已知有机物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则分子式为C5H10O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结构有()A.4种B.7种C.8种D.12种解析:根据题意,可将C5H10O看作C4H9CHO,则其同分异构体也有4种。
答案:A4.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B.乙醇分子中含有氢氧根离子,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C.检验乙酸中是否混有乙醇,可加入金属钠看是否产生气体D.能与NaOH溶液反应且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一定是乙酸解析: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故乙酸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A项正确;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不含氢氧根离子,不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B项错误;乙酸和乙醇都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C项错误;能与NaOH溶液反应且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还可能是甲酸甲酯,D项错误。
答案:A5.(2017·北京卷)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解析:A对:由题图可知,反应①中CO2与H2反应生成了CO,据原子守恒推知,还生成H2O。
B错:反应②中,CO与H2反应生成了(CH2)n,结合原子守恒可知,该反应中还生成H2O,故反应②中有碳碳键、碳氢键和氢氧键形成。
C对:汽油的主要成分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D对:题图中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2CH3,其名称为2-甲基丁烷。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专题卷(全国通用)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1.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答案 A解析A项,尼龙的主要成分是聚酰胺纤维(锦纶),属于合成纤维,正确;B项,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错误;C项,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错误;棉衬衣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错误。
2.G是合成双酚A的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G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6H10B.是乙烯的同系物C.可以发生加成反应D.难溶于水答案 B解析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6H10,A正确;含有2个碳碳双键,不是乙烯的同系物,B错误;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二烯烃难溶于水,D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的沸点高于丙醇B.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1 mol苯丙炔酸最多可与4 mol氢气发生反应D.C5H10O2能与碳酸钠反应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为12答案 D解析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丙醇,沸点低于丙醇,A错误;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类,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苯丙炔酸含有三键和苯环,1 mol苯丙炔酸最多可与5 mol氢气发生反应,C错误;C5H10O2能与碳酸钠反应,说明是羧酸类,即满足C4H9—COOH,丁基有4种:—CH2CH2CH2CH3、—CH2CH(CH3)2、—CH(CH3)CH2CH3、—C(CH3)3,其一氯代物分別有4、3、4、1种,所以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共计为12种,答案选D。
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1,2-二甲苯也称邻二甲苯B.氨基乙酸与α氨基丙酸的混合物一定条件下脱水能生成4种二肽C.苯与溴水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所以两者混合后无明显现象D.C5H10O2属于羧酸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答案 C解析1,2-二甲苯用习惯命名也称邻二甲苯,故A正确;氨基酸的氨基与羧基脱水可生成二肽,氨基乙酸与α氨基丙酸的混合物一定条件下脱水能生成4种二肽,分别是氨基乙酸与氨基乙酸、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丙酸、氨基乙酸的氨基与α氨基丙酸的羧基、氨基乙酸的羧基与α氨基丙酸的氨基,故B正确;苯与溴水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两者混合后出现分层现象,原水层为无色,苯层在上层为橙色,故C错误;丁基有四种,则C5H10O2属于羧酸的同分异构体也有4种,故D正确。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十一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含解析)

专题突破练十一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湖南永州三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条件下,乙酸和乙醇都能与CuO反应B.丙烷和丁烷都没有同分异构体C.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D.乙烯和丙烯可通过石油裂解的方法大量获得2.(2021北京丰台区模拟)化学可使生活更美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盐可用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B.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C.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目的是避免蛋白质变性D.利用油脂的皂化反应可制得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3.(2021上海杨浦区模拟)向苯、CCl4、无水乙醇、己烯中分别滴加少量溴水,振荡、静置后,描述错误的是( )A.苯:上层红棕色,下层无色B.无水乙醇:液体不分层C.己烯:上层无色,下层无色l4:上层无色,下层紫色4.(2021湖南永州模拟)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B.煤的气化、液化都是物理变化C.石油裂化主要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轻质油D.硫酸钠浓溶液或福尔马林都能使蛋白质变性5.(2021湖南长沙明德中学三模)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团队发现,阿比朵尔对2019-nCoV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面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氧官能团有2种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D.1 mol该分子最多与8 mol H2反应6.