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日本和西欧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其共同原因不包括

二战后日本和西欧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其共同原因不包括
A. 美国的援助
B. 科技革命的推动
C. 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D. 区域的联合
答案:
[答案]D
分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BC都不是西欧和日本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只有D是西欧国家在经济发展后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提高国际地位,进行的联合,日本没有这一政策,这是不同点。
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说课课件[课件][人教版]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说课课件[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215953312b3169a551a406.png)
32
欧盟的作用:
1.欧盟成立以后,各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性质或地位)
13
从欧共体到欧盟
1965年和1993年美国与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
西欧 16% 其他 49% 美国 35%
第一季度 其他 第二季度 46% 第三季度
西欧 27% 美国 27%
4
2、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1.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 经大体上达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
2. 20世纪50-70年代, 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黄金时代”
5
有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说:“西欧国家希望 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 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 ——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
体成立
8
欧洲共同体
欧洲联盟 1993年
9
1993年欧盟成立
10
布 鲁 塞 尔 的 欧 盟 总 部 大 厦
11
欧盟旗帜
12
欧盟各成员国合作的表现:
1、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 2、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 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 学习或居住; 3、欧盟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步调一致。
26
材料一: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 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 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维克多雨果 材料二:有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 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 ——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 请回答: 1、雨果说的“总有一天”是否到来?材料二中的“经济共同 体”指的是什么? 是 欧洲共同体 2、结合两则材料,说明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的目的是什么? 请在上述材料中找出相关的例子。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

1951年,欧洲一体化先驱让·莫内和法国外长罗伯特 ·舒曼首先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法国、意大利、联 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正式签订了《欧洲煤 钢共同体条约》(即《巴黎条约》),从而在欧洲一体化 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3.(2010·龙岩中考)关键词: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政治
联盟、经济货币联盟。由此,你能联想到的是 ( A )
A.欧洲联盟
B.华沙公约组织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4.(2010·鄂州中考)有人断言: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
的发源地,但是从今天的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
争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了。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应是
2.日本的崛起
(1)实行民主化改革
日 本 国 会
二战后,日本在1947年5月3日正式生效施行的《日本国宪法》(即 “和平宪法”)的指导下走上了战后重建、经济恢复、高速发展、繁荣 富裕的和平发展道路。对日本社会进行民主改革,借以清除日本社会中 的封建色彩,清除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赖以发动战争的土壤。
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 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 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及其 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1964年第18届东京奥运会奖牌
第1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64年10月10日~24日在日本东京举行。
这届运动会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一次在亚洲召开,1964年是现代奥林
匹克运动复兴70周年。参加本届奥运会的有94个国家和地区的5140名
运动员,其中女选手为683人。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公开课教案

20世纪60年代欧洲共同体建立——1993年欧盟成立——
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2007年成员国增至27个
(3)欧盟的性质: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意义: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并提高其国际地位。
二、日本的崛起
二战给日本带来的灾难
1、原因:
(1)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2)美国的扶持
葵城中学公开课教案
科目
历史
公开课类别
区级
执教者
钟翠连
授课班级
初三15
授课地点
授课日期
节
课题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从中吸取经验,更好地建设发展中国。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
(3)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4)发展教育和科技
2、基本情况:
(1)特点:50年代中期—70年代初: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80年代中期以后,“科技立国”政策。
(3)1964年,东京成功举办奥运会。
三、合作探究:课本P56活动与探究
(三)新课小结
(四)随堂练习
课外作业
完成《随堂优化训练》
教学反思
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能够掌握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并且借鉴经验,更好地建设和发展中国。关于欧盟,可以更深入地分析。
注:本表于公开课后一周内交科组长。
重点、难点
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难点:“欧洲共同体”和“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教学模式、程序
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启示

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启示
1、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告诉我们要重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对外开放,学习吸收先进技术与经验,引进资金;根据国情,制定恰当的政策,注重创新。
2、二战后西欧和日本创造奇迹的共同的因素包括美国的经济扶植与援助;运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重视科技、教育发展;制定适合本国发展的经济政策。
所以为我们的启示和借鉴包括:重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对外开放,学习吸收先进技术与经验,引进资金;根据国情,制定恰当的政策,注重创新。
3、二战后西欧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日本在宪法中被迫放弃战争权,以后又以允许美国驻军为代价,换取美国的“核保护伞”,致使其军费开支相当少,能够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和平经济的发展.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美国开始大力扶植日本,不仅给了它约36亿美元的“特需”订货,而且将没收的850家军需企业归还给日本政府,并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和援助,美国私人资本也大规模涌入日本.美国的扶植,使日本获得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
2023年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_1

