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20讲-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学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20讲-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学案)

第20讲-适度拓展:重要的过渡元素及其化合物一、考向分析1.与氧化还原反应联系(1)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①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确定产物②结合溶液环境,利用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方法进行配平(2)电子转移数目有关的计算(3)指定产物的确定①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分析与判断;②电极反应产物的分析与判断2.复杂离子有关问题(1)过渡金属与氧形成的氧基离子:如TiO2+、VO2+、VO2+、ZrO2+等。

(2)过渡元素形成的络合离子:如Cu(NH3)42+、Zn(OH)42-、PtCl62-、[Fe(CN)6]3-等。

(3)多酸根离子:如Cr2O72-、Cr3O102-、H3V2O7-、Mo7O246-、W7O246-等。

3.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离问题(1)沉淀的形成与K sp有关计算问题:①离子开始沉淀、完全沉淀的pH,②除杂控制pH范围等。

(2)氧化物、氢氧化物的两性问题:①两性氧化物如:V2O5、Cr2O3等,②两性氢氧化物如:Ti(OH)4、Nb(OH)5等。

(3)分步电离的复杂离子问题4.考查形式(1)选择题(2)填空题(3)化工流程题二、知识梳理过渡元素包括:ⅢB~ⅦB、Ⅷ、ⅠB和ⅡB的所有元素,又称过渡金属;也就是d区、f区和ds区的元素,而d区则是更典型的过渡元素。

第四周期过渡元素被称为第一过渡系元素,也叫轻过渡系元素;第五、六周期过渡元素被称为第二、第三过渡系元素,也叫重过渡系元素。

轻过渡系元素一般化学性质较活泼,而重过渡系元素一般化学性质较稳定,因为受到镧系收缩、锕系收缩的影响同一副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减弱。

轻过渡系元素一般低价态化合物稳定性更高;重过渡系元素一般高价态化合物的稳定性更高。

第三过渡系金属的化学性质更稳定,反应难度大,化合物种类少,考查几率较小。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介绍了Fe 、Cu 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 Zn 、Hg 、Ag 的部分性质也有所涉猎;而Mn 、Cr 、Ti 、V 、Ni 等的部分化合物也有呈现。

2024届高三化学新高考大二轮复习教师用书 专题三 选择题专攻 2-物质结构与性质

2024届高三化学新高考大二轮复习教师用书 专题三 选择题专攻 2-物质结构与性质

2.物质结构与性质1.(2023·湖北,9)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以预测某些微粒的空间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4和H2O的VSEPR模型均为四面体B.SO2-3和CO2-3的空间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形C.CF4和SF4均为非极性分子D.XeF2与XeO2的键角相等答案 A解析甲烷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水分子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也为4,所以VSEPR模型均为四面体,A正确;SO2-3中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1,CO2-3中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0,所以SO2-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CO2-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B 错误;CF4为正四面体结构,为非极性分子,SF4的中心原子有孤电子对,为极性分子,C错误;XeF2和XeO2分子中,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不相等,所以键角不等,D错误。

2.(2023·浙江1月选考,12)共价化合物Al2Cl6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Al2Cl6+2NH3===2Al(NH3)Cl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l2Cl6的结构式为B.Al2Cl6为非极性分子C.该反应中NH3的配位能力大于氯D.Al2Br6比Al2Cl6更难与NH3发生反应答案 D解析由双聚氯化铝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可知,分子的结构式为,是结构对称的非极性分子,故A、B正确;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氨分子更易与具有空轨道的铝原子形成配位键,配位能力大于氯原子,故C正确;溴元素的电负性小于氯元素,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则铝溴键弱于铝氯键,所以双聚溴化铝的铝溴键更易断裂,比双聚氯化铝更易与氨气反应,故D错误。