(2021湖南永州重点中学联考)薰衣草精油中一成分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有两种官能团B.分子式为C12H18O2C.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D.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7.(2021湖南永州三模)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8H12OB.有2种官能团C.能发生消去反应D.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8.(2021河北张家口模拟)甲基丙烯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单体,下列关于甲基丙烯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4H6O2B.与丙烯酸互为同系物C.分子中所有碳、氧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1 mol甲基丙烯酸可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9.(2021湖南长郡模拟)已知有机物和的邻二氯代物均只有一种,则有机物的一氯代物有( )A.4种B.5种C.6种D.7种10.(2021湖南十校联考)药物异博定(盐酸维拉帕米)能有效控制血压升高、促进血液循环,其合成路线中有如下转化过程:(注: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分子中各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为O>C>HB.X、Y、Z三种物质中都没有手性碳原子C.1 mol Y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2 mol NaOH发生反应D.X中最多有18个原子共平面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大集训《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含答案解析)

适考素能特训一、选择题1.安阳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从一定形式上看,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C.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大,所以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解析]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C6H10O5)n中n值不等,A项不正确;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但其相对分子质量还是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项不正确;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氧化反应,使溴水褪色是加成反应,D项错误。
[答案] B2. 北京海淀模拟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其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③消去反应④氧化反应⑤水解反应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⑦与稀盐酸的反应A. ②③④B. ①④⑥C. ③⑤⑦D. ⑦[解析]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①④对;含有酚羟基和氯原子,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②⑥对;含有氯原子且与氯原子相连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③对;含有酯的结构、氯原子,能发生水解反应,⑤对。
[答案] D3.安徽皖中各校联合体模拟关于苯乙烯()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B.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D.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解析]由于单键能旋转,所以苯乙烯中苯环所在平面可能与乙烯基不在一个平面内,A错误;分子中存在着碳碳双键,既可与溴加成,也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二者褪色,B、C错误;双键可加聚为高分子化合物,D选项正确。
[答案] D4.下图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关于反应①~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加成反应B.只有反应②是加聚反应C.只有反应⑦是取代反应D.反应④⑤⑥⑦是取代反应[解析]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故C错误。
[答案] C5. 吉林长春二调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乙烷(乙烯) 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乙酸乙酯(乙酸)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③苯(乙酸)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④乙醇(乙酸) 加足量生石灰、蒸馏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光照条件下,乙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且有HCl生成,Cl2的量也不易控制,故①错误;CH3COOH+NaOH===CH3COONa+H2O,CH3COONa溶于水中,苯与水不互溶,分液后可除去杂质,③正确;2CH3COOH+CaO―→(CH3COO)2Ca+H2O,乙醇沸点低,(CH3COO)2Ca沸点高,④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检测十一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2014·广东卷)生活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解析:不锈钢主要是铁、铬合金,常用于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A正确;棉和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和淀粉都是混合物,因此不是同分异构体,B错误;天然油脂花生油和牛油中都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只是含量不同而已,C错误;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几乎不水解,D错误。
答案:A
2.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
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己烯和环己烷
解析:A选项,乙醇与水混合后液体不分层;甲苯与水混合后液体分层,上层为油层,下层为水层;溴苯与水混合后液体分层,上层为水层,下层为油层,可以鉴别。
B选项,乙醇燃烧有淡蓝色火焰,烟不大;苯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放出浓烟;四氯化碳不燃烧,可以鉴别。
C选项,乙醇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液体不分层;乙酸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有气泡生成;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液体分层,可以鉴别。