2023年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2023年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要求学生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用图片或表格形式列出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变化情况,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用图、表、数据等说明相关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
教学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向学生展示《重建柏林》和《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的比较》,让学生从图表中直接感觉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步伐,并由此引导学生思考:战后西欧和日本为什么能够获得迅速发展?由此导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明确要求学生标记并记住1、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成立于1993年。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2、20世纪70年代(20世纪晚期),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号经济大国。
(二)欧洲的联合1、帮助学生回忆欧洲国家在两次工业革命后的发展状况,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等内容,为帮助学生分析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做好铺垫。
2、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来分析。
主观条件是西欧国家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并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客观条件则是美国对西欧的援助。
当然,美国对西欧的援助是为了控制西欧,西欧接受援助则是有效地利用了这一外部条件。
工业革命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西欧在人才、技术、管理经验甚至对外经济联系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为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新人教版历史九下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word教案

新人教版历史九下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word教案历史课题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进展课型新授教] 标知识能力明白西欧、日本经济复原和进展的史实;了解并认识西欧与日本经济进展的缘故;明白欧共体的建立,认识其建立的缘故;明白日本经济进展后在政治上的新动向,感知这种动向的现实阻碍。
培养用经济常识观看和认识经济问题的能力;锤炼学生利用图片和数据资料解说经济现象的能力。
培养学生发觉和总结事物进展规律的能力。
过程方法简述西欧经济复原与进展的史实及缘故,分析欧共体成立的缘故及作用;介绍日本经济复原和进展的史实,分析和评判其缘故;引导学生关注日本借经济实力谋求政治大国的活动及阻碍。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规律;形成虚心学习人类一切先进文化的态度;激发学生为振兴祖国而努力学习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西欧与日本经济进展的缘故教学难点欧共体与欧盟的建立及其缘故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课前向学生展现《重建柏林》和《1950~1970年要紧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的比较》,让学生从图表中直截了当感受战后西欧经济进展的步伐,并由此引导学生摸索:战后西欧和日本什么缘故能够获得迅速进展?由此导入新课。
一、欧洲的联合1战后西欧经济的复原及缘故:对二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进展的要紧缘故的分析,关于初三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在解决问题之前,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思路,关心学生回忆欧洲国家在两次工业革命后的进展状况,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等内容,为关心学生分析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进展的要紧缘故做好铺垫。
然后提问学生:战后西欧经济复原的缘故有哪些?在学生把握了西欧经济进展的缘故后,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摸索:二战后美国什么缘故要大力援助西欧,让学生明确美国援助西欧的真正目的,以利于学生学习后面的“美国的霸权政策”以及“美苏争霸”等问题。
2欧盟的建立及其意义:(1)欧盟建立:多媒体显示地图《15个欧洲联盟成员》,请大伙儿认真观看欧洲联盟包括哪些国家?学生观看、感受及摸索。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概述(PPT41页).pptx