3.(2023·北京,10)下列事实不能通过比较氟元素和氯元素的电负性进行解释的是() A.F—F键的键能小于Cl—Cl键的键能B.三氟乙酸的K a大于三氯乙酸的K aC.氟化氢分子的极性强于氯化氢分子的极性D.气态氟化氢中存在(HF)2,而气态氯化氢中是HCl分子答案 A解析F原子半径小,电子云密度大,两个原子间的斥力较强,F—F不稳定,因此F—F的键能小于Cl—Cl的键能,与电负性无关,A符合题意;氟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性,F—C 的极性大于Cl—C的极性,使F3C—的极性大于Cl3C—的极性,导致三氟乙酸的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更大,更容易电离出氢离子,酸性更强,B不符合题意;氟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性,F—H的极性大于Cl—H的极性,导致HF分子极性强于HCl,C不符合题意;氟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性,与氟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可以与另外的氟原子形成分子间氢键,因此气态氟化氢中存在(HF)2,D不符合题意。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和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归纳总结课件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和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归纳总结课件

(3)向Ba(OH)2溶液滴入 NaHSO4 溶液
本质反应
少量NaHSO4溶液与 Ba(OH)2溶液反应
过量NaHSO4溶液与 Ba(OH)2溶液反应
H++OH-=H2O Ba(OH)2+NaHSO4=H2O+BaSO4↓+NaOH Ba(OH)2+2NaHSO4=2H2O+BaSO4↓+Na2SO4
少量CO2与NaOH溶液反应 CO2+2NaOH=Na2CO3+H2O
过渡反应
Na2CO3+CO2+H2O=2NaHCO3
过量CO2与NaOH溶液反应
CO2+NaOH=NaHCO3
2、可溶性多元弱酸与碱溶液反应 H2CO3 H2C2O4 H2S H2SO3 H3PO4
(1)向H2A(弱酸)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少量NaOH溶液与H2A溶液反应 H2A+NaOH=NaHA+H2O
1、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则将正确的写在横线上
(1)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HCO3-+Ca2++OH-=CaCO3↓+H2O
×
______2_H_C__O_3_−_+_C__a_2+_+_2_O__H_−_=__C__a_C_O__3↓_+_C__O_3_2_−+__2_H_2_O____________
例不协调(一般为复盐或酸式盐),当一种组成离子恰好完全反应时,另一种 组成离子不能恰好完全反应(有剩余或不足)而跟用量有关
①根据相对量将少量物质定为“1 mol”,若少量物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离子参加反应,则参加反应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与物质组成之比相符
②依据少量物质中离子的物质的量,确定过量物质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 子的物质的量
3、部分强酸制弱酸

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全国通用)专题05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含解析

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全国通用)专题05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含解析

专题05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考点热度★★★★★【化学素养要求】【考纲导向】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依据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彼此关系和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5.通过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6.通过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理解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7.通过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认识化学键。

【命题分析】对原子结构、化学键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各微粒数量间的关系,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的表示方法及化学键、化合物类型的判断等方面上,试题难度不大,一般属于了解层次。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以元素周期表为工具考查“位、构、性”三者的关系,该部分内容既能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进行单独考查,同时也能将元素及其化合物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试题的综合度较高,命题的空间大。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难度适中。

该部分内容是过去命题的热点,未来将是一个必考点。

题型依然会以选择题为主,难度变化不大。

核心考点一微粒结构与化学键1.抓住描述对象判断“四同”(1)同位素——原子,如11H、21H、31H。

(2)同素异形体——单质,如O2、O3。

(3)同系物——有机化合物,如CH3CH3、CH3CH2CH3。

(4)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如正戊烷、新戊烷。

2.原子结构中易混淆的4个问题(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即核素种类远大于元素种类。

(2)元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3)同位素是同一元素不同原子的互相称谓,不指具体原子。

(4)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原子其质量数不同,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其原子、单质及其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某些物理性质略有差异。

3.理清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1)从图中可以看出,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离子键只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强化练(三)含答案

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强化练(三)含答案

题型强化练(三)化学工业流程题解题突破1.(2023·湖南卷)超纯Ga(CH3)3是制备第三代半导体的支撑源材料之一,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开发了超纯纯化、超纯分析和超纯灌装一系列高新技术,在研制超纯Ga(CH3)3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工业上以粗镓为原料,制备超纯Ga(CH3)3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①金属Ga的化学性质和Al相似,Ga的熔点为29.8 ℃。

②Et2O(乙醚)和NR3(三正辛胺)在上述流程中可作为配体。

③相关物质的沸点:回答下列问题:(1)晶体Ga(CH3)3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