D选项,苯、环己烷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鉴别。
答案:D
3.(2014·福建卷)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
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
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
解析:纤维素水解可得到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酒精;乙烯与水加成可制取乙醇;乙醇与乙酸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A、B、D正确;乙醇分子式为C2H6O,乙醛分子式为C2H4O,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C错误。
答案:C
4.(2014·大纲全国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
D.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l和KI
解析:SO2使溴水褪色是溴水将SO2氧化,乙烯使高锰酸钾褪色是高锰酸钾将乙烯氧化,原理相同,所以A正确;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用氢氧化钠溶液会促进乙酸乙酯水解,B项错误;水与电石反应剧烈,所以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C项正确;硝酸银与氯化钾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硝酸银与碘化钾反应生成黄色沉淀碘化银,D项正确。
答案:B
、三种同分异选项同分异构体均含多种官能团,可以先分析官能团种类异构,再分析碳
选项,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在A选项的基础上加上
种,还有属于醚的同分异构体,戊醇的同分异构体大于
选项的基础上加上碳碳双键,分别有2、
戊烯的同分异构体大于5种;D选项,HCOOC 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
.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1 mol 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
.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苹果酸中有羟基和羧基,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苹果酸能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
.②③
.①④
为聚合反应,产物中只有一种官能团—Br;②为1-溴丙烯发生氧化反应,产Br外,还有—COOH;③为加成反应,产物中有官能团—
为加成反应,产物中只有一种官能团—Br,故本题选D。
11.(16分)(2014·南宁测试)有机物E常用作美白产品的添加剂,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X→Y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鉴别有机物A和B可用试剂__________,检验B中是否含有C,可用试剂__________。
(3)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1 mol D与足量溴水反应时,最多能消耗__________mol Br2。
(4)写出B→X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的同分异构体中,满足下列条件的有__________(用结构简式表示)。
①苯环上仅有3个侧链②含有2个酚羟基、1个羧基③苯环上的一取代物仅有2种
解析:根据B、Y的结构简式及B→X、X→Y的反应条件推出X的结构简式为
,
类比已知反应推出C的结构简式为。
根据D→E的反应条件可推出D的结构简式为。
(1)X→Y是醛基发生氧化反应。
(2)A中含有酚羟基,遇氯化铁溶液显紫色,用氯化铁溶液可鉴别A和B。
B与C的区别在于B中含有醛基而C中含有羧基,检验羧基可用碳酸氢钠溶液。
(3)1 mol D与足量溴水反应时,苯环上的氢原子全部被溴原子取代,消耗2 mol Br2,碳碳双键消耗1 mol Br2。
(4)结合B、X的结构简式即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两个酚羟基为两个侧链,则剩余3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都位于另一个侧链上。
E 中除苯环外还有3个不饱和度,其同分异构体中1个羧基占1个不饱和度,所以“另一个侧链”上必含碳碳三键,即该侧链为—C≡C—COOH。
又苯环上的一取代物仅有两种,所以为对称结构。
根据上述分析即可写出结构简式。
答案:
(1)氧化反应
(2)FeCl3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NaHCO3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
(3)
12.(10分)用石油裂化和裂解过程中得到的乙烯、丙烯来合成丙烯酸乙酯的路线如下:
根据以上材料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由CH2===CH2制得有机物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2)A与B合成丙烯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
(3)由石油裂解产物乙烯合成聚乙烯塑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H 浓H2SO4
△CH
高温、高压
CH—CH2
在试管①中先加入2 mL 95%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
无水醋酸钠,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在
CO3溶液,按图示装置连接。
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中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取1 mL乙酸乙酯后,沿器壁加入0.5 mL紫色石蕊试液,这时石蕊试液将存在于饱和碳酸钠层和乙酸乙酯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
对可能出现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液体分两层,石蕊层仍为紫色,有机层呈无色
B.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蓝、紫、红色
C.石蕊层有两层,上层为紫色,下层为蓝色
D.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红、紫、蓝色
解析:根据题中实验操作及其他条件可知这是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
(1)试管①中醋酸钠与硫酸会反应生成乙酸,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可发生酯化反应。
(2)从(1)的反应方程式中可看出浓硫酸也是反应物。
(3)乙酸乙酯是有香味的油状液体,比水轻。
(4)分析学习过的制备装置与该装置的不同:学习过的装置导气管没有插入液面以下,是为了防止Na2CO3溶液倒吸,此装置也有防止倒吸的作用。
(5)乙酸乙酯层浮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上,其中溶有的乙酸使紫色石蕊试液的上层变红,下层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因水解而显碱性,使紫色石蕊试液的下层变蓝,故选D。
答案:
(1)CH3COONa+H2SO4===NaHSO4+CH3COOH;
CH3COOH+CH3CH2OH 浓硫酸
△CH3COOC2H5+H2O
(2)反应物、催化剂、吸水剂
(3)液体分层,在上层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4)防止倒吸(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