一、欧洲的联合 (一)二战后西欧经济的发展
1.特点: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各国的工业生产
已经大体达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50-70年
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2.原因: ①美国的经济援助;
(客观原因)
②拥有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③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主观原因)
④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⑤ 欧洲的联合
两则材料反映日本大力发展教育与科技 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人力资源。
日本新干线列车
②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欧盟在国际 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世界向多极化 发展;其成员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提高。
(3)地位 :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原
子
弹
在
广
岛
爆
炸 及 惨 状
一些西方记者在看 到广岛被炸的惨状后, 曾经直言不讳的说“20 年内,日本恢复到战前
水平,重新崛起,那是
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日本经济迅速腾飞的原因:
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教育作用于开发人的脑力、 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生 活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
——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1964—1973年,日本科研经费约增长3倍,劳动生产率 年均增长 12.4%。到70年代初期,日本每万人中有21名自 然科学研究人员,仅低于美国。
2.欧洲联盟的成立 (1)成立时间:1993年
欧洲共同体成立的背景:
• 二战后苏联成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 的强大和发展对西欧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武 力威胁、制度影响)。随着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 和发展,西欧国家感到: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 心,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 兴经济,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降低未来战 争的可能性,增强抵御苏联的冲击,摆脱美国的 控制,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欧洲共同体是西欧 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而建立的一个经济 联合组织,为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很 大的促进作用,对冲破 两极格局的束缚有推动作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要求掌握的知识:通过学习本课,要求学生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
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要使学生认识:用图片或表格形式列出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变化情况,让学生逐步掌握
运用图、表、数据等说明相关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
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
的能力。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
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
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暂时得到缓和,各国资产阶级政府稳固统治、
恢复经济,1924年-1929年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较快,出
现一时繁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所谓的“黄金时期”。上一节课
我们已经共同学习了美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稍加复习),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战后西欧、
日本经济的发展。
〔讲授新课〕
向学生展示《重建柏林》和教材上有关“欧盟”的几张图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先
来了解西欧:是指二战后,在国际政治概念上,指除苏联和东欧国家之外的24个欧洲资本
主义国家。
面积360万平方千米,人口3.5亿。是资本主义的发祥地。课本采用的是后一概念。
二战中英国被夺去41万人口,全国1/4财富毁于战火之中,战争期间出口贸易大减,
工业技术装备更加陈旧。法国在法西斯占领摧残下,工业体系残缺不全,生产处于瘫痪状态。
德国战争夺去700万人口。因此,战后西欧各国都面临经济恢复的艰巨任务。
现在,我们都知道西欧各国的经济已是相当发达,那当时,各国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讨论。
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引导学生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分析。内因是西欧国家积
极引进先进科技并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外因则是美国对西欧的援助。当然,美国对
西欧的援助是为了控制西欧,西欧接受援助则是有效地利用了这一外部条件。
西欧各国在快速发展之下,又联合组成了欧共体。“欧共体”的背景,二战后美国的全
球战略是控制西欧和日本,遏制苏联势力向西发展,充当世界霸主。援助西欧是其全球战略
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感到: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
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
系加强合作,于是60年代建立“欧共体”。所以说“欧共体”是西欧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安全
和利益而建立的一个经济联合组织,为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形成过程
1967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建立了“欧洲共同体”
组织,后来又有六国先后加入,共12相成员国。
同学阅读小字内容及《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欧洲经济共同体促进了西欧经济发展,同时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
系。
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建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使用统一货币
──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在
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同时,欧盟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步调一致。欧
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西欧经济增长速度之快,令人惊奇,但它却慢于日本,请看日本崛起。
战争给日本带来了深重灾难,战后日本经济崩溃,政治上处于美军占领状态,美国对日
本实行严厉的非军事化政策,解除其武装,废弃其战备。
那么,二战后日本经济为什么会高速发展呢?
学生讨论,最后总结。
1、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
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
2、战后初期日本实行的民主改革,推动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对社会生
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建立起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有利于运用现代化管
理手段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从而将国民中蕴藏的劳动智慧和创造力激发释放出来,
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动力。
3、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美国私人资本也大规模
涌入日本。美国的扶植,使日本获得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
4、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就一直非常重视教育。70年代中期又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政
府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在人才结构方面,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结
构的发展变化,调整教育重点。由于日本长期坚持“教育先行”的战略,为经济发展保证了
人才资源。
5、日本政府利用国内外各种条件,确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这方面,日本
的国家干预方式和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特点,都对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
政府根据日本的特点,一方面采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方针,另一方面确立“贸易立国”的
战略,积极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强资本输出。日本企业不惜花费巨额
资金,吸引优秀人才,在仿造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改革创新。
日本发展速度超过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419亿美元,超过了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
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1970年,日本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均为6%左右,
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是不是永久持续下去呢?
引导学生回忆资本主义各国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打断了资本主义各国稳定发展的
经济。只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存在,危机的根源就不会消失。
1973-1975年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从繁荣陷入困境,即所谓的“滞胀”
阶段。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两种状态结合在一起,并持续很长时间,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新
特点──“滞胀”。日本的发展速度一度减缓,直到80年代中期,才开始渐渐升温。
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日本想当政治大国的野心也膨胀了起来,这引起了别国的关注和不
安。