(2)“电解精炼”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池温度控制在40~45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成Ga(CH3)3(Et2O)”工序中的产物还包括MgI2和CH3MgI,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残渣”经纯水处理,能产生可燃性气体,该气体主要成分是________。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流程中Et2O得到了循环利用B.流程中,“合成Ga2Mg3”至“工序X”需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C.“工序X”的作用是解配Ga(CH3)3(NR3),并蒸出Ga(CH3)3D.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Ga(CH3)3和CH3I(6)直接分解Ga(CH3)3(Et2O)不能制备超纯Ga(CH3)3,而本流程采用“配体交换”工艺制备超纯Ga(CH3)3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化学试题(新高考新教材) 大题突破练 含答案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化学试题(新高考新教材) 大题突破练 含答案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化学试题(新高考新教材)大题突破练(一)化学工艺流程题1.(2023·辽宁锦州一模)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湿法”工艺冶炼锌,以某硫化锌精矿(主要成分是ZnS ,还含有少量FeS 等其他成分)为原料冶炼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Zn 和H 2SO 4,基态S 原子占据最高能级的原子轨道的形状为,S O 42-的空间结构为。

(2)“焙烧”过程在氧气气氛的沸腾炉中进行,“焙砂”中铁元素主要以Fe 3O 4形式存在,写出“焙烧”过程中FeS 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含尘烟气”中的SO 2可用氨水吸收,经循环利用后制取硫酸,用氨水吸收SO 2至溶液的pH=5时,所得溶液中的c (SO 32-)c (HSO 3-)=。

[已知:K a 1(H 2SO 3)=1.4×10-2;Ka 2(H 2SO 3)=6.0×10-8](3)浸出液“净化”过程中加入的主要物质为锌粉(过量),所得“滤渣”的成分为(填化学式),分离“滤液”与“滤渣”的操作名称为。

(4)改进的锌冶炼工艺,采用了“氧压酸(稀硫酸)浸”的全湿法流程,既省略了易导致空气污染的焙烧过程,又可获得一种有工业价值的非金属单质。

①下列设想的加快浸取反应速率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填字母)。

A.将稀硫酸更换为98%的浓硫酸 B.将硫化锌精矿粉碎 C.适当升高温度②硫化锌精矿的主要成分ZnS 遇到硫酸铜溶液可慢慢地转化为铜蓝(CuS):ZnS(s)+Cu 2+(aq)CuS(s)+Zn 2+(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已知:K sp (ZnS)=1.6×10-24,K sp (CuS)=6.4×10-36] 2.(2023·河北名校联盟联考)某软锰矿含锰50%,是重要的锰矿石。

其主要成分如表:软锰矿主要成分杂质MnO2MgO、FeO、Fe2O3、Al2O3、SiO2等杂质某科研团队设计制备高纯度MnCO3。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卷)镁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卷)镁及其化合物

镁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共16题)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可用铝制容器贮存氯化钠溶液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金属器件表面油污C.氮气化学性质通常不活泼,可将炽热的镁粉可放在氮气中冷却D.铜的金属性比铁弱,可将海轮浸水部分镶上铜锭以减缓船体腐蚀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铁制槽罐存放,说明铁与浓硫酸不反应B.检验氯化氢中是否混有氯气,可采用湿润的有色布条C.镁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氧化镁D.钠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铜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激光照射硫酸铜溶液可以观察到丁达尔现象B.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反应条件无关C.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不能继续燃烧D.利用氯气单质的氧化性可以把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4.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讨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讨Mg的活泼性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D.将Mg(OH)2沉淀转入表面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5.下列气体中,可以用来冷却镁蒸气的是A.空气B.二氧化碳C.氩气D.氧气6.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Mg(OH)2和Al(OH)3热分解生成的气态水可覆盖火焰、驱逐O2、稀释可燃气体,分解产物MgO 和Al2O3能较快地与塑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及腐蚀性气体反应,所以它们可以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无机阻燃剂B.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C.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值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D.蒙古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有其科学道理: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溶入的极微量的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牛奶变质7.已知镁是一种活泼金属,不仅可以与酸反应,还可以与热水反应,生成()2Mg OH沉淀,而且Mg可以在2CO中燃烧生成MgO和C。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物质的分类课件(68张)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物质的分类课件(68张)

纯净物
混合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有一定的熔、沸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无一定的熔、沸点
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 1.交叉分类法 同时用多个标准对同 一物质进行分类。 如:
2.树状分类法 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
(1)Na、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 × ) (2)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 ) (3)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化学技术,选择适宜√的条件,利用化学反应制造 新的原子。( ) (净4)物某。物(质经科) 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不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一种纯
物质的分类
目标要求
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
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能够对物质进行分 团等概念的含义。
类;能够运用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物质 2.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
的性质。 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理解物理变化 3.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
A.通过D石油的裂化生产乙烯 B.用氯气和石灰浆制漂白粉
C.硫酸厂用接触法生产硫酸
D.炼油厂用分馏法生产汽油
4.一定条件下,如图所示为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其 中 和 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关于此反应一定属于________(填序号)。 ①一定属于吸热反应 ②一定属于可逆反应 ③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④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②③④
均一
不均一、不透明

稳定性
质 能否透过滤纸
稳定 能
较稳定 _能__
不稳定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如何抓住基础知识
发布时间:2014/2/22 浏览人数:42 本文编辑:高考学习“一模”考试时,化学的第一轮复习一般都还剩了点尾巴,现在各个学校都进入或者即将进入二轮复习。

都说“一轮复习重基础,二轮复习重提高”,都认为“物理难,化学繁,数学作业做不完”。

怎么解决化学繁的问题?记得宋少卫老师就曾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写写怎么解决化学繁的问题。

化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化学不如物理和数学那么有规律。

学生的新课学习感觉化学知识杂、乱、散、繁琐,记不牢,听得懂课做不来题,及格容易高分难。

高三第一轮复习往往还是沿袭教材顺序,逐章复习,注重化学基础知识的复习。

通过一轮复习和练习,学生捡回了遗忘的一些知识,或者对高一、高二吃了夹生饭的地方做了一些弥补,或者站在更高的角度对高一、高二的部分知识进行了重新认识。

但是一轮复习后,仍没能解决或者较好解决化学繁的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二轮复习?
原来有老师和基础较差的同学认为,放慢复习节奏,扎扎实实复习一轮就行了,没必要复习二轮。

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只复习一轮,化学知识的杂、乱、散根本无从解决,知识的系统性、网络关系无从搭建,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无从实现。

而理科综合考试虽整体降低了难度但对考生能力的要求却更高了。

能力的提高只有在二轮复习中才能变成实现。

怎么进行二轮复习?
有了一轮系统复习的基础,化学二轮复习重在把中学化学杂、乱、散、繁琐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化学二轮复习通常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有机化学》、《化学实验》五大块进行复习。

下面就学生感觉最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实验》两大块谈谈怎样进行二轮复习。

高中化学,理科必修教材共15章,选修教材共6个单元,其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就占了必修教材的6章(不含有机化学),分散学习了第IA—第VIIA的全部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

就是同一族内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它们还既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呢,所以仅仅是通过第一轮的分章复习是远远不够的。

进入二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时,我们就要去总结和归纳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共同的规律及其一些特例。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重在抓《碱金属》,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重在抓《卤素》。

当然在《元素及其化合物》这块的复习中始终别忘了贯穿“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两条主线。

只有通过不断的对比复习,才能帮助我们记忆准确,才能使杂、乱、散、繁琐的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才能提高理科综合考试中化学II卷无机推断题的准确率和提高涉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试题的准确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贯穿于高中化学的每一章中,高三选修教材最后一单元还专门学习了《实验设计》。

进入二轮《化学实验》这块的复习时,不仅要对中学(包括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实验仪器、实验基本操作等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复习,还要对性质实验、制备实验、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定量实验等进行系统归纳,还要求学生会完成一些简单和较复杂的实验设计。

有条件的学校还要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去实验室识别一些不常见实验仪器及装置,让学生去再做一些重要的演示或者学生实验。

最起码也要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放一些重要实验的实验光盘。

我们学校的实验条件在全市是最好的,而且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媒体设备,所以实验复习的效果非常好。

其他各块的复习就不一一列举了。

一轮复习重基础,二轮复习重提高,只有通过二轮复习使五大块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才能真正实现把化学基础知识升华为能力,才能真正解决化学繁的问题。

分享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